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落选被送边塞 因画师一笔变其丑无比
历史真相-18昭君出塞
历史真相-18昭君出塞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字昭君,晋朝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名列我国历史四大美人之一。
昭君的故事,在中国流传甚广,无数文学,艺术作品,都以她作为主角。
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从大汉族主义以及大男人沙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一口咬定王昭君在塞外受苦受难。
甚至还有文学作品称,王昭君因深恨被放逐蛮荒,在呼韩邪单于死后,不愿再嫁而自杀。
更有版本说,王昭君在去塞外的途中就投水自尽了。
这些传说可能是中原人士一厢情愿的杜撰,真实情况可能是,王昭君自愿嫁入匈奴汗国,在那里所受到的是顶尖享受,终老于幸福之中。
悲剧的传说我们来看一个流传最广的传说。
传说两千多年前在长江西陵峡秭归县宝坪村,住了个叫王忠的庄稼人,这个庄稼人因为一直没有孩子,便到附近的屈原庙进香许愿,祈求得到一个像屈原那样忠于国家、热爱人民的后代。
结果真的很灵验,八月十五夜里,他的妻子梦见一轮明月投入怀中,不久便生下一个比天仙还标致的姑娘,这就是王昭君。
昭君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心地善良,忧国忧民,特别喜欢望月吟唱,父母就为她建了一座楼,起名望月楼。
后来汉元帝挑选天下美女做后妃,昭君被选中。
王昭君到京城长安后,和其他被选的秀女一样,先到画师毛延寿那儿画像。
有的美女为了得到皇帝的青睐,重金贿赂毛画师,画师就将她们画得美貌非凡。
王昭君不信这个邪,没有给毛画师金银财宝,毛画师就有意在王昭君眼睛下面点了一点,结果王昭君没能入汉元帝法眼,寂寞于后宫。
几年之后,匈奴汗国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向汉廷求亲,汉元帝决定在不受宠的美女中物色几位,赏赐给他,并许诺谁愿意前往,就给予公主的身份。
王昭君挺身而出。
临行前,汉元帝召见昭君,一见面就惊呆了,如此美丽的美人,我怎么没有发现呢?一席谈话,更觉昭君才智过人,整个后宫无人可及。
元帝深深后悔,两眼望着昭君,不忍离开。
昭君进宫多年,第一次见到多情而又年轻的皇帝,却又要离他而去,也是心酸不已。
可是为了国家利益,昭君不得不北上。
王昭君出塞和亲真相是什么
王昭君出塞和亲真相是什么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故事。
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人物之一,而关于王昭君出塞和亲你了解有多少呢?王昭君出塞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其中的真相你了解是什么吗?想了解其中缘由那就来下面看看相关的介绍吧!王昭君出塞之谜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故事。
但是,王昭君为什么会代替汉朝的公主远赴塞外和亲,却成了众多史学家们争议的焦点。
汉元帝竟宁元年三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拜见。
在见了汉元帝之后,他请求汉元帝让公主下嫁自己进行和亲。
汉元帝原本就担心边疆会发生战乱,希望通过和亲的办法牵制住匈奴,这样一来便不用劳民伤财、征战沙场了。
如今听到呼韩那的请求。
他立刻就答应了。
这个时侯,汉元帝宠爱的冯昭仪对他说:“陛下后宫的女子有上千人之多,很多都役有见过陛下一面。
陛下平时想要召幸这些女子,都是根据画像来选择的,看见画像中哪个女子美丽,就挑选哪个女子来服侍。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容貌平常的女子来代替公主出嫁呢?原来汉元帝在登基以后.嫌弃宫中很多女子年老色衰.就下令挑选天下美女入宫,并且让宫中的画师给这些女子一一画像,以便自己每晚能够根据画像来挑选美貌的文子服侍自己。
随后,汉元帝便命人把后宫美人图都取到了面前,但是由于画中的女子太多,汉元帝也没有时间逐一细看,便随便选了一个画中容貌较为平庸名叫王墙的女子封为公主,并下令宫中为她置办嫁妆。
第二天,汉元帝特意在朝堂上设宴款待呼韩邪。
酒宴到了一半的时候,汉元帝便下令召见公主,以便公主和呼韩那一同前往驿馆举行婚面前向汉元帝和单于见礼。
汉元帝一见不禁目瞪口呆,原来这个女子的容貌倾国倾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代佳人。
汉元帝不禁纳闷,这位佳人如此漂亮,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呢?现如今要把这么一位绝世佳人嫁入匈奴,心里真是舍不得,所以就想把她留下来,另换一个人赐给呼韩邪。
随即转身一看呼韩邪,只见他把全副的目光都聚集在王嫱身上,不肯移动。
浅析声乐作品《昭君出塞》演唱技巧
浅析声乐作品《昭君出塞》演唱技巧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王昭君是一位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历史人物。
昭君出塞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不仅影响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也深深影响着后人对其事迹的深入研究。
在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中,王昭君作为和平使者,毅然肩负起了传播中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使命。
