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加麦门冬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麻杏石甘汤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麻杏石甘汤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麻杏石甘汤是中医药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主要由麻黄、杏仁、石膏和甘草组成,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麻杏石甘汤具有祛风、散寒、清热、化痰的作用,对于肺系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肺系疾病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病症,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这些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在中医治疗中,麻杏石甘汤可以用于治疗这些疾病,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麻杏石甘汤可以通过多个角度来对肺系疾病进行治疗。
首先,它具有祛风和散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肺部的循环。
肺脏是人体的气机之源,而身体的运作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气机运转。
麻杏石甘汤可以扶正祛邪,对于病变的肺组织有一定的作用。
其次,麻杏石甘汤可以清热化痰,这也是其在肺系疾病治疗中较为重要的作用之一。
因为很多肺系疾病都有痰液的堆积和增多的现象,而麻杏石甘汤可以帮助身体把这些痰液清除出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最后,麻杏石甘汤中的甘草还具有抗炎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肺部的炎症反应,对于炎症的缓解也有一定的作用。
以上几种作用,可以共同协作,对于肺系疾病进行治疗。
在临床应用中,麻杏石甘汤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其他药物进行配合使用。
对于某些患者,肺系疾病十分严重,需要使用较大剂量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这时,麻杏石甘汤可以用于进行降剂增效的作用,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麻杏石甘汤在肺系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已经得到验证,并且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肺系疾病的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选择合适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顺应自然规律,遵循中医理论,相信身体自身的康复力量,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定会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经方:麻杏石甘汤(肺炎第一方)
经方:麻杏石甘汤(肺炎第一方)麻杏石甘汤【原文】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经典回顾】1、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用法】1、以上四味药,以水七碗,先煮麻黄,等水量减少二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
2、去滓,每次温服一碗。
汗出后须擦干,避免吹风受凉。
【剂量】1、麻黄用三钱,杏仁差不多用两钱最多可以到五钱,石膏也是四钱到六钱,和麻黄量相等就可以,甘草二钱或少一点。
2、1钱=3.75克。
【组成】甘草石膏麻黄杏仁【时机】1、攻下后,如果汗出又喘,没有表证,没有大热,就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用的时机并不是去发烧的,而是汗出而喘。
这个喘和咳连在一起。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热症;3、有汗, 咳嗽不止,痰出黃粘,胃口尚可。
【方解】1、麻黄将石膏带到肺去解肺热;2、杏仁去肺的痰;3、甘草让药不要下去太快、在肺停留一下将热和痰清得干净一些。
【禁忌】1、用过一次,如果热没有完全退去,不要再用这个方剂,对症改用其它方法;2、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五钱,防风三钱,浮萍三钱来取代麻黄;3、忌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应用集锦】1、麻杏石甘汤是治疗肺炎的第一方。
到最后壮热就是肺炎了。
反之,如果无汗而喘咳、有大热者,就是发高烧而肺热苔黄者,就要考虑大青龙汤了。
2、(1)因风寒而喘者:A、无里热、无里寒,是麻黄汤证。
B、有里热,大青龙汤。
C、有里寒,小青龙汤。
(2)下后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
(3)喘而汗出者、下利,葛根黄芩黄连汤。
(4)汗出而喘,无大热、无下利,麻杏石甘汤。
(5)汗后津液不足,饮水多而喘者,是五苓散证。
麻杏石甘汤儿科应用
.64
麻杏石甘汤儿科应用
编号
B20130033
收稿
2012-12-01
编辑周淑华
管胥伯
(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兰州
73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
)
摘要:
从麻杏石甘汤在儿科临床的应用中不难看出,麻杏石甘汤不但对喘证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还能广泛应用于肺
失宣肃与肺经郁热,疗效明显,表明在应用仲景方药的时候,对其适应性的探讨不能仅限于条文而忽略了病机,在运用此
