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年春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
《我该不该》教案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学目标】:1、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2、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
【教学重点】:遵纪守法,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教学难点】: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不做不该做的事。
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2、教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3、揭题二、不能拒绝的原因1、老师知道一个叫小丁的小朋友,他最近交了几个新朋友。
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然后带小丁去网吧。
你瞧,他们又来了。
2、(课件出示问题:1、小丁知道进网吧不好,为什么还是跟着去了呢?2、如果你是小丁,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点拨。
学生完成课文题目。
师(小结):从小丁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抵制住诱惑,坚决说“不”。
三、拒绝与不拒绝之间的心里冲突过渡:看完了小丁的故事,我们接下来看看小强的故事,看他能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看到课本第9页,如果你是小强,你会选择哪种做法?为什么(学生分别讲述理由,全班讨论,并评价哪一种做法最好。
)照你的选择,你认为小强会说些什么?2、这是你们的选择,那么你们认为小强会去吗?为什么?3、师(小结):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类似这样的多种选择,我们可根据事情的重要性选择我们当时应该做的事,不能因一些诱惑而松懈。
但是遇到不该做的事情时,我们该怎样拒绝别人呢?四、拒绝的方式1、学生学习教科书中的四种拒绝方式。
2、你要拒绝的只是那些不该做的事情,如果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是拒绝呢?还是伸手援助?五、辨析角1、教师出示“辨析角”内容。
教师:当遇到这些情况时,你会怎么做?学生讨论,并交流用何种拒绝方式最恰当。
2、学生拓展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也是我们不该做的?面对这样的事,我们该怎么做?五、总结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该不该这样做》详案
我该不该这样做一、故事导入师: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孟母三迁》,(课件出示故事),“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知道孟子是谁吗?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代表人物。
读课件。
师:听完了故事,你们能说说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吗?生1、2、3、4:因为孟子以前住的环境不好,会对孟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师:你们说得都很对,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子的母亲知道不好的环境会对孟子产生坏的影响,所以搬了三次家,给孟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孟子长大后才成为一代大儒。
这个故事说明,同学们也要自觉地远离那些不好的,不该做的事情,这样才对我们的成长有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我该不该这样做》。
师:先来看小提示,师读二、不能拒绝的原因师:老师知道一个叫小丁的小朋友,他最近交了几个新伙伴。
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带小丁去网吧。
你瞧,他们又来了。
看到书本上,他们对小丁说了什么啊?生:跟我们去玩吧师:小丁犹豫不决,想起老师说过未成年人没有父母的陪伴,是不能进网吧的。
可是网络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于是,小丁还是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去了。
(出示问题:小丁知道进网吧不好,为什么还是跟着去了呢?)小丁知道进网吧不好,为什么还是跟着去了呢?生1、2、3:小丁没有抵制住诱惑。
师:是啊,小丁没有抵制住诱惑,没有很好地控制住自己,所以明知道进网吧不好,可还是进去了。
(课件:如果你是小丁,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小丁,你会怎么做?生1、2、3、4:不去网吧,拒绝他们师:你们的做法是对的,如果你们是小丁,就应该拒绝和这伙小青年进网吧,不仅如此,还应该远离他们,因为他们会对你造成不好的影响。
现在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完成课文第8页的题目。
生:做题师(小结):从小丁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抵制住诱惑,坚决说“不”。
三、拒绝与不拒绝之间的心里冲突师:看完了小丁的故事,我们接下来看看小强的故事,看他能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该不该这样做()[1]
2、我该不该这样做一、活动目标(一)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好孩子。
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二)能力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平时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惑,敢于对不该做的事说“不”,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三)知识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初步了解儿童的权利和义务,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第一课时活动准备:1、录像片段(或者课本扫描的图片)2、家长来信。
3、把教室布置成电视《人生AB剧》的演播现场。
活动过程:一、情景揭题朋友,欢迎参加本期推出的特别话题“我该不该这样做”,揭题:我该不该这样做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些需要关注的成长中的孩子们。
请将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凝成思考,告诉我,告诉他,告诉大家。
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共同的聚焦中,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
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今天请来的四位嘉宾。
(介绍嘉宾)二、进入话题:“我该不该这样做”1、出示一位学生家长的呼吁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小学生的家长,也是一个非常热爱《人生AB剧》的观众。
连日来,我从各种渠道获知不少学生被网吧“网”住的消息,真是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急死了!现在,有很多中小学生追求时尚,交了不少“网友”,他们对网友十分尊重、讲信誉,把网友的一言一行当自己的指路明灯。
他们“挤”出中午和下午放学时间,“钻”父母的空子,没钱可以不吃饭,甚至还欺骗父母,把历年的积蓄都花在网吧里。
如此下去,很自然出现成绩下降,并感觉到负担重重,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最终发展到逃学、厌学、几天不归家、流落社会……可想而知,如此发展下去对社会、对家庭的损失、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我有好些同学,子女差不多都是中学生了。
据我初步了解,他们的子女对“网吧”都有不同程度的迷恋,有些甚至日夜不归,由厌学而导致自杀的现象都发生了!为此,我来信敬请你们共同呼吁有关部门,好好管一管网吧,最好禁止中小学生进网吧,让他们重归学习科学知识的课堂!编辑同志,信只是我一人所写,可代表着千千万万的家长们,帮我们想想办法吧,让我们共同配合教育好下一代,为国家培养好每一个人才吧!看过这封信后,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2.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3.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
重点难点:重点:遵纪守法,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难点: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不做不该做的事。
教学准备:1.“孟母三迁”的故事。
2.制作小丁在一伙小青年的怂恿下去网吧的课件。
教学设计: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2.教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通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不能拒绝的原因1.教师:前几天,小丁交了几个新朋友,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今天带他到这里玩,明天带他去那里玩。
你瞧,他们又来了。
教师播放课件。
2.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孟母三迁”的道理,对青少年来说,选择怎样的人做朋友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坚决说“不”,尽管有时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
三、拒绝与不拒绝之间的心里冲突1.教师出示故事:小强的好友在小强做作业的时候邀请小强一起看卡通片的情境图片。
教师: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分别讲述理由,全班讨论,并评价哪一种做法最好。
