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国民性批判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秦林芳&’(%’# ),男,江苏海门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级博士研究生,南通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邓程&’(%*# ),男,
湖南涟源人,北京大学中文系’((( 级博士研究生;来华强&’(+,# ),男,河南郑州人,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李娜&’(,+# ),女,河南焦
作人,复旦大学中文系!""’ 级博士研究生;郭运恒&’(+(# ),男,河南扶沟人,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俐莉&’(,%# ),女,河南南阳
人,复旦大学中文系!""’ 级博士研究生。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河南社会科学
-./0/ 123405 134./3.1
6789,!""!
:;89’" /;9$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之
当代影响探源
秦林芳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
“国民性”是鲁迅一生中十分关注的问题。从一个世纪
前在日本东京与人讨论“中国民族性的缺点”始,直到去世
前写《“立此存照”&三)》批评中国人自欺欺人的毛病止,他
都在不倦地剖析着国民的弱点,在不息地寻求着改造国民性
的途径。这不但常常占据了其思想活动的中心,而且还往往
成了其诸多作品的主题。鲁迅早就说过,他希望他的著作“和
光阴偕逝,逐渐消亡”,“待再经若干岁月,又当化为烟埃,并
纪念也从人间消去”,使他的事早日“完毕”[ ’]。有人曾经乐
观地预言,《阿<正传》里藏着的是“过去了的中国的病态的
国民性”,它“没有代表现代的可能”,“阿<时代早已过去
了”[ !]。但是,也算是事与愿违,他的著作、他的改造国民性思
想却并没有如他和有些人所愿地化为烟埃而消失,相反,随
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著作中提出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仍显示出
重大价值和当代意义来。
那么,为什么鲁迅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其当代性呢=我
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客观的社会环境来看,
鲁迅当年提出改造国民性思想命题的现实因素仍然在一定
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鲁迅当年所抨击的国民性痼
疾,是自然经济、小生产方式、封建专制政治结构和封建意识
形态在人们精神上沉积下来的民族遗产。前者是“表”,后者
是“本”。只要“本”还存在着,“表”就不可能根除。在鲁迅
去世后的%" 多年中,中国虽然在经济形态和政治体制上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谁都不能否认,中国在致力于实现现
代化的进程中,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仍然表现出前现代的特
征。可以说,在现代化整体实现之前,这种前现代的特征是无
法消除的。以经济形态而言,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比较现代的
大工业,但在不少地区的农村仍然延续着自然经济
的形态,
虽然它也常常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但它的基本性质尚未改
变。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某些国民视野的狭窄、目光的短浅
和行为上的因循守旧。而这种精神痼疾的存在,必然会成为
推进现代化的极大障碍。从思想上来说,有着漫长封建社会
历史的国度,封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
长期以来毒害着普通民众的心灵,使之养成了国民劣根性的
沉疴。即使在经济形态和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封
建思想作为一种有来源、有出处的意识形态,仍然变换着花
样,顽固地表现出它的影响力来。鲁迅当年曾经着力鞭挞过
国人因受封建思想毒害而导致的自欺欺人的弊病。但这种弊
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成为过去,相反,它却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次笔谈组织了一批论述鲁迅国民性批判现实意义的文章。文章或从我国客观的社会环境入手,分析鲁迅改造国
民性思想之当代影响的原因;或从理性和宗教的视角出发,指出理性精神和宗教信仰的缺乏是造成国民性弱点的重要因素;文
章还就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具体内容,紧密结合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从不同方面对不良现象进行针砭,具有一定的现实针
对意义。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4!’"9(% 文献标志码:3 文章编号:’"",#("+>&!""!)"$#"""+#"%
·+·
·笔谈·
编者按:!" 世纪初,国民劣根性与民族振兴事业之间的矛盾,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物欲膨胀、精神委靡的社会弊病,促
使鲁迅关注人的主体性,探讨国民性问题,以“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一个世纪过去了,站在新世纪的边沿,审视我们的
社会:我国社会物质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仍处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特别是经济的大转型时期,上层建筑变革的相对滞
后,人们“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拜金主义、贪污腐败、社会公德缺乏、职业道德滑坡等现
