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巩谪居广西与作品考述
《黄冈竹楼记》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黄冈竹楼记》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黄冈竹楼记》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黄冈竹楼记》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的一篇散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借谪居之乐,抒写屡遭贬谪的不满之情。
这种宦途失意、寄情山水的情怀,在封建时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冈竹楼记》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原文】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①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②,蓁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④,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⑤,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⑥,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⑦,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⑧。
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
已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⑨,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重点注解】①刳(kū):剖开。
②雉堞(dié):城墙的泛称。
圮(pǐ)毁:坍塌。
③榛(zhēn)莽:丛生的草木。
④幽阒(qù):幽静。
辽夐(xiòng):辽阔。
⑤氅(chǎng):外套。
⑥齐云、落星、井干、丽谯:都是楼名。
⑦稔(rěn):谷物一熟为一稔,这里引申为一年。
⑧西掖:中书省的别称。
⑨嗣而葺(qì)之:继续修缮它。
葺,修建。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比屋皆然比屋:比一比这些屋子。
《全宋文》补遗四篇——兼考被遮蔽的王巩裔孙
《全宋文》补遗四篇—兼考被遮蔽的王巩裔孙*王建勇(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 要:从清光绪间王钟等修《王氏三沙全谱》,可以摭拾为《全宋文》失收的四篇作品,而撰作者不乏范成大、谢枋得等南宋名家,它们分别是范成大《太傅公传》、王绘《显考太尉公行述》、丘崈《学士公墓志铭》、谢枋得《灵护公传》。
佚文中的被书写者王皋、王胤等人,属于北宋大族三槐王氏后裔,名臣王旦、王素、王巩等则是其直系先辈。
然而,受某些特殊因素影响,王皋、王易、王胤等三槐王氏子孙长期被历史遮蔽。
因此,《王氏三沙全谱》保存的四篇宋代佚文的价值不容小觑,除可资钩稽被遗忘的王巩后裔,还为当前的宋代三槐王氏家族研究增补世系材料。
关键词:《全宋文》;《王氏三沙全谱》;三槐王氏;王巩曾枣庄、刘琳主编大型宋人文章总集《全宋文》,总计 360 册,为断代文史研究提供基本文献资料,程功至巨。
但囿于种种原因,该书搜罗仍不尽详备,偶有遗漏也属情理之中。
自出版伊始,众多研究者就不断利用方志、碑刻等史料开展辑佚补遗工作,相关论著成果已颇多。
然而,家谱文献作为古典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收录的大量碑文、墓志、行状、序跋、诗歌等,目前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今即根据清光绪间王钟等纂修《王氏三沙全谱》a,辑录《全宋文》失收的有关北宋名臣王巩后代的四—————————————*本文为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B(201902B06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a(清)王钟等修:《王氏三沙全谱》,《中华族谱集成·王氏谱卷》第9册景清光绪本,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
今所辑录的四篇佚作,皆载《王氏三沙全谱》卷首,后文仅在正文篇题后标注影印本页码。
按,王巩子王皋共有三子:长子王易徙居昆山沙头,是为东沙王氏始祖;次子王铎居吴县荻扁,为中沙王氏始祖;季子王胤徙居无锡沙头,为西沙王氏始祖,因而合称三沙王氏。
424宋史研究论丛·第 27 辑篇佚作,并略加考述。
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 含解析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一、(2013·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解析】选A。
205届高中语文专题小练 第14练 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二)
