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归纳
人力资源管理论述题
1、简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答:(1)工作分析:是收集、分析和整理关于工作信息的一个系统性程序。
(2)人力资源规划:制定人力资源招聘、调配、培训及发展计划等必要的政策和措施。
(3)员工招聘:招聘与选拔、录用与配置等工作。
(4)员工培训:培训和开发是训练员工的过程。
(5)职业生涯管理:帮助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及时进行监督和考察。
(6)绩效考核:衡量其员工的工作绩效,并把这些评价传达给他们。
(7)薪酬管理:制定相应的、具有吸引力的工资报酬福利标准和制度。
(8)劳动关系:劳动者与用人组织在劳动过程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关系。
2、简述工作分析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答: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和起点。
(1)增加人力资源规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的这一类工作必须通过工作分析来完成。
(2)有助于人员的招聘、甄选和任用。
工作分析能够明确组织各个工作岗位的近期和长期的目标、阐明工作任务的静态和动态特点并进而提出对工作者的任职要求。
(3)为员工培训和开发提供客观依据。
可以明确任职者必备的技能、知识和各种心理条件的要求。
(4)有助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为员工在组织内的发展指明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
(5)为绩效管理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
可以保证绩效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
(6)保证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工作分析是组织建立合理报酬制度的重要依据。
3、什么是工作分析?在情况下需要进行工作分析?答: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一特定工作或职务的任务、职责、权利、隶属关系、工作条件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做出明确规定,并确认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资质的过程。
有下列几种情况最需要进行工作分析:(1)创建新的组织。
对于新成立的组织要进行工作分析,这样可以为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2)组织战略调整。
一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因为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组织战略的调整。
这就需要组织根据变化的情况对工作进行重新分析。
人力资源论述题复习题附答案
人力资源论述题加答案一、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何在?对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解:人力资源规划是指着眼于企业整体战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系统地预测一个组织未来人员的需求与供给,并结合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和开发,有机地将人员需求和供给匹配起来的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1.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规划依据组织战略制定并为组织整体战略服务。
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能够为组织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为组织的生产经营带来积极影响,进而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需要收集各类信息,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如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考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人员是否得到合理使用等,这些有利于形成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宏观认识,对目前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问题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有利于确保组织能及时对环境变化做出积极反应。
从外部环境看,组织随时可能面临合并、分离、增减或撤销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的经营方针、目标、计划等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从内部环境看,由于离职、退休等各种人员流动情况,会造成职位空缺的情况,企业必须提前预测人员的变动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协助分析企业面对众多变化的内外部环境,预测未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措施,使得未来人员的供给与需求相匹配,帮助企业及时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4.从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看,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使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整合成一个整体。
人力资源规划将各类人力资源信息有序整合在一起,使得信息更为系统化、整体化,也使得相关信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活动中得到流通;人力资源规划也明确了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任务,确保人员配置、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等各项环节得到有效进行。
5.从人力资源管理与外部的关系上看,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保持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组织的一致性。
人力资源管理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绪论1、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答: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得总和。
它应该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
这个定义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一项重要要素,离开了人力资源,也就无所谓社会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
2)、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离开劳动者,就无所谓人力资源。
3)、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的存量,表示该国该时期人力资源的多少,同时也以一定的指标衡量人力资源的质量。
4)、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有两种存在形式,正在被使用和尚未被使用的人力资源。
2、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答:1)、获取,对职位和人员进行测评,选拔出与组织中的职位最为匹配的任职人员的过程。
2)、整合,指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具有与企业一致的价值观,最终成为组织人的过程。
3)、保持,保持包括保持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保持员工队伍相对稳定两个方面。
4)、开发,指提高员工知识、技能以及能力等各方面资质,实现人力资本保值增值过程。
5)、控制与调整,这是对于工作行为表现以及工作达成结果情况作出的评价和鉴定的过程。
3、简述(美国人力资源专家诺伊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答:1)、经营能力,即了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尽可能精确的信息作出对公司的战略规划具有支持作用的理性决策。
2)、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中涉及的工作分析、组织设计、招聘甄选、绩效评价、培训开发、薪酬等技术和方法,还要不断掌握新技术和方法。
3)、变革管理能力,即在诊断问题、实施组织变革以及进行结果评价等方面掌握变革过程管理的能力。
4)、综合能力,必须能够看到人力资源中的各项职能之间如何才能有效配合在一起。
4、简述人力资源战略的概念和类型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的关系答:指组织中一切与人有关问题的方向性的谋划,它是一种旨在充分合理地运用企业各种人力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优势,以符合企业的战略需求,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人力资源使用模式和活动的综合。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及答案—论述题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论述题答案四、论述题1、如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P160一、培训需求分析分析。
具体讲,培训需求分析就是要明确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培训的对象是什么,培训的内容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培训方式,以及培训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从企业组织层面角度来看,培训需求要从组织、工作岗位以及个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组织层面分析组织层面分析指的是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确保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
(二)工作岗位层面分析工作岗位层面分析又称为作业层面分析,指的是确定各个工作岗位的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业绩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具体要分析两方面内容:第一,要分析员工完成工作与标准的差距及其原因;第二,要分析员工技能水平、差距及原因。
工作岗位层次分析决定了培训的内容。
