从中国传统乐学理论特征看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合理性

合集下载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随着文化融合的加深和时代发展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流行音乐中的传承变得愈发重要。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时尚潮流,在传递青年文化的同时,也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本文将从传统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融合、歌词主题的变化以及对器乐演奏的需求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

首先,流行音乐中传统音乐元素的融入不可忽视。

传统音乐元素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中国音乐的基本要素,如中国调式、传统乐器、民歌等。

在现代流行音乐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受到中国传统音乐影响的曲风,比如摇滚乐队的演唱风格和编曲手法中的部分音调来自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

同时,一些流行歌手也会尝试使用传统乐器,如二胡、古筝等,来增加音乐的华彩,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和情感。

其次,流行音乐中歌词主题的变化也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伦理、家庭观念以及对情感的表达。

而现代流行音乐中的歌词主题更加多元化,既有关于爱情、友情、人生的歌曲,也有关于家庭、国家、社会的歌曲。

这些主题的变化使得现代流行音乐能够更加广泛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也反映在对器乐演奏的需求上。

传统音乐中有许多独特的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而这些技巧和理论对于流行音乐家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可以使其音乐更加丰富,更具有个性。

例如,一些流行音乐家在演唱会或录音中使用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增加音乐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这种对器乐演奏的需求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技艺的传承,并在流行音乐中得到了广泛的展示。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流行音乐中的传承是一种必然趋势。

通过传统音乐元素的融合、歌词主题的变化以及对器乐演奏的需求,现代流行音乐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

这种传承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承载,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信在未来,中国传统文化将继续在流行音乐中传承,为我们带来更多新颖而有深度的听觉体验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流行音乐中的传承是一种必然趋势。

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艺术人类学阐释

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艺术人类学阐释

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艺术人类学阐释作者:林琳来源:《音乐探索》2015年第01期[摘要]艺术人类学是考察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传承方式文化意蕴的一个路径,是指导传统音乐保护的一个理论指南。

“口传心授”既是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又是传统音乐文化观念的现实表现,与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乐”文化、“宗族亲缘”观念一脉相承,是传统音乐文化的缩影,与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格律韵调的特点密切相关。

艺术人类学的视野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口传心授”的精髓,抛弃其中的糟粕。

[关键词]“口传心授”;传统音乐;传承方式;艺术人类学收稿日期:2014-05-08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河南坠子说唱艺术在皖北和鲁西南地区的流变研究——音乐人类学的视野”(12YJC760044);2013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宋白石道人歌曲之书法乐谱解唱研究”(2013217)。

作者简介:林琳(1976—),女,副教授,山东女子学院音乐舞蹈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长期历史积淀和相对稳定文化环境的产物,音乐传承方式的形成和演进与音乐背后的文化观念密切相关。

本文运用艺术人类学来考察我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形成原因、当代价值与发展趋势。

一、艺术人类学对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一)艺术人类学是考察“口传心授”文化意蕴的一个路径艺术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视角对艺术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为我们探究人类艺术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提供学科保证。

在人类学的视野中,艺术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是理解、把握、研究文化的路径之一。

可以说,艺术人类学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从音乐本身的研究转向音乐背后的文化,即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它的传承除了要把音乐表象完整地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把文化彰显,并创造性地赋予其新的生命内涵。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认为:文化存在于文化持有者的头脑里,整个社会的每个成员的头脑里都有一张“文化地图”,①人类学要研究的就是这张“文化地图”。

传统音乐教育与流行音乐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传统音乐教育与流行音乐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传统音乐教育与流行音乐教育的融合与创新在音乐教育领域,传统音乐教育和流行音乐教育一直都是两个独立发展的分支。

传统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技巧和理论基础,而流行音乐教育则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作和表演能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音乐形式的多样化,传统音乐教育和流行音乐教育的融合与创新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音乐教育强调音乐技巧和理论的学习,主要包括音乐历史、乐理、演奏技巧等方面的培养。

传统音乐教育通常以古典音乐为主导,培养学生优秀的演奏技巧和理论水平。

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艺术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家和演奏家。

然而,传统音乐教育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即缺乏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流行音乐教育强调学生的创作和表演能力。

流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音乐技巧,发展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个人特色。

流行音乐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中去。

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培养了一大批音乐创作人和流行歌手。

传统音乐教育和流行音乐教育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传统音乐教育注重基本功和理论学习,培养了许多技术过硬的音乐家,但缺乏创新和与时俱进的能力。

流行音乐教育注重实践和创作,培养了许多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音乐人,但缺乏对音乐理论和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因此,传统音乐教育和流行音乐教育的融合与创新势在必行。