2.教师小结: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类似这样的多种选择,我们可根据事情的重要性选择我们当时应该做的事,不能因一些诱惑而松懈。
当然,我们还需注意做事、谈话的方式方法,以免辜负别人的好意,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四、拒绝的方式1.教师: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我们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但生活中,也有一些活动不适合我们参与,也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能做的,这时候,我们该如何拒绝呢?2.小组讨论,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该如何拒绝。
3.全班交流,评议。
4.教师出示“辨析角”内容。
【精选】《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2.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3.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
重点难点:重点:遵纪守法,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难点: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不做不该做的事。
教学准备:1.“孟母三迁”的故事。
2.制作小丁在一伙小青年的怂恿下去网吧的课件。
教学设计: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2.教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通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不能拒绝的原因1.教师:前几天,小丁交了几个新朋友,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今天带他到这里玩,明天带他去那里玩。
你瞧,他们又来了。
教师播放课件。
2.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孟母三迁”的道理,对青少年来说,选择怎样的人做朋友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坚决说“不”,尽管有时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
三、拒绝与不拒绝之间的心里冲突1.教师出示故事:小强的好友在小强做作业的时候邀请小强一起看卡通片的情境图片。
教师: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分别讲述理由,全班讨论,并评价哪一种做法最好。
2.教师小结: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类似这样的多种选择,我们可根据事情的重要性选择我们当时应该做的事,不能因一些诱惑而松懈。
当然,我们还需注意做事、谈话的方式方法,以免辜负别人的好意,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四、拒绝的方式1.教师: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我们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但生活中,也有一些活动不适合我们参与,也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能做的,这时候,我们该如何拒绝呢?2.小组讨论,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该如何拒绝。
3.全班交流,评议。
4.教师出示“辨析角”内容。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范文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各种选择,要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决定。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勇于面对错误,学会改正。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错误,勇于承认并改正。
2.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判断。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 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方便学生实践操作。
3. 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过程、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我为您编写完整的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对“我该不该这样做”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情景模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提升: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正确行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案例分析:1. 选取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2. 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正确行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八、小组讨论: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2.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发表见解。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范文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导入:讨论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分享故事:讲述一个关于行为与后果的故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及其可能的后果。
第二章:道德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观念的含义。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讨论道德观念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道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行为与责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行为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和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讨论行为与责任的关系。
分析不同行为可能带来的责任。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特定情境下如何承担责任。
第四章:自我反思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评估自己的行为。
培养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和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估自己的行为。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分享自我反思的经历和收获。
第五章:做出明智选择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讨论做出明智选择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不同情境下的明智选择。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特定情境下做出明智的选择。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分享案例:提供几个关于行为与后果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行为及其后果,并思考如何避免不良后果。
第七章:情绪管理7.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
培养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质量。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1.2 教学内容介绍道德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道德行为的看法和经历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思考行为的后果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记录:记录学生的观点和讨论内容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思考第二章:道德行为与后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后果2.2 教学内容讨论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分析不良行为的后果,包括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角色扮演: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不良行为的后果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对道德行为影响的理解和讨论内容角色扮演报告:评估学生对情景模拟的参与和表现第三章:道德决策与责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做出道德决策引导学生认识到行为与责任之间的关系3.2 