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对比

合集下载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1. 引言1.1 背景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其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数百万人患急性脑梗死,其中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数小时内出现症状,迅速导致脑组织的缺血和缺氧,严重影响脑功能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

目前,丁苯酞和依达拉奉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

丁苯酞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减少血栓引起的脑梗死危险。

依达拉奉则是一种溶栓药物,可以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循环,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程度,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丁苯酞和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本研究旨在评估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对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希望能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药物选择,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随着急性脑梗死发病率的增加和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丁苯酞和依达拉奉作为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联合应用可能具有协同效应,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促进急性脑梗死治疗的进步。

【2000字】1.3 方法方法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设计、试验过程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共招募了20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00名患者接受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治疗,另外1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急性脑梗死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性脑梗死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性脑梗死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

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作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急性脑梗死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提供更多临床参考和治疗指导。

一、前列地尔和依达拉奉的作用机制前列地尔是一种α1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动脉压力和扩张动脉,从而改善脑血流灌注,减轻脑组织水肿,保护脑细胞免受缺氧缺血的损害。

依达拉奉则是一种抗凝血药物,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防止血管栓塞和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减轻脑梗死的程度和范围,促进脑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这两种药物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可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1. 改善症状和临床表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使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临床观察发现,患者的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可以逐渐改善,体温和血压也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些改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2. 降低病情恶化和并发症发生率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容易引发脑水肿、颅内出血、脑梗死扩大、脑梗死转化等并发症。

使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病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早期应用这两种药物可以有效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降低脑梗死面积和程度,减少脑组织的萎缩和坏死,从而减少脑水肿、颅内出血和脑梗死扩大的风险,保护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稳定。

3. 提高病情的预后和预期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接受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能够获得更好的病情预后和预期。

临床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而依达拉奉和尤瑞克林是两种常用的治疗药物。

本研究旨在观察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研究方法包括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临床实验,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研究结论认为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有望成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加强数据分析,以验证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尤瑞克林、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观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研究结论、临床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病症,其发病与病残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重,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重大负担。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

单一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依达拉奉和尤瑞克林是两种常用的药物,分别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炎等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依达拉奉和尤瑞克林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血管通透性,促进脑组织再灌注,有望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依达拉奉和尤瑞克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本研究旨在探讨依达拉奉和尤瑞克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策略。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采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已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重要策略。

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能够通过不同途径减轻脑梗死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并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会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针对这种情况,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作为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方案备受关注。

那么,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如何呢?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丁苯酞注射液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改善脑血流的药物。

它的主要成分是丁苯酞,是一种局部扩血管药。

丁苯酞注射液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缓解脑缺血、减轻脑水肿的作用。

在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时,丁苯酞注射液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脑血流情况,减轻脑部缺血缺氧症状,有助于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二、巴曲酶巴曲酶是一种溶栓药物,主要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管通畅。

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中,溶栓疗法可以有效地将形成的血栓溶解,恢复患者的脑血流,减轻患者的脑组织损伤,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症状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丁苯酞注射液和巴曲酶分别具有改善脑血流、溶解血栓的作用,因此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以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在临床上,有研究对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了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脑部损伤,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而且联合治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证实,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在进行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时,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过量用药或者用药时间过长的情况。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需要慎重使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必要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不同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_效果分析

不同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_效果分析

不同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分析许慧健(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北海市536000;E-mail:my65668@163.com)【摘要】目的评价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

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311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丹红组60例、疏血通组61例、血栓通组65例、血塞通组64例、丹参川芎嗪组61例,观察5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结果治疗后5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22、19.44、13.19、23.03、21.03。

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成本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治疗;成本分析【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04(2012)12-1690-02急性脑梗死是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的一种常见病。

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繁多,但药物的价格及疗效却有差别,为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最佳用药方案,本文采取药物经济学法对5种不同治疗方案结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1],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采用计算机检索我院病案室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诊断符合WHO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

排除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病变)而影响临床评估的患者。

共入选311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5组,丹红组(A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38 81(56.2ʃ5.5)岁;基底节区梗死36例,脑叶梗死18例,脑干梗死3例,小脑梗死3例;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

疏血通组(B组)61例,男44例,女17例,年龄38 79(55.3ʃ4.5)岁;基底节区梗死37例,脑叶梗死17例,脑干梗死4例,小脑梗死3例;合并高血压14例,糖尿病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

血栓通组(C组)65例,男46例,女19例,年龄36 76(56.1ʃ4.5)岁;基底节区梗死38例,脑叶梗死18例,脑干梗死4例,小脑梗死5例;合并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

