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述略

合集下载

闽南文化习俗礼仪

闽南文化习俗礼仪

闽南文化习俗礼仪闽南文化习俗礼仪知识目录闽南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

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闽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饮用。

厦门人称茶叶为“茶米”,与米相提并论,称饮茶为吃茶,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是以说明茶和米在人们生活中同样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说的“茶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闽南的茶俗以饮功夫茶为首,由于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故称“功夫茶”,饮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饮功夫茶,浓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闽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种。

俗话说“无酒不成宴”,逢年过节饮酒庆贺,如春节的迎春酒,端午节的雄黄酒,中秋节的的赏月酒等。

闽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为主食,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午饭,闽南方言称稀饭为糜。

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称“安糜仔”。

至于年节的食俗,则根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置办各种鸡鸭鱼肉菜肴外,习惯要一道火锅。

旧时的铜火锅中间烧炭火,象征全家围炉团圆。

闽南戏曲文化梨园戏梨园戏,戏曲剧种。

孕育于福建省泉州,流行于晋江、龙溪地区及厦门、台湾省闽南方言区域。

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也有演出活动。

梨园戏历史比较悠久,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

南管戏南管戏早期由大陆传到台湾属于闽南语系的戏剧。

包括有“七子戏”、“高甲戏” 、“白字戏”三种。

七子戏:台湾的“七子戏”源自于福建泉州的“小梨园”(童伶)和“大梨园”(成人),一般狭义的“南管戏”即指“七子戏”(小梨园)。

“梨园戏”为闽南语戏中最古老的剧种,约于康熙三十六年以前传入台湾。

打城戏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

介绍闽南文化特色作文

介绍闽南文化特色作文

介绍闽南文化特色作文《闽南文化:独特魅力满盈》闽南,那是一块充满神奇与魅力的地方,闽南文化更是有着独一无二的韵味。

说到闽南文化,那建筑可真是一绝。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这说的就是闽南古厝啦。

我去泉州游玩的时候,走进一个古厝聚集的村落,那一排排古厝让我看得眼睛都直了。

红砖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一种暖暖的色调,就像是喝了一口老酒,上头又舒畅。

那燕尾脊呢,高高地翘起来,像一只正要展翅高飞的燕子。

古厝的墙面上有时候会有一些精美的雕刻,什么花鸟鱼虫啦,传说故事啦,细腻得不得了。

我凑近一个雕刻看,刻的是八仙过海,你瞧那吕洞宾的胡子,根根分明,就连他手上拿的宝剑的剑鞘上的花纹都清晰可见。

这闽南古厝,就像是一个个讲述历史故事的老人,默默站在那里,任岁月变迁。

闽南的美食也是超有特色的。

蚵仔煎可算是名头响亮,我在厦门的一个小巷子里吃到了超正宗的蚵仔煎。

那一个个饱满的蚵仔在铁板上滋滋作响,老板用铲子快速地翻动着,再淋上一层蛋液,撒上一些蔬菜,香味瞬间就钻进了鼻子里。

一口咬下去,蚵仔的鲜嫩,鸡蛋的香软,蔬菜的清爽一下子就在嘴里散开了。

还有土笋冻,一开始我看着还不敢吃,透明的凝胶里包着沙虫,感觉有点怪。

但是听当地人大力推荐,闭着眼尝了一口,结果被那弹嫩的口感和独特的味道征服了。

那沙虫吃起来很鲜甜,一点怪味都没有。

闽南的戏曲更是让人着迷。

高甲戏那热热闹闹的表演形式可有意思了。

曾经看过一场高甲戏的表演,演员们那夸张的妆容和服饰首先就吸引了眼球。

看家婆的演员一步三摇,手里的扇子也是忽开忽合,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丰富。

一会儿眼睛瞪大,一会儿嘴角一撇,把一个爱管闲事又有点滑稽的看家婆形象演得活灵活现。

戏台上的锣鼓敲得人心痒痒的,仿佛能把观众带到另一个充满乐趣的世界里去。

闽南文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是建筑、美食还是戏曲,都有着无尽的魅力等待人们去发现和品味。

