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
浅谈中学课文《祝福》的写作特点
浅谈中学课文《祝福》的写作特点浅谈中学课文《祝福》的写作特点《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祝福》写作特点1、对小说的命题、对时节、情节精心安排,突出了主题:作者对小说的命题,对时节、情节的精心安排,突出了对立的阶级关系,加强了对不合理的旧社会制度的控诉力量,也使小说的悲剧性更加深刻。
这篇课文的题目叫做《祝福》,全文的情节开展也大都在祝福或祝福前后的时节,紧紧环绕着题目。
祥林嫂第一次来鲁家是在冬初,而最能表现她勤快的是年底的劳动;她被婆婆劫走是在新年过后不久;祥林嫂被卖改嫁的情况是卫老婆子在新正将尽到鲁家来拜年的时候说的;祥林嫂第二次来鲁家后柳妈恐吓她是在腊月二十以后;我回到鲁镇是在送灶之夜,不几天遇到了祥林嫂,在祝福的当天听到了祥林嫂的死耗。
这些情节开展的时间是经过作者精心安排的。
在这样构思和安排下,作者又着意在处处点染新年的气象和景物,为小说情节开展勾画背景和渲染气氛。
如一开头就写出灰白沉重的晚云,爆竹的钝响和震耳的大音以及幽微的火药香,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及其特点,简洁地勾画出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的新年气象。
下面描述祝福的礼仪和福礼,又描写了年底常有的大雪天气,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飞舞的雪花和新年气象融汇在一起了。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忙碌的新年而又是沉寂的雪夜,互相映衬,为下文抒发悲愤的感情渲染了气氛。
在柳妈恫吓祥林嫂时,作者也带了一两句,微雪点点的下来了祥林嫂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起了点明时节,并和全文中的写景相呼应相协调的作用。
鲁迅《祝福》读后感_读后感
鲁迅《祝福》读后感_读后感
鲁迅的《祝福》是一篇充满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的作品。
通过对一对夫妇的生活遭遇和命运的描述,鲁迅揭示了当时社
会的黑暗和残酷,以及人们在其中所经历的痛苦和无奈。
读完《祝福》,我深深感受到了作品中所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
无奈和愤懑。
在这个以利益和权力为中心的社会里,普通人往往成
为了牺牲品,他们的命运被操纵和摆布,而他们却无能为力。
作品
中的夫妇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挣扎和煎熬,最终却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同时,作品也让我思考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无情。
在作品中,人们为了利益和地位可以做出种种不择手段的事情,甚至伤害无辜
的人。
而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又该如何去选择和应对呢?这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总的来说,鲁迅的《祝福》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和
残酷,以及人们在其中所经历的痛苦和无奈。
作品让我思考了社会
现实和人性的复杂,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思考和期待。
希望我们能
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析鲁迅《祝福》的批判性
浅析鲁迅《祝福》的批判性浅析鲁迅《祝福》的批判性《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名篇,纵观全文,鲁迅注意的不仅在于祥林嫂的穷苦,也不仅在于祥林嫂遇到的意外灾祸。
最感沉重的这种折磨正是来自于封建礼教,把祥林嫂一步步逼向死亡。
首先,我们从祥林嫂短暂而悲惨的人生经历分析人手来了解《祝福》的批判性。
祥林嫂的第一次婚姻是在父母包办下嫁了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不幸她的丈夫死了,只身来到鲁镇做工。
此时的祥林嫂干起活来,抵得过一个男子,但好景不常,她就被婆婆捆绑卖到了远在深山野燠的夫家……在封建礼教、世俗道德的束缚下,祥林嫂没有社会地位,狠心的婆婆为了给第二个儿子娶媳妇,不容她守节,反过来还要她承受“失节”的屈辱。
她的第二个丈夫又不幸死于伤寒,接着儿子被狼衔去。
“大伯来收屋”。
这便使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一次来到鲁镇。
此时的祥林嫂饱尝丧夫失子的悲痛,精神已被摧残的麻木了,她逢人便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我真傻,真的”……”二进鲁家的祥林嫂,精神上受打击。
人格遭歧视。
鲁四老爷非常鄙视她。
祭祀的时候不让她沾手。
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精神上折磨,是从他作为封建礼教的忠实卫道士的身份出发的,正是“女子从一而终”的礼教和“克夫命”的精神绳索的勒逼,这正是《祝福》的主要批判锋芒所在。
还有“善女人”柳妈,似乎是唯一关心过祥林嫂的人,柳妈的愚昧无知在客观上充当了封建礼教的帮凶。
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让祥林嫂捐一条“赎”罪的门槛,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
为了“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在别人的眼中,她仍是一个“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的东西,林嫂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破灭了。
在《祝福》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没有用一个字,一句话去直接批判封建社会,而只是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勤劳、纯朴、习惯于受苦的农村妇女一生的悲惨命运,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祝福》相关资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
《祝福》相关资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没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鲁迅这样深刻而又具体,没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有鲁迅这样执著而又犀利。
鲁迅一针见血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为奴性文化。
他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
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
