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才教育-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汇总3

合集下载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梳理初级会计考试是会计行业的入门考试,其中《经济法基础》是必考科目之一。

本文将梳理《经济法基础》中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一、关键词梳理1、法律关系:是指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2、法律行为:是指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3、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继承遗产的继承方式。

4、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5、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6、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能够得到一定的物质帮助。

7、税法:是调整国家征税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收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会计报表:是指向外部报表使用人提供会计信息的财务报表。

二、重点知识点梳理1、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2、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原则:是指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合法性。

3、法定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5、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

6、社会保险的种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7、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税法主体、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期限等。

8、会计报表的种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三、拓展知识点1、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2、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是指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等。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一、经济法的概念及分类经济法是指规范经济行为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根据规范性质和调整范围,可将经济法分为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

二、公司法1.公司的定义与性质:公司是由法律组织,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依法设立,依法运营的经济组织。

2.公司成立与登记:公司设立需要经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审议,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

3.公司股权与表决权:公司股权是股东享有公司财产份额所有权的权益,表决权是股东按照股权比例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力。

4.公司治理与公司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公司的经营策略、决策企业重大事项等。

5.公司分立、合并和解散:公司分立是指将一家公司按照其中一种方式分隔成两家或多家公司;公司合并是指两家或多家公司合并为一家公司;公司解散是指将公司从法律上宣告取消、注销。

三、劳动法1.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约定劳动标准、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条款的书面或者口头协议。

2.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要按时支付,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者的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休息日每天连续休息8小时,法定节假日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权利。

4.劳动争议解决:劳动合同纠纷应当首先通过协商解决,若无法解决,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税法1.纳税人:纳税人是指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2.税种:常见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等。

3.税收征收与纳税申报:税收征收分为核定征收和自行申报征收,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将应纳税额报送税务机关。

4.税收违法与处罚:税收违法行为包括逃税、偷税、抗税等,税务机关对税收违法行为可以采取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补缴税款等处罚措施。

2024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总结

2024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总结

引言:2024年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是考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科目,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概述《经济法》知识点,并分为五个大点来进行阐述。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相关内容,为顺利通过2024年初级会计考试做好准备。

概述:《经济法》作为初级会计考试的一门科目,主要涉及到企业经营中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法律约束。

这门科目对考生的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有很高的要求。

掌握《经济法》的知识点,不仅有助于考生理解各类经济行为的合法性,还能提高考生的法律风险意识。

正文内容:一、合同与合同法1.合同的定义和构成要素2.合同的类别和特点3.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条件4.合同的履行和违约责任5.合同的解除和撤销二、公司法与企业法1.公司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公司的设立和注销程序3.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法定代表人4.公司的股东权益与利益衡量5.公司治理与公司内部控制三、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1.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2.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义务3.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4.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和待遇5.劳动法律责任与权益保护机制四、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1.商标法的基本概念和权利保护2.专利法的申请和保护制度3.著作权法的权利和限制4.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种类和法律责任5.知识产权的合理使用与保护机制五、税法与税收管理法1.税收基本原理和税种分类2.纳税人的义务与权益3.税务管理的基本程序和原则4.税收违法与处罚规定5.税收优惠政策与税务筹划总结: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法》涉及的知识点是多样而广泛的。

对于考生来说,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经济法》基础,才能真正应对考试中的各类题目。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复习,相信每个考生都能够顺利通过2024年初级会计考试,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高的成就。

引言概述:2024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总结经济法是初级会计师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涉及到会计从业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定和法律意识。

初会经济法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会经济法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会经济法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一,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

经济法是规范经济活动的一种法律体系,是指导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合法经济活动的一系列法律规范。

经济法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经济利益,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使经济法律规范服务于经济建设。

第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法律体系。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原则、自由竞争原则、国家监管原则、公平原则、合同自由原则等。

经济法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相关法律。

第三,熟悉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

市场主体包括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他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享有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不同,其经济法律关系也不同。

