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单元测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题(含答案)
C.由东北流向西南D.由南流向北
29.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
A.1650米B.1770米C.1980米D.2200米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27.④地气候类型的形成主要是受
A.西风带控制B.季风环流控制
C.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D.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8.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
16.从法国巴黎到西安一线的自然带变化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C.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17.法国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山脉,下图是该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其北坡雪线低于南坡的原因是
9.芦苇、碱蓬对潮沟形态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变长B.变宽C.变浅D.变深
10.甲区域潮沟变长、密度变大的原因是( )
①黄河沉积增强 ②地形坡度变小 ③沙源补给减少 ④植被覆盖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甲区域退化为光滩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潮汐侵蚀增强B.土壤盐度升高C.土壤肥力变低D.河流流量减小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题
一、单选题
明长城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采用了不同的构筑方法:长城的西半段全部用夯土筑成;东半段曲折延伸,外部用砖石砌成,内部夯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测试题(含答案)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读图“我国局部地区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是A.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北侧为高山草甸带C.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南侧为热带季雨林带2.关于c、d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c河流汛期短B.d河流流量大C.c河流冰期短D.d河流含沙量大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北部的沿海平原上。
近年来,其城区地面下沉严重,部分地区年均下沉25cm,为世界地面下沉速度最快的地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雅加达降水最充沛的时段是A.1~2月B.3~4月C.8~9月D.11~12月4.推测雅加达地面沉降幅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板块活动强烈B.地下水开采过度C.建筑物重力作用D.海面上升幅度大下图示意20°S 的海陆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20°S 沿线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为A.热带草原B.热带沙漠C.热带雨林D.热带季雨林6.图中①、②、④地西岸地区开发利用新能源,最稳定的是A.生物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7.图中①、③、④地东岸地区气候类型相同,其原因是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地处海洋信风的迎风坡D.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下图是世界某自然带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9.该自然带的名称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热带雨林带C.热带荒漠带D.热带草原带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地域分异图,完成下列问题。
10.该山北坡森林植被缺失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低 B.距海较远 C.海拔较高 D.砍伐过度11.造成该山南北坡积雪冰川带分布海拔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风力林木径级是指森林中原木的直径值,通常用cm来表示。
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北坡岳桦林种群林木径级随海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1(1)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性差异(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关于陆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地域差异在同一自然带中是不存在的B.自然环境中有相同的地区,也有相似的地区C.陆地自然环境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上的相互叠加,形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D.两相邻的不同自然带之间,都有明显的分异界线【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地域差异的理解。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在每一个自然带中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差异程度不同而已,由于地域差异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自然环境中是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地区的。
相邻自然带逐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异界线。
【答案】 C(2012·沈阳检测)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刺槐年平均始花期。
读图完成2~4题。
2.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刺槐始花期自南向北延后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土壤D.太阳辐射3.导致成都刺槐始花期比杭州早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地形C.海陆分布D.太阳辐射4.导致长沙(28°13′N)刺槐始花期比福州(26°05′N)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太阳辐射D.海陆分布【解析】第2题,我国东部刺槐始花期由南向北推移,主要是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加热不均造成的。
第3题,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地形封闭,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
第4题,福州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大,春季增温慢。
【答案】 2.D 3.B 4.D(2012·苏锡常镇联考)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据图中信息,回答5~6题。
5.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以及图示季节分别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B.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C.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D.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6.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气候的共同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B.气候⑤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明显C.⑥和⑦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D.①→②→③→④→⑦自然带递变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解析】第5题,根据甲气压带的位置,可以断定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其位置偏北,应为北半球的夏季。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测评 中图版必修1(1)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共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及中纬度耕作区的北移,这一现象体现了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C.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孤立性 D.人类与环境不相统一答案A 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如果某一要素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下图是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2~4题。
2.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B.城市绿地面积小C.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热量D.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3.郊区绿地的存在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主要是因为A.郊区绿地能过滤回归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质B.郊区绿地能调节气候、美化环境C.郊区绿地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D.郊区绿地能减弱市区噪声,就近吸收固体废弃物4.如果该城市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千米,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的理想距离应距城市A.5~6千米 B.12~13千米 C.16~18千米 D.100~150千米2~4答案2.C 3.A 4.C 第2题,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交通等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使城市温度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第3题,绿地具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当近地面风从郊区流回城市时,郊区绿地能过滤回归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质。
第4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工业卫星城应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右图中数字代号表示高雄、开普敦、淮北、芝加哥四个城市。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测试题中图版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对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地理环境属于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不属于地理环境B、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C、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之间无任何关系D、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描述气候特征的主要指标是 ( )A、气温和降水B、天气和热量C、降水和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和下垫面3、形成我国海南岛与黑龙江两地之间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差异D、人类活动4、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地理环境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具有可逆性B、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C、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并不是因为气候变化的结果D、人类可以再造自然环境5、水汽压高低可以反应水汽含量的多少,图6是某城市近地面水汽压等值线图,哪种原因可导致等值线数值自外向内减小()A、城市绿地面积比郊区大B、城市地面蒸发能力弱C、城市地面可供蒸发的水分少D、气旋过境图3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