因此,后世之人在对该故事进行研究时,便会将其与现代歌曲《昭君出塞》结合起来进行演唱。
著名歌唱家王志信在多年的演唱生涯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声乐作品,其代表作《昭君出塞》是他对自己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完美诠释,该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王志信所演唱的《昭君出塞》,其艺术价值非常高,其对《昭君出塞》的研究,不仅对丰富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音乐事业也有着积极意义。
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就包括声乐艺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声乐艺术不断发展壮大,为世界音乐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著名歌唱家王志信就是一位优秀的歌唱家,其在多年的演唱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并将自己独特的歌唱风格融入到这些作品中。
王志信是中国民族声乐事业中的佼佼者,其所创作的民族声乐作品不仅具有独特艺术风格,而且也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由王志信作曲、刘麟作词的《昭君出塞》自2002年问世以来,始终是民族声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就从王志信演唱歌曲《昭君出塞》着手,对该作品进行详细分析。
二、创作背景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根据民间传说和记载,王昭君入宫以后,由于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因而被其故意丑化,致使昭君无缘面圣,成为一名普通宫女。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自请为婿,汉元帝下令征集汉人出塞,昭君慷慨应召,自愿出使匈奴。
汉元帝将她封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
她在出塞后为匈奴人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农林业知识,维护了汉朝和匈奴的和平,使汉朝与北方匈奴和平共处。
《明妃曲》原文及翻译
《明妃曲》原文及翻译《明妃曲》原文及翻译《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明妃曲》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明妃曲》原文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明妃曲》翻译/译文其一明妃当时初起程出行离别汉宫时,泪湿桃花春风面鬓脚微微亦低垂。
低头回看身影间周围无有此颜色,还让我君王的感情都难以控制。
离别归来却怪罪丹青画图手,美貌如此在眼中平生实未曾见有。
天仙意态由自生画笔难以描摹成,当时冤枉杀死画工毛延寿。
从此一离去心知更不能回归,可怜还不能穿尽汉朝皇城之宫衣。
万里寄语欲相问塞南遥远家乡事,只有年年日日里眼望鸿雁往南飞。
家人虽然在万里传来亲人之消息,好好安心在毡城不要常将家相忆。
您还不曾见近在咫尺长门里幽幽阿娇被锁闭,人生如果要失意无分天南和地北。
其二明妃当初嫁给胡人的时候,身旁上百两的毡车上乘坐的都是胡人女子。
她多想找个人说话但无处可说,只能把心语寄托于琵琶声中,心事只有自己知道。
她用能弹出美妙声音的手拨动黄金做的杆拨,弹起琵琶仰望空中飞鸿劝着胡酒。
随嫁的汉宫侍女暗中垂泪,行走在大漠上的返国者频频回首。
汉朝之恩实在是浅薄啊,胡人之恩还要更深,人生的欢乐在于心与心相知。
可怜王昭君的青冢已经荒芜埋没,还是有悲哀的乐曲流传至今。
《明妃曲》注释⑴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女,容貌美丽,品行正直。
晋人避司马昭讳,改昭为明,后人沿用。
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得很广。
王昭君是汉元帝的妃子。
那时候,汉朝和匈奴之间常常发生战争,后来,匈奴呼韩邪单于当了权,他想改善双方的关系,就亲自来到长安,希望能同汉朝和亲。
汉元帝听了,当然高兴,马上命人去后宫选人.王昭君欣然应命,在长安与呼韩邪单于成了亲。
临到告别长安,随呼韩邪单于将去匈奴的时候,汉元帝这才看到了王昭君。
原来应命和亲的竟是这样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汉元帝心里十分懊悔,但为时已晚。
为了这事,据说汉元帝一连几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当初,他曾让宫廷画师毛延寿替王昭君画了像,看那画像,并不很美啊!元帝越想越气,令人把毛延寿找来,细细盘问。
原来,毛延寿替宫女画像,要收取贿赂。
王昭君没有给,他便有意把像画走了样。
汉元帝弄清了情况,盛怒不息,当即杀了毛延寿,去到匈奴后、王昭君慢慢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
她聪慧、善良,呼韩邪单于宠爱她,匈奴人民也尊敬她。
从那以后,匈奴与汉朝和睦相处,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后来,王昭君死了。
匈奴人民十分悲痛,把她埋在大黑河南岸的冲击平原上,筑起了高高的坟墓。
