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
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
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目录引言 (2)一、“国民性”探源 (2)(一)什么是“国民性” (2)(二)“国民性”的表现特征 (3)(三)“国民性”批判价值 (4)1. 改变国民精神 (4)2.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面貌 (4)二、“国民性”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以《呐喊》、《彷徨》为例 (4)(一)“吃人” (5)(二)麻木 (6)(三)奴性 (7)(四)看 (7)(五)精神胜利法 (8)三、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影响 (9)(一)“国民性”批判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9)1.唤起人民大众的觉醒 (9)2.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打下思想和群众基础 (10)(二)“国民性”批判在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10)结论 (11)主要参考文献 (1)摘要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他开启了白话文小说的时代,带领着中国现代小说走向成熟,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
他尖锐的笔锋、深刻的思想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将本人对国民性的深入思考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凸显了其探索国民性的核心思想。
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涉及各个阶级、各个阶层,意在批判整个旧社会,它如同一面镜子,照射出“百病缠身”的旧中国面貌。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几篇小说人物艺术形象的分析,阐述中国国民性在小说中的体现,揭示鲁迅批判和改造国民性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再现这位文学巨人“民族魂”的刚毅性格和不朽功绩。
关键词:现代文学鲁迅国民性思想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引言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始终把批判和改造国民性作为第一要著。
在写到国民性时提到了中国人是百病缠身,种种的“劣根”埋藏在中国人的国民性中。
他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中国太难改变了。
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鲁迅“国民性”批判的日本影响及其文化超越
鲁迅“国民性”批判的日本影响及其文化超越作者:郝雨郝丛丛来源:《日本问题研究》2023年第05期摘要:基于多年来关于鲁迅研究的文献资料,考察梳理了鲁迅从赴日求学,弃医从文,到“国民性”思想的产生,这一期间内所受到的种种影响,分析鲁迅提出的“国民性”与日本“国民性”的差别。
根据史料可以得知鲁迅深深受到当时在日本国内的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影响。
而且,鲁迅对于“国民性”问题的关注,从源头上看,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留日期间的日本文化氛围的浸染。
至于芳贺矢一的《国民性十论》,更是启发了鲁迅的“国民性”概念的确立。
鲁迅通过自己的消化改造,将包括国民性在内的新概念、新思想注入自己的作品,其国民性概念实际上是对芳贺矢一“国民性”的反用,也因此达到了对于日本“国民性”研究的超越。
也就是说鲁迅对于“国民性”概念的使用,完全不是在芳贺矢一的原意上照搬,却恰恰是反其意而用之。
由芳贺矢一的对其日本国民性的赞美,而根据当时中国实际的国民精神状况,对于我们民族的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今天,重新审视鲁迅当年所极力批判的“国民性”的来龙去脉,并以此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起点,进行更加深入的学术发掘和探讨。
关键词:鲁迅;日本文化;国民性;溯源中图分类号:I109,G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23)05-0054-10DOI:10.14156/ki.rbwtyj.2023.05.006中国文化思想界于20世纪初提出的“国民性”问题,推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国民性”改造,以及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改造“国民性”的问题贯穿了鲁迅整个的思想体系和文学创作主题,也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与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话题。
而鲁迅等人关于“国民性”的提出,受当时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本文的研究,就是力图从当时日本的社会环境以及日语书籍这两个重要影响源作为一个切入点,进行一些深入的考察和探讨。
国民性批判_典妻视角下的现代阐释_读柔石作品_为奴隶的母亲_孙拥军
云南电大学报 Journal of Y unn an RTV U n iversity
June. 2010 V o. l 12, N o . 2
国民性批判பைடு நூலகம் 典妻视角下的现代阐释
读柔石作品 为奴隶的母亲
孙拥军 布小继
*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 深受五四以来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的柔石 , 凭借其过人的创作天赋和独到的乡村审察视
