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五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教材说明】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

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

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

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教课程标准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课程标准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课程标准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研究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掌握经纬度的基本知识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地球与地图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地球的形状与结构:通过图片和动画介绍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3. 研究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向学生展示地球仪,教授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地球仪上的经纬线、赤道、南北极等标志。

4. 经纬度的基本知识:讲解经度、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练计算经纬度。

师生活动:-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地图、球体等,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展示图片和动画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实践:教师向学生展示地球仪,并讲解如何使用。

-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 观察:学生观察周围的地图、球体等,并提出问题。

- 听讲:学生认真听讲,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的知识。

-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使用地球仪,并尝试计算经纬度。

- 讨论:学生参与讨论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地球仪- 图片和动画- 活动课件教学评价:- 检查学生对地球形状和结构的理解情况。

- 指导学生进行地球仪的操作和经纬度的计算练。

-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情况。

第二章:地理坐标与地图测量2.1 地理坐标与地图使用教学目标:- 了解地理坐标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地图使用的基本方法- 研究地图尺度的计算和使用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地理坐标与地图测量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地理坐标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地理坐标的概念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坐标在地图上的位置表示。

3. 地图使用的基本方法:介绍地图上的图例、比例尺等基本要素,并示范学生如何使用地图进行导航和测量。

4. 地图尺度的计算和使用:教授地图尺度的计算方法,并指导学生通过比例尺进行实际测量。

师生活动:-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地理坐标与地图测量的实际应用情景。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教版五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教版五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教版五篇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教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

3.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4.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以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3.在收集、利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分析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的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的乱砍乱垦,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德育目标1.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

2.通过本地区单一的商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

3.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本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居民状况。

2.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及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3.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4.本区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二)教学难点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区经济的制约作用。

3.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一.黑种人的故乡1.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上的主要人种,世界上主要有哪三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他们相貌上有什么特征?(皮肤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5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53页)

与同学们谈地理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地理事物与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事实。

2、知道学习地理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初步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初步形成地理表象;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2、初步树立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3、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1、生活与地理2、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环境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际合作价值观。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六、【教学过程】[导人新课]老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一门课程,他可以使我们成为像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知——?学生:地理!老师:对,地理!教师:同学们,在第一节地理课上,你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学生说,并可以提问,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简单讲评教师:地理学科所学的内容很多,也很有趣,涉及到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学好地理是十分有用的。

那么地理具体学些什么内容呢?学生:读P1课文和卡片:1、说一说地理学习哪些内容;2、尝试在空白卡片中填上地理的其它内容;3、将这些内容按自然和人文进行分析。

教师:1、地理所学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2、用地理知识和方法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十分有用的。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教版最新4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教版最新4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教版最新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教版最新4篇优秀的教案,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教案是老师为了掌握课堂节奏提前撰写的书面文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八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八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教案(全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教案(全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2.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利用相关的地理自然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由“中秋赏月”,我们所看到的月球形状引发学生对地球形状的思考。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研究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P2—P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任务:1.说一说: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1:蓝色的。

学生2:艳丽的。

学生3:圆形的。

学生4: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窥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地晓得“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如许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现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熟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教师小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历程:①天圆地方(直觉)②太阳和月亮(推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证)④地球卫星照片(直观)2.议一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讨论结果略)3.思考:读课本P3页阅读资料【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能用身边的事例来猜测地球是一个球体吗?学生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老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老是船身先消逝。

(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尝试演示)学生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学生3: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能作图来说明更好)教师小结:同学们列举的现象能够证实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但能够准确说明地球形状的还应该是地球卫星照片。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熟悉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教师小结:通过人类探究地球形状困难而漫长的进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地球和地图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篇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

(重点)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经线、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两极和赤道。

3、使学生知道经度、纬度的确定方法(难点),记住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重点)○教学方法:观察法、读图分析和启发式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时间:约分钟。

○教具:地球仪、经纬仪、多媒体课件。

地球仪若干(学生每人或两人一个)。

○教学过程第一章地球(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导入语:宋代文学家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

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板书)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看地球卫星照片和图1、2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后回答)地球形状是:球体。

2、地球的球心、极半径、赤道半径和周长在哪里?答:[结合经纬仪回答]地球的球心叫地心,从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叫作地球半径。

其中,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半径,叫极半径;从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点的半径,叫赤道半径。