第四,了解经济法中的基本法律关系。

经济法涉及的基本法律关系包括:所有权关系、合同关系、侵权责任关系、劳动关系、公司法律关系等。

第五,掌握经济法中的基本规范和制度。

经济法中的基本规范包括:契约权利和义务、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公司治理、垄断和反垄断等。

经济法中的基本制度包括: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监管制度、产权制度等。

第六,了解经济法中的基本问题和争议。

在经济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法律问题和争议。

经济法中的基本问题包括:市场秩序问题、合同履行问题、侵权责任问题、公司治理问题、垄断问题等。

经济法中的基本争议包括:经济行为是否合法、市场竞争是否公平、产权归属问题、合同效力问题等。

第七,了解经济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国家针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和争议,都会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

初会经济法的人需要了解并掌握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便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遵守和应用。

总之,初会经济法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便将经济法的原则和规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和法律环境。

希望初会经济法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熟练的经济法律工作者,为经济活动的合法进行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做出贡献。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1.经济学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的总体运行规律,包括国民收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决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包括供求关系、市场结构、价格决策等问题。

-经济发展阶段:研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如农业阶段、工业阶段和服务业阶段等。

2.金融学基础知识:-货币与银行:货币是市场交流的媒介,银行是货币储备和支付结算的机构。

-利率与汇率:利率是借贷交易中的价格,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交易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等。

3.法律学基础知识:-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范行为的规则。

-合同法:合同是双方共同订立并约定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

-公司法:公司是经济组织,有独立法人地位,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4.会计学基础知识:-会计信息的特征:会计信息具有财务性、客观性、可比性和真实性等特征。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包括现金会计和权责会计两种方法。

-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会计活动的规范和准则,包括会计政策、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框架等。

5.经济法基础知识:-国家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利用经济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过程。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行为;计划经济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和调控的经济体制。

-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组织和运行的总体体系,如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等。

以上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的汇总,不过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是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根据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同时结合练习题和模拟试题进行巩固和提升。

会计初级经济法知识点

会计初级经济法知识点

会计初级经济法知识点在如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不仅需要精通财务知识,还需要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法律法规。

掌握和应用经济法知识,能够帮助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减少经济纠纷的发生,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经济法的角度解析会计初级经济法知识点。

1. 合同的基本要素和形成合同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交易形式之一,其合法性和有效性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有效的合同不仅需要满足法定的形式要素,还需要满足实质要素。

合同的基本要素包括当事人、客体、内容和形式。

形成合同的过程需要经历提出要约、承诺接受、合同成立和履行四个阶段。

2. 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侵权行为指的是主体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给被侵权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侵权行为可以分为民事侵权和刑事侵权两种类型。

对于经济活动中的侵权行为,常见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停止侵权、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3. 企业经济犯罪及其防范企业经济犯罪是指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违反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以不正当手段实施的犯罪行为。

常见的企业经济犯罪包括贪污受贿、侵吞公款、虚假广告、偷税漏税等。

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做到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防范企业经济犯罪的发生。

4. 垄断行为的禁止垄断行为是指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垄断市场,干扰市场竞争的行为。

垄断行为的形式包括价格垄断、垄断销售、垄断进口等。

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我国制定了《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禁止和处罚。

5. 金融犯罪及其防范金融犯罪是指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作案对象,以非法获取财产为目的的犯罪行为。

常见的金融犯罪包括洗钱、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

为了防范金融犯罪的发生,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对客户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识别能力。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法基础的知识点汇总:
一、企业法律地位
1.企业法律地位的内涵:企业的法律地位是指企业在社会及法律等方
面的权利与义务,包括企业的合法资格和独立法人资格,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企业的经营范围,企业的法定名称,以及企业的经营范围等等。

2.企业法律地位的法律标准:企业法律地位的法律标准主要包括《公
司法》、《工商法》、《社会团体登记法》、《公司保险法》、《统计法》等。

3.企业法律地位的变更程序、条件及要求:企业法律地位的变更应符
合《公司法》及相关法律规定
此外,还需要经过诸如办理法人代表和经营者变更登记手续、办理工
商部门和税务部门等的备案手续,并发布公告通知来完成企业法律地位的
变更。

