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产学研用”在科技企业孵化器方面协同创新浅析
刍议“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刍议“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作者:孔艳丽杨宗霄姚霞陈敬云胡鑫铭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年第10期【摘要】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用”,是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新命题,是企业社会服务意识的再升级,是全方位开展创新服务的新使命。
论文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国首个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系列建议,以求建立有效的产、学、研融合平台,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to "government,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s a new proposi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re-upgrading of enterprises' awareness of social service, and a new mission to carry out all-round innovative services. Taking Jiyuan industrial city integr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ountry's first whole-region industrial city integr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so as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integration platform of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and serv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關键词】“政产学研用”;济源示范区;协同创新【Keywords】"government,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Jiyuan demonstration are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中图分类号】G649.2;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0-0155-031 引言20世纪8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指导下,我国政、产、学、研四大创新主体未能有效融合,科技与经济相对独立且相互分离,国家创新体系不完整。
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政产学研协同创新2013年12月31日06:25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程永波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82“转型”与“创新”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主题,只有依靠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才能全面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科技创新领域还普遍存在着创新资源布局分散、企业研发缺乏支撑、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而过去那种短期、松散、线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也由于行政管理各自为政、激励机制不甚明确、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利益分配不易平衡,越来越不能满足中国提升创新能力的要求。
从“封闭、割据、分散”到“互动、融合、协同”是科技资源整合的潮流,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基于协同学的思想,促成政、产、学、研通过机制性互动产生创新效率的质变,从而获得价值创造的过程。
相对于独立创新、开放式创新的浅层合作,协同创新追求的是一体化的深度协作,因而,清除政产学研之间互动的障碍,推动创新要素多维度、多层面的融合,尤为关键。
需要达成愿景协同。
在创新活动中,企业追求最大利润,大学追求科研成绩,政府追求社会福利,这种价值观的分歧影响着各方对合作利益的评判,为此必须认同与包容各方行动目标的差异性,达成互赢的心理预期与信任的合作关系。
在协同过程中,各方必须准确判断自身的优劣,廓清彼此的责任及利益分割,特别是要在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敏感问题上达成利益平衡点,以获得创新的内聚力。
需要促进知识协同。
知识协同是创新各方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移、吸收、集成、再创造的过程。
由于联盟与合作削弱了单个组织对创新的掌控,从而增加了知识产权的矛盾,提高了知识交易的费用。
为此,政产学研各方需要进行心理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专利许可、联合研发、学术创业、人员互流、非正式研讨、共参会议等知识交流渠道,缩小知识需求与知识供给的落差。
在实际过程中,需要重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组织间的学习效应、知识界面的管理等环节,以降低知识转移中的黏度。
企业孵化器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企业孵化器协同发展模式研究摘要以协同学为基础,阐释了企业孵化器协同发展的内涵,并建立了企业孵化器协同发展模式,最后论述了企业孵化器协同发展对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和孵化器的意义,为企业孵化器协同有序地发展提供了相关的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企业孵化器协同发展高新技术随着我国企业孵化器的蓬勃发展,企业孵化器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很多孵化器,只具其形,而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企业孵化器面临着发展的均衡性、持续性、创新性、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的挑战。
孵化器在外部产业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孵化能力的要求下,有必要深层次思考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机理。
本文试着从协同发展的视角出发,从理论上为企业孵化器协同有序发展寻求相关的依据和指导,试着建立企业孵化器多层次协同发展模式。
1 企业孵化器协同发展的内涵1.1 协同与协同发展“协同”的概念来源于赫尔曼・哈肯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一门交叉学科――协同学。
协同学是研究开放系统通过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有序结构机理和规律的学科,是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同学从统一的观点处理一个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宏观水平上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协作。
协同是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协作、充分发挥部分的优势而抑制其不足,进而产生系统整体价值大于独立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
根据哈肯教授的定义,所谓“协同发展”是研究在一个开放系统中,在外界控制参量的作用下,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当控制参量达到一定阙值时,各子系统自动产生一种合作型竞争关系,使它们结合在一起自行演化发展为更具竞争力及关联性的系统,而且在空间、时间、功能上更为有序的结构。
1.2 企业孵化器协同发展的含义将协同发展的思想引入到企业孵化器中来,具有新的认知价值。
企业孵化器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内部具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自组织机制。
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讲,人类社会协同发展的社会组织必然包括3个基本要素:协同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沟通。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解析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解析基金项目:泰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RKX202008)摘要:本文通过对协同创新的动力形成和影响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解析了我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并针对当前协同创新中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政产学;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根据我国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中指出,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与传统产学研结合模式相比,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内涵更加丰富,构成要素也更为全面,基本涵盖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消费全过程的创新力量。
