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信奉纳粹主义的思想根源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与近现代人的存在之谜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与近现代人的存在之谜在近现代哲学史上,存在主义哲学以其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研究而备受瞩目。
而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之一,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思想对于探讨近现代人的存在之谜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哲学观点以及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它与其他任何存在不同。
他对人的存在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探索了存在的本质与意义。
在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性”这一概念,他认为存在性是人类存在的根本特征,它表现在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思考和对世界的理解中。
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人的存在是被动的、有限的和有束缚的。
他主张人类存在是一种“被抛掷”的存在,人在出生之前没有选择自己的存在,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死亡。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生命是在时间之中有限地存在,也正是因为有限性,人类才更加关注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对近现代人的存在之谜提出了深刻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复杂与快节奏,个体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中常常感到迷茫和焦虑。
传统的价值和意义观在现代社会中不再适用,人们不再能够找到确切的答案来回答自己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试图回答人类存在的意义问题,他认为人的存在是一个持续的追问和探索过程。
他强调了个体对自身存在的独立思考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对于近现代人来说,关注自身的存在意义,思考自身价值和对世界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海德格尔的思想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过于抽象和理论化,与实际生活相脱离,无法解决人们真实面临的问题。
另外,海德格尔本人在思想和行为上也受到了批评,他曾公开支持过纳粹党,这也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之,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对于近现代人的存在之谜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
他的观点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人类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讨论和研究。
如何解读海德格尔_答申林先生
( 哲学研究 2002年第10期)如何解读海德格尔答申林先生邓晓芒申林先生在 哲学研究 2002年第5期发表了 对海德格尔的误读 一文(以下简称 申文 ,引文只注页码),针对我的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一文(见 哲学研究 2000年第8期)进行了一种纯粹学理的批评。
这种批评就事论事,态度严肃,是值得提倡和钦敬的。
现在的问题是,申先生对我的三点批评是否击中了要害,以及他对海德格尔的辩护是否成功?本文想就此与申先生再作探讨,并就教于国内众多的 海学 研究专家。
一、 泰然任之 与 精神胜利法我在拙文中曾说过,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一方面 利用 ,另一方面让这些技术对象 作为某种无关乎我们的内心和本质的东西 而 泰然任之 (三个引号中均为海德格尔的原话),并由此批评海德格尔这种逃入 内心 的办法是 精神胜利法 : 似乎只要我们不去想它,它就可以不对我们发生影响 。
申文对此评论道: 此论纯属子虚乌有。
海德格尔所谓 泰然任之 是指不要剥夺存在者自身的存在权利,让存在者如其所是地存在,而不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剥夺存在者存在的丰富性,使其沦为纯粹的对象。
(第46页)然而,申文接下来马上又承认,海氏的 泰然任之 本身就有两方面的意思,即既要无可奈何地听凭技术对象在现实生活中支配我们( 说是 ),又不让我们自己内心的生命本质受到它的伤害( 说不 ), 也就是说既不能 盲目抵制 ,也不能任其 奴役 。
(第47页)既然如此,申文对 泰然任之 的解释与我的解释又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呢?显然,海氏的 泰然任之 只不过是在技术对象和我们 内心 之间划出了一道界限,有些像康德对同一个东西的现象和物自体划界的意思。
那么,海德格尔这种在现实中不能拒绝技术对象、内心却保持清高和高傲的双重态度不正是一种 精神胜利法 吗?我把这种双重态度的实质归结为实践态度和认识态度的分裂,这一区分却被申文称之为对海德格尔的 近代语境的误读 (第49页)。
现象学诸人物(杂谈)
现象学诸人物(2011-03-26 14:39:30)标签:杂谈综述现象学是二十世纪德法哲学(一般称为欧洲大陆哲学)的主流,其次是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
与其对应,上个世纪英美哲学的主流是分析哲学,其次是实用主义、科学哲学。
现象学的代表人物,可以分前三巨头,后三巨头。
前三巨头是,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
后三巨头是,萨特,梅洛-庞蒂,伽达默尔。
萨特与梅洛-庞蒂是法国人,其他人都是德国人。
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创始人,德国犹太人。
舍勒是现象学第二号人物,与胡塞尔亦师亦友。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
现象学,最著名的人物是海德格尔,人们耳闻目睹的是其著作《存在与时间》。