第14练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二)建议用时30分钟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27页一、[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一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
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
法曰:“用众进止。
”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
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
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
我众彼寡,势必万全。
”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
”融亦以为然。
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
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
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
”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
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
’此有以见秦师之乱。
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
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
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
”太宗曰:“然。
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夫为人A 所B 陷C 而欲胜D 敌E 不亦难乎F 臣故曰无术焉G 苻坚之类H 是也。
答案:EFG解析:主观型文言断句。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武汉2024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命题学校:考试时间:2024年5月30日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似乎普遍对AI技术的可能性超越具有一种令自己都会不安的信心..。
一旦人工智能跨越自身技术发展的决定性门槛,会不会反客为主,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的超越性力量?就文生视频模型Sora所生成的几个视频来看,它具有强烈的传统延续性,从西方文艺复兴之后遵循着透视法原则的绘画,到近代摄影技术以及电影工业的诞生。
在某种程度上,Sora的工作再现了经过漫长时间积累与创造后所形成的电影工业中的核心部分,即从剧本到影像化这一过程。
因此这些视频似乎都有一种强烈的“电影感”。
Sora依旧遵循当下AI技术最核心的模式,即建立在广泛的数据学习与模拟之上。
其新颖之处就在于它得以脱离人类曾经需要付出众多准备和劳动才能完成的过程。
强大的数据库及其学习能力,使得它在未来几乎能够影视化所有人类通过语言描述而想象的场景或情节片段,在某种程度上它将能够使每个人都成为“导演”。
Sora的强大在于对物理世界的再现,这不仅包括具体的时空特色,如日本东京街头,还包括对于角色形象的精细再现,甚至连她脸上的瑕疵都纤毫毕露,并表达出某种感情样态。
我们或许可以说,一大部分的影视作品都将遭到淘汰,或以更加完美的方式被呈现出来。
另一方面,有一些影视作品或许始终是Sora生成视频无法取代的,即那些有着强烈导演色彩的电影、有着精彩表演的作品以及那些涉及人类具体的处境以及对其进行反思的影视。
即使是纪录片,对于物理世界的展现背后也有一双人的眼睛以及提前的设计,它是作为某种“想法”而诞生的被剪辑的作品;而对于像电影这类形式,它们往往依赖于演员的表演而实现某种目的或传达某种思想。
归根到底,它是“人”的作品,因此它必然具有强烈的“人性”或者说人的色彩。
202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分析综合能力提升训练
202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章第四节分析综合能力提升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周①字伯仁,少有重名,神彩秀彻。
司徒掾贲嵩有清操,见,叹曰:“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
”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弱冠,袭父爵武城侯。
中兴建,位至吏部尚书。
顷之,以醉酒,复坐.门生斫伤人,免官。
太兴初,更拜太子少傅,尚书如故。
上疏让曰:“臣退自循省,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忝显任,名位过量。
”固辞不受。
帝诏不许。
庾亮尝谓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②”。
对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因醉厉声曰:“今虽同人主,何得复比圣世!”帝大怒,手诏付廷尉,将加戮,累日方赦之。
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宽裕友爱。
弟嵩尝醉谓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燃烛投之。