那坟墓常年郁郁青葱,被人们称为“青冢”。
这就是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九公里处的昭君墓。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
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
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
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
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
关于昭君出塞,《后汉书·南匈奴传》有一段生动的记载,王昭君"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100字左右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100字左右
摘要:
1.王昭君简介
2.入选皇宫经过
3.出塞背景
4.出塞过程及生活
5.故事影响和意义
正文:
一、王昭君简介
王昭君,原名王嫱,出生在南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美女之一。
她聪明美丽,精通琴棋书画,才情出众。
二、入选皇宫经过
汉元帝时期,王昭君被选入皇宫。
然而因为画师受贿,她一直未能得到皇帝的宠幸,默默无闻地在后宫过着平淡的生活。
三、出塞背景
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汉元帝为了巩固两国友谊,决定将宫女赐婚给他。
王昭君因其美貌被选中,踏上出塞之路。
四、出塞过程及生活
王昭君离别故土,历经艰辛,终于抵达匈奴。
她在匈奴被称为“宁胡阏氏”,意为“和平之妻”。
她用智慧和才艺教导匈奴人民,使匈奴民族逐渐走向繁荣。
五、故事影响和意义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表现了她勇敢、智慧、美丽的形象。
她为民族团结、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象征和平、美丽与智慧的代表。
高中语文不得不知的100个文学典故
高中语文不得不知的100个文学典故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禅让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王昭君二首 - 王昭君》意思-赏析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王昭君二首/王昭君》意思|赏析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译文汉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飘光流影照耀着明妃王昭君。
一日出嫁,登上玉关道,天涯一去不复归。
汉月还可以从东海升起,明妃西嫁,没有回归之日。
燕支山天地冻寒,好将雪花当作鲜花,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
就因为生前没有黄金,以至被画工画成为丑八怪,只有死后埋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叹。
王昭君拍拂着玉鞍,上马后啼哭污染面颊红装。
今日汉朝宫人,明天就成为胡人的妻妾。
作者:佚名汉朝宫女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呼韩邪的故事,因为故事精彩、寓意丰富,自汉代以来就在民间广泛流传,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喜爱,也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经久不衰的一个创作题材。
千百年来,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而且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创作的歌、小说、戏剧也多得数不清。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王昭君二首》,就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
公元752、753年(唐天宝十一、二年)间,李白继幽州之行又有一次漠北之行,他离开幽州南下魏郡又沿太行北上,入河东道,至云中郡,而后北行至单于都护府凭吊昭君墓,写下《王昭君二首》。
因为对于昭君出塞,李白满怀惋惜之情,所以诗歌通篇都弥漫着一种伤怀、伤感的气氛。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用一个月字,来烘托昭君远嫁匈奴的伤感主题:中原汉家的月亮,那光华跟随着远嫁匈奴的昭君。
然而她一踏上通往玉门关的路,就如同去了天涯,永不回归。
月在这里既代表家乡的月亮,也代表故乡、故国。
然而一个小小的玉门关,竟会把这一切无情阻隔。
回望家乡那轮圆月,就要在眼前永久消失,这种生离死别的感觉,不能不让人平添几分惆怅。
接着诗人又以月字发出忧伤的慨叹:汉家的月亮到了明天又会从东海升起,但昭君西嫁,却是一去不返。
这种别离,让诗人既感到无奈,又感到无望,所以更加重了忧伤的思绪。
诗人又提到了燕支山,在诗人看来,匈奴那里的燕支山,终年酷寒,不生草木,只有落雪作花,所以诗人想象,昭君嫁到匈奴,就连曾经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憔悴衰老,埋没在黄沙滚滚的塞外。
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
