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上课用)

合集下载

《蝉》PPT课件(完整版)

《蝉》PPT课件(完整版)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感悟文中蕴含的科学 精神,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预习资料速查

者 简
法 布 尔 ( 1823—1915 ) ,
介 法国昆虫学家,被世人称为
“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
维吉尔”。著有《昆虫记》
《自然科学编年史》等。
预习资料速查
背 景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 年版),
近 义

无动于衷
不动声色
词 同 两个词都有“不为外界所动”的意思。 辨

多用来形容心肠硬、冷酷等。多用来形容态度镇静。

词语感情色彩不同。
① 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例 ② 面对别人的指责,他不动声色地将书包收拾好,然后离
开了。
预习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 思
1
文章是如何介绍蝉的生长过程 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介绍?
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
知 识
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写法活
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
主要特点:①科学性—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
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②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
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
常更清幽。 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
隐而悲伤起来。
课文拓展积累
【赏析】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 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 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这一段是动作描写,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蝉“表演一 种奇怪的体操”,用了一连串动词,如“腾跃”“翻 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等,把蝉从壳 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生动、准确地写了出来。

第21课《蝉》(教学课件) —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1课《蝉》(教学课件) —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
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13段)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 说明了产卵的方式和数量等。
品 味 语 言 特
色 示例一:
比一比,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限制性词语
1.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
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3段)
喧嚣( xiāo )
不怀好意
鳍( qí )
暴晒
恶劣
倒悬( dào )
纤维( xiān ) 防御
联结
跳蚤(tiào zɑo)
黏土( nián ) 寻觅( mì )
欢愉
懒洋洋
无动于衷 以义 衷:内心 辨形 忠:忠诚
·建议识记字词补充归纳·
涂墁( màn ) 蚋( ruì )
窠( kē )
臃肿( yōnɡ )
精 神
余年资料写成了《昆虫记》第一卷。1880年,法布尔的夙愿终于实
现:他用积攒下的一小笔钱,在小镇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
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为现实。他精神舒畅,
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
年复一年,“荒石园”的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吃着普
通老百姓的清汤淡饭,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于是,花草争妍,灌木
幼虫挂 树枝
幼虫落 立刻 地上
几分
寻觅藏 钟后 身处
寻找蜕 皮地点
幼虫钻 四年后 地下
爬上树 枝等处
幼虫爬 出地面
约3个 多小时
蜕皮
成虫离 枝飞去
五个星 期
成虫交配、 产卵后死亡
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

初中语文《蝉》教案

初中语文《蝉》教案

初中语文《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蝉的生活习性,理解蝉的外形、发育过程和生存方式的描述,掌握一些昆虫学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蝉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发育过程和生存方式。

2. 教学难点:蝉的外形特征和发育过程的描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蝉的生活习性,提取关键信息。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蝉的外形特征、发育过程和生存方式,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蝉的生活习性中,体会自然界的神奇和生命的顽强。

6. 总结拓展:总结蝉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昆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蝉的生活习性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蝉》2. 蝉的图片:展示蝉的不同发育阶段和外形特征。

3. 昆虫学知识资料:辅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知识。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享精神。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蝉》是一篇富有知识和趣味性的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蝉的生活习性,还能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上20上课用《蝉》

八上20上课用《蝉》

xué xià xì
初读课文
成虫产卵
不久
幼虫落在地上
填时间词语
蝉卵孵化
立刻
即刻
幼虫走出壳外
到地下寻觅
半点钟后
变为成虫
2019/11/13
四年后
幼虫从 地穴爬出
徘徊一阵子
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
三个半钟头
成虫离枝飞去
理解课文内容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蝉的地穴位置、深度 和形状。
2 蝉的地穴为什么不会坍塌?
3 蝉是怎样产卵的?为什么要产大量的卵?
4 请用简洁语言概括蝉从产卵到成虫 的生长过程。
课文从 蝉的和地穴 两方蝉面的描卵写了蝉。其中,第一
部分介绍的是蝉
的生从长幼过虫程要,成第虫二部分介
绍的是蝉
的生长过从程蝉。卵到幼虫
体会说明语言
主题概括
本文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从蝉的地穴和蝉的卵 两方面,详细展现了蝉的成长过程,体现了作者对 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 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 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 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 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 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 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 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 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 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 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 “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 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 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 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 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 《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 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 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 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 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 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 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 贵的知识财富。