读图3,回答6~8题。
6、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7、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8、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甲地、黄河口附近B、石家庄、福建黄海沿岸C、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9、读下表,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表1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高度D、洋流性质10、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气候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大气环流B、类活动C、下垫面D、太阳辐射11、下列叙述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是 ( )A、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制约、渗透B、陆地各要素虽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12、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A、北美大陆B、南美大陆C、亚欧大陆D、非洲大陆13、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15、有关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山麓到山顶同从赤道向两极的纬度地带性规律相似B、海拔越高,自然带一定越多C、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D、纬度越高自然带一定越多16、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B、亚寒带地区C、亚热带地中海区D、热带雨林地区17、形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 ( )A、海陆分布B、地形C、水D、热量18、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A、非洲由赤道向南北两侧,森林一草原-荒漠对称性分布B、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森林景观C、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荒漠景观下图是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9~22题。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单元检测 中图版必修1
第三单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读世界某区域图(其中阴影代表海洋),根据图中信息完成第1题。
1.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
A.R1 >R2西风、洋流 B.R1 >R2西风、地形C.R1<R2东风、洋流 D.R1<R2东风、地形读下图,图中曲线为等温线,完成第2~3题。
2.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3.该区域所属的自然带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带C.热带雨林带 D.热带草原带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
读图,完成第4~5题。
4.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A.气候条件 B.生物条件 C.土壤条件 D.地质条件5.图中所示的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它表示的是排除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后的大陆自然带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第6~7题。
6.AB沿线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地形7.图中北半球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东部比西部的纬度位置低些,原因主要是()。
A.大陆西部受到寒流影响 B.大陆西部受到地势影响C.大陆东部受到暖流影响 D.大陆东部受到寒流影响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第8~9题。
8.图中A—B—C三地陆地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B.温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C.热带雨林带、草原带、荒漠带D.荒漠带、草原带、落叶林带9.有关图中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的正确说法是()。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本章练测 中图版必修1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2分×25=50分)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荒漠带D.山地冰雪带2.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3~4题。
3.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4.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下图为我国杏树开花盛期物候图。
读图,回答5~6题。
5.导致杏树开花盛期由南向北推后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6.造成石家庄与太原杏树开花盛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下图是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7~10题。
7.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A.全年温和湿润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D.终年炎热干燥8.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受西风带控制B.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9.②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季雨林10.读某地区气温和降水分布状况图,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与该地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①B.②C.⑤D.⑥下面左图是某沿海地区两地气温随时间变化曲线示意图,右图是某区域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对应①、②情况的下垫面分别是( )A.湖泊和沙地B.山地和平原C.裸地和林地D.乡村和城市12.若①、②曲线分别表示甲、乙两地气温年变化情况,则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南美洲B.欧洲C.非洲D.大洋洲13.依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流经乙地沿岸的洋流应是( )A.秘鲁寒流B.千岛寒流C.本格拉寒流D.西澳大利亚寒流读图,回答14~15题。
【小初高学习】高一地理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测试 中图版必修1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了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 )A. 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 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 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 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水生植物根系发达2.下列地理事物具有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A. 气温和降水B. 煤炭和石油C. 山脉和岩石D. 城市和道路3.下列四幅图,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4.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属于(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B.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现象D. 非地带性现象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4~5题。
5.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6.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下图是30°N附近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是( )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8.贡嘎山的垂直带谱与下列哪一座山的垂直带谱最相似( )A.乞力马扎罗山B.阿尔卑斯山C.珠穆朗玛峰D.安第斯山9. 深圳市纬度为22.5°N,白昼时间最长的时候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下图为某大陆沿海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10—12题。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第3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从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图可以看出该地是南美洲的中南部区域甲处位于南纬40°到60°之间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天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属于森林乙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其植被是草原丙处沿岸受寒流的影响水分更少植被主要是荒漠甲处的植被是森林乙处的植被是草原丙处的植被是荒漠2.(1)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阴山南麓()2.(2)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最可能是()A. 河流季节变化大B. 植被覆盖率低C. 河流、沟谷众多D. 地势落差较大【答案】C【解析】(1)从图可知阴山南麓河流和沟谷众多河流出山口时流速减缓带来的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 C正确河流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落差大对形成连片的洪积扇没有影响 ABD错误故选C【答案】B【解析】(2)由图可知新的冲积扇覆盖在旧的冲积扇之上但面积缩小说明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减少说明河流水量减少携带能力减弱推断气候持续变干故选B3.(1)植被冠层截留雨水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①降雨量②雨前枝叶湿润度③叶片蒸腾量④植被冠层结构3.(2)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图示水循环过程中蒸发量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②④【解析】(1)降雨前枝叶越干燥存留雨水的潜力越大截留雨水能力越大冠层结构是指植物群落顶层空间的组成植被冠层结构越密越厚截留雨水的能力越大降雨量、叶片蒸腾量与植被冠层自身的截留雨水的能力关系不大故选C【答案】D【解析】(2)结合上题可知植被冠层结构越密越厚截留能力越大截留量也就越大则冠层截留降水蒸发量也越大植被蒸腾也越多土壤水分含量为蒸发提供了水汽来源气象条件如阴晴、气温高低等也会影响蒸发量地下径流埋藏于地下不会影响蒸发故选D4.(1)图中气压()4.(2)近地面的风向为()A. P_1gt P_2gt P_3B. P_2gt P_1gt P_4C. T_2gt P_2gt P_3D. T_2gt T_1gt T_0【答案】B【解析】热力环流的规律是热上升冷下沉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气压一定大于高空【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箭头所指为正北方根据“高凸低凹”的判断方法图示正南方向等压面凸起为相对的高压近地面与高空相反而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近地面的风向故近地面吹南风5.