政产学研用是一个内部协同配合整体,同时具有较强外部开放性的创新组织体系。
近年来,我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也暴露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协同创新的广泛化、密切化和深入化。
因此,分析不愿协同、不想协同、不好协同和难以协同产生的根源,消除不利因素,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实现协同创新各要素的最优组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政产学研用“政产学研用”中政指的是国家政府管理、产是企业的市场经济、学是高校人才的培养计划、研是科研机构的科学技术研究,即是一种创新合作系统工程,是集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为一体,在技术的创新过程中与最终用户对接耦合,是对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的一次深化,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创新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形成的协同集成式的管理方式,同时实产学研合作不仅需要由政府部门牵头还需要用户创新的充分参与[1]。
二、政产1学研用关系分析政产学研用关系主要以政府为中心,由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学校三方面包围中心的关系,由图1所示。
通过整合五个部分的资源,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进行资源配置最优化,实现收益最大化。
(一)以“政”为基础“政”指的是国家政府的管理。
以“政”为基础主要指的是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从深港产学研基地的实践论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豳Leabharlann UI ̄ 0 a u Z U U N g d I j . … c
高新技术
从深港产学研基地的实践论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 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刘
( 深港产 学研基地产业发展 中心 , 东 深圳 5 8 5 ) 广 1 07
摘 要 : 二十 多年 的发 展 , 经过 中国的科技 企 业 孵化器 事业 已经取得 了丰硕 的成果 。中 国经济发 展 步入 新 的阶段 , 快转 变经济发 要加 展 方式 , 设创新 型 国家。作 为重要 的创 新 栽体 , 企 业孵 化 器在 国家创 新体 系的 五 个建 设重 点 中的 三 个 , 建 科技 即技 术创新 体 系 、 区域 创新 体 系和 中介服 务体 系的建 设 中均发 挥 着重要 的作 用 。各级政 府应 继续 大力扶持 科技 企 业 孵化 器的发 展 , 以更加 有 效地发挥 科技 企业 孵化 器在 国家创新 体 系建设 中的重 要栽 体作 用 。 关键 词 : 化器 ; 家创新 体 系 ; 术创新 体 系; 创新 体 系; 孵 国 技 区域 中介服 务体 系 究院所 、中介机 构等 之 间为寻求 一 系列 共 同 技 术创 新 体系 、区域创 新体 系 和中介 服务体 的社会 经 济 目标 而建 设 性地 相互 作用 ,并将 系的建 设 中均 发 挥着 重要 的作 用 。以下 以深 创 新作 为变 革 和发展 的关 键 动力 系统 。随着 港 产学 研基 地 的实践 为例 , 论述 。 逐一 3 深港 产学研 基地 的实 践 知识 经 济 时代 的到来 ,学 者们将 国家创 新体 系理论 与知 识经 济思 想结 合 ,给 国家创 新体 深 港产 学研 基 地是 深圳 市政 府 、北 京大 系理论 注人 了新 的 、 广 泛的 内涵 , 更 包容 了知 学 、 港科 技 大学 三 方于 19 年 8 香 99 月在 深圳 识 创 新 、 术创 新 、 理创 新 、 技 管 制度 创新 以及 高 新 区成立 的 新型 的合 作机 构 ,是深圳 市创 观 念创 新等 主要 内容 。而 国家创 新 体系 理论 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建设有特色的区域创新 也 因此 成 为知识 经济 思想 的核 心理 论 。 19 体 系的 重大举 措 之 一 。基 地 充分 发挥大 学在 96 年 , E D对 国 家创 新 体 系进 行 了广 泛 深 入 解 决 国民经 济重 大 科技 问题 、 现技术 转移 、 OC 实 的实证 研究 , 为国 家创新 体 系是 “ 认 公共 和私 科技 成 果转 化 中 的原始 创新 作用 ,产学 研紧 人 部 门中 的组织 结构 网络 ,这些 部 门的 活动 密结 合 , 以 下 四方面 开展 工作 : 围绕 高科技 研 和 相互作 用决 定着 一个 国家 扩散 知识 和技 术 究 与开 发 、 技成 果 孵化 与产业 化 、 科 高层次 人 的能力 , 响着 国家 的创新业 绩 ” 97 并影 。19 年 才 培养 与引 进 、 府决 策咨 询 。20 年 , 政 0 8 基地 的 发展现 状 OC E D对组 织 内 的十几 个 成员 国 的 国家创 新 被 科 技 部 认 定 为 国 家 高 新 技 术创 业 服 务 中 国家创 新体 系 》 心 ,09年 ,深 港 产学 研 基地 产业 发展 中心 20 企业 孵 化 器起 源 于 二 十世 纪 5 0年代 的 体 系进 行 比较 研究 并 发表 了《 美 国 。当时 , 约有 家 占地 2 万 平方 米 的企 报告 ,该 报告 成为 国 际研究 国家 创新 体 系最 被科 技部 认定 为第 二 批 国家技 术转 移示范 机 纽 6 业破 产 ,被乔 曼库家 族收 购后 ,进行 分 割 出 权威 的成果 。而关 于 国家创 新体 系 理论 的研 构 。 作为 深港 合 作 建立 的第一 个实 体研究 机 租 , 提供 注册 、 并 融资 、 市场 营销 等服 务 , 首批 究 ,也成 为许 多 国家 和 国际 组织 研 究的课 题 进入 的 3 企业带 动 了 20 家 00人就业 。 技企 和制 定政 策 的依据 。 科 构 , 过 十年 的探 索 和实 践 , 港产 学研基 地 经 深 业孵 化器是 在 二十世 纪 8 年 代 微 电子研 究 、 O 中国 的 国家 创新 体 系 研究 始 于 2 0世 纪 围绕 信 息 技 术 、 成 电路 设 计 、 集 装备 自动化 、 O 应用 等新技 术产 业兴起 的 背景下 产 生 的。它 9 年 代 中期 。中国科 学 院借鉴 国外对 国 家创 环境 、生 物 医学 等学 科领 域建 立 了九个实 验 是 培 育 和 扶植 中小 科 技 企 业 的 新 型 经 济 组 新体 系研 究 的成果 和 实际经 验 ,结 合 中 国的 室 , 聚 了专 职 、 职 相结合 的三百 多人 的研 集 兼 在 迎 建设 国家 创 新 发 团队 , 体 制 、 制创 新 等方 面积 累了丰 富 在 机 织 ,通过 提供 初创期 企 业发 展所 需 的一 系列 国情 , 《 接知 识 经 济时 代 , 的报 告 中 , 出 了关 于 中 国国家创 新体 的实践 经验 ,为地 方创 新体 系 的建设作 出 了 提 管理服 务和 资源 、 网络支 持 , 帮助 和促 进初 创 体系 》 期企业 成长 和发展 , 动科 技成 果 转化 、 是推 培 系 的概念 :国家创 新体 系是 由与 知识创 新 和 应 有 的贡献 。 这一 系列成 绩的取得 , 以科 “ 而 都 育 自主创新 企业 和科技 企 业家 的摇 篮 。18 技术 创 新 相 关 的 机 构 和 组织 构成 的 网 络 系 技 企业 孵化 器作 为 主要载 体 。 96 年 ,时任 中国科 委 主任 的宋健 博 士提 出建 立 统 , 主要 组 成 部分 是企 业( 型企业 集 团 和 其 大 31孵 化 器是 建 设技 术 创 新体 系 的重要 . 中国科技 企业创 业服务 中心 的建议 。18 97年 高技术 企业 为主 ) 、 科研 机构 ( 括 国立科 研机 载 体 包 地方科 研 机 构和 非赢 利科 研 机构 ) 高 等 和 只有 以企 业 为主体 ,才能坚 持技术 创新 6 ,中国第一 个孵 化 器一武 汉 东 湖新 技 术 构 、 月 创 业服务 中心 成立 。 院校 等 ;广 义 的国家 创新 体系 还包 括政 府部 的市场 导 向 , 效整 合 产学 研 的力量 , 实增 有 切 经过 二 十多年 的发 展 ,中国 的科技 企业 门 、 教 育培训 机 构 、 其他 中介机 构和 起支 撑作 强 国家 竞争 力 。 只有 产学 研结合 , 能更 有效 才 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 并 孵 化器事 业 已经取得 了丰硕 的成果 。根 据科 用的基础设施等。”这表明中国创新体系是 配置科技资源 , 技 部火 炬 中心 的统计1 截 至 20 3 1 , 09年底 , 中国 知识创 新 和技术 创新并 举 的系统 。 使 企业 获得 持 续创 新 的能力 。必 须在 大幅度 已有科 技企 业孵 化器 10 多 家 , 中纳 人科 20 其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提 高企 业 自身 技术 创新 能力 的同时 ,建立科 技 部统 计 的有 60 家 ,全 国孵 化 场地 面 积 (06 22 年 ) ( 7多 20- 00 以下简 称《 划纲要 》 明 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 规 ) 已达 20 余 万平米 , 30 在孵 企业 4 . 4万多 家 , 毕 确 指 出 :深 化科 技体 制改革 的 目标是 推 进和 求 服务 、 研多 种形 式结 合的新 机制 。 “ 产学 业 了 3 万余 家企 业 , . 4 创造 了约 10 就业 岗 完 善 国家创 新体 系 建设 。国家 创新 体系 是 以 2万 在 科技 部 等六 部 门联合 发 布的 《 国家技 位 ,孵化 场地 面积和 在孵 企业 数量 已经 居世 政 府为 主导 、充 分发 挥市场 配 置资 源 的基础 术 创新 工程 总体 实施 方 案 ( 下简称 《 以 实施 界第 一 。 性 作用 、各类 科技 创新 主体 紧密 联 系和有 效 方 案》 ,提 出 了实施 国家技术 创新 工程 的六 ) 2 国家 创新体 系 互 动的 社会 系统 。 阶段 , 现 中国特色 国家创 新 项 主要任 务 ,孵 化 器在 这些任 务 中均可 发挥 18 97年 ,英 国学 者 费 里 曼 等 人 提 出 了 体 系建设 重点 : 是建 设 以企业 为主 体 、 一 产学 重要 载体 作 用 。 推 动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构 建 和 发 “ 国家 创 新 体 系 ( aoa Ss m o Inv— 研 结合 的技 术创 新体 系 ,并 将其 作 为全 面推 Nt nl y e f noa i t tn亦 译 国家创 新系 统 )的概 念 , 将 创 新 进 国家创 新体 系 建设 的突破 口。二是 建设 科 展。《 i, o “ 并 实施方案》 提出, 统筹推进产业技术 要“ 归结 为一种 国家行 为 ,即 由公共 和私 有机 构 学 研 究 与 高 等 教 育 有 机 结 合 的 知 识 创 新 体 创 新 战略 联盟 的构建 和 发展 。 以增 强产业 核 组成 的网络 系统 ,并强 调系 统 中各行 为 主体 系 。 三是 建设 军 民结合 、 寓军 于民 的国防科 技 心竞 争力 为 目标 ,重 点 围绕 十大产 业振兴 和 的制度 安排 及相互 作用 。该 网络 中各 个行 为 创新 体系 。 四是建 设各 具特 色和优 势 的 区域 战略性 产 业发 展 , 成工 作 布局 。 形 引导产业 技 主体 的活 动 及其 相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解析以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为例
