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组成、分布和增长速度的一套统计体系。

它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也是国际比较和经济研究的基础。

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经济活动的特点和流动方式,划分为以下几大部分:1. 产业部门划分产业部门划分是指将经济活动按照产出的性质和用途划分成不同的产业部门,主要包括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这种划分方式既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性质特点,也方便了经济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2. 收入部门划分收入部门划分是从收入的来源出发,将经济活动划分成不同的收入部门,主要包括企业部门、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

这种划分方式便于衡量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并进一步分析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3. 使用部门划分使用部门划分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将经济活动划分成不同的使用部门,主要包括最终需求部门和中间需求部门。

最终需求部门包括家庭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和固定资本形成,中间需求部门则包括各个产业之间的中间消费和存货的变动。

4. 流量和存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将经济指标划分为流量和存量。

流量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消费总值(C)、固定资本投资等,而存量指标则反映截至某一时点的经济情况,如资产总额、存货等。

核算方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核算方法。

1. 生产法生产法是按照经济活动的产出来核算国民经济。

它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过计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和中间消费的价值,得出国内生产总值。

同时,还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

2. 收入法收入法是按照经济活动的收入来核算国民经济。

它的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收入包括劳动者工资、企业利润、财产收入等各种收入形式,而个人可支配收入则是指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即个人获得的各种收入减去个人支付的税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通过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它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形成一套逻辑一致、结构完整的核算框架。

二、是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它是根据上述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结果,形成的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和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基础。

2、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对指导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使其保持良好态势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为宏观决策和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宏观决策和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正确估计和对未来发展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则可以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为决策和计划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为预测未来提供宏观经济模型。

(2)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定期提供的信息,可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以及各环节、各部门的运行动态,据以及时监测国民经济发展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以便于尽快采取调控措施,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地发展。

(3)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重要比例关系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关系,投资与储蓄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以及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是一套完整的经济统计体系,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经济数据,揭示了经济运行的全貌和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投资、贸易、收入和支出等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之一。

GDP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

GDP 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通过统计各个行业的生产值,然后相加得出GDP;支出法是通过统计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支出,然后相加得出GDP;收入法是通过统计各个因素所得到的收入,如劳动报酬、利润和利息等,然后相加得出GDP。

消费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指的是个人和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消费支出可以分为生活消费和资本消费两个方面。

生活消费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食品、衣物、住房和教育等;资本消费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资本品的支出,如购买房屋和汽车等。

消费支出的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投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指的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本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购买生产设备、厂房和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支出;存货投资是指用于购买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存货的支出。

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它可以增加生产能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贸易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贸易可以分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两个方面。

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进出口活动;国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五,收入和支出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ood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ood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 导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衡量和统计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方法。

这个体系提供了一个框架,允许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监测和分析。

这个体系能够准确测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支出、投资、贸易等经济指标,为制定政策和评估政策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2.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国民经济核算基于一些基本原理,理解这些原理对于正确理解核算体系非常重要:2.1. 生产者与消费者核算体系将经济活动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主要角色。

生产者指的是所有提供物品和服务的单位,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

消费者指的是最终享用物品和服务的个人和家庭。

2.2. 产品账户和投入产出账户核算体系采用产品账户和投入产出账户两种账户来追踪经济活动。

产品账户记录了不同产业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价值,而投入产出账户则追踪了不同产业之间的物品和服务的流动。

2.3. 支出、收入和储蓄核算体系关注三种经济主体:家庭、政府和企业。

家庭通过消费支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政府通过公共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物品和服务来获得收入。

此外,核算体系还考虑了储蓄和投资的概念。

3. 核算体系的主要指标3.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核算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计算: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3.2. 消费支出和投资核算体系追踪和测量了个人和家庭的消费支出,以及企业和政府的投资。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分析家庭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3.3. 贸易和外汇核算体系还追踪并统计了国家的贸易活动和外汇收支。

通过分析贸易和外汇数据,政府可以评估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和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 核算体系的应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4.1. 政策制定和评估核算体系提供了制定经济政策和评估政策效果的重要依据。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综述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综述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综述第一部分综述(一)基本框架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本体系的中心内容,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

附属表是对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的补充,它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所涉及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进行描述。

(二)基本关系1.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账户之间的关系在本体系中,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账户都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两者之间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

