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单元构成物质的微粒
——课题二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学生想像,因此,这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动画或图片,既能诱发学生想像,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
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
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课题1: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的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
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4、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学案
商水练集二中王雪洁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核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3.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4.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知识点一原子的内部结构】二、自学指导(一)1 自学内容:【阅读】课本第53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3-8,3-92自学方法:先独立阅读思考,再相互描述。
3自学时间:2分钟4自学要求:(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
(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三【学生自学】(一)1 学生按要求看书,教师巡视,确保每位学生学得紧张高效。
2 检查自学效果四自学检测练习(一)(分别找好、中、差三层次的学生演板,其余分小组完成)(带1个单位)1.原子(不带电)———(带1个单位)2. 原子中:核电荷数= 数= 数五点评讲解(一)1 展示演板内容,再找学生更正。
2 各小组互相检查,做对的学生给做错的学生讲解。
3(教师讲解)原子并不是实心的球体,它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六要点归纳(一)(教师归纳)1.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核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3.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学生阅读后自己归纳总结)【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53页表3—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所占体积如何?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一自学指导(二)1 自学内容:【阅读】教材第56页的相关内容,研究表3-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氢
1
0
1
1
1
碳
6
6
6
6
6
氧
8
8
8
8
8
钠 11 12
11
11
11
氯 17 18
17
17
17
3. 质子数、中子数在数量上有什么(shén 关 me)
系?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有什么(shén me)联系?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8
8
8
8
8
钠 11 12
11
11
11
氯 17 18
17
17
17
1.不同原子之间有哪些(nǎxiē)区别?
原子里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
2.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diànzǐ)构成的吗?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
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观察(guānchá)表格(表3-1),思考下列问题
化学性质不变。
(huàxué
xìngz;h气ì) 态
水不分变子成其他分子。
在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本身 发生变化,
化学性质也改变。
如: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yǎngqì)时过,氧化氢分子 变成了 水分子和
水分子 和 氧分子是与
过氧化氢分子不同的分子。
5、分子的概念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解: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57×10-26kg =16
1 ×1.993×10-26kg 1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
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原子的结构》处于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第2课题,本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概念集中,这些概念还是全教材的重点知识之一,所以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优势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节课内容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
2. 学情分析:
我县地处偏远山区,学生课外知识有限,而本课题内容又较抽象,远离学生生活经验,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提供一些信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好在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节课将继续带领学生探究原子质量有多大、体积有多大,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等。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了解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知道中子数只与原子的质量有关系,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
3.通过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情境教学、PPT、多媒体展示、讲解相结合。
【教学手段】
实物、多媒(包含相关知识的图片、视频、动画)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正电),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不带电)
核外电子(负电),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二、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
2、计算公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
最多电
子数
2
8
18
32
50
72
98
M L
K
+
hv’
hv
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 越高,能量的高低顺序为
E(K) < E(L) < E(M) < E(N) < E(O) < E(P) < E(Q)
核外电子在能层中的排布规律
(1)各能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1)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满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层,
然后才由里往外,依次排在能量较高电子层。
而失电子总是先失最外层电子。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能层
K
能级
1s
L
2s
M
2p
3s
3p 3d
N
4s
4p 4d
O
4f
5s
5p …
能层中填充电子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
谢谢观看
高二—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答疑)
1.在同一个原子中,M能层上的电子与Q能层上的电子的能量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
C.前者等于后者
不同能层相同能级的能量顺序 E(1s)<E(2s)<E(3s)<E(4s)
【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能层就是电子层,包含不同的能级( √ )
人教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分钟练习1学生通过书写Li、Be、B的原子轨道表示式,巩固泡利原理和
轨道表示式书写
1分钟发现问题2学生思考基态C原子轨道表示式的可能书写方法。
1分钟知识讲授2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介绍洪特规则。
4分钟练习2学生通过书写7~24号元素的原子轨道表示式,熟悉洪特规则和轨道表示式书写。
教师根据学生对Cr元素轨道表示式的书写,简介洪特规则特例。
1分钟练习3学生通过书写Cu的原子轨道表示式,熟悉洪特规则和轨道表示
式书写。
2分钟知识讲授3教师通过以上核外电子的排布,给出能量最低原理的定义。
1分钟小结学生整理归纳电子在原子轨道排布的三原则。
4分钟思考与练习学生通过讨论问题,运用电子排布三原则分析综合问题。
1分钟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节知识结构的思维导图。
同时提出新的问
题: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出下一节内容。
环节二环节三通过学生活动诊断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系结构的联系,落实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族、分区的划分
了解化合价与族的关系,过渡元素的特点
【元素周期表的未来】
通过学生活动展望元素周期表远景图,预测119号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来诊断学生对于构造原理和元素周期表关系的学习效果
环节三一电离能变化的一般规律,找到其与电子排布的联系
