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命题逻辑
命题逻辑1
句子到逻辑表达式的翻译
P:这个材料很有趣。 Q:这个习题很难。 R:这门课程使人喜欢。 1、这个材料很有趣,而且这些习题很难。 2、这个材料无趣,习题也不难,那么,这门课程
就不会使人喜欢。 3、这个材料无趣,习题也不难,而且这门课程也
不使人喜欢。 4、这个材料很有趣意味着这些习题很难,反之亦
然。 5、或者这个材料很有趣,或者这些习题很难,而
• 与程序设计中if p then S语句的区别。
20/34
单条件——→
• 在日常生活中,用条件式表示前提和结论之间 的因果或实质关系,这种条件式称为形式条件 命题。
• 然而在命题逻辑中,一个条件式的前提并不要 求与结论有任何关系,这种条件式称为实质条 件命题。
21/34
双条件——
• 定义: 设P和Q是命题,则用P Q表示命题“P等值于Q”。
23/34
句子到逻辑表达式的翻译
• 步骤: – 确定给定的句子是否为命题; – 找出各原子命题并确定句子中的连词为对应 的联结词; – 用正确的语法把原命题表示成由原子命题、 联结词和圆括号组成的公式。
24/34
句子到逻辑表达式的翻译
• 翻译下列命题: (1)他既聪明又用功。 (2)他虽聪明但不用功。 解: 原子命题 P:他聪明。
• 表征意义 (在P为真而Q为假时为假,否则为真。)
蕴含P Q的真值表
P Q PQ
P Q PQ
FF T FT T TF F TT T
00 1
或
01 1 10 0
11 1
19/34
单条件——→
• 政治家竞选时许诺
– “如果我当选了,那么我将会减税”。
• 如果今天是星期五,那么2+2=4.
第1章 命题逻辑
习题11.下列句子中那些是命题?(1) 4是无理数.(2) 2+5=8.(3) x+5>3.(4) 你有铅笔吗?(5) 这只兔子跑得真快呀!(6) 请不要讲话!(7) 我正在说谎话.解:(1)(2)是命题。
(7)是悖论。
2.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若是,给出命题的真值。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陕西师大是一座工厂。
(3)你喜欢唱歌吗?(4)若7+8>18,则三角形有4条边。
(5)前进!(6)给我一杯水吧!解:(1)(2)(4)是命题,真值分别是1,0,1。
3.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式:(1)存在一些人是大学生;(2)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3)并非花都有香味。
解:(1) 不存在一些人是大学生。
(2)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3)花都有香味。
4.设P:我生病,Q:我去学校,符号化下列命题。
(1) 只有在生病时,我才不去学校。
(2) 若我生病,则我不去学校。
(3) 当且仅当我生病时,我才不去学校。
(4) 若我不生病,则我一定去学校。
解:(1)Q→P(2)P→Q(3)P Q(4)P→Q5.设p:李平聪明,q:李平用功。
符号化下列命题。
(1) 李平既聪明又用功。
(2) 李平虽然聪明,但不用功。
(3) 李平不但聪明,而且用功。
(4) 李平不是不聪明,而是不用功。
(5) 张三或李四都可以做这件事。
解:(1)p ∧q (2)p ∧q (3)p ∧q(4)(p)∧q ,或p ∧q(5)设p :张三可以做这件事,q :李四可以做这件事。
命题符号化为p ∨q 。
6.设p :天下雨,q :我骑车上班。
符号化下列命题。
(1) 如果天不下雨,我就骑车上班。
(2) 只要天不下雨,我就骑车上班。
(3) 只有天不下雨,我才骑车上班。
(4) 除非天下雨,否则我就骑车上班。
(5) 如果天下雨,我就不骑车上班。
解:(1)p →q (2)p →q(3)q →p ,p →q (4)q →p ,p →q (5)p →q7.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第1章 命题逻辑
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2逻辑联结词(Logical Connectives)
联结词“∨”的定义真值表
P
Q
P∨Q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29
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2逻辑联结词(Logical Connectives)
1.2 逻辑联结词(Logical Connectives) 1.2.1 否定联结词(Negation) ┐ 1.2.2 合取联结词(Conjunction)∧ 1.2.3 析取联结词(Disjunction)∨ 1.2.4 条件联结词(蕴涵联结词Conditional)→ 1.2.5 双条件联结(等值联结词Biconditional)
1.2逻辑联结词(Logical Connectives)
例3.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李平既聪明又用功. (2) 李平虽然聪明, 但不用功. (3) 李平不但聪明,而且用功. (4) 李平不是不聪明,而是不用功.