皮贩家境逐渐困顿的原因, 但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的 描述中体味到 , 在封建制度下, 数以万计的劳苦大众 永远是被剥削的 对象, 正如鲁 迅在其 乡土作 品 故 乡 中对中年闰土的描述, 多子, 饥荒, 苛捐, 兵, 匪, 官, 绅, 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诚然 , 黄皮贩家 境的逐渐困顿 , 原因应为此解。 畸形的社会造就了 黄胖 这类畸形儿 , 同时 , 也造成了黄皮贩等下层 普通农民灵魂深处的苦难麻木和心灵的扭曲、 性情的 异化 , 从勤劳朴实变得自暴自弃, 从善良懦弱变得狂 躁反叛, 从安分守己变得铤而走险, 最终在穷困之极 时, 无视人伦廉耻, 将妻子典卖给一个老秀才地主来 维持生计。 文中的秀才地主看似一个温和、 谦逊、 文雅、 有学 识风度和责任感的乡村绅士 , 但在国民性改造这一思 想的指引下, 作者为读者剖析出一个自私、 虚伪、 假善 的乡村地主形象。秀才地主满口仁义道德, 经典文句 常诵于口 , 处处表现出一副温文儒雅的学者面孔, 但 他为了传种接代, 为了满足自我的私欲 , 不惜践踏一 个良家女子的尊严和贞洁, 去破坏另外一个家庭的完 整, 造成母子分离, 家庭解体。同时 , 他在人格上又是 虚伪的, 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他, 在极力维护着封建 伦理道德的正统秩序, 因而, 在面对无法生育、 无法为 其繁衍子嗣的妻子时,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的封建 理念无时不在困扰着他, 似乎是一种责任 , 他必须想 尽一切办法, 去完成列祖列宗代代相传的使命 , 以维 护封建伦理秩序的世世代代的沿袭。但秀才地主又 是一个矛盾体 , 在思想和行为上 , 是想无矛盾的。思 想上 , 他极力在维护着封建秩序的完整 , 但在行动上 他又在破坏着这种秩序。封建伦理观念中, 对妇女的 最基本要求就是保持贞节, 要恪守 饿死事 小, 失节 事大 的千年古训。封建的每个家族、 群体都在极力 维持着这种观念, 对于女子的不节 , 被视作大不敬 , 要 受到家族的残酷惩罚。而秀才地主为了家族的延传, 不顾封建伦理、 道德秩序的约束, 毅然去破坏这种秩 序, 以实现自己的私欲。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 他是一 个矛盾体 , 柔石的 国民性批判的视角选取 的可谓精 妙, 把秀才地主虚伪、 假善的内在心理解剖地淋漓尽 致, 可谓是国民性批判的一篇上乘之作 , 并且将国民 性批判这一主题的内涵丰富和深化。 文中两个年幼的孩子, 作者虽然没有给予太多的 笔墨 , 去关注两个孩子的命运 , 但从作品的体味中 , 我 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对这两个孩子的怜悯。三岁的春 宝, 过早的离开了母亲的关爱 , 在母亲回来时 , 已经对 母亲陌生。不 到一岁的秋宝 , 又要进行无 母爱的生 活。两个孩子是无辜的 , 同时又是悲剧故事中的受害 者, 在作者字里行间 , 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对孩子的
鲁迅研究之——国民性批判ppt
鲁迅在思考国民人生观的文化本质时,发现 了国民对待子女玉帛的特殊态度与方法: 其一是坚壁清野主义式的态度。 “坚壁”实是一种消极的退“守”; “清野”则 是一种积极的破坏。 其二,则是以项羽、刘邦为代表的另一种对待子 女玉帛的方法,即可以“取”彼。 人格构建的自动化(自觉)机制。
鲁迅曾引用李普斯(Theodor Lipps) 的话说:“凡是人主,也容易变成奴隶”, 就从人格(空间)发生学的角度点出这一问 题的实质。李普斯应用“移感”理论(美学 理论),提出了人格的“移感说”,即由已 推人或由人推已,是“觉醒的自己‘移入’ 在别人中,是自我人格在别人向上的投影, 也是人类‘共同经验’在‘人格’的映象”。
二、改造国民性的几个范畴 (一)“凶兽”与“弱羊”——中 国人文化人格的复合形象
在鲁迅看来,中国人最典型的文化人格是凶兽 与弱羊品质奇特结合,这是他对中国人的传统文 化人格的长期思考的结果,也是对中国国民缺乏 独立人格和平等思想等的生动比喻,更是对旧有 传统文化人格致命局限的最本质概括与总结。鲁 迅对传统文化人格这一特征的深入揭示,发掘出 了中国国民劣根性中最为深层和最普遍的文化内 容,其它的诸多劣根性都可由此得到文化上解释。
3、人格的哲学分析:扭曲的主客 体关系,乃是对世界与他人的关系 的一种隐喻。
“他人之人格乃自之人格之变容者也,他人之威严乃 自己之威严也,他人之名誉乃自己之名誉也,他人之
伟大乃自己之伟大也,他人内面之广与自由乃我等自 身之扩张并自由化也。自己益视他人为人格(不视为 单纯之肉体),则其趣益鲜,已为人之意识益明,则 益视他人为人格。故我等对于自己而有所尊重,则对 于他人亦不得不尊重之……道德界之帝王欲他人亦为 帝王,真正之君主人(Herennatur)必恶奴隶主义, 必恶他人之对于已为奴隶与有奴隶之行。至诚之人真 实之价值深入于其心,自憎阿谀卑屈。凡欲使人为奴 隶者,其人即有奴隶根性。好为暴君之专制者,乃缺 道德上之自负也。凡好傲慢之人,遇较已强者恒变为 卑屈。而奴隶有时亦妄自尊大,俨如君主,此乃与追 从之勤勉同根而生者也” 利勃斯《伦理学之根本问题》第二章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最新年精选文档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以刀为笔,解剖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
他的许多作品及杂文都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 。
那么鲁迅是怎样思考国民性问题的呢?其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实质又是什么呢?、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基础及意义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认为中国民族的" 种性"是"孱弱"的,他根据优胜劣败的公式,认为中国民族有灭种的危险,而鲁迅所说"国民性"的缺陷也是"种性"或民族的弱点。
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有着漫长的历史,它与封建专制的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造成中国社会的野蛮、黑暗、麻木、愚昧和落后。
对此,鲁迅深感痛心,他曾说:"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 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 鲁迅是倾注了几乎所有的情感来关注国民性问题,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植根于他的文学创作。
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鲁迅先生以在儒道传统思想统治下的社会作为小说的背景,把现实社会中被禁锢、被戕害、被扭曲而变得麻木、愚昧、缺少自尊的人性暴露在人们面前而加以猛烈挞伐,并对在" 铁屋子"里少有的几个较为清醒者寄以希望,为他们作为先驱者呐喊助阵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呐喊?自序)其目的仍然在于拯救国民,并进而拯救民族。
二、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在其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在其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对市侩哲学的批判,对麻木旁观者的讽刺,和对战士情 操的讴歌。
一)、对市侩哲学的深刻揭露恶之情。
少年时的家道中落使鲁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父亲病后他有三四年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受尽了人们 "侮蔑" 的眼光。
这种深切的印象使得他能够深刻洞察人们身上存在着的劣根性,自己多,不能容忍小D 用筷子把辫子盘在头顶, 甚至不能容忍小 尼姑低头从自己身边走过;自己卑怯、懦弱却瞧不起任何人, 你算什么东西! " 鲁迅还在他的杂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 塑造了三个形象, 深刻地批判了中庸主义和奴才主义。