(1)群岛上草原无树的最主要原因是()5.(2)群岛禽鸟类丰富受益于()A. 阴凉多风的气候B. 过早与大陆分离C. 过于单一的地形D. 火山的不断喷发【答案】A【解析】(1)该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群岛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气候阴凉多风使得高大的乔木无法生长故选A【答案】B【解析】(2)禽鸟丰富的原因是食物丰富食物丰富得益于沿岸洋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和鱼类最直接的原因是有适合生长发育的食物故选B6.(1)箭头③代表的含义()6.(2)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A. 重熔再生B. 冷却凝固C. 外力作用D. 变质作用【答案】D【解析】7.(1)影响1月6℃等温线走向的因素主要有()①太阳辐射②海陆位置③季风④地形7.(2)甲处气温年较差的最大值可能为()7.(3)与丙地相比乙地冬季农作物冻害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乙地()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1)根据等温线的特征可知 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所以受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影响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乙地、丙地与甲地之间的地区是河流的发源地为山地海拔高的山地等温线越向中心温度越低读图可知 6℃等温线有一段向下弯曲是受地形影响故选B【答案】C【解析】(2)读图可知甲处1月的气温介于6℃与8℃等温线之间甲地为山地 7月的气温小于28℃因此甲处的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可能为21℃故选C【答案】C【解析】(3)据题可知乙地背靠山地为冬季风的迎风坡丙地为背风坡冷空气在乙地堆积容易使乙地冬季农作物遭受冻害丙地因处于背风坡农作物遭受冻害较轻故选C8.“造山引雨”除了考虑山体位置还需要考虑()①相对高度②植被覆盖度③坡度④沟谷数量8.8.“造山引雨”的山体走向最可能是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②③【答案】C【解析】7.C【解题思路】“造山引雨”指的是水汽迎风坡降水多需要满足地形雨的形成条件需要考虑山体的相对高度、坡度、走向与植被覆盖度、沟谷数量没有明显关系C正确【答案】D【解析】8.D【解题思路】由于该地有东北风影响那么东北风经过印度洋水域获得水汽遇到山地阻挡抬升才能形成一定降水因此山脉走向为东南-西北向 D正确9.(1)该地降水最多的季节是()9.(2)该地的地带性植被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D【解析】【答案】B【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0.(1)描述极地涡旋影响美国境内大部分地区的过程10.(2)极地涡旋南北极都有比较南北极极地漩涡的稳定性并解释其原因10.(3)从极地涡漩稳定性角度分析近年来北半球的北欧、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多次出现极寒天气的成因【答案】(1)赤道和极地之间的温差变小极地涡旋变弱暖(亚热带)气团北上挤占极地涡旋的空间使之向南移动美国东西部海拔高中部低冷空气迅速向南扩展【解析】(1)2021年2月北极极地与赤道之间温差变小极地涡旋被挤南下由于涡旋内温度极低且美国中部大平原纵贯南北冷空气长驱南下导致急剧降温【答案】(2)南极更稳定(或北极更不稳定)原因南极大陆更冷与赤道的温差较大南极大陆附近海洋占比较大性质单一干扰因素较少涡旋更强更稳定(或北极温度较高与赤道的温差较小北极附近陆地占比较大干扰因素较多涡流相对较弱且不稳定)【解析】(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极地漩涡稳定性一方面受到极地与赤道温差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周围环境干扰相比较北极南极大陆更冷与赤道的温差更大南极大陆附近海洋占比较大性质单一对于极地漩涡干扰因素少涡旋更强更稳定【答案】(3)全球变暖越来越显著导致北极海冰融化冰层反射减弱海水吸收了更多太阳辐射海冰进一步减少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北极升温幅度高于其它地区北极与赤道地区的温差减小极地涡漩变弱且更不稳定涡旋被暖气团挤压冷空气南下影响附近各国【解析】(3)从极地漩涡稳定性角度分析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融化、升温幅度明显导致北极极地与赤道地区温差变小极地涡旋不稳定冷空气频繁南下使得极寒天气多发11.(1)图中A位于________压天气系统中心这一天气系统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称是________11.(2)图示时刻若不考虑地形影响 B 地的风向应为________风卫星监测结果显示该天气系统中心目前位于B地以东偏南约550km的海面上并以约20km/h的速度沿箭头所示方向稳定移动未来一天内 B地风速大小的变化趋势是持续________11.(3)该系统前进方向的右侧半圆区域(图中阴影区)由于风力极大常被称为“危险半圆” 试结合天气系统的移动及气压特点分析该区域风速大的原因 ________11.(4)该天气系统具有强大破坏力由强风引起的——可掀翻海上船只、淹没沿海低地所带来的________、________还可能诱发洪涝等次生灾害【答案】【解析】【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2.(1)图中A、B两处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处12.(2)图中所示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是由于________(填“内力”或“外力”)作用造成的12.(3)图中A处地貌是________ B.处地貌为________形成这种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12.(4)A、B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处12.(5)在图示区域建一东西向的隧道 A、B、C、D四处中应选择________处【答案】(1)B , A【解析】(1)根据A、B两处的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定A、B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背斜和向斜【答案】(2)内力【解析】(2)图中所示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故图中所示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是内力作用造成的【答案】(3)盆地、山谷, 山岭 ,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形成山岭【解析】(3)图中A处地貌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侵蚀而成谷地, B处地形的成因是B 处为向斜向斜槽部物质坚实因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答案】(4)A, B【解析】(4)A、B两处 A处为背斜穹窿构造有利于油气资源的保存故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A处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B为向斜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答案】(5)A【解析】(5)背斜的核心部位岩层向上隆起产生表面张力岩层不易坍陷同时背斜岩层向外倾斜不易积水因此修建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部位在图示区域中只有A为背斜故修隧道在四处中应选择A处13.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13.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1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13.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答案】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 2000-2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解析】略【答案】(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解析】略【答案】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解析】略【答案】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第3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桌山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洼地景观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1.(2)攀登桌山沿途可以看到()①常绿树种郁郁葱葱②成群羚羊在林中漫步③岩石层理构造显著④成片的苹果林1.(3)开普敦半岛()A. 热量B. 海拔C. 水分D. 海陆位置【答案】C【解析】(1)桌山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其顶部平坦虽受西风影响但水汽没有受到阻挡没有形成降水致使降水较少风力侵蚀较强蒸发旺盛水源短缺植被稀少形成荒芜的戈壁滩景象桌山顶部环绕的云团中含有大量的水汽山顶昼夜温差大夜间水汽冷凝附着在植物叶面上汇集到洼地使得洼地水源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故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故选C【答案】C【解析】(2)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桌山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山麓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①正确羚羊是高山高原气候区的动物桌山海拔较低没有形成高山高原气候②错误砂岩为沉积岩层理构造显著③正确苹果是暖温带水果④错误故选C【答案】B【解析】(3)据图中信息可知开普敦半岛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A 错误南大西洋的本格拉寒流流经该半岛西部沿岸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较多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所以渔业资源丰富 B正确半岛面积较小东西窄南北狭长河流少水能资源缺乏 C错误半岛冬季沿海地区受西风影响风浪较大 D错误故选B2.芬兰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A. 温带落叶林B. 山地灌木林C. 亚寒带针叶林D. 针阔混交林【答案】C【解析】3.(1)右上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3.(2)左上图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A. 南半球7月等温线B. 南半球1月等温线C. 北半球7月等温线D. 北半球1月等温线【答案】A【解析】(1)气温由北向南降低判断出是南半球根据海陆热力差异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判读出是7月份等温线分布情况故选A【答案】D【解析】(2)如图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 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故选D4.(1)下列海拔植被带内草本在该植被带内占比最大的是()4.(2)<600米地带内的物种数偏少原因最可能为()4.(3)1100米以上各地带中以1100—1899米地带内的物种数最多推测其主要的影响因素()A. 600—1099mB. 1100—1899mC. 1900—2799mD. 大于2800m【答案】D【解析】(1)读图可知海拔600—1099米植被带内总物种数量大约为1200个其中草本植物物种大约600个草本植物物种在该植被带内占比约为50% 海拔1900—2799米植被带内总物种数量大约为800个其中草本植物物种大约为400个草本植物物种在该植被带内占比约为50% 海拔1100—1899米植被带内物种数量大约为1200个其中草本植物物种大约为500个草本植物物种在该植被带内占比约为42% 海拔>2800米植被带内总物种数量大约为400个其中草本植物物种大约为300个草本植物物种在该植被带内占比约为75% 所以海拔>2800米植被带内草本植物物种占比最大故选D【答案】D【解析】(2)海拔<600米植被带由于海拔较低受人类活动影响大人类毁林开荒破坏植被植被物种较少 D选项正确海拔<600米植被带乔木物种占比较大且峨眉山山麓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并不干旱 A选项错误海被<600米植被带为山麓地带地形坡度较缓 B选项错误由于坡度较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容易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 C选项错误故选D【答案】A【解析】(3)海拔1100—1899米植被带主要位于峨眉山的山腰处山地迎风坡形成地形雨且一般山腰处降水最多 1100米以上各地带中 1100—1899米海拔最低热量条件更好由于降水增多热量条件较好形成复杂的自然带谱所以该植被带物种丰富 A选项正确径流、土壤、地形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所以B、C、D选项错误故选A5.