象十分严重;?@2 的“鞭子”也迫使我们大力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重温鲁迅的“立人”思想,科学地把握鲁迅对国民
批判性的内涵,揭露国民性的弱点是十分必要的。以此为契机,本刊组织了这次笔谈,以期引起世人的注意,服务于“以德治国”
战略思想的落实和公民道德纲要的实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恶性地发展起来。如果说当年阿! 式的
自欺欺人,主要是以欺人的方式来自欺、来自保的话,那么,如
今不少人的自欺欺人则主要是以自欺的方式来欺人、来牟利。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和听到的坑蒙拐
骗的
事实,固然是市场经济发育不够完善的结果,但又何尝不是因
封建思想的毒害而形成的缺乏诚信的国民劣根性所致?只要
人们还没有彻底割断封建思想的精神脐带,只要鲁迅当年提
出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思想背景和其他现实因素还存在,那么,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也就具有了它的当代性。
其次,从主体思想实际来看,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既表
现出他对思想革命的重视,也表现出了对“最理想的人性”的
探索。其中,他对思想启蒙工作的强调,在当下中国仍然具有
重大的现实意义。固然,鲁迅在前期活动中也曾经产生过“必
须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幻想[ "],这自然
带有唯心史观的偏差,但这并不等于说在政治革命兴起之后,
思想启蒙工作便完全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了。在马克思主义看
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应该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
全面的完整的革命,除了政治的、经济的方面之外,还应包括
思想意识的方面,它理应深入到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深处。因
此,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思想启蒙、思想革命、精神文明建设,
从来就是贯穿社会革命始终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在
这一方面往往需要付出比政治革命更持久、更坚韧的努力。鲁
迅后期在思想转变之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思想革命的
重要性再次作了强调:如果不对“体质和精神都已硬化了的
人民”进行思想启蒙,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则这
革命即等于沙上建塔,顷刻倒坏”[ #]。而这种重要性恰恰是许
多人在很长的时期里都忽略了的。这种认识上的疏忽导致了
许多后果,使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什么在经济形态上已
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许多人却违反市场经济的规则
为所欲为$为什么在早已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情况下,
还有不少人以权谋私,导致腐败之风的流传$虑长思久,我们
不难发现,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有深刻的思想背景的。它们在警
示着我们,思想革命还远远没有结束,相反,随着现代化建设
的发展,进行思想革命和精神文明建设更日益显示出其紧迫
性来。这样,鲁迅当年对思想革命的召唤,不管是从其内容来
看,还是从其思维方式来看,在当下中国文化的语境里,也就
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取得其当
代性的主体思想因素之一。此外,从其主体思想本身来看,它
既有执著现实的一面,又有超越时代的一面。据他的好友许寿
裳回忆,他最初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是与对“最理想的人性”
的探索结合在一起的。后来,他也
明确提出了必须“致人性于
全,不使之偏倚”[ %]的“立人”理想,而实现这一理想的途径
则是“扫荡废物,以造成一个使新生命得能诞生的机运”[ &]。
所谓“扫荡废物”,亦即包括了改造国民性的弱点。这就是说,
他批评国民的劣根性,其着眼点在于将来,使将来诞生的“新
生命”人性健全,不存在这样的弱点。这一理想实际上深刻地
揭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它超越了特定的时代、社会,从
而具有了某种终极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经指出,
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
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
自由的人”[ ’]。鲁迅后期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正是以此为根据,
表现出了对应然人性的探索与追求。这就使这一思想有了超
越时空的恒久的价值。它既有了它的将来性,自然也就有了它
的当代性。因此,即使鲁迅当初提出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现实因
素业已消失,即使当下中国思想启蒙工作业已完成,他在这一
思想中表现出来的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在当代(乃至任何时代
里)也将永久地显示出它的价值和影响(亦即当代性)来。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影响是永恒的,也就是说,在任何
时代里,它的当代性是永具的。但是,我们也真诚地希望那些
促使鲁迅提出这一思想的现实因素早日“与光阴偕逝,逐渐
消亡”。但愿多少年后人们再讨论起它的当代性,关注的不再
是它的现实性而是它的超越性*
参考文献:
+,-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 卷)+0-.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12,.3234322.
