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马雪雪
二语习得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二语习得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通过概述二语习得理论,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学现状,接着探讨了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随后,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二语习得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关键词】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高校英语教学、研究、现状、应用、进展、问题、挑战、启示、展望、未来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习得理论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第二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二语习得理论来指导高校英语教学实践,既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进程。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如何将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已成为高校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有必要深入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习得能力。
通过对二语习得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本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二语习得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研究二语习得理论,可以深入了解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语习得理论可以帮助教师理解语言习得的本质和规律,引导他们设计更有针对性、符合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二语习得顺序研究综述
2014.02学教育61二语习得顺序研究综述熊媛媛(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乐山614100)[摘要]习得顺序的研究热潮兴起,与心灵主义学派反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背景息息相关。
习得顺序研究主要探讨语言习得顺序的学习过程及其规律,成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期的研究重点。
一系列学者争相讨论了习得顺序研究中的种种热点问题及争论焦点。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梳理出英语及汉语中习得顺序研究的大致脉络。
[关键词]二语习得;习得顺序;语素;句法结构一、引言二语习得研究内容丰富,而其中的习得顺序研究一直是被广泛关注且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
领域内一些优质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
然而人们对语言习得本质的认识和深化正受益于这些理论佐证,它有效推动着二语习得研究的进程。
本文力图回顾母语习得顺序研究、英语和汉语分别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顺序研究相关的过程及结论,以及该研究热点存在的理论争议等。
二、母语习得顺序研究要研究二语习得顺序,就不能不先探讨关于母语的习得顺序研究。
最早对母语的习得顺序进行研究的是国外学者。
比较著名的有罗杰?布朗所作的关于英语语法语素的习得顺序研究。
布朗的研究始于1962年秋,他以3名美国儿童为对象,进行了持续5年的研究,试图一探儿童对14个英语语法语素的习得情况。
他以所谓“平均句长”概念作为标准,将儿童语言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结果发现语素习得从第二阶段开始出现,其中一些语素的习得可持续到第五阶段。
同时,这3名美国儿童对14个语法语素的习得顺序方面存在惊人的一致!如:最先学会的都是动词的现在进行时态,最后学会的是系动词的缩写形式。
布朗认为语素在语法和语义方面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其习得顺序,与该语素出现频率无关。
他进一步认为,对于学习同一语言的儿童来说,母语知识的习得顺序基本固定不变。
此外,威莱尔斯.J 和一些学者采用横向研究方法,考察了21名英语儿童习得14个语素的情况,以这些语素使用的准确度作为标准来排列语素顺序,研究结论与布朗的研究相似,进一步证实了布朗的发现。
学习者语言与二语习得研究——《分析学习者语言》评析
gae 讨论 了收 集学 习者 语 言样本 的 目的和待 收集 ug” 的三 类学 习者 语 言 样 本 : 非语 言使 用 数 据 、 习者 学 的 口头或 书面 语 言 样 本 以 及 学 习者 关 于 自己学 习 情况 的报告 。本章 重点 介绍 了第 二类语 言样 本 中 自
然发 生 的 、 临床 诱 发 的 (l i ay ce
主义语 言学 习理 论 和 中介语 理 论 . 同时 讨论 了开展
错 误 分析 的具体 步骤 及 其实 施 和应 用 。 最后 总 结 了 错 误分 析 的几点 不足 。 第 四章 “ bi t yocs n aa s ” 考 察学 O lao cai nl i 是 g r o ys
第 1 第 2期 2卷
21 0 0年 4月
黄 山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a g h n Unv ri o r a f Hu n s a iest y
Vo 。 2NO. 11 . 2 Ap . 0 0 r 1 2
学 习者语言与二语 习得研究
— —
《 分析学习者语言》 评析
分 : 一部 分 包 括 第 一 、 第 二章 , 本 书 的 导人 篇 ; 是 第
发 的 (xei nay eitd 三 种 语 言 样 本 以及 它 epr tl li ) me l ce
们 之 间 的 区别 和 联 系 、 集 方 法 、 意 事 项 和 语 言 收 注
样本 的效度 等 问题 。
明。
其应用 , 最后 指 出 了 必需 场 合 分析 的重 要性 和 局 限
性。
第 九章 “ o v r t n a ayi” 从 会话 参 与 者 C n es i n ls 是 ao s 的 视 角 按 话 轮 逐 一 分 析 学 习者 在 会 话 过程 中如 何
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作者:蔡满园来源:《职业时空》2008年第01期词汇是学习外语的基础,一个人掌握的词汇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水平。