2、深化产教融合:高校和教育机构应加强与产业的对接和融合,培养更多 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3、强化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学术和研究机构应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 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高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4、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应积极推动政产 学研用的合作,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一、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西安曲江为例,政府提供 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 件。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为文化创意 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产业集群效应
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其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以文化产业园 区为载体,汇聚了众多的文化企业和创意机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 系统。这种产业集群效应使得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与交 流,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在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这种模式强调了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协同 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产业集群效应、学术 研究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以及用户需求为导向等方面的解析,我们 可以看到这种协同创新模式的有效性和优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仅是一 个简单的模式复制过程,还需要根据地区和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创 新。此外,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合作也需要建立有 效的机制和平台,以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不仅适用于文化创意 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为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这种模式 强调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这种模 式不仅可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还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内生发展动力2014年01月07日19:37 来源:作者:程永波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51“转型”与“创新”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主题,只有依靠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才能全面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科技创新领域还普遍存在着创新资源布局分散、企业研发缺乏支撑、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越来越不能满足中国提升创新能力的要求。
从“封闭、割据、分散”到“互动、融合、协同”是科技资源整合的潮流,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基于协同学的思想,促成政、产、学、研通过机制性互动产生创新效率的质变,从而获得价值创造的过程。
相对于独立创新、开放式创新的浅层合作,协同创新追求的是一体化的深度协作,因而,清除政产学研之间互动的障碍,推动创新要素多维度、多层面的融合,尤为关键。
需要达成愿景协同。
在协同过程中,各方必须准确判断自身的优劣,廓清彼此的责任及利益分割,特别是要在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敏感问题上达成利益平衡点,以获得创新的内聚力。
需要促进知识协同。
知识协同是创新各方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移、吸收、集成、再创造的过程。
由于联盟与合作削弱了单个组织对创新的掌控,从而增加了知识产权的矛盾,提高了知识交易的费用。
为此,政产学研各方需要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专利许可、联合研发、学术创业、人员互流、非正式研讨、共参会议等知识交流渠道,缩小知识需求与知识供给的落差。
在实际过程中,需要重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组织间的学习效应、知识界面的管理等环节,以降低知识转移中的黏度。
需要推进组织协同。
协同创新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型的跨组织关系,政产学研各方都无法取得全部的控制权,因而,相得益彰的管理方式与组织架构,是创新系统能够形成合力的保障。
为此,应根据协同学与系统学原理,建立以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为核心,政府部门、中介组织、金融机构为辅助的网络化创新组织。
通过组织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增强各方对新组织的归属感,促进创新资源的跨界扩散。
地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
近年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 南)自由贸易试 验 区、国 家 大 数 据 (河 南 )综 合 试 验 区等国家战略相继落户河南,战略叠加效应正在释 放,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创新活 力和多元主体的创新优势,打造完整的创新链条,形 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良性机制,全面提升创新能 力,是河南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也 是深化协同创新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
WangDaoxun
(HenanScience& Technologycollege,ZhengzhouCity,HenanProvince,450063)
Abstract:Collaborativeinnovationof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andresearchmeansthatthroughtheef fectiveintegrationofvariousresourcesbythescientificinstitutes,enterprises,universitiesandgovernment,theaimof optimalallocationofresourcescanberealized.Atpresent,thesystem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isnotcomplete,so thedominantpositionofenterprisescan’tbefullyrepresentedininnovation,andthetechnicalguidancevalueofu niversitiesandscientificinstitutescan’tbefullyrealized.Thegovernmentshouldgivefullplaytoitsownguiding role,improvecorrespondingpoliciesandsystems,andstrengthenthepublicityandguidance;itshouldmakeefforts toenhancethesubjectivityofenterprisesininnovationandstimulateitsinitiative;itshouldgivefullplaytothelead ingvalueofuniversitiesandscientificinstitutesin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itshouldstrengthenthemarketori entation,strengthenplanning,andcultivatethemotivationforinnovation.