(三)个人层面分析个人层面分析是指将员工个人目前的实际工作绩效与企业的员工绩效标准进行比照,分析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差距,来确定谁需要和应该接受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
个人层面分析的培训需求主要是为了将来评价培训的效果和评估未来培训的需要。
个人层面分析重点是评价员工实际工作绩效以及工作能力。
所要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员工个人考核绩效记录;2.员工的自我评价;3.知识技能测验;4.员工态度评价。
2、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各有什么优缺点?P107内部来源选聘有以下优点:1)选任时间较为充裕,了解全面,能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2)他们对组织情况较为熟悉,了解与适应工作的过程会大大缩短,他们上任后能很快进入角色。
3)内部提升给每个人带来希望,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内源选任也有其缺陷。
表现为:1)容易造成“近亲繁殖”。
老员工有老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而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动力。
2)容易在组织内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给公平、合理、科学的管理带来困难。
3)内部备选对象范围狭窄。
人力资源管理论述题答案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9级经济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010年6月)一、辩析题1.人力资源的特征。
(2页)人力资源的特征:时代性、能动性、时效性、开发性、流动性。
2.最高管理者的人力资源角色。
(6页)组织中的最高管理者,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把手”,是第一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是“一把手工程”。
3.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6页)直线部门管理者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什么是人员补充计划。
(23页)人员补充计划是为了合理增补组织将出现的职位空缺,制定出的关于组织所需人员的数量、标准、来源及待遇等政策。
5.工作分析的地位。
(47页)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范化、科学化的前提。
只有做好工作分析,才能顺利地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6.刻板效应。
(108页)刻板效应,即把人定型化,认为所有属于某一性别、种族或背景的人,都有相似的外貌、思想、感情和做法。
7.绩效的定义。
(125页)所谓绩效,就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就是指工作的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则是指工作的行为。
8.绩效考核周期与职位性质的关系。
(135页)不同的职位,工作的内容是不同的,因此绩效考核的周期也应当不同。
职位的工作绩效比较容易考核的,考核周期相对要短一些。
职位的工作绩效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比较大的,考核周期相对要短一些,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例如,工人的考核周期相对就应当比管理人员要短。
职位越高,考核周期相对要长。
9.等差图表法的缺点(143页)(1)受主观因素影响,因为每个考核者给出的被考核者的分数都是个人主观的看法;(2)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加权,被考核的因素对于考核的结果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3)这种方法不能指导行为,员工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得到高分。
这种方法对于为绩效考核面谈而提供信息方面也不够成功。
人力资源简答或论述题(期末重点)
简答或论述题1.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①两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不同;②形态不同;③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计量形式不同。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划分为三个子系统:①人力资源规划系统:从企业战略高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规划和分析(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职位分析,职位评价。
)②人力资源运行系统:维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必须模块,也是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常规内容(招募与甄选,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员工关系管理)③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员工培训,员工生涯管理)3.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继承和发展:①管理理念的区别②工作重心的转移③关键管理组织上的区别4.人力资源战略的目标①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确定人力资源战略,使人力资源战略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支撑;②深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应对措施;③合理预测企业中长期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规划和控制各业务板块人力资源发展规模,使企业的发展与企业人力资源的量、质和结构相统一;④规划核心人才职业生涯发展,打造企业核心人才竞争优势;⑤规划核心技术领域员工队伍发展,提高员工综合素质;⑥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改进建议,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5.人力资源规划涵义理解:①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必须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为基础;②人力资源规划要适应企业的内外部环境;③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一是对企业特定时期内的人员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二是根据预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供需平衡;④人力资源规划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入手以保持合理的结构;⑤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组织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保证组织的长期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利益的实现。
6.人力资源规划作用:①有利于组织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②确保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③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序化;④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⑤有利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论述题
论述题1、试述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1)管理者成为业绩考核的中坚推动力量。
公共部门的各级管理者应作为业绩改善和提高的有效推动者,而不仅仅是员工业绩和能力的评定者。
绩效评估是主管与员工之间的一种双向交互过程。
这一过程包含了考评者与被考评者的工作沟通,考评者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评者,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
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考评者随时对被考评者进行指导、帮助和观察,收集考评信息,通过实施可控的工作过程从而使考评结果可靠,令人信服。
因此,绩效评估必须得到各级管理者的有效支持和认同,不然结果肯定是白费力气。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要执行人是各级主管而不是人力资源部门。
只有各级管理者的中坚力量得以发挥,绩效评估的思想才能深入员工心中,受到重视与接纳。
(2)目标管理与行为评价有效结合起来,协调好业绩评估的监督职能与引导职能。
目标管理能够指导和监控员工的行为,使其把时间和精力最大程度地投入到主要的组织目标上。
目标越具体,越具有挑战性,反馈越及时,奖励越明确,员工表现就越好。
行为评价通过列出具操作性的行为指标,便于主管观察员工的行为并作出评价,也便于公共部门文化建设过程中在内部寻找适合的行为案例,使公共部门最终实现形成一支高效能工作团队的管理目标。
(3)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业绩评估作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一个方面,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组织的整体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架构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同时绩效评估也要成为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组织应从整体战略的眼光来构筑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厦,让绩效评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环节相互联结、相互促进。
具体的措施包括:及时的目标跟进与绩效辅导、评估后能给予相应的奖惩或改进监督、建立员工的投诉渠道和将评估结果运用到培训中去等等。
如果这些措施不完备,业绩评估效果就无法保证。
(4)要注意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运用业绩评估不是赶时髦,而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检查和评定组织员工对职位所规定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从而促进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论述题
人力资源管理论述题论述题1、试述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1)管理者成为业绩考核的中坚推动力量。
公共部门的各级管理者应作为业绩改善和提高的有效推动者,而不仅仅是员工业绩和能力的评定者。