《闽南文化另一面:民俗之趣》闽南的民俗文化那可有着数不清的好玩的事儿。

(完整版)《妙趣横生的闽南文化》

(完整版)《妙趣横生的闽南文化》
“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中有“阿母谓阿女”“阿女含泪 答”“阿兄得闻之”等诗句 《木兰辞》中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等诗句
闽南语中保留的古汉语能在古书上考证的至少在250个以上。
例如:
鼎(锅) 走(跑) 莫(不要) 暗暝(夜晚) 姊(姐) 裳裤(衣服) 郎(人)
闽南建筑居住习俗
福建土楼作为福建 人引为自豪的建筑 形式,是福建民居 中的瑰宝。同时又 揉进了人文因素, 堪称“天、地、人 ”三方结合的缩影 。数十户、几百人 同住一楼,反映客 家人聚族而居、和 睦相处的家族传统 。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以 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土笋冻
土笋冻
做“土笋冻”方法: 先把土笋泡在水里, 让它吐出肚里的泥浆, 再铺在石板上碾压破肚 ,洗去肚里残余的泥浆 杂质,然后加水在锅里 猛火旺烧,只需滚沸两 三分钟就成。经过泡、 压、煮三道工序,最后 ,便是舀起倒入事先备 好的模具中冷却成型。
泡水中的沙虫
芋包
相传,祖籍福建同安埔尾的一位在外征战的将军,他解甲归田后回 到故乡,讲究饮食,把槟榔芋头去皮挖心,填入作料,放在蒸笼炊熟,趁 热蘸些调味就食。据说这是芋包的前身。
(二)惠安女风情
(三)惠安女婚俗
惠女服饰是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结合
“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银腰链、黑 旷裤”,惠安女子的特色服饰在汉族女子 服饰中独树一帜, 是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的 一部分,被誉为“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具有较高的实用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 研究价值。
闽南饮食习俗
• 闽南小吃集中分布在福建省,台湾省各地 ,不仅多种多样、风味独特,还蕴涵着丰 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民间流传着许多与闽 南小吃有关的历史典故、传说等。

家乡的闽南文化独具特色

家乡的闽南文化独具特色

家乡的闽南文化独具特色第一篇:家乡的闽南文化独具特色作为一个出生在福建的人,我的家乡拥有丰富而特别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福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融合了多种元素,包括宗教、语言、建筑、饮食和传统艺术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我家乡的闽南文化,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首先,闽南地区的主要宗教是儒教、道教和佛教。

这三种宗教在这里相互融合,共同影响了闽南地区的精神生活。

儒教的思想在闽南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仁爱、孝道和忠诚。

道教注重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佛教则强调放下世俗欲望,追求解脱和慈悲。

宗教信仰贯穿在闽南人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庙宇里祭祀神明,还是在家中摆设神像,都体现了闽南人对信仰的虔诚和崇敬。

其次,闽南话是闽南地区最常用的方言。

闽南话有着独特的音韵和语法,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别。

闽南话不仅仅是一种日常交流的语言工具,更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闽南话,人们能够感受到这片土地上丰富的文化内涵。

闽南话富有诗意,歌舞的演唱和戏剧表演常常使用闽南话进行,这使得闽南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

另外,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也是其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闽南建筑以土楼为代表,土楼是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被誉为“土木堡垒”。

土楼的特点是结构坚固、宽敞明亮,能够抵御台风和火灾。

土楼的造型独特,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不同形状,内外都有楼层,住户可以生活和生产在同一楼层。

土楼还是闽南地区族群文化的象征,每座土楼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历史背景。

闽南地区的饮食文化同样非常丰富多样。

闽南菜以色香味俱佳、独特细腻而闻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福建红糟肉、擦粉鱼和鲍鱼翅等。

福建红糟肉是一道传统的家常菜,制作精细,色泽红亮,味道酸甜可口。

擦粉鱼是一道独特的闽南菜,以新鲜的活鱼为主料,以特制的粉皮擦拭鱼身,使鱼肉更加鲜嫩可口。

鲍鱼翅是一道高级的海味菜品,制作繁琐,口感鲜美,被誉为福建菜的代表之一。

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

从特征上说,它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

从地域范围说,它发源于福建泉州地区,逐步向漳州地区、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台湾地区及海南地区扩展;并且随着闽南人的足迹,沿着江河海岸延伸至广西平南玉林地区、浙江平阳地区、东南亚港澳地区,以及内陆的江西上饶周边地区、江苏宜兴以及本省的闽北、闽东和闽中个别地方。

从数量上说,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6000多万人。

从历史角度说,闽南文化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历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一、闽南文化的历史来源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是文化的基本要素。

闽南文化是闽南人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经济要求而产生的具有高度共识的意识和行为。

研究闽南文化,首先就得探索闽南社会的形成。

闽南是福建南部泉州、漳州和厦门的总称。

福建上古时代就被称为“闽”,当时土著叫闽人。

战国时期至汉武帝期间,福建土著经历了古闽人和古越人融合以及闽越人整体北迁的历史大动荡。

汉武帝平闽(前110年)之后,闽地空虚,给汉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空间。

从西汉设冶县(前85年),到东汉末贺齐入闽(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是汉人入闽并融合闽越遗民的关键时期。