+3-钱杏村.死去了的阿! 时代+/-.李族英,张梦阳,六十年来鲁迅研究
论文选+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3.%142%.
+"-鲁迅.热风·六十二恨恨而死+/-.鲁迅全集(第, 卷)+0-.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12,."&54"&,.
+#-鲁迅.二心集·习惯与改革+/-.鲁迅全集(第# 卷)+0-.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12,.33"433%.
+%-鲁迅.坟·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 卷)+0-.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12,.3%4#".
+&-鲁迅.《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5 卷)+0-.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2,.3#543#1.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 卷)+0-.北京:人民出版社,,1’3."’&4##".
理性和宗教的双重视角
邓程
(北京大学,北京$%%&"$)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
能自成为新文艺。”[ ,]这是鲁迅一切文化活动的思想总纲。鲁
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也不例外。
既是“拿来”,则必是原有者有缺陷。既是缺陷,则必是
相
比较而言。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不是即兴式的抨击,
也不是失去理智的谩骂,而是在对比中西文化的优长缺失之
后,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思熟虑的判断,这也是鲁迅所以不
同于现在自命为“鲁迅的继承者”,所以比这些自以为是的
“小鲁迅”深刻的原因。
鲁迅关于国民性的批判有以下一段名言:“中国人的不
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
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懦,懒惰,而又巧滑。一天
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
荣。”[ 3]鲁迅所揭示的国民性的主要表现,可归结为:退守、惰
性、卑性、奴性、自欺欺人、麻木、健忘、巧滑、无特操等等。而
用瞒和骗二字,正可以概括以上诸种特性。正因为瞒和骗,才
·&·
存在的职业道德、责任心以及敬业精神整体的下滑,社会道德
普遍失范,诚信危机的日益严重等局面。因此重温鲁迅有关
“国民性”批判的论述,揭露“瞒和骗”等一切弄虚作假的伎
俩,克服讲排场、搞形式、重体面等“做戏”的手段,去掉那种
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等不认真的态度,切实像鲁迅
说的那样,“分析、自省、变革、挣扎、自做功夫”,从我做起,从
现在做起,建起一道基本的道德底线,重铸我们民族诚实守信
的信誉形象,我想是会有很大帮助的,这也算笔者对鲁迅“国
民性”批判思想现代意义的一点认识吧!
参考文献:
"#$鲁迅全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鲁迅回忆录%上册&"’$(北
京:北京出版社,#)))(
",$鲁迅全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永远的鲁迅
刘俐莉
!复旦大学,上海"#$%&&’
在新文化运动先驱者的队伍中,作为思想家的鲁迅,无
法规避对传统中国社会弊病的深刻反思,对人的觉醒和解放
的潜心关注,促使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做出全面的、铭心刻
骨的解剖和揭露。而且揭露的终点不止于仅仅批判,批判不
是目的,鲁迅是一个最具有清醒而自觉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
使命感的人,他对国民性的批判既反观于历史,又牢牢地立
足于现实,并以现实中国的社会改造和人的解放为目标。
检视鲁迅的小说和杂文创作的整体,我们可以发现,它
们都或感性或理性地对国民劣根性有着种种的描述。其提及
的劣根性大致可以总结为八点:
#(欺软怕硬,奴性十足;+(盲目自大,排斥外物;,(墨守成
规,敌视变革;-(死要面子,自欺欺人;.(麻木冷漠,自私自利;
/(中庸折衷,二重人格;0(疲沓懒散,得过且过;*(怯弱圆滑,逆
来顺受。
一个世纪过去了,尽管时代在前进,社会也有了极大的
改变,但是国民性的改造和人的解放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
程。当代中国需要鲁迅式的国民性批判者和行动者,社会的
变革尤其是人的思想的变革还要在鲁迅精神之光的照射下
前行。让我们把眼光投向现实的生活,看看直至今日还有多
少携带着国民劣根性因子的中国人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
欺软怕硬,奴性十足的大有人在。那些侵吞民财的贪官
污吏不正是这样的人吗1他们对上欺瞒献媚,对下欺骗施压;
表面上冠冕堂皇,常以“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这些官
话为自己镀金,但骨子里的奴性却根深蒂固。
死要面子的比比皆是。在人们日渐富裕的今天,人们更
多关注事物的美学价值,但为了讲面子而完全抛弃了它的实
用性,却是不正常的。在某所学校里,有一座建筑雄伟、设备
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楼,平时从不使用,单等有领导或重要人
士时作参观之用,它的价值仅仅实现在观赏之中!
