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同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_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四、巩固提升归纳第一章《整式的乘除》中出现的三类典型的蕴含重要数学思想的题型,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形成体系,明确在具体题目当中出现的数学方式,并能较好的进行分析和解决。

1.公式的灵活应用将多项式4x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一个形如(a+b)的完全平方,则添加单项式的方法共有多少种2.数形结合思想我们知道,有些代数恒等式可以用平面图形的面积来表示,例如(2a+b)(a+b)=2a2+3ab+b2,就可以用如图所示的面积关系来说明。

(1)根据图形请你写出一个等式:(2)根据等式请你画出一个能说明等式成立的图形:(2a+b)(a+3b)=2a2+7ab+3b2从代数到图形,从图形到代数,彼此是互相支撑互相补充的关系。

对于给出的代数恒等式(2a+b)(a+b)=2a2+3ab+b2,可以用同一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去解释等号左右相等,所谓“以形助数”使代数问题几何化。

另外一方面,给出一个图形,学生也可以根据面积相等列出一个代数恒等式,所谓的“以数辅形”,使几何问题代数化。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初中数学中实现数形结合,常与以下内容有关:(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2)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这一章中了解了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经历了探索整式乘除法法则的过程,理解了整式乘除的算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但这一章的运算法则较多,公式也容易混淆,而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缺乏整体认知,还没形成体系.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学习整式乘除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许多数学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经验,需要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进行完章测试之后,迫切希望知道成绩以及自己知识点上的欠缺,所以讲评课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趁热打铁,促进知识的稳固和提升。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章第1章 《整式的运算》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章第1章 《整式的运算》教材分析

第1章《整式的运算》教材分析1.单项式的概念是本小节的重点,教科书以四个小填空题为出发点引出不同的单项式,既而抽象出多项式的概念.首先举出计算正方形周长,汽车行程,正方体表面积,正方体的体积以及表示相反数的问题,列出一些含有不同字母,字母的个数、次数也有不同的五个代数式:4x,vt,6a2,a3,-n.分析它们的构成,都是数字和字母的积,指出具有这种特点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2.教科书只介绍了数字系数,教学时只要求学生掌握“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就可以了.在这里,系数是有理数范围内的数,要注意负数做系数,应强调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例如,-7xy2的系数是-7而不是7.3.务必使学生弄清,只含有字母因数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为使学生明确它们的含义,可以对比整数乘法.例如:3x=x+x+x,3表示字母x的个数,单独一个字母x,就是1个x,写成乘式就是1·x.系数1通常省略.-x就是-1·x,系数是-1,省略1写成-x.4.多项式概念也是本小节的重点内容.教科书是从实例出发,归纳共同点,着重指出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5.强调多项式的读法,首先要读出每一项是什么,还要使学生注意单项式前的符号,有正号,也有负号.6.多项式的项是单项式,每个单项式都有系数,因此对多项式的每一项来讲有系数,一般对常数项不说系数,对整个多项式来说也没有系数概念.7.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有次数,在比较各项的次数大小的基础上,引出多项式次数的概念.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8.本小节的内容是整式的加减,而合并同类项则是本小节的重点,也是难点.使学生掌握好同类项概念,正确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学好整式加减的关键.9.教科书从学生熟悉的现实问题入手,列出代数式,并问结果是如何得到的.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很容易根据乘法分配律找到答案.10.接着向学生提出三个探究题,当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找到这三个题目的答案之后,事实上他们已经完成了合并同类项的运算.在完成3x2+2x2=(3+2)x2=5x2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认识到“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含义了.在随后的两个问题中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认识.分析3x2+2x2和3ab2-4ab2两式可以到得出共同规律,每式的两项之所以能够合并,是由于它们含有“相同的字母”,同时“相同的字母的次数也相同”,从而归纳出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11.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合并同类项的要点,一是“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同类项),二是“系数相加”(合并).12.例1的两个小题,每题都有6项,其中同类项有三对,即2ab与6ab,2bc与8bc,2ca与6ca.13.学生接受同类项的定义并不难,做到判断无误却非易事.需要通过练习,反复强调同类项的两条判断标准,使学生通过甄别、比较、逐步达到判断准确、合并熟练的程度.14.合并同类项时,为避免发生漏项的错误,讲解例题时要重视解题的步骤,先标出同类项,然后再根据法则,合并各组同类项,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概念和准确掌握合并同类项的规律.使学生在计算中思维条理化,提高运算能力,减少计算上的错误.熟练后,可以减少中间过程,直接写出结果.15.整式的加减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也是全章的重点之一,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16.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就要先运用去括号法则,去掉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教学时要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17.讲解例2时首先是去掉括号,去掉括号后可以看到式子中共有5项.接下来学生就能够分辨出这5项中的同类项有两组,即18.通过课堂练习题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对本小节知识的理解得到巩固.。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七年级教材内容:七年级上册第⼀章从⾃然数到有理数第⼆章有理数的运算第三章实数第四章代数式第五章⼀元⼀次⽅程第六章数据与图表第七章图形的初步知识七年级下册第⼀章三⾓形的初步知识第⼆章图形和变换第三章事件的可能性第四章⼆元⼀次⽅程组第五章整式的乘除第六章因式分解第六章分式七年级上册:第⼀章从⾃然数到有理数本套教材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条主线,并根据本学段学⽣的年龄特征、学习经验、认知规律和各领域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展开。