下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答案】D【解析】6.(1)K冰川顺地势运动方向为()6.(2)该时段 K冰川末端降水量最小则该日()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答案】B【解析】(1)图中显示 K冰川末端夜晚的山谷风以西北风为主按照山谷风环流原理可知夜晚谷地散热不畅气温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近地面风由山坡吹向山谷即形成山风该地夜晚盛行西北风即山风为西北风因此当地K冰川顺地势运动方向为东南 B项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C【解析】(2)该时段 K冰川末端降水量最小材料信息表明当地日降水量与气温日较差呈正相关说明该日当地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温差小太阳辐射量较弱故选C7.(1)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是()7.(2)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是()A. 沙粒粒径小B. 地形平坦开阔C. 风力较强劲D. 沙粒湿度大【答案】D【解析】(1)厚田沙漠东临赣江是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属于东部季风区降水多湿度大沙粒不易被风吹起而西北干旱地区以轻质沙粒为主所以该地起沙时风的速度会高于西北干旱区故选D【答案】B【解析】(2)厚田沙漠位于赣江西岸沙源来自赣江河床江西省位于南方地区冬季风为偏北风加上河谷地形的影响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故选B8.(1)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8.(2)图示区域()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地表植被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较大A. 地表径流B. 地下径流C. 地形D. 生物【答案】D【解析】(1)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因素 D正确故选D【答案】A【解析】(2)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母质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故选A9.(1)从大连至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自然带出现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9.(2)关于图中a、b、c、d四处对应的自然带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9.(3)博格达山P坡的雪线高于Q坡主要原因是()A. 水分B. 海拔C. 热量D. 土壤【答案】A【解析】(1)从大连到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其自然带的变化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水分差异导致的故A项正确故选A【答案】C【解析】(2)图示山麓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基带为温带荒漠带 A项错误随着海拔的升高水分条件略有好转 b自然带为山地草原带 B项错误Q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应该为阴坡即北坡地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 c处形成山地针叶林带 C项正确按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对应的自然带是高山草甸带 D项错误故选C【答案】B【解析】(3)该山脉位于北半球 P、Q两坡纬度大体相当 A项错误P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高是阳坡 C项错误一般来说缓坡处雪容易积存积雪量大雪线低但该处坡度对雪线高度影响小 D项错误Q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应该为北坡 Q坡是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此处降水较多 B项正确故选B10.(1)该地区优势物种及原因正确的是()10.(2)该地区放牧强度增大地下生物量减少的主要原因()A. 灌丛热量需求量小B. 一年生植物需水量少C. 高寒草甸耐寒力强D. 多年生植物种子萌发快【答案】B【解析】略【答案】C【解析】略11.(1)此时琼东沿岸的盛行风是()11.(2)根据图乙推断图甲所示地理事物最可能是()11.(3)与图甲所示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最相似的海区是()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答案】C【解析】(1)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六月为夏季夏季东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南风故选C【答案】A【解析】(2)根据图乙可知等温线在大陆沿岸数值低且此处盛行的西南风为离岸风说明可能受到上升补偿流的影响上升补偿流属于寒流能从深海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繁盛渔业资源丰富图甲所示的地理事物也是越靠近海岸越多 A正确琼东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地带降水少 B错误光照资源大体与纬线平行而图示地理事物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C错误琼东位于夏季风背风地带风力小 D错误故选A【答案】C【解析】(3)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秘鲁西部沿海及美国东部沿海都位于信风带内洋流为信风带离岸风影响下形成的补偿流而索马里东部沿海与海南岛东部沿海均为季风导致的上升补偿流二者最为相似 C正确故选C12.(1)题干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标准你认为××应为()12.(2)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的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北京的楼间距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答案】D【解析】冬至日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小值所以应该为冬至日【答案】B【解析】北京纬度较高距离太阳直射点较远太阳光照的影子较长楼间距的距离应较长13.(1)图中()13.(2)据图推断未来几天内()A. 台风“山竹”自西向东移动B. 台风眼附近气压低、风速小C. 6级风的地区降水强度最大D. 风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答案】D【解析】台风是一种气旋(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北半球台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其热带风暴为逆时针方向辐合【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在未来几天内台风中心要经过琼州海峡附近因此琼州海峡会出现风大浪高现象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4.(1)简述“山顶沙棘戴帽”给庄浪梯田带来的生态效益14.(2)分析庄浪梯田化建设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14.(3)指出庄浪梯田化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14.(4)请为庄浪县梯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解析】(1)【答案】(2)【解析】(2)【答案】(3)【解析】(3)【答案】(4)【解析】(4)15.(1)指出艾因塞夫拉夏季气温高的原因15.(2)说明艾因塞夫拉降雨通常表现为阵雨的原因15.(3)分析艾因塞夫拉冬季出现降雪的有利条件【答案】(1)艾因塞夫拉位于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白昼长、太阳高度大艾因塞夫拉位于撒哈拉沙漠的西北边缘植被覆盖差沙子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快艾因塞夫拉夏季多晴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解析】(1)艾因塞夫拉夏季气温高的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日照时间长短天气状况等回答艾因塞夫拉位于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白昼长、太阳高度大艾因塞夫拉位于撒哈拉沙漠的西北边缘植被覆盖差沙子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快艾因塞夫拉夏季多晴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答案】(2)该地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大气强烈受热再加上沙漠比热较小气温升高快空气对流显著气流急剧上升水汽凝结降水时间短多阵雨【解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该地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大气强烈受热再加上沙漠比热较小气温升高快空气对流显著气流急剧上升水汽凝结降水时间短多阵雨【答案】(3)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沿岸寒流流经降温作用显著冬季受西南风控制从海洋带来一定量的水汽形成降雪【解析】(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艾因塞夫拉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沿岸寒流流经降温作用显著冬季受西南风控制从海洋带来一定量的水汽形成降雪16.(1)图中甲、乙两处中____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____ 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出现________天气16.(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16.(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____ ①雨区在锋________(填“前”或“后”)16.(4)图中A、B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此时B城市刮________风【答案】(1)甲, 反气旋, 上升, 阴雨【解析】(1)甲处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为高压中心乙处中心气压较四周低为低压中心就气流状况而言高压中心水平气流辐散属于反气旋乙处为低压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答案】(2)甲【解析】(2)结合上题甲处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气温低故气温日较差大【答案】(3)①, 后【解析】(3)①为气旋西侧的低压槽形成冷锋②为气旋东侧的低压槽形成暖锋雨区总位于锋面的冷气团一侧故①雨区位于冷锋锋后而②雨区位于暖锋锋前【答案】(4)B, 东南【解析】(4)图示B城市位于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结合图示的等压线分布可判断B城市的风向为东南风17.(1)上图反映了自然景观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以________为基础形成的这种变化规律被称为________分布规律17.(2)南坡的基带为________ 对比南、北两坡自然带更丰富的是________ 主要原因是________17.(3)南、北两坡相对比永久冰雪带分布的海拔较低的是________ 主要原因是________【答案】(1)海拔, 水热组合的变化, 垂直地带性【解析】(1)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在珠穆朗玛峰南北坡随着海拔高度变化发生了自然带的更替这种变化是随着海拔变化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水热条件发生相应变化而出现的自然带的差异被称为垂直地带性【答案】(2)季雨林带, 南坡, 南坡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南坡的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更明显【解析】(2)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南坡自然带基带为热带季雨林带南坡自然带较北坡丰富由于南坡纬度较北坡低热量条件好且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大南坡山麓为恒河平原北坡为青藏高原相对高度南坡大于北坡垂直方向上水热差异更明显所以南坡自然带谱较北坡丰富【答案】(3)南坡, 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解析】(3)读图可知南坡永久冰雪带海拔低于北坡主要是由于南坡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大导致南坡雪线较北坡低。