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

合集下载

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概要

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概要

心理科学进展20035567~572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王晓春甘怡群北京 100871È«ÎÄ·ÖËIJ¿·Ö½øÐнéÉܵڶþ²¿·Ö¶Ô¹¤×÷¾ëµ¡·½ÃæÑо¿µÄ·¢Õ¹¹ý³Ì×öÒ»¼ò½éÑо¿·½·¨ºÍËù¹Ø×¢µÄÎÊÌâ·ÖΪ¹¤×÷ÌØÕ÷ºÍ¸öÌåÌØÕ÷Á½·½ÃæµÄÒòËØ×îºó.关键词工作倦怠人格解体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job burnout也称工作耗竭等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比如情绪耗竭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篇小说中使用该词描述主角厌倦工作后的种种表现2001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国德国发现医院中的工作倦怠现象非常严重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所有护士中有1/5声称将在一年内停止工作此外Farber(1991[1]估计而5%~20%的人则已在工作倦怠状态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社会心理学则考察服务的提供者和接收者的关系以及服务行业的情境因素研究者开始探讨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通过过去20多年的研究近年来同时即投入目前工作倦怠已成为工作压力方面较为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等杂志上已有一些综述性文章对此做出介绍但专门的工作倦怠的研究尚未见到由于国内近年来改革开放人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在国内进行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对国外在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收稿日期甘怡群电话-568-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1概念及其测量1.1概念的提出及修正Maslach和Jackson(1981,1986 [2]最早用三维度模型对其做了操作定义主要有3方面的表现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情绪衰竭是这一系列症状的主要方面对人格解体的进一步描述是对他人消极过分隔离而自我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能力感降低尤其是在工作方面但基本上也是从这3个方面进行描述Maslach 等(1981ÔçÆڴ󲿷ÖÈ˶¼ÈÏΪ¹¤×÷¾ëµ¡ÏÖÏó½Ï¶à·¢ÉúÓÚ·þÎñÐÐÒµ随着研究的进展适用于更广的职业范围衰竭cynicism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efficacy其中exhaustion¶ø¶Ô¹¤×÷µ¡ÂýµÄ¶¨ÒåÊǼ´¹¤×÷иµ¡Maslach 和Jackson(1981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Human Service Survey(MBI-SS以及MBI-General Survey(MBI-GSË¥½ßרҵ×ÔÎÒЧÄܽµµÍÆäÖÐ1有5个项目在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工作怠慢(CyÀý专业效能感(PEÀýÎÒÉó¤ÓÚÎҵŤ×÷0代表每天如果在衰竭和工作怠慢两个子量表上得分较高则被认为是典型的工作倦怠以致于被称为是测量工作倦怠的[2]ÕâһϵÁÐÁ¿±íÔÚÊÀ½ç·¶Î§µÄÏà¹ØÑо¿Öж¼µÃµ½Ó¦ÓÃ2000Èðµä¾-Àí¼¼ÊõÈËÔ±µÄÔ±¹¤×÷±»ÊԽṹЧ¶ÈµÄÊý¾ÝÑéÖ¤ÁËÁ¿±íµÄÈýά¶ÈÄ£Ð͹¤×÷µ¡Âý´ËÍâMaslach和Schaufeli[5]曾用MBI和各种抑郁量表做研究以验证MBI的区辨效度虽然抑郁质高的人更易发生工作倦怠与弥散性的抑郁相比他们提出工作倦怠有5个重要的要素使之与抑郁相区别1±ÈÈ羫Éñ»òÇéÐ÷µÄË¥½ß重要的是精神和行为方面的症状而非生理上的症状3这些症状发生在正常人身上效率和工作绩效的降低是由于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大多是定性研究当时研究涉及的职第11卷第5期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569-业主要是服务业和卫生保健业因此从一开始而是在工作情境中的互动关系案例研究到80年代开始转向系统化的定量研究采用更大的被试群研究的关注点转向对工作倦怠的测量比如MBI等并试图建立统计上的因果模型[5]¹¤×÷ÒªÇóµÄÊýÁ¿ÊÇÓ빤×÷¾ëµ¡ÓÐÖØÒª¹ØϵµÄ±äÁ¿ÓÈÆäÊÇË¥½ß这一维度2000使用工作过载缺乏自主结果表明工作过载是对衰竭最有贡献的一项在Moore得出的模型中p<0.01证明在这个专业技术人员的样本中其他四个变量的路径系数相对较小但是该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回收率只有11%ÄÇЩÕæÕý¹¤×÷¹ýÔصÄÈ˲¢Ã»ÓÐʱ¼äÌîд²¢·µ»¹Îʾí此外工作压力与两个主要的工作特征相关而Harden(1999[3]提出的医学教师工作压力的预测公式中也将大量与工作有关的参数列为预测变量职业中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与工作倦怠存在中等或高程度的相关此外饭店招待员感受到压力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他们长期处于这样的冲突中而厨师却不能及时把菜做好1969这种角色冲突容易导致工作满意度降低3.1.3支持和资源在工作中缺乏支持和资源也会导致工作压力1983需要-支持-限制模型该模型认为在支持和资源上对个人进行限制会导致应激感受到更多支持的教师更不易产生工作倦怠社会支持的研究表明[5]Zellars等[6]检查了4种不同的情绪性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作用有些类型的情绪性社会支持有助于消除工作倦怠具体而言倾听由于谈话的内容不同Fenlason和Beehr(1994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将情绪性社会支持的内容分为正性的或者非工作相关的负性内容的谈话则涉及工作中的失败和挫折比如谈论孩子或一般兴趣-570-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还加入了同情性沟通这一种支持类型较多涉及正性内容的谈话与工作倦怠所有三个维度得分的降低都显著相关而对对方表示同情的谈话则与增加对方的个人成就感表现出相关缺少反馈表现出与倦怠的三个维度都有相关参与决策以及自主权的多少也与工作倦怠相关1990需求控制模型也叫job-strainmodelÔ±¹¤×ÔÖ÷¾ö¶¨µÄ·¶Î§ºÍ¹¤×÷ÒªÇóÊǾö¶¨¹¤×÷½ôÕŵÄÁ½¸öÒòËØÕâÑùµÄÔ±¹¤»á½«¸Ä±äºÍÎÊÌâ¿´³ÉÌôÕ½¶ø·ÇÍþв×î´óµÄ¹¤×÷½ôÕŲúÉúÓڽϸߵŤ×÷ÒªÇóºÍ½ÏµÍµÄ×ÔÖ÷·¶Î§¹¤×÷ѹÁ¦ÓëÁ½¸öÖ÷ÒªµÄ¹¤×÷ÌØÕ÷Ïà¹ØÁíÒ»¸öÒªËؾÍÊÇÔÚ¹¤×÷ÖеÄ×ÔÖ÷³Ì¶È´ËÍâȱ·¦×ÔÖ÷ºÍ¹¤×÷ÖиÐÊܵ½µÄѹÁ¦ÓÐÏÔÖøµÄÏà¹Ø2001Ñо¿Õß¿¼²ìÁ˼¨Ð§ÆÀ¼ÛµÄÒÔϼ¸¸ö·½Ãæ1分配的公平性3½á¹ûÏÔʾ¶ÔÓÚרҵÈËÊ¿3.1.6工作中的人际情绪压力工作倦怠的概念最早产生于服务行业那些有情绪压力的新近的研究也证明[5]±öϦ·¨ÄáÑÇÖÝÁ¢´óѧÔÚ2000年的一项研究[8]表明比如要求对一个粗鲁的顾客微笑会对职业倦怠有直接影响作用教师医药以及司法执行结果表明在司法界而衰竭水平较低以及一般水平的工作怠慢和无效感此外两国有不同特点荷兰一般而在荷兰得分较高但其研究成果仍然揭示了工作倦怠与职业类型相关的一些特征这也表明工作倦怠是一个社会性的现象而不是个人问题年龄婚姻状况关于年龄的研究普遍表明关于性别的研究尚无定论即女性的工作怠慢分数高于男性未婚者的倦怠得分更高在教育程度上第11卷第5期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571-3.2.2人格特征一些涉及人格特征的研究表明低自尊神经质感觉型以及逃避型应激策略的人表现出较高的工作倦怠2001ÍâÏòÐÔºÍÒËÈËÐÔ3个特征具体而言宜人性则与非工作相关内容而神经质则预测负性主题的谈话内容4解释工作倦怠的其他理论与模型4.1匹配-不匹配模型虽然大量研究表明有许多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与工作倦怠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而是个人与工作情境的互动关系关于工作倦怠的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个人在这种理念下2001认为工作倦怠是个人与工作之间的一种非建设性关系并非工作或个人本身单方面原因产生工作倦怠越易产生工作倦怠[5]¸öÈ˺Í×éÖ¯ÔÚÒÔÏÂ6个因素上的不匹配可能引起工作倦怠1控制感3一致性5价值他们建议组织不能简单地将倦怠视为个人问题建立信息流给员工足够的参与感3充分利用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54.2努力-回报模型Siegrist[3]还提出解释工作压力压力就产生了财政回报Brissie 