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专业表现技法》《国画》《人机工程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专业表现技法》《国画》《人机工程学》《环境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摄影
英文名称 Photography
课程代码 1260366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 2
总学时 36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本课程以最终作业为考核标准。
其中作业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
在现代信息社会,图片信息以其独有的冲击力和直观性已成为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介之一,掌握摄影是设计专业学生制作图片、辅助设计的重要手段。
摄影基础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主要学习摄影的基本知识、实用拍摄技术、特别是掌握数码摄影的操作方法与表现手段。
通过以数码为主的摄影教学与训练,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使非摄影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摄影技能并能运用实用摄影技术服务于自己的专业应用。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任课教师自定并以最新版摄影技法书为辅。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器材与设备常识(4学时)
1.相机、镜头、感光材料及辅材。
2.分类、适用于选购。
3.工艺与流程。
4.检索资料(4学时)
(1)往院图书馆、大书店、英特网上或摄影器材商店查阅、调研有关器材的信息资料及相关摄影知识。
(2)写一篇调研报告。
(3)准备一台具有手控功能的相机,倡导与鼓励学习与准备具有手控功能的数码相机。
第二章实用摄影技术(4学时)
1.光圈、快门速度与曝光组合
2.成焦、对焦与景深预测
3.测光原理与正确测光
4.感光材料与影像质量控制
5.光造型与用光基础
6.实践拍摄练习(20学时)
(1)大小光圈的差别与适用
(2)不同快门速度的差别与适用
(3)有选择的景深控制
(4)不同方向光位与光效
第三章作业讲评与结课总结(4学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基本摄影技术,即会用包括光圈、快门速度、景深控制……等照相技术主观能动的控制自己的影像;认识光线对于摄影的作用,了解光造型基本原理,学会基本摄影用光进行摄影表现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拍摄实践、图片制作和作业讲评总结。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以直观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
维和综合表现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现场教学课程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资料作为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图片资料。
3.实践环节
(1)实验要求:
实践环节是摄影基础课程中一个主要的环节。
使学生能独立运用摄影器材进行摄影,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继而掌握实用摄影技术。
课程时间为24学时。
(2)实验内容
(a)大小光圈的差别与适用
(b)不同快门速度的差别与适用
(c)有选择的景深控制
(d)不同方向光位与光效
4.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1)课外作业
作业由一份考察报告和一组摄影构成。
摄影印放成5寸照片再按题目统裱贴在一张白纸上。
(2)答疑和质疑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
5.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用以最终作业成果为考核标准。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素描,色彩。
本课程应在上述先修课程学完后开课。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任课教师自定并以最新版摄影技法书为辅。
执笔人:吴炜
《专业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专业表现技法
英文名称 Specialty Expressive Technique
课程代码 1260376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 3
总学时 48
先修课程素描设计素描色彩装饰色彩平面构成设计色彩构成设计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采用课程作业评定形式;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专业表现技法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的主干学科课程。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构思和绘制草图、手绘、喷绘各种色料和质地的绘图练习,以及各种绘图工具的学习,让学生正确地选择绘图表达方式,充分了解和熟练使用绘图材料和工具,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表现技巧,根据所要表达对象的特点及构成的要素,使学生在今后的课程中能利用不同的视觉表现语言表达造型、结构透视、色彩和质地效果,并在实现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特的创作风格。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 刘宇著《现代环境艺术表现技法教程》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次印刷。
[2] 专业表现技法教学CAI课件
参考书:
[1] 丁珊著,《黑白画技法》,浙江摄影出版社,994.10第一版。
[2] Roger W.Hicks著,《THE AIRBRUSHING BOOK》,美国专业图书。
[3] 俞雄伟著,《室内效果图表现技法》,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3第一版。
[4] 刘卫群编著,《产品预想图画法》,四川美术出
版社,1990.11第一版,1991.11第2次印。
[5] 张旭晨编著,《设计表达一产品设计的平面表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10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专业表现技法概述(2学时)
第二章专业表现技法类别及表现方式
速写式表现、钢笔淡彩画法、水粉画法、透明水色画法、麦克笔画法、色粉画法、喷绘画法、特殊技法、综合表现等
重点:速写式表现、麦克笔画法、喷绘画法、特殊技法。
第三章欣赏与分析(2学时)
第四章不同表现方式的技法练习
1.速写式的表现方法(20学时)
(1)钢笔技法(每天10张作业,A4纸张30张)
产品练习、建筑练习、风景练习、人物练习、装饰练习、卡通画练习
(2)马克笔或水溶性笔及其它材料的性能尝试与应用(内容可选,A3纸张6张):
产品练习、建筑练习、风景练习、人物练习
重点:钢笔技法和马克笔或水溶性笔的使用技巧和表现方法。
难点:马克笔的使用技巧和表现方法。
2.水粉、水彩、炳烯、蜡笔和其它表现材料的性能及表现方法 (4开纸张2张) (12学时)(1)笔法应用
(2)综合表现方法
重点:掌握不同材料的性能并作相应练习。
难点:
1.特殊技法的技巧与操作方法。
2.根据创意选择具体表现方法。
3.喷绘技法(内容可选,2开纸张1张):(12学时)
(1)建筑效果图
(2)超级写真图片
重点:掌握喷绘制作的具体步骤及使用技巧。
