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酸和碱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酸和碱教案新人教版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相关实验.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4.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5.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6.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1.学习探究酸(碱)的性质的大致顺序、通过实验探究酸(碱)的性质,根据酸(碱)的性质思考其用途的科学方法.2.通过酸(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类推、归纳和小结的能力.3.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1.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探究酸、碱的性质的有关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2.通过了解中和反应及溶液酸碱度的实际意义,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使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从内容安排上,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作为酸和碱的性质重要内容之一,本单元并没有涉及酸和碱分别与盐的反应,而是留在第十一单元.前几单元中学生所学的化学用语、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等知识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单元是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继续和总结.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第十一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酸、碱的性质属于《新课程标准》中第二个“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许多酸和碱的性质,已在前面学习的各单元内容中有较为广泛的渗透,因此酸和碱学习内容所涉及的课程标准的目标范畴较广,涵盖了全部的五个“一级主题”.这些涵盖的相关主题的教学目标,在学习本单元内容过程中,以应用为主,这对于巩固并发展对已学知识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发展,是教学中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是对氧气、氢气、水、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溶液等内容的选择性的归纳总结与提升,为学习盐类物质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内容奠定直接基础,更为高中学习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焰色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必须突破仅抓知识点教学的局限性,重视思维能力、科学探究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单元内容对应于《新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二级主题“(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中的部分内容:(四)【重点】1.酸、碱的化学性质.2.中和反应.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变化.【难点】1.根据实验归纳酸、碱的化学性质.2.书写有关酸、碱的化学式及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学中运用学生熟悉的事件或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实验观察进行归纳和比较,归纳出酸、碱分别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运用好实验、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酸、碱的腐蚀性及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重视家庭小实验和调查与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尽量选用学生自带的生活用品,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用的,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广泛参与的学习活动为主体,组织系统教学内容的展开.在学习活动中,还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面、参与时段、有效参与学习的过程,以及参与活动中形成的有效学习方法等.需要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来体现出学习效率提升的具体措施及成果.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感性认识出发,向着有利于能力形成的方向组织教学资源.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活动去认识酸、碱的性质,发现其中学生需要引导的环节,并设置成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便在学生活动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形成对酸、碱知识较为系统的认识.需要从有利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组织教学资源,包括问题提出、教师的讲解,都必须从学生角度引出能让学生有兴趣进行学习及发展的情境和氛围,通过学生体验、交流、讨论,形成酸、碱的规律性知识,以及知道如何认识这些规。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教案(新人教版)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教案(新人教版)

第十单元酸和碱教案(新人教版)第十单元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和碱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寻找指示剂,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和碱化学性质探究比较,能简单的归纳出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4.通过酸和碱溶液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①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寻找指示剂的探究。

③认识身边的物质,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物质教学难点: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导入:呼气比赛:投影上播放比赛内容和具体操作步骤:(各小组推荐一代表)①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

②小心的用饮料管向试管中呼气。

③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讲解: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我们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酸和碱,讲授新课:阅读:教材P48第一段和“资料”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投影:①通过阅读教材,你对酸、对碱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②你所知道的酸和碱有哪些?归纳、汇总:1.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

从名称上判断最后一个字都是“酸”,即“某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0.2.1中和反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0.2.1中和反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 随堂测试:
(1)随堂测试的完成情况:学生能够按时完成随堂测试,测试卷面整洁。
(2)随堂测试的成绩: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预期目标,表明对中和反应的知识点有较好的掌握。
4. 作业完成情况:
(1)作业的提交情况:学生能够按时提交作业,作业提交率达到100%。
(2)作业的质量: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作业内容准确、完整。
(2)观和生成物的性质,判断是否为酸碱反应,进而判断是否为中和反应。
3. 中和反应的特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2)反应过程中,酸的氢离子与碱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3)反应过程中,酸的阴离子与碱的阳离子结合生成盐。
4. 中和反应的实质:
(1)酸的氢离子与碱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句: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判断方法是观察反应物是否为酸和碱,生成物是否为盐和水。
板书设计:
1. 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2. 判断方法:
- 反应物:酸、碱
- 生成物:盐、水
3. 实质:
- 酸的氢离子与碱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 酸的阴离子与碱的阳离子结合生成盐
2. 中和反应的应用与实际意义: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我将在讲解中和反应的概念时,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酸和碱的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其次,我将加强对小组讨论的组织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我将通过更多的练习和案例,帮助学生巩固中和反应的判断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