二、企业合同
1.企业合同的内容:任何双方之间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达成的协议都归
为企业合同,具体包括股东协议、社会团体组织协议、企业运营活动协议、企业融资协议、企业租赁协议等。

2.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应符合《合同法》
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具体包括:双方应全面了解该合同的全部内容,准备
相关合同文本,合同双方需明确表示意志,履行双方合同义务。

初会经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会经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会经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初会经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一、概念性知识1、经济法: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经济活动实行的法律规则的总称。

它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建立起一套有制度和法律规范相适应、衔接自然界、社会经济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济法律体系。

2、经济活动:是指勾勒出社会经济生活各种关系的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劳动活动、交换活动、财产活动以及消费活动,它们共同构成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体系。

3、经济法律分类:经济法律可分为民法和行政法,其中民法进一步分为民事法、婚姻家庭法、劳动社会保障法和社会保障法,行政法则又可分为经济管理法、税收法、价格法、贸易法、投资经营法、市场监管法、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法以及国际经济法等。

4、经济法的宗旨:经济法的宗旨是保护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保护国家社会所有制企业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基本利益,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有效防止和惩治犯罪,保障公民的基本经济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主义经济文明建设的基本法律秩序。

二、各范畴知识点一、民事法1、民事法的概念:民事法是指为保护公民和法人及其自然人及独立法人的民事权利和义务而制订的法律规范。

2、民事关系:指社会中两个以上单位之间的关系,它可以指普通民事关系,也可以是行政形式上的由行政机关拟定的行政民事关系。

3、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因民事活动发生争议时,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决民事纠纷的法律程序活动。

4、民事责任:是指由于某种违法行为或者过错,受害人可以从侵权人获得经济和其他补偿的责任制度。

二、婚姻家庭法1、婚姻制度:指一个社会或国家对结婚、离婚、子女抚养、继承等活动的法律规范。

2、离婚法:是指在结婚状态下,夫妻双方因下列原因申请离婚的法律程序:不和睦夫妻关系;一方有重大不实婚约;一方被处刑;一方有精神疾病而无法行使夫妻职责;一方有重大恶习,对另一方造成不可原谅的社会损害,给家庭造成毁灭性影响等原因。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知识点总结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知识点总结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知识点总结
一、经济法
1.什么是经济法:
对经济活动的规范性的法律规定的总称;重要的业务活动所涉及的法律规定的总称;主要研究不同物资的生产、分配、交换及管理所涉及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2.经济法的基本内容:
(1)物权法:物权法是经济法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它涉及到物质财产、精神财产和物质财产的保护。

(2)合同法:合同法是经济法中最重要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合同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

(3)票据法:票据法是为了保护票据发行人和票据持有人的权利和义务而设立的法律制度。

(4)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保护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的法律制度。

(5)公司法:公司法是指对公司及其管理、运作及财务等等方面所作的法律规定。

(6)破产法:破产法是一种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制度。

(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关系而制定的法律制度。

(8)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制定的法律制度。

沃才教育-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汇总2

沃才教育-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汇总2

沃才教育-初级经济法—知识点汇总知识点一、个人所得税——纳税期限1.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3.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

考点练习【单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在取得所得的()前办理汇算清缴。

A.次年3月31日前B.次年4月30日前C.次年5月31日前D.次年6月30日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纳税期限。

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

故选A。

知识点二、房产税纳税人房产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

具体包括产权所有人、承典人、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

1.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其经营管理的单位为纳税人;产权属于集体和个人的,集体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2.产权出典的,承典人为纳税人。

3.产权所有人、承典人均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为纳税人。

4.产权未确定以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为纳税人。

5.纳税单位和个人无租使用房产管理部门、免税单位及纳税单位的房产,由使用人代为缴纳房产税。

【提示】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商品房,在出售前,不征收房产税,但对出售前房地开发企业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