论鲁 迅国民性批判思想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提起鲁迅,我们总会想到他那犀利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
他对国民性的批判,犹如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中国社会和民众的病症。
鲁迅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面临巨大变革和挑战的时期。
他目睹了国家的贫弱、民众的苦难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种种弊端。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笔为武器,对国民性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国民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普遍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麻木不仁。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描绘了民众对他人苦难的冷漠和无动于衷。
比如《药》中,革命者夏瑜为了民众的自由和解放而牺牲,然而民众却对他的死毫不关心,甚至把他的血当作治病的“良药”。
这种麻木不仁反映了民众对社会变革的漠视和对自身命运的无知。
其次,是奴性思想。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得民众习惯于服从权威,缺乏自主意识和反抗精神。
在《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不仅是封建礼教的迫害,也是她自身奴性思想的束缚。
她不敢反抗命运的不公,只能在痛苦中默默忍受。
再者,是自私自利。
在《阿Q 正传》中,阿Q 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这种自私自利的心态,使得民众之间缺乏团结和互助,难以形成强大的力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此外,还有愚昧无知、保守落后等问题。
这些国民性的弱点,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鲁迅批判国民性的目的,并非是要贬低中国人,而是希望能够唤醒民众,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奋起改变。
他深知,只有民众的觉醒,才能实现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富强。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
通过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国民性的种种弊端,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
同时,他的批判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文化、制度等层面。
他认为,封建礼教、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导致国民性问题的根源。
因此,要改变国民性,就必须进行文化革新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下)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下)作者:温儒敏来源:《青春期健康》2018年第04期(接上一期)有学者认为从鲁迅开始,那一代人造成了文化的断裂,这话不负责任。
鲁迅对传统文化非常了解,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鲁迅在策略层面上猛烈攻打传统,但操作层面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不能轻易说鲁迅割断了传统,全盘否定传统,鲁迅不是虚无主义者,五四这一代人也不是。
鲁迅活到50多岁,工作30多年,除了写小说、写杂文,2/3的工夫都在整理古籍,在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他写过《唐宋传奇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
鲁迅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但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又达到了近百年来最高水准,我想是开拓性的,他的一些专著,像《中国小说史略》,现在还是学术界的典范。
鲁迅攻打传统,又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分析整理,往往有独到的目光,他其实是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继承者、价值重估者。
那些笼统批评鲁迅偏激和割裂传统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鲁迅的独特价值。
鲁迅是深刻的,但鲁迅不是居高临下,他是带着自己的生命体验,有一种悲悯和无奈。
读钱钟书的书,就看着好笑,很难感受,为什么?因为他缺少鲁迅式的悲悯,《围城》里没有一个主人公他不讽刺的,虽然讽刺得很机智,但有几个人看《围城》被感动呢?这跟鲁迅不一样,鲁迅是另外一种高度。
中国是缺少宗教的国家,悲悯之心是非常珍贵的,悲悯以及无奈表现出这种病态的社会,鲁迅痛彻地感到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弊病,所以要批判国民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鲁迅的文章没有开过药方,药方不是文学家所能开出來的,鲁迅不是写《人民日报》社论,他绝对不会写那种光明的前途,他就是把问题指出来。
把病看出来,把中国的病根看出来了,这是鲁迅的伟大。
我们今天读鲁迅,应该很看重鲁迅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应该感到鲁迅所说的那些病,现在是不是还有?鲁迅为什么那么执着地批判国民性呢?这跟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实深刻的认识有关。
1907年,他写过一篇文章,一个国家要厉害,首先人要健康、健全,应该尊重个性的发展,应该把人类的创造力张扬出来。
鲁迅小说中的文化批判
鲁迅小说中的文化批判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没有哪一位能像鲁迅这样深刻而又具体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哪一位能像鲁迅这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执著而又犀利。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表现得最为突出。
在鲁迅著名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对国民性的揭露批判,如奴性、看客心态,以及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这些在鲁迅笔下都被揭露无遗。