融合与创新是传统音乐教育和流行音乐教育相互补充的重要方法。

首先,在音乐课程设置上,可以将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有机结合,既注重学生的技巧训练和理论学习,又关注学生的创作和表演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曲目和丰富的演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不同音乐形式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其次,教师在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教师应具备全面的音乐知识储备,既了解传统音乐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又熟悉流行音乐的创作和表演方式。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中国传统声乐理论指的是中国古代对声音艺术的研究和探索。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声乐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宗教仪式、戏曲表演、音乐演唱等领域。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包括咏唱音律、声韵学、齐正五音、乐器修饰技巧等方面,不仅在当时对中国声乐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当代声乐艺术提供了研究和借鉴的依据。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中的咏唱音律是指演唱时所使用的音调和音高的规律。

在古代,声乐演唱一般会使用一套音律系统,这套音律系统包括了很多种唱法,如宫商角徽羽、清浊入和、特殊乐音等。

这些唱法及其音律规律在演唱中起到了引导和约束的作用,使得演唱更加有序和美妙。

声韵学是中国传统音乐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声音的音质和音色特征。

在声乐演唱中,声韵学的理论对于培养歌者发声技巧和自然表达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声音的共鸣、响度、音色等方面进行研究,歌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声音,使其产生更好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齐正五音是中国古代音乐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的是宫商角徽羽五个音调的系统。

在中国传统声乐演唱中,通过对五音的灵活运用,可以构建各种各样的音调,并使演唱更加丰富多样。

乐器修饰技巧则是指演唱中对乐器音色和音效进行处理和修饰的技巧,通过乐器的加入,可以丰富演唱的层次和音乐的表现力。

首先,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对于当代声乐艺术的修养和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声音的音律、音韵、音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歌者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声音和表达方式,提高演唱的水平和质量。

其次,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在声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声乐理论的研究可以为声乐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声音感知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再次,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对于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创新具有启发作用。

通过对古代声乐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独特技巧和表现方式,为当代声乐艺术的创新提供灵感和借鉴。

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我国民族声乐的特点

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我国民族声乐的特点

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我国民族声乐的特点一、我国文化传统特征1、美与善的统一儒学,是适应华夏群体艰辛的童年生存而产生的哲学,产生之初,就显出了一付少年老成的持重态度。

它植根于宗法社会,其全部理论服务于宗法伦理秩序。

儒学的道德至上观,也反映在了它的音乐思想里。

儒学有关音乐的经典论著《乐记》上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里,“心”是主思维的器官,“心”又是主感觉、情绪的,成语里尽是什么“心领神会”、“心神恍惚”、“心平气和”等等,总之,“心”是主精神活动的,故当有人专注于思虑时会被说成“心凝形释”——指心思极为专注,简直忘却了自己的躯体。

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儒学,自然是推崇作为精神活动的音乐,并且这是“变成方”了的纯净而和谐的音响,能够创造人的美好精神状态,有助于塑造理想人格。

因此,儒家对音乐的欣赏往往不是停留在音乐形式上,总忘不了理。

孔子有一则爱音乐的例子,是在齐国听了韶乐以后,而竟然三月不知肉味。

他对韶乐的评价是“尽美矣,又尽善”,这里所说的“善”,便是昭示理想德行的心灵美。

显然,儒学对音乐所看重的主要是它的社会功能——一种教化作用。

在孔子看来,艺术必须符合道德标准,只有包含道德内容,音乐才具有美感。

儒家高度重视审美与艺术陶冶,提高人们伦理道德感情的心理功能,强调艺术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儒家反复论述美与善的一致性,要求美善统一。

孔子希望通过诗乐的教化,以温柔郭厚的音乐,规范君子之人格修养。

上古雅乐集中体现礼乐协调的儒家思想,雅乐音乐正是希望通过歌唱表演,起到道德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儒家文化注重美与善的统一,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把艺术作为一种修身的途径,从而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

也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文化(1)。

所谓“以生命为本”,就是指文化的一切功能都指向人的生命的安乐与长久。

所以,中国文化是以感性为本体,是把理性融入感性,把灵魂归为肉体,中国文化有一股强烈的“身体化”倾向。

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艺术人类学阐释

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艺术人类学阐释

续 世世 代代 传递 与 沟 通 。也 就是 说 , 非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护 不应 该 只是 简单 的音 乐艺 术知识 与技 能 的传
的研 究转 向音 乐背 后 的文化 , 即 音乐 是 文 化 的一 种
义实 际上 把音 乐传 承分 为 了形式传 递 与 内涵 渗悟 两 个层 面 , 从知识 分 类学 的角 度来说 , 是 传递形 象 可视
艺术 化 的表现 形式 , 它 的传 承 除 了要 把 音 乐 表 象 完 整 地呈现 出来 , 更 重要 的是把 文化 彰显 , 并创 造性 地 赋 予其新 的生 命 内涵 。美 国著名人 类 学家格 尔兹 认 为: 文化 存在 于文 化持 有者 的头 脑里 , 整个 社会 的每 个 成员 的头 脑 里都 有 一 张 “ 文化地 图” , ④人 类 学 要
研 究 的就 是 这 张 “ 文 化 地 图” 。音 乐 传 承 也 可 谓 是
的具体知识 , 参悟难以言传的缄默知识和精神熏陶。 从这 个 意义上 来 说 , “ 口传心授 ” 是 一种 比较 复杂 的 音 乐教 育方 法 , 这 既有 传统 上音 乐传 承对象 少 , 文本 曲谱资 料贫 乏 的客 观 原 因 , 也有 师 傅 为 了保 护 音 乐 纯正 性 与 门派 独立 性 的原 因 。
从更为宏观的视野来看 , “ 口传心授” 是中国传统音
乐文 化 的必然选 择 。
艺术 人类 学就 是 要 追 溯 其根 源 以把 握 其 实质 , 进而 展望 其前 景 , 进 行 深 入 的体 验 和理 解 。上 述 定
化 的路 径 之一 。可 以说 , 艺 术 人类 学 为 中 国传 统音 乐研究 提 供 了一个 强 有力 的理 论 支 持 , 从 音 乐 本 身

