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教案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难点描绘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图象。

教学准备教师:光碟、软盘。

学生: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如课本图3.2-1所示)每组两套,其中一套中试管已装有小颗粒状的海波,另一支试管已装有熔凝后的石蜡(温度计的玻璃泡已没入其中),火柴、钟表。

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师随笔备课资料一、对学生疑问的解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 ℃吗?冰水混合物是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已经开始熔化,但还没有完全熔化的状态或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凝固但还没有完全凝固的状态,是固液共存状态,当外界温度高于0 ℃时,热传递只能促进冰熔化成水;外界温度低于0 ℃时,热传递只能促进水凝固成冰;外界温度等于0 ℃时,冰水混合物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所以,无论外界温度怎样变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 ℃。

二、对知识点的正确理解1.物质的状态变化是由于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如果外界让物质吸热或放热,物质的状态就可能因吸热或放热而发生改变。

物态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物质的种类并没有改变。

如果物质的种类改变,就不属于物态变化。

2.“熔化”与“溶化”不要混淆.前者表示物质吸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如冰吸热变成水;后者表示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如盐溶于水变成盐水。

3.吸热或放热,被称为“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若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也就没有吸热或放热,更谈不上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

2.记住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3.掌握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知道它们发生的条件和过程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利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2.使学生能够通过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的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重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温度变化规律难点:实验现象,组织教学【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海波,石蜡,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搅拌器,铁架台,火柴,秒表【教学过程】【播放课件】: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之间发生物态变化,把它掺在水泥中,制成墙壁和地板,可以使房间“冬暖夏凉”。

例如北京奥运会著名场馆水立北京水立方方,你想知道这种新型材料调节温度的奥秘吗?2(设计意图:以高新科技材料应用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物态变化【引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自然界里的水都有哪些存在形式呢?分别是什么状态?它们之间能否转化呢?生1:水、雨、雾、露水---液态冰、冰雹、雪、霜---固态水蒸气--------气态生2:冬天,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到了春天冰融化成水。

生3:扫地时,我们往地面撒一水,一会儿,水就不见了,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形成云,又会形成雨降落下来,或形成雪飘落下来生4:……(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从生活走进物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总结出物态变化的概念。

)【播放视频】:燃烧的蜡烛、钢铁熔化和固态氮燃烧的蜡烛 钢铁熔化 固态氮【师生总结】: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熔化和凝固
第5题图
(1)水凝固成冰时温度,需要热,水的凝固点是℃.
(2)在水凝固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