地球的周长叫赤道。

赤道正好处在北极和南极的中间。

3、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多少千米?[看课本图中注释的具体数字回答]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两者相差21千米。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教版4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教版4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人教版4篇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共有四篇,分别是《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人文地理》。

本教案主要围绕这四篇内容展开,通过对地球和地图的认识,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地理位置、地理特点以及人文地理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地理学科,对于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了解地图的阅读和绘制方法。

2.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地理位置、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知识。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结构及其运动。

2.地图的阅读和绘制方法。

3.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特点。

4.人文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地理知识。

3.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地理图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理图像资料,如地图、地球仪等。

2.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如世界各国地理特点的介绍。

3.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如地球运动动画等。

4.准备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如地理调查报告。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运动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运动特点,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展示地图和地球仪,向学生介绍地图的种类、阅读方法和绘制技巧。

同时,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的形状、结构及其运动,让学生对地球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地图阅读和绘制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阅读和绘制地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所学地理知识。

问题可涉及地球的形状、结构、运动以及地图的阅读和绘制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套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套教案

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描绘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3、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重点和难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准备]1、每两人一个小地球仪、一个大地球仪。

2、收集地球形状的证据。

3、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神州五号"升空的视频,观看后提问:通过观看你有什么感想?地球的形状怎样?〔学生回答〕地球是一个球体,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在古代科技极端落后的年代,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经历以下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学习新课板书:一、认识地球的形状活动一:分角色扮演:活动准备:1、学生自己挑选角色,角色一:天圆地方;角色二:天如斗笠,地如覆盘;角色三:麦哲伦;角色四:杨利伟。

〔学生准备5分钟,要充分发挥想象〕2、学生自由组合一组,通过表演,演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教师总结: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之所以现在比较容易得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请一名同学进一步阅读《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发言〕。

活动二:让我来展示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地球是球体的图片或资料,并在班级交流。

〔教师演示帆船、月食动画〕过度: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你能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吗?板书二、地球的大小学生看图1.2表述教师总结: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71千米。

对比地球的几个半径,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教师总结:地球并非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过度: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在地球上很难看清楚地球的全貌。

为了研究地球的方便,我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板书三、地球仪活动三:自已动手制作地球仪学生按照P4活动用10分钟的时间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教案(6篇)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教案(6篇)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教案(6篇)初中地理公开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熟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谐的情感。

3.通过判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谐的情感。

2.通过判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难点读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特点。

三、教学策略八年级学生具备了肯定的读图归纳力量,能够说出地图的方位和图例,在此根底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从学问上看,在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有所了解,这将便于学生精确地说出少数民族较多的省区名称,理解民族分布的“大散居、小聚居、交叉杂居”的特点,反过来也能加强对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理解记忆;同时,学生已经知道了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利用我国人口密度线,便于学生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的理解和记忆。

本节需要识记的学问内容较多,依据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可设计抢答、连线、拼图等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印象。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周恩来总理关于民族的论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了解民族学问的动机。

在落实第一个重点时,为了加深印象,对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特色学问的学习,可通过开展学生活动实现,让学生选取民族或自己所属民族进展介绍。

需要留意,班级里可能会有学生不盼望被当众说出自己是少数民族,此时需要爱护学生自尊心,不宜强求。

在落实其次个重点时,要结合地图,可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每组选取3~4个民族,就其省区分布范围进展介绍,最终在教师引导下进展民族分布特点的总结,突破难点。

这样,既稳固了行政区划的内容,又把握了民族分布特点。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出示周恩来总理名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念的泉源。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各民族的绚烂文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6篇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6篇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6篇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篇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灾害意识。

?知识和能力〕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5.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教学重点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难点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在热带、温带、寒带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2.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出现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而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又形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因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对于本段教学内容,要围绕课本p59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读图、讨论、运用旧知,分析归纳,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投影展示课本p60图3.24“两地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

教师先指图说明其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组合,图的下端表示一年的12个月,图的左侧是气温刻度,右侧是年降水量刻度。

阅读时以“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的方法和要领进行分析判读。

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讨论分析一地的气温是什么特点?降水是什么特点?组合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属于何种气候类型?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组的代表发言交流、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甲图。

使学生认识和体会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8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8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8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3、什么是地球仪?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

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请大家拿出来,并在小组中交流展示。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示自制的地球仪。

教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示,随后进行鼓励性评价,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

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教师活动:(展示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纬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2、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两到三条纬线。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辅导同学。