”(《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鲁迅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在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特征的同时,鲁迅在许多文章中还十分具体深刻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病,鲁迅以偏至的发展观孜孜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弊病的揭示和批判,“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致尤炳圻》),因而鲁迅在他的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也努力解剖、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种种病态。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对国民性的卑怯是深恶痛绝的,他一再针砭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淫下国民性的卑怯,他说:“……意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
以中国古训中教人苟活的格言如此之多,而中国人偏多死亡,外族偏多侵入,结果适得其反,可见我们蔑弃古训,是刻不容缓的了。
”(《北京通信》)鲁迅的乡土小说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卑怯者的世界。
李长之在《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中就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在内容上,写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就是写农民的愚和奴性”。
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将儿子的命运寄寓在人血馒头上懦弱的华老栓(《药》),一心跻身长衫客行列的落魄的孔乙己(《孔乙己》),因丢了辫子被女人当众辱骂的忧愁的七斤(《风波》),在多子、饥荒、苛税等压榨下苦得像个木偶人的闰土(《故乡》),都是乡土社会中的卑怯者,他们对于身受的压迫忍辱受屈逆来顺受。
《祝福》中到土地庙捐门槛赎罪的祥林嫂,《在酒楼上》中敷敷衍衍模模糊糊无聊地生活着的吕纬甫,《孤独者》中亲手选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的魏连殳,《离婚》中慑于七大人威光的爱姑,也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卑怯者,虽然他们面对坎坷的命运和人生也有过不平和抗争,但最终都屈服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
《祝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
《祝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浅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祝福》中主人公“祥林嫂”历史悲剧原因的分析,揭示出导致祥林嫂之死的关键,那不是穷困,不是劳累,也不是意外灾祸,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祥林嫂忍耐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最后还是逃不出封建礼教的魔爪,这是祥林悲剧的真正意义。
祥林嫂面对接二连三的不幸及种种迫害,曾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但这种抗争不仅无效,而且导致其越陷越深的可悲结局。
小说《祝福》深该地揭露了中国传统文化盾牌及其掩盖下愚弱的国民劣根性,二者共同造就了在“无爱的人间”的一切以祥林嫂为典型的被蹂躏被压迫宿命的必然。
【关键词】《祝福》传统文化国民性悲剧【正文】一、背景与主要内容: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
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
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当时自己忧愤的心情。
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从《祝福》看鲁迅先生当时的社会批判
同时,欢迎您上传课件PPT和其他相关文档。
3、总结并品评鲁迅对小说中的“中国”评价及态度,进而思考鲁迅先生当时的“彷徨”。
1、感受小说中“我”对鲁镇、山村和城市的情感态度。
2、感受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当时中国的无奈和批判。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
(填“是”或“否”;若“是”需注明是PPT、或白板、或音频、或视频、或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
重难点解决策略表单
课题名称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建构的“中国模型”
内容与目标
教学重,并领会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评价。
教学目标
1、仔细品读小说中“鲁镇”的氛围环境,尤其是其年底的气氛及人们的意识、观念。
2、由有限的文句及简约的人物描绘,去感知小说中“山村”和“城市”的社会氛围。
1
2
3
4
品读鲁镇的年底氛围(环境描写)
评说鲁镇的各色人物
从抢婚、逼婚到赶出家门看山村社会氛围
从“我”的出逃与返城看城市的社会氛围
朗读课文,并评说。
小级讨论,总结发言
细心品读,并大胆猜测
细心品读,揣摩人物心理,进而感知当时城市的社会氛围
否
教学效果检测题
小作文:从《祝福》看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说明:
论《祝福》中的看客
论《祝福》中的看客作者:邓远凌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4年第03期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中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中国人不但自己做戏,演给别人看,而且把别人的所作所为都当作戏来看。
《祝福》正隐喻了这样的一种状态:鲁镇的人看祥林嫂与祥林嫂的被看(不幸遭遇)。
鲁迅意识到“改变国民的精神”重要,也因为这个理想,在《祝福》里,鲁迅塑造了三种看客的形象:一.柳妈、鲁镇上听故事的女人是自私、冷漠、愚昧、麻木、冷酷的看客,这也是鲁迅最为关注,着力批判的一种“看客”柳妈及听故事的女人都和祥林嫂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似乎善良而富有同情心,当祥林嫂重复着阿毛的故事的时候“男人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的话,便特意来寻来……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走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
”她们的同情心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好奇。
柳妈——“她是个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
当祥林嫂继续重复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柳妈便从不耐烦转而嘲笑祥林嫂的伤疤,而“伤疤”就变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传扬出去。
