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详解)
分析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详解祁玉成
![分析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详解祁玉成](https://img.taocdn.com/s3/m/b88854f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0.png)
分析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详解祁玉成1.根据误差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将误差分为和两类。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误差越小,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相反,误差越大,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DTA的化学名称为。
配位滴定时常用其水溶性较好的来配制标准溶液。
[单选题] *标准溶液。
(正确答案)4.在配位滴定中,由于的存在,使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效应称为酸效应。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于存在,使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效应称为配位效应。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在测定水的总硬度时,加入三乙醇胺或氰化钾的作用是。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包括、和三种类型。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标定KMnO4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滴定时要用调节酸性。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重铬酸钾法以为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方法。
所用的指示剂是。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碘量法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所用指示剂为。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配制Na2S2O3溶液时,加入少量Na2CO3的作用是。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时,滴定剂是,指示剂是,应控制溶液的pH范围。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滴定剂是,指示剂是,应在 (酸性、中性、碱性)介质中。
分析化学课后作业及详解
![分析化学课后作业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51da423915f804d2b16c1ee.png)
第一章不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指出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若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2)所用砝码被腐蚀(3)天平零点稍有变动(4)试样未经充分混匀(5)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6)蒸馏水或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定的离子(7)滴定时,操作者不小心从锥形瓶中溅失少量试剂2. 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39.15%,39.18%;乙分析结果为39.19%,39.24%,39.28%。
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3. 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2%或1%的准确度,问至少应用分析天平称取多少克试样?滴定时所用溶液体积至少要多少毫升?4. 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每次称取2.6g,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甲: 5.654% 5.646%乙: 5.7% 5.6%试问哪一份报告合理?为什么?5. 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FeSO4 H2C2O4·2H2O KOH KMnO4K2Cr2O7 KBrO3 Na2S2O3·5H2O SnCl26. 有一NaOH溶液,其浓度为0.5450mol·L-1,取该溶液100.0ml,需加水多少毫升才能配制成0.5000mol·L-1的溶液?7. 计算0.2015mol·L-1HCl溶液对Ca(OH)2和NaOH的滴定度。
8. 称取基准物质草酸(H2C2O4·2H2O)0.5987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移取25.00ml标定NaOH标准溶液,用去NaOH溶液21.10ml。
计算NaOH溶液的量浓度。
9. 标定0.20mol·L-1HCl溶液,试计算需要Na2CO3基准物质的质量范围。
10. 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参考解答李发美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参考解答李发美](https://img.taocdn.com/s3/m/05530ab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a.png)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参考解答李发美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控制环境湿度。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①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③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解:①dd1d2d3dnnd10.24d20.24di210.2820.31n1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13、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
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某某i12.0104n(某i某)20.0012n1②③n0.00038nu某tt④置信限=查表2-2,f9时,t0.013.25n=3.250.000380.001215、解:(本题不作要求)某146.20%0.4620某246.02%0.4602S1S20.08%0.0008SRS1S20.0008t 0.46200.643.490.000864f6428查表22得t0.05,82.306tt0.05,8,存在显著性差异。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f62d1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6.png)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概论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酸碱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络合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氧化复原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重量分析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吸光光度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别离和富集方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第1章概论1.1复习笔记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开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又被称为分析科学。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1.分类〔1〕按分析要求定性鉴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所组成。
定量测定中有关成分的含量。
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或综合形态。
〔2〕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3〕按测定原理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响及其计量关系为根底,如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等。
仪器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参数进行分析,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4〕按试样用量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
〔5〕按工作性质例行分析、仲裁分析。
2.分析方法的选择对分析方法的选择通常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测定的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及其含量范围,欲测组分的性质;〔2〕获取共存组分的信息并考虑共存组分对测定的影响,拟定适宜的别离富集方法,以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3〕对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的要求与对策;〔4〕现有条件、测定本钱及完成测定的时间要求等。
分析化学答案详解
![分析化学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d8e754ea300a6c30d229f3c.png)
(3)吡啶的硝酸盐(C5H5NHNO3)(5.23)
4.7计算浓度为0.12 mol·L-1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pK:见上题)。
(1)苯酚钠;(2)丙烯酸钠;(3)吡啶。
解:(1)苯酚钠
(2)丙烯酸钠
(3)吡啶
4.8计算下列溶液的pH:(1)0.1mol·L-1NaH2PO4;(2)0.05 mol·L-1K2HPO4.
(3)通过上述(1)和(2)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在滴定分析中通常采用滴定剂的浓度在0.1~0.2mol/L?