二语习得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词汇教学与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鉴于此,本文在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指导下研究我国英语词汇教学,便有着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二语习得理论20世纪50年代Noam Chomsky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LAD),受此理论的影响,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包括五个假说:习得与学得假说(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hypothesis)、监察假说(monitor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这一理论的提出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对英语词汇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习得和学得假设中,Krashen认为二语习得是由“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两个独立的体系构成的。
他指出语言习得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学习者关注的不是目标语是以何种形式组织起来的,他们更注重在语言交际中有意义的言语行为。
“监察假设”揭示了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在二语习得中的不同作用,并着重解释了语言学习在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输出中所起到的监督作用。
Krashen认为,语言学习系统在二语习得中只是一个语言规划者和编辑者,起到监督和检查语言习得系统的语言输出的作用。
而在实际交流中我们的知识来源于“语言习得系统”,而且这一系统是我们主要的知识来源。
输入假设解释了第二语言是如何被习得的。
在Krashen看来,当语言输入的水平高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并刚好被学习者所能够理解时(即“i+1”),语言“习得”就会产生。
论文《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 阅读汇报PPT
相关研究有两个主要目的:
( 1)解释。通过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解释复杂现 象 ,帮助人们了解复杂现象的构成因素 (例如语言能力、 学习态度等 )。
又如吸烟导致肺癌这个流行观点 ,其根据除了 来自动物实验外 ,主要来自吸烟量与肺癌发病率的相关研 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时 ,常常要研究与某个复杂现象可能 有关的许多变量
(二 )定性研究
• 1.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从分析的单位来定义的 ,对一个对象的 研究就是个案研究。它主要研究一个个体 ,通常研究处于自然环 境中的个体。
相关研究探讨群体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 个案研究则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有关个体的丰富信息 ,例如学习者 个体学习的过程、策略 , 学习者个体的个性、态度、动机等特征 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在第二语言研究中 ,个案常常是 指正在学习某种语言的一个人 ,例如一个学英语的日本儿童、一 个学西班牙语的美国成 人。个案也可以是一位教师、一个课堂、 一所学校、一个团体
• 实验研究的一个独有特征是 ,研究者直接对自变量进行操纵。例如 , 如果研究不同教学方法孰优孰劣 ,教学方法就是自变量 ,那么研究 者就要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 ,并设法给不同组的 学生提供不同的教 学方法
• 为了有效地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应该遵循以 下原则:
从心理语言学看二语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
从心理语言学看二语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摘要:心理语言学从意识、注意等角度对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进行的研究使得二语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与此同时,二语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在心理语言学的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对于二语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差异的正确认识,能有助于语言教学工作更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二语学习一、二语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相似性二语习得研究权威之一埃利斯将应用语言学的“二语习得”定义为:自然状况下或在指导下学习母语以外的一种语言的潜意识的或有意识的过程。
即二语习得研究不区分潜意识的习得与有意识的学习,也不区分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是相对于母语以外的外语环境或二语环境。
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即其语言形式特征的变化进行描述和解释;对学习者语言形式特征的描述很大程度限于词法句法的变化即聚焦于语法;而对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解释涉及其形式特征变化的外因和内因,包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生成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诸方面,其中主要是心理语言学。
二语习得理论以生成语言学普遍语法为其理论渊源。
二语习得研究把存在于人脑的普遍语法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持,暗含着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极其相似的思想或第二语言习得等于第一语言习得的假设,也就是认为适用于第一语言习得的同样模式原则上可以直接适用第二语言学习。
埃利斯认为,普遍语法的“语言习得”原理对成人仍然有效并与第二语言习得关联,第二语言习得遵从与第一语言习得相似的发展路径。
根据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阶段形成理论,智力活动是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反映,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反映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方面转化的结果。
这种转化是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来实现的,在每个阶段上都产生新的反映和活动的再现及其对系统的改造。
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即内部言语活动阶段,是智力活动简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压缩和自动化,似乎脱离了意识的范畴,脱离了自我观察的范围,在言语机制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者 的 语 言 意 识 对 第 二语 言 习得 将 有 积 极 的 们 的 日常生 活 中 , 特 别是 学 生 更 容 易 接 受 。