三条主线之间既有联系,⼜相对独⽴。

第三学段从“数与代数”开始,其⽬的是充分考虑与第⼆学段、第⼀学段的衔接,从新梳理数的发展过程,使学⽣感受数学来源于⽣活,⽣活离不开数学,从⽽增加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探索由于需要⽽再次扩充数系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回顾前两学段学过的关于“数”的知识,进⼀步理解⾃然数、分数的产⽣和发展的实际背景,通过学⽣⾝边的例⼦体验⾃然数与分数的意义和在计数、测量、排序、编码等⽅⾯的应⽤;从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理解有理数产⽣的必然性,合理性;学习有关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初步理解有理数可以⽤数轴上的点表⽰,为以后的进⼀步学习打下基础。

数的⼤⼩⽐较是今后学习不等式的重要基础,数轴在各个数学领域⾥都有重要的应⽤。

(⼆)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变化(三)各节内容分析见教参(四)本章编写特点(1)体现数学来源于⽣活,素材与学⽣现实紧密结合(2)重视内容承上启下,突出知识形成与应⽤过程(3)关注数形结合思想,⿎励师⽣互动突破重难点在本章教材编写中,充分注意到利⽤数轴的直观性来分析、解答⼀些数学概念和问题,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原点两侧,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直观描述了两个互为相反数代表的点的位置关系。

把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作为绝对值的概念,也是先让学⽣体验绝对值的⼏何意义,再从此定义得出绝对值的求法,脉络⽐较清楚。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含解析):第六章概率初步尖子生成长计划7概率中的代数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含解析):第六章概率初步尖子生成长计划7概率中的代数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含解析):第六章概率初步尖子生成长计划7概率中的代数问题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概率初步”是学生初步接触概率论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率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介绍了概率的基本概念、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以及独立事件的概率等。

在这些内容中,代数问题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为概率本身就是一个涉及代数运算的数学分支。

在教材中,代数问题主要出现在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概率部分。

例如,在条件概率的计算中,我们需要利用代数方法来求解给定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在独立事件的概率中,我们需要利用代数运算来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独立。

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他们能够灵活运用代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概率的概念和代数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将这两个领域结合起来解决问题,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培养。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代数知识解决概率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概率的概念,掌握计算条件概率和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独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概率论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挑战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代数知识解决概率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如PPT、网络资源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概率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引发学生对概率代数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2.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内 角和、外角和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了解图形的全等,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掌握两个三 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在分别给出两角一夹边、两边一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 5.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述问题解决的理由,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和 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6.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轴对称的两 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 (2)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三角形等)关于给定对称轴 的对称图形。
• (3)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 圆的轴对称性质。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形 丰
三角形全等的表示及特征

三角形的全等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的 情
三角形全等的应用
尺规作三角形 解决实际问题