解:
7.计算下列溶液滴定度,以g/mL表示。
(1)以0.2015mol/LHCl溶液,测定Na2CO3,NH3
(2)以0.1896mol/LNaOH溶液,用来测定HNO3,CH3COOH
解:
8.计算0.01135mol/LHCl对CaO的滴定度。
方法2:数据为3.98,3.92,3.90,3.97,3.94
判断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差别。
解:n1= 6,
2.10下列数据中包含几位有效数字:
(1)0.0251三位
(2)0.2180四位
(3)1.8×10-5两位
(4)pH = 2.50两位
2.1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第三章习题
解:
12.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时,称取试样0.3000 g,加入浓度为0.2500 mol/L HCl标准溶液25.00 mL。煮沸除去CO2,用浓度为0.2012 mol/L的NaOH溶液返滴定过量的酸,消耗了5.84 mL。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解:
.在500 mL溶液中,含有9.21 gK4Fe(CN)6。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Zn2+的滴定度。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解答共61页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解答共61页](https://img.taocdn.com/s3/m/acfef0b179563c1ec4da7105.png)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解答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分析化学(第7版)课后习题参考解答
![分析化学(第7版)课后习题参考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f2f955c36edb6f1afe001f99.png)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1) 0.3 -0.2 -0.4 0.2 0.10.40.0-0.3 0.2 -0.3 (2)0.10.1-0.60.2 -0.1 -0.2 0.5-0.2 0.30.1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 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 12.0080、12.0095、 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 及 12.0120。
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 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 x xi 12.0104n2② s (x i x)0.0012n1解:d 1 d 2 d 3d nd 1 0.24 d 2 0.24s 1 0.28s 2 0.31ds③s0.00038④ 置信限=t sn 查表2-2,f 9时,t 0.01 3.25s3.25 0.00038 0.00128、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 存在。
《分析化学(下)》习题答案详解(第五版)
![《分析化学(下)》习题答案详解(第五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990a5352d380eb63946d31.png)
分析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详解(下)第五章配位滴定法思考题答案1.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有哪些特点?答:(1)EDTA与多数金属离子形成1?1配合物;(2)多数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较强(可形成五个五原子环); (3)EDTA与金属配合物大多数带有电荷,水溶性好,反应速率快;(4)EDTA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仍为无色,与有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加深。
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引用条件稳定常数?答: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受其它反应条件如介质浓度、溶液pH值等的影响;条件稳定常数是以各物质总浓度表示的稳定常数,受具体反应条件的影响,其大小反映了金属离子,配位体和产物等发生副反应因素对配合物实际稳定程度的影响。
3.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实际应用时应如何全面考虑选择滴定时的pH?答: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可以有效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防止被测离子水解,提高滴定准确度。
具体控制溶液pH值范围时主要考虑两点:(1)溶液酸度应足够强以消去干扰离子的影响,并能准确滴定的最低pH值;(2)pH值不能太大以防被滴定离子产生沉淀的最高pH值。