哪 个 组 找 的 嘴 1 国外 学者 对 二语 习 得 在 外 语 教 学 中 影响 , 有 助于 语 言 输 入提 高 意 识 , 加 快 语 言 教 师 可 以 让 学 生 分 组 查 阅 , 的 应 用 研 究 习得 速 度 , 提 高 学 习者 最终 的 语 言水 平 。 国 对 , 给予奖励机制 , 尝试 在 课 堂 上 使 用 , 教
教 师喝 学 生 之 间 的感 情 就 会 增 强 , 有 教 学 在 中 国环 境 中 的 不 可 取 代 的 地 位 。 还 时 间 , 提 出要加 强师资培训人手 , 让 教 师 掌 握 二 利 于 教 学 , 活 跃 课 堂 气氛 , 让 学 生 在 轻 松 有 趣 的 环 境 中学 习 外 语 。 ( 3 ) 教 师 教学 应 该 更 严 谨 , 更科学 。 教师 的 课 堂 教 学 研 究 应 深入 更 科 学 。 教 师 必 须 果, 不 能 死板 地 应 用二 语 习 得 理 论 , 要符 合
隐喻小故事 , 名 人名 言 等 , 找 到 学 习 英 课 堂 教 学 对 学 习者 总 体 语 言 水 平 的 影 响 , 话 ,
始。 强调 “ 第二” 是 指掌握母语 后再学 的另 课 堂教 学 对 学 习者 语 言输 出的 准确 性 的 影 语 的 乐 趣 , 英 语 口语 就 会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提
Kr a s h e n, 如, C o r d e , S e l i n k e r , Ga r d e r , G r e g g ,
年代 末或 7 O 年代 初 , C o r d e r 在l 9 6 7 年 写的论 类 型 的 课 堂 教 学 对 二语 习 得 的影 响 , 正 规 看英 语 电影 , 主 动 与 外 国人 交 流 , 读 英 语 笑
第二外语元音习得中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第二外语元音习得中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第二外语元音习得中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迁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习现象,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将对迁移理论进行简要回顾,明确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定义和分类。
随后,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包括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方法的运用以及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通过实验研究,本文旨在揭示第二外语元音习得中迁移作用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同时,本文还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探讨迁移作用在第二外语元音习得中的机制和策略,以期为提高第二外语元音习得效率和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迁移,简单来说,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将先前学到的知识、技能或策略应用到新的学习环境中。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迁移现象尤其明显,尤其是在元音习得方面。
元音作为语言的基础元素之一,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其准确习得和掌握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第二外语元音习得中的迁移作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母语对第二外语元音习得的影响、不同语言背景下元音迁移的特点以及迁移对第二外语元音习得的影响机制等方面。
母语迁移被认为是影响第二外语元音习得的关键因素之一。
许多研究表明,母语元音系统会对学习者第二外语元音的习得产生正向或负向迁移。
例如,某些元音在母语和第二外语中发音相似,学习者可能会将这些元音的发音习惯迁移到第二外语中,从而促进第二外语元音的习得。
相反,如果母语和第二外语的元音系统差异较大,学习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挑战,产生负向迁移。
不同语言背景下的元音迁移特点也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研究者们发现,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在第二外语元音习得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迁移模式。
例如,英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元音时,可能会受到英语元音系统的影响,产生特定的迁移现象。
第二语言习得课程讲义
第二语言习得课程讲义程乔罡2011年10月12日第二语言习得课程讲义任课教师:张景华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一节语言1、语言的定义及性质2、第一语言与母语3、第二语言与外语4、语言与言语5、语言与社会6、语言与思维7、语言与文化、跨文化(文化:1)生态文化(ecologicalculture);2)语言文化(linguistic culture);3)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4)物质文化(materialculture);5)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跨文化:阅读下面短文,思考这些女生犯了什么错误?What is Wrong with Their “Hello”?A group of Chinese girls who just arrived at the<st1:country-region w:st="on">United States for their university education decided to visit the city of New York together. Since their school was not very far from the city, they planned to take a Greyhound bus(“灰狗”,美国一长途汽车公司名)to go there at weekend. Saturday morning, they got up ear ly and after two hours’ drive they got to the downtown of the city. They stayed there for a couple of hours, shopping and sightseeing happily. Everything seemed OK until it was the time for them to go back----they suddenly realized that they lost their way back to the Greyhound bus station. What made the situation worse was that it was getting darker. In despair, they stopped at a corner on the street and decided to ask for help. At this moment they saw a young couple passing by, so they said “Hello!” to th is couple. To their surprise, the couple looked at them coldly and hustled on. Having no way out, they approached to the next group of passerby and tried a louder“Hello!” this time. Again they got nothing but a cold shoulder from these city people.