解: 设 P:李平聪明. Q:李平用功. 则 (1) P∧Q (2) P∧┐Q
个值:真(用 T(true)或1 表 示)、假 (用F(false) 或0表 示) 。 ✓ 真命题: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即真值为真的命题。 ✓ 假命题:判断为错误的命题,即真值为假的命题。
5
第一章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1.1 命题及其表示
因而又可以称命题是具有唯一真值的陈述句。
说明:“∧” 属于二元(binary)运算符. 合取运算特点:只有参与运算的二命题全为真 时,运算结果才为真,否则为假。
命题逻辑
第一章命题逻辑内容:命题及命题联结词、命题公式的基本概念,真值表、基本等价式及永真蕴涵式,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中常用的直接证明、条件证明、反证法证明等方法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命题、联结词、复合命题、命题公式及其解释的概念。
2.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等价式及其应用。
3.熟练掌握(主)析/合取范式的求法及其应用。
4.熟练掌握常用的永真蕴涵式及其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
5.熟练掌握形式演绎的方法。
教学重点:1.命题的概念及判断2.联结词,命题的翻译3.主析(合)取范式的求法4.逻辑推理教学难点:1.主析(合)取范式的求法2.逻辑推理1.1命题及其表示法1.1.1 命题的概念数理逻辑将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称作命题。
1.1.2 命题的表示命题通常使用大写字母A,B,…,Z或带下标的大写字母或数字表示,如A i,[10],R等,例如A1:我是一名大学生。
A1:我是一名大学生.[10]:我是一名大学生。
R:我是一名大学生。
1.2命题联结词(1) P↑P⇔﹁(P∧P)⇔﹁P;(2)(P↑Q)↑(P↑Q)⇔﹁(P↑Q)⇔ P∧Q;(3)(P↑P)↑(Q↑Q)⇔﹁P↑﹁Q⇔ P∨Q。
(1)P↓P⇔﹁(P∨Q)⇔﹁P;(2)(P↓Q)↓(P↓Q)⇔﹁(P↓Q)⇔P∨Q;(3)(P↓P)↓(Q↓Q)⇔﹁P↓﹁Q⇔﹁(﹁P∨﹁Q)⇔P∧Q。
1.3 命题公式、翻译与解释1.3.1 命题公式定义命题公式,简称公式,定义为:(1)单个命题变元是公式;(2)如果P 是公式,则﹁P是公式;(3)如果P、Q是公式,则P∧Q、P∨Q、P→Q、 P↔Q 都是公式;(4)当且仅当能够有限次的应用(1) 、(2)、(3) 所得到的包括命题变元、联结词和括号的符号串是公式。
例如,下面的符号串都是公式:((((﹁P)∧Q)→R)∨S)((P→﹁Q)↔(﹁R∧S))(﹁P∨Q)∧R以下符号串都不是公式:((P∨Q)↔(∧Q))(∧Q)1.3.2 命题的翻译可以把自然语言中的有些语句,转变成数理逻辑中的符号形式,称为命题的翻译。
1命题逻辑
6
命题表示法:可用 • 字母a,b,c,…,p,q,r… • 或带下标的字母,如p1,q4…表示命题。 例:p:今天下雨。 q:今天是晴天。 r :雪是黑的。
命题标识符:表示命题的符号。 如上例中的p,q和r就是标识符。
7
命题分类 1. 简单命题:不能分解为更简单命题的命题, 又称为原子命题。 2. 复合命题:由原子命题、联结词和标点符 号复合构成的命题。 例:(1) 黄色和蓝色都是常用的颜色。 (2) 李冰选学英语或法语。 (3) 如果4是偶数,则5也是偶数。 (4) 小王虽然没上过大学,但他自学成才。 符号逻辑下,联结词也要符号化。
例:公式 p pq (p q) ∧r ((pq)( q p)) 的层次分别为 0、1、3、4
33
1.4
真值表与等值公式
赋值/指派:设p1,p2,…,pn是出现在公 式A中的全部命题变元,给p1,p2,…,pn 各指定一个真值,称为对公式A的一个赋值。 若指定的一组值使A的真值为1,则称这组 值为A的成真赋值/指派,若使A的真值为0, 则称这组值为A的成假赋值/指派。 真值表:在命题公式中,对于分量指派真 值的各种可能组合,就确定了这个命题公 式的各种真值情况,把它汇列成表,就是 命题公式的真值表。