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

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pH及其应用。

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联系,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1.认识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

2.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3.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从而认识溶液的酸碱度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实验探究,掌握烧杯实验的操作,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寻找身边物质测其pH,学会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3.通过测定一些液体的pH,学会区分身边一些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4.通过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实验的探究,知道一些劣质洗发液对头发的损伤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和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以及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的探究,加深对中和反应理解的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掌握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以及中和反应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实验用品:每组有5个烧杯,分别装20 mL pH为1、4、7、10、13的溶液,头发五束(同一个人的头发)、浓盐酸、浓氨水、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pH 试纸、玻璃棒、滴管、烧杯、玻璃片、温度计。

一、知识回顾在上一课题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碱以及它们的性质,了解了酸和碱各自具有的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并知道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了解酸碱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导电的原因是由于酸和碱在水中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单元酸和碱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进一步领会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巩固酸、碱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并能应用于鉴别一些典型物质的溶液.1.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事项,并掌握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2.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并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培养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1.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2.了解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生活质量.【重点】酸与碱的通性的对比与掌握.【难点】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专题一酸和碱的性质1.酸、碱的物理性质、特性和用途(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浓盐酸无色液体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浓硫酸无色黏稠液体无味不挥发(2)浓硫酸的特性:①脱水性:能够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水,使它们脱水生成黑色的炭,发生炭化.②吸水性:浓硫酸跟空气接触,能够吸收空气里的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③强烈的腐蚀性.④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3)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4)长期敞口放置的影响: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应性质浓盐酸减小不变减小减小挥发性浓硫酸不变增大增大减小吸水性(5)酸的用途:①盐酸用途: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②硫酸用途: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可干燥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不能干燥氨气.注意: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6)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易潮解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 3CaCO3↓+2NaOHCaO+H2O Ca(OH)2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材料注意: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碱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酸、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如,Fe+2HCl FeC l2+H2↑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复分解反应).如,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3 H2O+2FeCl3(溶液呈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a(OH)2+CO 2 CaCO3↓+H2O.黄色)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如:NaOH+HCl Na Cl+H2O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a(OH)2+2HCl CaCl2+2H2O注意:(1)Ca(OH)2与CO2反应时有明显的现象,适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但由于Ca(OH)2微溶于水,故不适合用于除去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2)NaOH与CO2反应时无明显的现象,不适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但由于NaOH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少量的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3)NaOH和CO2、盐酸反应时,由于无明显反应现象,因此无法肯定反应是否发生,所以需要借助简单的实验(如加酸碱指示剂等),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专题分析】酸和碱在历年的中考中都占有较大比例,而且难度较大,在以往的中考中,侧重于对酸、碱性质的考核,这部分内容的命题贴近生活,更注重实用性.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形式考查,其题型多,变化大,难度也偏大,如鉴别、除杂等也是常见的酸、碱、盐知识中的典型代表题型,解推断题应使具备的知识全面,各物质和反应间的联系也要了然于心.(茂名中考)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1)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氢氧化钠必须保存.(3)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填“酸”或“碱”或“盐”).(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填化学符号).〔解析〕(1)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3)非金属氧化物、酸和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OH-.〔答案〕(1)红色(2)2NaOH+CO2Na2CO3+H2O;密封(3)酸(4)OH-(南京中考)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1)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2)98%的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一定要将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的烧杯里,并用搅拌,此时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的感觉.(3)49 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解析〕(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使物质发生炭化,故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小木棍蘸有硫酸的部位变黑;(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热的感觉.〔答案〕(1)小木棍变成黑色(2)浓硫酸;水;玻璃棒;热(3)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n+H2SO 4ZnSO4+H2↑98 249 g×20%=9.8 g x=,x=0.2 g.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 g.[解题策略] 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和稀释方法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浓硫酸的稀释可以简要记忆为“酸入水中”,依据化学方程式结合题干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时要把硫酸溶液的质量换算为溶质的质量.