难点:喷笔使用技巧,画幅较大造成的画面总体控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工具与材料进行表现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周围世界敏锐的感受力力,创造性的运用不同方法达到表现目标。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实验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以直观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现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实践性的获取知识,增加现场教学课程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多媒体教学系统作为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专业表现技法教学范画、CAI课件
3.实验环节
(1)实验要求:
实验课学生分为十个小组进行实验,每一小组2-3人。
(2)实验内容:
1)喷笔的使用常识
2)气泵的使用
4.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1)课外作业
以课堂作业完成后作为最终作业
(2)答疑和质疑
在课程结束后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
5.课程设计
本课程共计四周,第一周设计草图练习、第二-三周麦克笔练习,第四周水粉喷绘练习、水粉写实练习。
6.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取最终结课作业和平时作业成绩相结合的方法,最终结课作业占总成绩的70%。
执笔人:刘宇
《国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国画
英文名称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课程代码 1260386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 2
总学时 36
先修课程素描Ⅰ素描Ⅱ色彩Ⅰ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国画是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中国画知识和了解民族艺术语言的专业基础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国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画的基本知识与审美特征,掌握国画的表现技法,使民族艺术特色在以后的艺术设计学习过程中发挥深厚的底蕴作用。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杨振国.中国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5.1版.
主要参考书:
金维诺.永乐宫壁画全集.天津人美出版.2000.3.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介绍中国画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画的历史发展,在世界绘画艺术中的民族特色,掌握国画的表现技法和水墨画的基本规律和技法。
(2学时)重点:了解中国画的历史发展。
难点:明确中国画在世界绘画艺术中的独特位置。
第二章工笔临摹(22课时)
通过永乐宫壁画的临摹,使学生掌握传统中国工笔重彩画的临摹技巧和方法,了解中国画的造型特点和设色技巧。
中国画线条的练习。
中国画线条的平、留、圆、重、变的审美趣味。
第一节国画人物上色的步骤方法与技巧。
加强阐述东方艺术与西洋绘画艺术的对比,掌握东西文化的差异与文化价值。
重点:通过对技法的掌握了解体会中国画的深层文化特征。
难点:(1)工笔画的上色程序,(2)水分与用笔。
第三章写意花鸟画(12课时)
通过对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传统水墨的表现技巧,梅、兰、竹、菊的传统画法。
重点:国画学的概念和原理知识,体会水墨艺术特色。
难点:掌握写意的基本笔法与墨法,掌握运用毛笔和水墨的基本技巧。
了解国画写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国画学中的有关写意的专业术语,提高写生技能和熟练掌握国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体会东方艺术的审美意趣。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辅导练习、示范分析、考试考查等。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一般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把握教学难度与梯度,采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把握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
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训练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2)教学手段
采用优秀教学范图及应用该课程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素描写生技法范图、教师教学范图、该课程CAI 课件。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作业:线描稿一张(四开)、工笔重彩(四开)一张、写意两张。
答疑和质疑随堂辅导解决。
4.课程设计
本课程为三周,每周12学时,其中线描稿一张、工笔重彩24学时、写意12学时,以上均包括多媒体课件讲授、辅导时间。
5.考试环节
工笔重彩为结课成绩占70%,其中线描稿、写意为平时成绩占30%。
考试形式:卷面,采用本单元作业综合评定给出评定成绩。
执笔人:王春涛
《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
英文名称 Ergonomics
课程代码 1260396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 2
总学时 32
先修课程透视原理、设计制图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采用课程作业形式
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
课程,是研究人、机、环境相互关系的主干学科基础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它是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一定的人机设计练习,使学生对这门学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培养起在工业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初步培养一定的人机设计能力,为艺术设计打好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刘盛璜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二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概论(1学时)
1.人体工程学由来及发展
2.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
3.人体工程学应用
重点: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生理学、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人体测量学。
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的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第一章人体工程学基础(6学时)
第一节:人体生理学知识
1.感觉系统
2.人体运动系统和人体力学
重点:视觉的生理基础、听觉的生理基础、骨骼肌的两种作用(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
理解:视觉、听觉的形成原理
第二节:心理学知识
1.心理和行为
2.感觉和知觉
3.注意和记忆以及思维和想象
4.领域和个人空间
重点:心理学中常用的三种维度、人的心理活动的三大类型、感受性的概念及分类、感受阈的概念及分类、韦伯定理