4.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如何?它应该具备那些条件?答:金属指示剂是一类有机配位剂,能与金属形成有色配合物,当被EDTA等滴定剂置换出来时,颜色发生变化,指示终点。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如下条件:(1)在滴定的pH范围内,指示剂游离状态的颜色与配位状态的颜色有较明显的区别;(2)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适中,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K’MIn>104,又要容易被滴定剂置换出来,要求K’MY/K’MIn ≥104(个别102);(3)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应易溶于水;(4)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要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可逆性。
5.为什么使用金属指示剂时要限定适宜的pH?为什么同一种指示剂用于不同金属离子滴定时,适宜的pH条件不一定相同?答:金属指示剂是一类有机弱酸碱,存在着酸效应,不同pH时指示剂颜色可能不同,K’MIn不同,所以需要控制一定的pH值范围。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7cc27d93169a4517623a380.png)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分析化学部分答案(第6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章绪论习题【1-1】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l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2+溶液的浓度。
解:已知M Zn=65.39g·mol-1。
根据溶质Zn2+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Zn2+溶液的浓度:211Zn0.3250mol L0.01988mol L 65.390.250c+--=⋅=⋅⨯【1-2】有0.0982mol/L的H2SO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问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设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V mL,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112212()c V c V c V V+=+即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解得V=2.16mL。
【1-3】在500mL溶液中,含有9.21g K4Fe(CN)6。
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Zn2+的滴定度:3Zn2+ + 2[Fe(CN)6]4- + 2K+ = K2Zn3[Fe(CN)6]2解:(1)已知46K Fe(CN)M=368.35g ·mol-1,46K Fe(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64646K Fe(CN)-1-1K Fe(CN)K Fe(CN)9.21=mol L =0.0500mol L 368.350.500m c M V =⋅⋅⋅(2)滴定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滴定剂46K Fe(CN)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Zn 2+的质量,根据46K Fe(CN)与被滴定的Zn 2+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计算出46K Fe(CN)对Zn 2+的滴定度。
246K Fe(CN)Zn 3:2n n +=:即246K Fe(CN)Zn3=2nn +462+2+2+46462+4646464646K Fe(CN)ZnK Fe(CN)K Fe(CN)Zn Zn Zn ZnZn /K Fe(CN)K Fe(CN)K Fe(CN)K Fe(CN)K Fe(CN)332=2n M c V m n M T M V V V V ===⨯⨯ 46111K Fe(CN)Zn 33==0.050065.39g L 4.90g L =4.90mg mL 22c M ---⨯⨯⋅=⋅⋅【1-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分析化学习题详解
![分析化学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a7e15d7b14e852458fb57aa.png)
5.用Q检验法,判断下列数据中,有无取舍?置信度为90%。
(1)24.26,24.50,24.73,24.63;
解: 排序:24.26,24.50,24.63,24.73, 可看出24.26与相邻数据差别最大,可疑,则
查Q值表2-4,置信度为90%时,Q表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
H2SO4, KOH, KMnO4, K2Cr2O7, KIO3, Na2S2O3?5H2O
答: K2Cr2O7, KIO3 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其他用间接法(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5.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2. 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 反应定量进行(>99.9%);反应速率快;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如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
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终点?
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sp)。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为终点(end point, ed )。