等(1988发现其工作倦怠水平越低但其界定与量化已接近成熟尤其是关于影响因素以及状况改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和工作情境中的许多因素有关对这些因素的分类和解析都逐渐细化在特定职业中的研究也越来越具体这些模型比单纯的因素相关研究从更全面的角度对工作倦怠进行解释而代之以匹配的概念虽然这些模型都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然而这些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研究大多将工作倦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预测工作怠慢事实上而不同的职业特征又造就了不同的潜在影响因素正如前文所指出的国内工作倦怠的研究明显不足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离职倾向等多种指标也有预测作用-572-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参考文献 [1] Farber B A.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er burnout.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0, 56(5: 675~689 [2] Schutte N, Toppinen S, Kalimo R et al. The factorial validity of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 (MBI-GS across occupational groups and nation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0, 73(1: 53~56 [3] Harden R M. Stress, pressure and burnout in teachers: Is the swan exhausted? Medical Teacher, 1999, 21(3: 245~247 [4] Moore J E. One road to turnover: An examination of work exhaustion i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MIS Quarterly, 2000, 24(1: 141~175 [5] Maslach C, Schaufeli W B, Leiter M P. 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52: 397~422 [6] Zellars K L, Perrewe P L. Affective personality and the content of emotional support: Coping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3: 459~467 [7] Gabris G T, Ihrke D M . Does performance appraisal contribute to heightened levels of employee burnout? The results of one study.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2001, 30(2: 157~172 [8] Leonard B. Can service with a smile lead to job burnout? HRMagazine, 2000, 45(4: 27 [9] Soden R. Stress in teacher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1, 74(5: 685~686 [10 Leiter M P, Maslach C. Burnout and quality in a sped-up world. The Journal for Quality and Participation, 2001, 24(2:48~51 Review of Foreign Studies on What Causes Job Burnout Wang Xiaochun Gan Yiqu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In this review, foreign studies of causes of job burnout are reviewed in four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job burnout and relevant questionnaires. Then it briefly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in job burnout. The third part reviewedthe causes of burnout,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as work-related or individual factors. And the forth part discussed about some models explaining how burnout take places. Lastly, some summarization and evaluation are made, and prospect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job burnout, exhaustion, cynicism, 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efficacy, causes of job burnout.。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状况及趋势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状况及趋势
课 外 阅读 专题论述
国 内外 教 师 职 业 倦 怠 研 究 状 况 及 趋 势
刘 彩 霞
( 天津 中 些启 示 。
507) 003
要]本文从概念 、研究方法 、成果等方面对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 究进行综述,并探 讨该领域研 究趋势及 支持深入研 职业倦 怠 影响 因素 趋势
这种写作教学往往背离了学生主体感知的社会生活更为严重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作文的教学正风行套路化模板式的训练学生写作内容相似程度惊人如写作题目是我最尊敬的人就有很多学生大致相同的叙写寒冷的冬天的早晨街上的环卫工人这类作文更多的是一种临摹习作的字里行间缺少学生自己的情感表述写出的作文往往偏离于主体的现实生活偏离了学生的情感世界这种写作公式化的僵化训练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结果必然窒息学之只有教师个体与组织社会等外部力量共同进行调控才能成为这方面的研究趋势
[ 关键词】教 师
职 业 倦 怠 ( o un u ) 词 最 早 出 现 在 2 世 纪 7 年 代 , JbB ro t 一 0 0 S re )和 通 用 量 表 MB— S( IG n rl uvy 个 版 本 。 uvy IG MB — e eaS re )2 由美 国 临 床 心 理 学 家 Fe d n egr 先 提 出 后 ,就 引 起 许 多 领 ru e bre首 国外 许 多 实 证 研 究 都 证 实 ,MB系 列 量 表 的 G obc ’ a I rnah 系 域 的广 泛关 注 。 然 而 ,教 师 职 业 倦 怠 的 研究 仍 是 一 个 年 轻 的 领 数 、重 测 信 度 、会 聚效 度 和 区 分 效 度 都 较 理 想 ,而 且 我 国 学 者 域 ,为 了 能 够 对 教 师 职 业 倦 怠 状 况 及 其 相关 因 素 和 有 效 干 预 策 的研究 表明 ,在 中国地 区该 系列量表具有 较好的信效度 ,但也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厘清其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职业倦怠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即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扩展和细分,职业倦怠成因和后果的本土化分析,量表的本土化修改、开发和应用,以及干预对策的系统化研究。

