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
2012年第11期(总第107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11.2012
General.No.107
收稿日期:2012-09-07
作者简介:陈晓雨(1987—),女,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一、“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认为“存在”与“存在
者”不同。海德格尔突出强调“存在”的本体论意义,把“存在问题”作为其学术思想的核心,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就是“存在”问题。海德格尔是
针对“存在者”提出“存在”的。[1]
“存在者”就是已经存在,或已经显示出存在的东西,“存在”并不是“存在者”,它是不可混淆的。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确定“存在者”的,并且作为“存在者”的依据,是一切“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先决的条件。从运动的角度讲,是使“存在者”显示为“存在者”的活动。“存在”较之“存在者”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反过来,既然“存在”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性,没有现实的本质,不能给它下定义,从这一点出发,就不能问“存在”是什么,只能问“存在者”怎样存在,为什么存在,有什么理由说它存在而不能说它不存在。但传统哲学却把“存在”与“存在者”混为一谈。存在者是已经存在且已显示出存在的东西。存在优于存在者。因为任何存在者,必须首先存在,然后才能是既定的存在者,否则,存在者就不可能呈现在那里。然而,
以往的哲学家所关心和讨论的都只是“存在者”
,而不是“存在”这个更为根本的东西。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存在”?什么是作为存在者的前提的“存在”?海德格尔回答是“人的存在”或“自我存
在”
,海德格尔把能够作为研究存在问题出发点的人作为“此在”。人之所以能够作为研究存在问题的出发点,是因为人是一个在其存在过程中领会自
己的存在的存在者;同时,这个存在者所领会的又总是自己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存在是“在世”,而
在世的基本结构是“烦”
。“烦”含焦虑,烦恼,关切,担忧,操心等意,只要此在是“在世的在”,它就彻头彻尾地被烦所支配。“烦”使此在的本质被遮蔽,最后他被沉沦了。他被日常闲谈、好奇处于沉沦的状况;“闲谈、好奇,这些就是此在日常用以在“此”,用以开展出在世的方式的特性。在这些特性中以及在这些特性的联系中,就暴露出日常生活中在的一个基本样式,“我们把它称之为此在的沉沦”。
摆脱沉沦或者说把此在从沉沦中救拔出来的途径是“畏”、“挂念”和“死”。在海德格尔看来,“畏”和“怕”不同。因为怕有确定的对象。畏与怕不同的是,畏无对象而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正是这种“畏”的情绪迫使此在去开展出在的整个境界,同时也使它有可能不受各种现成事物的制约,依照自己的意愿,处于“在”之中。有畏惧才有了挂念出来,即忧虑,如果没有了挂念何来畏惧呢?也就没有此在,真正的存在。畏的极端表现是“死”。死是人生的极限了。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正是在畏死中才能真正由非真实状态返归于真实的状态。这是因为海德格尔心目中的死和生理、心理上的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认为死虽然是此在的终结,但在没有成为现实之前,它只是此在存在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完全是此在本己的,与任何人无关,也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死是任何人都无法逃脱也无法避免的;死是不确定的。何时而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探析
陈晓雨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25)
摘
要:本文首先指出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认为“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海格德尔突出强调“存
在”的本体论意义;论述了海德格尔通过对存在的本体论研究,完成了现代哲学的重大转变:从先验现象学到解释学的转变;强调了从一般解释学到本体解释学的转变;探讨了德海格尔文论的贡献和影响并且总结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意义。
关键词: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先验现象;解释学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2012)11-0178-02
178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