考点练习【单选题】下列关于房产税的纳税人,表述错误的是()。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基础》重点总结知识点整理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基础》重点总结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法律基础
1、法和法律
2、法律关系
3、法律事实

4、法的形式
5、法的分类
6、适用法的效力原则
7、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1、经济纠纷
2、仲裁
3、民事诉讼
4、行政复议
^
5、行政诉讼
第三节:法律责任1、法律责任的概述

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第一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1、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订立
3、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
3.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2、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3.3、劳动报酬
3.4、试用期
3.5、服务期
3.6、竞业限制
$
4、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5、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5.1、劳动合同的解除
5.2、劳动合同的终止。

5.3、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

6、集体合同与劳务派遣。

2024版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2024版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法概述•合同法基础知识点•物权法基础知识点目录•公司法基础知识点•劳动法基础知识点经济法的定义与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国家在经济法中的干预应当是适度的,既要保证市场的自由竞争,又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效率公平原则经济法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公平,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法应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经济法的体系经济法的渊源合同的概念与分类合同的概念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合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等。

合同的订立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合同的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同时,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或附期限。

合同的订立VS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合同的终止与违约责任合同的终止违约责任物权的概念与种类物权的概念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所有权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用益物权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担保物权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物权的设立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物权的设立与变动物权的保护与救济物权的保护物权的救济公司的概念与分类01020302030401公司的设立与组织机构公司的设立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

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

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

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初级会计经济法有一些理论比较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初级会计经济法。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1】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现象(自然事件、绝对事件):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法律行为 (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行为是否法(合法和违法)、行为表现形式(积极和消极)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和非表示),非表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主体意思表示(单方和多方),单方(遗嘱、行政命令)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和非要式)主体实际参与与行为状态(自主和代理)是否存在对行给付(有偿和无偿)法律行为间的依存关系(主法律和从法律)买卖和保证合同。

【2】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劳务报酬所得1.税目——“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

关于报纸、杂志、出版等单位职员在“本单位”刊物上发表作品的征税总结:【简化记忆】除报社、杂志社的记者编辑外,其他人出版、发表作品都按稿酬所得计税。

2.应纳税额计算(1)计税方法:按次计征关于次的规定: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

(2)税率:20%【注意】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3)计税依据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4)计税公式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14%;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14%【3】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1.税目(1)个体工商户或个人专营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农林牧渔)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初会经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会经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会经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经济法是指国家对经济活动实施管理和监督的一系列法律规定的总称。

初学经济法的学生需要了解以下重要知识点。

1. 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经济法是一种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体系。

它具有以下特点:(1)经济法的主体是经济活动者;(2)经济法的宗旨是保护公共利益和私人权益;(3)经济法的适用范围广泛,涉及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

2.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它的基本原则包括:(1)自由竞争;(2)价格自由形成;(3)自由选择;(4)自由流通。

3.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自由平等原则;(2)诚信原则;(3)公平原则;(4)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

4. 公司法的基本内容公司法是规定公司组织形式、管理和运作方式、股权转让和公司破产等方面的法律。

公司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的股东及其权利义务、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层、公司的财务管理等。

5. 劳动法的基本内容劳动法是规定劳动关系的法律。

劳动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时间和休假、劳动关系的解除和纠纷解决等。

6.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内容知识产权法是规定知识产权的产生、转让和保护的法律。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7. 税法的基本内容税法是规定税收制度和税务管理的法律。

税法的基本内容包括税种、税率、税基、税收征收、税务管理等。

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商品服务的质量标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等。

9. 金融法的基本内容金融法是规定金融活动的法律。

金融法的基本内容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

10. 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内容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而制定的法律。

网络安全法的基本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网络安全的保障措施、网络安全的责任和处罚等。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一、经济法基础知识1、法律规范:广义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在生产、生活中所建立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狭义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行为规则。

2、法律部门:同类法律规范的集合体。

3、法律渊源:法律规范的来源。

4、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5、权利:指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6、义务:指义务主体必须根据权利主体的要求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责任。