一、阿Q是“麻木愚昧的中国人”的代表鲁迅曾经说过,在写《阿Q正传》以前,阿Q的形象已经在他心中酝酿了好多年了。
他之所以从事文学,就是要唤醒昏睡的民众。
在《阿Q正传》中,给我们描画出“沉默的国人的魂灵”、“丑陋的中国人”的代表,毫无掩饰的给我们的同胞揭了短、露了丑,以此来促使人们反省自身,扫除愚昧的麻木。
所以,阿Q这个人物是和鲁迅笔下的其他农民形象,例如《故乡》中的闰土和《风波》里的七斤,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不是产生于那种想要描绘某个具体人物的冲动,也不是鲁迅为了制造某种氛围而虚设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他是鲁迅对病态国民性的全部感受的结晶,鲁迅是要用他来显示“愚民的专制”的真相。
在鲁迅心目中,阿Q其实就是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的代表。
二、阿Q身上最重要的精神特征阿Q非常穷,是一个“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流浪雇农。
他没有家,没有籍贯,甚至被剥夺了姓氏的权利,被掠夺去了仅有的破布衫、破棉被、破毡帽,被断绝了在未庄的生计,他什么都没有。
但是,他的可悲不仅在于物质生活条件的被剥夺,更在于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
尽管他被压在未庄社会的最底层,什么人都能欺负他,可他却并不在乎,还常常好像很得意,如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以及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永远都是失败者,然而他对自己失败的命运和奴隶的地位却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根本不承认自己被奴役,反而沉醉于没有根据的自尊之中:“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或者“忘却”:刚刚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就忘记一切,而且“有些高兴了”。
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
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关键词国民性批判知识分子批判超越文化谎言作者贺仲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 在20世纪初以来的中国文化实践中,国民性批判既是一个主导性的思想概念,也是五四启蒙传统的中心前提。
虽然在上世纪末,它遭到林毓生、刘禾等学者的质疑和解构,但其地位并未真正受到影响。
不时之间,就有一些“文化名人”跳出来,居高临下地对“国民性”问题作一番批判。
然而,仔细推究,所谓“国民性批判”,不过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臆造出来的一个文化谎言,既缺乏历史的合理性,也不符合逻辑性,值得深入追问和反思。
革命的“进化”:历史的曲解反思“国民性批判”,首先需要从其源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谈起。
虽然国民性批判思想萌芽于清末,但是真正成为中国的主导思想还是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辛亥革命失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思想革命才是启蒙和发动民众最深刻、最适合的方式。
于是,在知识界,就有了对辛亥革命的批判性放弃和对国民性批判的大力提倡,思想启蒙也才成为时代中心话语——换句话说,正是辛亥革命的失败衬托出了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合理性,凸显了它的超越和进步。
因此,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如何认识辛亥革命后的历史情境,是评价国民性批判思想的重要前提。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权,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成立了第一个民选政权,但最终,它的成果却被袁世凯等军阀所窃取,民主社会逐渐又回到了专制社会。
因此,面对辛亥革命的失败,知识分子有权而且应该对它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对此后的道路作出调整和探索。
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不能从辛亥革命的失败简单地推证其道路的错误。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包括着几个不同层面的内涵:从推翻清政府、结束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方面看,它取得了伟大的成功;从建立民主制度,完成现代政治转型看,它无疑是失败了。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专制传统的国家,要毕其功于一役,靠一次革命就完全成功实现民主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论鲁 迅国民性批判思想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对国民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批判。
他的作品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国民精神的痼疾,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在那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年代,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封建礼教的束缚、传统文化的积弊、列强的侵略与压迫,使得国民的精神状态陷入了麻木、愚昧和怯懦之中。
鲁迅深刻地认识到,要改变国家的命运,首先要改变国民的精神。
在鲁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对国民性弱点的生动描绘。
比如,在《阿 Q 正传》中,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国民性弱点。
阿 Q 总是通过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的挫折和痛苦,这种心态反映了国民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力和逃避。
又如在《药》中,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竟然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的迷信,这显示了国民的愚昧和无知。
再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精神逐渐崩溃,却又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体现了国民的麻木和顺从。
鲁迅批判国民性的目的,并非是单纯的指责和批判,而是希望通过揭示这些问题,唤起国民的觉醒。