第4题图
第题图
*10.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
.熔化一部分
(2)
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
.
.
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
第18
t/min 0 1。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硫代硫酸钠)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先自习课本 54 页,明白实验怎么做,需要什么器材。 多媒体展示: ①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 杯,大试管,温度计,搅拌器,海波,石蜡,水,火柴,酒精 灯。②组装顺序:由下往上。③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 ④实验的注意事项。 ⑤主要步骤及表格: 把硫代硫酸钠和 松香加热,并把温度计放入两种物质中,从 40℃开始每 隔 1 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和读出相应的温度, 直到全部熔 化后再记录 4~5 次。 时间/min 海波的温 度/℃ 石蜡的温 度/℃ 然后以组为单位讨论具体方案。 讨论后每组派 出六人代表演 示实验过程。分 工为:报时,报 温度值,报物 态, 搅拌, 记录。 分析与论证:①学生在课本 54 页作出海波和石蜡的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②分析图像:AB,BC ,CD 段物 质各处于什么状态?BC 段物质是否吸热,物质温度如何 变化?B 点、 C 点及 BC 之间各处于什么状态?请归纳出海 波与石蜡熔化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照顾仪器。 1 2 3 4 5 „ 自习 2 分钟
教 学 教师活动 过 程 一.复习: 1. 什么叫温度?用什么测量? 2.如图,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做法正确的( ) 1. 物 体 的 冷 热 程度叫做温度; 温度用温度计 来测量。 2. 选 B。 3.选 B。 A.①和④ B.②和⑤ C.③和⑥ D.都正确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3、用一支原来示数为 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 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 35℃,那么 体温计的示数为( ) C、36℃ D、35℃
程中,引导学 生充分认识固 体熔化时的特 点,并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 和利用实验数 据绘制图象分 析问题的能 力。
这是初中物理 中第一次用图 象的方法来表 答:AB 段固态, 示物理过程, B 点固态,BC 之 间固液共存, C 点液态, CD 段液 讲解时应详细 些。 借助讨论, 解释清楚曲线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一、课前预习学案1、什么是溶化?什么是凝固?2、你能各举一个溶化和凝固的例子吗?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什么地方?4、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晶体?哪些属于非晶体?二、合作探究活动一(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结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学生完成结论的填空,师板书课题:§2.3 熔化和凝固举例巩固(1)师介绍长江源头是谷拉丹冬雪山的冰雪熔化形成的等事例(2)学生列举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3、探究冰、松香熔化的特点投影:活动二[提出问题]冰和松香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猜想与假设](1)冰熔化一定的温度,松香熔化一定的温度?[有/没有](2)冰熔化时温度,松香熔化时温度 (升高/降低/不变)[设计实验]为了检验你的猜想与假设,你需要哪些器材?请同学们结合教材39页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讨论一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思考:熔化吸热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与危害?
1.熔化吸热的应用:
海鲜加冰块保鲜,夏天吃冰块凉快,冰镇啤酒凉爽。
2.熔化吸热的危害:
冬天雪熔化吸热使周围降温,易感冒。
思考:日常生活中凝固放热有哪些应用与危害?
1.凝固放热的应用:
初冬,北方的农民给麦苗浇水防冻;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使窖内温度不至于太低,防止菜被冻坏。
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一、物态变化
体验:(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总结:
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CD段──海波是液态,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海波吸热,温度升高。
再根据石蜡熔化图象的特征(如图1乙),通过分析知道,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石蜡由固态慢慢地变软、变稠、变稀为液态,整个过程吸热,温度一直在升高,没有一个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
总结:
1.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如各种金属、冰、海波等。
熔化和凝固
课题
3.2熔化和凝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归纳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总结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实验数据的处理及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融化、凝结1、解融化、凝结的含义,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别,知教课目的(知识与能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能够了转变的。

力;过程与方2、经过研究固体融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法;感情态度化的条件。

与价值观)3、认识融化曲线和凝结曲线的物理含义,经过研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长处。

4、经过对照,认识有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是差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5、经过研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怀和乐于研究自然现象神秘的感情。

重让学生亲身做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利用图像法可较为直观点地剖析得出融化的特色。

经过对实验的察看、剖析、总结来教材加深理解剖析难在实验中察看要仔细仔细,尽可能用纯净的碎冰,不用酒精灯加热,在常温下融化。

点教课方法教具准备学法指导导入演示实验: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在一张白纸上。

教师发问:你所察看到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如何的变化?教师总结: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能够互相转变。

结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融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结多媒体演示:⑴长江源泉——各拉丹冬雪山、滔滔长江之水;⑵冰山导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演示实验:新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在一张白纸上。

教师发问:你所察看到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如何的变化?教师总结:授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能够互相转变。

结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融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结多媒体演示:⑴长江源泉——各拉丹冬雪山、滔滔长江之水;⑵冰山(二)研究冰、烛蜡的融化特色[提出问题 ]冰和烛蜡在什么温度下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猜想与假定 ](1)冰融化必定的温度,烛蜡融化必定的温度?(有/没有)(2)冰融化时温度,烛蜡融化时温度(高升 /降低 /不变 ) [设计实验 ]为了查验你的猜想与假定,你需要哪些器械?请同学们联合教材41页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议论一下。