7、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8、代理: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为被代理人设定、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由被代理人承担法律责任。

9、无权代理: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10、表见代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订立合同,该合同对被代理人和相对人有效。

11、法律责任: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对违反行为予以惩罚的必为的强制性义务。

12、法律制裁:由国家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违法者实施的强制性法律措施。

分为: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违宪制裁。

二、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1、劳动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或者其他有效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初级会计第三章 重点知识总结

初级会计第三章 重点知识总结

初级会计第三章重点知识总结一、支付结算概述。

1. 支付结算的概念。

- 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银行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

- 原因:这是为了规范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往来,保障交易的安全和高效。

在现代经济中,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频繁,需要一种统一的、规范的资金结算方式来确保资金的准确转移。

2. 支付结算的原则。

- 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这一原则要求结算当事人必须依法承担义务和行使权利,严格遵守信用,履行付款义务。

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交易的基础,如果当事人不遵守信用,就会破坏整个市场的交易秩序。

- 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这是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除法律规定外,银行不代任何单位和个人查询、冻结、扣划存款人账户内存款。

存款人对自己账户内的资金享有自主支配权。

- 银行不垫款。

银行在办理结算过程中,只负责将结算款项从付款单位账户划转到收款单位账户,不承担垫付任何款项的责任。

这是为了防止银行信用的过度扩张,保障银行资金的安全。

3. 支付结算的工具。

- 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

汇票又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票据是一种重要的支付结算工具,具有要式性、无因性、文义性等特点。

- 银行卡:按是否具有透支功能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

银行卡方便快捷,广泛应用于日常消费、转账汇款等业务。

- 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汇兑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

二、银行结算账户。

1. 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种类。

- 概念:银行结算账户是指银行为存款人开立的办理资金收付结算的活期存款账户。

- 种类:- 按存款人不同分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是指存款人以单位名称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包括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

沃才教育-中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汇总3

沃才教育-中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汇总3

沃才教育-中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汇总知识点一、要约生效时间和要约效力1.要约生效时间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其中,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即是要约送达到受要约人通常的地址、住所或者能够控制的地方(如信箱等)即为送达。

2.要约效力要约一经生效,要约人即受到要约的约束,不得随意撤销或对要约加以限制、变更和扩张。

考点练习【单选题】甲向乙发出要约,乙于3月8日发出承诺信函,3月10日承诺信函寄至甲,但甲的法定代表人当日去赈灾,3月11日才知悉该函内容,遂于3月12日致函告知乙收到承诺,该承诺的生效时间是()。

A.3月8日B.3月10日C.3月11日D.3月12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是要约生效时间。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并不是指要约一定实际送达到受要约人或者其代理人手中,要约只要送达到受要约人通常的地址、住所或者能够控制的地方(如信箱等)即为送达。

承诺到达的时间与要约到达的时间相同。

由题意可知,承诺已在3月10日送达,所以承诺生效。

故选B。

知识点二、要约的撤回、撤销与失效1.要约的撤回要约撤回是指要约在发出后、生效前,要约人使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2.要约的撤销要约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承诺前,使要约丧失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法律规定了两种不得撤销要约的情形:(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3.要约的失效要约失效是指要约丧失法律效力,即要约人与受要约人均不再受其约束,要约人不再承担接受承诺的义务,受要约人也不再享有通过承诺使合同得以成立的权利。

《合同法》规定了要约失效的情形:(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3)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实质性变更。

考点练习【单选题】甲公司于4月1日向乙公司发出订购一批实木沙发的要约,要求乙公司于4月8日前答复。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备考章节考点重点知识总结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备考章节考点重点知识总结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备考章节考点重点知识总结一、导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计专业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会计行业中,初级会计职称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志。

经济法基础作为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经济法基础的备考章节、考点和重点知识进行总结,以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二、备考章节总结经济法基础主要包括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与商事组织法、知识产权法、竞争法以及税法等章节。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章节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注重理解与记忆的结合,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

