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1 2.1.1 创新演练大冲关 课下检测
第2章 第4节 创新演练大冲关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常温下把铁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是没有气体产生的是()A.硫酸铁溶液B.浓HNO3C.盐酸D.硫酸锌溶液解析:Fe与Fe2(SO4)3反应生成FeSO4.在浓HNO3中钝化,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ZnSO4不反应.答案:A2.将下列四种铁的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入氯水即呈红色的是()A.FeS B.Fe2O3C.FeCl3D.Fe3O4解析:由题意可知,A中的Fe2+与SCN-结合没有颜色改变,但通入Cl2后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所以溶液变为红色.答案:A3.(2011·沈阳模拟)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A.SO2B.Fe2+C.Fe3+D.NO-3解析:SO2具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二者反应生成Fe2+和H2SO4,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由于溶液中还存在NO-3,H+与NO-3又将Fe2+氧化生成Fe3+,溶液又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已被氧化成SO2-4,所以最终被还原的是NO-3.答案:D4.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7 B.7∶1C.7∶8 D.8∶7解析: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Fe+CuSO4===Cu+FeSO4,Fe+H2SO4===FeSO4+H2↑,由于a g铁粉反应后得到a g铜,而第一个反应是固体增重的反应,因此铁粉在与CuSO4溶液反应后,又继续与H2SO4反应,n(Cu)=n(CuSO4)=a64mol,n(H2SO4)=(a-a64×56)/56=a7×64mol,n(CuSO4)∶n(H2SO4)=7∶1.答案:B5.(2011·宿州模拟)在下列有FeCl3溶液参加的反应中,与Fe3+水解有关的反应是() ①FeCl3与Cu反应②FeCl3与H2S反应③FeCl3与KI反应④FeCl3滴入沸水中⑤FeCl3滴入苯酚中⑥FeCl3与NaHCO3反应⑦FeCl3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A.③④⑤⑥⑦B.③④⑥C.④⑥⑦D.①③⑤⑦解析:①、②、③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表现氧化性,与Fe3+的水解无关;⑤生成络离子,与Fe3+的水解无关:Fe3++6C6H5OH→[Fe(C6H5O)6]3-+6H+④水解生成Fe(OH)3胶体:Fe3++3H2O(沸水)===Fe(OH)3(胶体)+3H+⑥相互促进水解:Fe3++3HCO-3===Fe(OH)3↓+3CO2↑⑦由于FeCl3水解显酸性,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Fe3++3H2O Fe(OH)3+3H+答案:C6.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鉴定盐A的组成成分.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中一定有Fe3+B.C中一定有Fe3+C.B为AgI沉淀D.A一定为FeBr2溶液解析: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Fe2+,A中不一定有Fe3+,A不正确;C与KSCN 溶液反应溶液呈红色,说明C中含Fe3+,B正确;AgI为黄色沉淀,C不正确;A可能是FeBr3溶液、FeBr2溶液或二者的混合物,D不正确.答案:B7.(2011·金华模拟)下列关于铁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是2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ⅧB族B.铁可与氢氧化亚铁反应C.绿矾晶体可用于净水,是利用了其还原性D.FeO与浓HNO3反应,有红棕色气体放出解析:铁是2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族,选项A错误;铁与Fe(OH)2不反应,选项B错误.绿矾晶体可用于净水,是利用Fe2+的水解后最终能制得Fe(OH)3胶体,选项C错误;FeO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浓HNO3产生红棕色NO2气体.答案:D8.向一定量的Fe、Fe2O3、FeO、Fe3O4的混合物加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为()A.11.2 g B.5.6 gC.2.8 g D.无法确定解析:据题意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只有FeCl2,则据守恒关系有:Fe—FeCl2—2HCl.n(Fe)=12n(HCl)=12×0.1 L×1 mol·L-1=0.05 molm(Fe)=0.05 mol×56 g·mol-1=2.8 g答案:C9.(2011·滁州模拟)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 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铁粉,充分搅拌后,Fe溶解,溶液中不存在Fe3+离子,同时析出0.1 mol Ag.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氧化性:Zn2+>Cu2+>Fe3+>Ag+B.Fe3+氧化性大于Cu2+C.溶液中Cu2+与Fe2+物质的量比为1∶2D.1 mol Fe可还原2 mol Fe3+解析:4种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g+>Fe3+>Cu2+>Zn2+,故加入的0.1 mol Fe 只能还原Ag+和Fe3+.据铁元素守恒知溶液中n(Cu2+)∶n(Fe2+)=1∶2.答案:A10.(2011·泰安模拟)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黄色C.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解析:n(Fe)=1.1256mol=0.02 mol,n(Fe3+)=25×21000mol=0.05 mol,由反应:Fe+2Fe3+===3Fe 2+可知Fe 3+过量,加入KSCN 显红色.反应后溶液中n (Fe 2+)=3n (Fe)=0.06 mol ,溶液中n (Fe 3+)=0.05 mol -2n (Fe)=0.01 mol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2,D 项不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9分)(2011·南京模拟)钠、铁两种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1)两种金属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属于强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由此说明,钠的金属性比铁________(填“强”或“弱”).(2)某些补铁剂的成分是硫酸亚铁,长期放置会因氧化而变质.检验硫酸亚铁是否变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①稀盐酸 ②石蕊溶液 ③KSCN 溶液(3)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此过程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a 强 (2)③ (3)4Fe(OH)2+O 2+2H 2O===4Fe(OH)312.(14分)A ~J 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已知:A 、B 、C 、D 、E 、F 六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G 为主族元素的固态化合物.(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J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32 g H 需要转移________ mol 电子.解析:题目中E 、F 含同一种元素,又E ――→空气F ,说明含在E 、F 中的元素必为变价元素,且又是氢氧化物,故必含铁元素,反推B 为Fe 3O 4,则A 为Fe ;由G 加冰晶石电解条件和铝热反应推知I 为Al ,H 为O 2,J 为Na[Al(OH)4];由每生成1 mol O 2转移4 mol 电子,得32 g O 2需转移4 mol 电子.答案:(1)Fe(OH)2 Fe(OH)3 Na[Al(OH)4] (2)①3Fe 3O 4+8Al=====高温9Fe +4Al 2O 3 ②Fe 3O 4+8HCl===FeCl 2+2FeCl 3+4H 2O ③4Fe(OH)2+O 2+2H 2O===4Fe(OH)3 (3)413.