【电离能与化合价的联系】
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逐级电离能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将此作为诊断学生的活动
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的能力【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
二、学生认知分析在物理课上,“电荷”概念的引入和学习是从原子构成开始的。
但是学生对于原子构成粒子的带电量和电性等知识还是需要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才能进一步认识的。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视频】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视频,然后结合目前国际形势讲述“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象征”。
【讲述,并提出问题】原子的体积很小,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好像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原子这么小,那为什么“原子弹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观看,倾听,思考。
利用图片和视频,结合国际形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述】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先弄清楚原子结构的奥秘。
(板书本节课的课题)环节二、循着历史的足迹,探寻原子结构模型的变迁,认识科学的发展史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没有人能将原子再分的论断。
他说,原子是实心球体。
倾听,了解历史上“实心球模型”的建立。
了解历史上最早的原子结构模型。
【讲述】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电子带负电,是所有物质的原子共有的粒子。
电子的发现摧毁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倾听,了解了历史上“枣糕(西瓜)模型”:通过汤姆森发现电子,并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理论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步的。
点,并建立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科学们也从此叩开原子的大门,开始进一步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讲述】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即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
【提出问题】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记录你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现象。
【播放实验的视频】观看视频,交流观察到的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2
12
12
(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①___质__子__数__=__核__电__荷__数__=__核__外__电__子__数____; ②____质__子__数__不__一__定__等__于__中__子__数_________。
似化学性质的是_C___(填字母)。
11.下列为A、B、C、D、E五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 题:
(1)D原子中x=__6__。 (2)五种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E__(填字母,下同),容 易得到电子的是__B_D_。 (3)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A_C_。 (4)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的是__B_C_。 (5)属于金属原子的是__E__,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__B_D___,属于稀有 气体原子的是___A_C___。
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 1.(伊春期中)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有( D )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中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电子
2.(重庆中考)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 B.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 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 D.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
人教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结构:原子原子核质 中子 子( (每 不带个电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关系: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整个原子不
显电性。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以钠原子为例)
3.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__8__个(氦为2个),这是一种相对稳 定 的 结 构 ; 金 属 原 子 最 外 层 电 子 一 般 少 于 _4___ 个 , 在 化 学 反 应 中 易 __失__去__电__子___ , 达 到 相 对 稳 定 结 构 ; 非 金 属 原 子 最 外 层 电 子 一 般 多 于 __4__个,在化学反应中易__得__到__电___子___,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原子的结构》课件(第一课时)(共17张PPT)
一切物质都是由 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 子——原子构成。 原子是坚实的、不可 再分的实心球。
汤 姆 森 的 原 子 模 型
汤姆森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他认 为原子中存在更小的微粒,原子是可分的。
卢瑟福
直到1911年,
著名科学家卢瑟 福通过α粒子散 射实验,得出了 原子的结构。
α
α 粒子束发生偏转示意图
A 2、原子核中肯定含有
A、质子 B、质子和中子 电子
D 3、原子是由
C、中子 D、
A、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B、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质子和原子核构成的
D、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4、判断题:
√ ( )⑴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 ( )⑵钠的原子核中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核外有11个电
子,钠原子不显电性。
× ( )⑶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 ( )⑷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 ( )⑸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 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在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不一定相等
C 原子里有相对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D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可以相同
阅读:课本P53,确定原子的构成 10-15~10-14 m
约10-10m
原子的构成
质子(+)
原 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中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 的负电荷
观察表格,思考下列问题(见课本53页)
表3-1几种原子的构成
课题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说课稿
课题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说课稿————————————————————————————————作者: ————————————————————————————————日期:ﻩ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给大家演绎本节课:【一】教材、学情分析我说课的内容选自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中学生对许多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已由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本节将继续深入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部分性质。
这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
同时,原子结构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原子的结构。
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学案教学法;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五】教学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我对本节课的安排如下:)一、预习自学探究新知(一)原子的构成1、阅读课本 53页原子的构成,看课本 53 页图 3-9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一: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 2.3《原子的结构》教案(第一课时)鲁教版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3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 1 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板书 设计