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人物介绍:昭君约前52—前20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
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
王昭君为南郡首选。
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
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
昭君便被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君。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
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
到达漠北后,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在中国古代,汉族统治者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通婚,被称为“和亲”。
在古代,中国北方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叫匈奴。
秦汉之际,匈奴势力强大,多次南下威胁中原。
汉初国力不强,无法与匈奴对抗,便也采取了和亲政策,求得相对的和平。
汉宣帝时,匈奴的势力衰落了。
此时,匈奴内部出现了两个单chán于匈奴君主的称号对抗的局面。
其中呼韩邪单于想借助汉朝的支持,统一整个匈奴,于是决心归依汉朝。
他两次到长安见汉朝皇帝,受到隆重的欢迎,他也表示愿协助汉朝政府保护边境。
公元前36年,汉朝派兵攻打了另一个单于,帮助呼韩邪统一了匈奴。
公元前33年,他第三次到长安,向当时的汉元帝提出,愿意当汉家的女婿,恢复和亲。
元帝立即答应,并在宫女中进行选拔。
有一个叫王昭君的宫女主动提出要去和亲。
王昭君又美丽又聪明,很受呼韩邪的喜爱,被封为“宁胡阏è氏”,意思是将与汉朝建立和平友好的关系。
王昭君出塞以后,生活在匈奴游牧地区几十年。
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子女及周围的人,都努力维护匈奴与汉的友好关系,使北方边境出现了少有的安定景象。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王昭君的一生历史故事
王昭君的一生历史故事王昭君的一生历史故事假如将王昭君比作具有"落雁'美貌的女子,那不如将她比作沙漠中的一颗耐旱而茁壮的野草。
在中国王昭君除了是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四大美女文明之外,它让中国人民数千年来永记于心的就是她和亲出塞的故事了。
传奇王昭君是西汉时期的一个有着绝世才貌的女子,她的美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
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
王昭君为南郡首选。
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
但是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愿贿赂画师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些破绽。
昭君便无缘面君。
而汉元帝自然也不知道自己的宫中有一个如此美貌的才女。
王昭君的一生历史故事公元前35年,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匈奴,他三次到长安朝见元帝,并且提出愿与汉室结亲臣服之议,以结永久之好。
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但是后宫的女子听说要到哪里边远的匈奴就纷纷退缩了。
唯有昭君,神色自若的提出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后宫的执事们原来还担忧没有人情愿去,观察昭君情愿自动前往,于是就毫不迟疑地把她赐给匈奴王韩邪了。
公元前3年,昭君告辞了故土,登程北去。
传奇这一路上,马嘶雁鸣,摧人心魂;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
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从今定居在匈奴。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60年,增添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
她还把汉朝先进的农耕术带给了匈奴百姓,使他们可以生产自己的粮食和农具。
她也把汉族的文化教给了百姓,而且在她的教化引领下,匈奴人口越来越兴盛。
昭君出塞和亲,播下了汉匈和平睦邻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以后汉族与北方各兄弟民族的团结友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所作出的非比奉献。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进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华景象'。
《昭君出塞》原文及鉴赏
《昭君出塞》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昭君出塞》原文及鉴赏【导语】:(旦更衣介) 【北双调新水令】征袍生改汉宫妆,看昭君可是画图模样。