显而易见,细心的读者已经知道这些女生的错误所在了——不是语言错误,而是语用错误。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初中英语教学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初中英语教学(2013-05-14 09:05:12)转载▼专题讲座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初中英语教学王笃勤(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授)老师们也许会问,为什么要了解二语习得理论呢?很多老教师教了一辈子,也不懂什么理论,不是教的很好吗?但是,英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毕竟是外语,掌握了二语习得理论,根据二语习得的规律开展教学,我们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大家都抱怨中国的外语教育费时低效,二语习得理论的缺乏不得不说是最主要的成因之一。
有的学者会区分二语与外语,本讲中我们对此不作区分,二语与外语通用,用于指外语学习。
二语习得的研究涉及外语学习的方方面面。
本讲将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介绍二语习得理论。
宏观方面主要介绍克拉申的五个假说和 Swain 的输出假说,微观方面将主要介绍词汇习得和阅读习得。
一、“习得——学习”假说与初中英语教学有关二语习得的研究提出的假说很多,本讲我们将主要介绍习得与学习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输出假说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1. 习得与学习“习得”指以获取信息或以信息交流为目的的语言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关注的是“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
习得是自然环境下类似母语的习得,与学校里的正规学习相对。
“学习” ( 中国学者喜欢说学得,本讲通用 ) 是有意识的语言规则的学习。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关注的多是语言形式,而不是意义。
根据“习得——学习”假说,二语学习完全可以像母语习得一样,通过使用而不是通过语言规则的学习掌握语言,通过意义的交流“ pick up ”外语。
根据克拉申的研究,有意识的规则学习是不能帮助学习者习得外语的。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隐性教学,而不能过分强调显性教学。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读一篇包含比较级、包含被动语态、包含现在进行时的短文,但并不对语法做专门的处理。
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通过阅读感知语言,学生也许并不清楚比较级的语法概念,但是却能使用比较级、被动语态。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
、
者现有 的水平 ( i +2 )及等 同于其现 有的水平 (i + 0)对语 言习
5 、 情感过 滤假设 ( T h e Af f e c t i v eF i l t e r Hy p o he t s i s )
第二语言 习得 ( S L A )是 指 “ 在 自然或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 得毫无任何 促进作用 。 学 习或无 意识 吸收掌握母 语 以外 的一 门语言的 过程 ” 。2 O 世纪 7 0 年 这 是关于不 同情感与非母语 习得关系的假设 。克拉申认为 , 要习 代 末 ,8 O 年代 初, 最著名 , 最具影 响力的 二语习得 理论之一 就是美 国 著名 应用语 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第二语言 习得理论 ( 简称 二语 习得理 得第二语言 , 不仅要有大量的适合的输 入环境 , 而且该进程还会受到情 论) 。该理论由习得与学习假说 , 自然顺序假说 , 监察假说 , 输入假说和 感 因素 的影响 。对于 习得者来说 , 提 供大量的可理解输 入的环境并不 情感过滤 假说五大相 关的假设组成 。其与语言 教学有直接 、 密切 的关 意味着 他们就能很 好地掌握 目的语, 而只有通过 情感过滤才能实现有 效的语 言 吸收。克拉 申把 情感 因素 分为三 类: 动机 、 自信心 及焦虑程 系, 且对大学英语教学有启发、 指导作用 。
这 是克拉 申二语 习得理论 中最基 本的假说。在此假 设中,
K r a s h e n 对 “ 习得 ”与 “ 学习 ”作 了 区分 , 并认 为 , 二 语 习得者 具 有 语言输 入被潜意识 地过 滤掉 , 只有 认可的语言材料才 能进入大脑的语 这 两种 获取 语 言能 力 、 内化 目的语 的 方式 一 “ 语 言 习得 ( L a n g u a g e 言习得机制 , 并可 能被 习得者 习得。可见, 可理解 性输 入只有 情感过滤 A c q u i s i t i o n ) ”和 “ 语 言学得 ( L a n g u a g e L e a r n i n g ) ” 。前者是一种潜意 低时 , 吸收 的语 言输入 量多, 反之 , 吸收的语言输入量就少 。因此 , 在语
跨学科的二语习得与教学分析
跨学科的二语习得与教学分析作者:蒋小军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7年第09期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二语习得理论视阈下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编号:15JK2030)【摘要】本文根据跨学科二语习得教学理论,评析了其在《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意义、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应用意义;现状;改进措施二语习得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很多需要研究地方,同时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这本书是将二语习得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将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和本质系统研究充分地运用于外语的教学中。
在《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这本书中,强化了二语习得理论的实践性,将二语习得理论充分地运用于教学研究。
一、二语习得理论概述1、二语习得理论发展二语习得是应用语言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最初的时期二语习得理论只是作为教学法的补充,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存在的。