萨特与梅洛-庞蒂主要受海德格尔的影响。
伽达默尔是海德格尔的学生。
现象学以晦涩难懂而著称。
分析哲学,最杰出的人物是维特根斯坦,奥地利犹太人。
维特根斯坦跟希特勒小时候是同校同学,他们有一张合影照片,他们还是同年同月生。
据有人考证,希特勒仇恨犹太人,跟维特根斯坦有关。
当时,维特根斯坦人长的帅,成绩又好,家庭富裕;希特勒模样一般,成绩不好,家庭贫困,唯一的特长是美术,希特勒擅长风景画。
回到事物本身。
是现象学的口号。
现象学是一种方法。
辩证法也是一种方法。
与我们日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有区别的。
直观到的现象,就是事物的本质。
本质不是独立于现象之外的东西,本质实际是最佳角度显现的现象(特别是对范畴事物来说,从而有本质直观)。
维特根斯坦的回应:所谓直观,不过是语言游戏中的熟悉。
分析哲学,定义无休止的追问,导致循环定义。
现象学截断此一困境,所有的概念都是循环论证的,知识怎么可能?比如出生时,必然有不证自明的东西,本质直观。
维特根斯坦的反驳:所谓的直观不过是一种熟悉,生活世界充满语言游戏。
古希腊:认识你自己。
现象学的意识自识问题,唯识论早在1500年前就进行过深刻讨论。
最后护法提出了意识四分说: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自证分与证自证分,可以参考华严宗金狮子章,双镜喻,两个镜子相互对照,是同一意识内的现量,不存在时间的无限性,不是恶无限。
解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解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德国乃至欧洲最疯狂的哲学家,反基督教传统的斗士,以一句“上帝死了”作为终结道德评判的标志口号闻名于世。
尼采自己和多数研读尼采的后人,都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作尼采的哲学代表作,视为其最主要、最本真的文章,其影响也的确最大。
然而,尼采在书中是自己说话吗?不,是查拉图斯特拉在说。
尼采是查拉图斯特拉吗?难讲。
尼采可以说,书中的话都是查拉图斯特拉、而不是尼采“如是说”。
他仅仅是纪录者,像柏拉图写的对话,不是柏拉图在说,而是“他的角色”苏格拉底及其学生在说(施特劳斯)。
查拉图斯特拉难道不会是一个角色?出身于路德宗牧师家庭的尼采,极为欣慕路德在德语方面的历史功绩和影响力,将路德作为自己在德语上要达到的目标。
然而,尼采在德语诗作方面的努力失败了。
〔3〕这并非因为,尼采之前,歌德(尼采最敬佩的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olderlin)、诺瓦利斯(Novalis)、毕希纳(Buchner)、克莱斯特(Kleist)在德语诗言方面撒尽才性,而是因为尼采自己作为诗人的才性天生不足。
要是尼采真有盖世诗才,像里尔克(Rilke)或者特拉克尔(Trakel),要在德语诗言史上占据超人地位,并非没有可能。
尼采的诗同海德格尔的诗一样,让诗人笑掉牙;尼采的散文和格言文体,至多与荷尔德林、施勒格尔(Fr.Schlegel)、诺瓦利斯持平,风格不同而已。
尼采是哲人,而不是文人。
他的所谓“诗化”或格言文体,仅仅作为哲学文章,才显出其超人气象。
即便这种哲学文体,也不是尼采的独创。
熟悉席勒、荷尔德林、诺瓦利斯、施勒格尔的人都知道,无论哲学的所谓“诗化”还是格言体,都是德国浪漫派的成就。
即便这种成就也不是德国浪漫派的独创,不过是亚理士多德之前、尤其是柏拉图之前文体的复活。
如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最具叙述特色、个性才情的文章,这种个体独特性是什么?问题仍然是:尼采是谁?既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哲学著作,作为西方的哲学著作,叙说者的名字竟然是一个非西方传统中人,既非尼采心仪的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不是《悲剧的诞生》中迷拜的希腊神人狄奥尼索斯。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2010-11-30 15:56人物简介马丁·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一位重要的哲学家。
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
换句话说,海德格尔相信所有对存在的探讨焦点放在个别存在物/实体及其性质。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一个对存在更可信的分析是查探已经了解的存在物的基础或者促成存在物如实体展现的背后基础。
但是自从哲学家都忽略了这个更基本理论前期的存在,并且以此推导其他理论,错把那些理论在各处应用,终于混淆我们对存在及人类存在的理解。
为免这些深层误解,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新方式来进行,重踏哲学历史足迹,一步一步出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起,海德格尔开始了对西方哲学史的系统性的阐释。
他从现象学的、解释学的、存在论的角度研究了一些重要哲学家的著作,并且试图将这些著作未被思考过的前提和偏见展示出来。
根据海德格尔的说法,所有至今的哲学蓝图,都是对世界的单向度的理解,这种单向度,他认为是所有形而上学的标志。
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这种形而上学的对世界的理解,在现代"技术"中达到了顶峰。
"技术"这个概念,他不仅理解成一种中性的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且他试图去展示:通过技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
根据他的观点,由于技术,我们从实用的角度,去看待地球。
由于技术的全球性传播,和毫无节制的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海德格尔在技术中看到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危险。
他把艺术看成是技术的对立面,并且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他根据荷尔德林的诗,领会到了对于单纯的技术性的世界关联方式的替代方式。
海德格尔曾尝试引领哲学家脱离形而上学及知识论的问题而朝向本体论的问题。
这就是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影响了很多哲学家;葛达玛(Hans-Georg Gadamer,又译伽达默尔)、汉斯·尤纳斯(Hans Jonas)、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苏比里(Xavier Zubiri)、卡尔·洛维特(Karl L?with)、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尚-吕克·农西(Jean-Luc Nancy)及菲利普·拉古·拉巴特(Philippe Lacoue-Labarthe)都曾研究他的著作。