昭君出塞的故事-历史故事
昭君出塞的故事-历史故事昭君出塞的故事-历史故事昭君出塞: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
下面是品才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昭君出塞昭君出塞的故事王昭君出生时正值汉朝的辉煌盛世,百姓丰衣足食,但秭归这里比较荒僻,王昭君的父亲,带着两子一女,和妻子一道,耕种小得可怜的几块山坡地,种些杂粮维持生计,仍然过着勉强温饱的艰苦生活。
有时还要替溯江而上的船只拉纤贴补家用。
生活虽然清苦,但全家和乐,与世无争,更重要的是能够始终保持先人的传统,没有忘记她们也曾是受人尊敬的诗礼门第。
王昭君有一个哥哥叫王新,有一个弟弟叫王飒,出力的活儿轮不到她,她除了跟着母亲娴习女红之外,更在父亲的督促下读书习字,虽然生长在穷乡僻壤,却饶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汉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王昭君年当二八,仿如空谷幽兰,自然被选入宫。
从全国各地挑选人宫的美女数以千计,皇帝无法—一见面,首先由画工毛延寿各画肖像一幅呈奉御览。
出身富贵人家,或京城有亲友支援的,莫不运用各种管道贿赂画工,惟独王昭君家境寒愫,更自恃美冠群芳,既无力贿赂,也不屑于欺瞒天子,使毛延寿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不但把她画得十分平庸,而且更在面颊上点了一颗硕大的黑痣,等到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画像时,嫌恶之余,更以为她是个不实在的女人,因此,五年过去了,她仍是个待诏的宫女身份。
五年的时间不算短,与现在读一个大学本科的时间还要长一点。
王昭君除了担负一些宫中的轻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余暇来读书写字,唱歌跳舞,研习音律与绘画,不断充实自己,磨练自己。
然而午夜梦回,不免倍感凄清与孤寂,花样的年华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究竟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又如何上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又是落叶迷径,秋虫哀鸣的深秋季节,冷雨敲窗,孤灯寒衾最易惹人遐思。
想起西陵峡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家五日欢乐团聚的时光,愁思如麻。
诗人杜甫写给王昭君的诗
诗人杜甫写给王昭君的诗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那诗人杜甫为什么要写诗给王昭君?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杜甫写给王昭君的诗,希望对你有帮助!杜甫写给王昭君的诗杜甫游历众古迹,抒怀自己的情怀,为古代的名士、英雄等人物写下五首咏怀诗,其中《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是杜甫赞叹王昭君的七言律诗,顺便以此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抱负。
引原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从一开始便点出昭君出生的村庄,当时诗人所在之处并不能看到昭君的家乡,他以他的想象力造就了这雄壮之景,一个“赴”字突显山与山之间的雄壮。
昭君出塞和亲,因此永垂青史,诗人认为这是种悲壮之情,具阳刚之气,便以浩势形容其家乡。
第二句,诗人以“去”和“独留”直接将昭君出塞的人生讲述出来,由生到死,离开皇宫,远离家乡,最后不过只留形单影只的青冢。
传说到了冬天,只有昭君坟旁长满青草,其余地皆荒凉。
第三句诗人则交代昭君在汉室内为何不被宠幸,既是倾城美人,最后却远嫁塞外,是因为昭君得罪了当时的画师,于是其画像很丑不被元帝喜爱,故与元帝一直不得见。
且昭君欲回中原不得,现如今能回来的也就只有她的亡魂了。
诗人借此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情。
第四句,表达的是昭君的哀怨,这琵琶曲承载的是其哀怨之情和思念故乡的愁绪,当时诗人也身在异乡,当时的境况和昭君是那样相似,因此以昭君之怨寄托自己的惆怅之情。
王昭君是谁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
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于是王昭君因其美貌受到旨意进宫为妃,但因不贿赂画师,被其记恨在昭君之像上使坏,于是王昭君入宫五年均不得元帝宠幸。
公元前33年,在元帝父亲在位之时,汉朝便与匈奴交好,于是第三次来朝的匈奴单于便向元帝提出和亲之事。
刘献庭的王昭君翻译
刘献庭的王昭君翻译
原文: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
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
昭君自恃容貌,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
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於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
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
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