解:22.53 × 0.1250 × 2=0.2150V V = 26.20(mL)
(2)20.52 mL 0.2040 mol/L HCl溶液。
解:20.52× 0.2040 = 0.2150V V = 19.47(mL)
6.假如有一邻苯二甲酸氢钾试样,其中邻苯二甲酸氢钾含量约90%,余为不与碱作用的杂质,今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含量。若采用浓度为1.000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与控制滴定时碱溶液体积在25 mL 左右,则:
用Grubbs法及Q检验法对可疑数据决定取舍,求平均值、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置信度为95%及99%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讲解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1900633b4daa58da0114aca.png)
K4Fe(CN)6 的物质的量浓度:
c K4Fe(CN)6 =
m K 4Fe(CN)6 ( 9.21 ) mol/L M K 4Fe(CN)6*V 368.35x0.500
=0.0500 mol/L
n Zn2+: n K4Fe(CN)6 =3:2
n Zn2+
3 2
n K4Fe(CN)6
3
3
T = 2 Zn2+ /K4Fe(CN)6
故为一级化学试剂。
1.17 称取硫酸铝试样0.3734 g ,用水溶解,溶液中加入BaCl2定量沉淀 SO42-为BaSO4,沉淀经过滤、洗涤溶入0.02121 mol/L 50.00 mL EDTA标 准溶液中,过量的EDTA用11.74 mL 浓度为0.02568 mol/L 的MgCl2 标准 溶液滴定至终点。计算试样中Al(SO4)3的质量分数。
0.2mol / L 0.025L 204.22g / mol 1.0g
m2 n2M cV2M
0.2mol / L 0.030L 204.22g / mol 1.2g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
nNaOH : nH2C2O42H2O 2 4x1000
= 23.17%
解: S : SO2 : H2SO4 : 2KOH
nM w 100%
m0
1 0.108mol / L 0.0282L 32.066g / mol
2
100%
0.471g
10.3%
1.6 将50.00 mL 0.1000 mol/L Ca(NO3)2 溶液加入1.000 g 含 NaF 的试样溶液中, 过滤、洗涤。滤液及洗液中剩余的Ca2+用0.0500 mol/L EDTA溶液滴定,消耗 24.20 mL.计算试样中NaF的质量分数。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详解)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fd07361783e0912a2162afb.png)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3. 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20.39,20.41,20.43。
计算标准偏差s 及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
答:分析结果的平均值x =20.41%()()()()2412043204120412041203920122212......-+-+-=--=∑=n xxs ni i=0.02%n=3,置信度为95%时,t = 4.303,有μ=nts x ±= (20.410.05)%7. 有一标样,其标准值为0.123%,今用一新方法测定,得四次数据如下(%):0.112,0.118,0.115和0.119,判断新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置信度选95%) 答:x =0.116%,s=0.003%n=6,置信度为95%时,t = 3.182,有t 计算=n sx μ-=4003012301160⨯-...=4.667> t新方法存在系统误差,结果偏低。
1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 2.187×0.854 + 9.6×10-5 - 0.0326×0.00814; (2) 51.38/(8.709×0.09460);(3);(4)688103310161051---⨯⨯⨯⨯... 解:(1)1.868;(2)62.36;(3)705.2 ;(4)1.7×10-5。
第三章 滴定分析3.7. 计算下列溶液滴定度,以g·mL -1表示:(1) 以0.2015 mol·L -1HCl 溶液,用来测定Na 2CO 3,NH 3 (2) 以0.1896 mol·L -1NaOH 溶液,用来测定HNO 3,CH 3COOH 解: (1) 根据反应式Na 2CO 3 + 2HCl = H 2CO 3 + NaCl NH 3·H 2O + HCl = H 2O + NH 4 Cl 可以得到关系式 n Na 2CO 3 = HCl n 21, HCl NH n n =3, 所以=11000232-⋅⨯⨯L mL M c CO Na HCl =0.01068g/mL=110003-⋅⨯LmL M c NH HCl =0.003432g/mL(2) 根据NaOH 与HNO 3的反应可知 n NaOH =n HNO3 根据NaOH 与CH 3COOH 的反应可知 n NaOH =n CH3COOH所以=110003-⋅⨯LmL M c HNO NaOH = 0.01195g/mL ;=110003-⋅⨯L mL M c COOHCH NaOH = 0.01138g/mL3.8. 计算0.01135 mol·L -1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
分析化学课习题详解
![分析化学课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3ee22fb915f804d2a16c105.png)