教学内容讨论道德决策的要素和过程探讨行为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强调责任感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道德决策的经历和看法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做出道德决策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对道德决策的理解和讨论内容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思考第四章:道德榜样与影响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道德榜样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4.2 教学内容讨论道德榜样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道德榜样的看法和经历角色扮演: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道德榜样的影响力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对道德榜样的理解和讨论内容角色扮演报告:评估学生对情景模拟的参与和表现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深化对道德行为的理解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5.2 教学内容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和观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反思个案研究:让学生分析自己的行为,并提出改进计划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反思个案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自身行为的分析及改进计划第六章:道德行为与法律规范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与法律规范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讨论道德行为与法律规范的联系与区别分析遵守法律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6.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道德行为与法律规范的关联性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违反的后果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对道德行为与法律规范关系的理解和讨论内容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思考第七章:道德行为与个人成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行为在人生各个阶段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讨论道德行为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分析不同人生阶段面临的道德挑战及其应对策略7.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道德行为与个人成长关系的看法和经历角色扮演: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道德行为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对道德行为与个人成长关系的理解和讨论内容角色扮演报告:评估学生对情景模拟的参与和表现第八章:道德行为与社会和谐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道德行为对社会的影响8.2 教学内容讨论道德行为对社会和谐的作用分析个人道德行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道德行为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思考道德行为对社会的影响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对道德行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理解和讨论内容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思考第九章:道德行为与全球挑战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行为对全球挑战的应对作用9.2 教学内容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行为挑战分析道德行为在全球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9.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全球化背景下道德行为的看法和经历跨文化案例分析: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案例让学生思考道德行为在全球挑战中的作用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对全球化背景下道德行为挑战的理解和讨论内容跨文化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思考第十章:道德行为的实践与提升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提升道德行为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将道德行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10.2 教学内容讨论提升道德行为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行为10.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提升道德行为的经验和策略个人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将道德行为融入日常生活的计划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对提升道德行为途径和方法的理解和讨论内容个人行动计划报告:评估学生对道德行为实践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包含十个章节。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范文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决策的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1.2 教学内容导入: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道德困境。
讲解:分析行为与后果之间的联系。
案例分析:讨论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判断对错。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讨论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判断。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二章:行为与后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不同行为会产生不同后果。
培养学生对行为后果的敏感度。
2.2 教学内容讲解:分析不同行为的可能后果。
实例展示: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感受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案例展示法:展示实际案例,引发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三章:道德观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阐述道德观念的定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讨论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德观念的定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讨论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判断。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四章:自我反思与决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自我反思。
培养学生独立决策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阐述自我反思和决策的方法。
实践演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实践自我反思和决策。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反思和决策的方法。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实践自我反思和决策。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培养学生对行为与后果、道德观念、自我反思与决策的深入理解。
5.2 教学内容回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案例讨论:讨论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选择,需要判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以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面对诱惑,我该不该这样做?2. 第二课时:尊重他人,我该不该这样做?3. 第三课时:保护环境,我该不该这样做?4. 第四课时:关爱他人,我该不该这样做?5. 第五课时:遵守规则,我该不该这样做?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判断。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选择带来的后果。
4. 启发引导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我该不该这样做”的思考。