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第3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上述“某月”是()1.(2)该月份甲地盛行()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答案】C【解析】(1)C.【答案】(2)A【解析】(2)A.2.(1)影响三地上车旅客着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2.(2)列车途经表中站点所属的自然带依次是()A. 天气状况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太阳辐射【答案】D【解析】(1)根据题意列车在冬季出发吉林位置偏北纬度较高气候较冷上车的乘客穿着厚重的羽绒服而海南三亚则是清凉的夏装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即不同纬度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 D项正确巨大的南北温差不是因为天气状况 A项错误冬季虽然海洋温度相对较高但形成不了如此巨大的温差并且吉林和江西也存在差异 B 项错误三地地势都相对平坦 C项错误故选D【答案】A【解析】(2)吉林位于温带季风气侯区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江西为亚热带季风气侯主要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南三亚为热带季风气侯主要的植被为热带季雨林列车是从吉林出发 A项正确不经过温带草原带 B项错误吉林位置还没到亚寒带 C项错误海南地区是热带季风气侯没有热带雨林 D项错误故选AD. 日落前后【答案】A【解析】4.(1)若图中P地终年受西风影响则图示区域()4.(2)若图中M地终年受西风影响则图示区域()4.(3)图示区域地带性植被不可能是()A. 可能位于北美洲B. P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C. 可能位于大洋洲D. M地河流有凌汛现象【答案】A【解析】(1)【答案】C【解析】(2)【答案】D【解析】(3)5.(1)关于甲、乙两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 (2)下列化石可能出现于古生代地层的是()①三叶虫化石②恐龙化石③龟类化石④被子植物化石A. 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 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 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D. 甲是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答案】B【解析】(1)读表可知甲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为恐龙应属于中生代乙地质年代位于甲地质年代之前其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晚期有两栖动物应为古生代故选B【答案】B【解析】(2)恐龙化石应位于中生代②错被子植物化石应位于新生代④错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晚期一些两栖动物为了适应干燥的气候慢慢演化为爬行动物所以在古生代地层中可能出现三叶虫化石和龟类化石①③正确故选B6.(1)分布在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6.(2)与伦敦的气候类型相符的是()A. 图AB. 图BC. 图CD. 图D【解析】7.(1)Ⅱ对应的植被类型是()7.(2)该日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主要受控于()7.(3)土壤呼吸能够()A. 裸地B. 孜然C. 茴香D. 葵花【答案】D【解析】(1)据题干可知土壤呼吸是土壤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包括植物根系呼吸、土壤动物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呼吸茴香是高大的乔木其土壤生物量和地下根系远多于其他三类故呼吸速率最高Ⅳ为茴香裸地植物根系少土壤动物及微生物最少故呼吸速率最低Ⅰ为裸地葵花相比孜然植被高度更高根系更发达土壤动物及微生物更多故其呼吸速率高于孜然因此为Ⅱ为葵花Ⅲ为孜然故选D【答案】B【解析】(2)读图可知四种类型土壤呼吸速率与一天中时间变化明显相关而一天内随着时间的不同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土壤温度会明显变化说明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受控于土壤温度 B正确故选B【答案】C【解析】(3)据题干可知土壤呼吸是土壤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因此会影响全球碳平衡 C正确故选C8.(1)造成甲海域比乙海域水温低的主导因素是()8.(2)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有()①西风漂流影响水温低②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③浅滩面积大生存空间广④海水浅海面风平浪静8.(3)沙丁鱼每年5—7月从集聚地向产卵地大迁徙的原因有()①沿岸流向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②沿岸冷流降低了产卵地海域水温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③沿岸冷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④附近陆地河流处于丰水期带给产卵地海域丰富的营养物质A. 人类活动B. 大气环流C. 太阳辐射D. 洋流【答案】B【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非洲的南部甲地位于大陆的西侧由于常年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向从陆地吹向海洋从而形成离岸流导致冷水上泛温度较低【解析】(2)厄加勒斯浅滩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受西风漂流(寒流)影响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浅滩水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因此①②③正确故选A【答案】A【解析】(3)5—7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受西风带控制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向北(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①正确该沿岸流属于冷水流降低了海域水温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②正确该沿岸流(冷水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搅动起深海的营养物质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③正确故选A9.(1)关于萨赫勒地区的降水分布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9.(2)萨赫勒地区南北两侧分布的自然带分别是()A. 北部降水多受盛行西风带影响B. 北部降水多受东北信风带影响C. 南部降水多受东南信风带影响D. 南部降水多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0.(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图中起关键作用的箭头是()10.(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解析】(1)松花江和珠江的水文特征不同主要是由于两地所处的气候类型及特征有很大的差异是气候对水文影响的结果故选A【答案】B【解析】(2)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流水对地表不断侵蚀的结果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根据图1描述2000~2012年祁连山中段不同坡向雪线的变化特征11.(2)根据图2判断祁连山中段雪线平均高程最低的月份并说明理由11.(3)试说明祁连山中段雪线变化对地理环境的短期影响【答案】(1)不同坡向的雪线平均高程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不同坡向的雪线平均高程值变化趋势呈现相一致的特征不同坡向的年变化幅度存在差异阳坡>半阴半阳坡>阴坡【解析】(1)先从总体来看 2000~2012年祁连山中段不同坡向的雪线平均高程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不同坡向的雪线平均高程值变化趋势呈现相一致的特征再分析局部读图【答案】(2)6月理由据图可知 5月祁连山中段600hPa高度的月平均气温为负说明5月雪线高度处的气温小于0℃积雪仍属于积累阶段雪线平均高程持续下降 6月600hPa高度的气温与平均值接近基本处于0℃附近积雪积累趋势较为平缓雪线平均高程最低 7、8月600hPa高度的气温大于0℃冰雪消融量急剧增加雪线平均高程上升【解析】(2)结合温度对雪线平均高程的影响来分析读图2可知 5月祁连山中段600hPa高度的月平均气温为负值说明5月雪线高度处的气温小于0℃积雪仍属于积累阶段雪线平均高程持续下降而到了6月份 600hPa高度的气温与平均值接近基本处于0℃附近积雪积累趋势较为平缓此时雪线平均高程最低 7、8月份为夏季 600hPa高度的气温大于0℃冰雪消融量急剧增加此时雪线平均高程上升【答案】(3)全球变暖雪线升高冰雪融水增加山麓地区河流径流量增大祁连山中段低海拔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可能会导致山麓地区山洪的发生频率增加随着雪线升高冰川退化高山草甸、荒漠等自然景观会向高海拔地区扩展【解析】(3)祁连山中段雪线变化对地理环境的短期影响要结合全球气候变暖从河流径流量、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洪水灾害、自然景观的变化等方面回答全球变暖雪线升高冰雪融水增加山麓地区河流径流量增大祁连山中段低海拔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可能会导致山麓地区山洪的发生频率增加随着雪线升高冰川退化高山草甸、荒漠等自然景观会向高海拔地区扩展12.(1)说明2020年6月初至7月底长江流域降水的形成过程12.(2)长江武汉段主汛期“上泄下顶两边灌” 防洪形势严峻请从地理角度加以解释12.(3)说明长江武汉段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对沿岸地区的不利影响【答案】(1)2020年6月初至7月底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团北上与南下的冷气团在江淮地区相遇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相持时间长带来持续性强降水【解析】(1)2020年6月初至7月底长江流域降水的形成过程应从梅雨天气的形成角度描述说明材料信息表明长江流城2020年6月初“入梅” 7月底“出梅” 表明期间的降水是梅雨天气导致梅雨是准静止锋产生的因此其形成过程是 2020年6月初至7月底由夏季风带来的海洋暖湿气团北上与南下的冷气团在江淮地区相遇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锋面在当地持续徘徊由于暖湿气流水汽非常丰富暖湿气流持续抬升带来持续性强降水【答案】(2)此时正值梅雨季节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连续降水河湖水位上涨由于上游地势高坡度陡长江上游的下泄洪水量大且速度快即“上泄” 位于长江武汉段下游的鄱阳湖等湖泊由于流域内降水量大水位上涨升高导致长江武汉段洪水受到顶托下泄速度缓慢即“下顶” “两边灌”主要是指来自北面汉江和南面洞庭湖的洪水汇入长江导致长江武汉段峰高量大水位猛涨防洪压力巨大【解析】(2)长江武汉段主汛期防洪形势严峻的原因应从上游来水、两侧洪水和下游顶托等方面进行分析解释武汉段主汛期正值梅雨季节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丰富武汉段上游洪水流量大下泄速度快使得武汉段洪水水量大这就是“上泄” 位于长江武汉段下游的鄱阳湖水系流域内降水了很丰富各支流向鄱阳湖注入大量洪水使得湖水水位上涨导致鄱阳湖边的长江水位迅速增长导致长江武汉段洪水受到其下游河段的顶托作用洪水排泄速度缓慢这就量“下顶” 武汉段长江两侧的汉江水系和洞庭湖水系也进入洪水期把大量洪水注入武汉长江段加大武汉长江段的洪水水量这就是“两边灌” 由于上述三个作用导致长江武汉段峰高量大水位猛涨防洪压力巨大【答案】(3)长江武汉段水位长时间高于沿岸地面溃坝风险加大威胁沿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长江武汉段水位较高对沿岸入江径流顶托作用加大甚至出现长江水倒灌加剧沿岸低洼地区的内涝【解析】(3)长江武汉段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对沿岸地区的不利影响应从洪涝风险角的风险加大威胁着沿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长江武汉段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对沿岸入江河流径流具有顶托作用当长江水位高于支流水位时会出现长江水倒灌增加上沿岸支流的洪水压力有可能导致两岸支流流域洪涝灾害长江武汉段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两岸低洼地区的积水很难排泄可能出现内涝灾害13.(1)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小的是________ 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13.(2)在图中完成热力环流这种环流现象出现在一天中________(白天、晚上)13.(3)C、D之间的吹的实际风向是________ C处易出现________天气13.