关键词:职业倦怠情绪枯竭干预性研究“倦怠”(burnout)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greene1961年出版的小说《一个枯竭的例子》中,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建筑师因为不堪忍受精神痛苦和幻想破灭而躲进非洲丛林离群索居的故事。

该书的出版引起了人们对职业倦怠这一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

此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角度对职业倦怠展开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职业倦怠真正的深入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40余年间,国外学术界已经建立起关于职业倦怠的完善研究体系。

综观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概念描述、实证分析和拓展研究三个阶段。

1.职业倦怠的概念描述阶段描述阶段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研究者们主要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通过记录和观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努力探究其成因。

所运用的方法也主要以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为主。

frendenberger是最早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的学者之一,通过对向滥用药物的青年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进行观察,freudenberger(1974)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职业倦怠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作的人员,因对工作的投入超过了自身的极限,从而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断提出的要求,最终导致的一种病状。

maslach 和jacson(1981)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将职业倦怠描述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领域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等综合症状。

pine(1988)以maslach的“情绪衰竭”维度为核心,扩展了职业倦怠产生的领域,认为职业倦怠可能发生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婚姻、学习、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可能产生倦怠。

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年第6期友以及家人做好日常护理。

并使得自己的操作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5运用实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实际的病历资料,来让学生对其进行讨论与分析,然后将护理工作中的技巧进行总结并分享。

若内容不完全,那么其他的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

综上所述,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对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主要是来源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

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护理本科院校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院应该将现有的资料充分利用起来,完善教学手段,改善教学设备与教学环境,明确社会的需求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1]朱雅芝,姜冬九.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思考与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0):10-12.[2]王伟智,王红,胡容,等.深化整体护理是理念与行为变革的过程[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16-418.[3]张东花.注重“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0,8(3):163-164.[4]朱海利,任小红.我国《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593-594,605.1“学习倦怠”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的定义大多是从职业倦怠的概念引申而来的,主要是替换了场景以及对象,从“职业场所”换成了“学校”,从“职业从业人员”换成了“在校学生”。

Pines·Aronson&Kafry(1980)是首位提出“学生倦怠”(Student Burn-out)的学者。

Pines在研究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会出现倦怠现象。

其主要表现为身体倦怠,情绪化和精神疲惫。

他们甚至觉得,他们在学校的作业与专业人士的工作比较起来,压力更大,缺乏奖励的现象更明显。

据此,Pines等学者将学生倦怠定义为:“指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学校课业及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对学生态度冷摸和疏离的行为及成绩未如预期好而对学校课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评述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评述

第20卷 第2期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 .20 No .2 2008年6月 Journal of Zhengzhou Rail w ay Vocati onal &Technical College Jun .2008 收稿日期:2007-12-03 作者简介:罗东山(1965-)男,湖北松滋人,硕士,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副教授。

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评述罗东山(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3)摘 要:从概念、研究取向、测量工具、影响因素这几个方面对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职业倦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职业倦怠研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国外教师 职业倦怠 评述 思考 自从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 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并将它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引入心理健康领域以来,有关它的研究日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职业倦怠多发生在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中。

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的从业者,教师更易产生职业倦怠。

1 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1.1 职业倦怠(burnout )有关职业倦怠的定义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倦怠进行了阐述,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但主要是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进行[1]。