形 图形全等的概念
的 图形全等特征
全 图形全等应用 图案设计 等
(三)本章主要教学目标
1.在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操作(包括折、拼、画)、想象、推理、交流 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 力)。
2. 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3. 探索并了解基本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相关行性质。 4. 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 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5. 欣赏轴对称图形,在探索轴对称和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 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4整式的乘法3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4整式的乘法3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4整式的乘法3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乘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从具体运算向抽象运算过渡的关键部分。

在整式乘法中,学生需要掌握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等基本运算法则。

通过对整式乘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对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进行整式乘法运算时,容易将整数四则运算的规则应用到整式乘法中,导致运算错误。

此外,学生对于整式乘法中的符号理解和运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整式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整式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整式乘法中的符号含义,正确运用符号进行整式乘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结合学习平台、小组讨论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数四则运算,引导学生进入整式乘法的学习。

2.知识讲解:讲解整式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通过例题演示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

3.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整式乘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整式乘法的掌握情况。

4.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整式乘法运算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提升:对整式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进行总结,强调注意事项。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教材。

本册教材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体系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等。

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内容安排上,本册教材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便于学生逐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

三、编写特点1.注重知识探究:本册教材注重知识点的探究性,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应用:本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问题引入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图文并茂:本册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内容,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4.习题丰富:本册教材配备了大量的习题,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四、结构框架本册教材的结构框架清晰明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引言:介绍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正文:详细介绍各章节的数学知识,包括定义、定理、公式等,以及相关例题的解析和练习题。

3.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其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复习题:对本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和巩固,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

5.附录:提供一些重要的数学资料和数据,方便学生进行查阅和学习。

五、学科领域核心素质培养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以下学科领域核心素质:1.数学思维能力:通过知识点的探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含解析):第六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含解析):第六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含解析):第六章概率初步1感受可能性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概率初步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感受可能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并能用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集合的概念,对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也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概率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中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概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难点:让学生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概率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分析问题来理解概率的概念。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用于引导学生感受概率的存在。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抛硬币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概率的存在。

例如,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与概率相关的实例,如抽奖、骰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概率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概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例如,抛两枚硬币,同时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初中 数学 七年级 下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初中 数学 七年级 下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和相交的概念,以及判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后续学习直线、平面几何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直线位置关系的理解仍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掌握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和相交的概念,学会判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条直线平行和相交的概念,判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

2.难点:对直线位置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自主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生活实例、图片、动画等的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为学生准备直线模型、卡片等操作材料。

3.的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如交通道路、自行车道等,引导学生观察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提问:这些图片中的直线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讲解两条直线平行和相交的概念,并用多媒体演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现象。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发学具,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

每组任务:用直线模型摆出不同的直线位置关系,并标明每组所摆直线的特点。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中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为学生以后学习幂的运算打下基础。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初中学员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定义等知识,对于幂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引导、讲解、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通过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和理解。

2.同底数幂的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引导、练习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六. 教学准备1.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练习题。

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幂的定义和有理数的乘法,引导学生思考同底数幂的乘法应该如何计算。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同底数幂的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幂的运算”中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定义和幂的运算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幂的运算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以后学习幂的其它运算和函数等内容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过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定义和幂的运算性质等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对于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法则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掌握和运用。

2.难点:对于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实践法、问题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通过学生的实践,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法则;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PPT,包括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讲解和实际问题的展示。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问题,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3、22、2^1,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包括定义和运算规则。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6.3《乘法公式综合运用》教案3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6.3《乘法公式综合运用》教案3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6.3《乘法公式综合运用》教案3一. 教材分析《乘法公式综合运用》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6.3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乘法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乘法公式。

但是,他们在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存在理解不深、运用不灵活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公式的内涵,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法公式的运用方法,能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乘法公式的运用。

2.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乘法公式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查阅。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乘法公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给出一些运用乘法公式的问题,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上台进行讲解,以此巩固乘法公式的运用。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下册全年级教案精写

2024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下册全年级教案精写

2024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下册全年级教案精写一. 教材分析本教案为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和下册的全年级教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深入剖析每个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编写。