(评价活动结果)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展示经纬仪并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1、纬线(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2、在自制的模型上画出两条经线。

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教师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_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_全册

二、合作探究(C级,20分钟)1.读图7.28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看看它们分别位于哪条河流的沿岸,分别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然后将查找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2.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3.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请你举出一两个位于河流沿岸的我国大城市。

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三、达标检测(B级,5分钟)1.有关中南半岛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南半岛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与马来半岛共同组成东南亚B.中南半岛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C.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D.中南半岛大多位于热带2.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A.大山众多、平原少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C.多平原、少山地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3.马来群岛地形特点是()A.地形崎岖,山多B.火山、地震多C.多长河,水资源丰富D.平原广、土壤肥沃4.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湄公河B.湄南河C.红河D.伊落瓦底江5.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国家是()A.菲律宾B.印度尼西亚C.新加坡D.马来西亚6.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的名称是()A.怒江B.澜沧江C.大渡河D.雅鲁藏布江7.2004年12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该海啸海域位于()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C .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8.下列关于华人和华侨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人是旅居国外的中国人B.华人是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C.华侨是取得中国国籍的外国人D. 华侨是旅居在国外的中国人9.华人和华侨的祖籍多数分布在我国的()A.北京、上海B.江苏、浙江C.广东、福建D.深圳、珠海10.填写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

①______ 河②________河③_____ 河④______ 江⑤__________ 江。

人教版七上地理教案6篇

人教版七上地理教案6篇

人教版七上地理教案6篇认真制定一份教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在起草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与时俱进,下面是述职我为您分享的人教版七上地理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教版七上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及大气运动的分类。

②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③使学生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产生的原因及风向的由来。

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②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判断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①热力环流;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教学难点:分析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

教学设想:①借助多媒体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利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实现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

②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讲,学生学习知识目的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够自如的运用知识指导生活实践,所以注重联系实际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特别是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课程的实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

2.3大气运动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是2.3《大气运动》。

讲授新课:展示本课教学内容(主菜单)。

(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用一分钟时间预习课文前言,对照屏幕上展示的内容,大家在课文中找到前四个知识点对应的内容:1、大气运动的地理意义2、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3、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4、大气运动的分类(教师阐述第一个知识点的内容做示范) 大气中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来实现的。

这就是大气运动的意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14篇】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14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14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一、背景与意义分析本节课是前两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概括综合,也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深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了解“气候”的概念并能区别“气候”和“天气”,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

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对气候灾害预防和减灾。

讨论活跃热烈又有序,提出问题、探究意识积极性高。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

认同率100%。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对气候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不容易准确分析各类型的气候特征及分布。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录像:看几幅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教师:⑴同学们是否去过或看到过这些地方?你能从画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气候?⑴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对气候是如何理解的?⑴谁能描述我们南通的气候特点吗?⑴谁能知道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通过生动形象的画片,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教学问题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2023新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2023新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2023新教材)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课时1:地球与地球仪- 课时目标:-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构成- 了解地球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构成- 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地球仪、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构成。

2. 温故知新:回顾地球的形状和构成的基本概念。

3. 呈现新知: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仪的图片,并解释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4. 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使用地球仪找出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特征,并进行讨论。

5. 拓展应用: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运用地球仪,确定两个城市之间的方位和距离。

6. 总结归纳:学生归纳地球的形状和构成,总结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 课后作业:完成课堂活动中的题目,巩固对地球形状和地球仪使用方法的理解。

课时2:经纬度与地理定位- 课时目标:- 了解经纬度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使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 经纬度的概念和作用- 使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 地球仪、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纬度的作用。

2. 温故知新:回顾经纬度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3. 呈现新知:通过多媒体展示经纬度的示意图,并解释使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

4. 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使用经纬度确定不同地点的位置,并进行讨论。

5. 拓展应用: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运用经纬度,找出几个重要城市的地理位置。

6. 总结归纳:学生归纳经纬度的概念和作用,总结使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

- 课后作业:完成课堂活动中的题目,巩固对经纬度概念和使用方法的理解。

课时3:石油资源与石油储备- 课时目标:- 了解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开采利用- 了解石油储备的意义和保护- 教学重点:- 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开采利用- 石油储备的意义和保护- 教学难点:- 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 石油储备的保护-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石油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案(全套)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案(全套)