学生议论后回答所需的实验器械,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回答实验步骤:1、如图 2-28(b)把烛蜡碾碎后放入试管中,在烛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记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 0.5min 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察看烛蜡的状态的变化,直到烛蜡所有融化后2min 为止。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题熔化和凝固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及熔化、凝固的含义.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区别,会从晶体熔化凝固图像中提取相关的信息.3.知道什么是熔点和凝固点.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能用熔化和凝固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掌握使用实验仪器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的步骤.2.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体验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2.学会做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并学会从图像中提取相关信息,学会用图像法分析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重难点重点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温度变化规律.2.通过熔化、凝固图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图像信息的提取. 难点 1.晶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2.理解熔化和凝固图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每组两套(其中一套的试管中已装有小颗粒状的海波,另一套的试管中已装有熔凝后的石蜡)、火柴、钟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探究新知前实验器材组装时如何分工;实验时谁负责搅动、谁计时、谁读温度计的示数、谁看物质的状态.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搅拌棒、石棉网、温度计、火柴、烧杯、试管、水、石蜡、海波.仪器组装:如图3-2-1所示.图3-2-1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必要时可提示):1.酒精灯加热时用哪里加热?答:外焰(必要时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酒精灯的外焰、内焰和焰心).2.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而用水浴法加热?答: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3.温度计插入物质中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答: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加热物质内,而且不能接触试管底和试管壁.4.搅拌棒的作用是什么?答:使被加热的物质均匀受热.5.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答:从下到上.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记录实验数据,每隔大约1 min 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者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 次.实验提前安排便于合作,更容易体现分工协作.提出这些问题是为了便于学生顺利地得出实验的结论.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强调分工协作,教师要加强检查.活动一:探究新知分析与论证:图3-2-2中的纵轴表示温度,温度的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你自己将数值写上.根据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图3-2-2实验结论: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时温度不变,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石蜡加热后就开始慢慢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不同.学点3:晶体和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部分,回答下面问题:1.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答: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作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作非晶体.2.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分别有哪些?答: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学生自己根据数据画图像.海波熔化时温度可能有小的变化,要告诉学生是实验的误差.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图像的辨析是本节重点,让学生自己得出辨析的方法活动一:探究新知3.图3-2-3中的熔化图像哪个是晶体的?哪个是非晶体的?你是怎样区分的?图3-2-3答:乙图是晶体的熔化图像,甲图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因为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温度-时间关系图像中有一条水平直线.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学生自己根据数据画图像.学点4:熔点和凝固点【自学引导】阅读教材P55“熔点和凝固点”部分,回答下面问题:1.什么是熔点?什么是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有什么关系?答: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作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2.非晶体有熔点吗?为什么?答: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没有熔点.3.在标准大气压下,金属钨、铁、金的熔点各是多少?海波、水银、酒精的凝固点分别是多少?答:从熔点表可以直接查得在标准大气压下,金属钨、铁、金的熔点分别是 3 410 ℃、1 535 ℃、1 064 ℃.因为凝固点和熔点相等,所以通过熔点表可得在标准大气压下,海波、水银、酒精的凝固点分别是48 ℃、-39 ℃、-117 ℃.既可使其体会到成就感,还可加深印象.必要时教师可以提示.自学辅导,目的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以致用,从物理走向生活,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活动一:探究新知4.在标准大气压下,900 ℃的铁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30 ℃的水银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答:在标准大气压下,900 ℃的铁处于固态,因为这个温度低于铁的熔点;-30 ℃的水银处于液态,因为该温度高于水银的熔点.【思考讨论】(教师可以必要点拨)1.某某北部的最低气温曾经达到-52.3 ℃,这时能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应该选用什么物质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答: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这时的气温,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是-39 ℃,此时气温低于-39 ℃,水银这时已经凝固,而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要液态才能起作用.