美学原理海德格尔课件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 经恬然澄明了。 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
在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视阈中,有两种生存样式,一种是非本真的,另一种是本真的。 非本真的存在方式又被称之为沉沦,沉沦的现身情态是“怕”,而本真的存在方式则以“畏” 的启示,转换成一种使此在个别化的展开状态。 德格尔提出了一个“畏”这一情绪,使得本真成为可能,畏没有具体对象, 而是人类有限性的表现,此在的基本存在即为——操心。畏袭来,此在出离自身体,并意识到自己的有 限性。畏在畏之中,它是无而且在无何有之乡,此在害怕沉沦,并有了本真状态。畏使此在看到了自身 的终极——死。 海德格尔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它是时间的到时并且无法被经验,他使得此在谋划自身——向死 而生,此时出现了“良知”呼唤此在。此在在这种良知中见到了本真能在的生存结构。
很多读者,包括其过去的学生哈贝马斯,把它理解为海德格尔对国家社会
主义许下承诺的证据。
海德格尔思想的 核心是:个体就是 世界的存在。
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 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
海德格尔还认为人 类处于矛盾之中
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 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 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 不复存在
The Ister(《伊斯特河》)(2004年), 故事内容根据海德 格尔1942年的讲课。
Being There(1979年), 题材触及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 和被人久遗了自己的存在。
与纳粹同行:海德格尔的“国师梦”
与纳粹同行:海德格尔的“国师梦”摘要:一个头脑那么聪敏的哲学家,为什么竟然崇拜希特勒,并愿意为他效劳?海德格尔为自己辩护:他想成为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引导希特勒走上正路。
不过,事实证明,通过思想驾驭野蛮,不过是自欺欺人。
因为独裁者只需要奴才,不需要“帝王师”。
为了空幻的“帝王师”,海德格尔竟然和纳粹成为“同行人”,这是德国哲学之耻,也是海德格尔至死洗刷不掉的的人生之耻。
本文授权转自川上人曰1933年4月7日是人类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黑暗的日子。
当天,担任德国总理两个多月的希特勒颁布《重设公职人员法》,宣布解聘所有与纳粹主义原则不相符合的公职人员。
很快,德国境内就掀起了一场对德国公职人员的“一体化”运动。
在大学校园中,“一体化”运动则演化为一场驱逐有犹太血统、有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清洗运动”。
就在《重设公职人员法》出台的当天,位于德国西南边陲的弗莱堡大学中的纳粹分子就立即行动起来。
这所大学成立于1457年,不但是德国最为古老的大学之一,而且久负盛名,但是纳粹的喧嚣与骚动也进入安静的校园。
该校的纳粹大学生张贴海报宣布:“我们最危险的对手是犹太人以及雇佣他们的人。
犹太人只会有犹太人的想法,当他们自称为'德国人’的时候,他们肯定在说谎!”这种赤裸裸的反犹主义,让具有民主思想的校长默伦多夫非常愤怒。
他命令将这些海报除去,结果自己却被纳粹德国教育部长撤职,取而代之的是著名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当时海德格尔44岁,已经是德国哲学界的翘楚。
6年前出版的《存在与时间》,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
他自称是“非政治人士”,一直埋头忙于创造自己的哲学——存在主义,可是他也关注着时局与国家的走向。
海德格尔不满于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以“个人”为出发点的各种原则,比自由市场经济、政治代议制、法律对个人自由的保护等。
这与“反现代主义”的纳粹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海德格尔觉得可以与之合作。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1889——1976)十七岁时,被《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所吸引,所以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
他说:人是向死得存在。
这一命题使他被看做是二十世纪悲观主义的代表。
加入了纳粹党,战后被剥夺了在大学授课的资格,对于《形而上学导论》的演讲中他所提出“这个运动的内在的真理和伟大”的言语,在后来结集出书时他也不曾删除最富盛名的作品是《存在与时间》,他似乎总是在谴责人们忘记思考存在的意义人生三态:烦、畏、死烦:因为人生在世,你不得不和东西打交道,所以不免繁忙;又不得不和各种人打交道,所以烦神,两种烦组合在一起,那就是烦心。
畏:所谓害怕,则不是像女孩子怕老鼠怕蟑螂,那都是有具体害怕对象的害怕,他所谓害怕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是无名之怕,一种无端的恐惧。
死:人们不会否认终有一死这一真理,但是由于人们沉湎与现实的世俗的生活。
所以意识不到真实的自我是向死而存在的。
人们总是把死亡理解为类似道路的终点,它离我尚有一段距离,死还不属于我。
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死就是一个深渊,在人生旅途的脚下,随时可能跌落下去。
若是真的毫无希望,海德格尔也就无需写作,放下笔等死就好,在他眼中,如果要冲破无希望的障碍,首要前提是认识人生的三态。
老的哲学,即形而上学,最大问题就是让人不能认识到存在的有限性,误导人们,使得人们不能面对存在问题。
此在的含义:“此在”是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基本概念。
他称万物和众生为“在者”,称人是“众多在者中的一个在者”,人的在被叫做“此在”。
他说:“此在,也就是说,人的在此在的在世有两个基本“样式”(一)烦(烦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生存状态)人作为在世之在,首先必须满足维持自己生存的物质资料,与物打交道,每天忙忙碌碌,必然会烦忙。
人与人的交际关系异化,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好需烦神,处理不好更烦神,因此与人打交道是一个烦神的过程。
