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人博明《凤城琐录》浅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文人博明《凤城琐录》浅析

摘要:《凤城琐录》是清代学者博明降职兵部员外郎后在凤城所记,文中不但说明了凤城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意义,而且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涉及。通过搜集和阅读一些文献典籍,了解博明的人生经历和他的作品中介绍的当地的地方特色、风俗文化等,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凤城当地的过去和发展历程,而且对古典文献学、历史学等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博明;凤城

Introduction to the FengCheng recorded (Qing , Bo Ming)

Abstract: The FengCheng recorded is written by Bo Ming who was a scholar in the Qing dtnasty when he was demoted BingBu YuanWaiLang in FengCheng, This paper not only illustrated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FengCheng,but also involved the local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Through collecting and reading some literature books, we can know Bo Ming's life experience and what he has introduced in his works of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customs, culture and so on. Is not o nly beneficial to us to learn the FengCheng’s beforetime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o the Ancient Chinese Documents, histor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o.

Key words: Bo Ming; FengCheng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 引言 (1)

一、作者其人 (2)

二、《凤城琐录》内容 (4)

(一)凤城地理位置及重要意义 (4)

(二)边门的官员设置及变化 (5)

(三)商业贸易 (6)

(四)物产资源与居民生活 (8)

(五)名胜古迹 (9)

三、附《朝鲜轶事》及《朝鲜世系考》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引言

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历经数年,在此为官的官员都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当地独特风俗特色、生活习惯、社会风貌等记载的文献资料,一些值得纪念的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也随时间流逝而不知去什么地方寻找。博明到当地任职后,不因官运不佳而忧郁低沉,反而觉得凤城山水秀丽而不被人所熟知,又恐奇闻异事随时间流逝而失传,便担负起搜集当地相关史料的重任,走访各地,求证于老人和当地的一些官员,并把搜集到的轶事整理编著成《凤城琐录》一书。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对于后世了解、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城市的历史变迁都具有相当大的参考及借鉴价值。

一、作者其人

博明,清代蒙古族的学者兼诗人,是满洲镶蓝旗人,原名贵明,字希哲,号西斋、皙斋,姓博尔济吉特。

博明文化修养水平极高,涉猎范围极广,在清代的蒙古族作家中,他的创作和著述受到大家一致认可并且得到广泛流传,很多诗文集都收有其诗文,并且他所撰写的文章也得到学人的赞誉,如《题凭本昌黎诗集》、《义山诗话》等文论名篇。在诗歌方面,如《西斋诗草》、《西斋诗辑遗》,共存诗一百六十余首。在书画、篆刻方面,除了体现在一些咏书法、名画、篆刻的诗文外,还辑有《前人砚铭录》一书。博明虽才华横溢且以学识渊博而被人熟知,但只有少数作品得以流传至今,这也许是由于他仕途不顺、官运低迷、不受人拥戴的缘故。现存可查的博明著作大致有《西斋偶得》、《蒙古世系谱》、《凤城琐录》、《祀典要录》等。就连这屈指可数的几本作品,也是由他的同朝为官,关系较好的同僚、就知好友在他逝世好多年后帮助印刷的。后来由于他的外孙穆彰阿官位显赫,他的著作的境遇才有些变好。在现存博明的这几种著作中《西斋偶得》这部书中囊括了博明的大部分科学见解。《西斋偶得》在内容上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到诸多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很高价值。

关于博明仕履的记载,在很多著作中都有零零散散的提及,但都大同小异,且不是很全面,有很多部分都有缺失,任职时间又往往失载。博明出身于官宦之家,在京城长大,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博学多艺,不止精通经史诗文、书画艺术,而且通晓国文(满文)、蒙文、经文乃至藏文,并且达到了娴熟的程度。在博明一生的仕途生涯中,在翰林院供职时间最久,因此同时代的人多以洗马冠其名前,用来表示对他的尊崇。所谓洗马,就是司经局专门掌管书籍之的官员,清制,由满洲、汉人各一人充任,属于五品。乾隆二十八年(1763),以洗马出守广西庆远府。乾隆三十七年(1772),博明任云南迤西道。乾隆四十二年(1777),博明因事降职,从迤西道降为兵部员外郎。在当年春天,又被派任凤凰城榷使。博明一生宦迹遍布南北,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尝尽甘苦,仕途很是波折,多有起伏。

二、《凤城琐录》内容

(一)凤城地理位置及重要意义

凤城(书中记载为“凤凰城”),现今辽宁省凤城市,为辽宁省丹东市下辖县级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地近黄海北岸。早在明成化十七年(1481)就修建了此城,当时称凤凰堡,1914年(民国3年),为了与湖南省凤凰县区分开来,改为凤城县。1985年设立凤城满族自治县,撤销凤城县。1994年设立凤城市,撤销凤城满族自治县。凤城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凤城琐录》中记载:“凤凰城边栅在盛京城巽隅,南一度六十分东一度”,指出凤凰城边栅的位置,并将从盛京(即现今辽宁省沈阳市)到凤凰城边门所在地的里程、所经地详细叙述,总里程为四百五十八里,所经地五十六处,期间有八个供马车的驿站,分别是十里河、迎水寺、浪子山、甜水站、连山关、通远堡、雪里站、凤凰城。

关于凤城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意义书中有如下记载:“边门在凤凰城东南三十里,凤凰山之麓,植木栅为缭垣,屋三椽,中为门施管钥焉,边门章京司之,是为通朝鲜之孔道。”边门,即用柳条编的栅栏,也叫柳条边、条子边,其出入之门即为边门,朝鲜使团由此进入中国。据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记载:“插柳结绳,以界蒙古,南至朝鲜,西至山海关。有私越者,必置重典,故曰柳条边也。”然而清政府设置柳条边的作用和目的不仅仅在于“以界蒙古”,更重要的是保护东北经济资源,维护自己的利益,也起到划分东北几个行政区的界限的作用。柳条边总的分布形式,是在辽河流域和吉林部分地区以山海关、威远堡、凤凰城和法特哈四个交通要道为交汇点,联接成的柳条封禁篱笆,其作用主要是标明禁区的界限,禁止人们有越界行为,包括打猎、放牧、采集、农耕等,并将人参、貂皮、鹿茸等列为禁品,置边设卡,派遣官兵巡查,以防人民去“盗取”。凤凰城边门在清代是通往朝鲜、与朝鲜交往的重要门户,朝鲜“贺正旦”、“谢恩称庆诸典礼往来”、纳贡的必经之路,书中记载:“其贡物自边门城尉雇车至沈,將军衙门派员雇车解礼部,交纳携带之货物,则揽头代为雇车运京。”这一特殊的地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