要测量此气温,需要选用凝固点低于-52.3 ℃的液态物质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所以可以选用酒精(凝固点-117 ℃)或甲苯(凝固点-95 ℃)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2.48 ℃的海波处于什么状态?答:海波的熔点是48 ℃,所以48 ℃的海波可能处于固态,也可能处于液态,还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学点4: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看图像找信息】观察图3-2-4所示的海波的熔化图像,看看我们都能发现哪些信息?图3-2-4难点和易错点,提前讨论,在讨论中纠错.细化问题,便于学生掌握图像信息的提取,有助于化解难点.再次讨论物质达到熔点时的活动二:运用举例的是(D).图3-2-5【解析】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题中只有冰柱的形成是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类型二:熔化实验例2.小明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3-2-6).实验应选用甲方案,其优点是可以使海波均匀受热,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是先升高,再不变,最后升高.图3-2-6【解析】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要选用水浴法(图甲)给海波加热,这样可以使海波均匀受热.实验中,先是固态的海波吸热温度升高,再是海波熔化温度不变,最后是液态海波继续吸热温度升高,所以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是先升高,再不变,最后升高.类型三:晶体和非晶体例3.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熟悉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在学习的同时列举实际的例子,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活动二:运用举例熔化特点的是(A).图3-2-7【解析】熔化时,物质的温度总体是升高的,所以可以排除B、C,而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A是晶体熔化的图像.类型四:熔点和凝固点例4.铁制的锅可以用来熔化锡,这是因为(B).A.铁比锡更坚固B.铁的熔点比锡的熔点高C.铁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D.铁比锡有较好的导热性【解析】铁制的锅可以用来熔化锡,这是因为铁的熔点比锡的熔点高,锡熔化时铁还处于固态,不会影响锡的熔化.故选B.类型五:图像信息的提取例5.图3-2-8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C).图3-2-8A.海波的熔点是48 ℃通过不同类型例题的训练,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第2节熔化和凝固板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融化和凝结(共 2 课时)第一课时融化和凝结实验【知识与技术】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能够互相转变的.【过程与方法】经过实验研究固体融化过程,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术和科学研究的步骤.【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教课活动,养成学生尊敬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领会沟通合作的重要性和成就共享的愉悦.【要点】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实验能力和剖析归纳能力.【难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察看现象,并用图象将数据进行办理.知识点一物态变化【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53,达成以下问题:1.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2.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合作研究】演示一1.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取出的冰棒,一会儿就变为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为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销声匿迹.这是为何呢?答:冰棒变为了液态的糖水,而糖水又变为了水蒸气进入了空气中.2.以上的现象中,物质的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答:物质由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教师点拨】1.现实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较常有.其实,除水之外,全部物质均有三态,并且相互之间能够发生转变,不过不常有而已.2.发生物态变化时往常都陪伴着温度的变化.3.物态变化不是形状的变化,而是物质由一种物态变为另一种物态,物质的种类不变.知识点二融化和凝结【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53-55,达成以下问题: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融化.2.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结.【合作研究】演示二研究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设计是如何的?答:取适当的海波和蜡块放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插入正在加热的热水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变化,并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2.需要哪些实验器械?答: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计时表、海波( 硫代硫酸钠 ) 、石蜡、水等.3.海波和蜡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温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答:海波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蜡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停上涨.4.在方格纸上画一根横轴表示时间,画一根纵轴表示温度,标出各个时辰所记的物质的温度 ( 坐标点 ) ,而后用光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结起来获得融化图象.剖析海波和蜡的融化图象有什么不一样?答:海波的融化图象有一横向水平线,蜡的融化图象没有.它们的融化图象对照方下.海波的融化图象蜡的融化图象【教师点拨】1.做融化实验时,将有海波或蜡的试管放到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将试管直接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目的是使受热物体尽可能平均的迟缓的受热,进而能够得出晶体融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结论.此外,实验时还应注意酒精灯的安全使用.2.水浴加热法:是一种给物质平均地间接加热的方法,它能控制物体温度上涨的速度,其利处是被加热物体受热平均且温度变化安稳.3.用图象法描绘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状况,特别直观,在各门科学中都应用得特别宽泛.【跟进训练】甲是小丽研究“冰的融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她先将冰和温度计正确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加热,察看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状况.甲乙(1) 实验中,将盛有碎冰的试管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加热,目的是使冰受热平均.(2) 某时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是- 5 ℃ . 物质处于固态.(3)依据实验数据,小丽作出了冰融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剖析图象可知,冰融化时温度变化特色是不停吸热,温度不变 .