人形好丑,不逮延寿。
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
樊育亦善布色。
同日弃市,京师画工,於是差稀。
译文:
汉元帝后宫妃嫔很多,皇帝不能每个都看,就让画匠把她们的相貌画下来,按照画上的美丑召来宠幸她们。
宫女们都贿赂画匠,多的给十万钱,少的也不下五万钱。
只有王嫱(昭君)不肯贿赂画匠,所以得不到皇帝的召见。
匈奴来朝拜汉元帝,请求赏赐一个美人作为他们的阏氏(相当于皇后)。
于是皇帝按照画像让王昭君出嫁。
等到出发的时候,召见了昭君,原来昭君的容貌在后宫没有能比得,善于应对问话,举止优雅大方。
元帝后悔了但是名字已经定了下来。
元帝注重对外国讲诚信,所以没有换人。
于是追究这件事,画匠们都被处死,抄没他们的家产都有许多。
画匠中有个杜陵人毛延寿,他画人,老少美丑,都一定要逼真;安陵人陈敞、新丰人刘白、龚宽,都擅长画牛马
飞鸟等画,热的容貌的美丑,不亚于毛延寿;再往下的杜阳望也善画画,尤其善于控制颜色;樊育也善于控制色彩,他们都同一天处死并抛尸示众。
京城的画匠于是很稀少了。
王昭君出汉宫的译文注释翻译及阅读答案
王昭君出汉宫的译文注释翻译及阅读答案王昭君出汉宫的译文注释翻译及阅读答案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一说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
成语中“沉鱼落雁“、“画工弃市”记载她的生平典故。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王昭君出汉宫的译文注释翻译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借鉴!王昭君出汉宫汉元帝宫人①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
其中常者,皆行货赂。
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
后匈奴来和②,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
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宫人:宫女。
②和:和亲。
指异族之间用婚姻关系来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
译文:汉元帝后宫宫女很多,就让画工描绘下她们的相貌,元帝想找哪个宫女,就翻阅图像召唤。
宫女中姿色平庸的,都向画工行贿。
王昭君容貌姿态非常美丽,但她不肯苟且求画工,画工就把她的容貌画得很难看。
后来,匈奴前来和亲,向汉元帝请求赏赐美女,元帝就让王昭君充当出行。
召见以后,看到她那么美丽,又舍不得了。
但是王昭君的.名字已经送往匈奴,不好中途更改,于是王昭君就去了。
[文化常识]王昭君出塞。
上文说的王明君,即西汉时的王昭君,她名嫱,字昭君。
晋朝违避司马昭的名字,故改王昭君为王明君或明妃。
王昭君出生南郡秭(zǐ)归(今湖北境内)。
史书上说,她早年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单于来汉朝和亲,她自请出嫁。
按当时规定,和亲者应是公主,而王昭君是普通宫女,故上文说"充行"(充当而行)。
入胡后称宁胡阏氏(yān zhī)。
阏氏是王后的意思。
她对改善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起了一定作用。
今内蒙古大青山麓尚有昭君墓。
[思考与练习及参考答案]1.解释:①图_________②但__________③中__________2.翻译: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其中常者,皆行货赂"中"常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者"向_________________货赂。
画师毛延寿
王昭君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画师毛延寿害人害己。
汉元帝(前48-前33)后宫佳丽太多,就让画师图形,然后根据美丑按图召幸,于是这些画工就有了一条生财之道。
给钱的宫人就画漂亮些,不给钱的就画丑些。
王嫱(即王昭君)是宫人中最美的人,但没有给画工的钱,于是画工毛延寿就把她画得很丑,当然也就不会被召幸。
后来作为汉朝属国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觐汉天子,自请为婿,汉元帝就把很"丑"的王嫱给了匈奴。
上殿辞行的时候,汉元帝才发现王嫱是绝世美人,但天子难于失信。
汉元帝只好杀了那些给宫人画像的画工,毛延寿当然也不能幸免。
故事当然被后人越传越丰富,越传越浪漫,毛延寿也因此闻名。
据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毛延寿是汉元帝时最著名的人物画家,他"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
当时还有一批善画人物的画家,如刘白、龚宽、陈敞等,不过都不及毛延寿。
小学生童话作文:谎言背后的真相―昭君出赛的故事
谎言背后的真相―昭君出赛的故事当王昭君一身粉红,站在画师毛延寿面前,瞬时两人眼光相对,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因为两人情投意合,所以毛延寿不想让王昭君当汉元帝的女人,所以在王昭君那完美无缺的肖像上轻轻的点了一笔,那肖像上王昭君的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痣。
画像都交上去时,果然不出毛延寿所料——汉元帝并没有看上王昭君,而王昭君却被派到后宫去做宫女了,这样他们两个就可以经常见面了。