(二)沉沦海德格尔称沉沦是“此在当下而且多半寓于所烦心的世界”。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是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批评西方2400年来的本体论哲学传统,指出这种本体论是“存在者”(Seiende)的本体论,而不是“存有”(Sein)的本体论。
他通过改造胡塞尔的现象学,完成从意识哲学到生存哲学的过度。
如果说胡塞尔的现象学致力于描述现象间的基本的规定性(基本属性),从而达到认识本质的目的的话,那么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则致力于揭示此在(Dasein)的基本结构,阐明一切本质之意义来源的生存论基础。
生平马丁·海德格尔于1889年9月26日生于德国巴登邦的梅斯基尔希(Meßkirch)。
这是德国南部的乡村小镇。
他父系的祖先都是小农和小手工业者。
他父亲弗里希·海德格尔是个箍桶匠,并兼任该镇的一个天主教堂的司事。
他母亲也是天主教徒。
他早年的学业与天主教密切相关。
1903年,他14岁那年去康斯坦茨的一所天主教寄宿中学读书。
3年后,1906年秋,他由康斯坦茨转到弗莱堡的大主教圣·乔治中学寄宿舍,在那里的贝托尔德文科中学学习。
该校中学校长在对他的毕业评语中写道:“有天赋,很勤奋,品行端正。
……矢志神职,选择坚定,且有做僧侣的倾向,极有可能申请加入耶稣会。
”11909年9月30日海德格尔在惕西斯(福拉尔贝格山的)弗尔德教堂加入耶稣会见习生的行列。
两周后,由于他心脏病发作,被解除了见习生的资格。
但海德格尔并没有因此放弃神学学习。
他又去申请当弗莱堡神学寄宿学院的候补生。
1909年冬季学期,他开始了在那里的神学学习。
三个学期之后,他的心脏病又复发了。
他按神学院寄宿舍的医生的建议,于1911年2月离开神学院,回到家乡休养了一个学期。
他的上司得到的印象是:“这位天才的神学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太不稳定,难以适应以后服务教会的艰辛工作。
”2由于两次心脏病发作,海德格尔放弃了神学学习。
1911年冬季学期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自然科学系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系注册,但他的主要兴趣是哲学。
从虚无主义论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关系——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解读
达 尔 梅 耶 尔 ( rdD ln y )他 认 为 有 另 一 个 超 越 意 Fe a ar , h
某种政 治上 的诉求 , 而且这 种 诉求 可 以通过 某种 政治 运动 , 比如说 纳粹运 动而实 现 ?正如 齐默尔 曼所 指 出
弗莱堡 大学 校 长 , 并多 次发表 演讲 宣传 国家社 会主 义 的意识 形态 , 而且 对于奥 斯维 辛集 中营 的恐 怖不 发一 词, 这 都揭示 l r他效忠 同家 社会 主义 的事实 。该 派 的主要 代表人 物有 罗克摩 尔 ( o o k oe 、 鲁格 T m R c m r)施 ( n lg )杰 夫 ・ HasSu a 、 柯林 斯 、 ( ee L n ) 。 朗 B rl a g 等 4  ̄ 派 此派 别 的主要观 点是认 为海德 格 尔的政 10 - t 治行 为有 其牛 学 上 的根源 。 派的 主要做法 是通 过批 千 该 判海 德 格尔 存存 哲 学 的某 些 预设 前 提 与核 心概 念 来 揭水其 在伦 理政 治上 的危 险性 。 派 的主要代 表人 物 此
结 为虚 无 主 义 和 对存 在 的 遗 忘
为 了解 决 这 个 处境 , 海德 格 尔诉 诸 纳 粹 运 动 显 然 . 粹 运动 没有 解 决 人 类 面 临的 这 个 纳
问 题 . 是 . 个 问 题 却 揭 示 了他 的 思 想 与 纳 粹 主 义 的 毁 灭 性 的 意 识 形 态 相 提 并 论 , 但 这
重 庆科 技 学 院 学报 ( = j会科学版 ) 21年第4 叶 01 驯
Ju l fC o g i n m i fSi c n eh o g (oi c n e E i n N . 2 1 o ma o h nqn U i s y o c n e a d T c nl y Sc lSi c s d i ) g v t e o a e t o o4 0 1
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海德格尔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一一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说."我在等待神的来临。
"有时候人信仰宗教,却离开了存在的根源,因为人把宗教视为现实世界中的工具来使用,相信自己死后可以升天堂,但这往往只是心理自我安慰的心灵幻觉而已!海德格尔则告诉人们要以真诚、开放的态度,揭开被遮蔽的世界,寻找真理的真相,以等待神的来临。
引言时代背景海德格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
他的影响力极为广泛,也极为深刻。
这是因为他充分掌握到根本的问题,也就是形而上学。
一个人的思想如果偏重于有形可见的一切,譬如,努力追求对宇宙的认识,他所能产生的心得就仅止于向外了解物质世界。
或者,如果他只注意到人的问题,如加缪、萨特等哲学家,便仅能专注于人的世界,对历史、社会、文化有其评论与见解。
然而,形而上学则是探讨这两者最后的根源。
天地间的存在之物有二:自然的世界与人类的世界。
但是,这两者的存在均无必然的理由。
世界可能因战争而整个毁灭,人的生命更是短暂,连文化也可能被我们自己所破坏。
既然这两者没有最后的保障或内在的根据,它们为什么又会存在呢?因此,哲学家研究形而上J学,就是要深入这些现象的背后,询问这两个世界既然没有内在的基础,但它们事实上又存在,那么一定有别的理由,这个理由便称作"终极的世界"。
相对于我们的有限,它是无限的;相对于我们的变化万千,它是超越的;相对于我们的浮面,它是根本的。
形而上学就是要研究这第三个世界,换言之,就是要去找寻前两个世界的最后基础何在。
由此观之,海德格尔的关怀焦点是非常准确的。
海德格尔生于188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正好是他的盛年时期。
他三十八岁出版代表作《存在与时间} (Sein und Zeit; Beingαnd Time)广受重视,成为当代的大哲学家之一。
1933年,纳粹统治德国,海德格尔四十四岁,竟接受纳粹的指示,出任弗莱堡( Freiburg)大学的校长。
这件事一直为后人所批评。
海德格尔 纳粹主义
二、 思
想
差
异