他深知,只有当国民意识到自身的弱点,才能有改变的动力和勇气。
他的批判是一种深沉的爱,是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和关切。
鲁迅认为,造成国民性弱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封建礼教和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是重要因素。
封建礼教强调等级制度、三纲五常,压抑了人的个性和自由,使国民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反抗的精神。
其次,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也是导致国民性扭曲的原因之一。
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妥协和屈服,久而久之形成了怯懦、自私的性格。
再者,教育的缺失使得国民缺乏知识和理性思维,容易被迷信和愚昧所左右。
然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并非是对国民的全盘否定。
他在批判的同时,也看到了国民身上的闪光点和潜在的力量。
萧红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批判论文
萧红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批判摘要:师承鲁迅的萧红是国民性探索大军中的重要一员。
她以细腻的感受,质朴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描写着她眼中的人物和社会。
她对旧中国的国民性的批判是深刻的,通过笔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把矛头直接指向死水一样的乡村父权社会制度,对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和人们病态的思想,陋习和劣根性进行了深刻的鞭挞。
她将黑土地的生活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些平静故事的背后有着撞击人心的悲凉。
关键词:国民性劣根性批判乡村社会父权制度对国民性的批判来自于鲁迅,他用其尖锐的眼光、犀利的笔锋揭露着国民性中愚昧、麻木、冷血、顽固、自欺等劣根性和奴性,并将其作为毕生作品的中心思想。
到了30、40年代,在多数人都放下了对国民性批判的时候,萧红却逆流而行,用一个女性作家的独特的眼光和细腻的笔触来描写麻木的人们,残酷的生活,揭露国民性中落后腐朽的阴暗面。
一、群体的劣根性萧红的作品与鲁迅相比很重要的一点是萧红更关注集体。
鲁迅采用的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经典方法,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充分的艺术集中和概括,使人物形象具有广泛的典型意义。
例如阿q、孔乙己等等,作为作品的主要人物,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到狭隘、保守、落后、愚昧、不敢正视现实、懦弱、奴性等等国民弱点。
而萧红采取的是“杂取种种”的方法。
把人类愚昧的种种情状散播在众生身上,她用平静淡漠的语言诉说着一个个可以滴血的悲剧。
她笔下的故事不是人们的生活,而是生存,是一群忙着生忙着死的人们,他们保守落后、因循守旧、愚昧麻木、奴性十足,他们生活在一片黑土地上,每天都进行着习以为常的生和死,残忍而麻木。
萧红将这里的人这里的故事表现的更原始、更残酷让人觉得可怕、痛苦又悲哀。
在小团圆媳妇之死的片断中,不仅有对小团圆媳妇进行暴打、羞辱的婆婆,还有着一群麻木愚昧的村民们,他们落后、麻木、空虚,他们能够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又没有其他的事可做,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谈资。
他们关注着大泥坑里发生的事情,跑去小团圆媳妇家看热闹,给她婆婆说一些“偏方”,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摧垮了小团圆媳妇;王大姐也死在这样一群人冷漠的眼光中,原本人见人爱却因私下嫁给了地位低下的冯歪嘴子,在磨坊里生下孩子而遭到人们无情的奚落,他们毫无怜悯之心地嘲弄她,非议她,最终王大姐因难产死在了一个冷清的中秋夜里。
评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及其价值
评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及其价值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作为一名文学家、思想家以及政治家,鲁迅的思想影响力深远。
他的思想不仅仅反映着近代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还深刻反映了中国国民性的批判性思想。
这篇文章旨在评析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性思想及其价值。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的批判显而易见。
他强调机械的知识技术,并且主张将实践和知识结合,发展国民素质。
他斥责父权思想侵蚀了近代中国国民的学识和价值观,提出以在务实和科学价值观的指导下发展卫生、教育和技术来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为国民的团结起足色的作用。
其次,鲁迅认为社会责任和社会公正是革命成功的基础。
鲁迅指出,在国家制度变革中,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都必须以社会公正和社会责任为前提。
他提出,要推动共和国主义的发展向前,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政治体制,一个实行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的社会体制,以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
此外,鲁迅还赞扬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不科学的文化是脆弱的,无法实现中国的发展”,以此强调科学的重要性。
他提倡运用科学技术,发展实践技能,培养全民参与公共实践的意识,激发群众的创新能力。
最后,鲁迅的思想也主张以实际行动来坚持国家自主发展目标。
他极力反对殖民主义政策和地缘政治,先后发表文章,谴责美国、英国等列强在中国的虚伪扩张行径。
他主张在国内考虑中国实际情况,通过改革发展,实现真正的国家独立,以及国家统一。
综上所述,鲁迅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贡献。
他的思想不仅反映了中国近代人民的思想观念,还深刻反映了中国国民性的批判性思想及其价值。
他的思想强调了机械的知识技术的学习,他提倡实践技能的发展,他鼓励国家自主发展,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国民性,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由来及意义 --兼评冯骥才先生的鲁迅论
从,同样,自己现在说话时也不应该盲目。我 维特点,他不可能读了谁的书就跟着谁走。
们说话要讲究一点科学分析才好。
尽管如此,我们也还是愿意有理有据地
!!