每次他们两个见面,王昭君都把后宫发生的事情一一讲给毛延寿听,随着时间的飞逝,毛延寿和王昭君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王昭君也起了疑心。
一天,她路过一个亭子,听到了两个人的说话声,是一男一女的,而且那男人的声音听起来非常耳熟,对!就是毛延寿的声音。
所以王昭君便躲在树丛里静静地听着,只听那毛延寿说:“唉!这个王昭君真是越来越烦人了!一见我就说个没完,我该怎么办呀?”“你总躲着也不是办法,要不你和她一刀两断吧!”那女人说。
……后面说了什么,王昭君再也听了不下去了,她伤心地跑开了,她认为那女人一定是毛延寿的新欢,她没想到他竟然是这样一个喜新厌旧的人!“我真是看错了!”,王昭君冷笑了两声说道。
这时,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打响了,匈奴人提出了要和亲,可汉元帝不忍心把心爱的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正当他焦头烂额的时候,王昭君听到了这个消息,所以她毅然决然的提出要去和亲,汉元帝高兴极了,把王昭君封为公主,当他真正见到王昭君的时候却惊呆了,他问她是怎么回事,王昭君边哭边说:“回皇上,画师毛延寿贪财,只有给钱的人他才给画的好看,因奴婢家境贫寒,拿不出钱。
所以他故意在我的脸上点了一颗黑痣。
”汉元帝龙颜大怒,立刻将画师毛延寿处死,并要派另外一个宫女和亲,想将王昭君留在自己身边,可被王昭君拒绝了。
然后王昭君甩袖离开。
王昭君来到廖无人烟的刑场上,站到毛延寿的尸体旁,冷冷地说:“谁让你抛弃我呢!,这是你罪有应得,知道我王昭君的厉害了吧?哼哼”说着,她起身准备离开时,一个声音叫住了她,她听出来了她听出来了!这个声音就是那天和毛延寿对话的声音。
历史典故:画工弃市
历史典故:画工弃市
历史典故:画工弃市
【典故】:
汉元帝因后宫女子众多,就叫画工画了像来,看图召见宠幸。
宫人都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画得最差,不得见汉元帝。
后来匈奴来求亲,汉元帝就按图像选王昭君去,临行前才发现昭君优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来,就把毛延寿、陈敞等许多画工都杀了。
历代文人多据此为文、吟诗作赋,如吴雯《明妃》:“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王安石《明妃曲》:“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
不幸的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
她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
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必须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雕陶莫皋单于。
王昭君不能接受,上书汉成帝,请求返回故土。
但成帝令她遵从胡俗,昭君只得下嫁。
昭君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长女即须卜公主,小女即当于公主。
公元前20年,雕陶莫皋又死,昭君自此寡居。
一年后,33岁的王昭君郁郁而终,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王昭君落选被送边塞因画师一笔变其丑无比
导语:王昭君和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传说四大美女的美貌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其中“落雁”一故指的就是她。
...
王昭君和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传说四大美女的美貌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其中“落雁”一故指的就是她。
王昭君绝代风华的美貌,让中国历史上许多诗人联想翩翩,其中李白、杜牧就留有诗句来描写她的故事,称“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李白谈到她“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家使人嗟。
”指的就是她进宫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使得画师在她的脸上多画了一颗奇丑无比的痣,竟而没有被皇帝选中。
后来皇帝把没有选上的妃子送往了边塞。
昭君因为画匠的那颗“落泪痣”被贬入了冷宫3年,没有机会见到皇上。
公元前33年,北方部落的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到汉朝,并对汉称臣,请求与汉和亲。
于是汉元帝,召集后宫佳丽上殿。
王昭君因为美貌不被赏识,不愿再待在宫中,便挺身而出,主动应召。
在殿上召见之时,发现昭君容貌靓丽,身材丰满,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
汉元帝诧异,竟不知后宫藏有如此貌美的天仙美人,想要留住她,但又不能失信于单于。
只好无奈放手,把王昭君赏赐给了单于,以修双方永久之好。
赐予她无数的黄金珠宝,并亲自送出长安。
昭君出塞时,看到一路荒漠景象,心生悲戚,久久难平,便在马上弹奏《琵琶怨》。
琴声凄凉悦耳,昭君秀色可人,使空中飞过的大雁忘记了飞翔,纷纷跌落在沙滩上,“落雁”从此成了王昭君的美称。
自昭君出塞以后,匈奴与汉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
而汉元帝因为错失美人,悔不则以,追究下来,一怒之下,把毛延寿并相关的许多画工都杀了。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