据朱维幹《福建史稿》,这个时期福建的经济、社会已具备一定规模。

永安三年(260年)东吴即建东安县于现在的泉州西门外的丰州,属建安郡。

西晋咸宁六年(280年),又置绥安县于漳浦。

晋太康三年(283年)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又从晋安县中分出同安县。

此后,汉人超大规模入闽大约还有五次,包括史书未曾记载只在民间流传家谱出现的东晋初的“八姓”入闽,史书记载的梁朝侯景之乱的大批难民入闽,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入闽,唐末五代时期王潮、王审知率兵平闽,南宋末期两个短命皇帝赵罡(端宗)、赵昺(帝昺)在福建就位引来北方保驾抗元的众多忠义之士入闽。

闽南文化简介

闽南文化简介

服 饮 风 建 民 名 饰 食 俗 筑 间 人 工 艺
榜舍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敬 天 公
攻 炮 城
闽南民居 “红砖文化区”

洛阳桥
惠安石雕
• 中国传统雕刻技艺之一,作为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 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中国艺术传 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至今未被西 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郑成功陵墓
•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 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 社会活动家,福建厦门市集美 区人,厦门大学、集美中学、 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 民医院等,均由陈嘉庚创办。 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 陈嘉庚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 怀,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 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生 前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 帜、民族光辉”。厦门大学、 集美大学两校师生都尊称其为 “校主”。晚年的陈嘉庚,请 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 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闽 南 语
酒干倘卖无,闽南语“有酒瓶子卖 吗”的意思,是收酒瓶的叫卖语。
• “八闽名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宋 乾道四年泉州知事王十朋胸怀澎湃写下这 一对联并悬挂在州衙门前,跨越千年的广 袤时空,历史的风雨模糊了前人的字迹, 而印证着以历史名城泉州、厦门、漳州为 代表的闽南文化的豪迈之语却在历史的卷 轴里愈发清晰可见……被誉为“红砖文化 区”的闽南民居;讲究“五境之美”的茶 文化;最富地方特色的民间民谣;著名的 惠安石雕、漳浦剪纸、厦门漆线雕等民间 工艺美术;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 梨园戏、南音;中国八大方言之一的闽南 语……无一不向我们昭示着闽南地方厚博 的历史积淀与人文智慧。

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
●闽南饮食文化

闽南菜
●闽南民俗风情
春节
惠பைடு நூலகம்女
妈祖
闽 南 定 义:
• 顾名思义,是福建省的南部地区。而狭义 上的闽南仅仅是指厦门、泉州和漳州。
饮 食 文 化
众所周知,在闽南地区作为饮食 结构的补充,饮料在日常生活中 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尤其是 茶和酒。向来有“早茶晚酒”之 说,而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 铁观音,就产于闽南泉州安溪。

惠 安 女 特 点


• 妈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父母 唤她为默娘,人们尊称为林默娘。长大后, 她立志终生行善济人,矢志不嫁。生长在 大海之滨的林默,还通晓天文气象,熟习 水性。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 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 志普救众生,护佑渔民,专以行善济世为 已任。
•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崇安县武夷山。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 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 “乌龙”、“肉桂”等。武夷岩茶品质独特,茶汤有浓郁的鲜花香, 曾有“百病之药”的美誉。
• 白毫银针 这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 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汤色黄亮清 澈,滋味清香甜爽。由于制作时未经揉捻,茶汁较难浸出,因此冲泡 时间应稍延长。白茶味温性凉,常作为药用。
蚵仔煎
• 民间传闻 西元1661 年时,荷军占领台南 时,郑成功意欲收复 失土,荷军把米粮全 部藏匿起,郑军在缺 粮之馀急中生智,索 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 产蚵仔、番薯粉混合 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 想不到竟流传后世, 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芋包
• 芋包的主料槟榔芋质地, 既绵绵松软,又浓香可 口,作为芋包的皮, 《滇南本草》中认为它 “治中气不足,久服补 肝肾,添精益髓”。现 代《食物中药与便方》 介绍它“有益脾胃,调 中气。”如是,自古至 今,芋头是食疗兼优的 好食品,芋包是脍炙人 口的名小吃。

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

特点简介
闽南文化在交流中保持地方文化根本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也走向兼容并蓄,其爱家爱乡与民族认同、崇尚传 统与吸收创新、安土重迁与海外移民、开拓拼搏与冒险犯难、重名尚义与务实逐利等文化性格的统一,无不体现 闽南文化守成与开放的兼容性品质。长期以来,闽南文化以其丰富的积淀、深厚的根基、独特的魅力,培育、滋 养、和吸引着广大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鲜明地向世人昭示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历 史渊源。闽南文化,对促进两岸同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和平统 一,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 它分为几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市、金门县、同安区 泉州话区:泉州市、石狮市、晋江市、惠安县、南安市、永春县、德化县、安溪县等八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市、龙海区、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华安县、长泰区、平和县、南靖县等十个 县市 龙岩话区:龙岩市、漳平市 大田话区:大田县、尤溪县的一部分。 闽南语起源于泉州,但闽南语的流播已不仅仅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地 区和国家是台湾和新加坡。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类似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 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 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
一种文化形成的标志,一般来说有如下三方面:一、独特的语言,二、独特的风俗,三、共同的信仰。语言 学家告诉我们,闽南话是唐音。也就是说,在唐代,闽南话是普通话,不仅仅流行于闽南,它还不是方言。只有 到了宋代,宋音成为普通话,而唐音却在闽南留存,闽南话这才成为方言。民俗本是因地而异。闽南特殊的地理 环境,和五代百年中逐渐兴盛的海上贸易,产生了许多既不同中原又不同原住民的独特风俗。流传至今还有“送 顺风”、“脱草鞋”的习俗。闽南人创造并共同崇奉的独特信仰如妈祖、保生大帝等,也多是在北宋初年产生。 因此可以说,闽南文化的形成,应是在五代末至宋初。