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思 考 题1.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有哪些类型?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参比电极包括标准氢电极(SHE ),标准氢电极是最精确的参比电极,是参比电极的一级标准。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参比电极是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参比电极电位恒定,其主要作用是测量电池电动势,计算电极电位的基准。
指示电极包括金属-金属离子电极,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汞电极,惰性金属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指示电极能快速而灵敏的对溶液中参与半反应的离子活度或不同氧化态的离子的活度比,产生能斯特响应,主要作用是测定溶液中参与半反应的离子活度。
2. 直接电位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此法测定溶液pH 时,必须使用标准pH 缓冲溶液?答:直接电位法是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来确定待测离子活度的方法,其主要依据是E=Φ参比— ΦMn+/M = Φ参比—ΦθMn+/M—nFRT ln αMn+ 式中Φ参比和ΦθMn+/M 在温度一定时,都是常数。
由此式可知,待测离子的活度的对数与电池电动势成直线关系,只要测出电池电动势E ,就可求得αMn+。
测定溶液的pH 时是依据:E = ΦHg 2Cl 2/Hg — ΦAgCl/Ag — K + pH试+ ΦL , 式 中ΦHg 2Cl 2/Hg , ΦAgCl/Ag ,K ,ΦL 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常数,将其合并为K ˊ,而K ˊ中包括难以测量和计算的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所以在实际测量中使用标准缓冲溶液作为基准,并比较包含待测溶液和包含标准缓冲溶液的两个工作电池的电动势来确定待测溶液的pH 值,即:25℃时Es = Ks ˊ+ , Ex = Kx ˊ+ ,若测量Es 和Ex 时的条件保持不变,则Ks ˊ= Kx ˊ,pHx =pHs+(Ex -Es)/ ,由此可知,其中标准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确定K ˊ。
3. 简述pH 玻璃电极的作用原理。
答:玻璃电极的主要部分是 一 个玻璃泡,泡的下半部是对H +有选择性响应的玻璃薄膜,泡内装有pH 一定的·L -1的HCl 内参比溶液,其中插入一支Ag-AgCl 电极作为内参比电极,这样就构成了玻璃电极。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90dbae770bf78a6429540c.png)
Chapter 08一、是非题1. 表面吸附所引起的沉淀不纯现象可通过对沉淀的洗涤操作来预防。
√2. 当沉淀的定向速度大于其聚集速度时,所得到的沉淀通常是非晶体沉淀。
×3. 沉淀重量法中,为了使待测组份完全沉淀,沉淀剂加的越多越好。
×4. 沉淀重量法中,适当过量的沉淀剂可使沉淀的溶解损失降到最低。
√5. 当沉淀的定向速度大于其聚集速度时,所得到的沉淀通常是晶体沉淀。
√6. 陈化作用可使沉淀的颗粒度增大,所以陈化作用对于沉淀重量法总是有利的。
×7. 在沉淀重量法中,无定形沉淀的颗粒比晶形沉淀的大。
×9. 沉淀重量法中,溶液过饱和度越大,得到的沉淀颗粒就越大。
×10. 对于伴有后沉淀现象发生的沉淀体系,不能采取陈化作用来提高沉淀的粒度。
√11. 用沉淀法分离铁铝与钙镁组分时,应选用中速定量滤纸进行过滤。
×12. 沉淀的聚集速度和定向速度的大小与实验条件密切相关。
×13. 陈化作用可降低后沉淀现象发生所产生的分析误差。
×14. 沉淀的洗涤可减小表面吸附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影响程度。
√15. “再沉淀”是解决沉淀不纯的有效措施之一。
√16. 对于晶格有缺陷的晶体沉淀,可通过陈化作用使之完整。
√17. 待测组分称量形式的分子量越大,被测组分在其中的份额越小,则沉淀重量法准确度就越高。
√18. 溶解度小的胶体沉淀时,宜用沉淀剂的稀溶液进行洗涤。
×19. 陈化作用有利于提高沉淀的粒度,保证沉淀的纯度。
×20. 用沉淀重量法分析待测组分时,沉淀剂的过量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
√21. 沉淀过滤时,应将沉淀连同母液一起搅拌均匀后,再倾入滤器。
×22. 沉淀洗涤时,洗涤剂选择的原则是“相似相溶”原理。
×23. 对待组分进行沉淀时,陈化作用的目的是使小颗粒沉淀变为大颗粒沉淀。
√24. 沉淀洗涤的目的,就是要除掉因发生表面吸附现象而引入的可溶性杂质。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1cfc4fc66edb6f1afe001fa7.png)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习题解答】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111324. ()()a C mol L NH C mol L NH Cl --⋅+⋅直接参考水准:HCl, NH3和H2O42:[][][]PBE H NH OH C ++-+=+b .111233()()C mol L NaOH C mol L H BO --⋅+⋅直接取参考水准:332,,NaOH H BO H O123:[][][]PBE H c OH H BO +--+=+c .+⋅-4311)(PO H L mol C HCOOHL mol C )(12-⋅直接取参考水准:H 3PO 4 , HCOOH , H 2O][][3][2][][][:342442-----+++++=HCOO PO HPO PO H OH H PBE13. 0.1d mol L FeCl -⋅直接取参考水准:Fe 3+,H 2O223:[][][()]2[()]3[()]PBE H OH Fe OH Fe OH Fe OH ++-+=+++2. 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