(14分)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如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 3·6H 2O 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1)装置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E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停止反应,待B 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滤液中Fe 3+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 3·6H 2O 晶体,设计流程如下:滤液――→Cl 2ⅠFeCl 3溶液,ⅡFeCl 3·6H 2O 晶体①步骤Ⅰ中通入Cl 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从FeCl 3稀溶液中得到FeCl 3·6H 2O 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因为A 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B 时与铁发生反应生成Fe 3O 4和H 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 (2)由B 中反应产生的H 2通过D 干燥进入E ,与CuO 反应产生红色的Cu 和水蒸气,故现象为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右端管壁有水珠生成.(3)由于B 管中反应后固体的主要成分为Fe 3O 4,与盐酸反应产生Fe 2+和Fe 3+,检验Fe 3+可加入KSCN 溶液看溶液是否变红色.(4)由于(3)的滤液中含有Fe 2+,通入Cl 2可将Fe 2+氧化为Fe 3+,又由于FeCl 3易水解,故只能加热浓缩后,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使FeCl 3·6H 2O 析出,然后过滤.保持盐酸过量是为了抑制FeCl 3的水解.答案:(1)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 (2)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右端管壁有水珠生成(3)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KSCN 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4)①将Fe 2+氧化成Fe 3+②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③Fe 3++3H 2OFe(OH)3+3H +,过量盐酸抑制FeCl 3的水解14.(13分)铁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金属.某实验小组用铁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纯铁粉与足量的稀H 2SO 4反应,在不影响产生H 2总量的情况下,若要加快反应速率,可行的方法有(填序号)________.①加热 ②滴加少量浓HNO 3 ③滴加少量CuSO 4溶液(2)甲同学欲用少量纯铁粉与足量浓H 2SO 4在加热时反应制得FeSO 4.同学们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讨论后将上述方案做如下改进后可获得FeSO 4·7H 2O.请填写空白: 过量铁粉――――→试剂( )加热悬浊液――――→操作( )滤液―――――→冷却结晶FeSO 4·7H 2O (3)乙同学用m g 废铁屑(已除去表面油污)与足量稀H 2SO 4反应,准确测定反应生成的H 2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如下:①若用每秒产生的气体体积(mL)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则30 s 至85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②完全反应后测得产生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该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 、V 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实验操作无误,但测得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实际值,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滴加少量CuSO 4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但CuSO 4消耗Fe ,使产生H 2的量减少.(2)浓H 2SO 4过量时,不可能生成FeSO 4.(3)③正常情况下,测得Fe 的质量分数应小于实际值,因为Fe 3+会消耗Fe ,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测得Fe 质量分数大于实际值,很可能含能生成H 2的杂质.答案:(1)①(2)加热时少量铁粉与浓H2SO4反应生成Fe2(SO4)3,不能得到FeSO4稀硫酸热过滤(3)①1055mL·s-1(或0.182 mL·s-1)②56V22 400m(或V400m或56V22 400m×100%或V400m×100%)③废铁屑中含有能与稀H2SO4反应产生H2的杂质,且等质量杂质产生H2的量大于Fe 产生H2的量。
第2章 第1节 创新演练大冲关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纯盐酸——纯净物B.Fe(OH)3胶体——纯净物C.氯化银——无氧酸盐D.一氧化氮——酸性氧化物解析: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胶体属于混合物.氯化银是盐酸盐,盐酸是无氧酸.一氧化氮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不成盐氧化物.答案:C2.(2011·湖北八市质检)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采取多种分类方法.如果按某种标准能将FeSO4、NO2、K2MnO4、Cu3P划为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不能划分为此类物质的是()A.Na2O2B.NOC.Al2(SO4)3D.NaClO解析:C中Al、S均处于最高价态,而其他各项中均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答案:C3.(2011·佛山模拟)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半径小于200 nm 的粒子.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是()A.雾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D.KNO3溶液解析:溶液粒子半径最小.答案:D4.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10-9 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解析:A项为盐析的过程,盐析为可逆过程,并且属于物理变化;B项胶体属于一种分散系而纳米材料则不是;C项属于胶体的聚沉,即在胶体中加电解质,电解质电离产生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吸附的电荷,消除了胶体粒子间的相互斥力,从而使胶体发生聚集,形成大颗粒而沉淀,Fe(OH)3胶体沉淀后又和后续加入的H2SO4发生反应生成Fe2(SO4)3,沉淀溶解;D项烟尘形成的分散系为气溶胶,带电,所以可以利用高压电除尘.答案:B5.(2011·青岛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解析:选项A中,纯碱属于盐,不是碱.选项B中,虽然BaSO4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BaSO4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而且熔化状态下也可完全电离,因此BaSO4为强电解质.选项C中,Mg、Al、Cu因活泼性不同,其一般的冶炼方法分别是:电解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答案:D6.(2011·南平质检)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B.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解析: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称为酸性氧化物,所以酸性氧化物都可以和强碱反应,A项正确;二氧化氮可以和水反应生成酸,但它不是酸性氧化物,B项错误;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C项错误;CO不跟酸反应,也不和碱反应,D项错误.答案:A7.(2011·海南嘉积中学质检)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解析:按酸、碱、盐、指示剂顺序排列,故BaCl2应放盐列.答案:C8.甲、乙是两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其有关物质的转化如图所示,其中C为白色沉淀,D为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只能为酸性气体B.D可能为酸性气体C.D可能为碱性气体D.A与水反应可能生成Mg(OH)2沉淀解析:依据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白色沉淀C和气体D,又是由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化合而成,则A可能是Al2S3或Mg3N2,因二者与H2O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气体可能是酸性气体H2S或碱性气体NH3,沉淀C则是Al(OH)3或Mg(OH)2.