目前,在众多的文献中,引用最为广泛的是M aslach 和Jack 2s on 给职业倦怠下的定义,即“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2]情绪耗竭(e moti onal exhausti on )是职业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

它是指个体由于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造成情感资源极度消耗,而表现出疲惫不堪、心理衰竭;去人性化(depers onalizati on )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

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消极、冷漠、疏远等负性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甚至有时候把他们当作无生命的物体看待;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 onal accomp lish ment )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

〔收稿日期〕2002204215〔作者简介〕曾玲娟(19702),女,湖南株洲人,广西师范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伍新春(19662),男,湖南湘乡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

2003年第1期第27卷(总第115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f S heny ang N or m al U niversity (S ocial S cience E d ition )№1,2003V o l.27General ,№115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曾玲娟1,伍新春2(1.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系,广西南宁530001;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5) 〔摘 要〕职业倦怠是当前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近30年来,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职业倦怠定义的界定,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发展,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症状以及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人格特质之间关系等。

对国外职业倦怠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我国开展此类研究大有益处。

〔关键词〕职业倦怠;工作压力;人格特质〔中图分类号〕B 8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26(2003)0120081204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 reudenberger 首次将职业倦怠(bu rnou t )作为一个术语,用来专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他和M aslach 成为这方面研究的开创者。

他们指出,职业倦怠现象不是少数异常者的反应,而是助人行业中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此后,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职业倦怠的定义“职业倦怠”一词从诞生以来,许多研究者都在各自研究中对其定义进行了界定,从他们所强调的职业倦怠产生过程中的主要成因来看,职业倦怠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1.情感冲突观。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都强调职业倦怠是个体因无法获得预期的重要目标时而产生的情感冲突所致。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工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且随着社会的变迁,工作方式和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改变。

工作虽然使人们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经济收入,但是工作的压力和负面影响也无法忽略。

工作中的疲劳和焦虑情绪逐渐增加,许多员工经常感觉到工作的压力和长时间的工作使他们慢慢失去动力和积极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工作倦怠 ( job burnout )。

一. 工作倦怠的概念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提出了工作倦怠的概念,她认为工作倦怠是长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带有情感的反应。

Maslach将工作倦怠分为三个方面:情感疲劳、低效能和缺乏个人成就感。

他通过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描述了工作倦怠的三个方面。

根据Maslach的研究,工作倦怠是指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受到极度的精神压力、体力消耗和情感疲劳,导致个人长期缺乏主观成就感和专业认同感的一种病态状态。

随着人们对工作倦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其定义和特征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晰。

1. 影响工作倦怠不仅会对个人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工作单位,工作环境,组织氛围和经济利益等造成不良的影响。

个体级别的影响主要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宿醉、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

组织层次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员工流失和减少工作积极性、效率和创造力,最终影响公司的整体效益。

社会层次上的影响主要是由工作倦怠引起的疾病和疾病治疗费用的上升,以及由工作倦怠引起的社会经济成本上升。

2. 机制工作倦怠的机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职业资源匮乏:个体面临职业资源匮乏的情况时,将会感到无助和失落,从而产生情感疲劳,失去了对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

(2)员工个人特征与健康状况:员工个人特征和健康状况对职场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如果员工长期处于肥胖、高血压、失眠等健康问题中,这些问题可能对员工的工作状况有负面的影响。

另外,不同性格特征的员工对于自己工作的期望也有差异,这些期望也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

1. 工作休息:定期休息可以帮助员工调整和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并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
自1970年代以来,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逐渐受到国外研究者的。通过对大量文 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研究:研究发现,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在国外较为普 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显示,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
2、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已有研究显示,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 素包括工作压力、工作负荷、角色冲突、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学生问题、家庭问 题等。
二、学习倦怠的原因
导致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个人因素、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低、学习动机不足、情绪不稳定等。学习环境方面, 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学习资源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倦怠。 此外,人际关系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与老师、同学关系不和谐,家 庭问题等。
专业发展方面,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帮助教师提高 教学水平和应对能力,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五、结论与展望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 果。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影响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虽然研究者 们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在成因方面,对 外部压力的研究较多,但较少教师自身的心理特质和应对方式;在应对策略方面, 尽管提出了多种方法,但实际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3、心理咨询与辅导: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心理咨询和辅 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4、建立支持体系:学校可以建立学习小组、互助小组等支持体系,让学生 在互相帮助和支持中减轻学习压力和倦怠感。
5、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和休息时间,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均衡摄入,以保持身心健康。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综述提要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后,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对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为降低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综述一、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早期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基本上为定性研究。

直到Maslach在1986年对职业倦怠概念维度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量表(职业倦怠问卷教育版),从此研究者们开始了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更深入的实证研究。

首先,从实证研究的范围来看,包括了很多方面,如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表现及危害、测量等。

通过这些研究,国外研究者对教师职业倦怠有了许多了解,并发现工作情境中的许多因素将会影响到职业倦怠的产生,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探讨,不仅有助于人们对职业倦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如何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指明了方向。

其次,从实证研究成果来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师职业倦怠理论。

主要有:(1)习得性无助理论。

Meicher认为当个体一再受挫时,个体会变得无所适从,转而陷入一种观望的状态,形成无助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2)资源保存理论。

从需求和平衡角度来解释职业倦怠的机制,当个体特定的资源或工作要求无法满足、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个人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国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职业倦怠的理论构建,而且对于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也有了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国内首次引入职业倦怠测量工具的学者是西南师范大学的赵玉芳与毕重增,他们运用职业倦怠量表调查分析了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是我国首次对教师职业倦怠的量化研究,为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奠定了基础。