第19课《蝉》ppt上课用

第19课《蝉》ppt上课用

(2)体会说明方法。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 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 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 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明确:这里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 准确地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
板书设计
归纳总结
考察蝉的季节和居住环境中蝉的情况
7.体会语言:
(1)第12段“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本题运用说明文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 步法。“往往”一词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 排除个别情况,说明蝉大多时候找向上翘起的树 枝,但也有例外,如果去掉的话说明只有找到向 上翘起的树枝蝉才会产卵,与原意不符,体现不 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9 蝉 法布尔
说 明 文
蝉,古称蜩(tiáo)、蚱(zhà)蝉等,俗名“知 了”、爬树猴。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 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 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 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
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 蝉。从文字中我们大概知道蝉的基本知识,那么, 面对大自然中小小的蝉,我们会有怎样的感悟?让 我们一起走进文章《蝉》。
阅读感受

导思3.读完文章后,
你对 又有了哪些认知?
说明顺序
导思2.作者分别按 照怎的顺序, 介绍 “蝉的地穴”和 “蝉的卵”?
听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 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 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蝉》课件(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蝉》课件(1)

21.蝉
第1 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与作品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蝉的特 点,把握蝉的习性。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科 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 精神,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作者介绍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 被众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 的维吉尔”,他的传世杰作《昆虫 记》(又译为《昆虫的故事》), 被称为“昆虫的史诗”,是一部十 大卷的巨著。被誉为“科学与诗的 完善结合”它除了真实地记录昆 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生活折射出 人类的世界。
1、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 2、他重视视察和实验,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大量细 致的追踪和研究,来理解蝉的生命特征和成长规律。 3、他尊重世间万物,对任何生命,哪怕小小的昆虫都 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之道和科学探 索的精神。
文章主旨
本文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运用多种说明 方法,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把蝉写得活灵活现,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爱好和 对生命的敬畏,也体现了作者细致视察、锲而 不舍的科学探索精神。
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 蝉的地穴和蝉的卵两方面了解了蝉的生活习 性,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从说明文相 关常识来学习课文。
1、分析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蝉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幼虫有一种有 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要考察它们 遗弃下的蕴藏室,必须用刀子来发掘。 打比方
3、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 完全关闭起来
列数字
介绍蝉的地穴深度和构造,“大都”说明不全是,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蝉》PPT优秀教学课件

《蝉》PPT优秀教学课件

愉呢?
对蝉生命的同情和尊重
情感:添加了人性的思索
六、读懂作者
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人)
【身份】: 自然科学博士 动物行为学家 昆虫学家 文学家 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 的荷马”。
【生平】: 自幼家境贫寒, 长大自学成才, 甘与昆虫为伴, 著有巨作十卷, 已是誉满全球, 年过古稀,初心不改, 依旧独恋——“荒石园”。
1880年,法布尔购得一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 了个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 套,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他把劳动成果观察所得 写进了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
法布尔与《昆虫记》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 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科普巨 著。作者法布尔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 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他对于昆虫的形 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 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回顾旧知——说明文
1. 说明的对象 (说明谁?)
事物、事理
2.说明的方法及作用 (用什么方法来说明?)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 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引资料
4.说明的顺序 (有条理说明 )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语言的特点
A、语言平实 B、语言生动
三、整体感知
④ 奇特的建造本领(汁液-灰泥-涂墁)(作诠释:解释说明蝉 的建造本领这一特点)
四、读懂虫性
3、阅读8—10段, (1)说说蝉脱皮的顺序是怎样的?
背→头→吸管和前腿→后腿与翅膀→尾部
四、读懂虫性
3、阅读8—10段, (1)说说蝉脱皮的顺序是怎样的?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蝉》优质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蝉》优质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蝉》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蝉》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一、二自然段,详细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蝉观察和描写,展现出生命顽强和对生活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型。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方法,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感受生命顽强,培养对生活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对蝉观察所表达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生词、短语和句型,学习观察事物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同学们分享他们对夏天印象,引导他们关注蝉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者对蝉观察和描绘。

3. 生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生词、短语,让学生做好笔记。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第一、二自然段句子结构,讲解观察事物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作者,选取一个生活中事物进行观察和描绘。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成果,互相学习,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蝉》2. 生词、短语:附在课文相应位置。