绩效评估是主管与员工之间的一种双向交互过程。
这一过程包含了考评者与被考评者的工作沟通,考评者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评者,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
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考评者随时对被考评者进行指导、帮助和观察,收集考评信息,通过实施可控的工作过程从而使考评结果可靠,令人信服。
因此,绩效评估必须得到各级管理者的有效支持和认同,不然结果肯定是白费力气。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要执行人是各级主管而不是人力资源部门。
只有各级管理者的中坚力量得以发挥,绩效评估的思想才能深入员工心中,受到重视与接纳。
(2)目标管理与行为评价有效结合起来,协调好业绩评估的监督职能与引导职能。
目标管理能够指导和监控员工的行为,使其把时间和精力最大程度地投入到主要的组织目标上。
目标越具体,越具有挑战性,反馈越及时,奖励越明确,员工表现就越好。
行为评价通过列出具操作性的行为指标,便于主管观察员工的行为并作出评价,也便于公共部门文化建设过程中在内部寻找适合的行为案例,使公共部门最终实现形成一支高效能工作团队的管理目标。
(3)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业绩评估作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一个方面,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组织的整体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架构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同时绩效评估也要成为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组织应从整体战略的眼光来构筑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厦,让绩效评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环节相互联结、相互促进。
具体的措施包括:及时的目标跟进与绩效辅导、评估后能给予相应的奖惩或改进监督、建立员工的投诉渠道和将评估结果运用到培训中去等等。
如果这些措施不完备,业绩评估效果就无法保证。
(4)要注意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运用业绩评估不是赶时髦,而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检查和评定组织员工对职位所规定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从而促进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归纳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归纳1、如何积极开发人力资源?要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应关注到: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
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预测规划、教育培训、配置使用、考核评价、激励和维护,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个组织若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占有资金;二是拥有掌握专业技能从事管理和操作的人员。
两者之间,人的因素更为重要。
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是开发人的能力。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所以说,制订和实施人才战略,是组织实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组织人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
2、试述人本管理的机制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使员工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
(1)动力机制。
主要包括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即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
(2)压力机制。
包括竞争的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
竞争使人面临挑战、有危机感,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拼搏向上的力量,而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们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承担的责任,迫使人们努力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3)约束机制。
有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两种规范组成。
前者是组织的法规,是一种有形的强制约束,而后者主要是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
当人们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高时,约束则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4)保证机制。
主要指法律的保护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保证。
前者主要是保证人的基本权力、利益、名誉、人格等不受侵害,而后者则是保证人的基本生活。
此外的组织福利制度,则是作为一种激励和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手段。
(5)选择机制。
主要是指组织和成员的双向选择的权力,创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优化组合,以建立组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
人力资源期末考试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名词解释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所具备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这种劳动能力构成了人能够从事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要素条件.需要:是指人们缺乏某东西而产生的一种“想得到"的心理状态,通常以对某种客体的欲望、意愿、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
管理: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行驶各种职能,保证以有效的方式实行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失业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劳动者在等待重新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物质帮助制度。
实行这种保险,可以较好地维持人力资源的工作能力,使其在社会有需要时能够马上就业和投入使用。
医疗保险:是指当个人生病或非因工负伤时,由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与医疗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组织机构:则是组织解决分工关系、部门化、权限关系、沟通与协商、程序化五个问题所形成的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框架。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指组织从自身的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组织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
简单地说,侠义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进行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并使之平衡的过程。
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对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面试:是一种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面对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应试者有关素质的评价方式。
培训: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以改善员工现在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绩效,并最终实现员工与组织同步成长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
员工关系: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与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
它受到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背景的影响。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企业调解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纠纷,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或合同约定,推动双方互相谅解以解决争议的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A. 降低成本B. 提高员工满意度C. 提高组织绩效D. 增加市场份额2. 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以下哪项不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A. 德尔菲法B. 回归分析法C. 直觉判断法D. 工作分析法3. 以下哪项不是员工招聘的来源?A. 校园招聘B. 社会招聘C. 内部晋升D. 猎头服务4. 员工培训的目的是:A. 提高员工的忠诚度B. 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知识C. 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D. 减少员工的离职率5. 以下哪项不是员工绩效评估的方法?A. 目标管理法B. 行为定向评价法C. 360度反馈法D. 工作满意度调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包括:A. 招聘选拔B. 员工培训C. 绩效管理D. 薪酬福利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A. 工作性质B. 薪酬水平C. 工作环境D. 同事关系8. 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包括:A. 劳动合同管理B. 劳动争议处理C. 员工沟通D. 员工离职管理9. 