方的过程中,应以探讨病机为主,并充分结合临床症候,来把握《伤寒论》之精髓。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儿科;哮喘;肺炎;气管炎;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72中医儿科;R289.5验方与单方;R222.2伤寒论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 /j.issn.1671-7813.2013.02
(
x
麻杏石甘汤方药解析及临床应用
临床金鉴2021年第6期(总第235期)麻杏石甘汤方药解析及临床应用周 跃1,吕秀琼2,廖振芸3,阳明香4,赵 蓉5(1.桂林市临桂区黄沙瑶族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桂林 451113;2.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来宾 546108;3.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桂林 541114;4.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桂林 541104;5.桂林市临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桂林 541100)摘要:利用中医辨证理论,对中医古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进行加味应用,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猪、牛羊等家畜具有发热、喘气、咳嗽等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单独使用中药方治疗均效果显著,表明中药组方治疗畜禽疾病的可行性。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加减;中西医结合;家禽上呼吸道疾病中图分类号:S853.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1)06-0023-02中草药的应用已有一万多年历史,古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开始懂得应用单味药材治疗人及动物疾病。
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单味药对许多复杂疾病已不能胜任,于是多味药物的组合便应运而生,俗称“方剂”’。
药物经过组合后具有相互促进,增强疗效,照顾全面,彼此制约,减轻不良反应等优点[1]。
方剂组合在家畜家禽的应用也有很悠久的历史。
中医学家留下的成方很多。
明代朱橚撰写的《普济方》收载了方剂61739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部方剂大典,很多方剂在畜禽养殖中广泛应用。
1 方药组成及加减和使用方法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为后汉张仲景所著,药物组成为麻黄12 g、杏仁15 g、甘草9 g、石膏60 g,以上为1头100 kg 猪或牛1天的药量。
根据发病症状轻重、体温高低、病程长短及对机体津液损耗不同,可以加大石膏药量,或加入适量麦冬、生地、知母、金银花、连翘等药,研碎拌料投喂或煮水饲喂、灌服。
2 适应症候本方具有辛凉泄热、清肺平喘的功效,临床用于外感风热重症,凡是体温升高、咳逆气急或张口喘气、鼻镜或鼻盘干燥、呼吸急促或腹式呼吸,甚至鼻煽、口渴、烦躁等热盛于内的病症,均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
86例肺炎患者中医治疗的临床体会
浅析86例肺炎患者中医治疗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对肺炎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临床体会进行探讨。
方法:在本组的86例肺炎患者中已经全部的经过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并确诊,在患者中有65例应用中医治疗肺炎的药方进行治疗,剩余的21例因为年老体弱,以及合并的基础疾病较多,在使用中医药方治疗的基础上,再用中医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86例肺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中1例因肺癌手术后有并发症的原因,得到重症肺炎而死亡,总体上来看,有效率达到98.75%。
结论:中医药方对治疗肺炎有着比较明显的效果,再加上中医针灸的治疗方法,使得治疗更加安全,简便,疗效也比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炎患者中医治疗中医药房中医针灸临床体会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446【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388-02在国内,近几年来肺炎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发病的症状。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有顽固性的剧烈咳嗽或者发烧等首发的症状肺部炎性的反应。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因为体弱多病,并患有多种合并基础的疾病,在x线以及ct的表现都呈现多样的,没有特异性,使得治疗被耽误。
本文分析并总结了在最近几年的中医治疗86例有肺炎病症的患者的临床体会。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在本组的86例患者当中,都是住院的病例,男54例,女32例。
年龄在54~80岁平均年龄玮64.5岁。
其中在住院之前已经过抗生素治疗并且治疗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的,住入专科的有73例,从未经过任何的治疗患者有13例。
在住院之前的平均发病为7天。
在86例患者中都经确证为费案,在患者中合并的高血压有15例,心脏病8例,糖尿病14例,左肺进行癌症手术的1例。
1.2 症状体征。
在患者当中首发咳嗽以及发热的患者60例,咳嗽一般主要的就是刺激性的干咳,其中版友白色的粘痰的有24例。
医案分享鲍艳举老师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发热两则医案(下)