她对自己的不幸无知无觉,却把别人的不幸和痛苦作为慰藉自己的娱乐,由于自身的麻木,对于弱者,她没有基本的同情,更不用说爱。
而当她自认为“捐门槛”可以帮祥林嫂“赎罪”的时候,她“真诚”的关心却把祥林嫂推向了死亡的境地。
柳妈和鲁镇上的人们并没有恶意,他们只是因为自身的痛苦对他人也变得麻木而冷漠,祥林嫂丧子的不幸只是成为了他们自己“有幸”的证实,并通过不幸的反复展示和咀嚼,来加强和增大自己存在的幸福感。
当别人的痛苦、悲哀“咀嚼赏鉴”殆尽,成为“渣滓”以后,就立即“厌烦和唾弃”,施以“又冷又尖”的笑。
他们的这类情感与行为方式,实际是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忍。
这些看客们无处不在,遍布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以自身以外的任何不幸和痛苦作为欣赏对象,他们构成“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消磨着、吞噬着“被看”对象,也成为“被看”者最严酷的环境因素。
浅论《祝福》中的民俗文化及其悲剧性建构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经典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这部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展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在本次 演示中,我们将从主题、情节和人物三个方面出发,深入探讨《祝福》中的民 文化。
一、主题
一、主题
《祝福》中涉及了许多民俗文化元素,如祭祀、婚俗、丧葬等。作品通过这 些民俗文化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特别是在祭祀和婚俗方面,作 者对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进行了深入剖析,传达出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批判。
二、情节
二、情节
1、祭祀情节:在《祝福》中,作者描述了主人公祥林嫂在鲁镇四爷家参与年 终祭祀的场景。在这一情节中,祥林嫂被视为一个具有“不洁”身份的女性,没 有资格参与祭祀活动,从而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歧视。
二、情节
2、婚俗情节:小说中,祥林嫂的婚姻经历也是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她的第 一次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第二次婚姻则是在失去丈夫和儿子后,为了生存而被 迫改嫁。这些婚姻经历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婚俗观念,也表现了民俗文化在人 们生活中的深远影响。
基本内容
在《祝福》中,鲁迅多次提及“祝福”这一民俗活动。在旧中国,特别是在 鲁镇这样的地方,祝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通常在农历新年之际进行。人们 通过祝福仪式表达对神祇的敬仰和感恩,同时也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然而, 在《祝福》中,祝福却成为了一种讽刺和批判的工具。
基本内容
首先,鲁迅在小说中把“祝福”与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紧密相连。他以祝福的 场景为背景,展示了祥林嫂被迫害、被摧残直至被社会吞噬的悲剧一生。这种独 特的处理方式使得“祝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民俗活动,而是成为了一种象征和 隐喻,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虚伪。
鲁迅《祝福》读后感_读后感
鲁迅《祝福》读后感_读后感
鲁迅的《祝福》是一部描写中国社会现实的小说,通过对主人
公家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
读完这部
小说,我深感震撼和感慨。
小说中的主人公阿Q是一个贫穷、愚昧的农民,他在社会底层
挣扎生存,却始终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
他所遭遇的种种不公和欺凌,让人心痛和愤怒。
阿Q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
弊病,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地位不平等、民族危机等问题无不令人
深思。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对阿Q的描写,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呼吁人们要关注社会底层的困境,要关心弱势群体,要追求社
会的公平和正义。
阅读《祝福》让我深刻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和不
平等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通过阅读《祝福》,我深刻感受到了鲁迅对社会的关怀和呼吁,也对自己的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鲁迅一样,关注社会,关心弱势群体,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努力。
愿我们都
能为祖国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祝福的文学评论
祝福的文学评论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
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
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从心理学上讲,人生的最大痛苦莫过于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因为它不但有损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更为主要的,是它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程,导致人生的悲剧。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本身就是如此。
只要打开鲁迅的《彷徨》,看看《祝福》中的祥林嫂,一切都会不言而喻了。
祥林嫂是个淳朴善良而且安分耐劳的农村妇女,手脚非常勤快[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
]她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一个生活的权利,她就心满意足了。
正是带着这样的一个愿望,祥林嫂在新寡之后逃到鲁镇去做工。
然而不久,她就被唯利是图的婆婆绑了回去。
她不但连一个工钱都没着落,而且还被婆婆以高价卖给大山深处的贺老六。
她虽然拼死地反抗[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
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拜不成天地。
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