答案:A9.(2011·岳阳一中质检)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A.Al—Al2O3—Al(OH)3—NaAlO2B.N2—NO—NO2—HNO3C.S—SO3—H2SO4—MgSO4D.Fe—FeO—Fe(OH)2—Fe(OH)3解析:A中Al2O3→Al(OH)3.B中S→SO3,D中FeO→Fe(OH)2通过一步反应均不能实现.答案:B10.(2011·浙江五校联考)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能使胶体凝聚.使一定量的胶体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开始凝聚所需电解质的浓度(a mol·L-1)称作“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则表示其凝聚力越大,实验证明,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和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荷数越大,凝聚力越大,则向Fe(OH)3胶体中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值”最小的是()A.NaCl B.FeCl3C.K2SO4D.Na3PO4解析:Fe(OH)3胶体微粒带正电,所以PO43-的“聚沉值”最小.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0分)已知反应:①X(酸)+Y(碱)→NaCl+水;②Y(碱)+W(盐)→NaCl+难溶性碱;③Z(盐)+H(盐)→NaCl+难溶性盐.则(1)X的名称是________;Y的化学式是________.(2)盐W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3)写出盐Z和盐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是对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考查,做题时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强调的是:一要注意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写化学式还是名称;二要开阔思维,如(3)答案随题干③中难溶性盐变化而变化.答案:(1)盐酸NaOH(2)氯(3)CaCl2+Na2CO3===2NaCl+CaCO3↓(合理即可)12.(12分)在如图所示的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我们中学化学所学的物质.C 为一种黑色粉末,D为一种气体.请根据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及相关信息,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1)若F为可溶性碱,G为蓝色沉淀.则A为________;D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2)若G为蓝色沉淀,H为难溶性盐,则I为________.(3)若G、H都属于盐,且G为蓝色溶液,则I可能为_______;F可能为________.解析:由题中框图关系可知,黑色粉末与一种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A、B两种物质,应为氧化铜被还原.因为D点燃可生成B,若D为氢气,B为水,若D为CO,B为CO2,C为CuO,A为Cu.因CuO可与酸反应,所以I为酸,E为铜盐,当G为蓝色沉淀Cu(OH)2时,F应为可溶性碱,H为盐.因H为难溶性盐,则F为Ba(OH)2,H为BaSO4,I为H2SO4.若G、H都属于盐,且G为蓝色溶液,则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H为难溶性盐,若I为HCl,则E为CuCl2,F为AgNO3,G为Cu(NO3)2,H为AgCl;若I为H2SO4,则E为CuSO4,F为BaCl2,G为CuCl2,H为BaSO4.答案:(1)Cu H2或CO(2)H2SO4(3)HCl或H2SO4AgNO3或BaCl213.(14分)今有下列两组单质Ⅰ.F2、S、Cl2、Br2Ⅱ.Fe、Na、Al、Si(1)试将每组单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每种分类都可分别挑选出一种单质,它跟其他单质属于不同“类”.将挑选出的单质(写化学符号)和挑选依据(写编号)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挑选依据仅限于以下四种:A.其组成元素不属于金属(或非金属);B.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族;C.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D.其组成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2)Ⅱ组中一种物质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写出该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Ⅰ、Ⅱ两组物质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 -1的其中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H I 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a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第Ⅰ组物质可以根据B 依据找出不同“类”的单质,第Ⅱ组物质可以根据A 、C 、D 依据找出不同类的单质.(2)Al(OH)3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H)4]-.(3)①由题意知,该化合物为FeCl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②可利用该分散系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来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③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HI 出现聚沉生成Fe(OH)3沉淀.当Fe(OH)3聚沉完后又与加入的强酸HI 发生酸碱中和同时又发生2Fe 3++2I -===2Fe 2++I 2,沉淀溶解.答案:(1)S Si Fe Fe B A C D(2)Al(OH)3+OH -===[Al(OH)4]-(3)①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②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③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HI 出现聚沉生成Fe(OH)3沉淀 2Fe(OH)3+6H ++2I -===2Fe 2++I 2+6H 2O14.(14分)(2011·郑州质检)取少量Fe 2O 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 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 3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1所示.放置2 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该操作名称为________.(5)将半透膜内的液体倒入U形管中,如图2所示,在液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填“阴”或“阳”)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已知Al(OH)3胶体能够净水,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OH)3胶体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净水.解析: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呈棕黄色.(1)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2)主要考查Fe(OH)3胶体的制备.(3)区分溶液和胶体常用丁达尔效应.(4)Fe(OH)3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Cl-可以,加入AgNO3溶液,产生AgCl沉淀.(5)考查电泳这一性质,Fe(OH)3胶粒带正电,向阴极移动.(6)胶体净水主要利用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这一性质.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棕黄(1)FeCl3+3NaOH===3NaCl+Fe(OH)3↓复分解反应(2)红褐(3)乙胶体和溶液(4)有白色沉淀生成渗析(5)阴Fe(OH)3胶粒带正电,通电后向阴极移动(6)Al(OH)3胶粒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聚沉能。
选修二 第2节 创新演练大冲关