“口传心授”传统教学方法分析及其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创新研究

“口传心授”传统教学方法分析及其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创新研究

74“口传心授”传统教学方法分析及其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创新研究■许 畅 王宇迪 周友良★/湖北师范大学摘 要:“口传心授”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也是传统文化观念的实际表现,中国自古以来以“口传心授”作为教育传播的主要方式。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研究“口传心授”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音乐文化传统,创造新的音乐教育文化。

关键词:口传心授 教学方法 传统一、前言口传心授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通过口和耳来传其形,以内心领悟来体味其神韵,在传形的过程中,对其音乐进行深入体验和理解”笔者经过两个多月的资料收集、文献查阅后对近年来关于“口传心授”的研究做了一些梳理,并进行系统的总结。

近年来,国内有关“口传心授”的文献论著不断推陈出新,研究“口传心授”的文章、刊物也颇多。

笔者在中国(CNKI )学术文献总库、中国知网两个学术期刊网站进行检索发现,最具代表性的当为刘富琳教授的研究,他的两篇文章《中国各类型传统音乐中的“口传心授”》、《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特征》对“口传心授”作了最早的研究,从目前来看也是最有价值和最具代表性的,给予后来学者很大的借鉴作用。

其中在《中国各类型传统音乐中的“口传心授”》一文中作者分析了四大类型音乐的“口传心授”的特征: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特征》一文中通过全方位的研究将“口传心授”归纳为七个特点,分别是“直接性”;“非纯乐谱性”;“综合性”;“展开性”;“保守性”;“程序性”;“唱、奏的流派”。

另外研究“口传心授”在传统音乐中的地位的文章有:朱洁琼教授的《口传心授的多重解读》、于建刚《浅谈口传心授》、傅虹《论音乐传承中的“口传心授”》等;研究“口传心授”对现代音乐教学作用的有黄凤霞《略论“口传心授”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陈艳《谈“口传心授”与声乐教学》、但丹《浅谈口传心授在古筝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而研究口传心授与戏曲教学的文章更甚之,如海震《论戏曲音乐传统传承方式——“口传心授”辨析》、吕珍珍《戏曲艺术传承为何必须口传心授》等等。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口传心授”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口传心授”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口传心授”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点很好的反作用在教育上。

传统高中教育中都是讲应试教育作为重重之重,基本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学生分数的提高上去了。

现在,国家也逐渐注重教育的改善,教育硬件以及软件的后备支持都更为坚固,人们将注意力逐渐放在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近些年,高中声乐教育等艺术课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其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展也逐渐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声乐教学中的教学方式进行简要的探讨。

标签:声乐教学措施问题现代教学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的培养,要促进高中声乐教学的发展,就必须要针对高中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特点,作出适当教学方式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综合发展。

声乐的本质是心灵的唱歌,是一门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

由于每个学生对情感的表达形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声乐教师除了要在专业知识方面进行指导外,还要把握学生的性格和学习心理,用自己的爱心,耐心通过情感沟通,一对一的授课方式来实施教学计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声乐课的教学中,应尽量减少纯理论东西的过多摄入,一来不利于学生吸收,二是耗时过多,所以在高中声乐教学上,口传心授是相当有效的特色教学方法。

一、口传心授的定义口传心授这一次在古代就已经出现,这是在教学中师生间通过口头传授而最终达到心领神会的一种教学方式,前代的教学中口传心授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就已经广泛的被运用,而且在教学成果上来说往往具有更大的效果,这对于教学相长是很有益处的,而现今的教育往往由于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这一点,这也充分体现在现代教育的各种漏洞上,因此,推动口传心授教学方法的应用尤为重要。

二、口传心授与声乐教学声乐教学因其没有固定统一的教材,且面对的教学对象个性特征,情感,心理各不相同,因此教学方法和环节也是千差万别的。

论口传心授在古筝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论口传心授在古筝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论口传心授在古筝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古筝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筝教学中,口传心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通过口头传授和心灵沟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筝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口传心授的定义和特点口传心授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一种通过口头传授和心灵沟通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古筝教学中,口传心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教师的口头指导和心灵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筝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古筝演奏水平。