Larry Selinker于1967年在他的《语言迁移》这本专著第一次提出中介语理论,一理论的提出让二语习得理论从此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进行研究。
二语习得理论发展至今基本涉及到三大领域,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及其学习者外部环境因素研究。
2、二语习得的本质二语习得其实是第二语言习得的简称,其理论主要是研究人们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本质,主要的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日常交际能力进行系统的客观描述以及科学的解释。
“习得”是指幼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
第二语言是指母语外的一种有意识的、系统的学习掌握语言的一种过程。
二语习得理论在教学研究中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以及属于本学科的专属研究对象,所以二语习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在二语习得这一门学科领域中很多的研究者写过一些著作,例如1994年美国费城Temple大学教育学院二语英语教学教授Rod Ellis撰写巨著《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这本著作一度成为二语习得学科的经典教科书。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 (知识点全)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概念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也叫“二语习得”。
一、母语与目的语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作“本族语”。
目的语,也叫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在此后习得的语言就是第二语言。
三、习得与学习克拉申(Krashen)认为成人L2学习者有两种独立的语言获得方式,两者在获得方式、心理过程、所获得的知识类型、作用等方面都不同Krashen认为,习得的知识与学得的知识是相互独立的两种知识。
学得的知识无法转换成习得的知识。
即所谓“无接口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
自然习得研究的证据表明,在习得情况下并未发生学习的过程,有时候,学习者可以先学会某个规则,但是并没有习得这个规则。
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一定导致习得过程的发生。
无接口观点的证据:Seliger(1979)的证据:他让在课堂上让学习者描述一些图片,然后分析这些学习者使用冠词a与an的情况;此外,他让这些学习者陈述关于冠词用法的相关规则。
调查分析表明,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达与其元语言知识不相关。
也就是说,“习得”与“学习”的确是彼此独立的。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外语习得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的。
五、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前者指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后者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语言表达指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语言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则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二语习得词汇习得的研究
二语习得词汇习得的研究
1.词汇习得路径:研究者关注非母语者词汇习得的路径和顺序。
他们通过观察学习者在不同语言阶段中的词汇使用和掌握情况,分析习得过程中的模式和规律。
2.习得词汇特征:研究者研究非母语者在习得词汇时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
例如,有些词汇可能与学习者的母语相似,易于掌握,而有些词汇则完全不同,较难习得。
3.词汇习得策略:研究者研究非母语者在习得词汇时所使用的策略。
例如,重复学习、使用词汇卡片、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等。
通过了解学习者使用的策略,可以帮助教育者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4.词汇习得测量:研究者使用各种测试和测量工具,如词汇量测试、词义测试、词法结构测试等,评估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中的词汇习得情况。
这可以提供对学习者词汇水平的客观评估,并用于研究中的数据分析。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语料库研究、观察等。
研究者可能使用群体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来进行统计分析;也可能使用个案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一些具体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过程。
总的来说,二语习得词汇习得的研究旨在增进对非母语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如何习得和使用词汇的理解,以促进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二语习得中语音意识与阅读能力的依存关系
关于语音意识概念 , 不 同的研究 者有着 不同的看法 , 但综 合
起来看有以下几种观点 :
( 1 ) 一种 主要 的观点是 , 语音 意识是对 言语的音位片段 的反 应与 控制 能力 。在这 里语 音意 识 被认 为 是一 种 元语 言 能力 。
展语音意识技 能的训 练 .所 以语音教学组 的儿童获得 了更 多的
二语 习得 中语音 意识 与阅读 能力 的依 存关 系
仇晨霞
( 江西 工程 学院 江西 新余 3 3 8 0 0 0 )
摘 要: 本文 以语音为主要 关注对象 , 主要分析 了二语 习得 中语 音意识与英语 阅读 能力的依存 关 系. 并提 出了一些语音意识的培
养方法。
关键词 : 二 语 习得 ; 语音意识 ; 阅读 能 力 ; 依存 关系
规则 , 利用非词 汇机制 进行 语音解码以识别单词有很 大的作用 。
一
定 的语音意识 可 以使初 学者进行 有效 的语 音分 析和合成 . 建
知 策略 , 并且 这些知识 、 技能、 策略在整个 阅读过程 中还处 于交
替 出现 、 互为条件 、 互 为影响的动态之 中。英语 阅读 过程 实质上 是读者对 阅读材料 生成 意义 中遇到问题并解决 问题 的过程。它 并不是简单 的信息传递 和读 者被动接受信息 的过程 .而是读 者
儿 童掌 握 和 运用 字 形一 音位 ( g r a p h e m e — p h o n e m e )对 应 规 则 ( G P R) 来识记字词 。由于掌握 了字形一音位规则 , 儿 童的词汇量 迅速增加。明确 的语音 意识是儿童从字符 阶段 向表音 阶段发展 、
语音意识对 阅读学 习是必要的 。那么 , 反过来 , 阅读 能力的提高 是否对语音意识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呢?