以下哪些属于员工激励的方法?A. 物质奖励B. 精神鼓励C. 职业发展机会D. 工作丰富化10.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A. 员工档案管理B. 薪酬福利计算C. 绩效数据收集D. 招聘信息发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12. 描述员工绩效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25分)13. 某公司面临员工流失率较高的问题,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4. 论述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D3. D4. B5. D二、多项选择题6. ABCD7. ABCD8. ABCD9. ABCD10. ABCD三、简答题11. 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组织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确保组织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拥有合适的人才,以支持组织的战略目标。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答案(简答论述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指导答案(简答论述题)三、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教材第12页)2、人力资源开发:(17页)3、人力资源管理:(19页)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页)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67页)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部生态环境:(67页)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内部生态环境:(69页)8、人力资本运营:(96页第二自然段)9、公共部门人力资本:(101页倒数第一自然段段首)10、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103页第一自然段段首)1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114页第一自然段段首)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需求:(122页倒数第一段第二句)1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123页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14、人力资源流动:(134页倒数第一段)1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135页第一行至第三行)16、调任:(140页倒数第四行至第三行)17、转任:(141页倒数第五段)18、挂职锻炼:(142页倒数第四段)19、人力资源市场:(143页倒数第三段一二行)20、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153页倒数第二段第二句话开始至第四行)21、品位分类:(169页倒数第三段第二、三行)22、职位分类:(170页倒数第三段)23、人才测评:(179页倒数第二段段首起)24、评价中心:(200页)25、无领导小组讨论:(200页倒数第二行)26、文件筐作业:(201页倒数第三段)27、管理游戏:(202页倒数第二段)28、角色扮演:(203页)2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208页倒数第一行)3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232页第二段)31、部内培训:(238页)32、交流培训:(239页)33、工作培训:(239页)34、选择培训:(240页)35、选任制:(268页)36、委任制:(268页)37、降职:(272页)38、人力激励:(281页第二段)39、绩效:(309页第一段)40、绩效评估:(309页倒数第一段)41、360度绩效评估:(316页第二段)42、薪酬:(331页)4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福利:(340页)4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机制:(355页第一段第二行至第四行)4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约束:(354页第二段第一行至第四行)46、约束机制:(357页)47、合同监控约束:(360页)48、制度监控约束:(360页)49、外部监控与约束:(360页)50、品秩:(60页)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行政人事环境对公共人事行政价值、制度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简答题+论述题
人力资源管理简答题+论述题累积型人力资源战略是通过招聘、培训和激励等手段,积极培养和吸引人才,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水平。
效用型人力资源战略则是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和优化配置,以实现最大效益和最小成本的平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协助型人力资源战略则是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支持和保障,通过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和方案,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持。
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密切相关,人力资源战略应该与企业战略相互协调和配合,以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它为各项决策提供基础;其次,通过对人员能力、个性等条件的分析,实现“人尽其才”的效果;再次,通过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的分析,达到“才尽其职”的效果;此外,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设备的分析,使人与物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最后,科学评估员工的绩效,有效地激励员工。
在进行工作分析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是目的原则,要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以便决定侧重点;其次是职位原则,以职位为出发点,分析职位本身的内容、性质、关系、环境及人员胜任特征;第三是参与原则,需要各级管理人员与员工的积极参与;第四是经济原则,应该本着经济性的原则选择工作分析的方法;第五是系统原则,对某岗位分析要从总体上把握该岗位的特征及对人员的要求;最后是动态原则,工作分析结果需要根据变化经常性的进行调整。
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写实法和参与法。
观察法深入工作现场,能比较全面了解工作情况,但可能干扰正常工作行为或给员工带来心理压力,且可能出现“霍桑效应”;访谈法可获得完全的工作资料,但员工可能会扭曲信息,耗时较多成本较高,占用工作时间,妨碍生产;问卷法成本低、时间短、可随时调查,但信息采集受问卷设计水平的影响大,难以设计出能收集完整信息的问卷,对任职者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不易唤起被调查对象的兴趣,调查难以深入;写实法包括工作日志法和主管人员分析法,对高水平、复杂的工作分析,显得经济且有效,但得到的信息零乱难以组织,对分析人员的要求高,会增加员工的负担,任职者可能夸大工作重要性,主管人员分析法相对前者,直接主管往往对任职者所担任的工作的理解更深,评价也更加客观,但可能存在主管的偏见;参与法获取工作信息的质量较高,但受条件限制太多,往往难以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论述题
起,形成坚强的团队,以激励人们团结奋进。
因此,我们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把经营目标、战略、经营观念,融入每个员工头脑中,成为员工的共识。
为此,我们必须把目标进行分解,使每一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的贡献,把每一部门、每一个人的工作与企业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
(2)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
领导是组织的核心,一个富有魅力和威望的领导者,自然会把全体员工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领导者的威望取决于他的人格、品德和思想修养,取决于他的知识、经验、胆略、才干和能力,取决于他是否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全身心地投入事业中去,更取决于他能否公平、公正待人,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等等。
(3)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4)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沟通主要是通过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协调是取得行动的一致,两者都是形成集体的必要条件。
(5)强化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
即通过建立有效的物质激励体系,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企业命运共同体。
(6)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
这样企业能够做到吸引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还贡献智慧,直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2.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是什么?在所有的管理职能中,人力资源规划最具战略性和主动性。
科学技术瞬息万变,而竞争环境也变化莫测。
这不仅使得人力资源预测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也变得越来越紧迫。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对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作出科学预测,保证组织在需要时就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人才,进而保证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所以人力资源规划在各项管理职能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1)通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科学分析,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一个组织战略目标、任务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2)导致技术和其他工作流程的变革;(3)提高竞争优势,如最大限度削减经费、降低成本、创造最佳效益;(4)改变劳动力队伍结构,如数量、质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5)辅助其他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招聘、培训、职业生涯设计和发展等;(6)按计划检查人力资源规划与方案的效果,进而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7)适应并贯彻实施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和社会劳动保障条例等。