口传心授的特点是:一是注重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筝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二是注重师生互动和情感共鸣。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筝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二、口传心授在古筝教学中的作用1.促进学生对古筝的了解和认识在古筝教学中,口传心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古筝。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古筝的构造和演奏技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古筝,从而激发学生对古筝的兴趣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古筝演奏技巧在古筝教学中,口传心授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指导和心灵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筝演奏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向学生传授古筝演奏技巧和演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筝演奏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古筝演奏水平。

3.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在古筝教学中,口传心授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指导和心灵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表现力。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向学生传授音乐表现力的要点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论口传心授在古筝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论口传心授在古筝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论口传心授在古筝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古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古筝的学习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外,更需要传承师傅的口传心授。

本文将探讨口传心授在古筝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口传心授的定义口传心授是指老师通过口头讲解和示范,将自己悟得的经验、感悟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筝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和文化内涵。

口传心授是一种非书面的传统教学方式,它强调师徒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筝艺术的精髓和内涵。

二、口传心授的作用1. 传承古筝文化古筝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口传心授,老师可以将自己对古筝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古筝的历史渊源、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方式,从而传承古筝文化。

2. 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古筝演奏技巧繁多,需要长期的练习和掌握。

通过口传心授,老师可以向学生传授自己的演奏技巧和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筝演奏技巧,提高演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古筝演奏不仅需要掌握技巧,更需要具备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口传心授,老师可以向学生传授自己的音乐表现经验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筝音乐的表现方式和内涵。

4. 建立师徒关系口传心授是一种师徒传承的方式,它强调师徒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口传心授,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师徒关系,这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筝艺术的精髓和内涵,也有助于老师更好地传承古筝文化。

三、口传心授的意义1. 传承古筝文化古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传心授,可以将古筝文化传承下去,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 促进师徒传承口传心授是一种师徒传承的方式,它强调师徒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口传心授,可以促进师徒传承,保护和传承古筝文化。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古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通过口传心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筝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音乐理论知识:音乐传承的机制和手段

音乐理论知识:音乐传承的机制和手段

音乐理论知识:音乐传承的机制和手段音乐是人类创造的充满感性和艺术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它具有跨文化和跨时代的特征。

在全球范围内,音乐被视为重要的传统文化。

在古代,许多文化和宗教团体都以口传为主要的音乐传承方式,但在现代社会,以书面或数字形式记录音乐已成为一种主要趋势,以确保音乐的可持续性和传承。

音乐传承的机制和手段有很多种,包括口头传统、标准化的记谱法、数字音乐制作、网络媒体等。

这些机制和手段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使得音乐的传承更加方便和可靠,还为音乐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口头传统是音乐传承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方式。

它一般是通过老师指导和学生模仿的方式,将音乐技能和知识代代相传。

在中国,古琴和古筝等传统音乐器乐的传承多以这种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保持原始的风格和特点,确保传统音乐在形式和内涵上的完整性。

但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口头传统往往限于地域范围较小的流派,很难在全球范围内传承和发展。

标准化的记谱法是一种将音乐音符、节奏和节拍以有机结合的方式标准化和书写的方法。

自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以来,这种方式一直被用来记录和传播音乐。

在欧洲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制定了许多音乐标准和符号来辅助音乐创作和表演。

直到今天,这种方式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等领域。

数字音乐制作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种音乐录制和制作方式。

它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记录、编辑和处理声音,可以将音乐制品以数字形式呈现出来。

数字音乐制作将音乐产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音乐不再仅仅是局限于地域和国别的文化产品了,也改变了音乐创作和消费的模式。

网络媒体是21世纪兴起的一种音乐传播方式。

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音乐在数字时代得以更广泛和迅速地传播和共享。

从音乐流媒体到在线音乐社区,网络媒体打破了以往音乐垄断化、选择性和渠道限制的局面,有利于提升音乐的多元化和创新性,促进音乐产业的繁荣。

总之,音乐的传承不仅涉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传帮带,还涉及到不同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传承

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传承

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传承传统音乐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民族的精神象征,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将传统音乐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意义、传承的方式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意义基于以上的意义,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传统音乐,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对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同时也能够提高其对于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跨文化交流和融合。

将传统音乐融入教育体系,不仅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更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文化素养。

二、传承方式和困境为了有效传承传统音乐,合理的传承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音乐的传承主要包括口传和书传两种方式。

口传是指传统音乐由老师或长辈口头传授给学生或后辈,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保留和传承传统音乐的特色和魅力,但受制于传承者的传播范围和能力,规模相对较小;而书传是指将传统音乐的曲谱、典籍等记载下来,以书面形式传承给后人,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传承传统音乐的形式和规律,同时也能够提高传承的范围和容量,但可能会失去一些传统音乐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