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1)在C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 3CaCO3↓+2NaOH;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3)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4)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实验内容预测现象结论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物质是碳酸钠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物质是氢氧化钙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步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解析〕(1)C组中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可以知道,它们都能够和稀盐酸反应且都没有现象,都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不能和碳酸钠反应,但是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是CO2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现象,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为C和D;(2)根据题意生成的白色沉淀只能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3)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在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OH;(4)能够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钠,而氢氧化钙不能和碳酸钠共存,所以可以判断使溶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即该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5)氢氧化钠溶液也呈碱性,也可以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仅仅根据溶液变红就判断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只有氢氧化钙.〔答案〕(1)C、D (2)CaCO3(3)NaOH (4)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5)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解题策略] 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可以知道,它们都能够和稀盐酸反应且都没有现象,都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不能和碳酸钠反应,但是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现象,而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专题二溶液的酸碱度和中和反应1.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是指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也可将指示剂用滤纸浸泡,制成试纸.常见的试纸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酚酞试纸.(2)变色规律: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3)使用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指示剂,根据溶液呈现的颜色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注意:①酸碱指示剂是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性或碱性的溶液.②酸或碱的溶液能够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但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的不一定就是酸或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只能说其溶液显碱性,而不能说纯碱是碱或其水溶液是碱的溶液(因为纯碱属于盐类).2.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2)测定pH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3)pH的应用.①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的溶液里才能进行.②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③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④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注意: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以免污染溶液.测定溶液的pH时,试纸不可事先用蒸馏水润湿,因为润湿试纸相当于稀释被测溶液,这会导致测量不准确,若该溶液为酸性溶液,则pH 偏高,若该溶液为碱性溶液,则pH偏低.用pH试纸只能粗略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测得的pH 是整数而不能是小数.3.中和反应(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实质: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反应生成水.(3)应用:①医疗: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医治胃酸(含盐酸)过多;当我们不小心被黄蜂刺了(呈碱性),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后可涂上些呈碱性的物质(如氨水、肥皂).②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良,例如:如果土壤显酸性,则加熟石灰中和;如果土壤显碱性,则加含酸性物质的农家肥中和.③溶液酸碱性的调节:可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的溶液控制溶液的酸碱性.④污水处理: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4)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部分,复分解反应包含中和反应.【专题分析】以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物质酸碱性的测定或pH为信息,考查酸碱性溶液的区分、pH的测定及应用.酸碱指示剂的考查常和pH相结合,多数是选择题,也可利用其变色情况进行物质的初步鉴别、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及运用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溶液的pH及应用等.以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中和反应的实质.(大庆中考)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稀盐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色;(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解析〕(1)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稀盐酸中阳离子是氢离子,其离子符号为:H+;(2)稀盐酸显酸性,遇石蕊溶液显红色;(3)反应⑤是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答案〕(1)H+(2)红(3)Al2O3+6HCl2AlCl3+3H2O[解题策略] 酸具备五大通性: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一般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长春中考)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1)根据实验一回答:①加稀盐酸前,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②该实验通过稀盐酸与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2)实验二通过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相同.(3)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是下列物质中的.A.酚酞B.CuOC.Na2CO3D.Ba(NO3)2〔解析〕(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据加入酸以后氢氧化铜逐渐消失,溶液变为蓝色,推测酸与碱发生了化学反应.(2)由控制变量法分析,本实验中除了水和稀盐酸的种类不同外,其他各量必须保持相同,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还需控制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相同.(3)在碱中加入过量的酸后,溶液显酸性,再加入酚酞后溶液仍为无色,说明碱已经不存在了,进而证明了酸与碱确实发生了反应.〔答案〕(1)①产生蓝色沉淀②氢氧化铜(2)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3)A[解题策略] 记忆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采用口诀法记忆:石蕊,酸红碱蓝;酚酞,酸无碱红.。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章节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章节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章节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章节教案新人教版第十单元酸碱章教案实验准备教师:锥形烧瓶、双孔塞、分离漏斗、玻璃管、烧杯、玻璃棒学生: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纸帽、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可用其他有色花)教科书扩展①实验10-2中的表格的下面加“保存方法”的内容对学生初次接触危险品是十分重要的。