原子(不显电性)
2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二、原子中的电子 1、原子结构示意图
+8 2 6
课后 由于化学微观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本节课尝试用生动幽默 反思 的描述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效果较好
第三节 第一课时
课 §2-3 原子的构成 题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结构 学案
1、认识原子的结构,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 关系。 教学 2、认识原子中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情况及对原子化学性 目标 质的影响。
教学 重点:原子的结构 重点 难点:最外层电子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难点 以讲授法为主,辅以适当的讨论引导 分析 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法 及学 法 课前 多媒体课件 准备
用心 爱心 专心 -7-
)
B. 质子、 中子 C. 中子、 电子 D.
)
A.原子核、原子、分子 B.质子、中子、电子 C 中子、电子、 D 中子、分子、原子 )
5.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由于化学微观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本节课尝试用生动幽 默的描述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效果较好
+11
2 8 1
+11
2 8
失去一个电子→
给 氯 一 个
e
→
氯离子(Cl)
氯离子(Cl-)
+17
2 8 7
+17
2 8 8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课件
4.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
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BC.136
D.222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5.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考古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yíhái)中
的碳-14原子的含量来推测古生物的年代。碳-14原子
的质子数是6,原子内的粒子总数是20,下列有关
碳-14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阅读(yuèdú)表3-2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粒子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质量(kg) 1.6726×10-27 1.6749×10-27 质子质量的1/1836
1、质子(zhìzǐ)和中子的质量很小,但比电子大很多,
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
子核上。
2、质子(zhìz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 (1.66×10-27Kg)相比较得出,质子和中子的相 对质量均约等于1。
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zhìliàng)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
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zhìliàng)。
◆符号(fúhào) Ar注意点:
◆表达式
某种原子的质量 Ar 一种碳原子质量×1
12
相对原子(yuánz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yuánz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
1.原子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yuánzǐ)
核外电子((hé 每wài d个iàn 电zǐ) 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分组讨论】 观察(guānchá)表3-1中不同原子中各微粒的数目,
你能找出哪些规律?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构成物质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案设计隆回九龙学校罗安一、【教材分析】《原子的结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 第1课时的内容。
本节教材将视野放到了微观的世界,它沿着发现问题(矛盾)——实验现象分析——建立模型——解释现象的思路进行编写,可以弥补学生直接经验不足的局限,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防止学生死记硬背。
可以这样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将贯穿化学学习的始终。
二、【学情分析】初中生易于接受宏观的感性认识,而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则难以理解。
本课题之前学生对微观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原子的构成认识起来将十分困难。
因此要用模型、图片、表格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架起从宏观到微观的桥梁。
三、【设计理念】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教师重在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以理论为基础的合作探究式教学。
力求做到两个体现和三个突出。
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突出以理论为基础,引导科学发现;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突出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研究氛围。
同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原子的结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能通过分析、推理得出原子的电性关系、数量关系;②了解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初步应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②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教学难点:原子的构成。
六、【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知识回顾,情境导入】【自主学习,感悟新知】【合作交流,领悟新知】【盘点收获,整理所学】【达标检测,巩固提升】以理论探究活动为核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做出猜想、构建模型验证猜想,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跨越。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2、了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验猜想和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2、体验“发现问题——实验现象分析——建立模型——解释现象”过程,初步应用由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渐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赏析科学家的创新过程。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依据现象分析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原子的构成教学过程【课前练习】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
3、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入新课】原子的体积很小。
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展示图片】【设疑】原子究竟能否再分?(猜想)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是什么?【展示】原子发展的历程早在公元前5—4世纪,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爵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皆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小物质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叫做原子,各原子没有质的区别,只有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差异.1803年,英国化学及物理学家道尔顿认为同一元素的原子,性质和位置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性质和质量都不同.1897年,美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电子,认为原子的模型为枣糕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1909年至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合作者通过α离子的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带正电,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结构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原子 质量
碳
氧 钠 硫
6
8 11 16 12
6
8 12 16
6
8 11 16
12 16
23 32 24
镁
12
12
现有质量相同的钠、镁、铝三块金属, 哪一种金属含的原子最多?哪一种金属含的 原子最少?为什么?