拓展延长巧妙的冻雨和雨凇在我国北方,还有南方的贵州、湖南的湘西山区,冬季里能够看到一种奇异的雨,天上掉下来明显是雨滴,可在地上却看不到雨的印迹,见到的各处都是冰,这种滴雨成冰的雨称为“冻雨”.这种雨掉在树枝上、电线上快速结成一层晶莹透明的冰层,渐渐挂下来成了一条条冰柱.雨滴落在树上所成的冰称为“雨凇”.初冬节气发生冻雨或雨凇现象时,各处是晶莹剔透,风景十分诱人.置身于贞洁透明的大自然里,会使你忘掉天气的严寒,忘掉生活中的烦忧,精神境地获得升华和提升.“冻雨”和“雨凇”的形成都与水的凝结相关.气象学家在观察云层时还发现了一种“混淆云”,云的中上部温度已降到—20 ℃~— 30 ℃,甚至— 40 ℃,但此中还有很多的雨滴并无冻结.听说有的科学家成功地使纯净无瑕的水静置冷却到— 70 ℃仍不结冰,这种温度低于 0 ℃还不冻结的水叫“过冷却水” .本来水分子结冰,除温度条件外,还要求在水中一定有冻结核,有了它,做无规则运动的水分子才能按冰的晶体构造摆列起来.江河湖海里的水及自来水中都含有杂质,这些杂质就是冻结核.于是这些水在0 ℃时就结冰了.1.物态变化:物质各样状态间的变化.2.物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3.融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结: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达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融化和凝结规律【知识与技术】1.知道物质融化的规律、图象,认识晶体、非晶体的观点,知道融化需要吸热.2.知道物质凝结的规律、图象,知道凝结需要放热.【过程与方法】1.经过实验研究晶体和非晶体融化过程,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术和科学研究的步骤.2.使学生能够经过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办理,理解固体融化和液体凝结的规律.【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教课活动,养成学生尊敬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领会沟通合作的重要和成就共享的愉悦.【要点】晶体和非晶体融化和凝结温度变化规律.【难点】指导学生经过对实验的察看,剖析、归纳并总结出固体融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知识点一熔点和凝结点【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55-56,达成以下问题:1.有些固体在融化过程中只管不停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融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晶体 . 晶体融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2.有些固体在融化过程中不停吸热,温度不停上涨,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非晶体 .3.晶体在凝结时的温度叫做凝结点. 同一晶体,其熔点与凝结点同样.【合作研究】演示一海波和白腊的融化海波的融化图象白腊的融化图象1.两种物质在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有什么特色?答: (1) 海波经过迟缓加热,温度渐渐上涨,当温度达到47 ℃,海波开始融化.在熔化过程中,固然连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不变,直到完整融化后,温度才连续上涨.(2) 随着不停加热,白腊的温度高升,在此过程中,白腊变软变稀,最后融化为液体.2.每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与白腊各是什么状态?答:海波:固态→固液共存→液态.白腊:固态→变软→变稀→液态.3.海波和白腊的熔点各是多少摄氏度?答:海波的熔点是47 ℃,白腊没有熔点.4.海波的融化过程连续了多长时间?答:从第 3 min 到第 4 min ,一共 1 min.演示二 晶体和非晶体的凝结图象甲—晶体乙—非晶体1.在晶体凝结图象中 E F 、FG 、GH 各段分别表示温度如何变化?物质是在吸热仍是放热?物质处于什么状态?答:EF 段晶体温度渐渐降低,放热,是液态. 段晶体温度保持不变,连续放热,是FG固液共存态. GH 段晶体温度连续降低,仍旧在放热,是固态.2.晶体和非晶体的凝结过程有什么不一样?从图象上看有什么差别?答:晶体凝结过程中连续放热, 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结点,凝结放热过程中温度向来降低. 晶体的凝结图象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水平线段, 而非晶体的凝结图象没有.演示三 认识以下晶体的熔点 ( 凝结点 )【教师点拨】1.判断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1) 有无熔点:晶体有,非晶体无. (2) 融化过程:晶体由固→固液共存→液 . 非晶体由固→软→稀→液 .(3) 融化图象:要点是能否存在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2.晶体融化条件: (1) 达到熔点 .(2) 不停吸热3.晶体凝结条件: (1) 达到凝结点 .(2) 不停放热 .4.同种物质的融化和凝结过程互为逆过程.所以,晶体融化需要吸热,且温度不变,则晶体凝结需要放热,且温度也不变.5.同种晶体的熔点等于它的凝结点.【跟进训练】1. ( 湖南邵阳中考 ) 以下图,由冰的融化曲线可知( B )A.冰是非晶体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融化过程经历了 5 minD.冰在融化过程中,汲取热量,温度连续高升2. ( 广西柳州中考 ) 以下图是某种物质融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象可知,该物质是晶体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线段AB表示,该物质在融化过程中,连续加热,温度不变 ( 选填“高升”“不变”或“降低” ) .知识点二融化吸热凝结放热【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56-57,达成以下问题:1.晶体在融化过程中要吸热,在凝结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都保持不变.2.非晶体在融化过程中也要吸热,在凝结过程中也要放热,但温度都改变.【教师点拨】联系生活:利用冰块融化吸热,能够给冷冻食品保鲜. 北方的冬季很冷,为了妥当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够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保护蔬菜不被冻坏.此刻,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资料,在15 ℃~ 40 ℃的范围内融化或凝结,而熔化或凝结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资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融化,天气冷时又凝结成颗粒,能调理室内的温度.【跟进训练】1. ( 贵州遵义中考 ) 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绘我国北方的冬季.北方冬季气温降落至0 ℃以下时,水会凝结成冰,水在凝结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2.夏季吃冰棒感觉凉快,是由于冰棒在融化时要吸热;北方冬季菜窖常常要放一桶水,是由于水在凝结时要放热,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防备菜被冻坏.( 均选填“吸热”或“放热”)晶体融化时温度不变有熔点晶体融化过程和凝结过程都是固液共存状态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1.固体没有熔点非晶体融化过程和凝结过程都没有固液共存状态1温度要达到熔点2.晶体融化条件2能连续吸热1温度要达到凝结点3.晶体凝结条件2能连续放热4.融化吸热,凝结放热.达成本课对应训练.教课视频见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的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2. 使学生能够通过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理解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养成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教学重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温度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晶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