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协同共建发展的思考
是 科 技 企 业 孵 化 器 网络 化
和市 场化 发展 的趋 势 。随着 我 国企
业孵 化 器 的蓬 勃发展 .企业 孵 化器 也 出现 了发展 不平衡 的情况 。很 多
不断发展 , 单 一孵 化 器 的弊 端也 日
益 凸显 。一 方面 , 单个 的 、 分散 的孵
务 业 等 产业 分 类 集 聚 发展 , 促进 了 科 技 成 果 转化 、 培 育科 技 型 中小 企
化器 3 家、 市 级孵 化 器 2家 ; 按 孵 化 器 经 济 性 质 划 分 , 国有 孵 化 器 2
和组 织链 接 的形 式 , 推 动 综 合性 孵 化器 、 专 业 孵 化器 、 大 学创 业 园区 、 流 动 孵 化 站 和 行 业 技 术 孵 化 器 等
外 部 之 间 的互动 , 也有 利 于 企业 孵
推 进 科 技 企 业 孵 化 器 建 设 是 基 层 区域 科 技 工 作 的 重点 , 近几 年
来, 武汉 市 江 汉 区 坚持 不 懈 地 推 动
此, 如 何 推 进 民 营科 技 企业 孵 化 器 协 同共 建 发 展 值 得 我 们 思 考 和 探 索。
本 。将 协 同共建 的思 想 引入到 民营
化 器 内部 的整合 和统 一 , 这 就使 区
域 的科 技 创 新 及 科 技 成 果 在 转 化 过程 以及 产 业上 、 下游 的链 接更 加 紧密 , 实 现 上 下 游设 备 、 服 务 供 需 方的亲和 。 促 进 区域 产业 结 构 的 调
家, 民营孵 化 器 1 3家 , 全 区孵 化 器
科技 型 4 - 小企业 和科技 企 业 家队伍 , 推 动 了江汉 区高新技 术 产 业发展 。但 在 科技 企 业孵 化 器协
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管理探索Һ㊀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杨㊀静ꎬ谢金良ꎬ王㊀峰ꎬ王海伟摘㊀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对于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ꎬ不仅能促进竞争力的提高ꎬ同时也有利于创新乘数效应的有效提升ꎮ然而就目前形势来看ꎬ地方创新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ꎬ例如ꎬ企业参与积极性差㊁科研院所作用未得到发挥㊁政府没有明确的定位㊁高校资源没有合理利用ꎬ同时用户的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ꎮ这就是明显的协同创新的制度体系㊁目标规划㊁合作共赢的创新文化以及互惠互利的激励机制缺乏ꎬ而形式主义和阻碍有效沟通过的壁垒多ꎬ概括而言就是 四缺两多 ꎮ本文认为当今时代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促进地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深入发展ꎬ分别是改变目前存在的协同创新的形式主义㊁对其制度体系进行建立健全㊁对目标进行明确㊁促进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㊁打破各组织之间存在的交流障碍㊁营造共赢的文化氛围ꎬ推动 双创 的提升发展ꎬ着力于地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ꎬ不断进行改革ꎬ促进创新创业更好地发展ꎮ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ꎻ发展理念创新ꎻ地方一㊁当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遇到的困难在地方场域中ꎬ在科学规范㊁相对稳定的制度下ꎬ多元创新主体相互间产生作用㊁交流及影响而形成了规则和运行过程ꎬ并从中得出创新成果ꎬ进而促进地方社会㊁经济得以快速发展㊁转型ꎬ也有效推动创新主体得到发展ꎮ无论是地方政府㊁高校㊁企业㊁科研院所还是用户等ꎬ通过这套规则和运行规程ꎬ作为主体他们都有明确的角色定位㊁功能定位ꎬ能有效地将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ꎮ对于多元主体而言ꎬ他们在一起并不是简单地资源的集合ꎬ也不是 1+1 类型的组合ꎬ而是以地方协同创新机制为载体ꎬ在地方创新生态体系中相互作用ꎬ进而产生出更多的创新能量ꎮ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ꎬ创新主体的能量并没有被激发出来ꎬ协同创新还处在发展初期ꎬ整体职能满足平台共建㊁人员共用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ꎬ发展在 点 和 面 上进行ꎬ还需要往纵深层面发展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协同创新的发展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一)政府没有明确角色定位ꎬ无法有效发挥引导服务功能政府在地方协同创新系统中是不会直接进行创新活动的ꎬ但是其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容小觑的ꎬ不比其他创新出体差ꎻ反之ꎬ它的作用其实是至关重要的ꎮ政府代表公共大众行使权力ꎬ其在 双创 政策的制定㊁落实及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ꎬ为了促进 双创 工作顺利开展ꎬ必须要促使政府的引导㊁服务及监管等功能得到有效发挥ꎮ然而ꎬ目前在 双创 工作开展过程中ꎬ地方政府对于自己的角色和职能还无法明确ꎬ政府依然固守着官本位的思想ꎬ严格把控着各项权利ꎬ进而无法在 双创 过程中做到更好地服务ꎬ很难推动 双创 工作突破瓶颈ꎮ尤其近些年ꎬ为了推动发展ꎬ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好的方针政策ꎬ但是地方部门虽然积极响应号召ꎬ出台了一些政策ꎬ但却是在没有理清文件精神㊁更没有与自身相结合基础上产生的ꎬ这样不能有效推动发展ꎬ反而会引发一系列问题ꎮ这些都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对于这种新常态还是有些陌生的ꎬ管理方式不到位ꎬ领导结构也与当前时代发展需求不想适应ꎬ使其引导和服务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ꎮ(二)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ꎬ创新的收益低于成本地方政府为了得到良好的政绩ꎬ在地方协同创新系统中ꎬ定会积极推进各方面发挥最大潜能实现资源共享ꎬ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实现转型发展ꎻ其中高等院校为了有效了解社会发展对于高校及科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ꎬ也为了满足其教育教学㊁可续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发展需求ꎬ会积极参与到协同创新体系中ꎬ主动寻求与行业的合作ꎮ然而ꎬ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ꎬ在协同创新系统中ꎬ高校㊁科研院所一腔热情ꎬ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却不高ꎮ在创新中企业发挥着主体作用ꎬ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将其作为服务的重点ꎮ企业追求的是利润ꎬ而我国的大部分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无法实现有效对接ꎮ实际上ꎬ高校经常会送一些学生进企业实习ꎬ组织教师进行挂职锻炼ꎬ或是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展开一系列研究ꎬ但其实并不能为企业发展带来帮助ꎬ反而会使其成本有所增加ꎮ因此ꎬ大多企业不愿意开展合作ꎬ大多只是走走形式而已ꎬ企业不能积极参与其中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新和创新效益的矛盾ꎬ这样的矛盾不利于创新机制的建立与发展ꎮ(三)高校智力资源未能有效利用ꎬ四大职能脱离地方需求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ꎬ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同样如此ꎮ高校的优势就在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ꎬ其在人才㊁科技服务及知识的输出以及创新创业平台构建等方面的优势是无可比你的ꎮ然而ꎬ目前我国高校的智力资源并为得到有效利用ꎬ与发达国家相比ꎬ我国高校对创新的推动还多要提升的空间ꎮ最主要的就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需求ꎬ高校的四大职能却无法满足ꎬ这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体现ꎬ一是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与地方特有文化相脱节ꎻ二是高校专业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脱节ꎻ三是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与地方经济转型及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ꎻ四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相脱节ꎮ虽然现在地方高校已经逐渐努力与社会实际相适应ꎬ但是在能力方面还是无法达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ꎮ高校教育目前处于尴尬的地位ꎬ一方面没有做到助力国家㊁政府发展ꎬ另一方面也没有真正做到与地方实际相结合ꎮ(四)科研院所与地方创新体系不相融合当前共享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ꎬ随之思维模式㊁创新模式以及发展模式也得到了发展变化ꎮ在当前 互联网+ 快速发展的社会情况下ꎬ无论是知识㊁技术的更新ꎬ还是模式与产品的更替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ꎬ这也就凸显了跨界意识与合作意识的重要性ꎮ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ꎬ创新创业面临的困难也逐渐提升ꎮ当前面对的一些问题都是较为棘手的ꎬ伴随着改革发展向 攻坚期 深水期 的发展ꎬ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某一个问题ꎬ而是复杂烦琐的系列性问题ꎮ因此ꎬ为了有效推动新时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ꎬ需要对跨界合作㊁交叉学科㊁融合发展等做到足够的重视ꎮ科研院所一般是在特定领域较为专业ꎬ并且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专业性研究组织ꎬ它的成立往往是围绕着一类社会问题ꎬ然而其专业性㊁权威性的特点却在跨界㊁共享㊁融合等趋势发展的过程中限制了研究院的发展ꎬ特定领域的限制ꎬ使其未能很好地沟通外界大环境的信息㊁能量和资源ꎮ尤其是在 双创 时代飞速发展的情况下ꎬ科研院所的这种滞后性逐渐凸显ꎬ有些科研院所已经无法融入创新创业系统了ꎬ这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ꎬ不利于地方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建构ꎮ(五)创新过程忽视用户需求ꎬ社会痛点未得关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ꎬ一方面要及时对传统的生产㊁营销及发展方式进行变革ꎬ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质量ꎻ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用户的需求ꎬ坚持 用户为王 的全新思想ꎬ以此为基础为创新寻找着力点和突破点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是竞争格局创新差异化ꎬ引领新领域发展ꎮ关起门来自己做是创新最大的障碍ꎬ要想创新首先要以用户的需求为一切的出发点ꎮ当前ꎬ在创建地方协同创新机制过程中ꎬ各方面将重点放在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ꎬ却忽视了用户的需求ꎬ地方中存在的很多推动创新的 需求源 未能得到重视ꎮ无论是地方政府ꎬ还是企业㊁高校㊁科研院所等ꎬ国家政策与发展规划是其目光追随的重点ꎬ对用户需求却缺乏关注ꎬ 政-产-学-研 未能达到 用 这一环节ꎬ这样就源于此ꎬ这也造成了全国范围地方协同创新大同小异的局面ꎮ所有层面都围绕着高层ꎬ却忽视了创新发展的痛点问题ꎬ这是一种根基不稳ꎬ没有生命源泉的创新机制ꎮ二㊁从创新角度出发给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建议(一)健全协同创新制度体系ꎬ明确创新主体权利义务制度是各项活动开展的依照ꎬ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同样如此ꎬ首先要在响应党中央㊁国务院 双创 精神ꎬ在创新创业已有的政策和制度上ꎬ着重强调 双创 工作中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作用ꎬ加快地方协同创新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ꎬ促使各部门密切交流ꎬ促使创新政策的协同效应得以有效发展ꎮ建立这样的体系ꎬ最先要做的就是明确政府的角色㊁权力和职能ꎮ促进地方清单制度不断发展完善ꎬ要做到权力的明确ꎬ使政府简政放权ꎬ实现对政府权力的透明化监督ꎬ最大限度地发挥权力的效能ꎻ推动 放管服 改革进展ꎬ使地方政府明确自身在协同创新机制中扮演的角色和应发挥的职能ꎬ逐渐转型为服务型政府ꎬ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公共服务㊁宏观管理以及政策引领等方面的水平ꎮ其次ꎬ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也要对地方协同创新中高校㊁科研院所㊁用户及行业企业的权利㊁义务与责任进行明确ꎬ使他们能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ꎬ进而各抒己见ꎬ推动创新创业的快速发展ꎮ特别是要推动 