医案分享鲍艳举老师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发热两则医案(下)案例2:肺炎发热便秘案刘某,男,21岁.主诉:发热伴咳嗽6天。
6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了恶寒、发热,咳嗽,就诊于某医院急诊,予抗感染、退烧治疗,疗效欠佳。
后患者就诊于我院发热门诊。
刻下症见:发热,体温38.1℃,微恶寒,汗出,咳嗽,咳黄痰,口干,口渴,无口苦、咽痛,纳可,小便色黄,大便偏干,三日一行。
舌红,苔薄黄,脉浮滑有力。
查体:咽充血,右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
胸片检查示:右肺炎。
血常规检查:WBC 6.5×109/L,余均正常。
患者咳嗽咳痰、汗出,口干、口渴、大便偏干、舌红,苔薄黄、脉滑,考虑为里热郁闭于肺之证,即为阳明病,发热、微恶寒、脉浮,考虑为太阳表证,综合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之证。
因患者以“咳嗽”为主证,故选用麻杏石甘汤解表清热、宣肺平喘止咳。
再加用桑白皮、鱼腥草加强清热化痰;生大黄清热通便。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葶苈子、鱼腥草、生大黄生麻黄5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生甘草10g桑白皮30g 鱼腥草30g 生大黄5g5剂,水煎服,日一剂。
嘱患者服完药后喝热粥,并盖被子令汗出,忌食生冷水果。
结果:患者服完1剂后,汗出烧退,体温未超过37.5℃,咳嗽咳痰减轻,大便已通。
上方继服4剂,发热、恶寒消失,咳嗽咳痰大减,大便通畅,嘱患者饮食清淡,无明显不适,遂停药。
按:“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脏腑学说之一。
肺与大肠的表里关系,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的。
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有助于肺的肃降。
肺与肠道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本案患者因右肺感染,邪热犯肺,肺气不宣,肠腑不通,以“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治,通腑可泻肺热,肺热清则邪祛,表里同治故药到病除。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治疗经验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尝试,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伤寒论》113方——麻杏石甘汤,典型医案
《伤寒论》113方——麻杏石甘汤,典型医案3结膜炎——闫云科医案刘某,女,十三岁,素体健鲜病,活泼可爱,近三月余,双目红赤,泪如泉涌,眼科诊断为结膜炎。
经脱敏,消炎不效,来看中医。
患儿双眼肉伦血丝鲜红,泪水汩汩,瘙痒甚,微痛。
醒后双睑眵封无隙。
耳廓后,及鼻腔湿疮满布,形如粟米。
抓破者有淡黄色水液渗溢,部分已结痂。
鼻时塞,流清涕,微咳嗽。
纳便正常,喜食水果。
舌淡红,苔薄白,脉滑略数。
观其脉症,此目疾、浸淫疮为温蕴于内,复感风热,肺气失宣,风、热、湿内郁导致。
治当宣肺、清热、化湿,同步进行。
拟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6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甘草4.5克,苡仁15克,苍术15克,苍耳子10克,二剂二诊:鼻塞解,咳嗽止,眼泪大减,目赤也轻,尤为明显者湿疹不在外溢,原方续服三剂。
三诊:目红瘙痒止,耳后皮肤结痂,逐渐脱落痊愈,嘱服参苓白术散一月,以防复发。
《经方躬行录》论:鼻塞流涕咳嗽者,此是表闭肺逆也。
脉滑略数者,此是浮数之义,浮为表闭,数为经阳阳之热,不得外泄,滑为肺气失敛,阳气不降也。
麻黄发表闭寒,解脉之浮数。
表解肺降,收敛火降,则诸症俱解。
4脑炎与腮腺炎——陈宝田医案患者发热,恶寒,无汗,足尖冷,气粗,项强,口噤,神昏,按腹部有痛苦表情,两耳下肿硬,大便不通,脉浮数,舌苔老黄尖红。
投以麻杏石甘汤加龙齿,生姜。
药后大汗,热退身凉,神清足温,唯大便仍不行,下午头痛,神志语言,似有迟钝,用白虎汤合承气汤加羚羊角粉,连服2剂,病愈出院。
《经方临床应用》论: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数,此是伤寒表实证。
口噤,神昏,此是痉病,也就是现在称谓的脑炎。
足尖冷,此燥热内侵,而里阴外客之象,白虎提纲证。
两耳下硬,此是少阳经气上逆证,也就是本案所说的腮腺炎。
先用麻杏石甘汤发表,后用白虎承气泄热。
11慢性鼻窦炎——门纯德医案杜某之子,15岁,患儿自述:鼻窍经常阻塞不通,嗅觉不灵,常流黄涕,气味腥臭,前额闷疼。
诊其脉略滑,舌苔黄薄。
麻杏石甘汤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概况
麻 杏 石 甘 汤 出 自汉 代 医 圣 张 仲 景 的 《 寒 论 》 , 由麻 伤 黄 (g 9 )杏 仁 ( g , 炙 甘 草 ( g 9) 6 )石 膏 ( 9 ) 四 味 药 组 1g 成 , 具 有 辛 凉 宣 肺 ,清 热 平 喘 的 功 效 … 。后 世 用 于 风 寒 化 热 ,或 风 热 犯 肺 , 以及 内热 外 寒 。药 理 试 验 证实 :麻 杏 石 甘
锟 采用 麻杏石 甘汤加 味治疗 顽 固性 荨麻疹 1 例 ,痊愈 1 4 2 例 ,显 效 1 ,总 有 效 率 9 . % 例 28 。
综 上所 述 , 麻杏 石甘 汤经 过 临床 多 年 的 实 践 和验 证 , 可 用 于 治 疗 & J 肺 系 病 证 的 支 气 管 哮 喘 、急 、慢 性 支 气 管 炎 、 b 肺 炎 、 & J 咳 嗽 以及 d J 慢 性 鼻 炎 、鼻 窦 炎 、尿 频 等 ,应 用 b ,L 范 围广 泛 , 疗 效 显 著 ,值 得 临 床 推 广 。但 在 临床 应 用 的过 程 中 ,应 师 古而 不 泥 古 , 随症 化 栽 ,加 减 得 宜 ,灵 活 适 用 。
学认为本证多与 骨气不 中和肝胆火旺有关 。若热邪郁肺 ,肺 失肃 降,影 响肾 膀 胱开合 、约束 失常则 出现尿频 u 。郭
补 林 等 用 本 方 加 味 配 合 中药 制 剂 治 疗 胂 气 郁 滞 型 肾 病 综
合征3 f ,结果总有效率8 .% 20 4 4 。丁会 芬等 用本方治疗尿 频 6 , 服 3 后 尿 频 明 显 减 轻 , 继 服 3 而 愈 ,辨 证 病 在 下 例 剂 剂
3 药 后 症 状 缓解 ,4 6 药 后 痊 愈 , 最 重 者 1 剂 治 愈 。 张 剂 ~ 剂 2
小儿咳嗽咳喘常用方临床经验