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
鲁迅《祝福》读后感_读后感
鲁迅《祝福》读后感_读后感
鲁迅的《祝福》是一篇让人深思的散文,通过对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的描写,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怀。
在《祝福》中,鲁迅通过对一个小贩的描写,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残酷和不公。
小贩在生活中遭遇了各种不公和压迫,最终以死亡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让我深感到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是如此的普遍和深刻,普通人往往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连生存的权利都难以保障。
同时,鲁迅在文章中也表达了对普通人的关怀和祝福。
他希望人们能够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共同抵抗社会的不公和压迫。
这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普通人的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我对社会的现状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阅读《祝福》,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对社会的批判和对普通人的关怀,也让我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希望我们每
个人都能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共同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祝福》的写作手法总结
《祝福》的写作手法总结2022-03-18《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祝福》的写作手法总结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标题的设置:⑴标题与情节:全文起于祝福的场面,结尾于祝福,中间也有祝福场面的描写,祝福场面的反复出现,无形中串连了整个情节。
⑵标题与主题:祥林嫂的命运与祝福密切相关,封建势力正是通过祝福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死于祝福声中,通过这个标题,作者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鲜明地摆到了读者的面前,祝福是主题诞生的前提条件。
2、倒叙的手法:⑴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吸引力。
⑵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而且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突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3、精当的描写手法:肖像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相貌、声音、神情、姿态、服饰等的描写。
小说中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共出现三次,见下表:从上表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祥林嫂在长期的打击与折磨下,她的巨大变化。
外在的穿着前两次没有太大的变化,第三次则根本未写到她的穿着,语言描写:文中有两处经典的语言描写,一处是祥林嫂被婆家抢回去之后,卫老婆子来到四叔家,四叔说的很简单的语言:可恶!然而。
可恶一词充满着不满,是对祥林嫂被抢一事的不满,因为未经他的允可,以至于闹得沸反盈天,损伤了他家的名声和尊严。
然而却道出了他这一封建卫道士的心声:寡妇私自外逃,是礼教所不容的,婆婆有权处置,无可非议。
语言虽简练,但言外之意却无穷,不妨好好体会。
另外一处语言是祥林嫂的儿子被吃之后反反复复说的一句话:我真傻,真的,这句话有祥林嫂深切的自责,反复重复,足见在其内心深深的烙印、痛苦与麻木。
论《祝福》的特殊性及其价值
论《祝福》的特殊性及其价值对于本篇小说,首先要肯定的是它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独特意义,它的意义来源于两方面,第一,是对传统小说的突破。
第二,就是它主题的广泛深刻性,尤其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以及他的文学史价值都值上体现了一代文学大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思考,既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史学价值,下面我将依次加以论述。
标签:鲁迅祥林嫂封建社会启蒙思想批判现实首先阐述《祝福》对传统小说的突破。
一,对于以往传统小说,作品通过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或者时间顺序构成全文,采用一种平铺直叙,自然而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而《祝福》却打破了这一点,故事从一开始,以鲁四爷家准备新年《祝福》为背景,并在这样一个喜庆的背景下,开始描述祥林嫂这样一个悲惨的人物形象。
然后描写鲁四老爷斥责祥林嫂的不是时候,在这两种情形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的情形下,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不仅会引起读者的思考,祥林嫂为什么会死,他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与传统小说的平铺直叙产生了极大的反差。
二,小说在写法上,体现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始终秉承着,人是社会的产物,这条主线,无论是祥林嫂,鲁四爷,还是卫老婆子,四婶,每个人物形象都与各自生活的条件和环境紧密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特定历史中必然的产物。
其实人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祝福》恰恰摒除了这种将人物绝对分成,好人与坏人的写法。
社会环境,封建礼教必然导致人们精神上的守旧,而这些,也无意中成为了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原因。
她的死不是个人直接的迫害而是一种社会的必然。
也就是说,即时没有鲁四爷,卫老婆子,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下,同样也会导致祥林嫂的悲惨结局。
三,传统小说通常选取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描写英雄豪杰,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而《祝福》所写的是一个普通农妇的平淡一生,从而概括出社会人生中最为真实浩茫的痛苦。
主题的广泛深刻。