在 校长就职演讲 中 , 海德格尔开门见山 , 提出了压倒一切的 决定性问题 : 科学应为我们继续存在, 还是我们应促使它迅速灭亡? ( 2 , p 10) 如果要让科学继续存在 , 我们就必须说明科学究竟是什么。这种 澄明将一劳永逸地赋予我们以西方思维的开端。因此 , 在海德格尔说来, 追问科学问题, 就必须追本溯源 , 进 一步追问希腊人。这一追问揭示了知识的双重特性: 知识比宿命神( ananke) 虚弱, 但知识却是 在不断隐蔽 着的存在者全体中固执地发问的立场。 ( 2 , p 12) 但是 , 从尼采的话 上帝之死 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代与 古代的天壤之别。由于这一时代背景, 对现代来说 , 希腊人的答复就变了样。 当今世界是技术时代 , 技术标明了这个世界的本质。由于技术不断侵占古老的形而上学地盘 , 欲知全体 的要求已演变成一种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的欲望, 而且世界经历了一个无意义与极端虚无主义的状态。今 天, 科学是 被隐蔽和不确定性中的完全无遮蔽的暴露状态 , 即可疑状态。 ( 2 , p 13) 然而 , 这种 可疑状 态 ( Fragwuerdig) 却是此在自身的 构世力量 : 即构成 自然、 历史、 语言; 民族、 风俗、 国家 ; 构成诗作、 思想、 信 仰; 构成疾病、 精神错乱、 死亡 ; 构成法律、 经济、 技术等等。 ( 2 , p 13) 因此 , 一旦发问或置疑( das Fragen) 集 中于这一切构世力量时, 科学就能摆脱其支离破碎、 为所欲为和学科分块状态。 进言之, 大学的重大问题乃是作为全体的民族的大问题。科学借助于民族获得自身的本质 , 即本质化 ( Verwesent lichung) , 而这种本质化便是大学改革的首要含义。在此, 与传统科学观念迥异其趣 , 海德格尔竭力 扩大科学概念的内涵。他通过把科学问题定位于民族的大问题 , 从而把科学的否定性自由 ( negative Freiheit) 转变成为与民族的三重联系: 劳动服务( Arbeitsdienst) 、 军役服务( Wehrdienst ) 、 知识服务 ( Wissensdienst ) 。此三 种服务, 他称之为大学的 三根支柱 。他写道 : 谁想要知道民族问题 , 谁就必须了解、 参与 民族的各阶层、 各 成员的辛劳、 奋斗和技能 ; 谁献身于精神职业 , 谁就必须 在所有其他民族当中 , 为国家的荣誉和命运 而浴 血奋战 , 直至最后 一息。因此 , 劳动服务和军役服务构成知识服务的两役 , 而知识服务的首要使命是把民 族塑造成 精神民族 。( 2 , p 15) 海德格尔明确表示, 此三种服务 同等源始、 同等必要 , 属于同一级别 , 即共同构成科学的 原始而充分 的本质 。实现科学的这一本质便是德国大学的任务。用他的话来说 , 这一科学意味着德国大学的本质得 以划定。 ( 2 , p 16) 但是 , 试问这一类科学的本质与希腊人关于科学的解释究竟有何关系呢 ? 毫无关系。 应当指出 , 与本文相对照 , 海德格尔 事实与思想 中关于大学三种服务的所有解释 ( 2 , p 27) 都是夸夸其 谈、 不切实际的。事实上 , 扩大科学概念是他的大学改革的第二个含义。 改革的第三个含义是 , 教师和学生应以身作则 , 必须过一种类似古希腊斯巴达人式的苦行生活。他号 召, 全体教师和学生 应把自身的生活安排得比所有其他同胞更简单、 更艰苦、 更俭朴 ( 2 , p 18) , 以便把 自身完全服务于民族和国家的本真的使命。 但是 , 在海德格尔看来, 大学的本真使命是把大学改造成 精神立法 ( Gesetzgebung) 的场所( 2 , p 18) , 这是大学改革的最终的、 无所不包的意义所在。( 1) 通过精神立法 , 大学为自身立法, 从而成为独立自主的场 所, 成为自主地自我主张的场所; ( 2) 通过精神立法 , 大学为作为 精神民族 的民族立法, 借助于此 , 迫使民 族的命运打上自身历史的标记 。他强调, 通向精神立法之路并非一条坦途 , 相反, 其中充满着教师与学生之 间的对立、 反抗和斗争。 最后 , 海德格尔再次以戏剧性的口吻重申了压倒一切的 决定性问题 : 我们意欲德国大学的本质, 还是 94
20世纪德国海德格尔传记
20世纪德国海德格尔传记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是20世纪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他以独创性的思想和对存在的深刻思考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海德格尔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他对哲学界的重要贡献。
一、早年经历海德格尔于1889年9月26日出生在德国梅辛根的一个小村庄。
他的父亲是一个铲车司机,母亲是一名厨师。
尽管来自一个普通家庭,海德格尔展示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海德格尔在神学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天赋,因此他决定在弗赖堡大学攻读神学。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他逐渐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导致他在转向哲学领域,并成为爱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学生。
二、学术成就作为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对现象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独特的存在论观点,强调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动观察者,而是通过参与世界和与其他人的互动来建构自我的。
他将这种观点称为“存在分析”。
海德格尔的代表作之一是《存在与时间》,这本书详细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不仅仅是理性的,还包括情感、意愿和身体等方面。
这本书对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使海德格尔声名鹊起。
三、思想与影响海德格尔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学科领域,尤其是哲学、文学和艺术。
他提出的存在主义理论对后来的哲学家和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的影响尤为明显。
海德格尔强调存在的个体化和真实性,鼓励人们主动承担自己的存在,并追求真实自我的实现。
他的思想挑战了传统的哲学观念,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问题和认知方式,为后来的学者和思想家提供了启示。
四、晚年及遗产尽管海德格尔的思想受到广泛的赞誉和争议,但在晚年他也被批评为与纳粹德国合作过。
他曾任教于弗赖堡大学,并加入了纳粹党。
这段历史使得他的思想和个人选择备受质疑。
然而,海德格尔的学术成就不可否认。
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哲学界,并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探索存在本质的新思路。
论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的转变和关系