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 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 和2个中子,那么( A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C、该原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正电荷
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 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欧洲的科研机构 曾宣称已制造出了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 B ) 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你能求出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吗? 已知mMg=2mC,你能求出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吗?
原子 种类
原子核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 子数
相对原 子质量
氢
碳 氧 钠 铁
1
6 8 11 26
0
6 8 12 30
1
6 8 11 26
1
12 16 23 56
规律: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小试牛刀
1、将 ①分子 ②原子 ③质子 ④中子 ⑤电子 等粒子 用序号分别填 入下列适当空格中: ①②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④⑤ (2)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④ (3)显电中性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 (4)带正电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① (5)参加化学反应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 ③⑤ (6)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_ 2、我们说“原子很小”,又说“原子内有一个 很大 的空间”,这两句话是否矛盾?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现象
a.绝大部分α粒 子能够顺利穿过
实验结论
说明原子内部有着较大的空间。 说明原子内部存在带正电的粒子, 该粒子所占体积很小。 说明原子内部存在着体积小 但质量大的粒子(原子核)。
b.少部分α粒 子发生偏转 c.极少数α粒 子被反弹回来
卢瑟福等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电子在核外一个“很大”的空间里围绕着一个带正 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动。
原子种类 氢 氧 碳 铁
原子质量(kg) 1.67× 10-27 2.657× 10-26 1.993× 10-26 9.288× 10-26
说明: 由于原子的质量数值太小书写使 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二、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 1.含义: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kg)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比值, 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 不 显电性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在原子中,由于质子与电子所带电量相等, 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 粒子种类 质量
质子
中子
1.6726×10-27kg
1.6749×10-27kg
电子
质子质量的1/1836
(1)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 (2)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 用其他方法能否将原子继续分下去? 若能,它又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你能说说你的猜想吗?
了解原子的构成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汤姆生原子模型——西瓜式模型。 他认为原子像一个西瓜,在这个西瓜 里面散布着很小的带负电的电子(西 瓜子),西瓜肉是带正电的物质。
核外电子数 =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1 6 6 8 11 26 原子构成的规律
⑵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并不是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如氢); ⑷同种原子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
质子
(一个质子
原子核
( +)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 子
(+) 核外电子
(—)
中子 (不带电)
(一个电子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核很小, 是不是不能再分了?
一.原子的结构 :
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 质子 (一个质子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 +) 中子 (不带电)
原子核
原 子
(+)
核外电子 (一个电子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
观察表格,思考下列问题
原子种类
氢 碳 碳 氧 钠 铁 ⑴ 质子数
=
原子核 质子数 中子数 1 0 6 6 6 8 8 8 11 12 26 30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原子 原子核
思考: 19世纪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 学说,他认为:
(1) 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2)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3)同种原子性质应该相同。
上述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上述观点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原子名 称
原 子 核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 电子数
2.计算式:
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kg)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 一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 (kg) × 1/12
3.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国际单位制为1
已知: mC=1.993×10﹣26 kg mH =1.67×10﹣27 kg 求: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7 kg 1.67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1.993×10﹣26 kg ×1/12 ≈1 试一试: 已知 : mO =2.657×10﹣26 kg 求: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对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猜想
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方向就 可以顺利穿过,但小部分α 粒子改变了原来方向,甚至 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 回来。
1、为什么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方向就可以顺利穿过呢? 2、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这极少数α粒子碰到了 很大的阻力吗?这种阻力是来自质量很小的“西瓜子” (电子)吗? 3、为什么会有少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