[责任编辑:李建峰]
死,因何而死都是难以预料的。海德格尔认为当此在真正领会了死的上述特征后,就能冲破,否决任何形式的羁绊和约束,就能摆脱一切形式的沉沦,直面人生,本真的在,从而处于一种毫无牵挂的自由境界。
二、从先验现象学到解释学的转变
虽然胡塞尔曾经说过,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对现象学的公然背叛,但这只是对于胡塞尔中期的本质还原的现象学的一种转变,但相对于胡塞尔晚期的“生活世界”的超越论现象学而言,却是一种继承与发展。胡塞尔早期摆脱并没有布伦塔若心理主义的倾向,将逻辑等同于我们的感觉经验,先验的逻辑变成了认识的产物。后来,胡塞尔将逻辑与心理区别开来了,逻辑作为我们认识的规则,必然先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感觉只是我们认识的一方面,从而通向了他的本质还原的现象学,也就是直面事物本身。但问题是,事物是在我们意识中的自我显现,他所显现的场所是意识,显现的结果是意识的形式,显现的形式是意识行为,也就是事物本身是离不开意识的。另外一点,胡塞尔的本质还原,也就是对于意向行为的划分,本质显现的意向行为虽然说是现象显现的意向行为(感知和想象)得以构建的前提,但如果没有现象显现的意向行为“存在”,本质显现的意向行为也就毫无意义。因为本质并不能直接以直观的方式显现,直观的方式(感知和想象)是一种非本质的显现,本质必须借助于感知或想象的直观方式显现。从这点上说,现象显现的意向行为成了本质显现的前提,这与现象学的初衷是相违背的。现象学是要还原到一个没有前提的初始世界,也就是一种前科学的世界,我们的一切知识和经验都来源于此,而这个世界就应当是我们之所以存在的“生活世界”。
正是基于此,海德格尔看见了胡塞尔现象学的缺陷,就是过分强调对于事物逻辑形式的本质还原,而忽略了事物最本质最基础的“存在”,[2]虽然胡塞尔后期试图扭转前期事物一种非现实非本质的显现,但还是将“存在”作为先天的命题而使用。海德格尔认为,西方一直以来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也就是对“存在”没有做一个合理的解释而加以运用。要么将存在当做存在者,要么将存在当做黑格尔式的最纯粹的最没有内涵的抽象概念,要么就是将存在当做先天的而不需证明,要么就是
将存在束之高阁不加讨论,这些都使各个哲学体系的大厦基础并不那么牢靠。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应与时间相联系,也就是所谓存在是指物,这里更加强调的是人的存在状态。时间可以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是相对应的,人也有相对应的存在状态。海德格尔强调的是人,是由他的存在状态决定的,人本身是自由的,人的自由选择决定了他的存在状态,从而决定了他的存在本质。
海德格尔通过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完成了现代哲学的重大转变:从先验现象学到解释学的转变。海德格尔的思想属于现象学传统。胡塞尔把现象学向主观意识方面推进,为了保留意向性而取消了实在的主体和实在的客体,但他仍然坚持主、客体的两极性。按照他的看法,主体根据本质是与客体有关的,而客体根据本质是给与纯粹主体的。这样现象学由于先验的还原而成了没有任何根据或基础的了。为了克服胡塞尔现象学的这一重大缺陷,海德格尔试图建立现象学的分析,重新恢复了本体论。这种本体论的主题就是被胡塞尔看作是素朴意识所相信的世界的存在和具有这种素朴意识的存在(即认识主体)。在海德格尔看来,现象学的任务应该是反思存在的意义,现象学应该分析和理解的是实在的自我的生存。他认为,把存在仅仅归于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朴素意识是不够的,存在的意义必须按照更广泛的和更基本的意思来理解。为了反思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扬弃了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方法,取而代之以现代解释学方法。
三、结语
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海德格尔的文论具有一定的深度,也使得我们进行了深深的思考。海德格尔强调:人是与众不同的存在者,因为他是以领悟自己的存在的方式而存在着的。相反,人以外的那些存在者虽然也存在着,但它们并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正是在存在的过程中,人领悟到自身的存在,并认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正是在存在的过程中,人与外部世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外界存在的意义产生了认识。
参考文献:
[1]今道友信.存在主义美学[M ].崔相录,王生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91-92.[2]乔治·斯坦纳.海德格尔[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8:119.[3]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3.
陈晓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浅析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