小儿咳嗽咳喘常用方临床经验咳嗽这个病,一般在儿科疾病中是首位的,多有外感发热的症状,或单纯的咳嗽、咳喘,四季都可发病。
儿童多为外感,成年人有内伤,外感中风寒多一些。
外感风寒引起的小儿咳嗽在临床中每天都在不断的出现。
以前在小儿咳嗽中,常用的分类有风寒咳嗽、热咳、凉咳、燥咳等,但这些与伤寒、金匮不好对应,用起来有局限。
我按黄老师的体质对应,小孩子来了首先根据他的体质,加上他的主诉,基本上大体的方向能定下来,再根据方证辨别,所以我在临床中比较常用。
我后来跟姚梅龄老师及许家栋老师学习后,又从病机上大体的分类,这样有了体质及病机的结合有了大体的方向,在气血水火里以哪个为主,再结合六经错误率又小些,见效程度也要高一些。
因为小孩咳嗽或成年人咳嗽,一般按三期来:初期、中期、恢复期。
初期的一般干咳、无痰,中期的一般咳嗽、痰多、后期的一般有痰、咳嗽很少或有痰才咳嗽,一般咳嗽分这三期。
从病机上说,咳嗽是上气,咳逆上气、喘息、喘满或短气、等等。
基本上以上气为主,也就是说人体呼吸,是吸入天之清气,呼出自身浊气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容易出现水气、火气等等向上冲逆的过程引起的咳嗽。
所以咳喘这个疾病主要是按照上气来进行的。
然后按气血水火来进行分类,我把常用的几个方子根据其他老师的总结,我临床把所有的方子分类,放到桌面上,有时候临床中辩证不准,再看一下,这样准确度高一些。
气血水火四大病机中,第一个是气逆,好多咳嗽与气不旁流,火气上逆,水气上逆有关,所以气逆在咳嗽中,占得比例高。
这类病人的体质复杂,有虚有实,虚者气不足,实者气有余,但是往往这类在急性咳嗽中,实证多;慢性咳嗽,虚证多。
这类人体质来说,与其他咳嗽的体质比,间杂的相对多一些。
方子比如,实证类的有葛根汤、麻黄汤;虚证的有橘子姜汤、外台茯苓饮、桂枝厚朴杏子汤。
以下我分类的这几个,是气逆咳嗽中比较常用的方子:第一个就是桂枝厚朴杏子汤,此汤在小儿咳嗽中使用的频率相当高,体质是桂枝体,经常咳嗽、经常发烧,食欲不大好,容易出汗,多有慢性疾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咳喘,症状是轻微发热,一般没有高热,或无热,多有汗出。
浅谈麻杏石甘汤临床应用经验
按 《 丹溪 心法 ・ :肺 以清 阳上升之气 ,居五脏之 喘》 “
上, 通荣 卫 , 阴 阳, 降往来 , 合 升 无过不 及 , 淫七情 之所 六
感伤 , 饱食 动 作 , 气 不 和 , 吸之 息 , 脏 呼 不得 宣 畅而 为喘 急。亦有脾。 肾俱虚 , 体弱之人 , 皆能发 喘。又或调摄失宜 , 为风寒暑湿邪 气相 干 , 则肺 气胀满 , 而为喘 。又 因痰 气 发 皆能令人 发 喘。治 疗之法 , 当究 其源 , 如感邪 气 , 则驱 散
浅 谈 麻杏 石 甘 汤 临床 应 用 经 验
姜传 田
( 庄河市妇幼保健 院, 宁 大连, 140) 辽 160
【 摘要】 麻杏石甘汤的理论与I 床应用 临
【 关键词 】 麻杏石甘汤; 经验
麻黄杏仁甘草 石膏汤 ( 以下 简称 ” 麻杏石 甘汤 ” 见 ) 于《 伤寒 论》 由麻黄 、 , 杏仁 、 石膏 、 炙甘草 4味药组成 , 具 有清热宣肺 , 降气 平喘之功效。主治肺热咳喘。笔者临床 多年 , 论成人 还是儿 童 , 是遇 到咳嗽 , 无 凡 临床发 烧等 证 属肺热 咳嗽者 , 用麻杏石甘 汤加减治 疗 , 应 均取得满意 疗 效, 兹将经验 总结如下 :
之, 气郁 则调顺之 , 肾虚者温理 之 , 当各类 而求。” 脾 又 该
患为年老久病 , 肺虚及 肾 , 肾不纳 气肺失宣肃 , 感外邪 , 复 入 里化 热 , 炼液为痰 , 痰热郁肺 , 肺失清肃而致之喘证 。案 中痰热郁 肺 、 肺失 宣肃 症状 较为 明显 , 采取祛 实为 主 , 故
中医 : 喘证 ( 痰热郁 肺兼 肺 肾虚 ) 西 医 : 性支气 管炎 急 ; 慢
性发作。 治疗 : 清热宣肺 , 降气平喘 , 补益肺肾。 药用 : 麻黄
麻杏石甘汤合麦门冬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症 状 全 部 消 失 ,血 常 规 和 肺 部 听 诊 结 果 正 常 )、有效
( 咳 嗽 喘 息 等 临 床 症 状 显 著 改 善 ,血 常 规 和 肺 部 听 诊
结 果 显 示 正 常 )、无 效 (咳 嗽 喘 息 等 临 床 症 状 和 治 疗 前
无 明 显 改 变 ,甚 至 表 现 为 加 重 ,血常规和肺部听诊结果
光 明 中 医 2021 年 6 月第 36 卷第 11 期 CJGMCM June 2021. Vol 36. 11
•1839 •
米 3 g ,大 枣 4 枚 ,清 半 夏 6 g ,人 参 9 g ,麦 冬 42 g。药
物 加 水 浸 泡 后 煎 为 100 m] 药 汁 ,分 为 2 份 ,早晚各服
1 次。
1 . 4 . 2 观 察 指 标 观 察 记 录 患 儿 各 项 恢 复 指 标 ,包
括 : 退 热 时 间 、肺 部 湿 啰 音 消 失 时 间 、咳 嗽 停 止 时 间 。
不 良 反 应 包 括 :恶 心 、皮 疹 、食 欲 不 振 、腹 泻 。
1 . 4 . 3 疗 效 判 断 标 准 分 为 显 效 (咳 嗽 喘 息 等 临 床
仍 存 在 异 常 )。显 效 率 + 有 效 率 =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
1. 4. 4 统 计 学 方 法 采 用 统 计 学 数 据 软 件 ( SPSS
21.0)对 2 组 研 究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2 组 退 热 、肺部 湿啰
音 消 失 、咳 嗽 停 止 3 项 指 标 改 善 时 间 以 均 数 ± 标 准 差
迅 速 、有 效 改 善 患 儿 临 床 症 状 ,药 物 安 全 性 理 想 ,值 得 临 床 加 大 力 度 推 广 及 应 用 。
麻杏石甘汤在热证中的应用
麻杏石甘汤在热证中的应用
严学群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
【年(卷),期】1991(012)002
【摘要】麻杏石甘汤,方出《伤寒论》。
仲师为伤寒误汗(63条)、误下(167条)导
致邪热内郁壅肺的变证而设。
其功能:宣泄郁热、清肺平喘、止咳,主治郁热壅肺的
证候。
余根据郁热的机理,用本方治疗小儿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荨麻疹、牙龈炎等症均收较好疗效。
现分别举例如下: 一、小儿肺炎(风热咳嗽、邪热壅肺证) 王××,男,8岁。
1989年4月21日初诊:发热咳嗽1周,开始怕冷、发热、鼻塞、头痛、咳嗽。
在卫生所曾用感冒冲剂、止咳糖浆不效。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严学群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6
【相关文献】
1.麻杏石甘汤内服外敷在风热犯肺型小儿肺炎咳嗽中的应用 [J], 王君梅