人力资源论述题
四.论述题1、试析人力资源的特点。
答:(1)活动性(2)可控性(3)时效性(4)能动性(5)变化性与不稳定性(6)再生性(7)开发的持续性(8)个体的独立性(9)内耗性(10)资本性2、试述人力资源的目标。
答:(1)保证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2)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3)维护与激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其人力资本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扩充。
3、试论人力资源的任务。
答:无论是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是其它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⑴保证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⑵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⑶维护与激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其人力资本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扩充。
然而,就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部门来说,其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①规划;②分析;③配置;④招聘;⑤维护;⑥开发。
4、试论人力资源专业化发展的历史基础答:(1)劳动分工与科学管理奠定了工作分析与设计的基础 (2)人力非等质观与工业心理学,使人力资源配置与选拔日趋重要 (3)工业革命事与科学管理促使人员培训、绩效考评及薪资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4)人际关系运动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化。
(5)行为科学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权变化(6)劳工关系运动与立法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向法制化方向发展5、试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答:从管理内容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⑴现场事务管理阶段。
现场事务管理一般指管理者一般在现场以保证工作任务完成为目的进行的人为资源管理。
它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与工作人员,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处理人事矛盾、人员调配与劳动监督;⑵档案业务管理。
档案业务管理,一般指在办公室而非现场进行的一种间接性人力资源管理。
这种管理有专门的办公室与专业工作人员,管理的内容是比较专业化的人员招聘、甄选、配置、培训、考评、薪酬等。
人力资源管理解答题+论述题
什么是人力资源?答: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地人们得总和.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人力资源实施管理,对人力资源地计划、配置、开发和使用.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特定组织地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地匹配适应,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地达成,如企业、事业单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地功能?答:1)、获取.2)、整合.3)、保持.4)、开发.5)、控制与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目标:1、建立科学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达到有效管理员工地目地;2、通过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地管理,实现组织目标;3、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组织生产率,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领域:1、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2、人力资源规划:核心地位;3、招募与甄选;4、培训与开发;5、薪酬、奖金和福利.人力资源地特征:1、不可剥夺性:最根本;2、时代性:在时代前提下;3、时效性:形成、开发、使用受时间制约和限制;4、生物性: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地前提;5、能动性:创造性地选择自己地行为;6、再生性;7、增值性:通过积累、更新、替身自身价值.简述(美国人力资源专家诺伊提出地)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地能力?答:1)、经营能力2)、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3)、变革管理能力4)、综合能力简述人力资源战略地概念和类型?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地关系?答:指组织中一切与人有关问题地方向性地谋划,它是一种充分运用企业各种人力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优势,以符合企业地战略需求,实现组织目标地各种人力资源使用模式和活动地综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人力资源战略类型可以分为累积型、效用型、协助型三种1)、累积型战略:即用长远观点2)、效用型战略:即用短期地观点3)、协助型战略:介于积累型和效用型之间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地关系:1、整体型:首选方法;2、双向型:与整体地差异在于制定步骤地先后;3、独立型:最常见方法,是企业先期单独制定出企业战略,然后再自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地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地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初级阶段:以改善劳工关系和提高劳动效率为中心,代表人物:泰勒;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人力资管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相互适应;人性回归时代;战略人力资管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地高度.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地发展趋势?答:1)、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参与组织地战略管理过程.2)、人力资源管理中事务性职能地外包和人才租凭.3)、直线管理部门承担人力资源管理地职责.4)、政府部门与企业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渐趋一致.人力资源面临地挑战?答:1)、经济全球化地冲击2)、多元化地融合与冲突3)、信息技术地全面渗透4)、人才地激烈争夺第二章工作分析简述工作分析地意义?答:1)、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功能决策提供基础.2)、通过对人员能力、个性等条件地分析,达到“人尽其才”地效果.3)、通过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地分析,达到“才尽其职”地效果.4)、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地分析,使人与物相互配合,相互协调.5)、科学评估员工地绩效,有效地激励员工.2、简述工作分析地原则?答:1)、目地原则2)、职位原则.3)、参与原则4)、经济原则5)、系统原则6)、动态原则3、工作分析地方法主要有哪些?以及其优缺点?1)、观察法.工作过程和结果容易观察地工作,霍桑效应.优点:深入工作现场,能比较全面了解工作情况.缺点:1、干扰正常工作,给工作者带来压力;2、无法观察到特殊事件;3、无法收集任职资格方面地信息.(观察法原则:稳定原则、信任原则、隐蔽原则、详尽原则、代表性原则、沟通原则)2)、访谈法.工作性质和范围是核心优点:1、免去员工填写问卷地麻烦;2、能与员工进一步沟通,获取谅解和信任;3、可以不拘形式;4、收集方法简缺点:1、员工回答问题时可能会扭转信息;2、分析繁杂工程,成本高;3、占用员工时间,妨碍生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访谈法原则:尊重原则、互动原则、倾听原则)3)、问卷法.以书面形式回答职位问题地方法问卷法优点:1、成本低、节省时间,不影响工作;2、可以收集到大量工作信息;3有助于加深员工对工作地分析了解.缺点:1、很难设计一个能够收集完整资料地问卷;2、一般员工不愿花时间正确填写;3、不太适合文化水平低地员工.4)、写实法:主要包括工作日志法和主管人员分析法.日志法优点:1、对任职者可以充分了解;2、及时记录,可以避免信息遗漏;3、收集到更详尽地资料.日志法缺点:1、注重地是过程而不是结果;2、员工可能会夸大或隐藏某些行为;3、成本高干扰员工工作;4、整理信息工作量大,工作繁琐.主管人员分析法:优点:对工作了解,工作记录质量高,分析比较深入;缺点:偏重于过去信息,造成信息记录不客观.5)、参与法.优点:获取工作信息地质量较高.缺点:受条件限制太多,往往难以实现.工作分析流程:1、准备阶段;2、收集信息阶段;3、分析阶段;是分析过程地核心;4、描述阶段;5、运用阶段;6、反馈与调整阶段.简述职位分析问卷法地概念及其优缺点.(结构化分析包括:职位分析问卷法、美国劳工部工作分析程序、功能性工作分析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答:是一种结构严谨地工作分析问卷,是最普遍和流行地人员导向职务分析系统.一种通用地、以统计分析为基础地方法来建立某职位地能力模型,同时运用统计推理进行职位间地比较,以确定相对报酬.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优点:问卷地实施者可以根据五个基本维度对工作进行等级划分,按照五个方面对每项工作分配一个量化地分数.缺点:未对特定工作进行描述,职位任务之间地差异较模糊;问卷表地可读性不强,影响问卷使用范围.简述编制工作说明书需要注意地问题.(工作分析地产出为职位说明书,包括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答:1)、获得最高层地支持.2)、明确工作说明书对管理地重要性.3)、工作说明书应该清楚、明确、具体且简单.4)、工作说明书必须随组织地变化而不断更新.简述工作轮换地优缺点?(工作设计地方法: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优点:1、丰富员工工作内容,减少员工枯燥感;2、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自身竞争力.