传统音乐的传承需要综合运用口传和书传两种方式,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促进传统音乐传承的全面和有效。

目前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传承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传统音乐的传承者正在逐渐减少,老一辈的传统音乐艺术家和乐师渐渐离开了人世,而年轻一辈对于传统音乐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传承效果不尽如人意。

由于现代音乐的冲击和社会发展的变革,传统音乐在学生中的传播和受众范围逐渐减少,对于传统音乐的热爱和鉴赏能力也有所下降。

传统音乐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尚不明晰,学校和家庭对于传统音乐的教育投入有限,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了解和认同程度不高。

三、应对措施为了解决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传承困境,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措施,从政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全面推进传统音乐的传承工作。

乐学理念在琵琶教学中的价值旨归及实践路径研究

乐学理念在琵琶教学中的价值旨归及实践路径研究

乐学理念在琵琶教学中的价值旨归及实践路径研究一、引言琵琶是中国古代传统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琵琶。

而在琵琶教学中,如何融入乐学理念,发挥其价值与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乐学理念是指通过音乐学习和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理念。

在琵琶教学中融入乐学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可以增加琵琶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本文将从乐学理念在琵琶教学中的价值旨归入手,探讨如何将乐学理念融入琵琶教学,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

二、乐学理念在琵琶教学中的价值旨归1. 提高学习兴趣融入乐学理念的琵琶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琵琶的过程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增强学习的愉悦感和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

2. 增加音乐体验乐学理念注重音乐的体验和感受,可以让学生在琵琶教学中不仅培养技能,还可以感受到琵琶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从而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促进综合能力发展乐学理念要求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仅注重技能训练,还要培养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琵琶教学中,融入乐学理念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使学生在琵琶演奏中不仅注重音乐的技术表现,还可以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4. 丰富文化内涵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融入乐学理念的琵琶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在琵琶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演奏传统琵琶曲目,通过解读曲目的内涵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曲目的背景故事和情感表达,从而更好地演绎曲目的情感内涵。

2. 注重演奏技巧和表现力的培养在琵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演奏技巧的训练,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注重表现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演奏中不仅注重音乐的技术表现,还要通过表现力的展现来传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礼乐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分析

中国礼乐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分析

中国礼乐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分析1. 引言1.1 中国礼乐文化中国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明的瑰宝。

自古以来,礼乐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仪式和习俗,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承经典的载体。

礼乐文化包含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礼仪等元素,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

在中国古代,礼乐文化被视为教化人心、培养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成为塑造中国人文化品质的重要力量。

中国礼乐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音乐作为礼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独特的文化意蕴和民族情感。

从古代的雅乐、大雅到现代的民乐、流行音乐,中国音乐一直传承着优秀的传统,并不断创新发展。

中国礼乐文化的传统精神与现代音乐教育的理念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深厚的音乐体验。

通过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其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热爱。

将中国礼乐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融合起来,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感受美、表达情感的重要活动。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通过歌唱、器乐、舞蹈等形式,培养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也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音乐课堂,学生可以接触和学习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拓宽了他们的音乐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文化背景。

音乐课堂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独立审美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音乐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不仅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还要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礼乐文化,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修养。

论口传心授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的重要性

论口传心授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的重要性

论口传心授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的重要性李艳双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摘要:音乐的传承方式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社会团体传承、学校传承等,传承手段主要包括口传心授、文字和图像、记谱、录音录像、网络媒体等,其中口传心授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从口传心 授的特点与其他传承手段的对比以及“艺术死亡论”三个方面阐述口传心授在少数民族音乐中传承中的重要 性。

关键词:口传心授少数民族音乐传承重要性艺术死亡中图分类号J 61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9-0064-02一、口传心授及其特点(一) 口传心授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 不得其精。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口传心授在学习书法中 的重要性。

口传心授即师徒口口相传,徒弟通过师傅的口 口相传心领神会,融会贯通。

口传心授在中国传统音乐传 承中尤为重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 要组成部分,许多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文字,故而,口传心 授在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是不可替代的。

(二) 口传心授的特点口传心授的特点主要包括:直接性、重复性、互动性 和灵活性。

直接性,是指直接继承,与“间接”相对,其基本含义 是不经过中间事物,不通过第三者而直接完成。

在中国少 数民族音乐传承中不加人第三者,由师傅直接传授技艺 给徒弟,例如新疆的“十二木卡姆”、蒙古族史诗《江格尔》 等音乐品种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完成的。

重复性,是指同样的东西再次出现,按原来的样子再 做一次,口传心授正是具备了重复性的特点。

当徒弟第一 次没有学会,师傅一般会多次给徒弟做示范不断的重复 演示。

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师傅不断重复相同的 内容例子不胜枚举,在此不再赘述。

互动性,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等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传播信息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行为过程。

在音乐的传承中主要体现在师徒之间的语言、 行为、情感与精神上的交流等。

[音乐教育,中国,传统]讨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传承方式中的“口传心授”