闽南传统文化

闽南传统文化

闽南传统文化心得对于闽南传统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通过这次的延津之行,我对闽南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认知;闽南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文化及方言等;自统一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与闽南大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汉民迁入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成为“”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文化,起源于;系指生活在南部地区的人主要是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各区、市、县原辖待统一;它具有的特点有:1、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2、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为同一体又以闽南文化为主体,兼吸纳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等;3、闽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多种宗教、民间信仰多神、建筑、戏剧、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如戏剧方面,多种剧种并存,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交相辉映,即便同一剧种,也是各种流派,各种技艺争奇斗艳而竞相发展;又如方言方面,在闽南语中容入一些马来语等;再如在泉州还可看到阿拉伯文与汉字并排的春联;4、闽南文化中的方言具有古老性独造性特征;语言大师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它不仅形成历史悠久,而且还保存了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区别汉语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闽南方言的独创性则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语法诸方面者有许多自己的特点;5、闽南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这同闽南人中多为中原汉族移民及多侨民闽南人移居国外,外国侨民留居闽南息息相关,也与闽南海商文化发达有密切关系;此外,闽南文化具有上承下传的双重传播性特征;即主体文化由中原传播而来,融合土着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尔后又通过移民台湾传播到台湾及通过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传播到国外;闽南传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走进闽南文化

走进闽南文化
▪ 2007年6月9日,中国首届文化遗产日颁奖 仪式在京举行。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 态保护实验区,仪式上文化部为闽南文化生态保 护实验区授牌。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 保护区,实验区包括福建的泉州、漳州、厦门三 地,这里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闽南文化的 发祥地和保存地。作为我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一个整 体、活态保护的新阶段,为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 和发展、继承与创新开辟了
喃厝小吃
▪ 闽南风味小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流传着许多 “食”文化的故事。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 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
▪ 厨师利用丰厚的特产,融合了闽南地方美食炒、炸、煎、 烩等传统工艺,综合体现了闽南小吃的风味特色,既保 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内容。
南、雷州半岛等。
教你学说闽南话
1、请仨(穿衣服) 3、妈环(麻烦) 5、请为(穿鞋子) 7、请厚阿(穿好了) 9、困气(睡醒) 11、紧爱捆(很想睡) 13、修袜捆(太晚睡)
2、捆(睡觉) 4、轻考(穿裤子) 6、气青(试穿)
8、请姑啦(穿旧了) 10、拍捆(难睡) 12、么爱捆(不想睡)
闽南语俗语
7、老人老步定。(意喻有 经验者办事稳妥。)
古早厝
▪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一种极张 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 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
古早厝
红砖墙、飞燕脊,南曲雅调,绝色春茗 竹林径、月眉池,亭台楼榭,花木扶疏
建筑,被称为? 凝固的艺术 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标志
▪ 南音是保存我国古代 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 一个大乐种。它荟集 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 之精华,后来又吸引 了元曲、弋阳腔和昆 腔的特长,并与闽南 的民间音乐融为一体 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 柔曼、旋律缠绵深沉 的美妙乐种,尤其长 于抒发乡人思亲、游 子怀乡的真挚情怀, 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 的声音,犹如南国夏 夜的玉兰花香,一阵 阵沁入人们如痴如醉 的心田。

浅谈闽南地区的风俗

浅谈闽南地区的风俗

浅谈闽南地区的民俗每次我打电话回家,舍友总会问我怎么会讲日语,还老跟我抱怨这一点儿也不公平,因为她们完全听不懂我说的话而我却能听懂她们和家人的对话!其实,我根本不懂什么日语,我讲的也不是日语,而是闽南语。

我祖籍福建省,出生在泉州市安溪县,从小又随外婆在漳州市华安县生活,因此,我是个地地道道的闽南人。

对于我们闽南人的民间习俗,我都是从奶奶、外婆她们老一辈人的口中得知的,当然其中一些被保留到今天的民俗我还是亲身体会到了的。

我就从方言、民歌、民居、节日与祭祀和婚俗这几个方面来介绍介绍我们闽南人吧!一、闽南方言闽南方言最初是在福建省闽南地区形成和发展的,它主要是北方中原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因躲避战乱、平叛战乱或逃荒等原因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以后逐渐形成的。