将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做 读到这一日译本了。据此来认定鲁迅国民性
一番考察。我在别的文章中已经说过,对于 批判思想与史密斯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是一
那些以攻击代论述的种种观点,只适合于我 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我认为在众多的原因
们作杂文。学术论争虽然各执己见,并不求 中,最重要的是他的自身感受和受到了近代
一律,但是也首先有一个严肃的态度作为基 旧民主主义思想家康有为、严复、梁启超、章
础才行。道理很简单:人家没有当真事地跟 太炎、邹容等人的影响。鲁迅对于中国积弱
国民性的科学构思之二柄。梁启超认为, “凡 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
思想。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亡命日本, 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
到 年之间他游美洲大陆。他受到西方 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
思想影响,形 成 了 他 的 系 统 人 学 认 识。
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
族精神受地理条件影响的见解,有其合理性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观斗》等都谈到反
因素。鲁迅在 年写的《北人与南人》中 对旁观态度。到了 年,梁启超的“新民
说过:“据我所见,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 说”已经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新国民思想,
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也愚,机灵之弊也 我们恐怕不能说这种思想都是来自外国的某
算。可是我们又想:难道我们这么多年以来 是并不是拿来之后不分青红皂白地统统当做
大家都是蒙在鼓里,惟有他独具慧眼,看出了 宝贝,而是要挑选,鉴别,然后决定自己对它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鲁迅是现代⽂学研究的焦点,是永远说不尽的话题。
因为鲁迅所提供的精神⽂化资源是那样深厚,可以从不同的⾓度不断地挖掘、理解、与诠释。
鲁迅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族⽂化的象征。
在⽂化转型艰难的探索中,鲁迅独异的⽂学现象,以及对传统⽂化的批判、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和思考,都给⼈以深刻的启迪。
是可以不断引发问题意识的思想动⼒源。
据说,英国⼈宁可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亚。
鲁迅对于我们民族的现代⽂化也有类似于莎⼠⽐亚之于西⽅⽂化的经典价值,⽽且鲁迅的影响是更为现实的。
现今读鲁迅杂⽂和⼩说,给⼈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是对国民性的猛烈批判。
他的杂⽂和⼩说时时不忘揭露批判我们中国⼈的劣根性,如:奴性、⾯⼦观念、看客⼼态、马虎作风、⿇⽊、卑怯、⾃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这些在鲁迅笔下都被揭露⽆遗。
“论时事不留⾯⼦,贬锢蔽常取类型”鲁迅⾃评。
有的⼈可能并不了解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的具体内涵,也不了解鲁迅是在什麽背景下进⾏的这种批判,所以直观地对鲁迅的批判⽅式反感,不能接受,甚⾄担⼼会丑化中国⼈,伤害民族⾃尊和⾃信。
鲁迅的确毕⽣致⼒于批判国民性,毕⽣攻击、贬低民族传统⽂化,丑化中国⼈,这对于凡事都⽐较讲⾯⼦、讲中庸的普遍的社会⼼理来说,的确不合,⼜特别有悖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
但作为⼀个清醒⽽深刻的⽂学家,⼀个以其批判性⽽为社会与⽂明发展提供清醒的思想参照的知识分⼦(在此意义上,西⽅⼈只承认中国只有⼀位知识分⼦,那就是鲁迅)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真是我们民族更新改造的苦⼝良药。
因此,重要的是理解鲁迅的⽤⼼。
如果承认鲁迅的批判是出于启蒙主义的⽬的,⽽启蒙⼜是我们民族进⼊现代化必经的“凤凰涅槃”的需要,那麽就不会再担⼼国民性批判会丧失民族的⾃尊,相反,会认为这种批判正是难能可贵的民族⾃省,是⽂化转型的前提和动⼒。
我们读闻名中外的《阿Q正传》,看⼩说中“丑陋的中国⼈”的代表,有时会不舒服,甚⾄感到恶⼼,因为这真是给我们揭了短,漏了丑。
鲁迅“国民性”批判与民国文学史的建构
A Criticism of Lu Xun’s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Histor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 郭建鹏[1,2];姜绍泽[2]
作者机构: [1]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2]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出版物刊名: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35-40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4期
主题词: 鲁迅;国民性批判;民国机制
摘要:鲁迅国民性批判话语植根于晚清民初的国家政治社会体系之中,其批判的主题也随着社会政治的发展而变化,即从农民、知识分子转为城市市民、城市文化的批判.不仅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亦引领了民国(1912-1949)文学创作的主题.在当前民国文学史的建构与书写中,将其置身于民国机制下,重新思考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为鲁迅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论“国民性批判”思想在萧红小说创作中的发展
硕士学位论文
事实上,在《呼兰河传》问世的前前后后出现的一些作品,像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还乡记》、曹禺的《原野》、路翎的《财主的儿女》、老舍的《四世同堂》都有意无意地表现了这一方面的指向。
他们都是在民族危难的时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民族劣根性、心理障碍以及文化重负等社会意识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是对五四时期人的解放的文学主题在更高层次的发展。
萧红创作的出发点与这一思考背景隐藏地很深的时代文艺思潮是~致的。
另一篇长篇《马伯乐》则可以看做是萧红在创作中不断创新、自我突破的成果。
许多功成名就的作家,为了避免失败,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创作个性来选择题材和表现对象,而萧红则有意识地致力于自己创作个性的多侧面发展,将生命史上足可珍惜的余光、余热用在尝试探索上。