每张基本核算表侧重于经济活动某一方面的核算,所有的基本核算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核算。

国民经济账户则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各个账户按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和融资等环节设置,相互之间通过平衡项来衔接,既系统地反映了经济循环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又清楚地反映了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

2.基本核算表之间及与附属表的关系(三)基本概念1.常住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

这里所说的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它包括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以及位于国际水域,但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它还包括我国在国外的所谓领土“飞地”,即位于其他国家,通过正式协议为我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即位于我国地理领土范围内,通过正式协议为外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组织用地。

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如住房、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准则),则该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活动进行系统性、定量化的描述和分析的一种方法体系。

它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国民支出等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基本状况的重要工具。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概念1.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总价值,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

GDP包括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按产出计算)、支出法(按支出计算)和收入法(按收入计算)。

2.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取得的收入总和,包括劳动报酬、利润、利息、租金等。

国民收入的构成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情况。

3. 国民支出国民支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支出,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出口净额。

国民支出的结构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情况。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更准确地了解全国经济运行情况,做出更科学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决策。

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人们可以及时发现经济问题,预测经济发展趋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此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可以用于国际比较和国际合作,帮助不同国家之间更好地了解彼此的经济情况,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健发展。

结语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基本状况的重要工具,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国家经济运行规律,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八章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八章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二节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
中国最早的国民收入核算,是由国民党时期中 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巫宝三教授主持进行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属于物质产 品平衡表体系,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 适应。
合计
1.货物和服务进口 2.支付国外的劳动者报酬 3.支付国外的财产收入 4.支付国外的生产税净额 5.支付国外的经常转移
合计
第八章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三)经济总体账户与国内机构部门账户的关系
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包括非金融企业部门账户、 金融机构部门账户、政府部门账户和住户部门 账户。
经济总体账户与国内机构部门账户是总体与部 分的关系
新SNA包括20个账户,26张核算附属表和 补充表
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al Product Balance,MPS)(*)
它是为适应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 理的需要,由原苏联首先建立起来的,以后逐 渐为东欧各国、古巴、蒙古等国所采用。它以 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为主线来 核算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核算范围包括农业 、工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商业等 物质生产部门,核算方法主要采用平衡法,由 一系列平衡表所组成。近年来各国为适应向市 场经济过渡,已放弃继续使用这一体系。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加强经济管理和制定 政策的重要依据
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用于国际比较
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具有推动统计和其他核 算现代化的功能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1-1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学习目的: 1.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和基本分类, 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3.熟悉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和 国际收支核算的基本内容。
11-2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作用 • 国民经济 是由多个生产部门、生产单位,多个生产环节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整体。 从横向上看,国民经济是由社会产品的各个生产部门所组成;从纵向上看, 国民经济是由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等再生产环节所组成。 • 国民经济核算 即国民经济统计,它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为对象的宏观核 算,通过运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结 果的数量规模、数量联系和数量规律。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是指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种经济总量、结构和相 互联系进行数量测定,对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的系统描述。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aterial products balance system) 简称MPS体系,它把生产范围定为物质产品生产适用于中央计划经济国 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也叫东方体系。 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简称为SNA体系,其生产部门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社会活动部门,不但包 括物质性的生产,还包括广泛的非物质性的生产。SNA体系主要适用于实行 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也叫西方体系。
11-7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 • 劳动者报酬 是指从事生产或服务得到的全部报酬 。 生产税净额 是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 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 固定资产折旧 是指一定时期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 定资产折旧,或按照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 产折旧。 营业盈余 是指社会总产品抽出中间投入、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 后的剩余部分。 国民总收入(gross of national income,简称GNI)或地区总收入 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取得的初次分配收入的总和。 国民总收入指标过去被称为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GDP核算基本知识解读教学内容