论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的转变和关系刘敬鲁- 《学术研究》-2002 从20世纪30年代中叶到40年代中叶,海德格尔的思想经历了一种可以称之为转折的重大转变。
这种转变的原因、内容、由这种转变带来的前后期思想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是国内外研究者们激烈争论的问题。
本文将对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转变的内容和关系进行新的探讨。
一、大化代替了存在的根本地位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所试图探索的问题实际上是两个方面:存在的意义问题和人(主要是个体的人)的生存由何而定的问题。
具体来说,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果“存在”是个动态过程,那么这一过程是由存在自身所决定的吗?人的生存究竟由何决定?它从根本上究竟是由人自己所决定还是由别的东西所决定? 在人的本质的形成中,究竟是人自己的选择占主导地位还是被制约的方面占主导地位? 对这些的问题的思考,最终导致了海德格尔用“大化”(Ereignis(注:本作者已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把海德格尔所用的Ereignis译为“大行”或“大化”。
Ereignis 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发生或发生过的重大事件。
它的动词形式是ereignen,动词的名词化形式是Er eignen。
但海德格尔把它解释为使一切发生成为可能、支配一切发生的动态性事情,解释为既澄明又遮蔽着的不断的到来。
用“大行”、“大化”翻译Ereignis,“大”指其根本、支配一切,“行”、“化”指其动态性远行。
从翻译的语义学和词源学的角度看,“大化”比“大行”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海德格尔所用的Ereignis。
因为,“大行”在汉语中的主要意思有普遍流行、远行、大路,普遍流行和大路这两个意思无疑与Erei gnis有相近之处,但并不完全相符。
而“大化”在汉语中的最主要意思有二:一是指化育万物(如《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二是指宇宙、大自然(如曹植《九愁赋》:“嗟大化之移易,悲性命之攸遭”)。
希特勒与纳粹主义
希特勒与纳粹主义自二战结束以来,近百年的历史中,希特勒和纳粹主义所代表的黑暗面始终是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希特勒与纳粹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他们的思想源头、为什么会举世瞩目地屠杀犹太人等诸多问题都不断引发人们的反思。
今天,笔者将围绕这一主题,从多个视角逐步展开探讨。
一、希特勒与纳粹主义:犹太人问题要说起希特勒的兴起,犹太问题无疑是必备内容。
希特勒认为犹太人是“人类的寄生虫”,是德国遭受的一切困难和灾难的罪魁祸首,是德国民族、国家和文化的毒瘤。
他所谓的“解决犹太问题”,最终演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种族灭绝行动,导致六百万犹太人不得不在纳粹集中营中遭受惨无人道的折磨和死亡。
故事的结局虽然令人心酸,但这也是我们必须去思考的一段历史经验。
犹太人问题是如何形成的?这涉及到欧洲犹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传统。
犹太人不仅是宗教团体,更是一个民族。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传统,比如制订法律的托拉、过节时吹响的号角和制作饮食守则的犹太教法等。
因为这些特性,犹太人曾饱受欧洲社会针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
这种态度在希特勒时代得到了真正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屠杀犹太人的发生。
现如今,我们继承下来的就是这样的于伦理及政治的警醒:不能因其与社会习俗不同或与主流意见不同,便将他们作为孤立的群体而遭受压迫。
二、希特勒与纳粹主义:政治原因希特勒维持(或扩张)德国政治利益的决心和复仇心理,是他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希特勒通过煽动民族主义、扩军备战等方式,将德国推向了二战的泥潭。
此时的德国正在经历一种空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德国得力的领袖缺失,国家的统一和荣誉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个时候,希特勒站了出来,展现出其强烈的领袖风范。
他信口开河的演讲和调动极端情感的能力使得他成为了德国声望的代表。
他所代表的政治利益,也成为了广大德国人民的心中之忧。
在纳粹主义的体系中,希特勒担任的是独裁者和一切决策的最终决断者。
他不仅有决策政策的权力,还有掌管德国全国之间诸多部门的权力。
皈依纳粹的海德格尔与犹太老师胡塞尔
皈依纳粹的海德格尔与犹太老师胡塞尔胡塞尔1914年夏天,胡塞尔是哥廷根大学德高望重的哲学教授,而海德格尔刚刚在弗莱堡大学拿到博士学位,他们对政治都不感兴趣,唯一重要的事情是思考。
战争中,海德格尔两次被招进部队,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大学里竞争教席。
战争中,胡塞尔的一个儿子战死,一个重伤,他的学术阵地也从哥廷根搬到了弗莱堡。
胡塞尔是一个爱国者,1914年“一战”爆发后,他的两个儿子都参军到西线作战,大儿子在前线战死,小儿子头部中弹躺在野战医院,得意门生赫莱斯也战死。
胡塞尔为此感到自豪,在《逻辑研究》第二版前言最后写道:“我极有前途的学生赫莱斯已为国捐躯。
”在 1917 年关于费希特的演讲中,他高度评价了费希特的爱国主义思想。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在1914年曾经写道:一场“地震”撼动了他。
这次思想地震指的不是一次大战的爆发,而是他在阅读中第一次遭遇到了当时正被时代重新发现的百年前的诗人荷尔德林。
自此,荷尔德林成为海德格尔毕生最钟爱的诗人。
弗莱堡大学的基督教哲学教席一直空着,海德格尔是有力竞争者,只要他能再发篇论文,就有机会获得。
但这时战争爆发了,战争初始阶段的狂热情绪也烧到了弗莱堡大学。
海德格尔也得履行义务,幸运的是,他在军训期间就得了心脏病,这使得他重新回到书桌前。
海德格尔对自己未能直接征战沙场并不遗憾,他很清楚,自己的未来在讲台上而不是壕沟里,他要为论文为教席而奋斗,而不是做无谓的冲锋。
当他的同事在为战争狂热或抨击这种狂热的时候,海德格尔都采取了回避态度,他的哲学狂怒并没有宣泄在政治上。
他是如此努力、专注和经营,但他在弗莱堡大学还是被打压了,有人认为,海德格尔的同龄人都在洒热血,他却在后方平步青云,这不公平。
这一等是7年,这才拿到教席。
但战争也不全是坏事,与教席擦肩而过的1916年夏,海德格尔认识了弗莱堡大学的女学生埃尔福丽德,后来的海德格尔夫人。