18
如:R:张三或者李四考了90分。 S:第一节课上数学或者上英语。
对于R,张三和李四可能都考了90分。张三和 李四中只要有一个考了90分,则命题R为真, 若张三和李四都考了90分,R当然也为真。
而对于S,第一节课不能既上数学又上英语, 因此,若p表示“第一节课上数学”,q表示“ 第一节课上英语”,当两个命题都真,S就不 真了。在将命题进行形式化的时候,我们不能 简单的符号化为p∨q,而应采用其他形式。如 可以写为(p∧┐q)∨(┐p∧q)。
第1章 命题逻辑3
第1章 命题逻辑
定义1.6.3 设p和q是两个命题,复 合命题p↓q称作p和q的或非。定 义为:当且仅当p、q的真值都为 假时,p↓q的真值为真。联结词 “↓”称为或非联结词。
表1.20 p 0 0 q 0 1 p↓ q 1 0
1
1
0
1
0
0
由此定义可得到下面的公式: p↓q¬ (p∨q)
联结词↓还有下面的几个性质: ⑴ p↓p¬ (p∨p) ¬ p ⑵ (p↓q)↓(p↓q) ¬ (p↓q) ¬ ¬ (p∨q)p∨q ⑶ (p↓p)↓(q↓q) ¬ p↓¬q¬ (¬ p∨¬ q)p∧q
第1章 命题逻辑
蕴含式是逻辑推理的重要工具。下面是一些重要的蕴含 式。它们都可以用上述两种方法证明,其中A,B,C,D是 任意的命题公式。 1.附加律 AA∨B, BA∨B 2.化简律 A∧BA, A∧BB 3.假言推理 A∧(A→B)B 4.拒取式 ¬ B∧(A→B)¬ A 5.析取三段论 ¬ A∧(A∨B)B, ¬ B∧(A∨B)A 6.假言三段论 (A→B)∧(B→C)(A→C) 7.等价三段论 (A↔B)∧(B↔C)(A↔C) 8.构造性二难 (A∨C)∧(A→B)∧(C→D)B∨D (A∨¬ A)∧(A→B)∧(¬ A→B)B 9.破坏性二难 (¬ B∨¬ D)∧(A→B)∧(C→D)(¬ A∨¬ C)
第1章 命题逻辑
定义1.6.5 设S是全功能联结词集,如果去掉其中的任何 联结词后,就不是全功能联结词集,则称S是最小全功 能联结词集。 可以证明 ¬,∧ , ¬,∨ , ↑ , ↓ 是最小全 功能联结词集。
第1章 命题逻辑
讨论:n个命题变元可以构成多少个不等价的命题公式? 两个命题变元可以构成多少个不等价的命题公式? 由等价的概念知道,等价的命题公式有相同的真值表,所 以上述问题就转化为两个命题变元构成的命题公式有多少个不 同的真值表? 表1.21 两个命题变元构成的命题公式 p q 公式 的真值表的格式如表1.21所示。 0 0 1或0 真值表中每行公式的真值都 有1,0两种可能,所以命题公式 0 1 1或0 22 的真值有2×2×2×2=24= 2 =16 1 0 1或0 22 种可能,既有 2 个不同的真值表。 22 1 1 1或0 故有 种不等价的公式。 2 8= 23个不等价的命题公式,n个变元可 三个变元可构成 2 2 2n 构成 2 个不等价的命题公式。
离散数学-第1章
练习1解答
提示: 分清复合命题与简单命题 分清相容或与排斥或 分清必要与充分条件及充分必要条件
答案: (1) 是简单命题
(2) 是合取式
(3) 是析取式(相容或)(4) 是析取式(排斥或)
设 p: 交通阻塞,q: 他迟到
(5) pq,
(6) pq或qp
(7) qp 或pq, (8) qp或pq
假命题 真命题 不是命题 不是命题
不是命题 不是命题
命题,但真值现在不知道
5
命题分类
命题分类:简单命题(也称原子命题)与复合命题 简单命题符号化
用小写英文字母 p, q, r, …, pi, qi, ri (i1)表示简单命题
用“1”表示真,用“0”表示假 例如,令
p: 2是有理数,则 p 的真值为0,
p q p pq (pq) (pq)q
00 1 1
0
0
01 1 1
0
0
10 0 0
1
0
11 0 1
0
0
成假赋值:00,01,10,11; 无成真赋值
24
公式的类型
定义1.10 (1) 若A在它的任何赋值下均为真, 则称A为重言式或永真式; (2) 若A在它的任何赋值下均为假, 则称A为矛盾式或永假式; (3) 若A不是矛盾式, 则称A是可满足式.