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三大类型、赫尔的人际空间距离关系
第三节:人体测量学知识
1.人体测量学由来和发展
2.人体测量学的内容与方法
3.百分位、平均数、标准差和人体尺寸的相关定律
重点:人体测量的主要内容、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百分位的概念
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疲劳的概念、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概念及其代表的趋势、影响人体测量的个体和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人和环境(5学时)
第一节: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1.环境构成
2.刺激与效应
3.知觉传递与表达
4.人体舒适性
重点:舒适性的概念及其类型
理解:人体感官、心理和环境交互作用
第二节:行为与环境
1.环境行为及其特征
2.人的行为习性
3.人的行为模式
4.行为与室内空间分布
重点:环境行为的概念、人的行为习性、环境行为基本模式
理解:行为与室内空间尺度的关系、理解并运用行为内容模式
第三节:视觉与环境
视觉特性
色彩与视觉
形态与视觉
质地与视觉
空间与视觉
重点:视觉特征及适应、暗适应、光适应的概念;色彩的知觉效应;质地的视觉特征
理解:空间旷奥度的概念及其视觉特征;常见的室内空间形态
第四节:听觉与环境
声音与听觉
听觉特征
室内噪声控制与隔声
重点:声源的概念与声源的四种类型、双耳听闻效应、掩蔽效应
理解:噪声对人的影响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基础和过程;人的环境行为表现、特征和规律;人对建筑环境的视觉、听觉等感觉的要求及其相互的制约作用。
课程作业(20学时)
人机工程设计是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主导思想,在设计中要以人为主线,将人机工程学理论、原则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
训练学生解决“物”与人相关的各种功能的最优化,创造出与人的生理、心理机能相协调的“物”。
指导学生应用人机工学理论与方法对一个空
间进行人机设计,并完成从设计调研、设计定位、设计创意、设计深入、人机分析过程。
总学时:32
教学学时:32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市场调研、课程作业考查以及等。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从确定设计课题,到分析设计课题直至设计课题完成的全过程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增加市场需求情报调研、参观、课堂讨论交流及设计讲评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3)计算机的应用
本课程有20学时上机学时要求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设计效果图、三视图和设计报告书或设计说明版面的设计表达。
2.教学辅助资料
人机工程学基本理论的CAI教学课件。
3.课程作业、课外作业、讨论交流、讲评
(1)课程作业:
以“家庭居室的某个局部空间的人机设计”为题。
如:“厨房的人机设计”作为选题进行设计。
a、调研报告:调研地点、时间;调研内容(如厨房的布局);设计课题确定,开发的侧重点(功能的划分、尺寸确定、设计风格及样式、照明及材料的选择)
b、设计报告书;
封面设计
目录设计
设计调查报告
设计构思(平面图的功能划分、设计草图)
设计展开(平面图、不同视角的透视图、立剖面图)
设计总结(人机分析)
(2)课外作业
准备完成课程作业所需的材料,到市场或企业寻找合适的选题,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课内未完成的作业课外补充完成。
(3)指导和讲评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指导和讲评。
4.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以课堂讲授为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人机设计为辅。
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题目或自选题目进行市场调研、概念设计、设计构思、设计展开、方案确定、综合评价,借助计算机进行效果图及平面图、立剖面图制作分析,最后完成一整套设计方案。
要求:完整的设计报告书。
5.考试环节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执笔人:汤洲
《环境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环境设计基础
英文名称 The Foundation of Environment Design
课程代码 1260406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 3.5
总学时 60
先修课程设计制图、透视原理、专业表现技法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采用课程作业评定形式;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主要学习室内、室外环境设计的思维方法及空间表现的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进行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基本了解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优秀设计实例,并通过对几种类型的课题进行课程设计,从调研设计到制作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为以后工作中从事具体实践项目打下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朱淳,《室内设计基础》,上海人美出版社。
参考书:
[1] 宋海林编著,《室内经典—商业空间》,天大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2] 郭驽著,《世界小住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 (6学时)
了解和掌握环境设计(室内外)基本知识,包括尺度和功能等一切必备的常识。
第二章住宅室内设计(18学时)
第一节住宅室内设计的功能
了解基本尺度和功能的分析,掌握空间塑造的手段。
第二节住宅室内设计的空间配置
第三节住宅室内的墙、顶、地的设计
重点:室内设计的空间配置及墙、顶、地的设计。
难点:要掌握家具配置及室内装饰设计。
第三章商业空间规划及设计(18学时)
第一节商业空间的构成条件
第二节掌握商业空间形态、布局、商品构成、动线与区域
第三节销售形态与服务方式及买卖功能的考虑。
第四章娱休、餐饮空间的设计 (18学时)
第一节制定娱乐设计定位,对主体和风格进行研究。
第二节对业主精神主题调查和研究。
第三节掌握主导的室内空间设计和辅助空间设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课程设计、考试考查等。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及答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采用范图和幻灯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手段。
(3)计算机应用
在制作效果图阶段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绘图。
2.教学辅助资料
图片、幻灯及已完成的设计项目案例帮助教学。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安排学生作室内设计方案1套,住宅空间、商业空间、娱乐或餐饮空间设计均可。
每周定期安排答疑和质疑。
4.课程设计
本课程为5周,第一周讲课及调研整理资料,第二周作室内设计草图,第三-五周作室内空间设计方案1套。
5.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用课堂作业和结课作业的综合测评作为考核标准。
总评成绩中结课成绩所占比例为70%,平时成绩占30%。
执笔人: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