一、选择题1.根据陶瓷的生产原理,可以得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①以含硅物质作为原料②主要产物是硅酸盐③反应条件是高温④反应原理是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①②③④D.只有③④解析:陶瓷是利用黏土在高温条件下烧制得到的结构致密的多晶烧结体.其生产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故①②③④正确,应选C.答案:C2.(2011·聊城模拟)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冶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的反应中,钠离子被还原,氯离子被氧化B.湿法炼铜与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C.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中,1 mol Fe3O4被CO还原成Fe,转移9 mol e-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解析:由Fe3O4+8e-―→3Fe+4O2-,知1 mol Fe3O4(磁铁矿)被还原为Fe时应转移8 mol 电子.答案:C3.角膜接触镜俗称隐形眼镜,其性能要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亲水性,目前大量使用的软性隐形眼镜常用材料是()A.聚乙烯B.聚氯乙烯解析:—OH是极性基团,具有亲水性.答案:C4.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得到活泼金属钠B.在加热的情况下利用氢气还原三氧化二铝得到金属铝C.用铝热反应原理炼得熔点较高的金属铬D.热分解法直接加热HgO得到金属Hg解析:金属铝只能用电解法制备,不能用氢气还原.答案:B5.(2011·南京模拟)2007年12月22日,沉睡在海底800余年的南宋时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成功打捞,谱写了我国考古工作的新篇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出水的大量瓷器为传统的硅酸盐产品B .古船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原因之一是沉没后很快为淤泥所覆盖C .随船沉浸在海水中的铜、银等古钱币和铁制品,以铁制品被腐蚀得最厉害D .据推测,为“南海一号”提供动力的物质是可燃冰解析:可燃冰是积沉海底深处的水合甲烷,目前我国尚未开采.答案:D二、非选择题6.(2011·三亚模拟)工业制备铝一般是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 2O 3,含有Fe 2O 3杂质)中得到纯净的Al 2O 3,然后电解Al 2O 3得到铝.下图是从铝土矿中提纯Al 2O 3的简单示意图.其中涉及的一个反应是:2Na[Al(OH)4]+CO 2===Na 2CO 3+2Al(OH)3↓+H 2O(1)图示(1)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图示中②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2)试推断物质:B_________,C________,H_________,F________.(填化学式)(3)写出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溶液B 中通入CO 2产生沉淀,说明B 溶液为Na[Al(OH)4]溶液,则向铝土矿中加入的试剂①是NaOH 溶液,操作(1)是过滤;则D 为Na 2CO 3溶液,反应②为:Ca(OH)2+Na 2CO 3===CaCO 3↓+2NaOH.答案:(1)过滤 Ca(OH)2(2)Na[Al(OH)4] Fe 2O 3 CaCO 3 Al 2O 3(3)①Al 2O 3+2NaOH +3H 2O===2Na[Al(OH)4]②Na 2CO 3+Ca(OH)2===CaCO 3↓+2NaOH③2Al(OH)3=====△Al 2O 3+3H 2O ④2Al 2O 3(熔融)=====电解 4Al +3O 2↑7.(2011·福州模拟)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____________,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方法).解析:(1)注意`联系金属的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因发生原电池反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而被氧化,分析题中实验可知,实验3、4、5、6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其中负极反应是Fe―→Fe2++2e-,正极反应是O2+2H2O+4e -―→4OH-.(2)对比实验1和3可得出湿度增大,可使铁锈蚀速率加快;对比实验3、4可知增大O2浓度可加快铁锈蚀的速率;对比实验4、5可知升高温度可加快铁锈蚀的速率;对比实验5、6可知电解质的存在会使铁锈蚀的速率加快.(3)为防止铁的锈蚀,根据铁锈蚀的类型,可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还可把铁制成不锈钢(合金)、亦可采用喷油漆、涂油脂、电镀、表面钝化等方法使铁与空气、水等物质隔离,以防止金属腐蚀.答案:(1)3、4、5、6Fe―→Fe2++2e-2H2O+O2+4e-―→4OH-(2)湿度、温度、O2的浓度、电解质的存在(3)电镀、发蓝等表面覆盖保护层,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等(任答两种,合理即可)8.(2011·厦门质检)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某些金属,随机取样对烟泥进行分析.由下表可知,在烟泥中含有相当量的铜、锌以及能够造成污染的硫.因此从效益和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应该考虑把铜、锌回收利用,并对硫进行适当处理.烟泥样品部分元素质量分数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步骤①②中含铜元素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本方案中可用于处理废气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⑤中所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步骤④中,可以选用________试剂从混合液A 中得到铜.解析:烟泥在空气中加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Cu +O 2=====△ 2CuO 、2Zn +O 2=====△2ZnO 和S +O 2=====△SO 2,所以得到的废气中含SO 2,可以用廉价的石灰乳来处理;得到的固体加入稀硫酸后发生如下反应:CuO +H 2SO 4===CuSO 4+H 2O 、ZnO +H 2SO 4===ZnSO 4+H 2O ,再加入过量锌将CuSO 4中的Cu 置换出来,用稀硫酸将过量的锌转化为ZnSO 4,得到纯净的铜;将两步反应得到的ZnSO 4溶液合并,然后加热、蒸发、结晶即得ZnSO 4固体.答案:(1)①2Cu +O 2=====△2CuO ②CuO +H 2SO 4===CuSO 4+H 2O(2)Ca(OH)2+SO 2===CaSO 3↓+H 2O(3)加热、蒸发、结晶 (4)过量Zn 粉和稀硫酸9.氯碱工业中,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氯气用途十分广泛,除用于净水、环境消毒外,还用于生产盐酸、聚氯乙烯、氯苯等.(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氯气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硅的流程如下:①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在制备粗硅时,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由四氯化硅得到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于制造塑料薄膜、人造革、塑料管材和板材的聚氯乙烯(PVC 塑料)就是以氯气和乙烯为主要原料通过______、消去和________三步主要反应生产的.生产聚氯乙烯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两种生产过程可得到同一种副产品,该副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1)2NaCl +2H 2O=====通电2NaOH +H 2↑+Cl 2↑. (2)用Cl 2制备高纯硅涉及反应:2Cl 2+Si(粗)=====△SiCl 4,体现了氯气的强氧化性,再由SiCl 4制取高纯硅,用H 2使之还原,用SiCl 4得到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 4+2H 2=====高温 Si +4HCl.(3)Cl 2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一般体现在利用加成反应制取聚氯乙烯,先发生反应:CH 2===CH 2+Cl 2―→ClCH 2CH 2Cl ,再通过脱去一分子HCl ,使之形成含双键的氯乙烯,加聚即可得聚氯乙烯,即CH 2ClCH 2Cl ――→一定条件CH 2===CHCl +HCl , n CH 2===CHCl ――→一定条件CH 2CH Cl. (4)在两种材料制备反应中可得副产品HCl.答案:(1)2NaCl +2H 2O=====通电2NaOH +H 2↑+Cl 2↑ (2)①SiO 2 作还原剂 ②SiCl 4+2H 2=====高温Si +4HCl (3)加成 加聚 CH 2===CH 2+Cl 2――→一定条件 CH 2ClCH 2ClCH 2ClCH 2Cl ――→一定条件 CH 2===CHCl +HCln CH 2===CHCl ――→一定条件CH 2CH Cl (4)HCl10.