本篇小说,坐着致力于揭示社会制度即封建社会的积弊是造成祥林嫂,是所有妇女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同时这种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害也贯穿于人物生存环境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开篇描写,《祝福》风俗,后来不让祥林嫂懂动用祭祀工具,以及他自己攒钱到土地庙请求捐门槛,处处透露着封建社会的悲哀。
电影《祝福》与的中国形象建构
电影《祝福》与的中国形象建构电影《祝福》是一部由中国导演执导的电影,于1956年上映,基于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改编。
这部电影深入探讨了封建礼教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通过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反映了中国旧社会的残酷现实。
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影《祝福》的情节、角色和制作手法,来探讨电影如何建构中国形象。
在情节方面,《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中国社会的束缚。
电影中的祥林嫂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女性,她经历了两次婚姻,但都未能摆脱世俗的偏见和束缚。
尽管她努力寻求自由和幸福,但最终仍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
这一情节展现了封建礼教思想对中国妇女的压迫,并揭示了中国旧社会的不公与残酷。
在角色方面,电影《祝福》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角色。
其中,阿毛和四爷的形象最为鲜明。
阿毛是一个善良、勇敢的青年,他反抗封建思想,追求真爱,但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他最终无法保护自己所爱之人。
而四爷则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卫道士,他固守着封建礼教思想,对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视而不见,甚至参与了对祥林嫂的迫害。
通过这些角色,电影揭示了中国旧社会封建思想的残酷与无情。
在制作方面,电影《祝福》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视觉元素和音效,展现了中国的壮美山河与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电影中的画面精美绝伦,配乐悠扬动人,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形象。
电影中的场景设置和服装设计也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旧社会的风土人情。
电影《祝福》通过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成功地展现了封建礼教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同时,通过精心塑造的角色和精湛的制作手法,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旧社会的残酷与无情。
这部电影不仅揭示了中国旧社会的种种问题,也呈现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的中国形象。
然而,对于这部电影所建构的中国形象,我们也需要理性看待。
电影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虽然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内涵,但也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
《祝福》中把习俗背的文化与社 会意义
《祝福》中把习俗背的文化与社会意义《<祝福>中把习俗背的文化与社会意义》鲁迅的《祝福》是一篇极具深度和批判性的作品,其中所描绘的种种习俗,不仅是故事的背景和点缀,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小说中的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和旧习俗深深束缚的典型代表。
那些看似寻常的习俗,实际上是封建礼教的外在表现形式,成为了压迫和摧残祥林嫂的隐形力量。
从文化层面来看,习俗往往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在《祝福》中,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习俗,反映了人们对先人的尊敬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种习俗包含着对家族延续、血脉传承的重视,是传统文化中强调家族观念的一种表现。
然而,这种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封建势力所利用,成为控制和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工具。
在社会意义方面,《祝福》中的习俗成为了划分社会阶层和性别角色的重要标志。
比如,只有男性才有资格参与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女性则被排除在外。
这一现象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下。
祥林嫂作为一名女性,她的命运在这样的社会习俗下显得更加悲惨。
她因为两次婚姻的经历而被视为不洁,遭到社会的唾弃和歧视。
这种基于习俗的偏见和歧视,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同时,习俗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在小说所描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遵循着既定的习俗和规则生活,虽然这种稳定是建立在对一部分人的压迫和牺牲之上的,但在一定时期内,它确实避免了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然而,这种稳定是以牺牲个体的自由和幸福为代价的,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不合理的稳定必然会受到挑战和冲击。
再者,《祝福》中的习俗还反映了人们对生死观念的认知。
葬礼的隆重和复杂,体现了对死亡的敬畏和对逝者的怀念。
但这种对死亡的过度重视,也使得人们在活着的时候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生怕自己的行为违背了习俗,从而在死后遭受惩罚。
这种对生死的错误认知,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祝福》中的社会文化现象-精品文档
故事情节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
开端 发展
祥林嫂凄然死去
祥林嫂初到鲁镇 祥林嫂被迫改嫁
倒
高潮
尾声