神色无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王导甚重之,尝于导坐傲然啸咏,导云:“卿欲希嵇、阮邪?”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及王敦构逆,温峤谓曰:“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邪?”曰:“君少未更事。
人主非尧舜,何能无失,人臣岂可举兵胁主!共相推戴,未能数年,一旦如此,岂云非乱乎!彼狼抗无上,其意宁有限邪!”既而王师败绩,奉诏诣敦,敦曰:“卿负我!”曰:“公戎车犯顺,下官亲率六军,不能其事,使王旅奔败,以此负公。
”敦惮其辞正,不知所答。
帝召,谓之曰:“近日大事,二宫无恙,诸人平安,大将军故副所望邪?”曰:“二宫自如明诏,于臣等故未可知。
”或劝其避敦,曰:“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俄而被收,经太庙,大言詈贼不绝,祈速杀敦。
语未终,收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
遂遇害,时年五十四。
(摘编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九》)[注] ①:yǐ,多用于人名。
2022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诵读专项练:3.思乡怀人诗
思乡怀人诗古代文人因在外做官,或游学赶考,或征战在外等原因,长久寄居他乡,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念,漂泊之苦与羁旅之思催生了“思乡怀人诗”这朵绚丽的奇葩。
一、经典诵读长安秋望赵嘏〔唐代〕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释】①云雾:即天上飘拂的云雾。
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
清,一作“凉”。
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
流:指移动。
②汉家宫阙:指唐朝的宫殿。
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③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
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
横,渡、越过。
塞,关塞。
④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
篱:篱笆。
⑤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
渚:水中小块陆地。
⑥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
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
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妒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
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
⑦南冠:楚冠。
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
使悦之,召而吊之。
’后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战俘。
二、译文参读灰蒙蒙的云雾夹带着寒意天刚刚亮,宫殿四周开始呈现出深秋的景色。
稀疏的晨星伴随着从边塞上横空而来的大雁,凭楼眺望忽闻笛声引起无限乡愁。
篱笆旁紫色艳丽的菊花欲开未开,十分静谧,池沼里莲花花瓣已凋谢。
故乡鲈鱼正鲜美而我却不归去,又是何苦戴着南方的冠冕学楚囚?三、赏鉴品读《长安秋望》是唐代诗人赵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通过诗人望中的所见,写秋风中夜间长安景象,并寄离着诗人思乡的深远情怀。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秋晓远望之所见与感受。
253《寓圃杂记》明·王锜
寓圃杂记明·王锜●卷一○建都自五代以来,北虏侵我疆土,索我金帛,以宋太祖、太宗之继兴,终不能制。
下至靖康之变,尤不忍言,盖由所都非形势之地也。
胡元据有中国垂九十载,无复天理之可言。
天生我太祖扫除之。
推戴之初,即欲宅形势,以临中夏、御夷狄,故尝幸汴、幸洛,将幸关陕而还。
斯时中原之地,久为胡马所践,继以寇盗,民不聊生,六騑所过,率皆空城。
於是定鼎江南,以资兵食,而都北之志未尝一日忘也。
且以燕城为元旧都,形势可以制虏,因以封我太宗焉。
及上登极,即广旧邸为皇城,频年驻跸。
当时群臣不知睿意所向,屡请南还,因出令曰:“敢有复请者,论以妖言。
”于是,河南布政使周文褒等皆遭重罚。
自此基命始定,遂成万世之业。
虽殽、函之固莫能及矣。
永乐壬辰之后,大驾频征沙漠,搜剿遗孽,屡抵巢穴而归。
是则都燕之志,太祖实启之,太宗克成之也。
○封建汉高祖既为天子,大封同姓,枝大於干,驯致七国之变。
然中兴之业,卒赖后系。
唐之兴也,子弟皆有封爵,建宅以居京师,惟食其禄而已,国家缓急无所系焉。
降而至宋,宗室之封,必自遥授小官,渐进侯王,除拜之烦,盖无虚日。
其邸第散处两京,故有南西内外班之分。
历年既久,仅同民庶。
后遭金虏之患,无一人操尺寸兵以起者,此皆由封建不得其制也。
我太祖受命之初,首立藩辅,诸子自胜衣已上,皆册立为真王,其国皆处要冲之地。
制度仪从,不侈不俭,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
上无所专,下无所扰,圣子神孙,将遍天下。
真万世之良规也。
○宣庙平汉存赵宣德初,汉庶人高煦反。
报至,言其甲兵甚精锐。
上召杨文敏公等议,荣建亲征之策。