(2011·德州模拟)分析下面两个案例并回答有关问题.(1)某城镇生产、生活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河流中W 、X 、Y 、Z 处某次水样抽测结果如下表所示.①导致X、Y处水样pH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Z处鱼类大量减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地区已探明蕴藏有丰富的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还含有SiO2等杂质)、煤矿、石灰石和黏土.拟在该地区建设大型炼铁厂.①随着铁矿的开发和炼铁厂的建立,需要在该地区相应建立焦化厂、发电厂、水泥厂等,形成有规模的工业体系.据此确定下图中相应工厂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②以赤铁矿为原料,写出高炉炼铁中得到生铁和产生炉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三废”利用、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该地区和企业在生产中应采取的一些措施有(举出2种措施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给出的数据看,X 处水样呈碱性,Y 处水样呈酸性,Z 处水样缺氧.(2)①某地区有丰富煤矿可建立发电厂和焦化厂,有丰富赤铁矿和石灰石可建立炼铁厂,有丰富的石灰石和黏土可建立水泥厂.②高炉炼铁中得到生铁的反应为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产生炉渣的反应为CaCO 3+SiO 2=====高温CaSiO 3+CO 2↑.③从“三废”利用、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该地区和企业在生产中应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将石灰石煅烧成生石灰用于吸收发电厂和焦化厂燃煤时产生的SO 2,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用发电厂的煤矸石和粉煤灰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用炼铁厂的炉渣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答案:(1)①造纸厂排放的碱性污水使X 处河水pH 升高,火力发电厂净化烟气的酸性废水治理未达标就排放,造成Y 处等的河水pH 降低②化肥厂、农田及生活污水使Z 处河水富营养化,水温较高,适于藻类等水生植物生长,河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导致鱼类死亡(2)①发电厂 焦化厂 炼铁厂 水泥厂②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CaCO 3+SiO 2=====高温CaSiO 3+CO 2↑③用炼铁厂的炉渣(或CaSiO 3)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用发电厂的煤矸石和粉煤灰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将石灰石煅烧成生石灰,用于吸收发电厂和焦化厂燃煤时产生的SO 2,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建立污水处理系统.(答出2种,合理即可)。
第二章2.1.1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3)2=-3 B.4a 4=a C.22=2 D.3(-2)3=2 解析:选C.由于(-3)2=3,4a 4=|a |, 3(-2)3=-2,故A 、B 、D 错误,故选C.2.⎝⎛⎭⎫1120-(1-0.5-2)÷⎝⎛⎭⎫27823的值为( )A .-13 B.13C.43D.73解析:选D.原式=1-(1-22)÷⎝⎛⎭⎫322=1-(-3)×49=73.故选 D. 3.在⎝⎛⎭⎫-12-1,2-12,⎝⎛⎭⎫12-12,2-1中,最大的数为( ) A.⎝⎛⎭⎫-12-1 B .2-12C.⎝⎛⎭⎫12-12 D .2-1解析:选C.利用指数幂的概念化简,⎝⎛⎭⎫-12-1=-2; 2-12=⎝⎛⎭⎫1212=22;⎝⎛⎭⎫12-12=2;2-1=12. 4.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 A .a -a = -a 3 B .a -a =-a 3C .a -a =--a 3D .a -a =a 3解析:选C.要使a -a 有意义,则a ≤0,故a -a =-(-a )-a =-(-a )2·(-a )=--a 3,故选C.5.下列各式运算错误的是( )A .(-a 2b )2·(-ab 2)3=-a 7b 8B .(-a 2b 3)3÷(-ab 2)3=a 3b 3C .(-a 3)2·(-b 2)3=a 6b 6D .[-(a 3)2·(-b 2)3]3=a 18b 18解析:选C.对于A ,(-a 2b )2·(-ab 2)3=a 4b 2·(-a 3b 6)=-a 7b 8,故A 正确;对于B ,(-a 2b 3)3÷(-ab 2)3=-a 6b 9÷(-a 3b 6)=a 6-3b 9-6=a 3b 3,故B 正确;对于C ,(-a 3)2·(-b 2)3=a 6·(-b 6)=-a 6b 6,故C 错误;对于D ,易知正确,故选C.6.计算:0.25×⎝⎛⎭⎫-12-4-4÷20-⎝⎛⎭⎫116-12=________. 解析:原式=14×16-4÷1-⎝⎛⎭⎫14-1 =4-4-4=-4.答案:-47.若x <0,则|x |-x 2+x 2|x |=________. 解析:由于x <0,所以|x |=-x ,x 2=-x ,所以原式=-x -(-x )+1=1.答案:1 8.已知a ∈R ,n ∈N *,给出四个式子:① 6(-2)2n ;②5a 2;③ 6(-3)2n +1;④ 9-a 4,其中没有意义的是________(只填式子的序号即可).解析:①中,(-2)2n >0,∴ 6(-2)2n 有意义;②中,根指数为5,∴5a 2有意义;③中,(-3)2n +1<0,∴ 6(-3)2n +1没有意义;④中,根指数为9, ∴9-a 4有意义.答案:③ 9.化简:(1)1612-⎝⎛⎭⎫11634-⎝⎛⎭⎫12-3;(2)⎣⎡⎦⎤-5+3×⎝⎛⎭⎫4150-2. 解:(1)1612-⎝⎛⎭⎫11634-⎝⎛⎭⎫12-3 =(24)12-⎣⎡⎦⎤⎝⎛⎭⎫12434-23=4-18-8 =-418. (2)⎣⎡⎦⎤-5+3×⎝⎛⎭⎫4150-2 =[-5+3]-2=(-2)-2=14. 10.计算(或化简)下列各式:(1)42+1·23-22·64-23;(2)a -b a 12+b 12-a +b -2a 12·b 12a 12-b12. 解:(1)原式=(22)2+1·23-22·(26)-23 =222+2·23-22·2-4=222+2+3-22-4=21=2.(2)原式=(a 12+b 12)(a 12-b 12)a 12+b 12-(a 12-b 12)2a 12-b 12 =a 12-b 12-(a 12-b 12)=0.1.当2-x 有意义时,化简x 2-4x +4-x 2-6x +9的结果是( )A .2x -5B .-2x -1C .-1D .5-2x解析:选C.∵2-x 有意义,∴2-x ≥0,即x ≤2. ∴x 2-4x +4-x 2-6x +9=(x -2)2-(x -3)2=|x -2|-|x -3|=2-x -(3-x )=-1.2.已知3a =2,3b =15,则32a -b =________. 解析:32a -b =32a 3b =(3a )23b =2215=20. 答案:203.若x >0,y >0,且x -xy -2y =0,求2x -xy y +2xy的值. 解:∵x -xy -2y =0,x >0,y >0, ∴(x )2-xy -2(y )2=0,∴(x +y )(x -2y )=0,由x >0,y >0得x +y >0,∴x -2y =0,∴x =4y ,∴2x -xy y +2xy =8y -2y y +4y =65.。
高中数学课件:第二章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第一课时 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返回
返回
[研一题] [例 1] 项公式: 4 1 4 2 (1)5,2,11,7,…; 1 9 25 (2)2,2,2,8, 2 ,…; (3)7,77,777,…;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
返回
(4)0,3,8,15,24,…; 1 3 7 15 31 (5)2,4,8,16,32,…; 2 10 17 26 37 (6)3,-1, 7 ,- 9 , 11,-13,….
+
返回
[悟一法] 1.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通项公式,体现了由特殊到一 般的认识事物的规律.解决这类问题一定要注意观察项与序 号的关系和相邻项间的关系.具体地可参考以下几个思路
(1)统一项的结构,如都化成分数、根式等.
返回
(2)分析这一结构中变化的部分与不变的部分,探索变 化部分的变化规律与对应序号间的函数关系式,如例1.(1) 中可把分子、分母分别处理. (3)对于符号交替出现的情况,可观察其绝对值,再以 (-1)n(n∈N*)处理符号,如例1.(6).
返回
[巧思] 求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由
a1·2·3·…·an=n2可得a1·2·3·…·an-1=(n-1)2,故可求an. a a a a
返回
[妙解]
∵a1·2·3· an=n2(n∈N*),① a a …·
∴当 n≥2 时,a1·2·3· an-1=(n-1)2.② a a …· ① n2 由 ,得 an= 2(n≥2) ② n-1 n2 9 25 61 (1)∵an= (n≥2),∴a3+a5=4+16=16. n-12
返回
(4)数列 2,4,6,8,…的通项公式是 an=2n; (5)数列 1,2,4,8,…的通项公式是 an=2n 1; (6)数列 1,4,9,16,…的通项公式是 an=n2; 1 1 1 1 1 (7)数列1,2,3,4,…的通项公式是 an=n.