战争结束前,海德格尔又被召回到部队,他的工作是到前线气象站执勤——20年后,二战初期也有一个气象观察员,叫萨特。
从虚无主义论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关系_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解读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42011如果说海德格尔参与纳粹主义运动是因为其认为纳粹主义运动是实现其哲学理想的一次伟大尝试的话,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海德格尔的哲学深处含有某种政治上的诉求,而且这种诉求可以通过某种政治运动,比如说纳粹运动而实现?正如齐默尔曼所指出的那样,问题不在于“简单地确定海德格尔是否有纳粹情结,而在于他的思想如何或为什么会与这个毁灭性的意识形态相提并论。
”[1]67一、文献综述有关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关系的争论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派:护教派、历史派与批判派。
护教派。
该派主要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是采取“分析”的方法,逐条驳斥批评者们搜集到的谴责证据。
此种做法的代表人物是扬(Julian Yang)。
他主张,海德格尔的批评者们在推论其思想和纳粹主义之间的关系时犯了一个错误。
错误本身表现为两个方面,他们声称,海德格尔的哲学或者隐藏着可以“正面暗示”国家社会主义的概念,或者他的思想“未能提供反对纳粹的基础,因而从反面暗示了纳粹主义”。
第一,扬指出,海德格尔的本真性已作为提升责任意识的概念,与集权主义对顺从性的要求相反。
第二,扬证明了海德格尔的本真操持概念提升了对他人、对他或她自己完整性的关切,凭此可以谴责法西斯政权对人的剥夺[1]76。
而第二种做法强调应该把海德格尔的政治错误与他的哲学思想分开,不能因为一个人一时的政治失足就全盘否定他的哲学,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海德格尔的政治行为与其哲学思想。
此种做法的代表人物是达尔梅耶尔(Fred Dallmayr),他认为有另一个超越意识形态的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文本差不多都可以直接用来反对他自己。
他从海德格尔的“让存在”(let being)这个概念出发,得出了一个拥护民主原则的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海德格尔的理论是士兵哲学吗】
《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观点【海德格尔的理论是士兵哲学吗?】》摘要:由此李泽厚便把海德格尔的哲学,同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挂上了钩,他把德国所以出现纳粹,说成“从某种思想史意义说,正是从谢林到海德格尔的结果”,由于他们都“强调总体、强调国家、强调主权……以致导向了希特勒种族社会主义的产生”,由于海德格尔的卓越阐释,遂使人的存在成为当代哲学研究中的核心论题,而现在李泽厚先生却异军突起,一反学界的公论,将海德格尔理论的头脚整个地颠倒过来,竟指摘海德格尔的理论核心是强调总体,强调国家,因此是一种为纳粹法西斯思想开路的先锋哲学贴标签,是商业营销中的有效招数。
由于它的简明、醒目,易为人们理解和接受,所以极富感召力,能极大地有助于推销。
但若移植用在学术议程上,那就会适得其反,令人心生嫌弃,大大地贬低了论者的形象。
因为学术论述要求详尽地罗列事实,提出充分的论据,展开缜密的推绎,能卓有成效地解决所呈现的矛盾,这样所作出的结论才能令人信服,予以接受。
若是既没有提出足够的论据,又全然回避争议中的矛盾,只简单地就“靶子”醒目的标签,就武断地作出一个判定性的结语,这在学术上是无论如何不可取的,那是一种理缺气盛不文明的强势风格。
此风若蔓延的话,将会严重污染学术风气,导致腐败。
很遗憾,我们发现这竟然会在李泽厚先生身上表现出来。
李泽厚先生一向被奉为是个崇尚理性、崇尚学术谨严的上乘学者,但最近在《书屋》杂志(2009年第十二期)上发表了一篇《题外有真义――与刘再复对话录》,其中对海德格尔的哲学竟然用贴标签的方法,做出了一个判定性的结论:“海德格尔的哲学对生存的执著,对明天的悲情与盲目行动,我说他的哲学是士兵哲学。
”这个判定性结论虽然是极为鄙夷的,对海德格尔哲学可说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因为我们知道士兵是没有独立意识的,也无自主选择的意向。
他的天职就是以长官的意志为意志,无条件地服从上级命令,盲目行动。
所以士兵哲学的实质就是鼓吹迷信权威,蔑视个人自由,激励盲从,那是一种反文明的理论。
海德格尔的纳粹问题——事实与思想
作者: 张祥龙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
出版物刊名: 开放时代
页码: 92-97页
主题词: 反犹太主义;“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实际生活本身的形式—境域显示”;恩斯特·荣格尔;对本性意愿
摘要: 本文依据各种材料,比如有关的海德格尔传记、文章、回忆录、海德格尔本人的著作、通信、和在此问题上的自我辩护等等,就事实与思想两个方面探讨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关系。
关于事实的部分首先概述了海德格尔对此问题的解释,然后给出了不同意这种解释的人们所找到的最重要的一些相关事实。
从中可以看出,海德格尔涉入纳粹运动的动机与程度比人们以前所知者更深,但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有反犹太的种族主义倾向。
关于思想的部分在研究海德格尔1933年校长就职演说(“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的思想来源的基础上,将他的思想与纳粹意识形态做了对比。
这些来源中最重要者是他的解释学化的现象学思路和表达方式,以及恩斯特·荣格尔表达于“总动员”和《工作者》之中的观点。
在“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中,他用“对于(当场显示)本性的意愿”代替了尼采和荣格尔的“对于力量的意愿”,阐释了这本性“站立在风暴之中”,就在不屈不挠的“发问”中达到实际生活经验本身的“形式—境域显示”,并因此而“保持住了人民的土与血元气的力量”的特点。
这种纯构成化的思路与纳粹的现成化了的反现代主义貌合神离。
因此,海德格尔在较短时间内看出了纳粹运动不可改变的技术化本质,并在关于尼采的讲课中批判之。
总之,海德格尔绝不是偶然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德格尔纳粹主义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很早就信奉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主义,而且坚持很久,那么这与他的整个思想有什么关系呢?