上难之。
荣曰:“陛下骨肉之患,非亲行不可。
”上从之。
夜拜阳武侯薛禄为大将军。
军行,大驾遂继发。
六军追至,在途雨下如注。
七日抵城下。
高煦方杀人祭纛,闻驾至,仓卒不能出城;若稍缓,则其势猖獗难制矣。
兵不血刃,罪人已得。
称请屠城,荣为救免,止坐其同谋者。
方奏凯,有告赵王谋反者,言其与高煦相连。
上复召诸大臣议,皆请乘破竹之势以取之。
王巩有哪些绘画作品
王巩有哪些绘画作品王巩是宋朝时期十分著名的诗人,在绘画十分的擅长,所以虽然他的职位并不是很高,但是却在当时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和称赞。
王巩写出来许多著名而优秀的作品。
那么王巩作品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王巩作品介绍王巩的作品包括《随手杂录》、《甲申杂记》等等,另外当时他还有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词,这些作品中很多都和他的性格十分相似,可是遗憾的是诗词基本上在流传的过程中全部都遗失了,只剩下几篇杂技留在人世上。
而《闻见近录》就是留下的来的杂记中的一篇,这本作品是属于历史类的书籍,其中有些内容讲述的是在柴世宗时期发生的事情。
当时刘崇在河东地区进犯,柴世宗亲自带领着兵将前去迎战,有大臣在这个时候进谏阻止他,可是柴世宗却坚持出战,并且成功的斩杀了刘崇,大大的提高了战士们的士气。
据说王巩的作品中有许多是苏轼都无法追赶上的,可惜的是如此出众的作品却已经遗失了,对于王巩这个人和他的事迹人们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历史上对他的记载也并不是很多,就连他的作品人们也不是很了解。
其实在那个时期王巩是个十分引人瞩目的人,他和许多著名诗人都有着良好的关系,而他留下来的几篇作品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补充了许多史料的不足。
王巩简介王巩,字定国,号清虚居士,北宋著名诗人、画家。
王巩官位不高,但他一生勤于写作,著有《随手杂录》、《甲申杂记》、《闻见近录》、《王定国诗集》、《王定国文集》、《清虚杂著补阙》等书,以其正直的品格和豪气真情,活跃在北宋中后期的政坛上,为时人所敬重。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
苏轼的好友王巩也受到牵连而被处置。
御史舒亶奏曰:“(苏轼)与王巩往还,漏泄禁中语,阴同货赂,密与宴游。
”于是时任秘书省正字的王巩不久便被贬到宾州(今广西宾阳)去监督盐酒税务。
王巩是出自宋朝时期的诗人,也是一位十分出众的画家,当年苏轼在徐州地区担任官职的时候,王巩曾经约他一起游览过山水,他们在一起喝酒吹笛,直到晚上踏着月色才回家,因此两人也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司马光)(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司马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①司马光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②,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③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注】①诗人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退居洛阳。
后曾任宰相的文彦博(潞国公)也因反对新法入洛定居。
君贶(kuàng),即宣徽使王拱辰。
东庄,文彦博在洛阳的宅第。
②丕构:大厦,代指国家大业。
③萧相:汉代名相萧何,曾辅佐汉高祖,被视为左右手,然终遭猜忌,后萧何不得不“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即通过买田建馆,投闲置散来自娱消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波澜起伏,感情抑扬有致,在严密的章法中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B.第二句写伊浦水天相连、浑然一色,与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颇为相近。
C.第五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暗指国家这座大厦需要依靠辅弼大臣来支撑。
D.第七、八两句运用典故,借萧何作为名相尚且需要打消皇帝的疑心,暗指宋神宗如当年的汉高祖,将得力大臣排斥于朝廷之外。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使用萧何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秘校知分宁①司马光百里大夫官不轻,莫嗟领上发垂星。
人生谷禄偏宜晚,世路艰难不厌经。
数曲秋江萦县白,几峰霁色入帘青。
于公②向日多阴德,已有鹓雏③在帝庭。
【注】①秘校;官职名。
原指秘书省校书郎,后沿用指新擢第者。
分宁,今江西修水县。
②于公;西汉循吏于定国之父。
《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阊门坏,父老方共治之。
于公谓曰:少高大阊门,令容驷马高盖车。
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
至定国为丞相,用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③鹓(yuān)雏:凤雏。
比喻有才望的年青人。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安慰友人,掌管一县,官责不轻,也不要嗟叹年龄已老,两鬓苍白。