祥林嫂再到鲁镇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叙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 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 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 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 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 我的故乡鲁镇的。 •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 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 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 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 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 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 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 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 也如此。 •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祭祖
“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 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 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 “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 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 切饭莱,只好自已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 不吃的。” •
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 持好自己的本份,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 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 “四德”:德、容、言、工。 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是品德,能正身立本;其次 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 再次是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 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最后是 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 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鲁迅《祝福》分段大意概括
鲁迅《祝福》分段大意概括鲁迅先生是20世纪我国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山巨匠。
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祝福》是其小说中较为成功的一部。
以下是鲁迅《祝福》分段大意概括,希望能帮到你!中心思想:通过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了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段落大意:1~2段: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序幕)3~33段:祥林嫂突然死去。
(结局)34~53段:祥林嫂初到鲁镇。
(开端)54~65段:祥林嫂初卖改嫁。
(发展)66~110段:祥林嫂再到鲁镇。
(高潮)111:段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尾声)《祝福》时空处理的意义:1、增添情节的曲折,丰富小说的内容《祝福》并没有华彩的语言和离奇的情节,只是将人物所处的不同环境作为引发事件、建构人物关系、加强冲突的一个重要手段。
小说自始至终没有提及祥林嫂的娘家这一故事空间,是发人深省的。
祥林嫂二十几岁嫁给比她小十岁的祥林,从这儿可见其娘家的家境,要么是没人了,要么是十分贫困。
祥林嫂是半嫁半卖出来的,这为她的人生悲剧种下了祸根。
孤苦伶仃的祥林嫂到了祥林家,上有严婆,下有小叔,在这一故事空间,若没有祥林的死,哪怕日子清苦些,还是可以混下去的,但对祥林嫂来说最重要的人物——丈夫死了,且自己也没生下一男半女,这就使得祥林嫂的处境有些尴尬了。
这是情节的第一波澜处,也是以后一连串事件的起因。
正因为这样,她婆婆会打起卖她的算盘。
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祥林嫂不能忍受再嫁的耻辱,最终选择了出逃,这是情节的第二波澜处。
在一到鲁镇这一故事空间,我们先为祥林嫂松了口气,因为总算暂时安定下来了,哪知婆婆打探到她的信息,把她绑架走了,更可恶的是可怜的祥林嫂自己挣的工钱一分没花,全给婆婆领走了。
这是情节的第三波澜处。
到贺老六家,安安静静拜堂也就罢了,可祥林嫂抱着死的决心,又嚎又骂,一头撞在香案上。
《祝福》的文化思想批判
《祝福》的文化思想批判鲁迅的小说一向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化批评精神的。
他的着名小说《祝福》就是这样,对封建文化的贞节思想和迷信思想做了深刻地批判和有力地揭露。
小说的批判和揭露是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展示她不幸的人生悲剧进行的。
祥林嫂本是一个本分温顺、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年轻时就死了丈夫,不堪婆家管束,偷跑到鲁镇打工,被婆家发现后绑回,为了给小叔子娶亲多换几个钱,把她卖给了深山坳里的贺老六。
没几年,贺老六得伤寒又死了,随后儿子也被狼吃了,她也被大伯赶出了贺家,走投无路,又流落到了鲁镇,给鲁四老爷家打工。
因为她嫁过两次,鲁四嫌她伤风败俗;鲁镇的人鄙视她,嘲笑她,并以地狱、鬼魂吓唬她;她自己也感到罪孽深重,以“捐门槛”来赎罪。
她后来被赶出了鲁家,沦为乞丐,终于在年底祝福一个的晚上,她带着“人死后还有没有魂灵”的疑问死去了。
是谁害死了祥林嫂?是谁夺去了她无辜的生命呢?固然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造成的,“想做奴隶而不得”,也有封建统治秩序──纲常伦理的因素和自己遭遇不幸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封建文化思想夺去了她的生命,害死了祥林嫂。
具体地说,就是封建妇女的贞节思想和封建迷信夺去了她的生命,害死了她。
纵观整个小说情节,尽管祥林嫂没有社会地位,没有追求自己生活的自由,偷跑到鲁镇打工,婆家可以公然绑回;没有做人的权力,为了给小叔子娶亲多换几个钱,可以像卖牲畜一样,把她卖给深山坳里的贺老六;贺老六得伤寒病死后,儿子被狼吃了,大伯也可以把她赶出贺家。
天地之大,竟然没有她容身安命的立锥之地。
祥林嫂的命运也很悲惨,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再嫁不几年,丈夫得伤寒病又死了,唯一的孩子也被狼吃了,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她的不幸,但都还不能致命,最致命的伤害还是封建妇女的贞节观念和封建迷信思想。
小说里给祥林嫂最致命伤害的情节有三个:一个是祥林嫂抗婚,把头撞了一个大窟窿,险些要了性命;一个是“捐门槛”赎罪不被承认,精神崩溃;第三个是问“我”“人死后有没有魂灵”,得到了支吾的回答,晚上就死了。