GDP核算基本知识解读教学内容
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以不同的方式 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的描 述。基本表是编制国民经济账户的基础; 反过来,国民经济账户作为逻辑严密、协 调一致的核算系统,又为检验和调整数据 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基本核算表着重于 对每一个环节的静态的横截面式的反映, 而国民经济账户侧重于对经济活动各个环 节的动态连接过程的反映。
(二)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构成
2.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 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其中, 国内机构部门账户、经济总体账户均由生 产账户、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组成。国外部 门账户反映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发 生的各种交易活动以及相应的存量状况, 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 产负债账户。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缩写为SNA):是当今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核算标准。SNA 的建立源于国民收入计算,是随着国民经 济核算的发展和强调统计业务国际可比性 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SNA:最早版本是1953年,第一次修改后形 成1968年版本,现行的1993年版本为世界 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最新的是2008年。
(4)国际收支表: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 国际投资头寸表。前表反映常住单位和非 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交易状况。后表反映 常住单位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存量状况 ,以及由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和其 他调整引起的存量变化情况。
(5)资产负债表:包括期初、期末的生产 负债表。反映机构部门及经济总体所拥有 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的历史积累状况。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作用
1.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通过 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述国 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有机地组织起 来,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全貌, 反映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和平衡关系等。

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比较各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数据,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情况的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核算: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包括土地、森林、水、矿产资源等。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消耗情况和合理利用程度。

2. 资产负债核算:对国民经济中的企业、国家机构、政府部门等资产和负债进行核算。

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构成和状况进行分析,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产负债结构和金融风险。

3. 收入核算: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收入进行核算。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收入数据和旅游业、餐饮业等特殊行业的收入数据进行分析,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分配情况。

4. 支出核算: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支出进行核算。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支出数据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特殊行业的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保障水平。

5. 产品服务核算: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产品服务进行核算。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数据进行分析,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

6.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资源核算、资产负债核算、收入核算、支出核算、产品服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拓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于政府和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政府可以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据和分析,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分配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据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优化企业的结构和发展策略。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现核算。

它源于统计、会计、业务核算,是对三大核算的综合。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现经济信息系统。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走过了漫长而艰难曲折的道路。

回顾其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1952年至1984年。

这一阶段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它是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历史产物。

第二阶段为1985年至1992年。

这一阶段是MPS和SNA两种核算体系共存阶段。

当时采用两种体系相互并存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加之,国际上前苏联东欧等国家仍继续采用MPS 体系。

应当说,这两种体系共存的现象,深深打上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理论发展制约的烙印,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1992年,中国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把两种核算体系相互转换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并付诸实施,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时期的核算问题。

在这一阶段,国家统计局不仅发布以 MPS的“国民收入”为核心指标的系列核算数据,同时还发布以SNA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指标的系列核算数据,并且成功地解决了历史国民核算资料的相互衔接问题。

第三阶段为1993年至今。

这一阶段是取消MPS、采用SNA基本核算框架、核算原则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建立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时期,也可称之为与国际接轨时期。

在此阶段,为了适应中国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及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联合国1993年 SNA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设计和编制了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一套国民经济循环帐户,同时取消了 MPS的国民收入等有关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第九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核算,也就是以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

它从数量上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测量系统,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又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经济运行的总量、速度、比例和效益。

(一)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订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定义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平衡表、帐户、矩阵等),形成一套逻辑一致和机构完整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是保证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性、统一性和可比性所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正确理解和使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并进行国际比较所必需的。

(二)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它是遵循一定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结果,就是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它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总体数据和分部门数据,系统地反映从生产、分配到交换、使用的经济循环全过程,以及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联系,因而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国际标准是本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由于各国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曾在相当长时期里并存发展。

当今世界上有两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并存,即“国民帐户体系”(简称SNA)和“物质平衡体系”(简称MPS),前者将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主要指标。

(一)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al Product Balance,MPS)。

它是为适应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的需要,由原苏联首先建立起来的,以后逐渐为东欧各国、古巴、蒙古等国所采用。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通过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核算,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情况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核算采用时间序列方法,通过测量每个季度或每年的GDP增长率,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2.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支出法GDP是指通过测量每个季度或每年的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支出来估计的GDP。

与收入法GDP不同,支出法GDP更注重实际消费支出的贡献,因此可以更好地反映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3.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收入法GDP是指通过测量每个季度或每年的私人和企业收入来估计的GDP。

与支出法GDP不同,收入法GDP更注重企业和个人收入的贡献,因此可以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4. 资源利用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关注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资源利用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使用的资源相对于其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所占比。

通过对资源利用率的评估,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利用情况,以及资源开发和创新的潜力。