(一)从职业倦怠测量工具修订来看。

我国学者为了研究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师职业倦怠,对西方测量工具做了修订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国香、刘长江和伍新春开展了对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订工作,为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做出了贡献。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职业倦怠概述•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方法•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结论与展望•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建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逐渐受到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对教育工作的影响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起源与发展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与特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空间与不足010203研究目的和方法分析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差异与联系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和重点的建议02职业倦怠概述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工作压力和情绪耗竭状态下,对工作、自我和他人产生消极反应,并伴有一系列身心症状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职业倦怠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

如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责任重大等。

工作压力如与同事、学生和家长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人际关系如对自我期望过高,缺乏职业认同感和满足感。

自我认知如对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导致教师压力过大。

社会期望离职倾向增加部分教师因倦怠而考虑离职或转行。

职业倦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职业发展受阻如工作动力下降、职业规划停滞等。

教育质量下降如教学热情减退、教育方法单一等。

03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研究起步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职业倦怠的概念与成因、倦怠的测量与评估、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

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个案研究和叙事研究等方法。

010203研究起步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开始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起步较早且研究成果丰硕。

研究内容涉及职业倦怠的成因、影响因素、倦怠的测量与评估、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

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并结合案例分析和文献综述等方法。

研究内容比较国内外研究都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测量与评估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但国外研究更深入探讨倦怠的影响因素,而国内研究则更多地关注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

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一、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等,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较为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行业中。

19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倦怠的案例》,书中描写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事业到达巅峰之时,却感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慢慢耗尽,对工作的热忱和成功的渴望消失殆尽,在经历了一段内心的痛苦挣扎后,他辞掉了在人们眼中充满光环的工作,远离故土,只身前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自己新的生命旅程。

这部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读者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体会和冲动。

从此“倦怠(burnout)”一词便进入美国大众的语汇,并逐渐为世人所熟知,用来描述一种歪曲的人职关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看了这本小说后,发现自己和书中所描写的,事业如日中天却对工作毫无热情的建筑师一样,有一种对工作挥之不去的消极心境,便根据自己以及相类似人群的生活写照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新名词,并于1974年将其第一次应用在心理健康的领域,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

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职业倦怠就产生了。

此后二三十年的时间,许多研究者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总体而言,比较有影响力的定义主要有费登伯格的临床学观点、奎内思(Cherniss)的组织行为学观点、萨姆森(Samson)的社会学及历史学观点、法伯(Farber)的批判性综合观点以及马勒诗(Maslach)等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有不现实的高期望和无法缓解的巨大压力而导致的情绪、社会性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不良状态。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出现的疲劳和无创新动力的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及工作效率等方面出现问题的预警信号,因此教育界对教师职业倦怠具有越来越高的重视。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及其对教师工作的影响。

首先,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都表明,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

教师承担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常常需要付出不少于普通员工的工作时间及精力,课堂讲课、备课布置作业、批改试卷及接待家长等等一系列工作压力以及心理负担也比较大。

加之教育事业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应有重视,教师普遍缺乏必要的工作保障及职业认可,职业不满甚至归因于职业倦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其次,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也发现,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往往导致教师出现身心疲惫、失眠、焦虑、抑郁等问题,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不仅如此,教师的职业倦怠还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也发现,学校环境和教育管理政策等方面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需要有对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教师职业倦怠多与教育部门的政策相关,教育管理政策的实施不合理或对于教师权益的保障不足,也会引起教师的职业倦怠。

在学校环境方面,学校管理制度如果紧张、不协调或是管理层不公正等,也会造成教师职业倦怠。

最后,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上,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调查问卷法是最普遍的一种研究方式,其能够涵盖更广的样本,而访谈法及个案分析法则较多地针对个体进行研究,可更深入地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及解决方法等。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职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该以改革教育管理为主要目标,从改善教师待遇、关注教师健康、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等方面入手,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让更多的教师积极向上、持续创新。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

4、个人因素:个人的性格、价值观、生活习惯等也会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 产生。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改善工作环境: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
2、提供心理辅导: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心理 压力,预防和减轻职业倦怠。
3、提升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让他们在工作中更有 动力和成就感。
具有调节作用。本次演示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有关教师职业倦 怠干预措施的建议。
引言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育质 量。国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方面。然而,现有研究 结果尚不完整,且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本次演示旨在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探讨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新进展。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新 进展
01 摘要
03 文献综述
目录
02 引言 04 研究方法
目录
05 结果与讨论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摘要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新进展。通过文献综述 和实证研究,本次演示发现工作压力、工作负荷、教育改革、学生行为和组织支 持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研究还发现,教师的个人特征和应对策略在 职业倦怠过程中
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探讨了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新 进展。结果表明,工作压力、工作负荷、教育改革、学生行为和组织支持是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个人特征和应对策略在职业倦怠过程中具有调 节作用。
基于研究结果,本次演示提出了有关教师职业倦怠干预措施的建议:首先, 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其次,教育部门应积极推进教 育改革,减轻教师的改革压力;再次,学校应建立良好的组织支持系统,为教师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职业倦怠相关

职业倦怠相关

国内外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综述摘要:职业倦怠的研究属于一个新兴方向。

国外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我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职业倦怠主要研究有三维度说和职业倦怠调查量表以及干预措施三个方向。

我国处在学习适应阶段。

职业倦怠的发展方向应该从纬度经度两个方向拓展开来,达到民众幸福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职业倦怠文献综述笔者论查阅历史资料可知,职业倦怠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新兴的行业。

国外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

我国的研究是从最近几年开始的。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向上向大家介绍关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一、国外职业研究相关叙述1、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美国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1974)最早提出job burnout 一词, 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诸如情感耗竭、身心疲劳、工作投入度降低、工作成就感下降等消极状态; 随后(1976)Maslach 等人开展富有成效与影响的持续研究, 并对职业倦怠下了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操作定义(1981): 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遭受到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等症状。