政 产 学 研 用 一体化合作关系和保障制度的建立ꎬ使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地位和云从程序在制度层面得以明确ꎮ(二)制订协同创新目标规划ꎬ构筑地方创新发展生态如果地方协同创新机制的推进没有目标可言ꎬ那么这将是一个不实际的存在ꎬ其作用更是无法得到有效发挥ꎮ地方协同创新系统在之后的发展改革中ꎬ其涉及的各方面主体ꎬ包括地方政府㊁科研院校等ꎬ都应该参与到地方协同创新机制中长期构建目标和发展规划的制定中ꎮ相较于其他机制ꎬ地方创新机制同样是由虚拟的沟通交流体系㊁创新行动体系㊁组织领导体系以及信息反馈体系几个部分构成ꎬ要想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入得理解ꎬ并且将其转化为工作方式方法ꎬ就必须要明确分解㊁界定地方协同创新之际的高年㊁作用㊁结构以及内容ꎮ不同地方协同创新机制的不同和独特之处就在于此ꎮ地方协同创新机制应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宜的机制ꎬ并根据当地社会需要设定重点问题㊁所需条件以及目标效果等ꎮ(三)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激励机制ꎬ激发协同创新持久动力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法研究可得ꎬ利益分析是地方协同创新长效工作机制建立的前提条件ꎬ要在政产学研用多方主体协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方意见ꎬ进而为地方协同㊀㊀㊀(下转第10页)三㊁提高国有企业政工师工作质量的措施(一)提高政工师的素质在国有企业中员工人数较多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ꎬ政工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素质ꎬ并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ꎬ这样才能更好处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ꎮ在企业管理中ꎬ政工师需要具备较好的言谈技巧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ꎬ这样才能为员工化解各种矛盾ꎬ并为员工树立正面㊁阳光的形象ꎮ在国有企业中担任政工师一职ꎬ必须要对该岗位有充足的热情ꎬ并热爱自己的岗位ꎻ同时还需要关心每一位员工及家人ꎬ给员工最大化的关爱ꎬ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ꎮ尤其是针对一些深陷困境的员工ꎬ在心理上安慰和辅导员工ꎬ促使与员工之间搭建一座信任的桥梁ꎻ还需要注重采取有效的新方式ꎬ最大化实现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ꎮ(二)以企业作为工作的中心在国有企业管理中ꎬ政工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了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ꎬ促使企业拥有健康的发展方向ꎮ所以政工师必须要意识到岗位的重要性ꎬ并注意自己的工作应以企业为中心ꎮ政工师在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时ꎬ还需要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ꎬ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的不足之处ꎬ是否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ꎬ改善工作方法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ꎮ政工师以企业作为工作的中心ꎬ就必须要全身心投入到其中ꎬ做好本职工作ꎬ针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ꎬ必须要及时有效的解决ꎬ同时还需要具备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ꎬ促使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全面㊁深入地开展下去ꎮ(三)将现代科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由于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ꎬ在国有企业管理中ꎬ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不断诞生ꎬ那么在政工师工作中ꎬ就应该把当下最先进最科学的知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ꎮ在终身学习理念下ꎬ政工师要想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ꎬ必须要不断给自己充电ꎬ促使自己的思路和观点做到与时俱进ꎬ同样还需要多读多写ꎬ促使自己的思路和观念始终走前企业的最前面ꎮ政工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文化素养ꎬ才能满足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需求ꎬ促使企业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ꎮ这些对于政工师而言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ꎬ政工师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ꎬ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ꎮ四㊁结语综上所述ꎬ政工师是员工之间良好的润滑剂ꎬ是国有企业幕后工作者ꎬ是企业组织与氛围的营造者ꎬ在国有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在国有企业中ꎬ大部分员工都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对待ꎬ只注重自己是员工ꎬ做好本职工作即可ꎮ而政工师的存在主要是对这些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ꎬ改变员工的认识和思想ꎬ拓展员工的知识和视界ꎮ而我国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ꎬ对国有企业政工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ꎬ所以当下必须要提高政工师的素质ꎬ坚持以企业作为工作的中心ꎬ将现代科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ꎬ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国有企业政工师的工作质量ꎮ参考文献:[1]张伟.政工师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ꎬ2018(8):89-90.[2]高艳红.国有企业管理中政工师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探究[J].青年时代ꎬ2016(13):227.作者简介:崔海荣ꎬ青海西矿杭萧钢构有限公司ꎮ(上接第2页)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激励机制ꎮ为此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ꎬ应肯定企业盈利的性质ꎬ为企业的利益提供保障ꎬ使协同创新机制能够有效应对甚至解决企业在营销㊁人才供给及生产等各方面遇到的问题ꎬ使企业能在这一过程中看到利润ꎬ大大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ꎬ进而使其创造性得以激发ꎮ其二ꎬ要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推动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ꎬ对所有创新所得收益根据各个主体贡献的大小进行合理的分配ꎬ多劳多得ꎮ其三ꎬ完善奖励机制ꎬ对于有特殊贡献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合理的奖励ꎬ进而激发组织及个人积极参与协同创新机制ꎬ并为推动机制发展而发挥自身能力㊁智慧ꎮ(四)培育合作共赢创新文化ꎬ营造平等参与互动氛围文化的力量不容小觑ꎬ必须得到重视ꎮ要想有效推进地方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与发展ꎬ就必须要重视文化的力量ꎬ一是要重视创新型文化的培育发展ꎬ同时要一次为基础对地方特有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入的挖掘ꎬ推动平等㊁共赢协同创新文化的发展ꎬ升级发展创新型文化ꎮ地方政府首先应改掉 以官为尊 的传统固守思想ꎬ大力发挥自身的服务能力ꎬ树立合作和责任观念ꎬ利用有利条件为协同创新发展营造氛围ꎬ并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积极发挥代工作用ꎬ保障和支持协同创新的发展ꎮ高等院校应不断升华和延伸大学文化ꎬ在地方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团队协作㊁联合攻关以及协同育人等方面的优势ꎬ要将其特有的文化创新的传承的功能进行有效发挥ꎬ进而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ꎮ当前企业中的企业文化同样属于合作文化和创新文化的一种ꎬ可合理的对其进行融合发展ꎮ三㊁结束语综上所述ꎬ在全社会范围内促进创新型文化的培养是构建地方协同创新机制第一步ꎬ随之还要对地方传统文化㊁行政文化㊁企业文化以及大学文化进行有利的吸收ꎬ形成系统创新文化ꎬ进而促进新时期创新创业和协同创新的深入发展ꎮ作者简介:杨静ꎬ谢金良ꎬ廊坊职业技术学院ꎻ王峰ꎬ廊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ꎻ王海伟ꎬ廊坊市第四中学ꎮ。
基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建设探索
基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建设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各国政府对于产业培育和创新力提升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为了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建设,各国政府以及相关机构纷纷加大对创新产业的支持力度,并积极探索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和资源优化配置。
首先,政府在推动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创新产业的投入,提供创新环境建设和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创新管理机构,加强对创新产业的统筹规划和推进工作。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合作与协调,形成政企学研用多方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
其次,产业界在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主体地位。
产业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中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产业界还应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升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
只有产业界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转化效率。
第三,高校及科研机构是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创新人才和科技资源的重要来源,其在协同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为产业界提供创新资源和人才支持。
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还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创新平台与机制的建设。
最后,研究机构在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研究机构应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深入研究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同时,研究机构还应与政府、产业界、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合作,共同推进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的建设。
总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建设是推动创新产业发展和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政府、产业界、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协调,形成政产学研用多方共建共享的合作格局。
浅析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
浅析 "政产学研用创 "六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摘要:医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科研产业的发展,很多医院都积极参与到政府的政策实施中。