2.中药麻杏石甘汤在急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 赵淑萍
3.葶苈大枣汤结合麻杏石甘汤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J], 洪婉玲
4.麻杏石甘汤在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J], 杨栋强;康谊;丁岗强;
毛重山;张婷婷
5.葶苈大枣汤结合麻杏石甘汤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J], 张桂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刘弼臣教授临床应用麻杏石甘汤的经验
名 老 中医刘 弼 臣教 授 对 中 医理 论 造 诣精 深 , 临
黄 芩 、 白皮 、 桑 炙杷 叶各 5g 葶 苈子 3g 莱 菔 子 、 , , 瓜 萎 仁各 6g 川贝母 3g 黛 蛤粉 1 , 剂 , , , 5g 3 水煎 服 。 2 0-2 1 0 6 1 - 2二 诊 。药 后 热 退 , 喘促 已乎 , 咯 唯 痰减 而不 撤 , 纳少 , 黄 , 为肺气 已经 开闭 , 热 尚 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痰 未尽 化 之证 , 拟原方 加减 治之 。处方 : 再 炙麻黄 3g ,
而成 。其症 状表 现为 咳嗽频 繁 , 咯吐稠 黏黄痰 , 面红 口干 , 咽红 , 黄 , 数或 指 纹 色紫 。治 疗 常用本 方 苔 脉 加用 黄芩 、 白皮 、 贝母 、 杷 叶 、 桑 川 炙 黛蛤粉 等 。方 中
哮喘 为痰 饮 留伏 , 因感 受 外 邪 引动伏 痰 而 诱 常 发 。若 外感 风 热 , 风寒 化 热 , 或 而致 痰 热 内伏 , 气机 升 降不 利 , 间痰 鸣哮 吼Ⅱ 。刘 老 治疗 痰 热 哮 喘证 喉 ] 多 选用麻 杏石 甘汤合 三子养 亲 汤加减 。 病案 举例 : 患儿 刘 某 , , 男 6岁 。2 0 - 2 2 0 7 0 - 3初 诊 。 咳嗽 3d 气 喘 2d , 。3d前 患儿 因 受 凉 而致 喷
致 [ 。 刘 老 认 为 , 儿 肺 热 咳 喘 总 因 火 热 熏 扰 肺 金 1 ] 小
杏仁 、 仁各 i , 石膏 2 , 草 、 芩各 5g 海 薏 0g 生 5g 甘 黄 ,
浮石 1 , 蛤粉 1 , 0g 黛 5g 白前 6g 炙杷 叶 5g 胆 南星 , ,
6g 焦 三 仙 1 。3剂 , 煎 服 。 药 后 纳 增 , 本 无 , 0g 水 基 咳嗽 , 床痊 愈 。 临 2 治 疗 痰 热 哮 喘 证
麻杏石甘汤——医案一条
麻杏石甘汤——医案一条麻杏石甘汤(2)(范中林六医案选)常某,女,22岁,患者五岁时出麻疹,曾合并肺炎。
其后常吐浓痰,并转为咳血。
1970年,经北京几家医院会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
先后在北京,上海,山西等地治疗,咳血基本控制,但经常头痛,时发高烧。
医院多次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未接受。
病情逐渐加重,终于不能坚持学习,从某军医学校休学。
1978年5月2日来诊,按太阳证温病论治,两月余基本治愈。
1 初诊;头昏头疼,身热而不恶寒,手心灼热,汗出,心烦,渴喜凉饮。
咳嗽,频吐大量浓黄稠痰,便秘,睡眠不安。
面红亮,双颧有明显黑斑,唇绛红,舌质鲜红,苔黄厚腻而紧密,脉洪数,此系温病伏邪,为外感所触发,并上犯肺经所致,法宜宣肺泄热,降逆止咳,以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10克,杏仁24克,石膏60克,甘草18克,葶苈子10克,川贝15克备注;本篇医案比较长,我给每段都编上号,上面的每一段序号是医案,对应下面的论。
注意;此是伤寒,表病不解,是为伏邪。
绝不是温病,也不是什么上犯肺经。
此就是太阳伤寒外感病,皮毛不解,则病久不愈。
太阳不解,经气不降,则头痛头昏,皮毛窍闭,卫气不泄,则肺气郁热,咳吐稠痰。
舌质红者,君火不降也,苔腻者,肺气不降,津液不能雾化而凝瘀,填塞心窍也。
舌黄者土色,胃气不降也。
脉洪数者,洪为卫气内郁(即浮之义),热燥之盛,肺胃之逆也,经热不泄,则见脉数(心火不降,也见上数),皆因皮毛不解,则肺气不敛之故也。
本条皮毛不解之脉洪,也为脉浮之变文;太阳三十一,微弱即不弦紧,洪大即浮义,勿泥。
肺病与脉证,舌象,皆为外感相符。
此就是太阳外感伤寒病,表病久不解之故。
2 辨证;《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者,为温病。
仲景在此提出不恶寒而渴,与恶寒而不渴,作为辨别温病与伤寒之标志。
本例患者,虽身热头痛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而渴,故当属温病。
因伤寒传变化热,必传经而后渴;温邪不待传变,虽病在表而热邪伤津,故渴。
同时伤寒为寒邪,故身发热而恶寒,温病为阳邪,故发热而不恶寒。
麻杏石甘汤配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70例
1 6 。其 中 1 . ×1 。L 1 . ×1 。L9 2例 0 0 0/ - 5 0 0/ 2例 。1 . 50 ×1。L~2 . ×1 。L3 o/ 0 0 0/ 4例 。 白细 胞计 数 正 常 者 7 6 例。 x胸 片检 查 : 肺纹 理增 粗 , 肺治疗 在则 状 阴影 。 两 两
附表 治 疗组 与对 照组疗 效 比较 ( ±S)
临 床资 料 病 例来 源 于本 院 门诊 2 0 年 ~ 2 0 05 07 年冬 春 季 节发 病 者 1 0例 确证 病 例 , 部病 例 均经 x 4 全 光拍 片及 实验 室检查 排 除急性 支气 管炎 、 支气 管哮 喘 、
~
感六淫, 以风寒 为最 。 , L 纯 阳之 体 , 然d J 为 易化热 迫肺 , 故 以麻 杏石 甘汤 为基 本方 辛宣 泄 , 清肺 平 喘。 ; 中炙 。方
麻 黄 宣肺 泄 热 平 喘 ; 仁 引 药人 肺 经 , 杏 化痰 止 咳 ; 膏 石 清 肺热 止 咳 , 且佐 麻 黄之辛 热 , 使肺气 宣 而不助 热 。炙
【 图 分 类 号 】 R7 5 6 中 2 .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编 号】 10—3 92 1)116—2 文 0 0 7 6 ( 0 0 1 - 4 20
支气 管肺 炎是 t J  ̄ 吸系 统常 见病 , lL , 多见 于 3岁 以下婴 幼 儿 , 以冬 春 季节 多 见 , 该病 起 病 急 , 在上 呼 吸
医案五则
病案五则1、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咳吴某某,男,15个月。
因发热、咳嗽7天于2007年5月11日初诊。