至于麻木冷漠,自私自利,我们的社会新闻,无时不在对
此进行着批判,现在,人们都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为
生活的最高准则,在车上甚至街上冷眼%不是鲁迅式的&看着
小偷公然从别人的腰包里拿钱而无动于衷,或者有人抓获了
小偷,物主竟不承认小偷偷的是自己的东西,只怕小偷报复。
我们的人性已经堕落到了什么地步:正义向邪恶低头!
而墨守成规,敌视变革不也是我们很多国有企业难以支
撑,轰然倒塌的主要原因之一吗?虽然这种状况正在改观,但
中国人依然无法完全抛弃保守的观望变革的姿态。或许是因
为中国人还没有适应主人翁的身份,过惯了被发号施令的日
子,习惯于用怯弱圆滑的态度对待事物,并且在这种对待中
变得逆来顺受、疲沓懒散和得过且过。在大锅饭的岁月里,人
们应付着工作,享受着大家都有粥喝的生活,以祖宗的古训
“知足者常乐”自慰。而如今突然被抛在经济大潮面前,人们
依然受这些早已形成,甚至已融入血脉里的劣根性的制约,
盲目乐观而裹足不前。
知识分子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精神资源的承载者,他
们能用敏锐的触觉感知这个世界,发现真理,看到弊端,从而
引导民众的行动作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鲁迅曾勇敢而坚
决地担负起这一使命,试图以文艺救国,以文艺重塑国民性。
当代知识分子在商品经济大潮迷失方向,离民间离苦难似乎
越来越远,缺少对现实的真诚批判、对民众的精神引导。面对
思想因现实而生为现实而在的鲁迅,当代知识分子还能龟缩
在自己构制的象牙塔里自说自话、
安然自得吗1在中国前进
的征途上,我们永远需要作为精神资源的鲁迅!
选题策划、责任编辑宋淑芳
·#2·
!" #$% &%’()*#)+ ,%’")"- ./ 0121"3* "’#)."’( 41’()#5 +&)#)+)*,
67*#&’+#834 56789:;4< =4>468? 86@:A?4= 59 @B4 648?:=@:A C489:97 5D EFGF9H= 98@:598? IF8?:@J A6:@:A:=C :9 @B:= A59>46=8@:59 KJ L6:@:97(
M5C4 86@:A?4= 898?J=4< @B4 648=59 5D @B4 A59@4CN5686J :9D?F49A4 @B8@ EFGF9 @689=D56C= @B4 98@:598? IF8?:@J @B5F7B@ N65A44<:97 L:@B
5F6 A5F9@6JH= 5KO4A@:>4 =5A:8? 49>:659C49@( M5C4 86@:A?4= N5:9@ 5F@ @B8@ @B4 =B56@874 5D 68@:598? =N:6:@ 89< 64?:7:5F= K4?:4D := @B4
:CN56@89@ D8A@56 @B8@ A8F=4 @B4 98@:598? IF8?:@J L48P94== :9 D8A@(M5C4 86@:A?4= 8?=5 N5:9@4< 5F@ @B4 K8< NB495C4959 D65C <:DD4649@
64=N4A@=Q A5CK:9:97 @B4 <4A?:94 5D @B4 =5A:8? C568?= 95L8<8J= 89< @B4 A59A64@4 A59@49@= 5D EFGF9H= 98@:598? IF8?:@J A6:@:A:=C(
9%5 :.&;*8 EFGF9R 98@:598? IF8?:@JR 648?:=@:A C4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