《祝福》的文化解读
《祝福》的文化解读《祝福》的文化解读人的生存是偏于动物性还是人性,这与文化状态密切相关。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各类社会形态中,人的“异化”即一部分因其受压迫的地位而变成被宰割的“羔羊”,形成其麻木、愚昧、自卑等精神状态;而另一部分因其压迫人的地位,被动物性的贪欲所控制以至变成“豺狼”,这就与那个时代的文化形态相关联。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异化社会中,文学作品所承担的责任就是要揭露这种异化,文本若能揭示人的异化状态,就有了文化意义。
因为它是在深掘其中的非人性和反人性的质的规定性,从而就具有了对人的精神关怀的价值。
鲁迅的小说《祝福》,因其文本的丰富性,蕴涵着阐释的多向度。
本文试图从文化的层面切入,剖析其揭露人的异化的悲剧和书写人性湮灭的挽歌。
作品的主人公祥林嫂原本是一位平凡、善良和淳朴的传统的劳动女性,她身上充盈着人性的淳美:她正派、俭朴、老实、少言、安分,却也坚韧、顽强,但封建文化及其形形色色的权力形式摧毁了她。
祥林嫂生活在封建文化弥漫的社会中,传统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如南宋程朱理学的“灭人欲,存天理”通过各种形式在民间流传。
这种传统是已经积淀在人们的行为模式、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中的文化心理结构,已经内化为人们的血肉。
祥林嫂的悲剧可以说是必然的传统文化悲剧。
她的一生有几个转折点:先是第一个丈夫的死亡,她自身受封建文化“守节”的毒害,死守“从一而终”的信条,虔诚的信奉“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跟二夫”,不愿改嫁。
正统思想是所谓“妻为夫纲”,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丈夫是妻子重要的依靠!而此时的祥林嫂丈夫已去,且尚无子嗣,为了实现“守节”的愿望,她坚定地选择了逃亡。
流落到了鲁镇,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约二十六七岁,脸色青黄,但两颊却是红的”,并且“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是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人”,经过一年的休养,她“口角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祝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浅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祝福》中主人公“祥林嫂”历史悲剧原因的分析,揭示出导致祥林嫂之死的关键,那不是穷困,不是劳累,也不是意外灾祸,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祥林嫂忍耐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最后还是逃不出封建礼教的魔爪,这是祥林悲剧的真正意义。
祥林嫂面对接二连三的不幸及种种迫害,曾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但这种抗争不仅无效,而且导致其越陷越深的可悲结局。
小说《祝福》深该地揭露了中国传统文化盾牌及其掩盖下愚弱的国民劣根性,二者共同造就了在“无爱的人间”的一切以祥林嫂为典型的被蹂躏被压迫宿命的必然。
【关键词】《祝福》传统文化国民性悲剧【正文】一、背景与主要内容: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
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
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当时自己忧愤的心情。
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
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
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
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
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
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
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
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
最后,她沿街乞讨,在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
二、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在《祝福》中,首先对造成祥林嫂悲剧负责的,就是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及由此衍生出的各种风俗信仰禁忌等。
小说以祥林嫂的悲剧遭遇为主要情节,以鲁镇为传统旧社会农村的蓝本,以民俗意味极浓的“祝福”时节拉开序幕:从风俗到制度,从思想到宗教,从日常生活到行为准则,各种人物在鲁镇社会的舞台上竟相亮相,粉墨登场。
“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俨然作为儒教的代表人物主宰着鲁镇的日常生活秩序。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妇女的戕害是首屈一指的:从“三从四德”到“男尊女卑”,从“三寸金莲”到“表彰节烈”,无不浸露着中国妇女的辛酸史和血泪史。
在男权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整个封建社会里,女性一直是扮演着从属、附庸、第二性的“他者”地位的,祥林嫂也不能被排除在外。
祥林嫂以寡妇之身拒绝婆家安排再婚,头撞香炉的一幕不正无可辩驳的说明了中国儒教妇女观对其毒害之深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祥林嫂已经被强大的封建正统思想同化了,她早已经成为儒教一统天下的驯服的良民了。
当信奉程朱理学的封建社会卫道者“鲁四老爷”的一语指斥祥林嫂为“谬种”时,她其实不仅在旁人眼中,就是在其自身的道德判断中,也俨然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品了。
(一)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鲁四老爷”在文中也便是道家思想的化身,这可从他家门前的朱拓的大“寿”字窥见一斑。
在旧中国讲理学的人大都兼信道教,他们是于孔孟之外信奉太上老君或关圣帝君的。
刻画这个人物,鲁迅先生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只是几句话,可就从这几句话中人物的特点就突现了出来。
首先,文章在介绍鲁四老爷的书房时,先写道:“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间里也映得较光明,极鲜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由此可见,这个“寿”字在书房中的位置是极醒目的,也可以推想主人对它是非常重视的。