曾在我市六医院住院,诊为“哮喘性支气管炎”。
采用多种抗生素、退热药治疗未效。
遂请中医治疗。
刻诊:发热,体温37.5℃,咳嗽微喘,夜间咳嗽较重,痰色黄,不易咯出,食欲不振,大便数日一行。
查体见:急性热病容,咽充血,双扁桃体Ⅰ°肿大,无渗出物。
心率102次/分,两肺满布细小水泡音。
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9.6×109/L(N 0.69,L 0.31)。
胸部X线提示:两下肺可见点片状阴影。
诊断: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
治宜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炙麻黄1 g,杏仁4 g,生石膏10 g,射干3 g,桑白皮3 g,地骨皮4 g,僵蚕3 g,薄荷3 g,川贝5 g,葶苈子3 g,云苓5 g,甘草2 g,银花5 g。
服药3剂后,患儿体温正常,咳嗽明显好转,喉间痰鸣减轻,食欲有所增加,大便日1行。
继服上方3剂后诸症消失,再用中药进行后期调理而痊愈。
——罗小花. 傅淑清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肺炎喘嗽43例[J]. 江西中医药,2007,(12).按语: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小儿肺炎,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
方中麻黄有较强的宣肺平喘作用,石膏清热除烦,二者配伍,具有宣肺气、清肺热之功,是治疗肺热咳喘的主要药物;配伍杏仁更加强降逆平喘,止咳化痰作用;甘草除调和诸药外,亦起着解毒清热作用。
由于感邪的轻重,形体的强弱有所不同,所以,小儿所患肺热咳喘的病因相同,但在证候表现上则有差别,因此,麻杏石甘汤要灵活加减运用。
如高热舌质红苔薄白者,加银花、连翘、牡丹皮;若舌红、少苔者,加芦根;舌红苔黄、壮热咳喘、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滑数、痰热壅盛者,加浙贝、葶苈子;咳甚者加款冬花;喘甚者,加桑白皮、苏子;痰多者,加半夏鱼腥草、射干、紫菀、僵蚕;纳差者,加神曲;睡眠不安者,加云苓。
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
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麻杏石甘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麻黄、杏仁、石膏和甘草组成。
这一传统中药配方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和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并阐述其应用领域、疗效以及适应症。
一、麻杏石甘汤的药物组成及功效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石膏和甘草四味中药组成。
麻黄和杏仁具有温肺宣通的作用,可缓解呼吸道症状,促进痰液排出;石膏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甘草具有调和各药性、增加药效的作用,具有舒肝、利胆、止咳的功效。
四味中药相互配合,形成了麻杏石甘汤的独特药效。
二、麻杏石甘汤的应用领域1. 呼吸道感染:麻杏石甘汤对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通过温肺宣通、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促进痰液排出,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状。
2. 支气管哮喘:麻杏石甘汤可作为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方剂。
其温肺宣通的作用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
同时,麻杏石甘汤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支气管粘膜的炎症反应,减少气道炎症。
3. 感冒:麻杏石甘汤对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
其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降低体温,缓解头痛症状。
麻杏石甘汤还具有散寒解表的作用,可以改善感冒患者的鼻塞症状。
三、麻杏石甘汤的临床疗效麻杏石甘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通过对大量临床研究和应用观察的总结,麻杏石甘汤被证实具有以下疗效:1. 缓解咳嗽:麻杏石甘汤可缓解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
2. 促进痰液排出:麻杏石甘汤具有较好的痰湿化解作用,可促进痰液排出,减轻痰液积聚引起的呼吸道不适。
3. 降低体温:麻杏石甘汤作为解热镇痛的中药方剂,可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
4. 缓解头痛:麻杏石甘汤在应对感冒等引发头痛症状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可有效缓解头痛不适。
四、麻杏石甘汤的适应症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以下疾病:1.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麻杏石甘汤的临床运用!
麻杏石甘汤的临床运用!麻杏石甘汤主要使用基本依据是:发热咳喘,苔薄黄,脉数。
苔薄黄反映了以咳喘为主,痰的因素不是使用这个方的基本根据,临床上治疗外感风寒,邪热壅肺证。
一般来讲,如果痰多,咳喘痰多,黄痰,甚至于难以咳出,像这个方,它清化痰热,作用非常小,既使有石膏和麻黄同用,一清一肃,但清化痰热还必须要配其它的药,或者另择新方。
在使用当中有汗,或无汗这两种阶段,调整方中的药量,有汗无汗都可以用。
历史上对这个讨论当中也争议过,张仲景说麻杏石甘汤的主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柯伯说,这是印书印错了,应该是��不汗出而喘,大热者��,当然这也是他一个看法,所以究竟有汗没汗,历来讨论争论也挺多,应该说无汗阶段是表证还明显的阶段,外邪在入里化热,形成痰热壅肺的过程当中,表现还比较明显地存在,这个时候呢,寒邪束表可以无汗,随着入里,内热迫津外泄,造成有汗。