2、职业倦怠三维度说三维度是根据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而提出的。

分别为:情感衰竭、人格解体、低成就感。

具体来讲:1,情绪衰竭:感到个人情绪和身体出于一种极度疲惫状态。

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2,人格解体:以消极、麻木、否认、等态度来对待来同事和工作对象以及来访者。

3,低个人成就感:消极评价自己的工作意义与价值取向。

3、职业倦怠调查量表在倦怠的测量方面,最有影响的是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

MBI包含22个项目,构成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3个分量表,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重测信度很好;与工作满意度、抑郁和焦虑等量表的区分度较好; 适用于人际服务类工作人员。

为了扩展其适用范围,MBI经修订发展成为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GS),包含了更具有普遍意义的三个维度,分别命名为耗竭、讥诮态度和职业效能。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工作倦怠是一个涉及工作场所的心理状态,指的是由于工作的过度压力和无力感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缺乏积极性和满足感的状态。

工作倦怠对个体和组织都有负面影响,如降低工作绩效、增加职业失误、影响工作满意度等。

对工作倦怠进行研究和预防非常重要。

工作倦怠研究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提出的。

他定义工作倦怠为“对工作失去兴趣和动力的状态以及对个体心理和生理能量的耗竭”。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工作倦怠进行了分类和测量工作。

根据工作倦怠的体验和影响,可以将其分为3个维度:情感耗竭、无工作满足感和缺乏自我效能感。

情感耗竭是工作倦怠的核心维度之一,指的是个体感到疲劳、焦虑和无能的心理状态。

情感耗竭会对个体的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无工作满足感是指个体对工作感到乏味、不满意和缺乏成就感的心理状态。

无工作满足感会降低个体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

缺乏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负面评价和对工作的不自信。

缺乏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和提升。

研究发现,工作倦怠与个体的工作特征、个人特征和组织特征密切相关。

工作特征包括工作量、工作压力、薪酬、工作时间安排等。

研究发现,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和工作负荷呈正相关,而与收入和工作时间安排呈负相关。

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自我效能感等。

研究发现,女性和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工作倦怠的现象。

组织特征包括组织文化、领导风格和员工福利等。

研究发现,组织文化支持、灵活的领导风格和完善的员工福利可以减轻工作倦怠。

为了预防和减轻工作倦怠,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组织应该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建立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

组织应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组织可以通过改善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来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个体也可以采取一些自我管理的措施,如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积极参与娱乐和运动等。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评述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评述
Jn 20 u .0 8
20 0 8年 6月

国外 教 师 职业 倦 怠研 究 评 述
罗 东 山
( 汉铁 路职 业技术 学 院 湖北武 汉 4 0 6 ) 武 303
摘 要 : 概念 、 究取 向、 从 研 测量 工具、 响 因素 这几 个方 面对 国外教 师职 业倦 怠研 究的成 果进 行 了综 影 述, 探讨 了职 业倦 怠研 究 中存在 的问题 , 出了今后职 业倦 怠研 究应 考虑的几 个方面。 指 关键词 : 国外教师 职业倦 怠 评述 思考
致 , 主要是 从 动 态 和静 态 两 个 角度 进 行 。 目前 , 但 在众 多的文献 中 , 引用最 为广 泛 的是 Mal h和 Jc— sc a ak
心俱 疲的情感状 态。 [ 体 验到 职业倦 怠 的教 师 , ”4 在情 绪 衰竭维度上会 表现 出情绪 低落 、 躁易 怒 、 感 、 烦 敏 容 忍度低 、 爱抱怨 , 到某些 学 生就气 不 打一 处来 ; 看 在去 人性化 维度上会表 现 出对 学 生 、 同事 冷淡 、 疏远 , 课 对 堂上学 生 的表现 睁一 只眼 , 闭一 只眼 , 理不 理 , 门 爱 一 课结束连 学生 的姓 名都记 不住 几个 ; 在个 人 成就感 降
自己的个 人 需 要 所 引 起 的 一 种 疲 惫 不 堪 的状 态 , 是
“ 过分努 力 去 达 到 一些 个 人 或社 会 的 不 切 实 际 的期
望” 的结 果 。
2 2 社 会 心 理 学 观点 其 代 表 人物 是 Mal h . s c a
收 稿 日期 : 0 2 7—1 0 2一o 3
入心理健康 领域 以来 , 关 它 的研 究 日益 受 到专 家 、 有 学者们的重 视 。职业 倦 怠 多 发 生在 助人 行 业 的从 业 人员 中。作为一种特 殊 的助人 行业 的从 业者 , 教师 更 易产生职业倦 怠 。

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1000字

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1000字

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职业生涯中,工作成为了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工作也常常伴随着工作疲劳和工作倦怠的情况。

本文将对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

一、研究背景工作倦怠是一种情绪和心理状态,它通常由工作中某些因素引起,并表现为对工作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工作倦怠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个人生活质量,因此,对工作倦怠的研究已经成为了跨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1.调查研究国内多项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职场人群普遍存在着工作倦怠的问题,其中以年轻人群体的工作状态更为显著。

例如,在某些互联网公司,年轻员工的工作倦怠率高达50%以上,这对于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

2.症状特点国内的研究还发现,我国职场人员的工作疲劳症状多为生理疲劳和情绪疲劳,这在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愈发紧张的今天表现得更为明显。

如何有效减轻这种疲劳症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国外研究现状1.调查研究国外研究不仅关注工作倦怠本身,而且深入探讨了工作倦怠的原因和影响。