a. 0.10 mol·L -l H 3BO 3;b. 0.10 mol·L -lH 2SO 4;c .0.10 mol·L -l 三乙醇胺 d. 5.0×10-8 mol·L -lHCle .0.20 mol·L -lH 3PO 4。
1011a 10a +61. 5.810 5.81010c 0.10100K 5.810 [H 7.610 pH=5.12w a K mol L -----⨯⨯⨯=⨯>=>⨯=⨯⋅-1033a 解:已知H BO 的K =5.810,cK =0.10,所以可以用最简式进行计算。
22422-2-+-2442+222. 1.010 [H ]=[]+[OH ]+c []+c=c[][H ][][]20a a a a ab H SO K K SO SO cK H K H c H cK -+++=⨯≈+++--=已知的,一级离解完全。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 - 检验(DOC)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 - 检验(DOC)](https://img.taocdn.com/s3/m/e9734978783e0912a2162a72.png)
课后习题答案详解(部分)第三章4.解:(1)NH 4H 2PO 4:[H +]+[H 3PO 4]=[OH -]+[HPO 42-]+2[PO 43-](2)H 2SO 4(C 1)+HCOOH(C 2):[H +]=[OH -]+[HSO 4-]+2[SO 42-]+[HCOO -](3)NaOH(C 1)+NH3(C 2):[H +]+C 1+[NH 4+]=[OH -](4)HAc(C 1)+NaAc(C 2):[H +]=[OH -]+[Ac -]-C 2(5)HCN(C 1)+NaOH(C 2):[H+]+C 2=[OH -]+[CN -]5.解:① [OH -]+[H 2AsO 4-]+2[HAsO 42-]=[H +]②2[Mg 2+]=[OH -]+[Br -]8.解:HCl+NaOH==NaCl+H 2O2HCl+CaO==CaCl 2+H 2OmL 0.004793g/0.00437436.540HCl/NaOH =⨯=T mL 0.003355g/0.004374236.556HCl/CaO =⨯⨯=T 9.解: CaCO 3 ~ 2HCl %2.98%1002500.010454.209.100%100)mmol (454.2)00.131225.0252600.0(21213s HCl =⨯⨯⨯=⨯⨯==⨯-⨯==-m n M w n n 碳酸钙碳酸钙碳酸钙碳酸钙 10.解:①p K a1=1.92,p K a2=6.22 ② 4.07)p (p 21pH a2a1=+=K K 第四章3.解:①0.10mol/L NaH 2PO 4 :两性物质溶液,用最简公式计算64.4)12.72)=+=+=.16(21p (p 21pH 2a 1a K K 注:此时公式中的K a1和K a2对应于磷酸的第一和第二步离解。
②0.05mol/L HAc 和0.05mol/L NaAc 混合溶液:缓冲溶液,用缓冲溶液公式计算76.405.005.0lg 76.4lg =+=+= p pH a 酸碱c c K ③0.1mol/L NaAc 溶液:碱性溶液,按一元弱碱公式计算8.88pH mol/L H mol/L [O H HAc a,w b -=⨯=⨯=⨯⨯===-+---)(103.1][)(1067.71076.1101.0]96514K K c cK④0.10mol/L NH 4CN ,两性物质溶液,用最简公式计算9.23 .25(21 p (p 21 p (p 21pH HCN ,a NH ,a 2a 1a 4=+=+=+=+)21.99))K K K K ⑤0.10mol/L H 3BO 3,一元弱酸溶液,用最简公式计算13.5pH)mol/L (1035.7104.510.0]H [610a =⨯=⨯⨯==--+cK⑥0.05mol/L NH 4NO 3,一元弱酸溶液,用最简公式计算 28.5pH )mol/L (1029.5106.505.0]H [610NH a,4=⨯=⨯⨯==--++cK5.解:①HA 的摩尔质量 )(mol 10708.3100020.410900.0)()(3NaOH HA NaOHHA -⨯=⨯===cV n cV n )(g/mol 1.33710708.3250.13HA HA HA HAHA HA =⨯===-n m M M m n 5902.4a a 4a HA NaA a 43HA a 1026.110 902.4p 30.40029664.010416.7lg p lg p pH )m ol (10416.7100024.80900.0NaA )m ol (0029664.0100024.80900.010708.3 4.30pH HA -----⨯====⨯+=+=⨯⨯⨯-⨯=K K K n n K n K =的物质的量=生成=剩余量=此时,。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09f863ddccda38376baf2b.png)
解:根据pKa+ pKb=14可得:
(1)CN-:pKb=14-9.21=4.79
(2) HCOO-:pKb=10.26
(3)C6H5O-:pKb=4.05
(4)C6H5COO-:Kb=9.79
(3)对于酸碱反应的本质认识不同。质子理论认为各种酸碱反应过程都是质子的转移过程,而电离理论则将酸碱反应分为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离解反应及盐的水解反应。
2.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NH4+,HPO42-,HCO3-,H2O,苯酚。
答:上述酸的共轭碱分别为:HPO42-,NH3,PO43-,CO32-,OH-,C6H5O-。
Na2SO4为强酸强碱盐,所以其溶液的pH=7;
NH4NO3为强酸弱碱盐,NH4+可给出质子,使溶液的pH<7;
处于大气中的水会吸收空气中的SO2、CO2气体,生成H2SO3、H2CO3,由于二者均为二元弱酸,可给出质子使溶液呈酸性,因此其pH<7。
习题4-1
1.下列各种弱酸的pKa已在括号内注明,求它们的共轭碱的pKb;
(3)NH4H2PO4PBE: [H+] + [H3PO4] = [OH-] + [NH3] + 2[PO43-] + [HPO42-]
9.为什么弱酸及其共轭碱所组成的混合溶液具有控制溶液pH的能力?如果我们希望把溶液控制在强酸性(例如pH<2)或强碱性(例如pH>12)。应该怎么办?