[音乐教育,中国,传统]讨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传承方式中的“口传心授”

讨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传承方式中的“口传心授”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文化也好,音乐也罢,想要永久发展和传承下去,绝少不了教育,而其主要方式就是口传心授。

现如今,很多人认为有完备的曲谱,这种传承方式已经毫无用武之地,它的使用价值已经微乎其微,但笔者并不这么认同,它的作用在现如今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上,尤其是在民族乐器和戏曲上,缺了它不可。

一、口传心授的基本内涵所谓口传心授,即在文化传承时,师徒之间通过口头传授和内心领悟方式来进行的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师傅的口授、身演后,徒弟依靠眼观、耳听、心悟、手动,使得能够达到一种传其形、悟其神的目的。

换简单点来说,口传心授就是用口来传授,用心去感受,使不论是对传授者来说、还是继承者来说,让他们双方之间能够产生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从而达到音乐所追求的那种韵味。

通俗点讲,即大多人认为口传心授多是一种属于民间性的口头流传的方式,其实不然,这里所指的又应与普通的民间歌曲,劳动歌曲,原生态的自然流传相区分,这里的口传心授传承方式,主要指的是一些具有、要求一定的技艺性的音乐,例如:器乐、戏曲等。

二、古代琴学与戏曲传承中的口传心授(一)古代琴学传承中的口传心授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和感觉的抽象性的时间艺术,因为他看不见,也摸不着。

有曲中声尽意不尽一说。

这种感觉在古琴曲中的表现尤为显著。

在古代,中国音乐的传承和音乐教育的发展,并不如西方以乐谱以记载和流传,他们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备的记谱方式方法。

然而我国的音乐并不是,像是在琴学的发展过程中,古琴谱采用的是工尺谱、减字谱,这些曲谱都是只把旋律记录了下来,并没有去记录节奏,但并不是说这曲子就没有节奏,又或说我国古代琴家们不重视节奏,没有能力把节奏记录下来。

而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他们是故意不去记录的,曲中的节奏也好、音高也罢,全是要靠演奏者去依据自己的理解和不同的个性特征灵活处理的。

此时口传心授的这种传承方式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记谱法,目的就是为了去追求音乐当中的那种自由抒发的、开放的感觉,以便让后人能够随性而弹,即兴而奏。

传统音乐在教育传播中的必要性及其传播策略

传统音乐在教育传播中的必要性及其传播策略

传统音乐在教育传播中的必要性及其传播策略所谓“中国传统音乐”指的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的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的形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凝结着民族的精神。

然而,目前的音乐教学实践却以西方音乐教育理念为指导,课程架构主要是西方音乐为主体教学,这严重忽略了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传统音乐在我国音乐教学中的现状分析近年来,对中国传统音乐,党和政府加大了扶植,一些学术机构、专业院校广泛关注,但是传统音乐在民间还是自发性地传承,在受西方音乐浪潮冲击的今天,传统音乐传承过程中容易中断流失。

特别是音乐教育界还存在误区,普遍认为只有西方音乐尤其是西方古典时期的音乐才能被称为“高雅艺术”,而忽略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在教材中和创作上把中国传统音乐作为西方音乐的色彩点缀,比如在很多节目的编排上,中国乐器的演奏技法只能作为风格装饰,很少把中国音乐做为整体的文化现象加以研究学习。

在当代音乐教育的现实中处于从属、陪衬地位,而如果不把它上升到音乐教育的主导地位,我们就无从谈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无从谈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对于扎根于民间的中国传统音乐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因为对于主要通过音乐实践而传播的中国传统音乐来说,即便对过去的文字和曲谱进行收集,能够保留了资料,但是活的音乐形态、音乐行为不可能在谱面上完全反映出来,传播内容也就缺乏合适的媒介表达形式。

而西方音乐,从音乐传播的角度来看,能够以系统化、规范化的形态出现,便于接受学习与传播。

再加上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接受了西方系统音乐教育的传播者,这样西方音乐在信源和把关人上都很有利于传播,但另一方面却严重忽视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

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媒介比较落后和单一,我们知道,音乐的发展在传播媒介上可划分为口语传媒、乐谱传媒、电子传媒三个历史阶段,并且三个阶段互相渗透和促进。

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我国民族声乐的特点

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我国民族声乐的特点

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我国民族声乐的特点一、我国文化传统特征1、美与善的统一儒学,是适应华夏群体艰辛的童年生存而产生的哲学,产生之初,就显出了一付少年老成的持重态度。

它植根于宗法社会,其全部理论服务于宗法伦理秩序。

儒学的道德至上观,也反映在了它的音乐思想里。

儒学有关音乐的经典论著《乐记》上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里,“心”是主思维的器官,“心”又是主感觉、情绪的,成语里尽是什么“心领神会”、“心神恍惚”、“心平气和”等等,总之,“心”是主精神活动的,故当有人专注于思虑时会被说成“心凝形释”——指心思极为专注,简直忘却了自己的躯体。