(4)A、B之间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 AB与CD之间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 其风力较大的原因是受________力的影响较小【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4.(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14.(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14.(3)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________.【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数码①吸收二氧化碳和阳光释放出氧气体现的是光合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物质.【答案】降水, 气温,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解析】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的原因可以从气温方面来分析.【答案】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析】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质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母质代表土壤的初始状态它在气候与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才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产生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土壤形成的初期阶段最为显著.。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单元测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甲>丁>丙>乙B.丁>甲>丙>乙C.乙>丁>甲>丙D.丁>乙>丙>甲2.丙地可能是( )A.天山B.秦岭C.大兴安岭D.阴山3.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②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降水量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下表是我国境内不同区域山地林线的分布位置。
完成下列各题。
4.我国境内山地林线海拔高度分布规律是()A.自南向北递减,自西向东递增B.自南向北递减,自西向东递减C.自南向北递增,自西向东递减D.自南向北递增,自西向东递增5.关于我国林线高度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北方林线低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B.青藏南部林线高与西南暖湿气流有关C.西北林线比东北高是因为风力大D.南方地区林线高受纬度位置影响6.“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西安)花落时”。
诗歌中描述的现象()A.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①大气环流②海陆位置③地壳运动④地形的变化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8.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9.古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据此回答题。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习题单元测试卷(17份) 中图版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有关地理环境的正确说法有()。
A.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B.农田、牧场不是地理环境C.自然地理要素是独立存在的D.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下图中的图1是“某沿海地区两地气温随时间变化曲线示意图”,图2是“某区域海陆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2~3题。
2.对应①②情况的下垫面分别是()。
A.湖泊和沙地B.山地和平原C.裸地和林地D.乡村和城市3.若①②曲线分别表示甲、乙两地气温年变化情况,则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南美洲B.欧洲C.非洲D.大洋洲气候的基本特征是由影响气候的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
据此完成第4~6题。
4.非洲热带沙漠面积广大的原因有()。
①赤道穿过非洲中部②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面积大③东部有高大山脉,对海洋湿润气流有阻挡作用④寒流流经西海岸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④5.青岛、大连成为我国夏季避暑胜地的原因是()。
A.地处沿海,气温年较差小B.地处沿海,气温日较差大C.地处沿海,台风暴雨较多D.地处沿海,昼吹陆风,夜吹海风6.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
A.下垫面状况B.气候的纬度差异C.大气环流状况D.太阳辐射7.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下降B.河水流速减慢C.淤积速度加快D.出现侵蚀后退2010年7月12日,南非足球世界杯决赛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最终西班牙队以1∶0的比分战胜荷兰队获得冠军。
结合“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完成第8~9题。
8.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9.图1中该自然带的分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图2中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单元测试卷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的影响B.地形的影响 C.昼夜长短D.洋流的影响2. 俄罗斯北冰洋海岸线漫长,但巴伦支海沿岸是其最大、自然条件最好的海军基地,水温比其他北冰洋沿岸偏高,原因是( )A.纬度位置最低,获得太阳辐射最多 B.北大西洋暖流增温C.离北极点最远,受极地低温的影响小D.欧洲工业集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3. 关于地形因素对降水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多②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少③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多④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4. 据图表资料,判断X、Y两地气候状况,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5.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途径有( )①释放废热②改变大气成分③植树造林④水利工程建设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6. 下列环境或环境构成要素中,属于人文地理环境的是( )①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②丘陵和低山地区的缓坡梯田③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④沿海滩涂⑤苏州拙政园和北京颐和园⑥北京天安门广场A.①③④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⑤⑥7. 南极大陆气温低的原因有( )①纬度高②海拔高③冰雪反射率低④冰雪反射率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 下列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属于北半球暖温带山地的是( )9. 关于经度地带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带大体上与经线平行伸展成条带状B.主要受温度条件影响,其次受水分条件影响C.中纬地区从大陆滨海地区往内陆方向显示出各自然带的逐渐更替D.在北半球比在南半球表现明显10. 下列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内蒙古东部干旱区温带草原 B.江南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黄土C.东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黑土 D.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生长期长11. 下图中的虚线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
2021中图版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 单元测试
2021-2021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如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A. 北半球亚热带B. 北半球温带C. 南半球亚热带D. 南半球温带2.图3为“某山地资料图”,读图3,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有关该山地的正确叙述是()A. 常年受东南信风控制B. 东坡积雪冰川带范围比西坡大C. 所在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D. 西坡自然带更丰富(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西坡山麓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A. 常绿硬叶林带B. 针叶林带C. 常绿阔叶林带D. 雨林带3.读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可能位于()A. 亚洲中部B. 非洲中部C. 南美洲西部D. 欧洲南部(2)影响该山地基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B. 海陆位置C. 洋流D. 地形4.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脉之间的绿洲属于()A. 垂直地带性现象B. 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C. 地方性分异规律D. 干湿度地带性规律5.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A. 62°N~68°NB. 52°N~58°NC. 50°N~54°ND. 52°N~62°N(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A. 逐渐升高B. 保持不变C. 逐渐降低D. 变化无序6.内蒙古在新牧区建设中,重视新能源和公路发展。
下图是内蒙古某地(约41°N)一牧民安装太阳能的房屋简图。
某游客沿图示公路自驾旅行,发现沿途植被有明显的变化,其形成原因是()A. 热量的变化B. 水分的变化C. 水热的变化D. 地形的变化7.下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中图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不同word单元测试
2020-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第三章期末温习及综合模拟练习具体内容:(一)气候与地理环境1. 地理环境包括______环境和______环境,其中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2. 描述气候特点的要紧指标是______和______。
(气温降水)3. 阻碍气候的因素要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因素人类活动)4.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阻碍要紧有三种途径:______、______和______。
(释放废热改变大气成份改变下垫面性质)5.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散布状况:______。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6. 大气环流调整了______之间、______之间的热量和水分的散布。
(高低纬度地域海陆)7.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区别:______。
(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而集中、海洋性气候降水多而均匀)8. 暖流对气温、降水的阻碍:______;寒流对气温、降水的阻碍:______。
(增温增湿降温减湿)(二)自然地理环境1.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素组成的。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______、______的。
(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彼此作用彼此阻碍)2. 自然地理环境的大体组成物质之间不断地进行着______和______的互换,使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性。