她这种不随大流,在创作实践中坚守自己对于文学的理解的决心,以及敢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勇气都是值得作家学习与发扬光大的。
读萧红的作品感悟最深的是,她写了那么多生与死的悲剧,写了对生命的漠视和摧残,写了人生的无赖、麻木与愚昧,写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疏离,其主导思想就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为的就是让人们重新审视存在的本质和生命的价值,让人们更好地热爱生活,珍惜牛命。
这也是我们在理解萧红“国民性”批判的发展思路后应该重视的问题14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内容摘要: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中国现代启蒙运动中心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是一个文化谎言。
它折射出知识分子坚韧性的缺失,也体现出对五四传统一定程度的遮蔽和曲解。
这一思想不但不能深刻地影响中国的现实社会,反而导致知识分子群体与大众和现实的分离,知识分子的精神也日益孱弱,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性和行动能力。
知识分子应该立足本土现实,进行自我批判,加强实践精神,才可望重新取信于民众,在社会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关键词国民性批判知识分子批判超越文化谎言作者贺仲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20世纪初以来的中国文化实践中,国民性批判既是一个主导性的思想概念,也是五四启蒙传统的中心前提。
虽然在上世纪末,它遭到林毓生、刘禾等学者的质疑和解构,但其地位并未真正受到影响。
不时之间,就有一些“文化名人”跳出来,居高临下地对“国民性”问题作一番批判。
然而,仔细推究,所谓“国民性批判”,不过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臆造出来的一个文化谎言,既缺乏历史的合理性,也不符合逻辑性,值得深入追问和反思。
革命的“进化”:历史的曲解反思“国民性批判”,首先需要从其源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谈起。
虽然国民性批判思想萌芽于清末,但是真正成为中国的主导思想还是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辛亥革命失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思想革命才是启蒙和发动民众最深刻、最适合的方式。
于是,在知识界,就有了对辛亥革命的批判性放弃和对国民性批判的大力提倡,思想启蒙也才成为时代中心话语——换句话说,正是辛亥革命的失败衬托出了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合理性,凸显了它的超越和进步。
因此,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如何认识辛亥革命后的历史情境,是评价国民性批判思想的重要前提。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权,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成立了第一个民选政权,但最终,它的成果却被袁世凯等军阀所窃取,民主社会逐渐又回到了专制社会。
因此,面对辛亥革命的失败,知识分子有权而且应该对它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对此后的道路作出调整和探索。
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不能从辛亥革命的失败简单地推证其道路的错误。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包括着几个不同层面的内涵:从推翻清政府、结束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方面看,它取得了伟大的成功;从建立民主制度,完成现代政治转型看,它无疑是失败了。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专制传统的国家,要毕其功于一役,靠一次革命就完全成功实现民主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完美无缺、一次性成功的标准去否定辛亥革命,显然既不符合逻辑,也近乎苛求。
客观而论,即使在民主政治体制方面,辛亥革命的失败也不是简单的失败,而是有着跨越时空伟大意义的探索性的失败。
在政治体制的民主形式上,它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尽管辛亥革命的成果被人窃取,但它所建立的民主政权并未迅速退出历史,至少在1916年至1928年间,辛亥革命所建立的民族建国理论依然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说是那个军阀混战时代,国家保持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
[1]在这个意义上,辛亥革命尽管存在许多缺陷,但是,它对中国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它不但是民主政治的先驱,而且其尝试和努力都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绩。
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一贡献已经非常难得了。
因此,中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失败后最应该做的,并不是对其简单批评和否定,而应该更广泛地开启国民教育,更深入地联系大众,以自己的知识启发和引导民众建设现代民主制度,在坚持思想独立性的前提下,以实践性的方式投入社会的改造和建设。
事实上,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五四前后,确实一直有不少知识分子继承了辛亥革命的实践精神。
其中最突出的,当数蔡锷等人参与的“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选择的实践性的共产主义革命,以及陶行知、梁漱溟等人以“乡村教育”方式启发民众等。
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五四”运动也远非单纯的思想批判,而是包含有很强的实践成分。
璀璨的学生运动不说了,即使是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知识分子,也都勇于以语言为武器,对当时的专制政府进行激烈的批判和对抗。
尤其是晚年的鲁迅,更彻底地明确了自己的道路选择,将思想重心转向革命实践。
尽管如此,人们也只是肯定了前期强调精神批判的鲁迅,却否定了后期更具有实践精神的鲁迅。
殊不知,鲁迅已经意识到单纯文化批判的虚无,在保持独立性立场、不做政治权力附庸的前提下,更实际地反对专制和封建思想,其行为远比单纯的启蒙更有意义。
辛亥革命后,知识分子文化确实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方向性转变。
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对民主政治追求进行了批判性的放弃,转而提倡和选择自己更擅长的“思想批判”道路。