② 还应在表格右侧增加一张空白表格,供学生填写“我知道使用盐酸和硫酸”,这更有利于学生已知科学知识和新知识的有机结合。

③教材只讲了指示剂遇酸、碱时的变色情况,应该补充遇到中性溶液时的情况。

教学设计点评第一板块:指示剂用拟人化的手法展示物质,通过人引入、发现、提出问题物的活动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形象充分让学情景问题引入:由问同学们熟知的哪些食物是酸、碱入手,切入酸和且生动,生自主活动探究,碱的知识。

突出了学生的主教学过程学生的调查结果:醋和大多数水果(有酸味)含有酸;有些煮得不好。

教学形式包括水果(有涩味),如绿柿子、有涩味的皮蛋等,有其独创性。

老师问了一个新问题:我们知道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其他大胆的突破尝试,酸也能使石蕊变红?”“碱使石蕊变成什么颜色?”老师还介绍了中性溶液,突破了书本的限制,还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探索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学习知识,让知识游戏:部分学生分别玩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结构完整清晰;这个课件既有趣又直观。

不要戴有相应名字的帽子,手里拿着试管。

其他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将扮演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握住相应的滴瓶,自然升华药物的滴落力,然后将其放入前四种物质的参与者手中的试管中,让学生可以观察颜色的变化。

在学生的记忆中,这是值得学习的。

分析讨论:完成本书第49页的表格,探索指示剂的变色规律;讨论上述四种物质,即酸和碱。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本质。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并能应用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教与学互动设计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导语]思考:为什么被蚊虫叮咬过之后会觉得痛痒?有什么办法会消除肿痛?精讲:是蚊虫分泌的蚁酸使皮肤肿痛,涂抹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可以减轻痛痒,也就是碱和酸混合以后发生了化学反应。

质疑:其它的酸和碱混合以后是否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呢?引入课题,认定目标。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预习导学1.分别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钾溶液,会有怎样的颜色改变?2.一根带有红色铁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首先看到的现象是和,反应一段时间后,铁钉上又有产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3.氢氧化钠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4.下列药品敞口放置质量增加且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浓硫酸B.固体烧碱C.大理石D.浓盐酸5.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么?为什么?。

6.小于7、等于7、大于7的溶液加水稀释其pH将分别出现怎样的变化?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

二、交流探究指导学生完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讨论:1.观察到什么现象?2.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什么?3.实验中滴加酚酞或石蕊的作用是什么?4. 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为什么发生变化?5.如何操作才能使酸和碱恰好反应?三、精导精讲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H+和氢氧化钠中的OH-相互“中和”生成了水,反应的结果是溶液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消失了。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一、教材分析1.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下册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课内容处于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了酸碱指示剂,本堂课主要是学习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而酸与碱反应(中和反应)放在本单元课题2学习,与盐的反应放在第十一单元进一步深化。

《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体会并理解浓盐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吸水性,并与溶液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

2、学生理解浓硫酸的腐蚀性并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根据本次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内容的重点,首先,联系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入酸。

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总结盐酸和硫酸的一些物理性质。

观看老师的演示实验,知道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与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教学重点:1、学生体会并理解浓盐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吸水性,并与溶液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

2.学生理解浓硫酸的腐蚀性并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思路从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入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突破重点,采用学生探究、展示交流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印象,通过及时的思考题加以巩固。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无挥发性,所以打开瓶盖瓶口没有白雾,但敞口久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因此,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盐酸、硫酸都属于酸,那它们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2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引导学生[活动与探究一]:
实验内容
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用木棒蘸浓硫酸
将浓硫酸滴到布上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
阅读:教材P50资料”的内容。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酸和碱,1、常见的酸有醋酸、果酸、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等,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2、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氨水等,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氧根。
引导学生,看出酸中都含氢元素;碱中都含氢氧元素。
常见的酸和碱
微型课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认识几种常见的酸,了解物理性质和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同学间的活动探究—寻找指示剂,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能和某些金属反应
3、能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总结:酸的性质还有很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慢慢补充。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除了这些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酸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
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 :
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反思:
纸X的笔画部分变黑
木棒上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
滴到酸的布由黄变黑,容易破损。
结论或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 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学习重点】学会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