(物质能量整体)(三)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1. 受太阳辐射从______向______递减的阻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______转变的方向,由赤道向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这种分异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赤道两极纬度热量)2. 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______、______、______。
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单元测试
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为某山地自然带散布表示图.读图判别该山地能够位于〔〕A. 北半球亚热带B. 北半球温带C. 南半球亚热带D. 南半球温带2.图3为〝某山地资料图〞,读图3,回答以下各题。
〔1〕据图中信息判别,下面有关该山地的正确表达是〔〕A. 终年受西北信风控制B. 东坡积雪冰川带范围比西坡大C. 所在大陆东岸的洋流为暖流D. 西坡自然带更丰厚〔2〕依据气平和降水状况判别,在西坡山麓最能够散布的自然带是〔〕A. 常绿硬叶林带B. 针叶林带C. 常绿阔叶林带D. 雨林带3.读某山地自然带散布表示图,完成以下各题。
〔1〕该山能够位于〔〕A. 亚洲中部B. 非洲中部C. 南美洲西部D. 欧洲南部〔2〕影响该山地基带构成的主导要素是〔〕A. 纬度B. 海陆位置C. 洋流D. 地形4.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脉之间的绿洲属于〔〕A. 垂直地带性现象B. 纬度地带性要素的影响C. 中央性分异规律D. 干湿度地带性规律5.在实际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以下图所示对应关系。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散布的纬度范围约为〔〕A. 62°N~68°NB. 52°N~58°NC. 50°N~54°ND. 52°N~62°N〔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域,针叶林带在山地散布的海拔高度〔〕A. 逐渐降低B. 坚持不变C. 逐渐降低D. 变化无序6.内蒙古在新牧区树立中,注重新动力和公路开展。
以下图是内蒙古某地〔约41°N〕一牧民装置太阳能的房屋简图。
某游客沿图示公路自驾游览,发现沿途植被有清楚的变化,其构成缘由是〔〕A. 热量的变化B. 水分的变化C. 水热的变化D. 地形的变化7.下中K岛于1983年火山迸发,植被消逝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第3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1)图中景观植被属于()1.(2)该植被的特征表现为()A. 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C. 针叶林D. 热带草原【答案】A【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树木景观位于我国树干高大稠密热带草原植被为热带稀疏草原而且我国没有热带草原分布 D错误分布在我国的针叶林树冠呈塔形由单一树种构成纯林立木端直而图示树木林下树木密集 C错误图示林木个体高大林冠整齐一致林下密集为常绿阔叶林 A正确 B错误故选A【答案】C【解析】(2)由所学知识知叶片多呈蜡质是地中海气候下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特征 A错误秋季落叶春季发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的特征 B错误分布在我国的常绿阔叶林地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温和夏季高温多雨所以植被四季常绿 C正确耐寒耐旱多针状叶是针叶林植被特征 D错误故选C2.(1)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2.(2)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2.(3)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2.(4)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温度最可能是()A. 地形影响B. 洋流影响C. 降水影响D. 人类活动影响【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1)草地水分含量最少的月份是()3.(2)5月~9月林地与草地蒸散量差异大的原因是()3.(3)该区域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 3月B. 5月C. 7月D. 12月【答案】C【解析】(1)由图可知 5月起草地蒸散量大于降水量草地水分含量持续减少一直到7月底草地蒸散量等于降水量时草地水分含量达到最少故选C【答案】A【解析】(2)5~9月是森林与草地的主要生长期森林枝繁叶茂遮阴作用显著有利于减少蒸散量故选A【答案】C【解析】(3)此区域位于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典型的植被类型是针叶林故选C4.(1)图中四条折线所对应的季节正确的是()4.(2)与其他季节相比①季节植被覆盖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4.(3)根据21世纪以来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可推测该地区()A. ①—春季B. ②—秋季C. ③—冬季D. ④—夏季【答案】B【解析】(1)贺兰山东麓夏季为夏季风迎风一侧降水多植被生长好贺兰山东麓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春季升温快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水分较缺乏而秋季降温快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水分相对较多所以秋季植被覆盖度高于春季冬季寒冷干燥植被覆盖度最低①季节为夏季②为秋季③为春季④为冬季故选B【答案】C【解析】(2)贺兰山东麓夏季为夏季风迎风一侧降水多植被生长好贺兰山东麓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春季升温快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水分较缺乏而秋季降温快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水分相对较多所以秋季植被覆盖度高于春季冬季寒冷干燥植被覆盖度最低①季节为夏季②为秋季③为春季④为冬季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加上气温高植被生长好植被覆盖度高故选C【答案】D【解析】(3)读图可看出 21世纪以来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总体是下降的说明荒漠化程度有所加重故选D5.地质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 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B. 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C. 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D.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答案】D【解析】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6.(1)甲山东南坡植被类型比乙山东南坡植被类型少的主要原因是()6.(2)乙山可能位于()A. 甲山海拔较乙山高B. 甲山降水较乙山少C. 甲山坡度较乙山小D. 甲山纬度较乙山高【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7.(1)图中数字代号与自然带植被名称组合正确的是()7.(2)上图自然带的垂直变化与下列水平自然带变化较为相似的是()7.(3)上图所示为珠峰南坡的自然带分布而北坡的自然带分布数量明显少于南坡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 ①热带季雨林②常绿阔叶林③高山灌木林④高寒荒漠B. ①热带季雨林②常绿阔叶林③高寒荒漠④季节性积雪C. ①常绿阔叶林②落叶阔叶林③高山灌木林④高寒荒漠D. ①常绿阔叶林②针叶林③高山草甸④高寒荒漠【答案】D【解析】(1)根据山地垂直差异的分异规律海拔越高热量条件越差植被越耐寒珠峰纬度较低所以图中数字代号①在针阔混交林之下为常绿阔叶林该地海拔在2000米左右热量条件不足以形热带季雨林 A、B错误②在针阔混交林之上为针叶林③为高山草甸④在高山草甸之上为高寒荒漠 D正确 C错误故选D【答案】B【解析】(2)根据全球气候分布规律北纬30°到北极的大陆西岸是从地中海气候即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开始 A错误北纬30°到北极的大陆东岸是从亚热带季风气候即常绿阔叶林开始到极地冰原带和图中自然带相似 B正确北纬30°到北极的大陆内部是从温带大陆性气候即温带荒漠带或温带草原带开始 C错误北纬30°的大陆东岸到西岸属于沿海到内陆的水分差异热量变化小不符合垂直分异规律 D错误故选B【答案】C【解析】(3)根据珠峰所处的位置分析北坡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北坡山麓位于青藏高原相对高度较小自然带数目较少南坡朝向南亚次大陆纬度低山麓海拔低相对高度大自然带较复杂 C正确故选C8.(1)登山队选择5月登顶的主要原因是()8.(2)登山队登顶测量面临高寒困难其主要原因是()A. 气温升高便于登顶B. 白昼时间长对登山有利C. 风力较弱降水少D. 阳光明媚能见度高【答案】C【解析】略【答案】A【解析】略9.图中所示的中心“甲”可能是()A. 森林破坏B. 气候变化C. 人口数量增多D. 围湖造田【答案】A【解析】10.(1)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植被类型依次是()10.(2)枯落物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有()10.(3)①②类植被单位面积的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均是在坡中最多其共同的原因是()A. 乔木灌木草本B. 草本乔木灌木C. 灌木草本乔木D. 草本灌木乔木【答案】A【解析】(1)乔木的生产能力最强产生的枯落物最多枯落物蓄积量最大①为乔木草本生产能力最弱产生的枯落物最少枯落物蓄积量最小③为草本②为灌木故选A【答案】D【解析】(2)枯落物增加覆盖在土壤表层能降低水流速度减轻降水侵蚀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地表水分下渗土壤中的枯落物能增大土壤孔隙度 D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3)①②类植被单位面积的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均是在坡中最多说明径流在坡中的速度最慢径流搬运作用在坡中明显削弱 B正确地表枯落物在坡中的产量相差不大故选B11.(1)科考发现与青藏高原变暖变湿同步出现的现象是()11.(2)对青藏高原的综合考察能够预警全球()A. 冰川更加发育B. 咸水湖逐渐萎缩C. 藏北高原变绿D. 森林分布上限下移【答案】C【解析】(1)青藏高原变暖气温升高会使冰川融化面积减小 A选项错误青藏高原上的咸水湖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咸水湖的补给量大大增加咸水湖面积增大 B选项错误青藏高原变暖变湿有利于植被生长会使藏北高原变绿 C选项正确青藏高原变暖变湿森林分布的上限会上移 D选项错误故选D【答案】B【解析】(2)全球气候变暖会使青藏高原咸水湖面积增大、藏北高原变绿等现象出现所以对青藏高原的综合考察能够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预警作用 B选项正确洋流仅对所流经地区附近的气候有影响对青藏高没有影响 A选项错误青藏高原远离工业密集区和人口密集区大气质量一直较好没有太大变化 C选项错误对青藏高原的考察是对高原上植被、水文等的考察其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与地震活动无关 D选项错误故选B12.(1)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12.(2)天山雪莲最可能的分布区在()12.(3)天山雪莲人工已栽培成功人工创造的生长环境气候和土壤的突出特点应该是()A. 光照B. 降水C. 海拔D. 坡度【答案】B【解析】(1)图中显示天山北坡有森林带分布自然带谱较南坡复杂说明北坡水分条件较南坡优越北坡地处潮湿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B项正确故选B【答案】B【解析】(2)因为雪莲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而雪线以上常年冰雪覆盖温度在0℃以下雪莲难以生长所以是生长于雪线下方的高山草甸带 B项正确故选B【答案】A【解析】(3)因为雪莲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所以气温低并且有冰川融水渗入土壤较为潮湿故其生长环境是冷湿 A项正确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3.(1)简述形成大堡礁的珊瑚虫大量在此生长的有利条件13.(2)分析近年来大堡礁面积不断萎缩的原因13.(3)指出大堡礁沿岸陆地的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22题;共68分)1.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
读图,完成小题。
(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A. 甲>丁>丙>乙B. 丁>甲>丙>乙C. 乙>丁>甲>丙D. 丁>乙>丙>甲(2)丙地可能是()A. 天山B. 秦岭C. 大兴安岭D. 阴山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渗透②地理环境各要素都是单独地存在和发展的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降水量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下表是我国境内不同区域山地林线的分布位置。