医院和政府都注重创新,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的模式,提高了医院对人才培养的质量。
同时也是在医学事业展现“政产研学用创”六位一体发展模式的契机,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本文针对新的协同创新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展开探究。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创;协同创新模式从“产学研”三位一体逐渐发展到“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为了医院的发展顺应社会的发展,创设了六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模式[1]。
创新是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市场经济在改变,原有的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社会需要不断创新。
从政产学研用创等主体的各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战略实施,使得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2]。
1.“政产学研用创”模式的由来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创新模式也在不断变化。
政府构建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平台,并且把创新引入到高校和企业中,引导用户在创新过程中成为主体。
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的发展,然后又进一步变为“政产学研用”,到最后的六位一体发展模式,可见我国对创新的重视程度。
用户和应用成为了企业的主体,用户成为了市场中心,重新定义了市场力量,减少了技术创新的盲目性[3]。
1.“政产学研用创”模式的现状模式虽为创新发展,但是依旧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企业的参与度不够高,企业对于这样全新的六位一体发展模式的认知度还不够,很难参与到其中,积极性不够高。
医院对于这样的模式也不适应,基础比较薄弱,针对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解决办法[4]。
另外,政府的导向作用不够明显,体系也不够健全。
在资金投入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部分企业和医院关于“政产学研用创”模式的创新还不完全,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政府对于资金的投入量就关乎到创新模式的发展。
“政产学研用创”模式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是完全有利的,只要解决好存在的问题,那么,这样的发展模式终将会适应社会的变化,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5]。
浅析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机制建设的对策
浅析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机制建设的对策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我国一个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机制应用建设的关键是创新,表现在创新环境的营造、创新主体的培育、创新平台的搭建和创新文化的传播。
文章在阐述科技企业孵化器构成的基础上,为如何优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机制进行策略分析。
标签: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机制;建设;对策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是为在孵企业提供战略意见、增强其生产附加值、提供企业发展共享空间的设施。
同时,科技企业孵化器还是由企业和个体共同组成的网络系统,具体包括系统管理人员、管理机构、专业服务者等。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本质在于技术创新,体现在对创新主体的培育和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推动。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机制构成分析1.创新环境的营造第一,学习环境。
学习是创新的动力,孵化器凝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拥有大量学习资源。
因而,孵化器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发展可信度、缩短企业的学习曲线、并解决和共享企业各种资源信息。
体制作为组织学习的关键,协调体制和孵化器之间的关系能够提升中小企业内部学习绩效,帮助企业成员接触更多外部知识。
第二,企业家成长环境。
孵化器应用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
在孵化器环境中,各个孵化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合作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能够培养企业家的竞争意识和创业精神,为企业家工作开展提供重要支持。
2.创新主体的培育第一,提升企业创新特性。
孵化器是培养刚刚成立企业的重要机构,通过孵化器和一定的设施条件能够为刚发展起来的科技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二,培养企业创新产品。
技术创新最终需要将产品转换为商品,孵化器能够实现技术创新载体的创新,同时还能够通过资金、基地、转换机制的提供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第三,形成企业创新模式。
孵化器企业具有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在技术和规范的支持下能够解决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
第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是创新成败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人才的形成需要必要的转换条件和过程。
孵化器作为转换中间媒介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如何在产学研领域中进行更好的协同和创新,需要怎样的支持与帮助?
如何在产学研领域中进行更好的协同和创新,需要怎样的支持与帮助?如何在产学研领域中进行更好的协同和创新?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激烈,创新能力是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之一的背景下。
本文将探讨在产学研领域中如何实现更好的协同和创新,并讨论相关的支持与帮助。
首先,要实现更好的协同和创新,关键之一是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首先,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租赁研发设备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申报科研项目。
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合作。
例如,政府可以将产学研合作的成果作为高校的科研成果评价的一部分,提高高校教师合作的积极性。
其次,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产学研交流平台。
产学研交流平台可以促进不同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共享。
这样可以加快产学研三方之间的协同创新过程。
平台可以提供在线论坛、学术会议等形式,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学术讲座等方式进行交流。
交流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促进双方的合作和创新。
第三,产学研合作需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企业对于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比如提供研发经费、提供研发设备等。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措施,例如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参与产学研合作。
可以通过给予教师和研究人员一定的绩效奖励,提高他们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第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的能力建设。
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和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不同的组织文化和管理方式。
因此,需要加强双方的能力建设,提高双方的协同效能。
企业可以通过招聘具有产学研背景的人才,鼓励内部员工参与产学研合作。
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
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企业创新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了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政府引导下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意义切入,阐述了政府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现、政策设计和政策效应等方面,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支持;企业参与;企业创新;政策设计。
正文:一、政府引导下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意义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既是促进国家战略实施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必要途径。
政府需要引导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助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同时也是解决产业瓶颈和加强科技创新的有效方式。
二、政府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现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建立政策导向,制定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的政策指导和管理办法,以明确政策方向和政策支持力度;二是支持产学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如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孵化器等;三是资金支持,通过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扶持力度;四是鼓励企业参与,建立示范工程和试点示范企业,鼓励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政策设计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政策设计成为决定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
在政策设计上,需要考虑拨付资金的规模、政策的定向性、政策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等因素,同时也需要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做到政策的科学调控和适时调整,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政策效应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能够在多个方面产生显著效应。
一是可以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而促进产业发展;二是有助于人才培养和技术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三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不同领域的协调发展,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孵化器工作总结产学研合作
孵化器工作总结产学研合作
孵化器工作总结,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产学研合作在孵化器工作中扮
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孵化器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其工作总结中产学研合作的贡献不容忽视。
首先,产学研合作为孵化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