就国内分布来说,闽南方言可分为本土闽南话、台湾闽南话、潮汕闽南话、琼雷闽南话和浙江闽南话五大区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所处地区的其他方言影响,五大闽南方言区内部略有差异,其中本土闽南话和台湾闽南话最为接近,几乎没有差别。

明末清初,郑成功带领闽南人、客家人进入台湾后,闽南语就成为了台湾最主要的语言。

现在整个台湾省大约有75%的人讲闽南语,其次才是客家话和山地话。

二、闽南民歌闽南民歌指的是用闽南语演唱的民歌,其歌唱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有童谣、情歌、叙事歌、祭祀歌、劳动歌等。

随着地区环境、生活习惯和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

在福建省,闽南民歌按其风格差异分,主要可以分为泉州和漳州两个地区。

泉州地区的民歌受南曲的影响很大,包含变宫的古音阶,旋律呈平稳级进和回绕型线状,中速稍慢的节奏,具有优美雅致的特点。

漳州地区的民歌调式多,当地锦歌给民歌以深刻的影响,如《做戏歌》与《杂碎调》在音调上有紧密的联系,形成两个音区和旋律音调的对比,感情淳朴,色彩鲜明。

明清时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湾,带去了数量丰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闽南乡土音乐,流传甚广。

论闽南文化

论闽南文化

论闽南文化——关于类型、形态、特征的几点辩识刘登翰一、作为讨论前提的几点认识闽南文化是衍生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文化,经由移民的携带,南徙入闽后形成的闽文化在闽南地区发展的一种亚文化形态。

闽南文化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下位文化,可用下面的图示简略表明其在中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中华文化——汉民族文化——闽文化——闽南文化因此,在进一步探讨闽南文化的类型、形态和特征之前,有必要就闽南文化的形成提出几点认识,以作为讨论的前提和基础。

鉴于这些认识大都已为学界所多次论述,这里只略加说明而不作展开。

1.闽南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

它基于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古代福建是南方百越族之一支——闽越的活动地区。

秦汉之际,中原地区已进入以汉文化为核心建构起来的封建社会,而福建尚是以闽越文化为基础和表征的部族社会。

自永嘉以后直至两宋,因北方战乱等原因而不断南徙入闽的中原汉族移民,在把闽越族及其文化融入其中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成为社会的人口主体;同时,随同移民携带而来的中原汉族文化,也成为福建社会建构的文化基础。

随着中原移民由闽北逐渐进入闽南,也把中原文化带入闽南。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无论闽南社会和文化,还是包括闽南在内的福建社会和文化,在历史上都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社会和文化。

对闽南和包括闽南在内的福建社会和文化这一性质的认定,是我们认识和分析闽南文化的历史出发点。

2.闽南文化的形成,是漫长历史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中原移民入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般以公元4世纪初的永嘉之乱开始,至12世纪的宋室南迁达到饱和。

800年间经历了东西晋、南北朝、隋、唐和两宋,出现过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唐代初期的陈元光入闽,唐末五代的王审之治闽和靖康之难的宋室南渡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高潮。

不同朝代的中原移民,带来了不同时期发展的中原文化,如年轮一般地沉积在包括闽南在内的福建文化之中。

这也就是说,闽南文化不是某一历史时期的中原文化的植入,而是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原文化的历时性积累,如地质考古中的文化层一样,是一层层堆积起来的。

闽南文化概述

闽南文化概述

闽南文化概述闽南文化概述闽南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上接中原、吴楚,下续台湾、东南亚,其涵盖面和影响的范围相当广泛。

闽南人艰苦的生存环境,铸造了闽南文化的精髓:“敢拼爱赢”的精神。

这种文化精髓的形成、升华和进一步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这也是闽南文化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其他闽系文化的一大特色。

首先,闽南文化属于移民文化。

闽南聚居的核心地带,主要在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和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

后来,随着北方汉民的加速流动和不断地南迁扩展,促进并加快了闽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为了适应颠沛流离和长途跋涉的艰难环境,中原文化在南迁传播过程中,在经历了较为激烈的拼撞、社会变迁和自我扬弃后,虽然在闽南地区扎根并成长起来,但其完整程度受到了挑战,已较中原本土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从而深深地打上了移民文化的烙印。

其次,闽南文化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一方面,在汉民的不断南迁和聚合过程中,不同源流、不同历史阶段入迁的汉民之间,汉族人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在闽南地区显现出了交融性。

另一方面,在唐宋元间,泉州港的对外交通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成为“涨潮声中万国商”的东方贸易大港。