第二章 2.1 2.1.2 创新演练大冲关 课下检测
一、选择题1.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 .异面B .平行C .相交D .以上都有可能解析:如图以正方体为例,在正方体的上下底面中,AD ∥A 1D 1,AD与D 1C 1异面;AD ⊂平面ABCD ,AA 1 ⊂平面ABB 1A 1,AD 与AA 1相交,故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答案:D2.下面三个说法:①若直线a ,b 异面,b ,c 异面,则a ,c 异面;②若a ∥b ,则a 、b 与c 所成的角相等;③若a ⊥b ,b ⊥c ,则a ∥c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B .3C .2D .1解析:①中当a ∥c ,且a ,b 异面,b ,c 异面时,a 与c 共面,故①错,②正确;③中a 与c 还可能相交或异面,故③错.答案:D3.在三棱锥A -BCD 中,E 、F 、G 分别是AB 、AC 、BD 的中点,若AD 与BC 所成的角为60°,那么∠FEG 为( ) A .30°B .60°C .120°D .60°或120°解析:∠FEG 即为两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答案:D4.(2012·重庆高考)设四面体的六条棱的长分别为1,1,1,1,2和a ,且长为a 的棱与长为2的棱异面,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2)B .(0,3)C .(1,2)D .(1,3)解析:利用三角形存在的条件求解.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图形,如图所示,AB =2,CD =a ,设点E 为AB 的中点,则ED ⊥AB ,EC ⊥AB ,则ED =AD 2-AE 2=22,同理EC =22, 由构成三角形的条件知0<a <ED +EC =2,∴0<a< 2.答案:A二、填空题5.四棱锥P-ABCD中,各棱所在的直线互相异面的有________对.解析:由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有8对.答案:86.角α和角β的两边分别平行,则当α=72°时,β=________.解析:由等角定理知,β=72°或108°.答案:72°或108°7.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C、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与B1D1所成的角为__________.解析:连结BC1,AD1,AB1,则EF为△BCC1的中位线,∴EF∥BC1.又∵AB綊CD綊C1D1,∴四边形ABC1D1为平行四边形.∴BC1∥AD1.∴EF∥AD1.∴∠AD1B1为异面直线EF和B1D1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AB1D1中,易知AB1=B1D1=AD1,∴△AB1D1为正三角形,∴∠AD1B1=60°.∴EF与B1D1所成的角为60°.答案:60°8.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棱C1D1、C1C的中点,有以下四个结论:①直线AM与CC1是相交直线;②直线AM与BN是平行直线;③直线BN与MB1是异面直线;④直线AM与DD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的结论为_____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解析:由异面直线的定义知③④正确.答案:③④三、解答题9.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A1,CC1的中点.(1)求证:D1E∥BF;(2)求证:∠B1BF=∠D1EA1.证明:(1)取BB1的中点M,连接EM,C1M.在矩形ABB1A1中,易得EM綊A1B1,∵A1B1綊C1D1,∴EM綊C1D1,∴四边形EMC1D1为平行四边形,∴D1E∥C1M.在矩形BCC1B1中,易得MB綊C1F,∴BF綊C1M.∴D1E∥BF.(2)∵ED1∥BF,BM∥EA1,又∠B1BF与∠D1EA1的对应边方向相同,∴∠B1BF=∠D1EA1.10.如图,三棱锥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1)求证:E,F,G,H四点共面;(2)若四边形EFGH是矩形,求证:AC⊥BD.证明:(1)如题图,在△ABD中,E,H分别是AB,AD的中点,∴EH∥BD.同理FG∥BD,∴EH∥FG.∴E,F,G,H四点共面.(2)若四边形EFGH是矩形,则EH⊥GH. 由(1)知EH∥BD,同理AC∥GH.∴AC⊥BD.。
第二章 第三讲 创新演练·大冲关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至少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1·巢湖检测)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1所示,物体C和D的初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图1解析:A图象显示位移有正、负值,B图象显示速度方向有变化.C图象表示0~1 s 内匀加速,速度达到一定值,1~2 s内匀减速,2 s末速度减小为零,此后重复这个过程,速度的方向一直不变;D图象显示速度方向有变化.答案:C2.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第6 s末返回到出发点D.物体在第5 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解析:物体在前2 s内速度方向均为正方向,A错误;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v -t图线的斜率相同,故加速度相同,B正确;物体在前4 s内的总位移为零,在第2秒末和第6 s末离出发点最远,最大位移为s m=121×2 m=1 m,故C、D均错.答案:B3.一个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图象如图3所示,设向上为正方向.则可知()A.这是竖直下抛运动B.这是竖直上抛又落回原地的过程C.这是从高台上竖直上抛又落回地面的过程图3D.抛出后2 s物体又落回抛出点解析:由v-t图象可知,速度先正后负,物体先向上后向下,A错误;图线与横轴所夹面积先有正面积,后有负面积,到2 s时正负面积相等,回到原地,D正确;到3 s末,负面积比正面积大,物体的最终位置在抛出点的下方,C正确,B错误.答案:CD4.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t图象如图4所示,由此可以知道()图4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C.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 mD.小车做曲线运动解析:v-t图线上的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从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A、B选项正确;小车的位移可通过v-t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求得:查格85格,位移约为85×0.1×1 m=8.5 m,C项错误;v-t图线为曲线,表示速度大小变化,但小车并不做曲线运动,D项错误.答案:AB5.一物体以初速度v由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如果物体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图5中能基本反映出它的速度和时间关系的是()图5解析:v-t图象表示各时刻的速度,斜率表示加速度.上升阶段空气阻力向下,加速度向下,大小a1=g+f/m;下降阶段空气阻力向上,加速度向下,大小a2=g-f/m<a1,则B 正确.答案:B6.(2011·泸州质检)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s -t 图象如图6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图6B .t 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 .t 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 .0到t 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解析:t 1时刻两车位移相同,t 1时刻前乙车的位移小于甲车,故t 1时刻乙车是从后面追上甲车,A 项正确,B 项错误;在s -t 图象中,各个时刻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故t 1时刻两车速度不相等,C 项错误;0到t 1时间内两车位移、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等,D 项错误.答案:A7.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7所示.在0~t 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 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 .t 2时刻两物体相遇 图7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 1+v 22解析:速度-时间图象中Ⅰ物体的斜率逐渐减小,即Ⅰ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所以Ⅰ物体所受合外力不断减小,A 错误;在0~t 1时间内,Ⅱ物体的速度始终大于Ⅰ物体的速度,所以两物体间距离不断增大,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B 正确;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到t 2时刻,Ⅰ物体速度图线所围面积大于Ⅱ物体速度图线所围面积,两物体平均速度不可能相同,C 、D 错误.