例如,美国的一项关于职场人员的调查显示,工作压力过大、工作内容不符个人兴趣和能力、领导力不足等因素是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

2.管理策略国外研究还着重研究了企业管理策略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一些研究认为,积极的管理策略可以有效防止工作倦怠的产生。

这些策略包括:提供员工发展机会、设立奖励机制、改善工作环境等。

四、比较分析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工作倦怠问题日益突出,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两者的研究重点略有不同。

国内研究大多着重探讨了工作倦怠的症状,而国外研究则更注重寻找解决工作倦怠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以上内容中,国外研究引入的管理策略值得我国相关领域借鉴。

在此基础上,必须考虑中国职场文化和传统,寻找最佳适用策略,从而激励员工热爱工作、追求进步。

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

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

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摘要:工作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中外员工都难以避免。

本文通过对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发现在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存在差异。

同时,中外研究者都将其认为是一个多因素、动态化的过程。

中外员工面临的压力和因素不尽相同,但缓解工作倦怠的方式和方法具备普适性。

研究者需要关注员工的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工作倦怠;比较分析;中外员工;求助策略正文:一、引言工作倦怠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况,其不仅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招聘培训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外员工在面对工作倦怠时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为探究此问题提供参考。

二、中外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主体国外对于工作倦怠的研究历史悠久,1992年Maslach等人提出了职业倦怠综合评定标准,该标准被广泛地用于测量工作倦怠程度。

国内对于工作倦怠的研究开始较晚,大部分研究依靠国外成熟模型进行改进和拓展。

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均关注着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工作倦怠的定义、测量工具的研制、影响工作倦怠的因素等方面。

三、中外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内容国外研究者对于工作倦怠的关注度较高,其研究涵盖了多个方面,如与性格、生活事件等的关联、个体、组织和职业措施等应对途径。

国内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与国外部分相同,同时也关注员工因工作困难而导致的消极情绪、幸福感损失等问题。

四、中外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方法国外研究者大多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研究,同时也结合了实验研究、质性研究等方式进行探索。

而国内研究者则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有限的、对工作倦怠测量结果的解释能力则较差。

五、中外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结论国外研究者认为,在治理工作倦怠方面应考虑到员工与组织文化、社交支持网络等因素的关联。

而国内研究者则认为,应采用包括外部市场与行业变化在内的组织因素去探究员工工作倦怠问题。

中外工作倦怠研究论文

中外工作倦怠研究论文

一、工作倦怠概述纽约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关于倦怠研究的创始人。

1974年,他在“JournalofSocialIssue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人事倦怠〞的文章,采用“倦怠〞一词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卷入程度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1]。

Maslach等(1986)将工作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Pines等人认为工作倦怠体现在生理衰竭、情绪衰竭、心理衰竭等方面。

他从衰竭方面分析工作倦怠,提出了工作倦怠的单维度理论。

二、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1.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Hobfoll的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ofresourcetheory,CORtheory)是工作倦怠研究中很有影响的理论,适用于广泛的职业领域。

该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努力获得和保持他们认为有价值的资源,这些有价值的资源可能是与物质有关的事物、工作控制权与决定权、工作自主性、报酬、时间等,也可能是与人格有关的自我效能和自尊等。

有价值的资源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它可以激励个体,帮助其有效地处理和应对工作环境中的应激问题。

当有价值的资源丧失或受到限制不足以满足个人需要时,负面的结果即工作倦怠就有可能发生。

而化解资源丧失所产生的压力和防止倦怠现象发生的主要方法在于防止和减少珍贵资源的继续丧失以及增加获取其他珍贵资源的机会。

近几年,工作倦怠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Demerouti等人在COR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需求——资源模型,该模型的核心假设是任何职业都有与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相联系的潜在因素,这些潜在因素通常被分为两类:工作需求因素和工作资源因素。

工作需求是指工作中需要付出大量的身心努力,并且与特定的生理和心理成本相联系的因素,如情绪耗竭。

工作资源是指实现工作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和职业压力的增大,职业倦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综述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从定义、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到干预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

通过深入了解国外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旨在为我国的职业倦怠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界定职业倦怠的概念,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接着,将介绍职业倦怠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发展历程,包括经典的职业倦怠理论模型及其演变。

还将概述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热点,如医护人员、教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群体的倦怠问题,以及跨文化视角下的职业倦怠研究等。

本文将总结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启示和展望,以期为我国的职业倦怠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历程职业倦怠的研究在国外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职业倦怠的定义和识别上。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影响,尤其是对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和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进入80年代,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扩展到不同的职业领域,如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

研究者们开始探讨不同职业背景下的倦怠特点,并尝试提出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和方法。

90年代以后,随着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发展,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走向多元化和跨学科。

研究者们开始从多个角度探讨职业倦怠的成因,如工作压力、组织环境、个人因素等,并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来解释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

进入21世纪,职业倦怠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

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干预,提出了多种干预措施,如提供心理支持、改善工作环境、加强职业培训等。

职业倦怠的研究也开始关注跨文化背景下的倦怠问题,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倦怠特点和应对策略。

国外职业倦怠的研究历程经历了从定义识别到成因影响,再到预防和干预的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职业倦怠的研究将继续拓展其领域和深度,为应对职业倦怠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主要理论在国外的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模型,以解释职业倦怠的成因、过程和影响。

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理论。

Maslach的职业倦怠三维模型: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包含三个维度: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hievement)。

情感耗竭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工作压力时,情感资源被耗尽,感到疲惫不堪;去个性化则表现为个体对待工作对象的冷漠、疏远,甚至带有敌意;成就感降低则是指个体在工作中感受到的成就感和价值感降低。