5. 就业和收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关注就业和收入情况。

就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提供的劳动力数量。

收入是指一个人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获得之收入总和。

通过对就业和收入的评估,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6. 通货膨胀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关注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通货膨胀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购买力水平,即货币的实际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平衡关系。

通过对通货膨胀率的评估,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通货膨胀水平,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除了以上主要内容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考虑了许多其他因素,例如税收、债务、汇率、国际比较等。

统计学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统计学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销售
生产 (货物与服务)
使用 (消费与投资)
价值运动
分配 (形成社会总需求)
购买
下一个再生产过程
5
国民经济核算
• 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
–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的全过 程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 是最高层次的宏观经济核 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借助于一系列的统计指标体系, 综合应用统计、会计、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 手段, 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条件、规模、水平、比 例关系、速度和效益等宏观经济情况进行科学的测定 与估算, 从而完整地反映社会再生产的主要过程、主 要方面及其相互联系, 从整体上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的 运行状况及其规律。
32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统计指标
•社会总需求统计指标
•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特征
– 核算范围为全面生产理论所划定的生产范围 – 核算内容包括了国民经济全部运动过程 – 强化了国民经济综合价值量的核算 – 将多种核算方法结合应用 – 具有较强的国际对比和国内历史对比的功能
15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社会再生产核算表
– 社会再生产核算表采用平衡表和矩阵式平衡表, 反映 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及各环节、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由 五张基本表和八张补充表组成。
–活劳动消耗总量指标
•活劳动消耗总量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活劳动, 如生产过程中占用的劳动力人数或工日数。也可用支付给劳 动者报酬来反映。
22
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统计指标
• 生产成果总量指标 —国民经济总产出指标
– 国民经济总产出又称国民经济总产值, 它是一定时期内常往单位全部 生产活动的总成果。从产品实物形态看, 它是全部物质性产品和全部 服务性产品的总和; 从价值形态看, 它是本期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价 值和新创造价值的总和。

第八章_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八章_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经常帐户
使用
来源
1.货物和服务出口 2.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 3.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 4.来自国外的生产税净额 5.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 入 6.经常往来差额
合计
1.货物和服务进口 2.支付国外的劳动者报酬 3.支付国外的财产收入 4.支付国外的生产税净额 5.支付国外的经常转移
合计
〔三〕经济总体账户与国际机构部门账户的关 系
支出分配及支出帐户
使用
来源
1.财产收入支付 2.经常转移支出 3.可支配总收入 4.最终消费 5.总储蓄
合计
1.营业盈余 2.固定资产折旧 3.财产收入 4.劳动者报酬 5.生产税净额 6.经常转移收入
合计
3.资本账户:反映国际机构部门可用于资 本构成的资金来源、资本构成的规模以及 资金剩余或充足的规模。
国民经济账户那么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进程的核 算,各个账户按消费、支出分配、消费、投 资和融资等环节设置,相互之间经过平衡项 来衔接,既系统地反映了经济循环进程中每 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又清楚地反映了各环节 之间的无机联络。
补充1.国民经济帐户与国际消费总值表的关系 国际消费总值为国民经济帐户提供了最重要的
总量目的,如国际消费总值及其分行业添加值 和支进项目,这些基本总量是编制国民经济帐 户的基础;而国民经济帐户作为逻辑严密、协 调分歧的核算系统,为国际消费总值数据的修 订和调整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补充2.国民经济帐户与投入产出表的关系 投入产出表中详细的行业添加值及其构成资料
为准确编制消费帐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国 民经济帐户那么为编制投入产出表提供了基本 的总量资料。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转状 况的有效工具,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中 心