30
练习3解答
(1) pr(qp)
pqr
qp (qp) pr(qp)
000
1
0
0
001
1
0
0
010
0
1
0
011
0
1
0
100
1
0
0
101
《离散数学》课件-第1章命题逻辑
例题 • 判断下列句子中那些是命题?若是命题的,判断其真值。
1.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 2+3=6。 3. 3-x=5。 4. 请关上门。 5. 几点了?
Y真 Y假 N 真值不确定 N 祈使句
6. 除地球外的星球有生物。
N 疑问句
7. 多漂亮的花啊!
Y 真值确定, 但未知
8. 我只给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N 感叹句
p q pq
TT F TF T FT T FF T
23
其它联结词
• 定义1.1.10 设p、q是任意两个命题, p q可表示复合命题“p和q的或非”, 称为或非联结词。命题p q 称为p和q的或非式。当且仅当p和q的真值同时 为假时,p q的真值为真. Nhomakorabea•
p q的真值表
p q pq
TT F TF F FT F FF T
6
联结词
• (一)否定
• 定义1.1.4 设p是一个命题,p表示一个新命题“非p”。命题p 称为p的否定。当且仅当p的真值为假时,p的真值为真。
• p的真值表:
p p
T
F
F
T
• 例如:p:今天是晴天。则 p:今天不是晴天。 • “非”,“不”,“没有”,“无”,“并非”等都可用来表示。
7
联结词• (二)合取
•
p q :电灯不亮是灯泡或线路有问题所致。
•
p:派小王去开会,q:派小李去开会,
•
(p q)(p q): 派小王或小李中的一人去开会
10
联结词
• (四)蕴涵
• 定义1.1.7 设p、q表示任意两个命题, p q 可表示复合命
题“如果p,则q”。当且仅当p的真值为真,q的真值为假时,
离散数学——精选推荐
离散数学第一章命题逻辑定义1。
设P为一命题,P的否定是一个新的命题,记作¬P。
若P为T,¬P为F;若P为F,¬P为T。
联结词“¬”表示命题的否定。
否定联结词有时亦可记作“¯”。
(P3)定义2。
两个命题P和Q的合取是一个复合命题,记作P∧Q。
当且仅当P,Q同时为T时,P∧Q为T,在其他情况下,P∧Q的真值都是F。
(P4)定义3。
两个命题P和Q的析取是一个复合命题,记作P∨Q。
当且仅当P,Q同时为F时,P∨Q的真值为F,否则P∨Q的真值为T。
(P5)定义4。
给定两个命题P和Q,其条件命题是一个复合命题,记作P→Q,读作“如果P,那么Q”或者“若P则Q”。
当且仅当P的真值为T,Q的真值为F时,P→Q的真值为F,否则P→Q的真值为T。
我们称P为前件,Q为后件。
(P6)定义5。
给定两个命题P和Q,其复合命题P⇆Q的真值为F。
(P7)定义6。
命题演算的合式公式(wff),规定为:(1)单个命题变元本身是一个合式公式。
(2)如果A是合式公式,那么¬A是合式公式。
(3)如果A和B是合式公式,那么(A∧B),(A∨B),(A→B)和(A⇆B)都是合式公式。
(4)当且仅当能够有限次地应用(1),(2),(3)所得到的包含命题变元,联结词和括号的符号串是合式公式。
(P9)定义7。
在命题公式中,对于分量指派真值得各种可能组合,就确定了这个命题公式的各种真值情况,把它汇列成表,就是命题公式的真值表。
(P12)定义8。
给定两个命题公式A和B,设P1,P2,…,P n为所有出现于A和B中的原子变元,若给P1,P2,…,P n任一组真值指派,A和B的真值都相同,则称A和B是等价的或逻辑相等。
记作A⇔B。
(P15)定义9。
如果X是合式公式的A的一部分,且X本身也是一个合式公式,则称X为公式A 的字公式。
(P16)定理1。
设X是合式公式A的字公式,若X⇔Y,如果将A中的X用Y来置换,所得到公式B 与公式A等价,即A⇔B。
第一章命题逻辑(1,2,3)
1.2 联 结 词
联结词:确定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
❖ 原子命题和联结词可以组合成复合命题。 ❖ 联结词确定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它来源于自然语言中的联结词,
但与自然语言中的联结词有一定的差别; ❖ 从本质上讲,这里讨论的联结词只注重“真值”,而不顾及具体
内容,故亦称“真值联结词”。
1.2.1 否定联结词
❖ 命题P Q的真值与命题P和命题Q的真值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P
Q
PQ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1.2.4 蕴涵联结词
❖ 说明:
▪ 1)蕴涵联结词也称为条件联结词。“如果P,则Q”也称为P与Q 的条件式。