3. 观察方法:流程图形式展现,包括观察、思考、表达等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到观察方法,选取一个生活中事物进行描绘,不少于200字。

2. 答案示例:以描绘树叶为例,从树叶形状、颜色、纹理等方面进行描绘,表达出对大自然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推荐阅读更多关于观察大自然作品,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生词学习4. 课堂讨论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我将在课堂上通过邀请同学们分享对夏天印象,特别是对蝉鸣记忆,来引入本课。

《蝉》教案

《蝉》教案

《蝉》教案教案-《蝉》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蝉》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2. 学习并掌握一些和《蝉》有关的汉字、词语。

教学重点:1. 理解《蝉》这首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2. 学习并掌握一些和《蝉》有关的词汇。

教学准备:1. 《蝉》这首诗歌的课文。

2. 课堂教具:黑板、讲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蝉》这首诗歌?对于这里的“蝉”这个词有什么了解?2. 学生回答。

步骤二:感知1. 教师朗读《蝉》这首诗歌,并引导学生一起朗读。

2. 询问学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理解1. 分析诗歌中的语言。

2. 分析诗歌中蕴含的意义和主题。

3.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步骤四:学习词汇1. 教师将《蝉》这首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池塘”、“四十度”的“碎啼声”)写在黑板上,并讲解其意思。

2. 引导学生朗读这些词汇。

步骤五:练习1. 设计一些与《蝉》有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等,巩固学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步骤六:拓展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讨论由蝉引发的自然现象的知识,扩展对《蝉》这首诗歌的理解。

步骤七:总结1. 教师对学生对《蝉》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词汇的掌握进行总结和评价。

拓展延伸:1. 分组讨论并表演诗歌中描述的场景和情节。

2. 查找并分享其他和蝉有关的诗歌,进行对比和分析。

3. 为学生设计创作一首与蝉相关的诗歌。

4. 观察实地采集蝉的样本,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评估与反思:1.通过学生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蝉》这首诗歌的理解程度。

2. 整理并挑选其他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蝉》教学设计

《蝉》教学设计

《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蝉》,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对于生命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的理解和认同。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4. 发展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教学内容:《蝉》一课文阅读和理解。

2. 教学重点:学生对于课文中蝉的形象、神态和行为的描写和理解。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蝉的形象,引起学生对于蝉的好奇心和兴趣。

随后,提问学生对于蝉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导读(10分钟)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猜测关于蝉的一些特点和行为。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进行回答,并在回答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3. 阅读与理解(30分钟)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蝉》一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讨论,回答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蝉的形象、神态和行为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5. 写作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和描写能力,写一篇关于蝉的短文。

鼓励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蝉的外貌、鸣叫和行动,培养学生对于细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6. 朗读和分享(10分钟)邀请学生朗读自己的短文,并让他们相互分享各自写的内容。

通过朗读和分享,促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发展。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关注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3.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和写作成果来进行评价和反馈。

法布尔《蝉》(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

法布尔《蝉》(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

法布尔《蝉》(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法布尔的《蝉》。

教材章节为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蝉的生长过程,以及蝉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蝉的生长过程,了解蝉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蝉的生长过程,以及蝉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蝉的生长过程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蝉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2.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蝉的生长过程。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学生跟读,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蝉的生长过程,以及蝉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5. 随堂练习:教师出题,学生现场作答,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蝉的生长过程,以及蝉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8. 感情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蝉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蝉的生长过程卵——幼虫——成虫蝉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蝉的生长过程图。

3.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段关于蝉的生长过程的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蝉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下次课可以尝试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课后收集更多关于蝉的资料,了解蝉的生活习性,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观察与思考。

第21课《蝉》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1课《蝉》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背景链接
出处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王大文译。
内容
原文由“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 四部分组成。详尽地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课文节 选其中的两部分——“蝉的地穴”和“蝉的卵”,以小标题的 形式分割,各有侧重。
字音字形
金蜣(qiāng ) 罅隙( xià ) 孵化( fū ) 车辙( zhé ) 喧嚣( xiāo )
研读课文
说说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 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 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
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蝉比作矿工或铁路工程师,并与他 们进行比较,说明了蝉做隧道时墙壁不易倒塌的原因,形象地揭示出蝉的幼 虫的聪明、能干。
板书设计
研究蝉的环境
地穴外部特点:洞口无土
地穴内部特点:内壁坚固
巧筑 地穴内壁坚固的必要性:上下爬行、
蝉 地穴
的 地
地穴内部“建筑法”
考察天气