答案:B8.如图8所示的位移(x )-时间(t )图象和速度(v )-时间(t )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在x-t图象中表示的是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甲、乙两车在0~t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B选项均错.在v-t图象中,t2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相距最远,C选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t2时间内丙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误.答案:C9.如图9所示,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A.p球先到B.q球先到图9 C.两小球同时到D.无法比较解析:p、q两球的速率-时间图象如图:由两球通过的路程相等,可知q球先到达水平面,B正确.答案:B10.如图10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 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是图11中的()图10图11解析:清楚地理解v-t图象中“面积”的物理意义,A、D图中v-t图象中“面积”不等于20 m;B中v-t图象的“面积”可能等于20 m;C中v-t图象的“面积”正好等于20 m.B、C正确,A、D错误.答案:BC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11.(15分)某高速公路边的交通警示牌有如图12甲所示的标记,其意义是指车辆的瞬时速度不得超过90 km/h.若车辆驾驶员看到前车刹车后也相应刹车,反应时间也恒定为1 s ,假设车辆刹车的加速度相同,安全距离是两车不相碰所必须保持的距离的2倍,则车辆行驶在这条公路上的安全距离为多大?图12甲同学这样解答:初速v 0=903.6m/s =25 m/s ,末速v =0.作v -t 图求解(如图12乙).从图中可得两车所要保持的距离就是平行四边形abdc 的面积,其面积恰等于矩形Oace 的面积,即:S abdc =(25×1) m =25 m ,所以安全距离为50 m.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分析不够全面,只分析了一种情况,乙同学认为安全距离应该大于50 m.为什么说甲同学的分析不够全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情况,请予以说明并有解答过程(也可作图并说明).解析:甲同学的分析不全面,因为他只考虑了前后两辆车都以90 km/h 即25 m/s 的速度行驶的情况,即:v 前=v 后,其实还存在这样两种情况:(1)v 前=25 m/s ,v 后<25 m/s ;(2)v 前<25 m/s ,v 后=25 m/s.显然(1)中v 前=25 m/s ,v 后<25 m/s 的情况下安全距离小于50 m.而(2)中v 前<25 m/s ,v 后=25 m/s 的情况下安全距离要大于50 m ,从v -t 图中可知:两车不相碰距离就是面积S afbdc >25 m ,所以安全距离要大于50 m.答案:见解析12.(15分)(2011·南昌调研)在一次警车A 追击劫匪车B 时,两车同时由静止向同一方向加速行驶,经过30 s 追上.两车各自的加速度为a A =15 m/s 2,a B =10 m/s 2,各车最高时速分别为v A =45 m/s ,v B =40 m/s ,问追上时两车各行驶多少路程?原来相距多远?解析:设两车加速运动用的时间分别为tA 1、tB 1,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A 2、tB 2,则v A =a A tA 1解得tA 1=3 s 则tA 2=27 s ,同理tB 1=4 s ,tB 2=26 s警车在0~3 s 时间段内做匀加速运动,L 1=12a A tA 1 2 在3 s ~30 s 时间段内做匀速运动,则L 2=v A tA 2警车追上劫匪车的全部行程为L=L1+L2=12a A tA1 2+v A tA2=1 282.5 m同理劫匪车被追上时的全部行程为l=l1+l2=12BtB1 2+v B tB2=1 120 m同车原来相距ΔL=L-l=162.5 m. 答案:1 282.5 m 1 120 m162.5 m。
【创新方案】高中化学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创新演练大冲关 课下30分钟演练 鲁科版必修1
【创新方案】高中化学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创新演练大冲关 课下30分钟演练 鲁科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硫酸,纯碱,石灰石B .醋酸,烧碱,硫酸铜[C .磷酸,熟石灰,苛性钾D .醋酸,小苏打,熟石灰 解析:纯碱是Na 2CO 3,小苏打是NaHCO 3,属于盐;熟石灰是Ca(OH)2,苛性钾是KOH ,属于碱。
答案:B2.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
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图。
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 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解析:根据物质摆放位置可推知:A 应是酸,B 是酸或指示剂,C 是指示剂或盐,D 是碱或其他类别。
答案:C3.[双选题]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B .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就是碱性氧化物C .根据是否含有氧原子,酸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D .含有H 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解析:CH 3COOH 分子中含4个H 原子,但它是一元酸,A 错。
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B 错。
NaHCO 3、NaHSO 3等物质含氢元素,但它不是酸,属于盐。
答案:CD4.[双选题]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实现的是( )A .Na ―→Na 2O 2B .MgO ―→Mg(OH)2C .K 2CO 3―→KOHD .CaCO 3―→Ca(OH)2解析:2Na +O 2=====点燃 Na 2O 2,MgO ――→HCl MgCl 2――→NaOH Mg(OH)2↓,K 2CO 3+Ba(OH)2===BaCO 3↓+2KOH ,CaCO 3――→高温 CaO ――→水 Ca(OH)2。
答案:BD5.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 .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D .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解析: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如CuO 不与水反应,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如SiO 2也不与水反应。
第二章 2.1 2.1.3 & 2.1.4 创新演练大冲关 课堂强化
1.棱柱的任意两个侧面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平行
C.平行或异面D.平行或相交
答案:D
2.若直线a不平行于平面α,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α内的所有直线均与a异面
B.α内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
C.α内直线均与a相交
D.直线a与平面α有公共点
解析:由于直线a不平行于平面α,则a在α内或a与α相交,故A错;当a⊂α时,在平面α内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故B错;因为α内的直线也可能与a平行或异面,故C 错;由线面平行的定义知D正确.
答案:D
3.如果直线a∥平面α,那么直线a与平面α内的() A.一条直线不相交
B.两条相交直线不相交
C.无数条直线不相交
D.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
解析: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知,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均无公共点.
答案:D
4.若A∈l,A∉α,B∈l,B∈α,则直线l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解析:如图,直线l与平面α相交.
答案:相交
5.与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平行的直线和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解析:以长方体为模型观察,这条直线可能和这两个平面都平行;也可能在一个平面内且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答案:至少与一个平面平行
6.已知直线l∩平面α=A,直线m⊂α,画图表示直线l和m的位置关系.