本教案力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对数学学科有一定的恐惧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同时,七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和下册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故事等引入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材、教案、PPT、黑板、粉笔等。

2.教学资源:互联网、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

3.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或故事,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布局合理、内容精炼、风格清晰。板书布局分为三个部分:
1.标题区:清晰地标明课题“同底数幂的乘法”。
2.内容区:首先列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接着展示几个典型例题,下方留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记录和模仿。
2.前置技能: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如整式的乘法和除法。
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
1.对幂的概念理解不深,容易混淆幂与指数的概念。
2.在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时,可能会忘记指数相加的规则。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无法将问题抽象为同底数幂的乘法形式。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掌握和应用。
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法则的适用条件,即底数相同。同时,要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法则的实用性,从而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在应用方面,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如科学计数法中的运算。
1.实际问题导入:我会从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出发,比如询问他们是否知道手机存储容量的单位(GB、MB等),然后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从而自然过渡到同底数幂的乘法概念。
2.游戏导入: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同底数幂的乘法规律,例如通过快速回答问题来赢得积分,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
(五)作业布置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数与代数部分涉及整式的加减、因式分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点;图形与几何部分涵盖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统计与概率部分则涉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概率初步计算等内容。

教材内容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要求包括: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章节重点与难点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因内容而异。

例如,数与代数部分的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难点是方程的灵活应用;图形与几何部分的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技巧;统计与概率部分的重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点是概率的初步计算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四、教学方法与建议针对本册教材的内容和目标,建议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此外,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进步。

五、学生学习评估方式学生的学习评估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

通过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评估结果也应作为调整教学策略和辅导学生的重要依据。

六、教学资源与辅助工具为了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如教学课件、练习题库、教学视频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含解析):第一章整式的乘除4整式的乘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含解析):第一章整式的乘除4整式的乘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含解析):第一章整式的乘除4整式的乘法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4整式的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法之后,进一步深化对整式的运算法则的理解。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以及具体的运算方法。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为后续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和函数的初步概念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例如整式的加减法、有理数的乘除法等。

但是,对于整式的乘法,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例如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整式的乘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整式乘法的概念,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式乘法的概念、运算法则以及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尤其是如何正确地合并同类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多项式的乘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整式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总结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3.演示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卡片,展示整式乘法的具体运算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材分析(一)一、教材总体思路分析1.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有理数及其运算、字母表示数、一元一次方程;丰富的图形世界、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生活中的数据、可能性。

在数与代数领域中,通过数系的拓展形成“有理数”的概念。

由于负数的引入,自然地将有理数的“运算”及“运算律”提升为关注和学习的对象。

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重要特征,方程是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是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为后面无理数的发现及实数系统的建立埋下伏笔。

初中阶段的几何知识学习以平面几何为主。

在《丰富的图形世界》中,从对三维空间实物的观察开始,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背景经验,在实物、几何体、直观图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表示与转换中提高对几何图形的知觉水平,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积累数学经验,感受到学平面图形的必要性和简单图形的基础性,体会基本图形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学习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现实生活可以带来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

在《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中,突出对几何基本概念的理解及突出合情推理的作用。

《生活中的数据》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据的重要作用,理解数据的处理及其所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

在《可能性》一章中,初步认识不确定现象的特点,通过试验体会随机现象中隐含着规律性,初步形成随机观念。

2.教材设计与内容的组织有如下考虑。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不难体会到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形成有理数概念的合理性。