王巩谪居广西与作品考述-论文
云: “ 三年不易过 , 坐 睨倚 天 壁 。 ” _ l 7 ] 1 " 。 《 次 韵 和 王 巩
相 劳 苦” [ 1 2 ] , 文 末署 “ 癸 亥八 月 壬 辰序 ” , 即序 言 作
于元 丰六 年 ( 1 0 8 3 ) 八 月 四 日, 时黄庭 坚任 太和 ( 江西 泰和) 知县, 可 证王巩 元 丰六年 ( 1 0 8 3 ) 八月 初 已经北
州 团练使 、 驸 马都尉 王诜追 两官 勒停 。著作 佐 郎、 签
书 应天 府判 官 苏辙 监 筠州 盐 酒 税务 , 正 字 王 巩监 宾
州盐酒务 , 令开封府差人 押出门, 趣赴任 。 ” ] 7 驺 。 可
创作等, 有 助 于全 面认识 王 巩其人 , 了解北 宋 的政 治
斗争、 文人 心态 及 贬谪文 学 。
非。 ” _ 8 J 2 盯 亦 可证 , 王 巩是 秋天 从宾 州 回返 的 , 且 比同
然不 就规 检 , 喜 立事 功 , 往 往犯分 , 躁 于进取 。 ……昔
坐 事窜南 荒三 年 , 安 患难 , 一不戚 于 怀 , 归来 , 颜 色和 豫, 气益 刚实 。 . [ 9 1 6 4 1 以上 材料 可见 , 与王 巩关 系最 为密切 的苏轼 、 苏
A u g u s t 。 2 0 1 4
王 巩 谪 居 广 西 与 作 品考 述
张 彦
(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 院, 广 西 桂林 5 4 1 0 0 4 )
有关王之涣的诗集介绍
有关王之涣的诗集介绍 王之涣 ,并州人,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
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沪联 唱迭和,名动一时。
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 无穷。
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 》、《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 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 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
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欲穷千里目, 送别 杨柳东风树, 近来攀折苦, 凉州词二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 羌笛何须怨杨柳, 单于北望拂云堆, 汉家天子今神武, 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 莫听声声催去棹,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 今日暂同芳菊酒, 黄河入海流。
更上一层楼。
青青夹御河。
应为别离多。
一片孤城万仞山。
春风不度玉门关。
杀马登坛祭几回。
不肯和亲归去来。
畎入漳河一道流。
桃溪浅处不胜舟。
何处登高且送归。
明朝应作断蓬飞。
147《闻见近录》宋)王巩 著
闻见近录(宋)王巩著柴世宗得天下,刘崇自河东犯阙,世宗将亲征,冯道力谏止,世宗曰:“太山压卵耳,何为不可。
”道曰:“陛下可谓太山乎今皆宿将,久处贵位,气方骄。
陛下即位,席未暖,未易使也。
”世宗以道轻己,即日命驾出。
师次高平,遇崇接战,世宗据高原下观。
兵阵方接,东北角奔,西北角次之,王师败绩。
明日,按军不战,置酒军中,酒行,牵奔将七十二人斩纛下,即坐中拜七十二人补之。
左右股栗,太祖皇帝实预补中。
明日再战,军士不用命者,太祖刃其笠以识之。
战罢,识者皆斩之。
军声于是大振,崇走,遂围太原。
太祖皇帝为殿前都点检,有殿直冲节,执诣枢府。
枢相王朴曰:“太尉军制,殿直廷臣,无回避礼。
”太祖即位,每叹曰:“安得王朴者相之。
”太祖将北征,过韩通饮。
通子欲弑之,通力止乃已。
明日,陈桥欣戴,入御曹门以待将相之至,时伏弩右掖门外。
通出,死矢下。
石守信实守右掖,开关以迎王师。
至中书,立都堂下,召范质、王溥、魏仁浦与语移刻,将校持刃迫质,帝叱之,质与帝约宾礼、柴氏保其天年。
乃召陶谷草制,诣前殿,帝北面立,宣制。
制毕,坐朝百官。
故事,执政奏事,坐论殿上。
太祖皇帝即位之明日,执政登殿,上曰:“朕目昏,持文字近前。
”执政至榻前,密遣中使彻其坐。
执政立奏事,自此始也。
太宗皇帝自并门,乘胜直趋幽燕。
虏空山后遁,王师据幽州,虏甘心沙漠矣。
有赦例郎君于越者,小羌也,请得五千骑以尝王师,不成,退处未晚,虏从之。
乃骑持一帜,由间道邀我归路,周环往来,昼夜不绝。
帝疑救兵大至,宵归定州,王师多没虏者。
由是,虏至今号其奇兵曰于越军。
前此,自柴世宗画御河为界,虏未尝敢犯边,自尔日寻干戈,至真宗皇帝澶渊之帝,方息兵。
御河,盖世宗运漕河也。
国家以来,知制诰封还词头,盖鲜。
康定间,张文定知谏院,时刘从德妻遂国夫人,初以后族出入禁中。
一日,削其国封,夺其门籍。
久之,出入如初。
张文定请对,论其不可,富文忠曰:“真谏臣也。
”未几,中旨还其国封。
富文忠当制,遂封还词头,朝论谓无近比,然佥是富文忠矣。
水殿赋第四段赏析【唐代】黄滔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黄滔(840-911年) 字文江。莆田县(今城厢区)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官 国子四门博士,因宦官乱政,愤然弃职回乡。王审知主闽,奏授御史里行,充任威武军节度推 官。
• 显然不只是为了隋炀帝自己的享乐。大运河的开凿其实在春秋时期就已开始,当时开凿运河主 要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 齐国。邗沟开凿成功后,吴国的水军和船队可以经过邗沟北上进入淮河,逆淮河而上,进入泗 水、沂水到达齐国。吴国灭掉齐国后,又利用这条水路开始与晋国争霸。邗沟之后又经过历代 的修建,到元朝时已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