⼈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案(全套)第⼀章让我们⾛进地理第⼀节我们⾝边的地理【学习⽬标】1.了解什么是地理,能够说出⽇常⽣活、⽣产建设及风⼟⼈情等⽅⾯相关的地理现象、知识。

2.认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学⽣⾃学)⼀、解开地理之“谜”1.课⽂中所列举地理之“谜”,你能解答哪⼏个?2.你对哪些地理问题疑惑不解,请写出两个。

⼆、地理与⽇常⽣活1.阅读课⽂,完成活动题1,图1-1为运动,应在地⽅开展,图1-2为运动,应在地⽅开展。

2.你知道吗?我国北⽅主⾷以为主,南⽅主⾷却以为主,这种现象的产⽣,你知道原因吗?3.你知道吗?我国有特⾊的民居:云南西双版纳有;内蒙古草原上有;黄⼟⾼原上有。

你知道这些特⾊民居产⽣的原因吗?三、地理与⽣产建设阅读课⽂,了解地理与⽣产建设的关系:⼈类的⽣产活动不能随⼼所欲,它要受到的影响和制约1.农业:农业⽣产必须(1)⼲旱地区农作物种植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你喜欢吃的⽔果有哪些?你知道它的产地吗?2.⼯业:兴建⼯业企业要考虑到、、、和(思考)乳产品加⼯⼚靠近奶⽜场,⽽服装⼚靠近城镇,你能分析这样布局的原因吗?阅读“荷兰的风车”,了解荷兰风车的作⽤四、地理与风⼟⼈情阅读课⽂,了解地理与风⼟⼈情的关系:阿拉伯⼈为什么喜欢穿⽩⾊长袍呢?请同学们举出更多的地理与⽂化艺术、地理与宗教语⾔、地理与体育活动、地理与风俗习惯密切相关的例⼦。

(展⽰演练)⼀、组内互换教学案展⽰交流⾃学内容1.答案⼀致打钩2.答案不同做标记3.没做出来的组内讨论得出答案⼆、教师指导下,各组在全班范围内展⽰⾃学成果。

(当堂检测)1.下列现象与“地理”⽆关的是()A.我们家乡冬冷夏热 B. 长城以北的⼩麦要在春天播种C.台风在浙江沿海登陆 D. 孩⼦的相貌与⽗母有相似性2.“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主要反映的是()与地理的关系A.⽣产建设 B. ⽇常⽣活C. 风⼟⼈情D. 交通旅游3.“清明忙种麦,⾕⾬种⼤⽥”反映的是()与地理的关系A.农业⽣产 B. ⽇常⽣活C. 风⼟⼈情D. ⼯业⽣产4.“早穿⽪袄午穿纱,围着⽕炉吃西⽠”主要反映的是⾃然地理中()对⽣活的影响A.地形变化 B. ⽓候变化C. 饮⾷⽂化D. 服装差异5.在国际长跑中,⼀些来⾃东⾮⾼原的选⼿常常取得好成绩,是因为()A.⿊⼈⾝体素质好 B. 当地交通不便,靠步⾏C.⽣活在⾼原,⽆氧耐⼒强 D. 国家贫穷,⼈们能吃苦耐劳第⼀章让我们⾛进地理第⼆节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习⽬标】1.知道学习地理的⼀些基本⽅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与同学们谈地理知识教学点: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

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

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

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教学过程:一、做自我介绍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三、新课学习阶段: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综合地分析地理。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总结、扩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

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

五、板书设计一、生活离不开地理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综合地分析地理。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后记:刚进入初中,第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很好。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讨论一些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学生很感兴趣。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

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

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展示)地球仪(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回答)(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提供的关于地球仪模型制作的活动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

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三、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第二课时——“地球和地球仪”【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教学过程】.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

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

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第二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0的经线有2条。

)(学生活动)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四、纬线和经线第三课时——“地球和地球仪”【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让学生读出A、B、C 点的经纬度。

教师及时纠正,辅导。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引入: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的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的救援?(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

强化训练:1.组织学生讨论,填出下表:最后让学生互相对答案。

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

【板书设计】五、经纬线第二节节地球的运动一、背景与意义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反映地理学和社会发展的。

本节教材是讲述自然地理学最基本的知识——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最基本的运动规律。

本节教材位居《地球和地图》的第三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让学生对地球的运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状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对教材中,四季的形成问题不容易理解,课堂教学中出现目标的偏离,不利于正确认识四季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