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对比

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对比

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依达拉奉和丹参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不同用药方案;丹参;依达拉奉;奥扎格雷作者单位:461300 河南省扶沟县人民医院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的急重症,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抗凝和活血化瘀。

为了提高患者的预后,必须尽早给予患者最适宜的治疗[1]。

笔者使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2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医学会于1996年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且均为首次发病患者,入院后均使用颅脑ct检查确诊,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观察组: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43~78岁,平均(6263±1358)岁。

其中14例患者为腔隙性脑梗死,25例患者为单灶性脑梗死,2例患者为多发生脑梗死。

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42~79岁,平均(6189±1358)岁。

其中13例患者为腔隙性脑梗死,26例患者为单灶性脑梗死,2例患者为多发生脑梗死。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死部位、病情、合并症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均使用颅脑ct确诊;均为首次发病;患者具有清醒的意识或者存在轻度的嗜睡并且可以被唤醒;血液检查血小板计数>100×109/l,纤维蛋白原>25 g/l。

阿替普酶、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对比

阿替普酶、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对比

阿替普酶、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对比目的探究阿替普酶、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心脑血管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8例,按照随机表法均分两组,各134例。

予以对照组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尿激酶,观察对比两组NIHSS评分差异。

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4.7±3.1)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阿替普酶+尿激酶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病情,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标签:阿替普酶;尿激酶;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是指脑血供突然中断,导致的脑组织坏死。

通常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1]。

临床常采用血栓溶解药剂阿替普酶对患者进行治疗。

但临床常常存在出血等并发症,预后效果不理想。

为此本文选取2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进行阿替普酶+尿激酶疗效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心脑血管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8例,按照随机表法均分两组,开展本次研究。

观察组(n=134)男71例,女63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59.9±5.7)岁;对照组(n=134)男72例,女62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59.7±5.9)岁。

所有患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试验告知书。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存在可比性,P>0.05.(1)纳入标准:依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予以患者临床确诊。

纳入NIHSS评分≥4分;经头部CT筛查无颅内出血患者。

(2)排除标准:存在颅内出血;严重糖尿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不配合患者。

1.2 治疗方法予以对照组阿替普酶(爱通立,勃林格殷格翰,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19990020)治疗。

3种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

3种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
3 种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分析
杨文波*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 延吉市 133000)
中图分类号 R956; R74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1-0408 (2011) 42-3939-03 摘 要 目的: 比较 3 种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经济学效果。方法: 92 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按照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分为 A、 B、 C 组, A 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 B 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和胞磷胆碱胶囊, C 组给予银杏叶片。治疗 14 d 后观 察疗效, 并运用成本-效果法进行分析。结果: A、 B、 C 组的显效率分别为 78.57%、 66.67%、 48.39%, 成本分别为 8 860.71、 8 107.45、 7 854.65 元, 成本-效果比分别为 11 277.47、 12 160.57、 16 231.97, A、 B 组相对于 C 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 3 333.53、 1 382.93。 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 B 组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佳。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软胶囊; 阿司匹林肠溶片; 氨氯地平片; 胞磷胆碱胶囊; 银杏叶片; 成本-效果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pharmacoeconomic effect of three therapeutic regimes fo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 . METHODS:92 cases of ACI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group B and group C according to therapeutic regimes.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s,group B 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and Citicoline sodium capsules,and group C Ginkgo tablets respectively. The curative efficacies were observed to analyze cost-effectiveness after 14 days of treatment.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s of group A,group B and group C were 78.57%,66.67% and 48.39%. The costs were 8 860.71 yuan,8 107.45 yuan and 7 854.65 yuan. The cost-effectiveness ratios were 11 277.47,12 160.57 and 16 231.97,respectively. The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s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3 333.53 and 1 382.93,compared with group C. CONCLUS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armacoeconomics,Group B is optimal in the treatment of ACI .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s;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Citicoline sodium capsules;Ginkgo tablets;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急性脑梗死致病机制复杂 , 是一个多基因和多靶点参与 的过程。治疗药物种类繁多, 治疗方案千变万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随着新药的 不断研制与应用, 使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得到迅速提高, 但 药物治疗成本也随之增长 。 为寻找既经济又有效的治疗方 案, 笔者对 3 种不同药物治疗方案 (新药丁苯酞软胶囊——具 有多种药理作用的单体 、 化学药物——单一作用靶点的联合 用药和中药银杏叶片——具有综合药理作用的单品) 进行药 物经济学分析。 确诊, 经临床诊断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排除标准: 伴有重度意 识障碍的缺血性卒中患者; 血管性痴呆史者; 先天性卒中并发 缺血性卒中者; 有严重心、 肝、 肾及其他伴发严重疾病者; 胃肠 疾患或胃肠手术后可能影响胃肠吸收者 ; 精神异常无法合作 者; 头部有明显与本次神经功能障碍有关联的脑实质软化灶 者; 以往用药期间出现各种形式过敏者 , 包括有芹菜过敏史 者;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一般资料 以 “脑梗死” 为关键词查出本院 2010 年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期间 , 因脑梗死住院患者的 ID, 然后查阅病历 ,按标准从 254 份病历中, 筛选出有效病例 92 例, 按照不同药物治疗方案 804. 罗洪瑜.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经济学分 析[J].中国药房, 2007, 18 (17) : 1 290. 孔晓东.药物经济学的概论、 方法和应用[J].国外医学-药 学分册, 1994, 21 (1) : 18. 张连春, 陶华英.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 的预测研究[J].医学综述, 2007, 13 (20) : 1 575. 杨 畅, 王希福, 张惠敏.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者的血脂改 变及认知功能改变特点[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35 (3) : 320. Armstrong EP.Economic benefits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target vaccinations[J]. J Manag Care Pharm, 2007, 13 (7 Suppl B) : 12.