正是在这里,文化主流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变化,谭嗣同、康有为、宋教仁等人所倡导和力行的实践精神逐渐走向边缘,时代的思想主流也由自我参与变成了启蒙别人——换句话说,之前是知识分子自己冲锋陷阵,现在变成了号召别人来冲锋陷阵,参与者变成了号召者。
[2]当然,五四本身包含着多重因素,单纯的国民性批判并不能真正反映当时知识分子的全部真实思想和行为,以此来概括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潮流,更是有明显的偏颇之处。
许多知识分子,如鲁迅、陈独秀等,都经历了思想和行动的重大转变。
但是,后来人们对五四的接受和宣扬,却是特别强化了其中的思想批判部分,淡化甚至掩盖了实践性成分。
适当的剥离和抽象化,高度的夸张和精神引导,使五四原本具有的丰富内涵逐渐干枯,真实面目逐渐模糊,以至于历史记录和人们思想记忆中的五四,只剩下单一的以国民性批判为核心的启蒙传统了。
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性批判”思想演化成为五四传统的核心,以神话般的方式成为此后近一个世纪知识分子的精神圭臬,并决定性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的这次转型,规模宏大,具有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这里难以对之作简单的评判,但可以明确的是,国民性批判运动的兴起,思想启蒙运动对实践革命的取代,绝对不是一种所谓的历史必然或进化式发展,而是知识分子一次放弃式的道路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众多知识分子对现实责任的逃避,精神上的懦弱和无能。
这其中的丰富内涵绝非简单的“历史进步”可以概括。
至少,它反映了在经历多次失败之后,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缺乏足够的韧性和自信。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和中国的悲剧。
非逻辑的批判:伤人与自戕祛除了加在国民性批判身上的历史进步神话,我们再来看其内涵。
尽管国民性批判声势浩大,遍及中国现代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但是事实上,“国民性”的内涵却非常简单。
按照一般的理解,国民性大体上就是指“爱面子”、“自我安慰和满足”、“瞒和骗”,以及被抽象化的“愚昧、落后、不觉醒”等。
我们很难相信这就是被几代知识分子批判和改造的所谓“民族性格”,这就是近一个世纪来整个民族的知识分子长篇累牍的针砭对象。
原因很简单,这些品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民族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并非中华民族所独有。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许多品性很难以弱点来概括。
如“爱面子”,也完全可以看作是对自我尊严的维护。
即使是最著名的“国民性”——鲁迅笔下的阿Q性格——也早已被证明是人类的普遍共性,很难说它就是负面性格。
退一步说,即使这些品性为中华民族所独有,也很难说它就是中华民族的基本属性。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中国人表现出了非常高贵的精神品质和个性,像诸如“勇敢、勤劳、智慧、牺牲……”类似的名词也完全可以作为中华民族大众的品格。
究竟哪些才是根本的,哪些才真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个性——也即所谓的“国民性”?这需要仔细辨认。
但是如此简单而片面的“国民性”内涵,却能成为一个民族知识分子数代人批判的目标,固然反映了知识分子思想本身的内在缺失,其中也许还蕴涵着知识分子某种程度的精神优越感。
因为很简单,被知识分子作为“国民性”代表和具体体现者(典型如阿Q),正是以农民为代表的普通大众。
民族性格是复杂而丰富的,任何民族的民族性格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政治和文化累积影响而成——而在这些影响和决定民族性格的多重因素中,文化并不是最核心和关键的因素,因为文化的形成和变化在根本上受制于政治。
比如,清代文化长期转向词章考据,远离社会现实,最根本、甚至唯一的原因就是其严酷的专制体制。
所以,最直接最深刻的文化改造只能通过体制改造和实质性的文化教育。
从历史来看也是这样,物质和政治的转变必然会带来文化的转变,而且其影响会更为持久和迅速。
比如在辛亥革命前后表现出来的负面民族性格,首先是漫长而野蛮的封建制度造成的,是清代统治者的顽固保守所致(典型如清政府所采用的闭关锁国政策),其次与落后的教育制度和残酷的愚民制度(典型如严酷的文字狱)有关。
辛亥革命的重心虽然是在体制变革,但正因为它以革命的方式在根本上改变了政权体制,实质上深刻地影响到当时的社会文化。
在20世纪初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在整个社会民风习俗的转变中,辛亥革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不过这些后来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而已。
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鲁迅在著名的《〈呐喊〉自序》中对当时中国所作的“铁屋子”的比喻。
在这个著名的比喻中,鲁迅所关注、思考和回答的是唤醒之后应该怎样的问题。
其实,当时最急切的问题不是唤醒之后,恰恰是如何唤醒。
在当时的情境下,唤醒大众最基本的方式只有两种,它们都是实践性的:一是教育,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二是制度革新,将“铁屋子”的天窗打开,人们自然就会解放,会醒过来。
国民性批判的启蒙方式,没有唤醒“铁屋子”的实践,也自然不可能有唤醒的效果。
当然,近一个世纪的国民性批判也不能说没有取得任何成效,其最大的“成效”就是使知识分子与社会现实、与民众越来越疏远。
俯视式的、将自己排除在外的简单批判立场,使知识分子丧失了对大众的爱和理解,也缺乏现实关怀,更缺乏自我牺牲的精神。
这既使他们容易在社会中沦为哗众取宠,言不及义的空谈家,更会在现实问题面前失去自己的声音和力量。
许多人把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大众的隔膜和距离,习惯性地归咎于中国革命本身,认为是农民文化取代了知识分子文化,是“启蒙与被启蒙的错位”。
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知识分子自身的表现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国民性批判另一更深远的后果是知识分子自身的日益衰弱。
在漫长的启蒙过程中,知识分子原有的政治情怀和实践精神被消磨殆尽,知识分子逐渐失去了自信心,更丧失了独立精神。
一个简单的理由,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充满着复杂的社会变局,经历着各种外在和内在的压力和诱惑,知识分子要获得和保持自我精神的独立,要获得足够的精神力量,首先必须要立足于大众,立足于现实问题,只有在对现实的关注和投入中,只有在对现实勇敢的发言和积极的参与中,它才能赢得大众的认可,也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更进一步说,只有对现实和社会的深远关怀,知识分子才拥有广阔的胸襟,才能思虑高远,对现实社会有更高的把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