吸引了亚洲、非洲乃至欧洲许多国家的人民前来贸易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

他们不仅在泉州地区经商并定居下来,而且还传播了伊斯兰教及其文化。

可见,闽南文化在多种族文化的交融发展过程中,这种多元文化的组合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对外开放性。

闽南文化的表象,深受外来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多重影响。

由此形成了闽南人敢于冒险犯禁、勇于进取和积极开拓的人文精神。

闽南人的这种进取精神,在明清时期很到了充分的发挥。

但在封建政府强力压制下,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闽南一带地瘠民稠,丘陵山地众多,尤其是沿海的平原地区,出现了“人满为患”,拥有土地和农耕已不足以养家糊口,这种自然环境加之深受移民文化的熏陶,促使大量的闽南人挈妻携子移居海外和台湾地区,实现了“贷海为市”。

可以说,闽南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合理延伸,又是接受外来文化和海洋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闽南人比较注重财富的追求和发展。

闽南文化与风俗介绍

闽南文化与风俗介绍

闽南文化与风俗介绍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漳州,系指生活在福建南部地区的人(主要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

其内涵广义中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今天媒儿就向大家介绍几个特色鲜明的闽南文化吧。

风俗闽南风俗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博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建筑闽南建筑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崇武古城)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

其中最富特色的是“古厝”(闽南方言里,“厝”是房子的意思)。

其特点是红砖白石双坡曲, 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式。

方言闽南语,发源于福建泉州。

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主要分布地在闽南二十四县、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省及浙江南部。

大多数人提起闽南语,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可能就是《爱拼才会赢》这首经典歌曲吧?在学术上以泉州话作为标准腔,即使在闽南语口音不同的地方,高甲戏、梨园戏、南音也仍以古代泉州府城腔进行演唱,如今的闽南话已经成为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它还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2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外太空知音。

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指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

最富有特色的是民间除信仰中华民族古代共同信奉的诸神(如土地公等)外,还信奉实有其人被尊为神灵的保生大帝(吴夲)、妈祖(林默)、广泽尊王(俗称“圣王公”,原名郭忠福)、惠泽尊王、清水祖师(陈普足)、开漳圣王(陈元光),其中尤以妈祖信仰为盛。

闽南文化发言稿范文

闽南文化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闽南文化的点点滴滴。

闽南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它融合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和本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体系。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闽南文化的几个方面。

一、语言与文字闽南语,又称福佬话,是我国八大语系之一。

闽南语保留了古代中原河洛音的特点,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闽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闽南文化的载体。

同时,闽南文化还孕育了独特的书法艺术——南派书法,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成为我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间艺术闽南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南音、梨园戏、木偶戏等。

南音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独特的唱腔和丰富的内涵,被誉为“中国音乐之母”。

梨园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丰富的题材,被誉为“戏曲活化石”。

木偶戏则以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三、饮食文化闽南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以海鲜、汤料、小吃为主。

其中,沙茶面、海蛎煎、炸五香等小吃,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闽南汤料品种繁多,有猪骨汤、鸡汤、海鲜汤等,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四、建筑文化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在我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土楼、古厝、寺庙等。

土楼是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以其独特的圆形结构、坚固的防御功能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东方古堡”。

古厝则以红砖、灰瓦、木雕、石雕等元素,展现了闽南建筑的独特魅力。

五、民俗风情闽南民俗风情浓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拜天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

拜天公是闽南地区一项重要的民间信仰活动,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赛龙舟则是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体现了闽南人民的团结和拼搏精神。

总之,闽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作为闽南人,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让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文化述略在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的全球化语境中,文化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文化生态保护一般是保护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而文化多样性是以文化独特性为前提的。

所以,在一个区域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地域文化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对闽南文化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闽南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主要研究对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为闽南文化的发展、闽南文化内涵和表现形态以及闽南文化特征。

这些研究非一篇短文所能为之,只是挂一漏万的述略而已。

(1)一、闽南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闽南文化经历了先秦时期闽越文化的融合、汉晋至唐末五代的形成、宋元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曲折前进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一)先秦时期——闽、越文化的融合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山海经》称“闽在海中”。

考古发现,福建在距今*****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

闽南地区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以漳州莲花池山遗址(距今约*****—*****年)为代表的旧石器文化时期。

新石器文化时期则有东山大帽山遗址(距今约5000—4000年)、惠安蚁山遗址(距今约4000—3000年)等。

这些遗址多由贝壳等堆积起来,所以又称贝丘文化遗址。

这种“东越海蛤”的贝丘文化遗址基本覆盖了闽南地区,说明闽南先民过着以渔猎和捕捞为主、农业为辅的经济生活。

“闽在海中”的地理环境孕育着闽南文化中的海洋文化基因,影响着闽南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先秦时期的闽南先民,属于《周礼·夏官》所记之“七闽”,系“百越”的南方土著民族,即闽族。