完成下列各题。
山地①②③④⑤⑥地理位置纬度30°N 38°N 47°N 41°N 25°N 28°N经度90°E 90°E 90°E 125°E 118°E 106°E林线位置海拔高度(米) 4300 3400 2400 2300 3400 3600(1)我国境内山地林线海拔高度分布规律是()A. 自南向北递减,自西向东递增B. 自南向北递减,自西向东递减C. 自南向北递增,自西向东递减D. 自南向北递增,自西向东递增(2)关于我国林线高度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北方林线低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B. 青藏南部林线高与西南暖湿气流有关C. 西北林线比东北高是因为风力大D. 南方地区林线高受纬度位置影响4.“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
”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 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 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D. 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5.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①大气环流②海陆位置③地壳运动④地形的变化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A.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6.古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据此回答题。
从地理学角度看,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 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7.读图回答下题(1)如果上图中四座山峰海拔相等,①②③④四地自然带类型由少到多的排序是()A. ①②③④B. ③④①②C. ②①④③D. ②③①④(2)如果上图中四座山峰海拔相等,则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A. ①②③④B. ③④①②C. ②①④③D. ②③①④8.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 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 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 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D. 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9.右图中a、b、c、d……为喜马拉雅山自然带谱,图中显示,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
主要原因是()A. 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B. 南坡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大C. 北坡地势高太阳辐射弱D. 北坡降水少,昼夜温差小10.下图甲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
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这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地势高低B. 纬度高低C. 迎风背风D. 距海远近(2)图乙中的气候类型,可能出现在图甲中的哪种植被类型之中()A. 甲B. 乙C. 丙D. 丁11.叙述反映陆地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的是()A. 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B. 森林砍伐后,木材蓄积量减少C. 草原开垦后造成土地沙漠化D. 排放有害物质,造成水体污染12.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食物充足,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体现了()A.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B. 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C. 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D.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13.郑板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破岩”说明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气候B. 地貌C. 生物D. 水文14.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油橄榄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油橄榄主要分布在()A. 热带雨林带B. 亚寒带针叶林带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油橄榄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反映了该地的气候特征是()A. 夏季炎热干燥B. 夏季高温多雨C. 冬季温和少雨D. 冬季寒冷干燥15.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 整体性特征C.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 垂直分异规律(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A. 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B. 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C. 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D. 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16.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东西两坡的垂直带谱。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温带针阔混交林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热带雨林D. 热带荒漠(2)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水分B. 热量C. 海拔D. 土壤17.读图,完成下题.(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搭配正确的是()A. ①﹣﹣土壤比热容减小B. ②﹣﹣地面蒸发的水量减小C. ③﹣﹣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D. ④﹣﹣气温年较差变大(2)①环节导致“大气温度变幅减小”,蕴含的地理原理是()A. 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B. 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C.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8.2019年5月18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8批次镉大米和米制品的品牌和生产厂家。
大米镉含量超标,主要是土壤中镉含量超标,引起的植物吸收。
工业污染和过度使用化肥是主要原因。
一些磷肥和复合肥中镉含量超标,能够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镉;空气和水镉污染,也将导致水稻在生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镉。
镉进入大米的途径和含镉大米事件反映的原理是()A. 水循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B. 生物循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C. 岩石圈物质循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D. 生物循环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19.近20年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雪线正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
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其山顶冰雪融化可行的是()①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护冰川②改善能源结构,利用新能源③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④实行人工造雪,增加储冰量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③④20.下列属于地带性现象的是()A. 南半球缺少苔原带B. 尼罗河沿岸的“绿色走廊”C. 天山山麓的绿洲D. 塔克拉玛干沙漠21.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图例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2)图例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地方性分异规律(3)图中洋流的影响是()A. 缩小海洋污染范围B. 加快途经海轮航速C. 减慢海水净化速度D. 使沿岸大气降温减湿22.读图,完成题。
(1)从③到④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B. 非地带性现象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D.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2)从①到②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热量B. 海陆分布C. 海拔D. 水分二、综合题(共3题;共34分)23.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__气候。
此外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是________。
(2)自然带从E→F→G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分异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________,在________地区表现较明显。
(3)从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________,这种分异在________大陆体现明显。
(4)在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两个自然带的字母是________。
24.下图是珠穆朗玛峰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对应的自然带序号依次是________。
①高山草甸带②高寒荒漠带③山地常绿阔叶林带④高山针叶林带(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同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是由于自山麓至山顶________条件的变化所导致的。
(3)珠峰南坡自然带数量比北坡多的原因主要是什么?(4)珠峰南坡雪线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5.读”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_;B________.(2)自然带由A→E→D 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_的地域分异;自然带E→G→F→C的地域分异以________变化为基础;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B→C→D C→F→G)的变化.(3)图中各自然带中,________和________ 自然带的名称相同;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________和________自然带的名称不同,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写字母代号)(4)自然带D是________带,该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原因是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1)D(2)B【解析】【分析】(1)甲地位于南半球,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热带草原)凋零时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甲地昼最短,从乙丙丁三地的基带可知三地纬度是丁>乙>丙,故四地昼长为丁>乙>丙>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