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儒学,自然是推崇作为精神活动的音乐,并且这是“变成方”了的纯净而和谐的音响,能够创造人的美好精神状态,有助于塑造理想人格。

因此,儒家对音乐的欣赏往往不是停留在音乐形式上,总忘不了理。

孔子有一则爱音乐的例子,是在齐国听了韶乐以后,而竟然三月不知肉味。

他对韶乐的评价是“尽美矣,又尽善”,这里所说的“善”,便是昭示理想德行的心灵美。

显然,儒学对音乐所看重的主要是它的社会功能——一种教化作用。

在孔子看来,艺术必须符合道德标准,只有包含道德内容,音乐才具有美感。

儒家高度重视审美与艺术陶冶,提高人们伦理道德感情的心理功能,强调艺术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儒家反复论述美与善的一致性,要求美善统一。

孔子希望通过诗乐的教化,以温柔郭厚的音乐,规范君子之人格修养。

上古雅乐集中体现礼乐协调的儒家思想,雅乐音乐正是希望通过歌唱表演,起到道德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儒家文化注重美与善的统一,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把艺术作为一种修身的途径,从而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

也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文化(1)。

所谓“以生命为本”,就是指文化的一切功能都指向人的生命的安乐与长久。

所以,中国文化是以感性为本体,是把理性融入感性,把灵魂归为肉体,中国文化有一股强烈的“身体化”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国传统乐学理论特征看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合理性
作者:问楚寒
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9期
【摘要】中国传统乐学理论中有许多灵活的因素。

仅就记谱法和乐律的主要特征来看,就有不少难以通过纸面来传达的信息。

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并非一种落后的传承方式。

它可以弥补中国传统记谱法当中缺失的信息,在保证基本框架的前提下让音乐“活”起来。

这种方式也可以使中国传统乐律学中难以描述的“中立音”现象得以“活态”地实现,从而真正体现中国传统音乐之神韵。

【关键词】中国传统乐学;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
中国传统音乐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了千年以上。

近代以来,西方记谱法传入中国,不少人认为中国音乐古老的传承方式不科学,变异性太大。

例如匪石在《中国音乐改良说》一文中就指出,古乐的缺点之一在于“无学理”,“以师传为贵者……不以人告”,因此“旧乐日益消灭,而新作亦复绝响”。

[1]中国传统音乐在传承方面固然有此局限,但“口传心授”未必是一种落后于所谓精确记谱的传承方式,有时甚至是一种必要的手段。

其原因,从中国传统乐学的特征中可窥见一斑。

一、中国传统乐学理论特征概述
笔者据童忠良等著《中国传统乐学》、杜亚雄等编著《中国传统乐理》等文献,现对中国传统乐学的主要内容作一概括:
中国传统律制及其生律法;均、宫、调的相关概念,包括五声音阶、同均三宫、旋宫转调、借字手法等等;中国传统记谱法;中国传统乐器的律学基础及其转调方法;曲调发展手法、曲牌、曲体;板眼和板式。

以上是笔者大体按照“律”、“调”、“谱”、“器”、“曲”的思路做的归纳。

从总体特征来看,中国传统乐学理论比较灵活,变数颇多,比如律制就有很多种,调名也有很多种,压上、隔凡等借字手法很活,记谱法多样且不死板,各种乐器也有其独特的转调方法。

杜亚雄曾在他的著作中说“中国乐理无处不活,西洋乐理无处不死”,后来受到很多学者诟病。

他的论点固然有些偏激,但也点出了中国传统乐学理论的独到价值。

相比于西方乐理追求固定音高、节奏的要求,中国乐理显得更为复杂和不易捉摸,很多细节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非“口传心授”不可。

以下,笔者从中国传统记谱法、中国传统乐律两方面着重说明。

二、中国传统记谱法与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之关系
(一)中国传统记谱法的特征
杜亚雄、秦德祥编著的《中国乐理教程》中,对传统记谱法有一段经典表述:“乐谱只是一种用来记写音乐的符号,它固然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与音乐音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它不仅不可能细致准确地、全方位地记录音乐音响的信息,而且由于它是只能由视觉去感知的符号体系,根本不能代替实际的音乐音响……。

各种乐谱总是保留着其发明和使用者认为重要的那些音乐因素,而忽略了某些比较次要的音乐因素。

至于哪些因素必须记写、哪些因素可以略去,则因音乐特性的不同、记写者的文化背景不同、记写的目的要求不同、对诸种因素在音乐总体中所占位置的认识不同等等,各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2]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乐谱也只是记录了音乐作品的一部分信息,例如减字谱、弦索谱等指位谱侧重于记录腔音,管色谱、律吕谱、工尺谱等音位谱侧重于记谱音高,而剩下的诸如节奏、强弱等因素留给演奏家处理。