战国晚期,于越族大批入闽,与“七闽”土著融合逐渐形成闽越族。

秦废闽越王号,“降为君长”,设闽中郡,治东冶(今福州)。

汉高祖立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

因闽越国数反,于元丰元年(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先民多数被迁往江淮地区,闽中成为蛮荒之地。

越人入闽,也给闽人带来纺织、冶炼等越文化。

特别是越人“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造船驾驶技术,也传入闽中。

《史记·东越列传》记载闽越国造船与航海技术相当发达,闽越王余善曾派遣船队从楼船将军击南越,至揭阳因海上风波而不行。

(二)汉晋至五代——闽南文化的形成从汉武帝灭闽越国至三国东吴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开始对福建的开发,福建的经济文化停滞近300年。

三国时代,吴国在闽中设“典船都尉”、“温麻船屯”,温麻船是晋代中国第一名船。

汉晋至五代,中原汉人多次入闽,主要有西晋末永嘉之乱的“衣冠南下”、唐初陈政父子率兵开发漳州、唐末王潮兄弟率部入闽三次大规模移民,汉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多次交融促进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于今泉州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

西晋末年,北方战乱,汉人陆续入闽避难,特别是永嘉(公元307—312年)之乱,晋人大批进入泉州,他们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

这是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中原汉人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促进了晋江流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闽南文化对中原文化认同的基础。

同时,东南沿海的海洋地理环境,以及闽越人航海工具制作、海洋捕捞、海洋物产等文化的特殊性,也使中原文化产生变异。

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互动融合,奠定了闽南文化大陆文明与海洋文化交织的基础。

从西晋到唐末,泉州的建制不断扩大。

南朝梁天监间(公元502—519年)于今泉州南安市置南安郡。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于南安郡地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下领南安(今泉州市)、莆田(今莆田市)、龙溪(今漳州市龙海、华安、长泰及漳浦的一部分)三县,嗣圣元年(公元684年)改为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

唐代末年,泉州由中州升为大州。

与泉州相比,漳州开发较晚。

唐初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陈政奉朝廷之命总领岭南军事,与其子陈元光率府兵来漳州平定“獠蛮啸聚”,随后开发漳州。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朝廷从陈元光所请,在潮、泉二州之间设置漳州,州署在西林(今云霄县境内)。

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州治又从漳浦迁至龙溪(今漳州市区)。

陈元光开发漳州,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兴办教育,传播汉文化,促进了土著与汉族的融合,使漳江、九龙江流域成为富庶安乐之土。

唐末黄巢起义,光州固始县王潮三兄弟率士兵五千与吏民南下,由闽西直取漳州,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入泉州,在漳州、泉州驻扎五年之久,最后攻下福州,建立闽王国。

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原汉人的移民浪潮,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次。

与当地文化相比,中原文化处于交流的优势地位;王氏在闽建立了闽王国,其政治也处于支配地位。

同时,闽南海洋文化的开放精神也影响了王氏集团。

闽王国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重视文教,传播佛教,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促进闽南地区的文化经济的发展,使得闽南文化在此期间得到整合形成,为宋元期间的中外文化大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行政区域的稳定是文化形成的标志之一。

唐中后期,泉州由中州升为“上州”,至五代,泉州领今之晋江(含惠安)、南安、莆田、仙游(莆田和仙游于宋初划出泉州置兴化军)、同安、安溪、永春、德化、长泰九县地,其范围超出今之辖地。

漳州于唐中后期辖地相当于今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南靖、平和及龙海的部分地区,五代时不断扩大。

宋元明清时期基本保留唐末五代的行政区域的格局。

闽南方言在古闽越语、吴楚语的基础上,多次与中原汉语融合,在唐末五代形成较为稳定的地方语言。

据研究,唐末五代大规模的中原移民入闽,促使闽语有别于其他方言而成为汉语的另一种方言。

现在,闽南语底层保留着部分古越语、吴楚语,文读层保留着部分上古和中古汉语语音、词汇,被称为“河洛语”。

唐代,闽南开始重视文教。

唐初,漳州设立州学、创办了松洲书院;唐开元年间,泉州兴建了孔庙,闽南教育初步兴起。

泉州唐代有12位进士,五代有7位进士。

五代泉州“文风大盛”,聚集了北方下来的一批诗人文学家,促进了闽南地区的文学的发展。

歌舞音乐兴盛,中原音乐也在泉州落地,后来逐渐演化为南音。

中原宗教信仰在闽南扎根。

西晋太康年间,晋江已有道教玄妙观,南安有佛教延福寺等。

唐、五代时,闽南佛教兴盛,代表性佛寺有泉州的开元寺、承天寺和漳州的南山寺等,也出现了本土的义存禅师等数位高僧。

本土民间信仰也开始兴起。

唐初开发漳州的将领陈政和陈元光(开漳圣王)、唐代的李元溥(山神、通远王)、五代将领张悃(青山王)等以及五代牧童郭忠福(广泽尊王)等被当地民众奉为神祇而祭,至宋代,闽南民间信仰更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诸多本土神祇。