国学 骈体文
水殿赋
第四段
唐代 黄滔
作品赏析
• 水殿 :帝王所乘的豪华游船。 唐 皮日休 《汴河怀古》诗之二:“若无水殿龙舟事,共 禹 论功 不较多。”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萧皇后 乘坐制度较小的 翔螭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
• 唐朝诗人皮日休在他的《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 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诗人肯定了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深远——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 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甚至说隋炀帝如果没有水殿龙舟事的话, 论起功绩来,甚至比大禹还要多。那么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只是为了自己享受”水殿龙舟事“吗?
天子乃縱巡遊,極駕馭,登巨艦以龍躍,擴深扃而虎踞。 旌旗劍戟以絡野,珠翠歌鐘而觸處。三十六宮之雲雨, 澒洞隨來。
………………………………………………………
【古诗文阅读】段成己《江城子阶前流水玉鸣渠》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段成己《江城子阶前流水玉鸣渠》阅读答案【古诗文阅读】段成己《江城子?阶前流水玉鸣渠》阅读答案江城子段成己①阶前流水玉鸣渠。
爱吾庐,惬幽居。
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
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为之序活计未全系列疏。
月边渔,雨边钩。
花底风来,浇湿念残书。
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②图。
【注】①段成己,金末进士,曾任宜阳主簿。
金亡,与兄避居龙门山。
兄殁后,闭门读书近四十年。
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
②游:即宦游,指外出做官。
1.上片写景就是紧紧围绕哪一个字进行的?恳请融合词句详细分析。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上片写景是围绕“幽”字展开的。
作者的居所青山环绕,远离尘嚣,一派幽静;屋前流水潺?,山鸟欢鸣,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幽静。
2.①对年华已旧,无法施展默默的无奈。
作者也曾经崇尚功名,可金T5670,并且自己已经旧了,还能够怎么办呢?②对目前悠闲归隐生活的钟爱和对官场仕途的厌烦。
作者定居在幽静的环境中,为之序捕鱼耕田,赏花读书,很就是享用,晚“倦”了仕途功名。
【简析】这首词主要就是写下归隐之事。
词的上片写下居室周围的环境,下片写下自己的日常生活。
词中曰“爱吾庐,惬幽居”,这里的“快乐”“惬”,不仅整体表现了作者Montiers的情绪,而且说明了作者的志趣。
然而,“少日功名空自许,今旧矣,欲何如”这几句又暗藏着辛酸,存有一种万不得已的心情。
由于时移世变,又不免Arreau新朝,他就可以闭户归隐,以“闲”酣饮了。
结句曰欲起摩诘于九原,将自己的生活画作“倦游图”,当然想起过王维就是个山水画小名家,但更主要的是因为王维也曾归隐于蓝田辋川,与作者为上同调,句中所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意思。
2024届广西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广西河池市2024届高三适应性模拟测试(二模)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谢池春陆游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颜青鬓”运用肖像描写,塑造了年轻将领意气风发的英雄形象,和首句“壮岁从戎”相照应。
B.“笑儒冠、自来多误”抒发对壮岁戎马生涯消失的感慨,与辛弃疾《破阵子》词结尾的“可怜白发生”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写词人抗金报国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泛舟镜湖等地,以自我解闷消遣。
其失落感跃然纸上。
D.“望秦关何处”写大好河山至今仍未收复,但词人意志并未消沉,流露出意欲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之感慨。
16.这首词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词人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
(6分)15.D(应为抒发了词人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16.①本词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曾经意气风发、慷慨激昂,(1分)而今壮志难酬、失落苦闷(1分)的爱国词人形象。
(1分)②全词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1分)词人上阕回忆了壮岁意气风发,拥戈戍边,吞杀敌虏的豪迈气魄。