【教学准备】教师用: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200mL)、水、试管、温度计、海波、蜡、萘、铁、铜、铝、玻璃、橡胶、塑料、松香、沥青、多媒体等。

学生用: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200mL)、水、试管、温度计、海波、蜡、萘、铁、铜、铝、玻璃、橡胶、塑料、松香、沥青等——5组。

【教学过程】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我们从这【实验目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1 min 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者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 次。

【分析与论证】图3.2-2 和图3.2-3 中的纵轴表示温度,温度的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你自己将数值写上。

根海波熔化图像蜡的熔化图像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找出规律。

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得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交流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

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晶体非晶体像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晶体除海波外,还有冰、萘、铁、铜、铝等各种金属【提出问题】【想想议议】1.在晶体凝固图像中EF、FG、GH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物质是在吸热还是放热?物质处于什么状态?2. 1969年2月13日清晨,在我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漠河气象站观测到新的最低气温值℃,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现在。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熔化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熔化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堂测设计
见《导学提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开始精讲,对本节知识进行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1、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和条件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熔化条件、特点、图像
3、晶体凝固条件、特点、图像
全体学生认真听讲,适时通过双色笔做好笔记
梳理、点拔和提升

完成当堂检测
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进行及时回顾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全体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讨论题目,按照小组起立讨论
组内讨论可以较深层次的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组展示:(1)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晶体熔化条件、熔化特点
(2)晶体凝固的图像及凝固条件和特点
学生按照既定的规则上黑板展示或口头表述
通过展示,增强对概念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可选项)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小实验:将一块冰放入烧杯中,给烧杯加热,会发现冰慢慢的变成了水,提示学生物体从固态变成了液态,引入课题
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
通过简单的例子,直接导入,学生很容易理解