三、考点重点知识总结1、经济法的基本概念:此部分主要考察经济法的定义、性质、作用以及与其他法律领域的关系。

需要考生理解并掌握经济法的核心概念与原则。

2、物权法:重点考察物权的种类、物权的设立、变动和消灭以及物权的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物权的基本概念,了解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3、合同法:此部分主要考察合同的种类、合同的成立、效力和履行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理解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熟悉合同的各种形式和要素。

4、公司法与商事组织法:重点考察公司的种类、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和运营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公司法与商事组织法的基本制度,了解不同类型公司的特点和要求。

5、知识产权法:主要考察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措施和相关规定。

考生需要熟悉知识产权的种类、申请、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6、竞争法:此部分主要考察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和执法措施。

考生需要了解竞争法的立法目的,熟悉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的相关规定。

7、税法:重点考察税收的种类、税制要素、税收征收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税法的基本原则,熟悉税收征收和管理的基本制度。

四、备考策略建议1、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时间安排的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备考效率。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_重点归纳资料全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_重点归纳资料全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_重点归纳资料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计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会计学领域中,经济法基础作为初级会计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广大的会计学生和在职人员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归纳整理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的重点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学科。

经济法基础是会计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经济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和在职人员了解和掌握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经济法律的能力。

经济法律制度是经济法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这些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运用。

税收法律制度是经济法基础中的另一重要内容,主要包括税法概论、增值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各种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标准、税率和纳税环节等基本知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计算税款和进行纳税申报。

金融法律制度也是经济法基础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金融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的金融法律制度。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经济法基础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条文等。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法律制度。

理论实际:学习经济法基础的目的在于实际运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加深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掌握。

多做练习题:练习是巩固学习成果和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做练习题,通过反复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试考点三.doc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试考点三.doc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试考点三一、会计法律制度1.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1)会计法律制度(会计法律体系),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于调整会计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2)会计关系: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3)会计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①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②行政法规:《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③部门规章:《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2.会计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1)适用于“单位”办理会计事务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2)统一会计制度①国家实行“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并公布的统一会计制度②统一会计制度,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3.会计工作管理体制(1)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①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2)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单位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1.会计机构会计机构,是指各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职能部门(1)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2)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2.代理记账(1)代理记账机构的审批①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机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机关)批准,领取由财政部统一规定样式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

②具体审批机关由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划单列市(宁波、青岛、厦门、大连、深圳)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经济法—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一、耕地占用税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1.计税依据:
(1)耕地占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规定的适用税额一次性征收。

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包括经批准占用的耕地面积和未经批准占用的耕地面积。

(2)纳税人实际占用耕地面积的核定以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为主要依据,必要的时候应当实地勘测。

2.耕地占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实际占用耕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率
考点练习
【单选题】2016年7月甲公司开发住宅社区经批准共占用耕地150000平米,其中800平方米修建幼儿园,5000平方米修建学校,已知耕地占用税适用税率为30元/平方米。

计算甲公司应缴纳耕地占用税税额的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150000×30=4500000元
B.(150000-800-5000)×30=4326000元
C.(150000-5000)×30=4350000元
D.(150000-800)× 30=4476000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耕地占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修建幼儿园以及学校占用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故甲公司应缴纳耕地占用税税额=实际占用耕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率=(150000-800-5000)× 30=4326000元。

故选B。

知识点二、耕地占用税的税收优惠
1.下列项目占用耕地,可以免征耕地占用税。

(1)军事设施占用应税土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2)学校、幼儿园、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占用应税土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2.下列项目占用耕地,可以减按每平方米2元的税额标准征收耕地占用税。

(1)铁路线路,具体范围限于铁路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及其按照规定两侧留地。

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占用应税土地的,按照当地适用税额缴纳耕地占用税。

(2)公路线路,具体范围限于经批准建设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属于农村公路的村道的主体工程以及两侧边沟或者截水沟。