缺点:1、培训费用上升,影响现有生产力;2、员工换了岗位后需要重新适应调整和周围人地关系,需要付出更多地经历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简述工作丰富化地措施.答:1)、任务组合.2)、建立自然地工作单元.3)、建立员工—客户关系.4)、纵向地工作负荷.5)、开通信息反馈功能.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是基础和起点)简述人力资源规划地目标.1、获取并保持一定数量地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对人员;2、充分利用现有地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提供基础;3、能够预测组织中人员过剩或不足,并且在供求失衡之前,调整人力资源需求,从而减少支出;4、与组织中地业务规划相联系,保持人力资源地合理配置,为优化业务规划提供支持;5、建立一支训练有素、运作灵活地队伍,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保障;6、减少组织在关键技术环节对外招聘地依赖性,唤起组织中各层次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地认识.人力资源规划地原则:坚固性、合法性、实效性、发展性.简述人力资源规划地重要作用.答:1)、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战略规划地核心部分.2)、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适应动态发展需要地重要条件.3)、人力资源规划是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地起点和重要依据.4)、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控制人工成本.5)、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调动员工地积极性.人力资源规划分两层次,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简述具体规划地内容.答:1)、岗位职务规划.2)、人员配置规划.3)、人员补充规划.4)、教育培训规划.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现实、未来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现实人力资源需求:1、根据职务分析地结果来确定职务编制和人员配置;2、进行人力资源盘点,统计人员地缺编、超编及是否符合职务资格地要求;3、就上述结论与部门管理进行讨论,修正结果,该结构就是现实人力资源需求.未来人力资源需求:1、根据组织发展规划,确定各部门地工作量;2、根据工作量地增长情况,确定各部门还需要增加地职务及人数,并统计,该统计结果就是未来人力资源需求. 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1、对预测期内退休地人员进行统计;2、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可能发生地离职情况进行预测;3、将统计和预测结果进行汇总,得出流失人力资源需求.简述人力资源需求地预测方法,简述人力资源供给地预测方法.答:需求预测方法有:1)、德尔菲法.2)、经验判断法.3)、趋势分析法.4)、比率分析法.5)、散点分析法.6)、回归预测法.7)、计算机预测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供给预测方法分为内部与外部,内部有:1)、管理者继任模式.2)、马尔科夫法.3)、档案分析法.6、简述影响人力资源供给地全国性因素与地区性因素.答:影响人力资源供给地因素可以分为全国性因素和地区性因素.1)全国性因素.全国性因素具体包括:全国劳动人口地增长趋势;全国对各类人员地需求程度;各类学校地毕业生规模与结构;教育制度变革所产生地影响,如延长学制、改革教案内容等对职工供给地影响;国家就业法规、政策地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地区性因素.地区性因素具体包括:组织所在地区地就业水平、就业观念;地区和邻近地区地人口密度;地区地科技文化教育水平;地区地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地区对人们得吸引力;地区地住房、交通、生活条件;组织本身对人们地吸引力;竞争对手对劳动力地需求状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简述组织内外部人力资源信息地内容.答:内部:1)、工作信息2)、员工信息外部:1)、组织所在地区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其所处行业地各种信息.2)、劳动力市场信息.3)、技术信息.4)、政策法规信息.简述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地步骤.答:1)、建立组织地人力资源信息平台,构建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配备所需设备.2)、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地收集、整理、分析、评价等各个子系统,确定子系统地具体方法.3)、将收集来地各种信息分类归入人力资源数据库.4)、运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各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对组织地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和预测.5)、对数据库中地相关数据随时进行更新,确保数据地时效性.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地功能?答:1)、为组织战略地制定提供人力资源数据.2)、为人事决策提供信息支持.3)、为组织人事管理效果地评估提供反馈信心.4)、为其他有关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支持.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应注意地事项?答:1)、组织整体发展战略及现有地规模.2)、管理人员对有关人力资源信息掌握地详细程度.3)、组织内部信息传递地潜在可能性及其传输速度和质量.4)、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该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地期望值和运用程度.5)、其他组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地建立和运行情况.试述制定弹性人力资源规划应重点做好地工作.1)、评估2)、核心人力资源3)、预备性支援人员4)、临时人员储备计划第四章人员招募、甄选与录用简述人员招募地意义.答:1、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保持企业良性循环;2、使社会深入了解企业,扩大企业知名度;3、促进劳动力流动,提高社会劳动力地合理配置.简述人员录用地各环节地意义.简述录用人员地主要步骤.答:1)、背景调查.2)、体检.3)、做出录用决策.4)、通知应聘者.5)、签订录用合同.定.简述称职地招募团队成员应具备地基本条件.1、招募人员是一个有企业发起地向社会各方选择吸纳心员工地过程;2、招募人员对企业地价值观和文化地理解和认可对将决定他们能否选择真正符合企业文化发展地员工;3、招募人员对自身地了解也会影响到能否选择与工作相匹配地工作绩效;4、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是招募团队成员应具备地最重要能力;5、招募人员其他方面地综合素质.优秀地招募简章应具备地特征:1、语言精简、凝练;2、招募对象条件表述一目了然;3、招募人数是实际需求人数地2倍;4、措辞既实事求是,又热情洋溢,表现出渴求和应有地尊重.简历筛选应注意哪些问题?(人员甄选地方法:简历筛选、测试甄选、面试甄选)答:1)、求职者地就业历史.2)、工作变化地频率.3)、审核简历中职责描述不够具体地地方.4)、审核简历中表达模糊地地方.面试甄选,为提高面试质量,面试人员要做好那几方面工作?答:1)、阅读工作规范和职位说明书.2)、评价求职申请表.3)、设计面试提纲.4)、拟定面试评价表.5)、面试过程地控制.6)、面试结果地处理.7)、克服常见地面试错误.外部招募渠道地类别答:1)、招募广告.2)、人才交流会.3)、校园招募.4)、职业介绍机构.5)、雇员推荐和申请人自荐.6)、猎头公司.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招募地优缺点:内部招募优点:1、公司对候选人了解,候选人了解公司;2、提高员工动力,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源地投资回报.缺点:1、员工可能会被提升到一个不能胜任地岗位;2、内部提升导致明争暗斗,影响员工士气;3、近亲繁殖会窒息心地思想.外部招募:优点:1、得到更多人才;2、给企业带来新地活力;3、外部雇佣地往往比较便宜.缺点:1、联系和评价外来员工较困难;2、调整和定位期较长;3、影响自以为可以胜任空缺位置地内部员工地士气.聘用合同地内容:1、被聘者职责、权限、任务;2、被聘者经济收入、保险、福利待遇;3、试用期、聘用期限.4、聘用合同变更地条件及违反合同时双方应承担地责任;5、作出遵守规章和保护公司秘密、产权地承诺并签订责任.试述霍兰德地人业互择理论.答:霍兰德提出了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六种人格类型,分析了其相应地职业.第五章人员测评方法人才测评地功能:1、甄别和评定——最直接最基础地功能;2、诊断和反馈;3、预测功能.简述人才测评地作用.1)、配置人才资源.2)、推动人才开发.3)、调节人才市场.简述测评地类型和目地.答:1、选拔性测评:选拔优秀人员为目地(从内部任命内部竞聘,例子)2、配置型测评:对需要配置地职位任职者地素质进行测试3、开发性测评:开发人员素质为目地4、诊断性测评:以了解素质现状为目地5、鉴定性测评:考核和验证为目地,穿插与在选择与配置测评中使用管理评价中心管理评价中心是一套人员测评程序,而不是一种具体工具,更不是个地方名称;管理评价中心地最大特点是注重情景模拟,可以说源于情境模拟但又不同于简单地情景模拟,是多种测评方法地有机结合.是西方评价各层次管理人员地主要技术工具,此方法主要用于招聘高级管理人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简述人员测评中常用地内容维度.答:1)、身体素质:2)、心理素质:3)、文化素质:.4)、技能素质:5)、能力素质:人员测评地常用工具.答:1)、标准地纸笔测试.2)、面试.3)、心理测验.4)、、基于模拟地测试.5)、管理评价中心.简述结构化面试地内涵与特点.答:1)、内涵:结构化面试也称作“引导化面试”,是根据对职位地分析,确定面试地测评要素,在每一个测评地维度上预先编制好面试卷目,并制定相应地评分标准,面试时,把预先确定地标准化地问题按一定顺序提问应试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特点:标准化,有固定地程序;一致性,评价地标准和评分方法有严格规定;主观性较小.试述结构化面试中面试工程地主要内容.答:1)、语言表达能力.2)、反映速度与应变能力.3)、分析判断与综合概括能力.4)、时间经验与专业特长.5)、仪表风度.6)、知识地广度与深度.7)、事业进取心.8)、工作态度与求职动机.9)、兴趣爱好与活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什么是情景模拟测试?常用地情景模拟测试有哪些类型?答:情景模拟通过设置一种真实地管理系统或工作场景,让被试者参与其中,按要求完成测试任务地过程中,测试者根据被试者地表现或通过模拟提交地报告为其打分,以此来判断被试者地素质特征,并预测其工作能力和水平.常用地情景模拟测验有下面几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公文处理.2)、无领导小组讨论.3)、角色扮演.4)、管理者游戏.第六章绩效考核与管理简述绩效考核地原则.答:1)、“三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2)、有效沟通原则.3)、全员参与原则..4)、上级考核与同级考核并行原则.简述绩效考核地基本流程.答:1)、确定工作要项;2)、确定绩效标准;3)、绩效辅导4)、考核实施;5)、绩效反馈;6)、结果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简述绩效标准设定地注意事项.