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产业
界的市场需求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都为孵化器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孵化器得以获取更多的技术、资金和人才支持,为创业团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产学研合作为孵化器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动力。
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产业
界的市场需求常常可以相互借鉴、融合,从而催生出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
通过产学研合作,孵化器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创业方向,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再者,产学研合作为孵化器拓展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
和企业的合作,孵化器可以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网络,拓展更多的合作资源。
这不仅有助于孵化器项目的推进,还有助于孵化器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产学研合作为孵化器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通常会对产学研
合作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这为孵化器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总的来说,产学研合作在孵化器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孵化器应当充
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解读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激发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主体活力
解读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激发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主体活力近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我省1-4月经济运行数据。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同比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万亿元,同比下降0.2%;外贸进出口总额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回升。
全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产业较快增长,新动能不断成长,新业态持续发力,民生支出保障有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
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下称“我院”)理事长李志坚接受《南方日报》采访,围绕高技术制造业、居民消费数据进行解读。
-相关数据-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1%在月度经济数据中,规上工业增加值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2万亿元,同比增长4.4%。
分行业大类看,全省在产行业增长面79.5%。
支柱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15.7%。
数据解读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得益于今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优化、金融“活水”精准滴灌、高新技术企业补贴、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相关措施和政策的出台,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接下来,要加快发挥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攻关,解决专精特新企业招才引才、投融资等问题,持续激发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主体活力,实现科创平台和资源服务产业化发展。
-相关数据-1-4月,广东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万亿元,同比下降0.2%,这一增速与全国同期一致。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前4月广东的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6%。
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增长0.8%,餐饮收入下降8.5%。
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平稳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零售分别增长6.2%、7.8%、5.1%。
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
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竞争优势,需要不断创新和开展研发工作。
而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促使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政府作为一个引导和推动力量,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动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意义1.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人才和资源,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出更加先进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和科研机构通常拥有丰富的科技研究成果,而企业则拥有市场和商业化的能力。
通过合作,可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科技和经济的良性互动。
3.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理念,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从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方式1.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向企业提供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
这样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企业更加主动地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2.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或税收优惠。
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的研发积极性。
3.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可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这样可以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使其更加愿意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4.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政府可以牵头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提供资源共享和合作交流的平台。
通过平台的搭建,可以促使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和高效。
成功案例:中国的“双一流”计划中国政府近年来实施了“双一流”计划,旨在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协同创新。
这个计划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
政府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08科学技术创新-143-关于“政产学研用”在科技企业孵化器方面协同创新浅析张建峰(黑龙江省计算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要: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正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积极的探索符合中国发展模式的“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模式。
本文将针对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创新领域的应用展开分析,找出发展路径。
关键词:黑龙江;科技企业孵化器;政产学研用中图分类号:N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90(2019)08-0143-021"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领域发展现状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科技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发表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
黑龙江省计算中心下属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创新联盟通过在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构建新型“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和服务平台,并积极推动各孵化器参与,为龙江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体现了科技化、产业化、精细化、个性化对于产业带来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可谓孕育产业先见;在孵企业也承担起“育人”社会责任,协同创新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洛方面找到协同合作中最大的公约数,共同赢在“耦合效应”、“放大效应”的社会价值实现。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要求。
以政府为调动、市场化为导向、企业参与形成规模经济。
联盟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机制,促进在政策指导下的相关行业企业与高校紧密协作,以创新驱动、协同创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市场导向的产业联盟释放高校创新成果价值并让用户放大价值并形成一套终端用户参与的可行机制,将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重要目标。
联盟通过联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申请并设立伕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项目,进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研究,以黑龙江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为主要研究和实施对象。
通过事业单位牵头,联合政府和产学合作单位以及入园的研究、生产、服务型机构实施该研究。
这其中涵盖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对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对区域经济建设、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生态链的完善进行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对科研团队、创新创业师生提供帮助。