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摘要】本研究评估了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通过临床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脑血流灌注。

结果分析显示,治疗组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脑血流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

副作用监测显示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疗效,可为临床提供有效治疗方案。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该疗法的机制及优化疗程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该研究结果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临床试验设计,研究方法,观察指标,结果分析,副作用监测,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

当前,针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药物、保守治疗等,然而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依达拉奉是一种能够抑制栓塞后炎性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的药物,而长春西汀注射液则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脑组织水肿和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长春西汀注射液,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评估依达拉奉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探讨该药物组合在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方面的作用;研究治疗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最终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2. 正文2.1 临床试验设计临床试验设计是研究的基础,其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直是临床医生们关注的焦点。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是两种常用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它们在单独使用时都显示了一定的疗效,但联合用药是否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保持安全性,目前还没有系统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本文通过对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背景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情危急,治疗时效性要求高。

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治疗及介入手术等,但是针对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丁苯酞是一种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物,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而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血栓溶解药,可以迅速溶解血栓,对急性脑梗死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研究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临床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栓溶解情况、颅内出血率、死亡率等指标,评估联合用药方案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结果分析经过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栓溶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栓溶解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出血率和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通过对比,可以认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四、讨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能是由于两种药物各自的作用机制不同,能够互补和加强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比较论文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比较论文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比较【摘要】目的:评价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效果。

方法:12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a 组)60例和舒血宁组(b组)60例,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疗效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

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b组有效率66.6% (χ2= 3.987, p0.05)。

1.2治疗方法a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日2次。

b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日2次。

疗程均为2周。

1.3 治疗效果评定方法两组病例均在入院后第2天清晨及治疗10d 后清晨空腹抽血测定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出现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评分减少 91%~100%, 病残程度0级为基本痊愈; 评分减少46%~90%, 病残程度1~3级为显著进步; 评分减少18%~45%为进步;评分减少17%以下为无变化,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4 成本的确定药物经济学的成本不仅指药物费用, 还包括治疗费用、实验检测、仪器耗损、劳动力损失等一系列费用。

1.5效果的确定效果指所关注的特定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果。

本文以两种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总有效率作为评价指标。

单位所需要花费的费用 [增值分析: △c/△e=(ca-cb)/(ea-eb)]目的在于寻找达到某一效果时较小成本的方案(药物)。

1.6 统计学处理用spaa11.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组间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2.1两组的疗效比较 a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b组有效率66.6%(χ2=3.987, p<0.05),见表1。

2.2两组方案成本-效果分析通过成本效果分析表明,b组需多花21.55元才可以比a组产生多一份疗效,见表2。

2.3不良反应两组病人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 全部病人治疗期间均进行出凝血检查, 未见异常。

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摘要】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疾病,丁苯酞和银杏达莫被认为具有治疗潜力。

本文通过对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的药理研究和临床试验进行分析,比较了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这种药物组合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研究还发现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组合,有望为临床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银杏、达莫、药理研究、临床试验、疗效比较、安全性评价、机制研究、治疗药物、多种途径。

1. 引言1.1 急性脑梗死的严重性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造成了极大的健康问题和社会负担。

急性脑梗死通常是由于血管阻塞引起的脑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临床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往往表现为突发的严重头痛、意识障碍、言语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急性脑梗死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会影响其家庭和社会,给患者的亲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而且,急性脑梗死后的脑功能障碍和残疾也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急性脑梗死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及时有效地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十分重要的。