2. 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关于面对诱惑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为什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以及这样做带来的好处。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面对类似诱惑时,如何判断和做出正确的选择。
4. 分享经验: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让大家共同学习。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强调正确选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布置一道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通过课后思考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表现: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提升。
六、教学内容:1. 第六课时:诚实守信,我该不该这样做?2. 第七课时:公平竞争,我该不该这样做?3. 第八课时:尊重知识产权,我该不该这样做?4. 第九课时:负责任地使用网络,我该不该这样做?5. 第十课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该不该这样做?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判断。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范文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选择,需要学会判断和决策。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面对选择,我该怎么做?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选择,需要学会判断。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判断的标准和方法。
2. 第二课时:遵守规则,我该怎么做?教学要点: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
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体验遵守规则的意义。
3. 第三课时:关爱他人,我该怎么做?教学要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学会尊重、理解和帮助他人。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4. 第四课时:保护环境,我该怎么做?教学要点: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从自身做起。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环保行动。
5. 第五课时:自我提升,我该怎么做?教学要点: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自主学习的习惯。
通过分享成功经验,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
2.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参与表演,体验不同角色,增强对规则的认识。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关爱他人等实际行动,提升道德素养。
5. 分享成功经验:邀请有经验的同学或老师分享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环保行动、关爱他人等。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案例:收集生活中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情景剧剧本:编写或选用适合的教学剧本,让学生进行表演。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一、课前准备1.1 主题班会背景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为:“我该不该这样做”,主要是帮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选择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影响,让他们在做出决策时能够更加理智和负责任。
1.2 工具/道具准备•课件•班会道具:笔、纸•PPT软件1.3 班会安排•集体阅读:–阅读:<<品格的力量(上)>>章节选读–时间:5分钟•主题呈现:–介绍主题:我该不该这样做–时间:5分钟•活动探究:–学生们完成小组讨论,思考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是否存在做出不负责任的决策的情况–时间:20分钟•总结提升:–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自己的行为选择对社会和自己的影响,强调每一项决策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时间:10分钟二、班会内容2.1 集体阅读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我们将选择<<品格的力量(上)>>中的一段文章进行阅读和讨论,以加深他们的思考和认识:人生道路上,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用自己的灵魂去决策。
核心是明白自己的选择会带来对自己和周围的人的影响。
我们所有的决策都会引起连锁反应,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了或者坏了一点点。
2.2 主题呈现在此,对孩子们进行主题介绍:•介绍主题:“我该不该这样做”•简要说明主题意义:“我们每一项决策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责任和后果,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2.3 活动探究活动内容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理解主题,我们设计了一些小组讨论题,帮助孩子们探究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是否存在做出不负责任的决策的情况。
让他们参与其中,加深对主题的认知。
•小组讨论题1:“你是否遇到过作出不负责任的决策的情况?都有哪些情况,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小组讨论题2:“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责任和后果,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小组讨论题3:“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对你周围的人和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活动步骤•学生分组,每组3人,每组中包含1个组长和2名组员。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选择。
1.2 教学内容:导入话题:讨论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
讲解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概念。
分享有关道德决策的故事或案例。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选择,讨论这些选择是否符合道德和行为规范。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向全班分享并讨论。
第二章:道德规范与价值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社会价值观对行为选择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讲解不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如儒家、道家、法家等。
讨论个人和社会价值观对行为选择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探讨不同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含义,思考它们对个人行为选择的影响。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道德规范或价值观,向全班分享并讨论。
第三章:行为后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行为后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讲解行为后果的概念。
讨论不同行为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探讨不同行为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思考这些后果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向全班分享并讨论。
第四章:道德决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出道德决策。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面对道德决策时的态度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道德决策的概念和方法。
分享有关道德决策的故事或案例。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探讨如何在不同情境下做出道德决策,分享自己在面对道德决策时的态度和方法。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向全班分享并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选择。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总结道德规范、价值观、行为后果和道德决策的重要性。
5.3 教学活动:第六章:社会规范与法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和法律的基本概念。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道德行为的选择和判断能力。
1.2 教学内容导入:讨论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正确和错误的行为。