农业、手工业等有较大发展。

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精耕细作、筑塘筑陂、开辟梯田、围海造田等,扩大了泉州、漳州平原。

矿冶业在唐代已相当成熟,五代时泉州是闽国的铸钱场;闽南在魏晋南北朝时已经能生产青瓷,五代时还出现了白瓷。

陶瓷铜铁等成了闽南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海外贸易不断发展。

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两次乘船来泉州,说明公元6世纪泉州港已开辟了到马来半岛、印度的航线。

唐代,泉州是福建两个造船中心之一。

唐中后期,海外贸易不断发展,泉州港已成为与交州、广府、江都并称的南方重要大港口。

五代闽王国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的开放胸怀与民间“大舟有深利,沧海无浅波”的冒险拼搏精神,共同构成了闽南地区海洋文化特点。

(三)宋元时期——闽南文化的发展宋代,中原文化再次南移,北宋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南宋“南外宗正司”迁入泉州。

宋元时期,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掀起中外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的第一波浪潮。

刺桐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

宋代海航技术领先于世界。

泉州、漳州成为造船业的重要基地。

泉州造船采用比欧洲要早数百年的水密隔舱技术,这是世界造船技术的一次大革命;闽南海商率先运用了指南针进行航海,突破了“循岸梯航”的传统方法,进入了远洋航行时代。

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海上交通路线主要有泉州至菲律宾、泉州至印度尼西亚尼、泉州至亚丁湾和东非沿岸的航线,以及朝鲜和日本航线。

海洋商业意识和海洋习俗日趋成熟。

宋代,闽南人“多以海商为业”,而且到了“浮海之商,以死易货”的程度,出现了许多拥有自己船队的富商。

随着航海业的发展,海上保护神妈祖,祈风、祭船、祭海等习俗也因航海的需要应运而生。

民间还创造了清水祖师、保生大帝等信仰,这些本土神祇后代随着闽南人的海外移民而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世界各地。

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多元宗教文化在泉州汇合,泉州至今保留了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清真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佛像石刻、千年古刹开元寺、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等文物建筑,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各种营造、制作技艺发达。

开元寺建于唐代,唐末王审邽重修,规模宏大,开元寺的两座木塔——东塔、西塔也分别建于唐代、五代,从历史记录来看,开元寺的木构营造技艺已经到达相当高的水平。

宋代的寺庙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建筑营造技艺也进一步发展,现存国内最高最大的两座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开元寺镇国塔、仁寿塔,以及至今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第一座海港大桥洛阳桥、最长的安平桥、用石头最大最重的漳州虎渡桥等,都是闽南建筑的杰作。

唐代、闽南开始制茶,五代时期,安溪成为重要的茶叶场地;宋代,泉州各县在崇山峻岭间开辟茶园,普遍种茶,能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茶叶。

宋代闽南能制出黑、青、白三种瓷器,北宋时期德化白瓷已进入艺术化阶段,元代成为朝廷贡品。

闽南地区的文教兴盛于两宋,其原因一是经济发达,二是官府办起官学,三是朱熹在闽南的讲学和办学。

泉州的进士北宋有494人、南宋有924人。

漳州的进士北宋有83人,南宋185人。

朱熹在闽南讲学,传播理学,闽南出现了理学家陈淳、真德秀、曾公亮,史学家梁克家,科学家苏颂等一批文化名人。

朱熹称泉州“满街都是圣人”,是指理学对普通百姓的教化程度。

“海滨邹鲁”的赞誉意味着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融合,儒家思想成了闽南文化的价值取向。

随着经济文教等的发展,古老的戏曲也在闽南孕育形成。

南宋时,闽南地区已有民俗与演戏结合的习俗,这一习俗延续与传承至今。

南戏传入闽南地区,与当地土戏相融合,形成了泉州地方戏曲;梨园戏被称为中国宋元南戏的活态传承;提线木偶戏保留了宋元时期的“傀儡调”和剧目。

(四)明清时期——闽南文化的曲折前进明清时期,闽南文化在海禁的影响、倭寇的侵扰、郑成功的反清复明、清廷的收复台湾、西方列强的入侵等重大事件中曲折前进。

明清时期月港、安海港、厦门港的变迁,也是闽南文化曲折发展的历史。

刺桐港衰落之后,起而代之的是漳州的月港。

从明初开始,闽南人冲破朝廷禁令,与外国商人私下贸易,终于迫使朝廷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开放漳州月港,这是明代中国万里海疆唯一一个对外通商的港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