幼虫出穴
出穴成长 蜕皮过程

变强壮后飞走
成虫产卵 产卵的地点、方式 蝉卵遇到的危险

蝉卵孵化
的 幼虫入地 幼虫落地

挖穴隐藏
蝉的一生:四年苦工,一月享乐
幼虫
“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 (第24段)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 是个秘密”(第25段)
方法 小心假设,多次观察求证
借助仪器辅助观察 ③_对__未__观__察__到__的__内__容__客__观__陈__述_
研读课文
小结 本文是法布尔长年科学观察与研究的结晶,从中可以看出:①他对世

20 《蝉》课件(

20 《蝉》课件(

20 《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蝉》。

教材内容详细阐述了蝉的生命周期、生活习性以及与自然的关系,旨在通过生动的生命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奥妙,感受生命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蝉的生长过程,认识和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蝉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掌握课文中的新词汇和句式。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蝉》,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蝉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发学生对蝉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蝉的生长过程,标注新词汇和句式。

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引导学生运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式。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蝉》2. 主要内容:蝉的生长过程新词汇和句式课文主题: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简述蝉的生长过程。

运用课文中的新词汇和句式,写一段关于蝉的短文。

答案:1. 蝉的生长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2. 示例: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一只蝉在树上欢快地鸣叫。

这个小小的生命,经历了长时间的地下生活,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短暂夏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了蝉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在课后,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现更多有趣的自然现象,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蝉》知识点课件教案

《蝉》知识点课件教案

《蝉》知识点课件教案教案:《蝉》知识点课件教案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蝉》。

二、详细内容:本文是一篇关于昆虫的说明文,通过对蝉的生活习性的描述,让学生了解蝉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蝉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一、教学难点:蝉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电脑、投影仪、蝉的生长图片、蝉的标本。

二、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蝉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蝉的生长图片,让学生对蝉有直观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合作探讨,交流蝉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蝉的生长过程:受精、孵化、成长、蜕皮、成熟。

2. 讲解蝉的特点:寿命短、歌声、蜕皮现象。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完成随堂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蝉的生长过程:受精、孵化、成长、蜕皮、成熟蝉的特点:寿命短、歌声、蜕皮现象作业设计:一、请用彩色笔在笔记本上画出蝉的生长过程。

二、写一篇关于蝉的小作文,可以描述蝉的生活习性或表达对蝉的喜爱之情。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二、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可以观察其他昆虫的生长过程,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蝉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特点。

解析:蝉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特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重点内容,但同时也是难点。

《蝉》教案

《蝉》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蝉》教案精选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蝉的生活习性,掌握蝉的生命周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蝉的生活习性。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等方法,深入了解蝉的生命周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掌握蝉的生活习性,深入了解蝉的生命周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蝉的鸣叫声,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妙声音,激发学生学习蝉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蝉的生活习性,如蝉的生长环境、食物来源等。

(2)分享成果: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完善。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蝉的生活习性和生命周期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蝉的特点。

5.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制作蝉的模型,加深对蝉的认识。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身边的蝉,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3. 写一篇关于蝉的短文,表达自己对蝉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蝉的生长发育过程,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蝉的生命周期,如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的特征。

(2)分享成果: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完善。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蝉的生命周期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蝉的生长发育过程。

蝉(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蝉(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大家在探讨蝉的生命周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思维非常活跃,能够提出一些有深度的观点。但在成果分享时,部分学生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我意识到在课后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语言表达与感受:学会欣赏并模仿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情感。
举例解释:
-在讲解生字词时,教师应通过例句、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和理解词语的含义。
-分析文章结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使用的时间线索和描述技巧,如从“幼虫到成虫”的顺序,以及使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使问题更具针对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加强课堂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蝉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蝉的生长过程和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作者如何通过对蝉的观察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结构和生命周期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其他昆虫的生命周期和课文中的描述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文分析蝉的生长过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蝉》教案(通用

《蝉》教案(通用

《蝉》教案(通用教案:《蝉》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蝉》。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过程,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难点: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过程,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蝉的图片、视频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蝉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蝉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自行查阅字典,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课文(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重点讲解蝉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过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蝉的认识和感受,以及如何保护大自然和生命。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蝉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成长过程作者情感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生字词。