m 2“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领域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2.1遇到问题目前,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领域急需建立以市场经济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问题分析框架,丰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理论,构建新时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借鉴重点高校以自主核心专业打造产业联盟的最新成果,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构建新型“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最终提出振兴龙江经济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对策評2.2采取的研究方法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创新联盟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一园多区”建设方针,为培育发展“新工科”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实现路径。
通过联系发展地看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问题研究的基本原则,根据系统分析方法及动态分析方法等,明确研究的问题、定量定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联系实际提出解决思路和工作方法。
咆括:2.2.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整理,借鉴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有益成果;2.2.2定性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等方法,对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科学全面的系统分析,结合大学科技园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入园企业(政产学研用结合项目)实际,总结新时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规律;2.2.3调查法。
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详2.2.4个案研究法。
选取不同层次的协同创新合作产业联盟和企业作为个案进行研究;2.2.5经验总结法。
广泛收集和总结各各高校、学科、产业、企业、科研团队的各种合作过程并进行归纳整理;2.2.6行动研究法。
边实践边研究,循序渐进,不断反思,不断修正,探索特色的产业联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策略。
3“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领域发展案例以课题研究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为例。
科技园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东直路177号,2015年3月份进入试运营阶段,为黑龙江工程学院在校师生及社会创业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
科技园先后被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哈尔滨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等称号。
目前,科技园占地面积12800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70余家,科技企业55家,大学生参与创业2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留学生回国创业人员10人,知识产权专利数千例。
円科技园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通过构建科技园特色创业生态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创业导师库、创客空间、创新创业沙龙,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骨干、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天使和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提供包括创业方案、创业渠道等创业辅导,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利用各类创业培训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创业群体、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特点的创业培训项目;举办创业训练营、创(转下页)-144-科学技术创新2019.08刍议常见电气自动化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林星(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清市供电公司,福建福州350300)摘要:电气自动化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良好结合的产物,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实现电气自动化的重要工具,也是电力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推动力,有利于推动电力企业向着自动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迈进。
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状况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探讨了应对工业电子自动化发展中现存问题的对策,旨在为优化电气自动化系统、推动电子自动化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90(2019)08-0144-02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电气信息领域中的一门新兴技术,当前与许多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自身的发展也较为迅速。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建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良好应用项目,在促进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工业电气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当前电气市场不断扩大的当前,优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建立,不断探究电气化发展问题的应对措施,对于推动电气自动化发展,提高电气自动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1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1电气自动化工业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观念,伴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在实际中,许多企业将重点放在了关注工业电气自动化产品上,忽视了在工业生产中的过程质量管理和对产品质量的检查,使得最终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佳。
在现代企业生产中,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能够降低重复检查质量的频率,对产品质量起到把控作用。
但是许多企业缺乏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等到产品出现问题时再进行事后检查和监督,制约了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而提升,也严重影响到了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1.2电气自动化工业生产中的节能问题全球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伴随着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当前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能源问题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发展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各个国家都需要在实现工业发展可持续方面时刻保持都与解决(转下页)业创新大赛、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活动,搭建创业者交流平台,培育创业文化;与科技型企业及第三方机构合作,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培训活动,通过创业竞赛、项目拓展、顶岗实训等形式,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使学生积累创业实践经验,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可以说,科技园已经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一体化体系。
冋4“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黑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领域今后发展方向4.1建立人才互动机制高校与企业应该建立人才互动机制,为社会培养出全面综合型人才。
高校为企业培养出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高校可以邀请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专家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举办学术专题讲座,高校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地的学习,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否在实际中很好地运用,企业可以收获高校的改善建议,从用户的角度提出产品创新的方向等。
04.2注重前沿创新技术的培养科技、技术、产品创新往往充满不确定性和未知性,科技园区提供一定的奖励,来激励企业与高校科研力量积极参与产品的创新,打造持续性创新意识。
形成,企业与高校科研力量持续性创新的思路、灵感和技术文化拼以此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河4.3探索引入融机构、中介机构,增加协同创新网络节点协同仓II新发展要以网络为支撑,形成协同创新网络,才能达到真正的信息与资源共享。
金融机构拥有信息处理、风险分散等功能,可以为项目筹集融资,为技术创新提供不同形式的资金支持。
中介机构包括技术中介、行业协会等,为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咨询服务、知识整合等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是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之间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的重要桥梁。
因此,将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纳入到协同创新体系,增加协同创新网络的节点。
参考文献[1]张晓玲.我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8):195-197.[2]陈婷婷,李云鹏,刘英竹.基于高校人才培养视角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路径研究——以齐齐哈尔医学院为例[耳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0):219-220.[3]苏娅,侯二秀,杨洋,王晓燕.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与案例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S2):672-676[4]潘建林.“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嵌入式的新型创意产业园区构建研究[J].特区经济,2014(8):91-93.[5]方少亮.高新区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厲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11):73-76.[6]林志达.“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6,32(6):79-80[7]赵昌.智慧教育政产学研用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发挥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7.[8]田玉敏.“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6(11):68-71.*本文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SJ-GY2017050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