答:由弱酸及其共轭碱(HA-A-)所组成的混合溶液之所以能够控制溶液的pH,是因为当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时,溶液中的A-将与加入的H+反应生成HA,从而使溶液中[H+]变化很小;相反,当加入少量碱时,溶液中存在的HA将与加入的OH-发生反应,使溶液中[OH-]基本保持恒定。
分析化学后答案及思考题
![分析化学后答案及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5fbbbefab069dc50220170.png)
第二章 习 题1.已知分析天平能称准至±0.1mg ,要使试样的称量误差不大于0.1%,则至少要称取试样多少克?解:设至少称取试样m 克,由称量所引起的最大误差为±0.2mg ,则%100102.03⨯⨯-m≤0.1% m ≥0.2g答:至少要称取试样0.2g 。
2.某试样经分析测得含锰质量分数(%)为:41.24,41.27,41.23,41.26。
求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
解: )(426.4123.4127.4124.41+++=x % = 41.25% 各次测量偏差分别是d 1=-0.01% d 2=+0.02% d 3=-0.02% d 4=+0.01%d)(401.002.002.001.01+++=∑==ndi ni % = 0.015% 14)01.0()02.0()02.0()01.0(1222212-+++-=∑==n di ni s %=0.018%CV=x S×100%=25.41018.0⨯100%=0.044%3.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20.39,20.41,20.43。
计算标准偏差s 及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
解:x =343.2041.2039.20++%=20.41% s=13)02.0()02.0(22-+%=0.02% 查表知,置信度为95%,n=3时,t=4.303 ∴ μ=(302.0303.441.20⨯±)% =(20.41±0.05)% 4.水中Cl -含量,经6次测定,求得其平均值为35.2 mg .L -1,s=0.7 mg .L -1,计算置信度为90%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解:查表得,置信度为90%,n=6时,t=2.015 ∴ μ=ntsx ±=(35.2±67.0015.2⨯)mg/L=(35.2±0.6)mg/L 5.用Q 检验法,判断下列数据中,有无舍去?置信度选为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3. 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20.39,20.41,20.43。
计算标准偏差s 及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
答:分析结果的平均值x =20.41%()()()()2412043204120412041203920122212......-+-+-=--=∑=n xxs ni i=0.02%n=3,置信度为95%时,t = 4.303,有μ=nts x ±= (20.410.05)%7. 有一标样,其标准值为0.123%,今用一新方法测定,得四次数据如下(%):0.112,0.118,0.115和0.119,判断新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置信度选95%) 答:x =0.116%,s=0.003%n=6,置信度为95%时,t = 3.182,有t 计算=n sx μ-=4003012301160⨯-...=4.667> t新方法存在系统误差,结果偏低。
1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 2.187×0.854 + 9.6×10-5 - 0.0326×0.00814; (2) 51.38/(8.709×0.09460);(3);(4)688103310161051---⨯⨯⨯⨯... 解:(1)1.868;(2)62.36;(3)705.2 ;(4)1.7×10-5。
第三章 滴定分析3.7. 计算下列溶液滴定度,以g·mL -1表示:(1) 以0.2015 mol·L -1HCl 溶液,用来测定Na 2CO 3,NH 3 (2) 以0.1896 mol·L -1NaOH 溶液,用来测定HNO 3,CH 3COOH 解: (1) 根据反应式Na 2CO 3 + 2HCl = H 2CO 3 + NaCl NH 3·H 2O + HCl = H 2O + NH 4 Cl 可以得到关系式 n Na 2CO 3 = HCl n 21, HCl NH n n =3, 所以=11000232-⋅⨯⨯L mL M c CO Na HCl =0.01068g/mL=110003-⋅⨯LmL M c NH HCl =0.003432g/mL(2) 根据NaOH 与HNO 3的反应可知 n NaOH =n HNO3 根据NaOH 与CH 3COOH 的反应可知 n NaOH =n CH3COOH所以=110003-⋅⨯LmL M c HNO NaOH = 0.01195g/mL ;=110003-⋅⨯L mL M c COOHCH NaOH = 0.01138g/mL3.8. 计算0.01135 mol·L -1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
解:根据CaO 和HCl 的反应可知n CaO =21n HCl所以 T CaO/HCl =110002-⋅⨯L mL M c CaOHCl = 0.0003183g/mL3.9.已知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求此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及它对铁的滴定度。
解:用KMnO 4滴定法测定CaCO 3是通过间接滴定法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反应: Ca 2+ + C 2O 42- → CaC 2O 4↓ CaC 2O 4 + 2H + → H 2C 2O 4 + Ca 2+5C 2O 42- + 2 KMnO 4 + 16 H + → Mn 2+ +10CO 2 + 8H 2O + 2K +所以 n KMnO4 =52n CaCO3 c KMnO4=52×343CaCO /KMnO CaCO M 1000T L/mL ⨯ = 0.02000mol/LKMnO 4 滴定法测定铁的基本反应是KMnO 4 + 5Fe 2+ + 8 H + → Mn 2+ + 5Fe 3+ + 4H 2O + K + 所以 n Fe = 5 n KMnO4=1100054-⋅L mL M c Fe KMnO = 0.005585g/mL3.11. 滴定0.1560g 草酸的试样,用去0.1011 mol·L-1NaOH 22.60mL.求草酸试样中 H 2C 2O 4·2H 2O 的质量分数。
解:根据草酸和NaOH 的反应可知n H2C2O4·2H2O =NaOH n 21'所以=g/mg m M V c s O H O C H NaOH NaOH 1000224222⨯⨯⋅=92.32%3.12. 分析不纯CaCO 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时,称取试样0.3000g ,加入浓度为0.2500 mol·L -1的HCl 标准溶液25.00mL 。