下阕描写了此时“功名梦断”,闲居江南,空望秦关的生活处境。
(1分)今昔对比,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壮志难酬、虚度流年的悲愤之情。
(1分)广西部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苏轼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巩谪居广西与作品考述张彦【摘要】北宋王巩与苏轼等旧党人物关系密切,新党执政时,三次贬谪广西.经考证,第一次于神宗元丰二年贬谪宾州,寓居宾州三年;第二次于徽宗元符元年贬谪全州,元符三年罢还;徽宗崇宁元年,被列入元祐党籍,再贬广西.在贬谪广西期间,王巩与苏轼、苏辙等人书信往来,与全州朱氏兄弟相交游.有《王定国诗集》、《王定国文集》、《论语注》等作品,现均已散佚,仅留寓居全州作山水诗二首.【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50)004【总页数】5页(P91-95)【关键词】王巩;广西;元祐党籍;交游【作者】张彦【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王巩,字定国,号介庵,又号清虚居士,大名莘县(今属山东聊城)人,生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卒于徽宗政和七年(1117),王旦(真宗时宰相)之孙,王素(庆历年间与欧阳修等人合称“四谏臣”)之子。
王巩仕宦流离,三次贬谪广西。
神宗年间,因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谪监宾州盐酒税;哲宗年间,新党执政,因议论朝政,送全州编管;徽宗年间,“党籍兴,再贬广西。
大观中,例还,遂致仕。
晚年徙居高邮”[1]卷一。
《宋史》、《宋史翼》有传。
王巩勤于著述,然诗文集均散佚,仅存三卷笔记及一卷补阙:《甲申杂记》、《闻见近录》、《随手杂录》、《清虚杂著补阙》,《全宋诗》卷八三九存其诗11首,散句1句。
[2]9713-9715王巩在北宋激烈的党争中沉浮,“跌荡傲世,每除官,辄为言者所议,故终不显”[3]8370。
考述王巩三次贬谪广西的时间、缘由及寓居广西期间的交游及创作等,有助于全面认识王巩其人,了解北宋的政治斗争、文人心态及贬谪文学。
一、王巩谪居广西时间与缘由考述王巩与旧党人物关系密切,与苏轼亦师亦友,是刘挚的亲家,是反对王安石新法的张方平之婿,这些身份决定了他在新旧党争中的命运。
新党当权时,他三次贬谪广西。
王巩第一次贬谪广西,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
元丰二年三月,徐州太守苏轼改知湖州,例行公事作《湖州谢上表》,而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文中语句和苏轼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王安石新法的罪名逮捕了苏轼。
王巩时任秘书省正字,亦受到御史中丞舒亶的弹劾,“坐与苏轼交通,受谤讪文字不缴,又受王诜金”[4]282。
收受苏轼讪谤文字不缴而入有司者,共二十余人,王巩贬谪最远,考《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二年十二月条载:“祠部员外郎、直史馆苏轼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
绛州团练使、驸马都尉王诜追两官勒停。
著作佐郎、签书应天府判官苏辙监筠州盐酒税务,正字王巩监宾州盐酒务,令开封府差人押出门,趣赴任。
”[5]7333可确定,王巩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被贬宾州,由开封府人押解出京。
王巩当于元丰三年(1080)八九月间已到贬所。
因同时被贬的苏轼元丰三年二月到黄州,王巩到宾州则更晚;又考苏轼《与王定国书》其八云:“递中领手教,知已到官无恙,自处泰然……某羁寓粗遣,但八月中丧一老乳母,子由到筠,亦抛却一女子,年十二矣,悼念未衰,复闻堂兄中舍卒于成都。
”[6]1517苏轼丧乳母、侄女、堂兄三事均在八九月间,得知堂兄亡在十月,写此书信时当为十月,信中称王巩已到宾州安然无恙,知王巩已在八九月间到达宾州。
王巩寓居宾州多长时间?有“三年”、“五年”两说。
“三年”说者,如苏轼于黄州所作《王定国诗集叙》:“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6]381;又苏轼《与王定国书》其三十二:“君实尝云:‘王定国瘴烟窟里三年,面如红玉。
’”[6]1528苏轼《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其一云:“三年不易过,坐睨倚天壁。
”[7]1173《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一云:“况子三年囚,苦雾变饮食。
”[7]1127 “三年”说者另有苏辙《荐王巩札子》:“及王、蔡确执政,李定、舒亶为御史,将倾充与京,故起大狱,广加罗织。
欲以次及二人。
巩由此得罪,南行万里,三年而归。
”[8]1011-1012刘挚也说:“巩奇俊有文词,然不就规检,喜立事功,往往犯分,躁于进取。
……昔坐事窜南荒三年,安患难,一不戚于怀,归来,颜色和豫,气益刚实。
”[9]641以上材料可见,与王巩关系最为密切的苏轼、苏辙和刘挚均称王巩于宾州寓居三年。
此后,有清代陆心源《宋史翼》为王巩立传,也作三年之说,并注语出“秦少游论语注序”,但考秦观《淮海集》之《王定国注论语序》云:“元丰二年……太原王定国独谪监宾州盐税……七年罢还。
”[10]1273称王巩于元丰七年(1084)归,如此计算,王巩当寓居宾州五年,可能陆心源误引出处,或据其他版本秦观序称为“三年”。
除秦观序,“五年”之说还见于南宋郎晔选注的《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之《王定国诗集叙》:“定国……贬海上五年”,今孔凡礼点校《苏诗文集》特注:他本苏轼文集作“三”,郎本为“五”,“三”与“五”形近,或属刻误。