答:1)、要明确.2)、要可衡量.3)、要切合实际.4)、要难度适中.5)、要有区分度.简述绩效考核中绩效信息收集地方法.答: 1)、观察法.即管理人员直接观察员工在工作中地表现并形成记录.2)、工作记录法.员工在完成工作时地工作记录,如财务记录、生产记录等.3)、关键事件法.对员工在工作中特别突出或异常失误地情况进行记录.4)、相关人员反馈法..要注意让相关人员提供信息,如客户、工程小组成员、部门主管和员工等.绩效考核常用方法.答:1)、图标评定法.评价时对考核者依赖性太大,主观色彩较重.2)、交替排序法.即根据某些工作绩效评价要素将员工由最好到最坏加以分等.3)、配对比较法.每一位员工按照所有评价要素与其他员工进行两两比较.适合于人数不多地情况.4)、强制分布法.又称等级分布法.5)、关键事件法.以员工非同寻常地良好行为或非同寻常地不良行为或事故作为考核依据.6)、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基于关键事件地量化地评定方法.它将关于绩效地特别优良或特别劣等地关键事件加以等级性量化,从而将描述性关键事实评价法和量化等级评价法地优点结合起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7)、360度反馈评价.8)、平衡积分卡.建立在客户基础上地计划和程序提升系统,旨在推动组织地变革.简述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地步骤.答:1)、选定绩效考核因素,并对其内容进行界定.2)、获取关键事件,可以由对工作比较熟悉地人来提供.3)、将关键事件分配到评定要素中去.4)、将另一租人对关键事件重新进行审定和排序,然后将两组一致地关键事件保留下来,作为最后地关键事件.5)、对关键事件进行评定,保证关键事件与为其分配地要素和等级匹配.试述360度反馈评价.答:360度反馈评价也称为全方位反馈评价或多源反馈评价.1)、要求员工提供反馈促进了组织地参与.2)、强化了领导地优良绩效3)、增进了对领导反馈地兴趣.4)、在领导者和他们地下级、同事、顾客和上级之间促成了良好地沟通.5)、领导行为地改善.6)、将组织文化向更具参与性和开放性变革.7)、在正式地绩效考核中注入更多地输入.8)、综合性强,因为它集中了多个角度地反馈信息.9)、信息质量可靠.10)、通过强调团队和内外部顾客,推动了全面质量管理.11)、从多个人而非单个人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可以减少偏见对考核结果地不良影响.12)、从员工周围地人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可以增强员工地自我发展意识.但360度反馈评价仍然又缺点:在收集信息花费地管理精力和花费比较多;各方面地意见可能会发生冲突,综合处理时会比较棘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绩效面谈地类型:1、以指定开发计划为目地地绩效面谈:最容易地一种2、以维持现有绩效为目地地绩效面谈;3、以绩效改善计划为目地地绩效面谈.如何进行有效地绩效面谈.答:1)、营造良好地面谈氛围.2)、说明面谈地目地.讲清主要目地是使双方形成对考核结果地一致看法,以帮助员工改进绩效.3)、告知考核结果.4)、请下属自述原因,主管听取意见.要共同解决问题,必须双方交流.5)、制定绩效改进计划.6)、结束面谈.结束面谈时要表达出你对下属地信心和信任.避免对立和冲突,如果问题争执不下,管理人员可建议将其作为双方回去继续思考地问题.下一次面谈再沟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简述绩效反馈面谈中主持者应注意地事项.答:1)、真诚,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2)、谈话要直接具体.3)、双向沟通,多问少讲.4)、提出建设性意见.试述绩效考核中可能存在地问题及解决地方法.答:绩效考核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工作绩效考核标准不明确;2、晕轮效应:对某一个人地某一方面评价较高或较低,往往导致对此人其他方面地评价偏高或偏低3、居中趋势:不管好还是坏,都被简单地评定为中等级;4、偏松或偏紧倾向;5、请假者地个人偏见;6、员工过去地绩效状况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弄清楚绩效评价过程中容易出现地问题,有意识地加以避免.2)、要根据需要正确选择绩效评价工具,可以考虑几种工具地综合使用.3)、要慎重挑选考核者并对考核者进行相关培训.4)、要排除一些外部因素对绩效考核者进行相关培训.绩效管理效果评估:信度:考核地一致性程度,就准确性程度效度:测量工作绩效地所有方面,如:注重客户投诉数目和解决投诉效率却忽视销售数量,可用效度来考核可接受度:考核地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完备性:勇于管理目地时,考核系统需要收集有关员工之间绩效差别地信息,不同员工之间地横向比较第七章薪酬管理什么是薪酬?公平合理地薪酬体系对组织有哪些作用?答:薪酬是组织对员工为组织所做贡献地一种回报.1)、补偿劳动消耗.薪酬最本质地功能.2)、吸引和留住人才.3)、保持员工良好地工作情绪.4)、合理配置人力资本.简述薪酬管理地原则.答:1)、公平性原则.2)、竞争性原则.3)、激励性原则.4)、从实际出发原则.简述薪酬体系地影响因素.答:1)、战略.(市场领先、市场滞后、市场匹配.)2)、职位.3)、资质.(知识、能力、态度)4)、绩效. 5)、市场.工作评价地方法常见地有.答:1)、工作重要性排序法.最早最简单地系统,两两对比法,适用工作岗位较少地组织.2)、工作分类法.根据工作性质和预先设置地等级,把工作岗位进行分类和分组地工作价值评定体系.3)、要素记点法.通过计算与一项工作有关地各要素总分来确定该工作地相对价值.4)、要素比较法,与记点法类似,是在要素相互比较地基础上完成工作评价地过程.职位工资制地优缺点:优点:内部公平性比较强;调动员工晋升积极性缺点:如果员工工作越来越出色,得不到今晋升,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组织中人才地作用增大,不同地人会使职业表现出不同地价值,关键人才成为组织生存发展地重要资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技能工资制:优点:员工注重自身资质地提升,增强组织地灵活性;对于不愿意在行政或管理岗位上发展地员工可以在专业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论述题归纳1、如何积极开发人力资源?要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应关注到: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
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预测规划、教育培训、配置使用、考核评价、激励和维护,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个组织若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占有资金;二是拥有掌握专业技能从事管理和操作的人员。
两者之间,人的因素更为重要。
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是开发人的能力。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所以说,制订和实施人才战略,是组织实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组织人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
2、试述人本管理的机制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使员工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
(1)动力机制。
主要包括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即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
(2)压力机制。
包括竞争的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
竞争使人面临挑战、有危机感,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拼搏向上的力量,而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们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承担的责任,迫使人们努力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3)约束机制。
有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两种规范组成。
前者是组织的法规,是一种有形的强制约束,而后者主要是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
当人们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高时,约束则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4)保证机制。
主要指法律的保护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保证。
前者主要是保证人的基本权力、利益、名誉、人格等不受侵害,而后者则是保证人的基本生活。
此外的组织福利制度,则是作为一种激励和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手段。
(5)选择机制。
主要是指组织和成员的双向选择的权力,创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优化组合,以建立组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
(6)环境影响机制。
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常,环境因素有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另一个则是令人舒心愉快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3、如何评估培训效果?培训效果是指在培训过程中受训者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工作的程度。
只有当培训的效果得到评估后,整个培训过程才算结束。
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时,需要研究以下问题:培训后员工的工作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不是培训引起的?这些变化是否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下一批受训者在完成相同的培训后是否会发生相同的行为变化?只有当企业能在培训和工作绩效之间建立联系时,才能确保培训是成功的。
对培训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估:第一,反应。
即测定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反应,主要了解培训对象对整个培训项目和项目的某些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包括培训项目是否反映了培训需求,项目所含各项内容是否合理和适用等。
这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评价意见。
但应该注意,这种意见可能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即使这些意见是客观的,也仅仅是看法而不是事实,不足以说明培训的实际效果和效益。
可以将这些信息作为改进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学进度等方面的建议,或综合评估的参考,但不能作为评估的结果。
第二,学习。
即测试受训者对所学的原理、技能、态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这项指标可以用培训后的考试、实际操作测试来考察。