浅谈二语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践
2018年37期总第425期ENGLISH ON CAMPUS浅谈二语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践文/孟君一、中介语的本质“中介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72年在其《中介语》中提出中介语假说,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假说。
中介语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是指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
由此可以推出,中介语是第一语言(母语)和第二语言系统互相作用的产物。
语之间的过度语言,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二、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相似性1.发展序列。
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来了解L1和L2语言习得的本质。
这些研究表明,尽管有个别例外,但L1和L2的学习者大多都遵循一种发展模式。
Rod Ellis (1984)详细介绍了发展序列的概念以及概述了语言学习的三个发展阶段:沉默期、公式化语言、结构和语义的简化。
第一发展阶——段语言沉默期,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研究发现:儿童在习得母语的自然环境下,要经历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然后开口说出第一个词。
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L2语言习得,语言沉默期的长短因人而异。
第二个发展——阶段公式化语言,研究表明公式化语言无论是在本族语的言语中还是在L2的言语中都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Krashen(1982)指出这些表达式有特定的形式,所有的话语都是通过记忆来学习的(e.g. I don’t know____我不知道….)以及模板(Can I have a ____? 可以给我一个……?)Rod Ellis(1994)指出公式化语言在书面语和口语中被广泛使用,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的情景对话,例如打招呼问候性言语。
这一类语言通常是整体提取并且无需经过分析处理。
第三阶段——语义结构简化,L1和L2学习者将结构和语义简化应用到他们的语言中。
结构简化是指省略语法功能词(例如冠词,助动词)的形式;语义结构简化是指省略实词(例如名词,动词)的形式。
互动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互动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者:程旭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语言学习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对影响语言习得的社会因素展开研究,从认知获得的哲学高度探讨语言习得的社会属性非常必要。
基于过往的学术研究没有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机制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试图突破基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狭隘视野,运用社会文化互动理论探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有利于拓展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互动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社会因素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13-011.互动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互动"interaction"是社会学中的概念,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的社会行动。
语言本身便具有信息性和互动性,在语言学领域,互动特指双向语言沟通与交流,其包括母语者与学习者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正是这种双向的交流与沟通构成了互动的学习环境。
社会互动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1)社会互动是发生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2)互动关系中,主体之间以传递信息为基础,而信息的载体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非语言的符号信息;(3)主体间必须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行为产生才可形成互动关系,即一方做出的行为,另一方能够积极回应才能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互动。
如,在课堂上,教师单纯采用单向授课形式很难形成与学生的互动,但是,若教师通过提问获得学生的反馈,这时互动就发生了。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机能从根本上说是由文化产品、概念和活动充当中介并受其调节的过程,而语言是其中的首要调节手段,人类的认知活动的重要形式是通过社会以及物质环境内部的互动而得以发展的,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的认知功能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注重语言学习的社会以及文化环境,强调他人的帮助和指导以及与外界的互动作用对于学习者的重要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第二语言系统的的社会环境进行了全面审视,揭示了语言学习和发展的社会本质并发现了课堂学习中学习者之间互动的作用。
二语习得书目
二语习得书目二语习得书目-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适合于初学者阅读书目:1.《二语习得引论》作者: 穆里埃尔·萨维尔·特罗伊克出版社: 外语教研出版年: 2008-12特点:《二语习得引论》是针对二语习得初学者的实用型入门教材,它介绍了二语习得的一些基本概念,回答了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的、学习者习得什么,以及为什么有些学习者比其他学习者更为成功等问题,同时鼓励学习者从语言学、心理学及社会学角度思考二语习得。
每章都包含重要术语列表、小结及供自测和课堂讨论的练习题。
《二语习得引论》适用于语言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的初学者及外语教师。
2.《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作者:文秋芳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1-1特点:本书内容框架:第一章认知派与社会派论战20年第二章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第三章语言输入、输出和互动第四章石化现象第五章语言迁移第六章自动性第七章年龄问题第八章社会文化理论本书针对二语习得领域中的要点、热点和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述。
全书共有八章,每章均以不同意见的争辩为组织内容的出发点,对相左的理论取向和不同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梳理和评述,最后介绍或者展望国内外的最新发展趋势。
本书以“rerdders-friendly”为撰写原则,语言简洁明快,阐述深入浅出,易读易懂。
既可作为二语习得课程的教材,又是很好的参考资料,有助于二语习得领域的初学者了解二语习得的关键概念和研究问题,及该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及时把握最新的学科动态,辨明理据,寻找焦点,确定选题。
适合研究型学者使用: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者: Rod Ellis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年: 1999-4-1特点:全书分7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背景介绍,主要讨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列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属性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20.01.042
Jan.2020 Vol.39No.1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属性
李菲菲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摘 要:二语习得的研究是从语言学发展而来的,因此人们将二语习得归属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或者将其称 为应用语言学。近年来,大量学者都从语言学的角度下对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理论认知以及学科属性进行了实证 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二语习得已经成为涉及多个学科的面向外语教学的独立领域。通过分析二语习得的学科 属性、学科定位,深刻剖析语言学角度下二语习得的学科归属与地位,以期为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奠定有益的理论基 础。
教师在进行二语习得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生的认知风格进行综合性培养这样就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内在潜能同时加强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获得的语言信息才能更优质二语习得教学效果才会更好5