我们想,书房本是用以安心读书的,即便有一些装饰用的字画,也应该是反映个人品性追求或激人上进的内容,而这里的“寿”字,分明是主人追求长生久安思想的体现,一般是挂在正堂或卧室的,而他却直挂到书房里来,也可见主人家的心志不在读书一事,从侧面也反映出鲁四老爷这个封建卫道士道貌岸然的本质。
另外,作者还强调这个“寿”字是“陈抟老祖写的”,追溯陈抟老祖,我们知道他是五代宋初的一个道士,“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认为万物一体,只有超绝万有的‘一大理法’存在。
其学说后经周敦颐、邵雍加以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
此外还著有《指玄篇》,言导养和还丹之事。
”(《辞海》)可见他是宋代理学的先驱者,鲁四老爷挂陈抟老祖的“寿”字,大概正如后世儒家弟子供奉孔子的画像一般,含有尊崇之意。
这一点交代强调了鲁四老爷的身份,为他在后文中顽固残酷地对待祥林嫂作了铺垫。
所以,鲁四老爷作为顽固的封建礼教的代表者,“寿”字体现出来的分明是他们在追求他们生命的长寿,而这长寿正是建立在对祥林嫂这些社会底层的人民的物质剥削与精神压迫之上的,他们对长寿的拼命追求,对“祝福”的重视,也暗示了封建势力的顽固性及反封建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其次,在听人报告祥林嫂被抢的过程后,他只说了一句:“可恶!然而……”这里的“可恶”说的应该是祥林嫂的婆婆,因为她这样地抢人,闹得沸反盈天,影响了他们家的声誉;“然而……”则应是他转念一想,婆婆动手抓儿媳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也就不必说什么了,这充分显示出他是站在封建礼教的立场上的。
当卫老婆子到他们家时,鲁四老爷先是一句“可恶!”,这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四婶已经在下文中给解释的较明确了,随后卫老婆子巧言答辩,说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这时鲁四老爷又一个“然而……”此处,意思就是再荐一个可以,然而千万不可再荐逃出的寡妇。
(二)以“柳妈”为代表的麻木冷漠的看客在《祝福》中,“柳妈”在文本里作为佛教思想的代表人物或发言人的春光乍现,对祥林嫂来说,无疑对她苟延残喘的命运来说更是致命的一击。
柳妈和祥林嫂一样是下层劳动妇女,有着不幸的命运,是可怜的,然而她对自己的不幸却无知无觉,实在令人哀其不幸,却又怒其不觉。
她生活艰辛,受尽苦难,从她那“打皱的脸”,笑起来“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可以得到应证。
尽管生活贫穷苦涩,艰辛压抑,她仍真诚地信奉封建礼教、封建思想所宣扬的一切东西,并自觉地化为实际行动做“善女人”,“吃素,不杀生,只肯洗器皿”,与人为善。
但她对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富有同情心,她对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为然,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充分说明柳妈不仅信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事二夫”、“贞节大于生命”,而且还自觉主动舞起“封建贞烈观念”的板斧向祥林嫂砍去,更可悲的是她全然不觉自己是一个刀斧手,还以为是救世主呢,作为“善女人”的柳妈对祥林嫂所谓的来世或死后的忠告,更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
鲁迅以相当严峻的态度对待阴司被分尸的图景带给她的精神恐惧,而“捐门槛”的象征性赎罪仪式之所以不被他人理解,显然也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文化隐喻,即:在现世间所谓罪不可赦的祥林嫂只有通过一死才能澄清和恢复既定的鲁镇社会的正常风俗秩序,这是何等的残酷!总而言之,由上述分析可见:儒家思想中的,尤其是礼教的轻视女人,把祥林嫂置于社会的最底层,间接给予她的是卑贱的躯壳和麻木的灵魂;道家思想中,尤其是根源于“巫鬼”的文化禁忌,把祥林嫂的不幸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间接给予她的是心灵的震颤和灵魂的冷漠;释家思想中,尤其是佛教的善恶报应和生死轮回学说,把祥林嫂更进一步地扒进宿命的深渊,在无爱的人间“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至此,在《祝福》中鲁迅彻底戳穿了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有的“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的道德谎言,从而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步步质疑,理性批判和彻底否定。
二、对国民性的批叛“国民性”是鲁迅一生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近半个世纪里,他都在不断地剖析着国民的弱点,在不息地寻求着改造国民性的途径。
这不但常常占据了其思想活动的中心,而且还往往成了其诸多作品的主题。
鲁迅早就说过,他希望他的著作“待再经若干岁月,又当化为烟埃,并纪念也从人间消去,使他的事早已“完毕”。
[2]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制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
鲁迅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国民性。
鲁迅在《呐喊》序言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3]诚然,鲁迅对国民精神的改造又是有极大阻力的:这不仅仅在于国民精神的愚昧麻木或迷信封建等的落后性,而恰恰在于不觉醒的国民视别人的不幸或痛苦成为其用来慰藉自己甚至娱乐自己感官视听乃至灵魂的东西。
可以说,鲁迅对国民性的探索和研究非常深广,他从现实人生的精神病态出发,对国民精神上的各种痼疾进行具体解剖,国民身上的种种精神病症无不在他的笔下暴露无疑。
这些精神病症中的主要痼疾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愚昧鲁迅的笔下,国民的愚昧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旧中国的一个农村劳动妇女,有所有旧中国劳动人民的优秀传统,也有所有旧中国劳动人民的愚昧与不觉醒。
因为这种“愚昧与不觉醒”正是封建礼教赖以存活、滋生、为害天下的土壤。
祥林嫂的一生坎坷悲惨,封建“四权”的绳索犹如千斤铁链,紧紧的捆缚着祥林嫂,戕害着祥林嫂,夫权要她守节,族权不允许她守节,政权和神权又惩罚她的不守节,这深入骨髓的苦楚使祥林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最终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和以柳妈为代表的冷漠的看客迫害的精神失常,丧失了劳动能力,又被一脚踢开,沦为乞丐,最终在人们年终祝福欢乐的气氛中,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倒在了漫天的大雪之中。
祥林嫂衔冤而死,死得慌恐不安。
祥林嫂临死前,似有所感悟。
“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但这种“疑惑”又是不明确的,“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希望“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又怕因为“那两个死鬼的男人”,“阎罗王”要把她“锯开来,分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