在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研究,正是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帮助患者恢复脑功能、减轻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

1.2 丁苯酞、银杏达莫的作用机制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的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这些药物各自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通过相互作用发挥治疗效果。

丁苯酞是一种新型抗血栓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稳定血栓形成来预防血栓的进一步扩展。

它可以降低血小板的活性,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从而减少脑血栓的形成和进展。

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银杏内酯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改善脑血流灌注不足,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和恢复。

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对比

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对比

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对比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梗死是指脑血管急性闭塞引起的一种急性脑卒中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生活负担。

目前,丹参多酚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作为脑梗死的治疗药物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丹参多酚注射液具有活血化淤、抗炎止痛、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作用,丁苯酞注射液则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减少脑组织水肿等功能。

联合使用丹参多酚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可以互补作用,提高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目前关于二者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仍较有限,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评估两者联合应用的优势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对比,探讨联合应用的临床优势及安全性。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事件,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丹参多酚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作为常用的中药注射液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但两者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还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比较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与单独使用的疗效,以期为临床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促进临床实践的进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2. 正文2.1 丹参多酚注射液的作用机制1. 抗氧化作用:丹参多酚注射液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脂质的过氧化等途径发挥抗氧化作用,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减轻脑组织的氧化损伤。

2. 抗炎作用:丹参多酚注射液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对脑组织的损伤,促进脑组织的修复和重建。

3. 改善微循环:丹参多酚注射液能够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的氧气供应,减少缺血损伤。

4. 抗凝血作用:丹参多酚注射液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血栓在脑血管中的形成,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发表时间:2017-02-07T14:21:47.5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作者:韩敬民[导读] 急性脑梗死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相对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河南省清丰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南清丰 457300)【摘要】目的:对比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1周及2周的NIHSS评分。

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也比治疗组较高,差异对比较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差异(P>0.05)。

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而言,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效果较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依达拉奉;奥扎格雷;丹参;急性脑梗死【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210-02 急性脑梗死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相对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所以及时诊断、正确治疗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1]。

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并分析其治疗效果,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的治疗方案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5例,治疗组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25例,年龄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62.5±2.9)岁,病程为2.5~15.2小时,平均病程为(8.1±1.6)小时。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 刘文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  刘文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刘文发表时间:2019-09-18T17:05:58.7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9期作者:刘文[导读]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比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更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好,两种联合用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较低。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人民医院 626100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2,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和研究组(n=32,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9/3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1/32),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比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更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好,两种联合用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较低。

关键词:依达拉奉;丹参注射液;奥扎格雷;急性脑梗死临床医学中,急性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且发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患病率、致残致死率均比较高。

发病主要源于脑部血管缺氧缺血导致血流动异常,对脑神经造成一定的损伤,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脑神经损伤的程度加重[1]。

目前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较多,且多采取联合用药,研究证明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的质量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较少[2]。

为探究最佳的联合用药方案,本文对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探究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具体对比研究流程与讨论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丁苯酞注射液与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比较

丁苯酞注射液与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比较

丁苯酞注射液与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与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的疗效。

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1—12月期间收住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接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9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其效果优于丁苯酞软胶囊。

【关键词】丁苯酞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急性脑梗死;疗效对比【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7-0039-02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药物归属为消旋正丁基苯酞,作为人工合成药物,以多个环节阻断缺血性脑卒中造成脑部损伤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有改善颅内微循环、脑部能量代谢及缺血脑区微循环作用,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改善[2]。

目前常见剂型包括注射液、口服软胶囊,文章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及软胶囊疗效,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9年1—12月期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对象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8》相关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发病后24h内就诊;③均为首次发病人群。

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外伤、脑肿瘤及脑部血管畸形等神经系统病变者;②伴有重度意识障碍人群;③过敏或无法耐受本次治疗方案者。

对照组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51~89岁,平均(62.6±4.4)岁,观察组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52~90岁,平均(63.5±4.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并予以常规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循环,控制血压、血糖,维持内环境稳定,康复等。

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74期137投稿邮箱:zuixinyixue@·药物与临床·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张文荣(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广西 河池 546300)0 引言脑梗死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它主要是由于患者脑血液供应障碍所引起,导致脑部出现病变。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很短的时间内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会突然减少甚至停止,此情形下,会直接造成患者该部位血管供血区的缺血、缺氧,最终脑组织坏死[1]。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均表明,丁苯酞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效果比较突出;此外,阿托伐他汀作为一种高效的降脂药物,能改善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及预后[2]。

鉴于此,结合既往研究,重点围绕本院近两年实际,专门选取相关病例,做进一步探究归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回顾统计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本次63例均为定量随机抽样选取。