Hobfoll的资源守恒理论:Hobfoll提出了资源守恒理论,认为个体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能量资源、情感资源等。

当个体面临工作压力时,会消耗这些资源,如果资源得不到及时补充,就会导致职业倦怠。

Shirom-Melamed的职业倦怠模型:Shirom-Melamed的职业倦怠模型包含三个成分:生理耗竭(Physical Exhaustion)、认知倦怠(Cognitive Weariness)和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该模型强调了个体在应对工作压力时,不仅情感资源会被消耗,生理和认知资源也会受到影响。

Leiter和Maslach的工作匹配理论:Leiter和Maslach提出了工作匹配理论,认为职业倦怠的产生与个体与工作环境的匹配程度有关。

如果个体的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或者个体的需要与工作环境提供的支持不匹配,就可能导致职业倦怠。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职业倦怠的成因和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然而,职业倦怠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成因和过程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四、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重点领域随着职业倦怠现象逐渐受到关注,国外研究者在多个领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些研究领域不仅涵盖了职业倦怠的成因、影响和应对策略,还涉及了具体的职业群体和行业。

成因研究是职业倦怠领域的基石。

国外学者从个体、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了广泛探索。

个体层面的研究关注个人特质、动机、情感等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组织层面则主要探讨工作环境、领导风格、组织文化等因素与职业倦怠的关联;社会层面则着重分析社会支持、社会压力等因素对职业倦怠的作用。

职业倦怠不仅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团队协作和组织绩效。

国外研究者在这一领域主要关注职业倦怠对个人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表现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干预措施减轻其负面效应。

针对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国外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方法和措施。

这些策略包括改善工作环境、优化组织管理、提供社会支持等,旨在从多个层面减轻职业倦怠现象。

同时,研究者还关注如何通过心理干预、职业培训等方式帮助个体应对和缓解职业倦怠。

不同职业群体和行业面临着不同的职业倦怠风险和挑战。

国外研究者在这一领域关注医生、教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群体的职业倦怠现象,以及IT、医疗、教育等行业的职业倦怠问题。

这些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特定职业群体和行业的职业倦怠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重点领域涵盖了成因、影响、应对策略以及特定职业群体和行业的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职业倦怠现象的理解,还为预防和应对职业倦怠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五、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在国外,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对于深入理解和解决职业倦怠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量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是职业倦怠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问卷调查、量表测量等手段,收集大量关于职业倦怠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这些研究工具通常包括马斯拉奇职业倦怠问卷(MBI)等,它们可以帮助研究者测量和评估职业倦怠的程度。

质性研究方法:与量化研究相比,质性研究更注重对个体经验和行为的深入理解。

通过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焦点小组等方式,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职业倦怠背后的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

这种方法有助于揭示职业倦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混合方法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即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综合使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手段,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职业倦怠的问题。

混合方法研究可以提高研究的效度和可靠性,为职业倦怠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职业倦怠的研究中。

例如,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处理和分析大量的职业倦怠数据,揭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虚拟现实和模拟技术则可以用于模拟职业环境,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研究展望:未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望对职业倦怠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也将为职业倦怠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基于实证研究的成果,为改善职场环境和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

六、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挑战与展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职业倦怠现象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然而,在国外的职业倦怠研究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使得职业倦怠的定义、测量和干预方法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这为跨文化研究带来了挑战。

职业倦怠的成因复杂,涉及个体、组织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如何准确识别并量化这些影响因素,仍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业倦怠与工作效率、生活质量等密切相关,但如何有效预防和干预职业倦怠,仍是研究的难点。

展望未来,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跨文化研究将成为重要方向,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职业倦怠现象,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职业倦怠的本质。

随着大数据和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可以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对职业倦怠进行更精准的分析和预测。

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将成为研究重点,包括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心理支持、加强职业培训等,以全方位地预防和干预职业倦怠。

国外的职业倦怠研究在面临诸多挑战的也充满了发展的机遇。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有望为全球的职业倦怠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七、结论经过对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深入探索与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职业倦怠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综述了职业倦怠的定义、成因、影响以及干预策略,揭示了职业倦怠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对于职业倦怠的定义,虽然不同学者之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由于长期工作压力导致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这种状态不仅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也会对工作效率和组织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职业倦怠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工作压力、角色冲突、组织不公、缺乏支持等。

这些因素的交织作用使得职业倦怠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

同时,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职业倦怠成因也可能存在差异,这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和挑战。

再次,职业倦怠对个体和组织的影响不容忽视。

它不仅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等,还会影响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和生活质量。

同时,职业倦怠也会对组织的稳定性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员工流失、工作效率下降等。

针对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也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现有的干预策略主要包括组织层面的干预和个人层面的干预。

组织层面的干预包括改善工作环境、提供支持和资源、优化组织管理等;个人层面的干预则包括认知重构、情绪调节、时间管理等。

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然而,职业倦怠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仍然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职业倦怠的跨文化差异、不同职业群体的特点以及更加精细化的干预策略等方面。

实务界也应该加强对职业倦怠的关注和应对,为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资料:职业倦怠是一种在职业环境中常见的心理现象,表现为个体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动力,感到疲惫和无助。

近年来,随着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增加,职业倦怠的问题越来越受到。

在国外,职业倦怠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本文将对国外职业倦怠研究进行概述。

我们需要了解职业倦怠的概念及成因。

职业倦怠通常由工作压力、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等因素导致,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容易感到身心疲惫,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

职业倦怠的症状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成就感降低等。

在国外,职业倦怠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许多方面。

其中,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工作需求、工作控制感、组织支持等因素。

职业倦怠还与个体的性格、价值观、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