1、教师布置自学任务:
看书53----57页,完成导学提纲上的“基础感知”,并在书本对应地方做标记。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思考得出结论,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学习能力,又加强他们思维的拓展训练
学情分析
经过前两章的实验基础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问题应该不大,重点在于思维的发散和知识的应用,加强这两方面是本节的主导。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3.2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生乙]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生乙]冰熔化成水属熔化过程[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1 [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1.熔化和凝固(板书)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生甲]应该不相同.[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生丁]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方案一]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且可行.我们可按照这两个方案来做实验.我们先看挂图.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生丁]我们组对石蜡熔化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图4.2—2和图4.2—3;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师]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生甲]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生乙]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2 [师]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师]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生甲]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生乙]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crystal).[生丙]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生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师]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2.熔点和凝固点(板书)(1)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生甲]晶体的熔点一般是不同的知道熔点和凝固点有什么用?[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生甲]钨的熔点为3410 ℃,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生乙]水银不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它的凝固点为-39 ℃,太低.[师]看来大家已知道它们的用途,看投影课本图4.2—4和图4.2—5.思考想想议议[想想议议][生甲]AB段为固态,温度不断升高.[生乙]B时刻为固态,C 时刻全部变为液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生丁]CD段为液态,温度升高[生戊]EF段为液态,温度下降[生己]F时刻晶体开始凝固,到G时刻全部变为固态,FG之间是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生庚]GH为固态,温度随时间下降.[生辛]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到过-52.3 ℃,这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可用酒精温度计[师]回忆海波的熔化实验过程和温度变化,看看还能找到什么规律[生甲]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生乙]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生丙]这说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生丁]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化要吸热,3 凝固要放热.三、布置作业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3.2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1 [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1.熔化和凝固(板书)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生甲]应该不相同.[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方案一]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且可行.我们可按照这两个方案来做实验.我们先看挂图.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石蜡的[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生丁]我们组对石蜡熔化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图4.2—2和图4.2—3;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师]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生甲]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生乙]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2 [师]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师]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生甲]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生乙]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crystal).[生丙]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 [生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师]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2.熔点和凝固点(板书)(1)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生甲]钨的熔点为3410 ℃,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生乙]水银不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它的凝固点为-39 ℃,太低.[师]看来大家已知道它们的用途,看投影课本图4.2—4和图4.2—5.思考想想议议[想想议议][生甲]AB段为固态,温度不断升高.[生乙]B时刻为固态,C 时刻全部变为液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生丁]CD [生戊]EF[生己]F时刻晶体开始凝固,到G时刻全部变为固态,FG之间是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生庚]GH为固态,温度随时间下降.[生辛]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到过-52.3 ℃,这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可用酒[生甲]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生乙]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生丁]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晶.熔化要吸热,3 凝固要放热.三、布置作业第三篇:3.2 熔化和凝固教案 1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知道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与凝固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与凝固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观察较为困难。因此,我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同时,我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实验结果和相关知识。
为了改进以上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加实际例子和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熔化与凝固现象。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熔化与凝固现象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介绍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性的文章。
- 关于熔化与凝固在工业应用中的具体案例的研究论文。
- 探索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的差异性实验报告。
- 分析熔化与凝固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文章。
答案:
该物质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固态(0℃)→液态(100℃)→固态(0℃)。因为加热到100℃时,物质熔化成为液态,然后放入冰箱中冷却,物质会凝固成为固态。
例题5:某物质在-10℃时是固态,在100℃时是液态,问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各是多少?
答案:
该物质的熔点是100℃,凝固点是-10℃。因为从固态变为液态的温度是熔点,从液态变为固态的温度是凝固点。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100℃,凝固点是-10℃。
5. 最后,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了自己的合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对熔化与凝固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当堂检测:
1. 填空题: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__。
(2)熔化过程需要_______。
(3)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__。
(4)凝固过程需要_______。
新授课
教法学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与凝固教学设计3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与凝固教学设计3新版新人教版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问题引入:教师: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学生答: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

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物态变化: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1.基本概念(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晶体熔化过程(1)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观察、思考、交流激情引趣,引出探究的课题。

二、探究新知自然界中的各种金属、冰、海波、食盐、石英、萘等物质都是晶体。

(3)晶体熔化图象:①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②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一定的熔点)。

③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④B点: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C点: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4)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5)热传递的条件:存在着温度差。

(6)热传递的方式:高温物体传递至低温物体或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递至低温部分。

(7)会查熔点表。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钨 3410铁 1535钢 1515灰铸铁 1177铜 1083金 1064铝660铅328锡232萘80.5海波 48冰 0固态水银-39固态甲苯-95固态酒精-117固态氮-210固态氧-218固态氢-259观察、交流、回答思考、实验、总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 第3章物态变化 第2节《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 第3章物态变化 第2节《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熔化和凝固,是物态变化的一部分。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需要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以及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情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对一些基本的物态变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以及吸热和放热的情况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以及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情况。

2.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和特点。

2.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情况。

3.如何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以及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情况。

2.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熔化和凝固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