3. 写一篇关于保护大自然和生命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蝉》,学生了解了蝉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过程,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讲解课文时,部分学生对蝉的生长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蝉的踪迹,深入了解蝉的生活环境。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蝉为主题,创作一篇作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 蝉 》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蝉 》课件
课前导入
昆虫的世界是如此奇妙!有这样一部书,
有着“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那就是法布 尔的《昆虫记》。今天,让我们从其中的
节选部分走近这部经典的科普作品。

法布尔
八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目标
一、了解“蝉”的习性。 二、感受文章“趣味”。 三、探寻“观察研究法”,感受科学精神。
作品背景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科学小品文)。《蝉》共由“蝉和蚁”“蝉的地 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组成。作者详尽地 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以及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 虫的生长过程。课文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课堂小结
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生动的比喻和拟人 丰富的动词和形容词 饱含感情的议论抒情
勇于质疑 大胆探究 不畏艰难 求真务实
板书设计
地穴出口
蝉的地穴

出穴成长
洞口 建隧道 伺机出穴 出穴
脱皮
飞离树枝
成虫产卵 蝉的卵
幼虫入地
产卵 天地破坏
孵化 落地 挖穴隐藏
幼虫 成长 卵 幼虫
奋斗 四年 歌唱 五周
说明方法
相应句子
举例子 打比方
3段: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 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
4段: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列数字
13段: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一 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作比较
21段: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 24段: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文体知识
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 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 又有文学性。科学小品的特点是:内容真实,结构严 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爱情:扑朔迷离/朦胧《无题》 三.诗歌创作:
①抒怀和咏物 ③感情诗:爱情 ②政治和咏史 ④应酬和交际
诗风:词藻华丽 ,喜欢用典 、象征、
李商隐
比兴手法
赏析首联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赏析:这是诗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 世之感的寄托,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 • 手法:比兴 拟人
赏析颔联
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夏蝉 1.形象特点: 栖高饮露、生性高洁、声音远播
喻清 高尊 贵的 人
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 2.所言之志: 任何外在凭借
3.手法: 托物言志/ 象征
借蝉来表现作者思想品格
在狱咏蝉
• • • •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赏析:同样是在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写 自己的哀告无门、受人冷落 。(怨恨与激 愤 )
• 手法:衬托
赏析颈联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 赏析:这是诗人自叙。 在四处漂泊、前途黯淡的生活身世倾诉中, 露出诗人的失意与苍凉。
• 手法:用典
赏析尾联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赏析:这是作者对蝉说的话。 “警”:警醒。蝉在告诫什么呢?有人说是警 告诗人为什么不及早回头,早归故园;有人 则认为是提醒诗人保持高洁的操守。 手法:拟人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 号玉溪生、樊南生,晚 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 与 李贺、李白合称“三 李”。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因诗文与同 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 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 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 并称为“三十六体”。
作者简介
一.人生之路
①早年生活:凄苦 ②应举之路:漫长艰苦 ③步入仕途:坎坷 ④闲居时期:归隐意向 ⑤夕阳晚景:丧妻
蝉的象征意义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 者用比兴和寄托手法,表达自己的 情操: 一.高洁品质的象征者 二.悲秋思绪的代言者 三.哀时伤逝的触发者(象征生命的 短促) 四.失意命运的自喻者
课堂小结
1.蝉与诗人自我形象一致 闻 蝉: 餐风饮露,难求一饱; 同
蝉 居高清雅,日夜哀鸣; 病 以 相 自 怜 警 作者:他乡薄宦,梗枝漂流, 故园荒芜;家境清贫
2.主旨:借蝉喻自身高洁,发怨恨之声。
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
思考讨论
1.李商隐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特点?
•蝉处于高树,餐风饮露,因难饱而哀鸣,却无人 怜悯。 品格:高洁 •蝉声快要断绝,却是“一树碧无情”,那么冷酷 淡漠。处境:困窘
2.描写蝉的形象时,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难饱”“恨”写处境艰难,含恨哀鸣; •对比:将蝉“高难饱”,“五更疏欲断”的悲
伤凄凉——碧树的无情
• 托物言志:借蝉的高洁品行,抒发自己的品
行高洁却“遭狱中之苦”的哀怨悲伤之情,表 达辨 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总结比较
• 三首诗同是咏蝉: •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是清高人语; • 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是声”,
是牢骚人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