讲解道德行为的概念,解释道德行为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道德行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判断和讨论。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道德行为案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道德行为的选择过程。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道德行为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道德行为的标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道德行为的标准和原则。
培养学生根据道德标准进行行为判断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道德行为的标准,包括诚实、公正、善良等原则。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道德行为案例,引导学生根据道德标准进行判断和讨论。
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道德行为案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情景模拟: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运用道德标准进行行为选择。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情景模拟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道德行为标准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章:道德行为的选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选择的复杂性。
培养学生根据情境和道德标准进行合理选择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道德行为选择的复杂性,包括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困难和矛盾。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道德行为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和道德标准进行判断和讨论。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道德行为案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分析道德行为选择的过程和因素。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维导图绘制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道德行为选择的理解和认识。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学设计)小学生主题班会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学设计)小学生主题班会一、前言小学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在未来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以小学生主题班会为背景,设计了一场关于行为规范的讨论。
通过引导学生们思考、讨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二、主要内容1. 主题班会的目的在开始讨论前,我们要明确主题班会的目的。
本次班会的主题是:“我该不该这样做”,通过让学生们从自身经验出发,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建立起正确的行为观念,以便更好地做出选择和决定。
2. 提问阶段在本次班会中,我们将主要围绕“我该不该这样做”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思考,我们将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当你吃完零食后,是应该扔掉包装袋,还是随手丢到地上?•当你看到别人被欺负时,你应该怎么做?•当你做错了事情时,是应该狡辩,还是承认错误?•当你看到别人犯了错误,你应该怎么做?•当你对老师和家长有话不能说时,你应该怎么做?每道问题将会引发不同的思考和讨论,从而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正确的行为。
3. 分组讨论阶段在提问阶段结束后,我们将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到两个问题进行讨论,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探讨该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讨论的重点是:为什么你觉得这么做是对的或不对的?组内讨论结束后,组长将会简要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以便让其他小组批判性地评价讨论。
这样做既能让学生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提高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4. 总结阶段最后,在讨论结束后,班主任将会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
总结的重点是关于行为规范的问题,例如:•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为什么要遵守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如果犯错了,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总结,班主任能够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追问,引导学生们得出正确答案,加深他们对行为规范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醒学生们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加以改进。
三、教学设计思路这种班会方式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问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问题过于抽象,学生们理解成本应该的行为也是很有挑战的,所以问题的表述需要简单易懂,让学生们能够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意义;第二,分组讨论也是一个考验教师掌控和引导的难度,教师应该设法保证每个小组的讨论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范文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在特定情境中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权衡利弊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分析情境,做出正确的决策。
2. 难点:如何在复杂情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情境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价值澄清法: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情境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 准备小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如卡片、贴纸等。
3. 制作课件,展示案例和讨论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案例,引发学生对正确决策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3. 案例分析: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情境,思考“我该不该这样做”。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5. 小组代表发言: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9. 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10.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评价内容:a.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b.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c. 学生对正确决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d. 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决策过程。
2. 邀请家长或社会人士分享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正确决策经验。
3. 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如辩论赛、征文比赛等,进一步巩固教学内容。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概念。
讨论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开场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例子。
分享和总结: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二章:道德困境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道德困境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道德困境的方法。
2.2 教学内容介绍道德困境的概念。
分析常见的道德困境和解决方法。
2.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道德困境的案例,让他们分析和讨论。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解决道德困境。
第三章:行为后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为后果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行为后果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行为后果的概念。