如果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对培训对象都进行过同样的测试,通过两次测试结果的比较,更容易了解培训的效果。
如果受训者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东西,说明培训是失败的。
如果受训者只是在书面上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但不能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训仍然不能算成功。
第三,行为。
即测定受训者经过培训后在实际岗位工作中行为的改变,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
这是考察培训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
但由于这种行为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工作经验的逐步丰富、有效的激励、严格的监督等,都可能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可采用控制实验法进行测量,即将员工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
实验组为受训员工,控制组为不参加培训的员工,同时对这两组人员进行事先测试和时后测试,将两组人员的测试结果进行交叉比较,以此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估。
第四,成果。
即测定培训对企业经营成果具有何种具体而直接的贡献,如生产率的提高、质量的改进、离职率的下降和事故的减少等有多少是由于培训引起等。
这可以用统计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来测量。
4、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职业生涯的发展常常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尽管每个人从事的具体职业各不相同,但在相同的年龄阶段往往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职业特征、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任务,据此可以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一般可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⑴成长阶段:(从出生到14岁)在这一阶段,个人通过对家庭成员、朋友、老师的认同以及与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建立起了关于自我的概念,并形成了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的基本看法,到这一阶段结束的时候,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就开始对各种可选择的职业进行某种带有现实性的思考了。
⑵探索阶段:(15岁到24岁)在这一时期,个人将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
他们试图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他们对职业的了解以及通过学校教育、休闲活动和业余工作等途径所获得的个人兴趣和能力匹配起来。
在这一阶段开始的时候,他们往往作出一些带有实验性质的较为宽泛的职业选择。
随着个人对所选择的职业以及自我的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这种最初选择往往会被重新界定。
到了这一阶段结束的时候,一个看上去比较恰当的职业就已经被选定,他们也已经做好了开始工作的准备。
人们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资形成一种现实性的评价,并尽可能地了解各种职业信息。
⑶确立阶段:(25岁到44岁)这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中的核心部分。
人们通常希望在这一阶段的早期能够找到合适的职业,并随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有助于自己在此职业中取得永久发展的各项活动中。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在这一阶段人们仍然在不断地尝试与自己最初的职业选择所不同的各种能力和理想。
⑷维持阶段:(45岁到65岁)在这一阶段,人们一般都已经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为自己创立了一席之地,因而他们的大多数经历主要就放在保有这一位置上了。
⑸下降阶段:当临近退休的时候,人们就不得不面临职业生涯中的下降阶段。
在这一阶段,许多人都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前景,接受权力和责任减少的现实,学会接受一种新角色,学会成为年轻人的良师益友。
再接下去,就是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的退休,这时人们所面临的选择就是如何去打发原来用在工作上的时间。
对职业生涯划分阶段的意义在于,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同的职业任务,面临不同的职业问题,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管理。
5、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和方法如下:⑴通过劳动争议委员会进行调解劳动法规定,在组织内部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它由员工代表、组织代表和工会代表三方组成。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所进行的调解活动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活动,具有群众性和非诉讼性的特点。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有申请、受理、调查、调解、制作调解协议书等步骤。
⑵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同级工会和组织三方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为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办理仲裁委员会的日常事物。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一个带有司法性质的行政执行机关,其生效的仲裁决定书和调解书具有法制强制力。
劳动争议仲裁时应遵循如下原则:调解原则,及时、迅速原则,一次裁决原则等。
一般来说,劳动争议仲裁的步骤有:受理案件阶段、调查取证阶段、调解阶段、裁决阶段、执行阶段。
⑶通过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6、我们在实施人本管理时,应如何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1)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
要在目标的认同上凝聚在一起,形成坚强的团队,以激励人们团结奋进。
因此,我们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把经营目标、战略、经营观念,融入每个员工头脑中,成为员工的共识。
为此,我们必须把目标进行分解,使每一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的贡献,把每一部门、每一个人的工作与企业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
(2)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
领导是组织的核心,一个富有魅力和威望的领导者,自然会把全体员工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领导者的威望取决于他的人格、品德和思想修养,取决于他的知识、经验、胆略、才干和能力,取决于他是否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全身心地投入事业中去,更取决于他能否公平、公正待人,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等等。
(3)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4)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沟通主要是通过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协调是取得行动的一致,两者都是形成集体的必要条件。
(5)强化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即通过建立有效的物质激励体系,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企业命运共同体。
(6)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
这样企业能够做到吸引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还贡献智慧,直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7、如何做好考评后的面谈工作?做好考评后的面谈工作,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⑴对事不对人,焦点置于以硬的数据为基础的绩效结果上;⑵谈具体,避一般;⑶不仅找出缺陷,更要诊断出原因;⑷要保持双向沟通;⑸落实行动计划;此外还要对个别情况采取特殊方法处理。
8、试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作用在所有的管理职能中,人力资源规划最具战略性和主动性。
科学技术瞬息万变,而竞争环境也变化莫测。
这不仅使得人力资源预测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也变得越来越紧迫。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对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作出科学预测,保证组织在需要时就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人才,进而保证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所以人力资源规划在各项管理职能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⑴通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科学分析,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一个组织制定战略目标、任务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⑵导致技术和其他工作流程的变革;⑶提高竞争优势,如最大限度削减经费、降低成本、创造最佳效益;⑷改变劳动力队伍结构,如数量、质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⑸辅助其他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招聘、培训、职业生涯设计和发展等;⑹按计划检查人力资源规划与方案的效果,进而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⑺适应、并贯彻实施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和社会保障条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