随着发热的升高,汗还可以较多,尽管由于多少有点外邪情况下,可以汗出不畅,或者内热阻滞气机,在迫津外泄的过程当中,也有这种虽然汗出,身体不舒服,汗出不畅,有这个特点,所以辨证要点涉及到运用的一般情况了。
那么有汗无汗根据肺热的程度多少,调整麻黄石膏的用量比例。
同时现代使用,应该说是多数情况下,不是以有没有表证做为依据,以发热咳喘做为主要依据。
因为一些方子经过伤寒到现代,一千八百年运用,大家习惯了,运用它的侧重点上可以有发展有变化。
我们方剂学呢,它既要讲到原方的当时治疗情况,也更要反应后来,后世直到现在普遍运用的情况。
在使用当中呢,当然这个风寒咳嗽,从整体的证候来说,风寒比较突出。
热像不明显这个方是不适合的,因为石膏量大。
另一方面,痰热明显的,甚至痰热多的,这个方都不适合。
麻杏石甘汤临床应用的几点体会
麻杏石甘汤临床应用的几点体会
赵晓军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1(020)022
【摘要】麻杏石甘汤始见于《伤寒论》.原治太阳病变症.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的邪热雍肺症.后世医家化热或风热所伤,但见肺中热盛,身热喘息.品渴脉数,无论有汗、无汗等症,便以本方加减治疗,往往取得满意疗效.1 对麻杏石甘汤的浅解《伤寒论》第63条日:“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总页数】1页(P38)
【作者】赵晓军
【作者单位】吉林省洮南市洮府乡卫生院,吉林洮南13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7
【相关文献】
1.麻杏石甘汤在猪肺部疾病上的临床应用
2.麻杏石甘汤的药理研究与儿科临床应用进展
3.麻杏石甘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4.麻杏石甘汤与定喘汤的方证病机及临床应用分析
5.麻杏石甘汤方药解析及临床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11期 -55-麻杏石甘汤加麦门冬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A clinical analysis of treating infantile pneumonia with the Maxing Shigandecoction and the Maimendong decoction任蕊(河南南阳市中医院,河南南阳,473000)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11-0055-02证型:IG【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麻杏石甘汤加麦门冬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麻杏石甘汤加麦门冬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麻杏石甘汤加麦门冬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临床疗效;麦门冬汤;体征【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axing Shigan decoction and the Maimendong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pneumonia. Methods: 82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in 41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the Maxing Shigan decoction and the Maimendong decoction.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and the sign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Maxing Shigan decoction and the Maimendong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pneumonia showed a significant effect.【Keywords】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The Maimendong decoction; Signs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11.022小儿肺炎属于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常发于春季和冬季[1]。
5岁之下的儿童易感染小儿肺炎,发病机制主要为病毒感染及细菌感染,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肺部啰音、发热等。
小儿肺炎发病后,若不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患儿死亡[2]。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2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麻杏石甘汤加麦门冬汤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肺炎患儿82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5个月~7岁,平均年龄(3.5±2.3)岁;病程3~13d,平均病程(7.15±3.36)d。
对照组41例,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个月~8岁,平均年龄(3.2±2.1)岁;病程5~16d,平均病程(7.24±3.19)d。
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物理降温的方法处理发热现象。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莫西林颗粒常规抗生素治疗,20~40mg·kg-1·d-1,3次/d。
观察组给予麻杏石甘汤加麦门冬汤治疗,麻杏石甘汤加减配方如下:杏仁9g、甘草6g、天竺黄12g、莱菔子6g、麻黄6g、生石膏24g、鲜芦根12g,水煎至100ml,2次/d。
麦门冬汤配方:甘草6g、大枣4枚、麦门冬42g、半夏6g、粳米3g、人参9g。