另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之《王定国赵德麟》条载:“定国坐坡累谪宾州,瘴烟窟里五年,面如红玉,尤为坡所钦服。
”[11]122或本于郎本东坡文集。
另有苏辙《答王定国问疾》云:“五年窜南荒,顽质不伏病。
”[8]337王巩寓居宾州究竟是三年还是五年?为何有不同说法?还需进一步考证王巩回迁、离开宾州的时间。
王巩回迁的诏敕不存,无法确考,但可考证王巩于元丰六年(1083)初秋北归。
据苏轼《与张安道书》云:“王郎北归,慰喜可量,恨不得助举一觞耳。
忧喜过人,何翅电露,欲寻王郎初别时意味,岂复有丝毫在者。
……岁行晚,江淮风物凄紧,坐念斋阁萧然,黄花白酒,有与共者乎?”文末署“八月二十二日”[6]2437。
苏轼此文作于黄州贬所;张安道即王巩岳父张方平,元丰三年致仕,退居南都(河南商丘,也称宋城);王郎即王巩,苏轼书信可证王巩八月二十二日前已离宾州北返。
另据黄庭坚《王定国文集序》云:“定国富于春秋,崎岖岭海,去国万里,脱身生还,邂逅江滨,斗酒相劳苦”[12]412,文末署“癸亥八月壬辰序”,即序言作于元丰六年(1083)八月四日,时黄庭坚任太和(江西泰和)知县,可证王巩元丰六年(1083)八月初已经北归到达江西太和,与黄庭坚小聚数日,并将文集送给黄庭坚。
以上二则材料可证,王巩离开宾州当在七八月间。
另有苏辙《喜王巩承事北归》:“同罪南迁惊最远,乘流北下喜先归。
谓言一笑秋风后,却顾千山驿路非。
”[8]291亦可证,王巩是秋天从宾州回返的,且比同贬的朋友早归,苏辙元丰八年放归。
苏轼元丰七年正月放归,因此不可能如秦观所说,王巩元丰七年罢还,应是元丰六年(1083)七八月间初秋北还。
又据苏轼《与王定国书》十五云:“昨日递中得子由书,封示定国手简,承已到江西,尊体佳健。
忠信之心,天日所照,既遂生还,晚途际遇,未可量也。
容采老少比旧不带黄茅气色否?呵呵。
前此发书,并令子由转去,必达,来教云,此月五六可到九江,而子由书十一月方达。
”[6]1521苏轼所称“此月五六”,必非十一月五六,必非八月五六,当为九月或十月。
可见,王巩与黄庭坚相聚后,继续北上,八九月间到达苏辙贬所筠州(江西高安),二人相聚,王巩留书信给苏轼,托由苏辙代寄,后沿赣水北上,取道江西九江。
元丰六年(1083)十一月至元丰七年(1084)冬,王巩行程为继续北返,可能回到京都,而后前往南都拜见岳父张方平。
据苏轼《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题下孔凡礼案云:“此诗确为元丰七年冬后所作,故结句云‘相逢为我话迟留,桃花春涨孤舟起’,意谓如见张安道,可代告行路濡滞之故,明年春涨时,我当舟抵南都也。
”[7]1293又苏轼《与王定国书》十六云:“今日景繁到泗州,转示十月二十三日所惠书并新诗六首、妙曲一首,大慰所怀。
河冻胶舟,咫尺千里,意思牢落可知。
……黄师是遣人往南都,故急作此书,仍和得一诗为谢,他未暇也。
新济甚浅,冻不可行,旦夕水到即起,恐须至正初方有水也。
不知至时公在宋否?”[6]1522孔凡礼解读极是。
王巩元丰七年(1084)冬天在去南都路中,苏轼时在泗州(江苏盱眙),告知将于元丰八年春去南都,希望早到的王巩告诉张方平,冬天河水冻结,无法行舟启程,来年解冻即行,盼到时王巩还能在南都,得以见面。
总之,王巩元丰六年(1083)初秋离开宾州贬所北返,八月初到达江西太和与黄庭坚小聚,八九月间到达江西筠州与苏辙小聚,九十月间取道江西九江,继续北返,此后或回京;元丰七年(1084)冬,去南都拜见张方平。
从以上行迹可见,秦观所说王巩元丰七年罢还,寓居宾州五年之说不可信。
或许“五年”之说者所持算法不同,从王巩到达宾州的元丰三年秋算起,到离开宾州的元丰六年秋,正好寓居宾州三年;而若从被贬宾州的元丰二年算起,至离开宾州的元丰六年,则刚好数过五个年头。
王巩第二次谪居广西,是在哲宗年间。
哲宗初立,高太后主政,求取直言。
“吏民上书以千数,诏司马光采阅其可用者十五人,独称奖其二,乃宗翰与王巩也”[3]8019。
元元年(1086)旧党执政,王巩因司马光推荐,擢为宗正寺丞,不久又因上书论宗室事,被指离间宗室而贬,除西京通判,改扬州通判。
哲宗元符元年(1098)十一月,因哲宗亲政,新党掌权,论“元丰末元中王巩累上书议论朝政,表里奸臣,欲尽变更先朝法度”,“诏朝散郎王巩特追毁出身以来告敕文字,除名勒停,送全州编管”。
[5]12001可见,哲宗亲政后重用新党,以章惇为首的新党将元年间旧党领袖司马光所提拔的王巩视为眼中钉,追定王巩议论朝政之罪,元符元年(1098)十一月朝散郎王巩被贬广西全州,王巩可能在哲宗元符二年(1099)春到达全州。
“元符末,奉旨放逐便”[13]717,即直到元符三年(1100)才归来,谪居全州近两年。
王巩第三次谪居广西,是在徽宗年间。
徽宗建中靖国(1101),王巩“复朝散郎”,用为河南通判。
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十七日,朝廷大兴党祸,“籍元及元符末宰相文彦博等、侍从苏轼等、余官秦观等、内臣张士良等、武臣王献可等凡百有二十人,御书刻石端礼门”[3]365,是为“元党籍碑”。
在“余官”中,就有王巩。
据清代王国栋《王氏宗谱·三槐王氏》卷一云,王巩被列入“元党籍”再次贬于广西,大观年间归,退隐江苏高邮。
但具体贬于广西何处,史籍无载,已不可具考,若崇宁二年到达广西,直至大观年间回,当于广西谪居至少四年。
王巩生活在北宋新旧党争激烈的时代,且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旧党人士往来频繁。
王巩性格激切,直言不讳,有所作为,而变法派掌权时,往往借王巩的言论加以攻击,因党争牵连,仕途坎坷,三次贬谪广西,总计近十年。
颠沛流离之中,他与同样屡遭贬谪的苏轼兄弟患难与共,互通书信,唱和诗文,加深了友谊。
与其他贬谪的旧党文人或死于贬所,或死于赴任途中,或死于返朝途中相比,王巩安然度过了贬谪生活,晚年脱离政治斗争,隐居江苏高邮,与其积极乐观的心态密不可分,也与朋友间书信往来相互安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