包括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30例,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33例,常规服药基础上予以丁苯酞胶囊并联合阿托伐他汀,设为观察组。

疗程周期后统计对比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水平。

本次2组63例,入院均经检查确诊。

对照组30例中包括男19例、女11例;年龄45-77岁,平均(58.2±8.5)岁。

观察组33例中包括男21例、女12例;年龄43-76岁,平均(57.9±7.8)岁。

本次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上,并未发现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法1.2.1 观察组33例急性脑梗死和对照组30例急性脑梗死,均严格按照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常规处理方法。

2组63例患者全部给予降压、降脂、调整血糖为主。

在用药方面,63例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剂量为100 mg ,每日服用1次即可。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对比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对比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对比
张利芳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方法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抽取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

研究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82.05%)(P<0.05);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CRP、Hcy、MDA水平低于对照组, 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更为明显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总页数】2页(P158-159)
【作者】张利芳
【作者单位】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半坡店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 [J], 孙蕊
2.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 [J], 鲁东峰;曾亚辉
3.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 [J], 于甜甜
4.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 [J], 马玲
5.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 [J], 马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脑梗死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性脑梗死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急性脑梗死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针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前列地尔与依达拉奉是两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药物,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减轻病情,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急性脑梗死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一、前列地尔与依达拉奉的药理学特点1.前列地尔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拮抗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而发挥作用。

它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减少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

2.依达拉奉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能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活化,加速纤溶过程,将纤维蛋白溶解成溶血酶,从而溶解血栓,恢复血液通畅,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

1. 缩小梗死面积前列地尔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能够迅速改善脑血供,减缓梗死区的脑组织损伤,有助于缩小梗死面积,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2. 提高血管通透性前列地尔具有改善微循环、减轻细胞水肿的作用,能够降低梗死区的血管通透性,减少脑组织的水肿和出血,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

3. 促进脑组织再灌注依达拉奉能够促进纤溶过程,溶解血栓,恢复血液通畅,从而促进脑组织再灌注,减少脑组织的缺氧缺血损害,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4. 预防血栓再形成前列地尔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地预防血栓再形成,降低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减少脑梗死的复发率。

5. 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前列地尔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头痛、头晕、乏力等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三、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注意事项1. 使用前列地尔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应谨慎选择药物剂量和疗程,避免药物过量或过短的使用,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耐药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对比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依达拉奉和丹参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神经功能缺损NI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不同用药方案;丹参;依达拉奉;奥扎格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2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医学会于1996年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且均为首次发病患者,入院后均使用颅脑CT检查确诊,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观察组: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43~78岁,平均(6263±1358)岁。

其中14例患者为腔隙性脑梗死,25例患者为单灶性脑梗死,2例患者为多发生脑梗死。

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42~79岁,平均(6189±1358)岁。

其中13例患者为腔隙性脑梗死,26例患者为单灶性脑梗死,2例患者为多发生脑梗死。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死部位、病情、合并症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均使用颅脑CT确诊;均为首次发病;患者具有清醒的意识或者存在轻度的嗜睡并且可以被唤醒;血液检查血小板计数>100×109/L,纤维蛋白原>25 g/L。

排除标准:排除伴有脑出血的患者;排除伴有严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排除1年内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伴有颅内肿瘤的患者;排除伴有心肝肾等严重病变的患者;排除妊娠和哺乳期患者;排除近1个月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排除意识严重障碍的患者;排除不愿参加此项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脑细胞活化治疗、合并症治疗等。

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治疗,30 mg依达拉奉+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80 mg奥扎格雷+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

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依达拉奉和丹参治疗,30 mg依达拉奉+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0 ml丹参注射液+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

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 d。

14 疗效评定标准使用NIHS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

基本痊愈:治疗后患者为0级残疾,并且NISS评分下降91%~100%;显著
进步:治疗后患者为1~3级残疾,并且NISS评分下降46%~90%;进步: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45%;无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15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平均住院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部数据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 神经功能缺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5例患者发生皮诊、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对照组患者中,6例患者发生皮诊、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患者发病后需要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恢复梗死区的血供、促进脑循环、阻止梗死进展等[2]。

依达拉奉是脑保护剂,可以恢复患者脑梗死部位的血供。

奥扎格雷具有抗血小板聚积以及扩血管作用。

丹参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血管的作用[3]。

本组研究中,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依达拉奉联合丹参的治疗效果,用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51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也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祝小燕,朱晓云,许志华,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85例临床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9):7475.
[2] 王霞,张静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2011,10(4):70.
[3] 曾宇,付林,朱焰,等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对其早期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78217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