专用公路和城区内机动车道占用应税土地的,按照当地适用税额缴纳耕地占用税。

(3)飞机场跑道、停机坪,具体范围限于经批准建设的民用机场专门用于民用航空器起降、滑行、停放的场所。

(4)港口,具体范围限于经批准建设的港口内供船舶进出、停靠以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场所。

(5)航道,具体范围限于在江、河、湖泊、港湾等水域内供船舶安全航行的通道。

(6)水利工程。

3.农村居民在规定标准内占用耕地新建自用住宅,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其中农村居民经批准搬迁,新建自用住宅占用耕地不超过原宅基地面积的部分,免征耕地占用税。

4.农村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嘱、残疾军人以及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农村居民,在规定用地标准以内新建住宅缴纳耕地占用税确有困难的,可以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农村烈士家属,包括农村烈士的父母、配偶和子女。

5.纳税人因建设项目施工或者地质勘查临时占用耕地,应当按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

纳税人在批准临时占用耕地期满之日起1年内恢复所占用耕地原状的,全额退还已经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6.按规定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后,纳税人改变原占地用途,不再属于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情形的,应当按照当地适用税额补缴耕地占用税。

考点练习
【多选题】根据耕地占用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免征耕地占用税的有()。

A.军事设施占用耕地
B.学校内教职工住房占用耕地
C.铁路线路占用耕地
D.幼儿园占用耕地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耕地占用税的税收优惠。

①选项B:学校内经营性场所和教职工住房占用耕地的,应当按照当地适用税率征收耕地占用税;②选项C:铁路线路、公路线路等占地可以减按每平方米2元的税额标准征收耕地占用税。

故选AD。

知识点三、烟叶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和税率
1.纳税人
烟叶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购烟叶的单位。

因为我国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因此烟叶税的纳税人具有特定性,一般是有权收购烟叶的烟草公司或者受其委托收购烟叶的单位。

2.征税范围
烟叶税的征税范围包括晾晒烟叶、烤烟叶。

3.税率
烟叶税实行比例税率,税率为20%。

考点练习
【多选题】根据烟叶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烟叶税征收范围的有()。

A.晾晒烟叶
B.烟丝
C.卷烟
D.烤烟叶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烟叶税征税范围。

烟叶税的征税范围包括晾晒烟叶、烤烟叶。

故选AD。

知识点四、烟叶税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征收管理
1.计税依据
烟叶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收购烟叶实际支付的价款总额,包括纳税人支付给烟叶生产销售单位和个人的烟叶收购价款和价外补贴。

其中,价外补贴统一按烟叶收购价款的10%计算。

2.应纳税额的计算
烟叶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按照纳税人收购烟叶实际支付的价款总额×税率
3.征收管理
(1)烟叶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购烟叶的当日。

烟叶税在烟叶收购环节征收;
(2)纳税人收购烟叶即发生纳税义务;
(3)烟叶税按月计征,纳税人应当于纳税义务发生月终了之日起15日内申报并缴纳税款;
(4)纳税人收购烟叶,应当向烟叶收购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考点练习
【单选题】某烟草公司2019年6月向烟叶生产者收购烟叶一批,实际支付价款总额55000元,烟叶税税率为20%,则该烟草公司应缴纳烟叶税()元。

A.10000
B.1000
C.55000
D.1100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烟叶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烟叶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收购烟叶实际支付的价款总额,该烟草公司应纳烟叶税=55000×20%=11000(元)。

故选D。

知识点五、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
1.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征管法》,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房产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环境保护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适用《征管法》。

2.由海关负责征收的关税以及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3.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征管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考点练习
【判断题】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税收征收管理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

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税收征收管理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故题干表述正确。

知识点六、税务登记申请人
1.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及生产经营项目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管理、了解掌握税源情况的基础,也是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就有关纳税事宜依法向税务机关办理登记的一种法定手续。

2.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起点。

3.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都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小沃提示1】前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也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统称非从事生产经营但依照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小沃提示2】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国家机关除外),应当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考点练习
【判断题】企业在外地设立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税务登记申请人。

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都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故题干表述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