【学习难点】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回忆:将浓氨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有什么现象?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中有什么现象?2.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酸、碱与指示剂作用1.阅读教科书P50资料卡片。

2.酸碱指示剂:(1)阅读教科书P50观察实验10-1,并填完下列表格:选择的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白醋红色不变色苹果汁红色不变色石灰水蓝色红色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红色(2)根据上面的探究,总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石蕊:酸性中性碱性红色←————紫色————→蓝色酚酞:酸性中性碱性无色←————无色————→红色(3)讨论以上四种物质,哪种是酸溶液,哪种是碱溶液?3.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性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在中性物质中的颜色在酸性物质中的颜色在碱性物质中的颜色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红色蓝色无色酚酞溶液无色无色红色4.思考:如果实验室里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硫酸溶液,你怎样去区别它们?小贴士:一些花瓣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花汁的种类在酒精中的颜色在稀盐酸中的颜色在稀硫酸中的颜色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粉红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大红花粉红色橙色橙色上述花瓣中可以当作酸碱指示剂的是:大红花。

知识模块二酸、碱分别含有相同离子1.思考:酸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碱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略。

2.阅读教科书P57,观察实验10-7思考:(1)灯泡亮、灯泡不亮,分别说明什么问题?灯泡亮说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不亮则表明没有。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能够运用中和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
3.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使用颜色、图形、符号等元素,使板书更具吸引力。
示例板书设计:
```
酸碱中和反应
----------------
定义:酸+碱→盐+水
原理:H+ + OH- → H2O
实验操作:
1.准备酸碱溶液
2.滴定实验
3.观察中和点
(2)相关实验视频:提供几个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视频,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反应过程。
(3)拓展阅读材料:推荐一些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以供有兴趣深入了解的学生阅读。
(4)酸性、碱性物质的常见例子:列举一些常见的酸性物质(如硫酸、盐酸等)和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观点,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4)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解答疑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学生可以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酸碱中和实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实验法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加深对反应原理的理解。此外,实验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思维。

推荐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章节教案新人教版

推荐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章节教案新人教版

《第十单元酸和碱》章节教案
实验准

教师: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
学生: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纸帽、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可用其他有色花)
教材延伸
①实验10-2中的表格的下面加“保存方法”的内容对学生初次接触危险品是十分重要的。

②在盐酸和硫酸用途的表格右边还应加一个空表内容,让学生填“我知道的用途”,这样更利于学生将已经认识的科学知识与新知识有机结合。

③教材只讲了指示剂遇酸、碱时的变色情况,应该补充遇到中性溶液时的情况。

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0单元 酸和碱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0单元 酸和碱教案 新人教版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 强烈的腐蚀性
碱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的处理方法: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吸水性,易潮解—可做干燥剂。
保存方法:密封保存(露天放置,会吸收空气的水分并与CO2反应)
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其他常见酸:硝酸(HNO3)、醋酸(CH3COOH )、碳酸(H2CO3)、等等
2、浓硫酸的特性
①吸水性:把浓硫酸露天放置,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稀。(作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不同的酸中都有H+→酸有一些相同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中都有OH-→碱有一些相同的化学性质
(第四课时)NaOH、Ca(OH)2变质的问题
1、NaOH变质的原因: CO2+2NaOH = Na2CO3+ H2O
2、检验NaOH是否变质的方法: Na2CO3+HCl=NaCl+H2O+CO2
3、探究NaOH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3、酸碱度的意义
4、pH的改变方法
①减小酸度或碱度 加水稀释/加碱性溶液(酸性溶液)
②定值改变 从pH=5改pH=8 加入pH>8的碱性溶液; 从pH=13改pH=2 加入pH<2的酸性溶液
5、盐的pH
(第七课时)
专题复习——构建本章知识网络、
第十单元《酸和碱》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关常见酸、碱的性质、用途,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以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

第十单元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一、课题:第十单元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二、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知道浓盐酸和浓硫酸的典型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酸的腐蚀性及了解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学会浓硫酸的稀释,能熟练取用酸溶液。

3.知道并掌握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知道常见的几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称,物理性质。

5.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6.知道并掌握几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⑵过程与方法:1.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梳理知识,使零碎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能力。

3.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进行科学探究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实验技作的技能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