2020年 1月 第 39卷第 1期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InstituteofTeacherDevelopment
从学科归属的角度来看,二语习得应该归入外国语言学 及应用语言学,而不是英语语言文学。原因有三:第一,第二 语言的学习指的是如何习得第二语言。因为它是第二语和 其他第二语言的习得。第二,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和应 用语言学)与文学应该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之间有着 本质的区别。徐立炯(2008)认为,“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 学的差异远远大于生物学与化学的差异。”一般来说,研究外 国文学的人不能读语言学论文,正如历史学家不能读化学论 文一样[3]。因此,将第二语言习得归结于英语语言文学是否 恰当仍值得思考。第三,国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学科在国 内学术体系中已经确立,包括外语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从 学科现状来看,二 语 习 得 在 我 国 学 科 体 系 中 的 地 位 有 待 提 高。从理论意义上讲,世界上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体系、研 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已经比较稳定和成熟,第二语言习得的跨 学科性非常明显。我们不仅要学习世界的知识和研究成果, 还要为国际研究做出贡献。实际上,中国是世界上学习外语 人数最多的国家,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中国是世界 上从事外语教学和研究的教师队伍最多的国家。因此,提升 二语习得的主体地位不仅有其理论基础,而且有其验证的必 要性。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作者: 马真
作者机构: 宁夏大学外语系,宁夏银川750021
出版物刊名: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6-128页
主题词: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小学英语教学 年龄 语言输入 学习动机
摘要:我国各小学已于2001年秋季开始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这是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小学英语教学在我国尚属一种新的尝试,涉及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师资的培训、教学模式及测试体系的建立.笔者试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开展教学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y Understanding of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Stimulus” ArgumentAbstract: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argues that there is a great gap between language input and language competence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by children. So that children must rely on the innate language knowledge--universal grammar. However, non-nativists oppose this argument 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input. This paper intends to argue against the poverty of stimulus hypothesis by analyzing the famous story of “wolf child” story,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value of language input. Key words: “wolf child” story;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language input; universal grammar; language innateness hypothesisI. IntroductionThe acquisition of first language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 research, and it is also a specific phenomenon of epistemology in the linguistic stud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1950s, Chomsky proposed the famous language innateness hypothesis. This hypothesi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has once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finding in linguistics and even psychology (Deng, 2008). But with deeper study of this hypothesis, many defects has emerged gradually. Many scholars has begun to question this argumen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Nativists represented by Chomsky hold that humans are born with language knowledge, and one of the powerful argument is the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is the core point of generative linguistics and also the foundation of language innateness hypothesis.According to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though children are exposed with insufficient and incomplete language input, they ultimately become quite proficient native language users with profound and complex language knowledge system. The gap between the acquired language knowledge and language input makes generative linguists come to the view that it is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the universal grammar)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success. However, there is some opposing evidence which says that language acquisition relies greatly on language input. This position takes language as nurture not nature. And “wolf child” story is a good case in point.II. Analysis o f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Poverty of stimulus”argument is the core point of language innateness hypothesis, which believes that there are abundant language mistakes in language input, and nativists hold that there are ungrammatical materials in the language that are exposed to children, as stops, speech errors, incomplete thought and so on (Hornstein & Lightfoot, 1981). Chomsky also put up with the idea that languagecompetence and language input owned by children are not equivalent. There is a great gap between them, so that children need the help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language born with human beings called universal grammar. To support this point, language nativists tries to explain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in three aspects: lack of positive evidence, lack of negative evidence and the limit of evidence ( Deng, 2008).For the advocates of “poverty of stimulus”argument, without language input children can also acquire a language due to the innate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and