1.3 疗效评价标准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
①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好转及无效,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血象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有所改善,病灶显著减轻;好转:症状有所减轻,病灶有所好转;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②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包括退热时间、肺部啰音吸收及止咳时间等。
1.4 统计学分析我院采用SPSS 17.0)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11 -56-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n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4128(68.3)6(14.6)5(12.2)2(4.9)95.1%对照组4113(31.7)10(24.4)8(19.5)10(24.4)75.6%χ226.7912 3.0591 1.997715.205415.2054P 0.00000.08030.1575 0.0000 0.00002.2 症状体征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退热时间为(3.12±1.35)d,肺部啰音吸收时间为(4.52±1.63)d,止咳时间为(4.37±1.46)d;对照组退热时间为(4.72±1.68)d,肺部啰音吸收时间为(6.28±1.75)d,止咳时间为(5.82±1.64)d。
观察组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临床在治疗小儿肺炎时往往应用青霉素等抗生素,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且起效快,但会影响患儿身体,加上抗生素易引起耐药性,因此不再适用于儿童的治疗中[3]。
麻杏石甘汤和麦门冬汤都是治疗小儿肺炎的重要方剂,方中麻黄辛甘温,宣肺解表而平喘;石膏辛甘大寒,清泻肺胃之热以生津。
两药相配,既能宣肺,又能泄热。
杏仁苦降肺气,止咳平喘,既助石膏沉降下行,又助麻黄泻肺热。
炙甘草顾护胃气,防石膏之大寒伤胃,调和麻黄、石膏之寒温。
麦门冬滋养肺胃,清降虚火;人参益气生津;半夏降逆化痰;甘草、大枣、粳米益胃气,生津液,为使药。
综上所述,采用麦门冬汤加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1]杭金玉,陈海燕,程勇,等.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4-15.[2]魏闻.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1): 28.[3]江宝玉.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评价[J].医学信息,2015 (33):228.编辑:段苏婷编号:EA-4160711075(修回:2017-04-17)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bronchial asthma with cold syndrome with the Xiaoqinglong decoction祁华琼何泮黄伟明(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广东深圳,518000)中图分类号:R25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11-0056-证型:GDA【摘要】目的:探讨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炎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青龙汤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者采用小青龙汤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小青龙汤;支气管哮喘;寒哮证;临床疗效【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Xiaoqinglong decoction on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with cold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nd cold syndrome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2)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2); the control group took conventional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the Xiaoqinglong decoction.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Conclusion: The Xiaoqinglong decoction is more effective on bronchial asthma with cold syndrome.【Keywords】The Xiaoqinglong decoction; Bronchial asthma; Cold syndrome; Clinical efficacy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11.023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高反应有着密切联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气促、喘息、咳嗽、胸闷等[1],病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以往临床上主要给予患者控制感染、氧疗、抗过敏等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疗效,但是患者停止用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