如果仅仅按照谱面的信息处理音乐作品,将不能完整地表达乐曲的内容。

(二)“口传心授”对中国传统记谱缺失信息的补充
基于中国传统记谱法只记录一部分基本信息的事实,音乐传承者需用通过另外的手段来弥补乐谱记不了的东西,即通过“口传心授”来让乐谱中的死材料活起来。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传承人之间对音乐作品的表演总有“约定俗成”的成分,即“口传心授”并不是对乐谱缺失信息的随意添加,由此以避免音乐传承中过多的不确定因素。

杜亚雄教授指出:“工尺谱所记写的,大都是民间艺人自己已经熟悉了的乐曲,其中的细节在学习过程中已经了然于心,表演时随时加以补充便可,因而只需要记个概要,以免遗忘。

至于传授于他人,那是必得‘口传心授’的,细节则通过实际唱奏的方式使学习者获得。

”[3]
(三)中国传统乐谱基础上的“再创造”
虽说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音乐传承人不能任意添加“约定俗成”之外的信息,但补充乐谱上缺失的东西确为必要。

这时,不同流派对同一乐曲在“约定俗成”基础上的“口传心授”过程,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差异,也就是因“再创造”而形成的个性。

明代音乐理论家王骥德在《方诸馆曲律》一书中说:“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

”民间音乐家讲究“死谱活奏”、“死音活唱”。

演唱带有一定程度的即兴,其变易之道,在于韵律。

林琳在《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艺术人类学阐释》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音乐对韵律
情有独钟,认为韵律才是音乐的精华所在。

师傅教徒弟往往不重曲谱,而重‘韵谱’,通过师傅的语言或演奏,使粗简的文本曲谱转化为丰富、动听的音乐。

”[4]
对于工尺谱来讲,韵律可由“啊口”来体现,例如以下唱段:
五(啊)乙五工五(地)五(喂哎)尺上乙五工五(地)五(喂哎)工五(哎)工五工五……
这些加上去的“啊”、“喂哎”等原谱上没有的音,把传统音乐唱活了。

这才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真实形态。

由此我们也有理由怀疑,如今严格按古谱翻译过来的《扬州慢》音响,是否就是当初真实的音乐形态。

也许正是因为这首作品没有被“口传心授”而把“再创造”的因素传至今日,只是依靠乐谱,我们才觉得翻译过来的音响如此缺乏韵律。

三、中国传统乐律与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之关系
(一)中国传统乐律的特征
中国传统律制多建立在三分损益法的基础上,而依据该生律法所生十二律为不平均律,由此导致中国律学史上“黄钟不能还原”的千古难题。

为实现旋宫转调,不同乐器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了音高调整,例如唢呐每转调一次就降低几个音分。

这样,就出现了理论律学之外的实际音高。

另一方面,在民间音乐实践中,“中立音”现象不容忽视。

冯文慈学者在《略论我国当前律制问题》一文中指出:“这样的特殊音程所具有的音律性质已超出了人们所熟知的五度相生律和纯律的范畴,故而我们称它为非守常律制。

”[5]例如,陕西秦腔中的“苦音”调式音阶、潮州音乐中的“重三六”调和“活五”调等。

(二)“口传心授”与“中立音”
由于“中立音”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实际存在,而用中国传统乐律学理论又难以理想地表述该现象,故而带有这种实际音高的音响只有通过“口传心授”才是最合适的流传方式。

不论是歌曲演唱还是乐器演奏,均需如此。

在演唱传统戏曲的过程中,表演者会感到有许多腔音是难以按照西方音乐的标准对其确定固定音高和唱法的,如果以西方乐理的标准练就的视唱练耳功力来听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就难以领会和表达传统音乐中的神韵。

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指法、气息等因素亦可决定音高方面的细节、音腔问题。

所有这些,只有跟师傅直接学,才是最快捷的掌握办法。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并非一种落后的音乐传播形态。

从中国传统乐学(尤其是记谱法和乐律特征)来看,“口传心授”有利于体现乐学理论中灵活的一面,避免中国传统音乐“神韵”的流失。

因而,这种传承方式是有其合理性的。

参考文献
[1]匪石,中国音乐改良说.浙江潮,1903,(6).
[2][3]杜亚雄,秦德祥编著.中国乐理教程.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
[4]林琳.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艺术人类学阐释.音乐探索,2015,(1):104.
[5]冯文慈.略论我国当前律制问题.音乐研究,1985,(3):61-67.
[6]李玫.民间音乐中“中立音”现象的律学分析(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3):28.
[7]张静蔚.搜索历史——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童忠良等.中国传统乐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9]李玫.东西方乐律学研究及发展历程[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10]李玫.中国传统律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1]冯文慈.略论我国当前律制问题.音乐研究,1985,(3).
[12]刘富琳.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J].音乐研究,1999,(2).
作者简介:问楚寒,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专业硕士学位申请人(以同等学力名义申请的第二个硕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