with the general help of universal grammar. However, for non-nativists, the reason why language innateness hypothesis advocates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is that they do not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abundance of language input and the complexit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Meanwhile, views held by interaction theory says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children acquisition, such as social, biological, cognitive, and so on (Ellis, 1985). Language acquisition, to a greater extent depends on the interplay among these factors. That is to say, without these cognitive factors, language acquisition will fail. But for “poverty of stimulus”argument children can acquire a language successfully with endowed language faculty. However, it is not the case. Here is a good case “wolf child” story, which can give a sound understanding of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The “wolf child” story happened in India. In October, 1920, an Indian missioner called Singh found two girls nurtured by two wolves in forest of Calcutta. The older one was about 8 years old, and younger one was about one and a half. By assumption, they were taken away to the cavern by female wolf when they were half year around. Singh named the older one Kamala, and the younger one Amala. She took them to the orphanage, but they got used to live like a wolf, and could not learn to behave like human beings. They did not understand human language, and they could not even pronounce a single language syllable. In sum, all they did was like a wolf. Singh took good care of them and taught them patiently. Broadly speaking, younger Amala learned quicker than older Kamala. After two months teaching, Amala can pronounce “bhoo (water)”. But, unfortunately, she died less than a year. For Kamala, it took her 25 months to learn the first word “ma”. She acquired only 6 words in 4 years, and after 7 years her vocabulary grew to 45 words. And she had once made 3-word-sentence. She learned to walk with knee over 16 months after she came to the orphanage, 32 months later she began to stand up straight, and after more than5 years she was capable to walk, while to run quickly she chose to crawl with all fours. Kamala died till she was 17 years old. Till she died she did not learn to speak like human and her IQ only equaled to a three or four years old child.The “wolf child” story tells us that environment is very important. And it also proves that human language knowledge is not endowed by birth. Human being are socially advanced animals, they are not separated and from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brain is the product of long-term embodiment in the world. Humans do not have consciousness without their interaction with outside world. Language, as the major means of imitating our mental experience, is one of the cognitive faculty of human brain. Language acquisition depends on language use in daily life. So languageinput is extremely critical for acquiring a language. Since, without input, there is no output. This is the view observed by the interaction theory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at is to say if they are isolated from language community and lack of language input, they are unlikely to acquire a language. That is to say, language faculty is not born with human beings, it is learned by usage.If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works, then the wolf child would be able to acquire a language she has been exposed to and also she would be able to speak language with affluent language input. Obviously, it is not the case. For with patient education, with abundant language input, with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in such highly qualified language community, the wolf children failed to speak like a real human person. So, it is evident that the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held by the language innatists fails to work here. With the inborn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but no language input as stimulus, after they pass the critical perio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n not be achieved.III. ConclusionFrom the explanation of the famous “wolf child” story, it comes to be clear that language input plays critical role for children to acquire a language, and the “poverty of stimulus”argument held by language nativists is too extreme. Without proper language input as stimulus, only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comprising the certain universal language feature called the universal grammar will not contribute to successful language acquisition. Actually,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quite a complex process with many factors interplay together, such as linguistic, social, biological, cognitive, and so on.ReferencesEllis, R. (1985).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Horstein, H. & Lightfoot. D. (1981). Explanation in linguistics: The logical problem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Longman.邓,劲雷. (2008). 语言天赋说的理据缺陷.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