4.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况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增强化学现象的探究欲。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5.通过交流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6.通过活动探究能简单归纳出酸相似的化学性质及碱的化学性质,并根椐其性质思考其用途,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7.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最终培养学生终学龄前习的终身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增强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强化生活和实验中的安全意识。

4.培养学生进行遵重科学实验的教育。

5.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1.酸碱各自相似的主要的化学性质。

2.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3.对知识的拓展归纳能力。

4酸碱(盐)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感悟化学的科学魅力与价值。

6.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用好化学的意识。

四、难点:1.书写酸碱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新)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新)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案內容第十单元复习一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酸碱及其性质用途2掌握中和反应及其应用3会写出常见的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4会使用指示剂等区分酸碱二自主梳理知识(一)酸和碱的概念1.酸;常见酸的化学式:。

2.碱;常见能溶于水的碱的化学式:。

(二)酸和碱的物理性质(三)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四)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用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 7,溶液显酸性; pH 7,溶液显中性; pH 7,溶液显碱性。

二合作典题精练1 某市一化工厂发生硫酸泄露事件,为了减少硫酸对环境的污染,有关部门采取了紧急措施,在泄露的硫酸上面喷洒了一种化学试剂,你认为这种试剂是()A.熟石灰 B.硫酸铜 C.食盐 D.干冰2 小华同学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是: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应用饱和石灰水。

请你对小华同学的结论评价:。

3 将新鲜的鸡蛋浸泡在饱和石灰水中,可使鸡蛋贮存6~7个月不变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1)浸泡一段时间后,鸡蛋的表面上会形成一层白色的覆盖物,该物质是____________。

(2)石灰水可使鸡蛋不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刘丽同学在某食品包装内取出一小袋干燥剂,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她将这袋干燥剂全部倒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1)刘丽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度,你认为结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刘丽同学又对白色沉淀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假设1 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假设2 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假设3 只有CaCO3假设4 只有Ca(OH)2其中假设____不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酸和碱本单元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

第二部分在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本单元在内容安排上,注意联系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同时,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本课题在知识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

首先,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其次,在此基础上,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用途等,并通过学生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关于酸和碱的腐蚀性是结合具体物质来介绍的。

最后,在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以后,通过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

本课题在介绍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采用了探究式的写法,目的是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从而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的认识。

第1课时酸和碱的认识酸碱指示剂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的酸和碱。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难点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仪器:滴管、研钵、烧杯、纱布。

用品:食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酒精、花(果实)。

一、新课导入[导入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酸、碱和盐。

例如调味用的食醋中含有醋酸,喝的酸奶中含有乳酸,汽车和摩托车使用的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建筑用的熟石灰和某些干电池中含有的氢氧化钾是碱。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酸和碱的知识。

[导入2]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向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紫色石蕊溶液,小心用软饮料管向试管内的石蕊溶液吹气。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我们知道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紫色石蕊溶液遇碳酸变红)。

提问:其他的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吗?如果是碱能使石蕊溶液变色吗?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常见的酸与碱。

二、新课教学思考:同学们接触过、听说过哪些酸和碱?了解过哪些酸和碱?生1:酸有醋酸、盐酸、硝酸、乳酸,碱有氢氧化钠等。

生2:酸有硫酸,碱有熟石灰等。

[板书]一、常见的酸和碱1.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一水合氨(NH3·H2O)等。

思考:如何确定一种物质到底是不是酸或者碱?师:回想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是什么物质使溶液改变了颜色?生: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是碳酸改变了溶液的颜色。

思考:1.其他的酸,例如: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能不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2.碱,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一水合氨(NH3·H2O)等能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若能,应该是什么颜色?3.除紫色石蕊溶液外,有没有其他物质的溶液在遇到酸或碱的溶液时变色?生:取各物质的溶液少量,分别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则被测溶液是酸溶液,否则为碱溶液。