3.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冰、水、温度计、容器等。

2.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等。

3.案例资料: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熔化和凝固。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视频,展示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以及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情况。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并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2节 熔化与凝固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2节 熔化与凝固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3.2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5)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6)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7)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8)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9)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教学过程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思考:你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吗?二、授新A.物态变化!2.物态:物质的聚集状态,叫做物态。

3.物态通常有三种:固态、液态、气态。

可结合三种状态给上述物质分类。

4.演示实验:物质的三态变化。

教师演示冰熔化成水,水再沸腾成水蒸气的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5.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学生观看物质在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实例视频。

B.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成冰是凝固。

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1)提问:熔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的过程有什么特点?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否相同呢?(2)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xKb 1.C om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学生思考交流:还能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饮料中吸
收热量就变成了水。

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
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

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
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物态变化
活动体验:
(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归纳总结:
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探究点二熔化和凝固
1.概念归纳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液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熔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先熔化再凝固
出示固体海波和蜡,提出问题:它们怎样才会变成液态?在熔化过程中,它们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有什么特点?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计时表、海波(硫代硫酸钠)、石蜡、水等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
进行实验:
(1)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组长,负责本组探究性学习,教师课前要对组长进行指导,交代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

每一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探究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

(2)组装实验装置:把硫代硫酸钠和石蜡分别装入两个试管中,并插入温度计,再把试管按图示装置固定。

往烧杯里倒入冷水,使水位高于装固体颗粒的那部分试管(图中只画了一套装置,另一套装置完全相同)。

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两个烧杯加热,观察两试管内固体熔化情况,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直到固体完全熔化。

(3)第1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40 ℃开始计时,每隔0.5分钟读取一次温度值观察物质状态,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第2小组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50 ℃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读取一次温度值观察物质状态,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1)对海波及石蜡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2)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

(3)熔化时它们的状态及温度。

记录:实验中的数据。

学生交流思考:海波及石蜡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状态的变化一样吗?
分析论证:各小组将描在坐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

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小组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交流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

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
设计意图: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学生常见现象之一,选择这一内容让学生参与探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有利于体现“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新课程理念。

探究点三熔点和凝固点
对比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曲线。

海波的熔化图象石蜡的熔化图象
学生讨论交流,思考:
(1)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2)每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与石蜡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吸热、放热情况如何?
归纳交流:从实验现象及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
(1)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 ℃,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2)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升高,在此过程中,石蜡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得出结论:
(1)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一类固体叫晶体;如各种金属、冰、海波等。

另一类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凝固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学生讨论交流:物质凝固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2)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晶体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4)凝固过程放热。

学生观察课本图3.25甲、乙两幅图线,并分别比较与图3.24图线的区别。

晶体熔化和凝固条件、特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知识扩展:让学生阅读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体会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认识熔点
熔点/℃
660
探究点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归纳总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比较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2)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经历固液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逆向思维:从冰吸热可熔化成水,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变成冰的道理,知道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让学生根据物质熔化的规律推理出物质凝固的规律: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联系生活:北方的冬季很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保护蔬菜不被冻坏。

前沿科技: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 ℃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把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学以致用:请同学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俗语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三、板书设计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1
.固态液态(熔化和凝固是互逆过程)
2.固体
⎩⎪⎨⎪⎧ 晶体⎩⎪⎨⎪⎧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有熔点)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都是固液共存状态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 没有熔点熔化和凝固都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3.晶体熔化条件⎩⎪⎨⎪⎧⎭
⎪⎬⎪⎫(1)温度要达到熔点。

(2)能继续吸热。

同时具备 4.晶体凝固条件⎩⎪⎨⎪⎧⎭
⎪⎬⎪⎫(1)温度要达到凝固点。

(2)能继续放热。

同时具备
四、教学反思
熔化和凝固是热学中比较重要的课,要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
的,熔化、凝固是两个能相互转化的过程,晶体和非晶体性质间的不同,还要学会作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

学生在做探究实验时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加大对实验整个过程的引导,可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在课前就做过了实验操作过程,本节课只要求学生能够能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规律,这样就可为下面讨论节省大量时间。

教学时应特别重视对图象的分析,帮助学生找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

根据数据我们会画出一幅曲线图,然后让学生对海波曲线图分析,学生很容易会发现海波有一个平稳阶段,然后开始学习海波的熔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