煮沸除去CO 2,用浓度为0.2012 mol·L -1的NaOH 溶液返滴过量酸,消耗了5.84mL 。
计算试样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解:本题为返滴定法,先加入过量的HCl 标准溶液,将CaCO 3中的CO 2除去后,再用NaOH 标准溶液返滴剩余的HCl ,由此计算CaCO 3的质量分数。
因为 n CaCO3=21n HCl()%g/mg m M V c V c s CaCO NaOH NaOH HCl HCl 1001000213⨯⨯-⨯=3CaCO ω= 84.66%第四章酸碱滴定法习题4-14.6()计算浓度为0.12 mol·L-1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括号内为p Ka)。
(1)苯酚(9.95);(2)苯酚钠4.8计算下列溶液的pH:(1)0.1mol·L-1NaH2PO4;4.9一溶液含1.28 g·L-1苯甲酸和3.65 gl·L-1苯甲酸钠,求其pH值。
习题4-34.15 称取混合碱试样0.9476g,加酚酞指示剂,用0.278 5 mol·L—1HCI溶液滴定至终点,计耗去酸溶液34.12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终点,又耗去酸23.66 mL。
求试样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4.16 称取混合碱试样0.6524g,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99 2mol·L-1HCI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酸溶液21.76mL。
再加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终点,又耗去酸溶液27.15 mL。
求试样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4.28 有一纯的(100%)未知有机酸400mg,用0.09996mol·L-1NaOH溶液滴定,滴定曲线表明该酸为一元酸,加入32.80 mLNaOH溶液时到达终点。
当加入16.40 mL NaOH溶液时,pH为4.20。
根据上述数据求:(1)酸的pK a;(2)酸的相对分子质量;(3)如酸只含C、H、O,写出符合逻辑的经验式(本题中M C=12、M H=1、M O=16)。
第五章沉淀滴定法5.16 将30.00mL AgNO3溶液作用于0.1357 gNaCl,过量的银离子需用2.50ml NH4SCN滴定至终点。
预先知道滴定20.00mL AgNO3溶液需要19.85ml NH4SCN 溶液。
试计算(1) AgNO3溶液的浓度;(2) NH4SCN溶液的浓度。
5.18 将0.1159 mol·L-1 AgNO3溶液30.00mL加入含有氯化物试样0.2255g的溶液中,然后用3.16mL0.1033 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
计算试样中氯的质量分数。
5.19 仅含有纯NaCl及纯KCl的试样0.1325g,用0.1032mol·L-1 AgNO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AgNO3溶液21.84mL.试求试样中NaCl及KCl的质量分数。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5.2 pH=5时,锌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
pH=5时,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2+?5.3假设Mg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在pH=6时,镁与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条件下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
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5.5计算用0.0200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5.10分析含铜、锌、镁合金时,称取0.5000g试样,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 试液。
吸取25.00mL,调至pH=6,用PAN作指示剂,用0.05000mol·L-1 EDTA 标准溶液滴定铜和锌,用去37.30mL。
另外又吸取25.00mL试液,调至pH=10,加KCN以掩蔽铜和锌,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Mg2+,用取4.10mL,然后再滴加甲醛以解蔽锌,又用同浓度EDTA溶液滴定,用去13.40mL。
计算试样中铜、锌、镁的质量分数。
5.11称取含Fe2O3和Al2O3试样0.2015g,溶解后,在pH=2.0时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加热至50℃左右,以0.02008 mol·L-1的EDTA滴定至红色消失,消耗EDTA15.20mL。
然后加入上述EDTA标准溶液25.00mL,加热煮沸,调节pH=4.5,以PAN为指示剂,趁热用0.02112 mol·L-1 Cu2+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8.16mL。
计算试样中Fe2O3和Al2O3的质量分数。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6.1 计算在H2SO4介质中,H+浓度分别为 1 mol·L-1和0.1 mol·L-1的溶液中VO2+/VO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ϕθ=1.00 V)6.2 根据ϕθHg22+/Hg和Hg2Cl2的溶度积计算ϕθHg2Cl2/Hg。
如果溶液中Cl-浓度为0.010 mol·L-1,Hg2Cl2/Hg电对的电位为多少?6.5 计算pH = 10.0,c NH 3= 0.1 mol.L-1的溶液中Zn2+/Zn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已知锌氨配离子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gβ1 =2.27, lgβ2 =4.61, lgβ3 =7.01, lgβ4 = 9.067;NH4+的离解常数为K a =10-9.25。
6.7 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 g,在酸性溶液中将试样与0.6700 g纯Na2C2O4充分反应,最后以0.02000 mol·L-1 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Na2C2O4,至终点时消耗30.00 mL。
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