师:好,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即可验证你的设想正确与否。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将10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3滴,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师: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刚才的设想能确定哪些物质是酸,哪些物质是碱吗?[结论]1.其他的酸,例如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2.碱,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一水合氨(NH3·H2O)等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3.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成红色。

总结: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试液对酸和碱起到一定指示作用。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

[板书]二、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

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变色规律:师:根据上面的实验及说明,试分析这5种物质,哪些是酸溶液,哪些是碱溶液。

生:食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氯化钠溶液既不是酸溶液,也不是碱溶液。

师:试总结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讨论)师小结: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3.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师: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下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1)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蔬菜(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在上述5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每小组可以自制1~2种指示剂)(学生活动)[交流]交流实验结果,比较所制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或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较好。

师:通过上述活动与探究,你有什么想法?生:1.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得非常密切。

2.我们要养成从生活中搜集化学资料的习惯。

3.花有助于我们的化学研究,所以我们不应随意采摘公共场所等地的花。

师: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请你谈一谈: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学生讨论发言)师小结:花可以制备指示剂,所以花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会显示特殊的颜色,不同的花在各自的生长环境中颜色各异,所以会有万紫千红的景象。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请同学们回家后,在家里收集果汁、肥皂水、洗洁剂的水溶液、洗发水的水溶液等,用自制的指示剂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酸和碱的认识酸碱指示剂一、常见的酸和碱1.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 NaOH)、氢氧化钙[Ca(OH)2]、一水合氨(NH3·H2O)等。

二、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

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变色规律: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3.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难度不是很大,实验方便、易操作,现象明显。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初步学会了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并会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授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演示得出酸碱指示剂与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作用的变色规律,并会用指示剂区分酸碱溶液;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的地方是:在演示酸碱能使指示剂变色时,颜色的变化和理论的不太一样,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的效果不理想;另外,学生在汇报探究实验结果时,语言表述方面也有所欠缺。

第2课时常见的酸的性质知识与技能了解酸的通性及其原理,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酸性物质的梳理和归纳,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常见的酸及其通性。

难点了解常见酸的通性及其原因。

仪器:纸、小木棍、布、玻璃片、烧杯、玻璃棒、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短玻璃导管、点滴板、滴管、镊子、生锈的铁钉;投影仪;药品:浓硫酸、稀盐酸、稀硫酸。

一、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的有关知识,了解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与酸和碱有关的事物,知道了酸和碱的区别和指示剂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导入工人师傅在焊接金属时,通常用稀盐酸和稀硫酸对焊接面进行清洗,以使焊接后的接头更牢固。

为什么用酸清洗而不用水清洗?本节课我们将讨论到该问题。

[板书]几种常见的酸三、新课教学【活动与探究】(1)观察盐酸、硫酸的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师强调闻气味的方法)师:探究了盐酸、硫酸的一些简单性质,你是否想了解它们的用途呢?[投影]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师: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那在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

[板书]1.浓盐酸: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2.浓硫酸:(1)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生:使用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

师: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它能夺取纸张、木棍、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演示实验:浓硫酸使蔗糖碳化) [板书](2)脱水性——强腐蚀性师:浓硫酸有吸水性,那浓硫酸与水作用时还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演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并让学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

师:手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感到比较烫。

这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师:能否将上述实验稍作调整,将水注入浓硫酸里?[教师演示]在500 mL锥形瓶中盛约25 mL浓硫酸,锥形瓶双孔塞的一孔中装分液漏斗(盛有水),另一孔装短玻璃导管。

将分液漏斗中的少量水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

生: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

师:四周飞溅的液滴若接触了人的皮肤,后果会怎样?能否将实验中的水、浓硫酸对调?生:皮肤立即被腐蚀,生成黑色的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