关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西方世界的危机,海德格尔写道:到处充斥着败坏、危机、灾难、悲伤、整日的痛苦焦虑、政治的混乱、科学的无能为力和宗教的一无所能。
他认为,正是由于对存在问题的遗忘,才使西方文明陷入这种危机。
由对存在问题的错误解答,也就是把存在当作存在物,最终导致技术统治,而技术统治就是现代西方危机的直接根源。
技术发展到极点,就把一切,包括人自身,都当作可以进行加工的材料,以便得到某种产品。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发展的最危险的形式是美国式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它们要求无限制地利用地球资源和一切人类,欧洲就处于这两大思想的共同压力下。
与此同时,人们还都说技术只是工具,仿佛技术还听从人的指挥,这种幻觉让人认识不到自己的沉沦。
因而,只有重新开始对存在的追问,才能破除这些幻象,才能拯救欧洲。
具体地说,海德格尔认同国家社会主义有以下原因。
首先,海德格尔的国家社会主义观与当时的各种对社会危机解决方案密切相关。
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式思潮和共产主义无孔不入地渗透西方生活。
此时,海德格尔认为,只有希特勒和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与政治纲领,才能与技术达成良好的关系。
海德格尔并不是完全与技术势不两立。
海德格尔反对的是技术的霸权,反对它对人的行动的控制。
其次,海德格尔认为要克服技术统治,必须要正确面对并解决存在问题。
没有对存在问题的解答,我们仍然只是技术所揭示出来的世界机器上的一个小螺丝,没有自由行动的能力。
直面存在问题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因为它需要勇气和决心,因为它意味着面对着自己的死亡的可能性。
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勇气正是许多国家社会主义者的特征。
再次,海德格尔认为,他在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中看到了对存在问题的正解答。
第一,海德格尔相信,国家社会主义者是坚定地既反对美国思潮又反对共产主义的。
第二,他们也蔑视空中楼阁的理论、专家、知识分子,相反,却相信人民的感情和感觉。
国家社会主义者深深地理解到,知识的基础是实践;并且他们在重建统一的生活。
这就反对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们认为有一种绝对的与人无关的知识。
第三,他们承认技术和技术专家的价值,但认为一切要服从人民的利益。
第四,国家社会主义取消了阶级差别,通过引导社会不同部分的人进入一个共同的事业,而把他们结合到一起。
个人不再是阶级的一员,所有的人都成了同胞、同乡;他们不再是抽象的混乱社会的一员,而是共同体的一员。
这一点又与海德格尔一致。
他认为,在劳动之中,个人不认为自己是自私的行动者,而是共同工作着的工作群体中的一员。
鉴于此,海德格尔认为,人民共同体建立在共同的感情和心情之上。
当我们沉浸于之中时,自我中心的自由主义就被克服并消失了。
沉浸于这种心情之中就
是达到最高程度的自我责任感,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而不以技术力量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第五,国家社会主义认识到必须要有一个最深刻地提出这个问题的领袖,他能带领他们有洞察走向行动。
海德格尔认为,人民的形成,人民的自治,自由以及阶级的消除,都是以践行的思虑为基础的。
然而,这种思虑不是存在于所有的人那儿的。
只有很少的人才能直面存在的问题,敢于正视自己的死亡和虚无化,正是这些思虑着的人才能领导人民。
事实上,没有这些领袖,自由的共同体不可能形成。
同样,领袖与追随者也分享共同的情感和心情,只有这种共同的情感和心情才使得这种共同体成为可能。
简而言之,海德格尔认为,如果精神领袖把存在问题非常激进地提出来,足够让它成为共同体中所有人都关注的问题,那么,人们就能在塑造自己的命运的行动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努力保护精神世界。
这一点,不是理论思维能够做到的。
国家社会主义没有能够实现海德格尔关于千禧王国的梦想。
在他看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存在的强调和对技术统治的批判是错误的;相反,这证明对存在的遗忘和实在是太过深厚了。
张映伟(原载《国外理论动态》)
二、
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于1889年生于德国巴登州的麦氏教堂镇,他的父亲是镇上的天主教堂的司事,同时也是一位箍桶匠。
自从18世纪他的祖先们从奥地利移居于这座坐落在阿雷曼和瓦本本两地交界处的这块贫瘠的土地后,就一直从事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劳作。
海德格尔的家庭虽然在当地算不上贫穷,但也只能勉强说是温饱而已,这样的家庭条件并不足让他日后接受中学和大家教育,但由于他在上小学时的优异表现,得到一位中学校长的赏识,从而使他得以从专门培养神职人员的基金会得到资助,这种资助一直持续到他的大学阶段。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海德格尔不是1909年假如耶酥会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因为患有心脏病,被认为身体状况不适合而解除了见习生的资格,并因为同样的原因,在两年后中断了牧师学习生涯的话,很可能我们今天所知的海德格尔是一位天主教神学家,而不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了。
应该说海德格尔的命运与他的心脏病是有很大关系的,在战争的岁月里,这个对他的健康几乎不造成任何太大危险的病症,让他远离了前线的硝烟,并让他得以有大量的时间从事哲学研究。
海德格尔、国家社会主义与哲人王儒帅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