数轴的建立给出了有理数的一种直观解释和表示形式,可以作为工具配合现实情境加深对有理数运算意义的理解。

绝对值概念将有理数与非负数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便于对正负数运算的规则作出清晰的表述,它的几何意义是有理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有理数的运算,特别是乘、除法的规定,不属于因果性的解释,而是希望“正数的性质负数也有,……这是在因袭数性”(付种孙),是一种合乎理性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学习活动的设置关注学生 在符号表达、有理数运算、合并同 类项、去括号、探索规律等方面技 能与能力的螺旋上升,在知识学习 上关注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
再版的少许变化
• 主要体现在习题:
知识技能
问题解决
数学理解
第二节
整式的加减
• 教学目标: • 1.继续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 符号感; • 2.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 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 能力。
2、学习整式的乘法体现与本章前边内 容的综合,关注学生整式的加减、幂运 算、去括号等基本技能的发展。对于学 生出现的错误要分析其根源,必要时引 导学生再看书,自行查漏补缺。 3、由于有运算律和数形结合,所以学 生很容易产生算法多样化,我们要及时 鼓励和肯定。
第七节 平方差公式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 学生的符号感与推理能力。会推导平方差公 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平 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 2.学生的认知现实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 的乘法,特别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从知识 储备来说学生可以独立推导平方差公式。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本章内容及教育价值 (共计18课时) 1. 整式 2.整式的加减 3.同底数幂的乘法 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5. 同底数幂的除法
• 6.整式的乘法 • 7.平方差公式 • 8.完全平方公式 • 9.整式的除法 • 回顾与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 教学目标: •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现
第三节 同底数幂的乘法 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整个过 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与 有条理思考的能力。 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通过大量的特例让学生感受一般,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同底数幂运 算过程中底数、指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反复体会幂运算的意义
教学建议: 1、不必强调学生记忆整式加减的运算法 则,而是让学生通过几个有趣的活动 (数字游戏、摆屋型数),并在活动过 程中理解整式加减的意义及学习整式加 减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学生学习整式加减一定量的练习也是 必要的,特别是在第二课时。但是要注 意控制其繁难程度,注意把握在教材的 习题水平。
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发展符号感。 • 2 .经历探索整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整 式运算的算理,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 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 表达能力。 • 3 .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 的运算性质。
• 4. 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和整式的概念, 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除运算 (其中多项式相乘仅限于一次式相乘, 整式的除法只学到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且 结果是整式)。 • 5. 会推导乘法公式 , 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 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四节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经历探索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 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 能力。 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五节 同底数幂的除法 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 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 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了解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 下同教材分析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2章)
第一环节
教材分析
课标-教材-教学
本册教科书包含七章及一个课题学习: 整式的运算 平行线与相交线 生活中的数据 课题学习 概率 三角形 变量之间的关系 生活中的轴对称 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不 同的领域中,从内容到方法、从活动经验到数学思 考,学生将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第六节 整式的乘法
教学建议: 1、(单×单、单×多、多×多) 学习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是核心,注意让学 生体会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只有通过乘法对于 加法的分配律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多项 式乘以多项式是先把其中的一个多项式看成一 个整体(单项式)然后再按着单项式乘以多项 式进行,最终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这种 由复杂变简单,不熟悉变为熟悉的想法就是数 学中最常用的----转化与化归思想。要注意让学 生在做中体会。
(4)得到公式之后,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用自 己的方式表达公式的含义,用自然语言表达, 用符号语言表达,用几何语言表达(给出几何 解释)。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数学的对 称美。 (5)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是 对学生掌握公式的一个很好的检验,教师要注 意让学生自主探究,不要急于告诉结果。 (6)对于公式中的字母不必急于进行变式练 习,但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站在代数角度去理 解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
• 教学建议 (1)对于平方差公式的学习较重视结果更要 重视其发现过程,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不 要回到传统的“讲公式、用公式、练公式、 背公式”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2)要鼓励学生研究和发现公式的特点,理解 平方差公式只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一类特 例,并联想是否还有其他特例(为后继学习 作准备),认识了这一点,让学生用代数推 理的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也是有益的。 (3)继续关注学生整式乘法的技能发展。来自第九节整式的除法
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但要注意让 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算理。还要注意控制题 目的难度。对于整式的除法只要求单项式 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并且结 果都是整式。
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联系
• 学生在七年级(上)中已经学习了有关直 线、线段、角、平行与垂直的简单内容, 积累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在 此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直观探究平行、 垂直的有关内容,并在其中学习简单的说 理;在八年级下册“证明(I)”中,学生 还将继续学习平行问题,但却是从论证的 角度。
•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 相交线与平行线 • ①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 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 ②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 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 ③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 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 条直线的垂线。 • ④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