解:直线l和m的位置关系有异面和相交两种情况.l和m异面,如图a所示;l和m 相交,如图b所示.。
第2章第4节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第2章第4节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A.乳糖和葡萄糖B.蔗糖和麦芽糖C.乳糖和蔗糖D.葡萄糖和麦芽糖[来源:1]解析: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的二糖,葡萄糖是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中的二糖。
答案:B2.大肠杆菌、甘蔗、酵母菌都具有的糖是()A.纤维素B.淀粉C.糖原D.脱氧核糖解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多糖,糖原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苷酸是DNA的组成单位。
答案:D[来源:1]3.麦芽糖、蔗糖、乳糖差不多上二糖,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的差不多组成单位都相同B.它们是动植物细胞中共有的糖类C.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都有砖红色沉淀显现[来源:Zxxk ] D.它们的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构成;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构成;乳糖是哺乳动物特有的二糖,植物细胞中没有,它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构成。
其中麦芽糖、乳糖具有还原性,蔗糖无还原性。
答案:D4.生物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包括()①生物膜的要紧成分②储能物质③缓冲和减压、爱护内脏器官④具有生物活性,对生命活动具有调剂作用⑤促进入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取⑥绝热体,保温作用A.①②⑥B.②③⑥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细胞膜上的脂质要紧是磷脂和胆固醇,起调剂作用的脂质要紧是固醇类激素,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吸取的应为维生素D。
答案:B[来源:Zxxk ]5.下列是一些有机物和它们水解产物的配对。
其中配对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氨基酸B.DNA—核糖核苷酸C.蔗糖—果糖、葡萄糖D.淀粉—葡萄糖解析:DNA的名称为脱氧核糖核酸,其差不多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
蔗糖为二糖,水解产物为果糖和葡萄糖,淀粉为多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答案:B6.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水解后的产物均不具有还原性B.麦芽糖是构成纤维素的差不多单位C.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单糖D.糖类物质差不多上细胞内的能源物质解析: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果糖和葡萄糖差不多上还原糖。
第二单元 第11课 创新演练·大冲关
第二单元第11课创新演练·大冲关(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
……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
”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无破产法……”可以判断A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3.辛亥革命后,“抵制洋货”“实业救国”的行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里主要抵制的是()A.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入侵C.英国对中国的经济入侵D.俄国对中国的经济入侵解析: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1914年一战开始,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而日本乘机加紧侵略中国,1915年强迫北洋政府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故而此时的“抵制洋货”主要是抵制日本经济侵略。
答案:B4.《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A.工业化的实现B.发展资本主义C.民族独立富强D.实现民主政治[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1895年后伴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思潮,在其推动下,收回利权运动和创办实业蓬勃发展。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实业救国,积极创办实业。
故在1895-1927年间中国特色的产业精神主要就是追求民族独立富强。
答案:C[来源:]5.日本提出“适地适产主义”的主要目的是()A .适应其侵略的需要B .将沦陷区的经济完全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之中[来源:1ZXXK]C.把沦陷区变成其军事基地D.破坏中国沦陷区的经济解析:“适地适产主义”意在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1)铺得很平的一张白纸是一个平面;(2)平面是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3)两个平面叠在一起比一个平面厚.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0B.1
C.2 D.3
解析:由平面的概念可知,它是平滑、无厚度、宽窄无限延展的,是一个抽象概念,(1)、(2)、(3)都不符合平面的概念,所以都不正确.
答案:A
2.已知空间中四点,如果其中任意三点都不共线,则经过其中三个点的平面共有() A.一个或两个B.一个或三个
C.两个或三个D.一个或四个
解析:根据条件,这四点要么在同一平面上,要么每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即共有四个平面.
答案:D
3.已知点A,直线a,平面α,①A∈a,a⊄α⇒A∉α;②A∈a,a∈α⇒A∈α;③A∉a,a⊂α⇒A∉α;④A∈a,a⊂α⇒A⊂α.
以上命题表达正确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解析:①中若a与α相交,且交点为A,则结论不正确;②中“a∈α”符号不对;③中A可以在α内,也可以在α外,故不正确;④符号“A⊂α”错误.
答案:A
4.如图,平面α∩平面β=l,A、B∈α,C∈β,C∉l,直线AB∩l=D,过A、B、C 三点确定的平面为γ,则平面γ与β的交线必过()
A.点A
B.点B
C.点C,但不过点D
D.点C和点D
解析:根据基本性质判定点C和点D既在平面β内又在平面γ内,故在β与γ的交线
上.
答案:D
二、填空题
5.如图所示,平面ABEF记作平面α,平面ABCD记作平面β,根据
图形填写:
(1)A∈α,B__________α,E________α,C__________α,D__________α;
(2)α∩β=__________;
(3)A∈β,B__________β,C__________β,D________β,E__________β,F__________β;
(4)AB__________α,AB________β,CD__________α,CD__________β,BF__________α,BF__________β.
答案:(1)∈∈∉∉(2)AB(3)∈∈∈∉∉(4)⊂⊂⊄⊂⊂⊄6.点A∈α,B∉α,C∉α,则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点有________个.
解析:由公理3可知,平面ABC与平面α相交,交点有无数个.
答案:无数
7.下列说法
①空间三条直线两两平行,则三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空间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三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③空间四点E,F,G,H在同一平面内,则直线EF与GH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解析: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两两平行,但三条侧棱所在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故①错;若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则三条直线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内,故②错;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故③正确.
答案:③
8.空间三条直线,如果其中一条直线和其他两条直线都相交,那么这三条直线能确定的平面个数是________.
解析: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①AA1∩AB=A,
AA1∩A1B1=A1,
直线AB,A1B1与AA1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平面ABB1A1).
②AA1∩AB=A,AA1∩A1D1=A1,
直线AB,AA1与A1D1可以确定两个平面(平面ABB1A1和平面ADD1A1).
③三条直线AB,AD,AA1交于一点A,它们可以确定三个平面(平面ABCD,平面ABB1A1和平面ADD1A1).
答案:1或2或3
三、解答题
9.将下面符号语言表示的关系用文字语言予以叙述,并且用图形语言予以表示. α∩β=l ,A ∈l ,AB ⊂α,AC ⊂β.
解:文字语言叙述为:点A 在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l 上,AB 、AC 分别在平面α,β内.
如图:
10.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AB 的中点,F 为A 1A 的中点. 求证:(1)E 、F 、D 1、C 四点共面;
(2)CE 、D 1F 、DA 三线共点.
证明:(1)分别连接
EF ,A 1B ,D 1C .
∵E ,F 分别是AB 和AA 1的中点,∴EF 綊12
A 1
B . 又A 1D 1綊B 1
C 1綊BC ,
∴四边形A 1D 1CB 为平行四边形.
∴A 1B ∥CD 1,∴EF ∥CD 1.
∴EF 与CD 1确定一个平面,
∴E ,F ,D 1,C 四点共面.
(2)由(1)可得EF 綊12
CD 1, ∴直线D 1F 和CE 必相交,设D 1F ∩CE =P .
∵D 1F ⊂平面AA 1D 1D ,P ∈D 1F ,
∴P ∈平面AA 1D 1D .
又CE⊂平面ABCD,P∈EC,∴P∈平面ABCD. ∴P是平面ABCD与平面AA1D1D的公共点.
又平面ABCD∩平面AA1D1D=AD,
∴P∈AD.∴CE,D1F,DA三线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