GDP核算基本知识解读教学内容

GDP核算基本知识解读教学内容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作用
没有像GDP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 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GDP和有关数据就像灯塔一样,帮助政 策制定者引导经济向着主要的经济目标发 展。
(2)马丁· 贝利(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 员会主席):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及时的 和准确的GDP或GNP数据,我和其他人怎 样谈论美国经济和商业周期。
(二)GDP要核算什么?
非营利性服务业;具体包括: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二)GDP要核算什么?
2.GDP就是常住单位的生产成果 反映生产成果的两个主要统计指标:总产
(一)GDP核算的基本概念
3.一定时期:一般来说,一定时期可以是 任何一个时间段。从国际惯例来看,GDP核 算都是以一年或一个季度为一个核算期, 也有极少数国家按月计算GDP。
4.最终成果:把GDP界定为生产活动的最终 成果,其目的就是要剔除中间产品的重复 计算。比如一辆汽车的生产需要许多中间 产品的生产过程,如果不把GDP限定在最终 产品上,就会造成大量的重复计算。
(一)GDP核算的基本概念
◦ ②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规模; ◦ ③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时间,一般在一年
以上。 ◦ 创造一个国家GDP的主体就是在这个国家
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 济单位。
(一)GDP核算的基本概念
2.生产活动:生产就是在机构单位的控制 和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投 入,创造货物和服务产出的活动。就是一 定要有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品(包括货物 和服务)的产出,这样的活动才属于生产 活动。所有有形产品的生产,都纳入生产 范围。服务的生产有一定的限定,家庭服 务除了自有住房和雇佣的付酬人员提供的 家庭服务之外,其它都不属于生产范围。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1. 前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量化分析、衡量和评价的方法。

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完善,已实现从货物和服务生产到收入和支出、财产和资本形成等多方面的核算。

2.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国民经济核算是描述国民经济总体情况和各部分经济活动之间在经济联系、资金往来、价值转移等方面的一套统计体系。

它是根据经济活动各阶段的成本和贡献,汇总统计各个领域内的数据,衡量国家的经济规模,分析各畔经济部门的产出、消费、储蓄、投资、进出口和财产变动等情况,同时反映其在经济系统总体中的作用和地位。

3.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编制和发布的,其核心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1】资产核算、【2】记账核算、【3】表格核算和【4】细分核算四个部分。

3.1 资产核算资产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资产计量和评估,即对资产价值的量化和评价,进而反映资产部门的财务状况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我国资产核算的主要对象是四大资产部门:【1】非金融部门、【2】金融部门、【3】政府部门和【4】对外部门。

3.2 记账核算记账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资金的往来记录和核算,进而反映各种活动对经济的贡献和相互联系。

主要包括收入、支出、储蓄、投资、进出口等方面的核算。

3.3 表格核算表格核算是指按一定格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分类帐户的各项收入、支出、储蓄、投资、进出口、资产和负债等指标进行汇总、归类和核算,并形成一系列国民经济核算表格。

最常见的是《国民经济核算年鉴》。

3.4 细分核算细分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或者单独的经济活动进行进一步细分和核算。

细分核算可由主管部门、统计组织、政府部门等提出,主要包括批发零售行业、制造业、农业、金融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细分行业及消费、固定资产投资、货物或服务生产等细分领域。

4. 现行制度的特点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具有以下特点:•新时代特色鲜明,因地制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55.2
7744.3
45664.8
277571.8
第三产业(亿元)
905.1
6111.4
39897.9
308058.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385
1663
7942
47203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34.1
19067.0
100576.8
648493.1
最终消费支出(亿元)
2232.9
12001.4
地区:全国
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指标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4年
绝对数
国民总收入(亿元)
3678.7
18923.3
99066.1
644791.1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78.7
18872.9
100280.1
643974.0
第一产业(亿元)
1018.5
5017.2
14717.4
58343.5
第二产业(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5年
682635.1 685505.8
60870.5 280560.3 344075.0
49992 696299.7 359516.4 264757.6
94758.7 313070.3 301960.8
11109.6 23713.0
3014.9 3027.6
500.5 4721.6 4164.7 2111.2
第一产业
100.0
190.7
275.4
481.7
第二产业
100.0
302.8
1072.6
4450.4
第三产业
100.0
361.6
958.6
3844.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100)
100.0
237.5
575.7
1984.7
注:1.绝对数和构成按当年价格计算,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
2.由于统计误差的影响,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不等于按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290053.1
存货增加(亿元)
304.0
1919.2
998.4
12664.4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亿元)
-11.4
510.3
2383.0
17463.0
国民总收入指数(1978年=100)
100.0
282.7
751.0
2835.4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100)
100.0
281.9
760.2
2831.8
63667.7
328312.6
居民消费支出(亿元)
1759.1
9435.0
46987.8
242539.7
政府消费支出(亿元)
473.8
2566.4
16679.9
85772.9
资本形成总额(亿元)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2.7
6555.3
34526.1
302717.5
固定资本形成(亿元)
1108.7
4636.1
3352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