分析不同行为的后果和影响。
3.3 教学活动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行为后果的理解和经验。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行为的后果和影响。
总结和反思:邀请学生总结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反思自己的行为。
第四章:道德决策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制定道德决策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决策的标准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介绍道德决策的概念。
分析制定道德决策的标准和方法。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制定道德决策的标准和方法。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解决道德困境。
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5.3 教学活动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良好道德习惯的理解和经验。
总结和反思:邀请学生总结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
第六章:道德榜样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榜样的作用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道德榜样。
6.2 教学内容介绍道德榜样的概念和作用。
分析道德榜样的行为特征和影响。
6.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道德榜样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理解道德行为和道德决策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道德问题。
1.2 教学内容介绍道德行为和道德决策的定义。
分析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道德行为和道德决策的概念。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道德问题。
第二章:道德行为和道德决策的定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和道德决策的含义。
让学生了解道德行为和道德决策的区别。
2.2 教学内容道德行为:个体在特定情境下所做出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道德决策:个体在面对道德问题时所做出的选择和决定。
2.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道德行为和道德决策的含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和道德决策的区别。
第三章: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道德问题的复杂性:道德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因素和利益关系,需要综合考虑。
道德问题的多样性:不同文化、不同情境下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各不相同。
3.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让学生能够运用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行分析。
4.2 教学内容常见的道德原则:如诚实、正义、善良、公平等。
常见的道德规范:如法律法规、社会习俗、职业道德等。
4.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含义。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运用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行分析。
第五章:道德决策的方法和技巧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道德决策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独立做出道德决策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道德决策的方法:如后果主义、义务论、权衡利弊等。
道德决策的技巧:如分析问题、权衡利弊、做出选择等。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道德、法律、社会等多个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
4. 提高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入: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道德困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
2. 第一节:分析道德规范,学会辨别对错。
a. 讲解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
b. 案例分析:道德困境及解决方法。
c. 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
3. 第二节:了解法律法规,遵守社会规范。
a. 介绍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b. 案例分析:违法行为及后果。
c. 小组讨论:如何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4. 第三节:培养批判性思维,审视自己的行为。
a. 讲解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和作用。
b. 案例分析: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
c. 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批判性思维。
5. 第四节:学会自我反省,提高自我调整能力。
a. 讲解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b. 案例分析:成功人士如何进行自我反省。
c. 小组讨论:如何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提供真实、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课堂互动:提问、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后实践: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材。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道德困境、法律法规案例。
3. 网络资源:查找与课程相关的文章、视频等资料。
4.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教学内容。
六、教学内容1. 第五节:理解情感与同理心,决策时考虑他人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2.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3.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
重点难点:
重点:遵纪守法,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难点: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不做不该做的事。
教学准备:
1.“孟母三迁”的故事。
2.制作小丁在一伙小青年的怂恿下去网吧的课件。
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2.教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通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不能拒绝的原因
1.教师:前几天,小丁交了几个新朋友,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等小丁,今天带他到这里玩,明天带他去那里玩。
你瞧,他们又了。
教师播放课件。
2.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孟母三迁”的道理,对青少年说,选择怎样的人做朋友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坚决说“不”,尽管有时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
三、拒绝与不拒绝之间的心里冲突
1.教师出示故事:小强的好友在小强做作业的时候邀请小强一起看卡通片的情境图片。
教师: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分别讲述理由,全班讨论,并评价哪一种做法最好。
2.教师小结: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类似这样的多种选择,我们可根据事情的重要性选择我们当时应该做的事,不能因一些诱惑而松懈。
当然,我们还需注意做事、谈话的方式方法,
以免辜负别人的好意,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四、拒绝的方式
1.教师: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我们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但生活中,也有一些活动不适合我们参与,也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能做的,这时候,我们该如何拒绝呢?
2.小组讨论,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该如何拒绝。
3.全班交流,评议。
4.教师出示“辨析角”内容。
教师:当遇到这些情况时,你会怎么做?学生讨论。
并交流用何种拒绝方式最恰当。
5.学生拓展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也是我们不该做的?面对这样的事,我们该怎么做?
五、小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