▪ 2)蕴涵式的真值关系不太符合自然语言中的习惯,这一点请读者 务必注意。
1.1.3 命题标识符
❖ 命题标识符
▪ 为了能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需要将 命题符号化。
▪ 通常使用大写字母P, Q, …或用带下标的大写字母或用数字,如Ai, [12]等表示命题。
• 例如:
P:今天下雨
• 意味着P表示“今天下雨”这个命题的名。
• 也可用数字表示此命题
• 例如:
❖ 定义1.1 设P为任一命题,复合命题“非P”(或“P的否定”)称为P 的否定式,记作﹁P,读作“非P”。﹁称为否定联结词。
❖ ﹁P的逻辑关系为P不成立,﹁P为真当且仅当P为假。 ❖ 命题P的真值与其否定﹁P的真值之间的关系
P
﹁P
0
1
1
0
1.2.1 否定联结词
例1.2 设 P:这是一个三角形 ﹁P:这不是一个三角形
数理逻辑命题逻辑一阶谓词逻辑集合论集合及其运算二元关系与函数代数结构代数系统的基本概念群环域格与布尔代数图论数理逻辑和集合论作为两块基石奠定了离散数学乃至整个数学理论的基础在上面生长着代数结构序结构拓扑结构和混合结构这四大结构涵盖与生长出许多数学分支同时各分支间交叉融合又形成了许多新的数学分支形成了庞大的数学体系
第一章 命题逻辑
第一章命题逻辑逻辑学是研究推理过程规律一门科学。
数理逻辑则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思维规律的一门学科。
由于它使用了一套符号,简洁地表达出各种推理的逻辑关系,因此数理逻辑又称为符号逻辑或理论逻辑。
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为机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计算机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数理逻辑的主要分支包括公理化集合论、证明论、递归函数论、模型论等。
从本章开始,我们用三章的篇幅介绍数理逻辑的基本内容: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非经典逻辑简介。
命题逻辑研究的是以原子命题为基本单位的推理演算,其特征在于,研究和考查逻辑形式时,我们把一个命题只分析到其中所含的原子命题成分为止。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显示出一些重要的逻辑形式,这种形式和有关的逻辑规律就是命题逻辑。
1.1 命题与联结词1.1.1 命题与命题变元语言的单位是句子。
句子可以分为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等,其中只有陈述句能分辨真假,其他类型的句子无所谓真假。
定义1.1能够分辨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命题有两层含义:(1)命题是陈述句。
其他的语句,如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2)这个陈述句表示的内容可以分辨真假,而且不是真就是假,不能不真也不假,也不能既真又假。
作为命题的陈述句所表示的判断结果称为命题的真值,真值只取两个值:真或假。
凡是与事实相符的陈述句是真命题,而与事实不符合的陈述句是假命题。
通常用1(或大写字母T)表示真,用0(或大写字母F)表示假。
例1.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并指出其真值。
(1)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5可以被2整除。
(3)2+2=5。
(4)请勿吸烟。
(5)乌鸦是黑色的吗?(6)这个小男孩多勇敢啊!(7)地球外的星球上存在生物。
(8)我正在说谎。
解(1)~(3)是命题,其中(1)是真命题,(2),(3)是假命题。
值得注意的是,像2+2=5这样的数学公式也是一个命题,事实上,一个完整的数学公式与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
离散数学第一章 命题逻辑
1.2 联结词
2、合取 ∧
Proposition Logic 命题逻辑
P∧Q是P和Q的合取, 读做“P与Q”或“P并且Q”。
P 0 0 1 1 Q 0 1 0 1 P ∧Q 0 0 0 1
如: P: 王华的成绩很好。
Q: 王华的品德很好。 P∧Q: 王华的成绩很好并且品德很好。
对,成立,则真值为真,T,1
错,不成立,则真值为假,F,0
断言是一陈述语句。一个命题是一个或真或假而不能 两者都是的断言。如果命题是真, 我们说它的真值为真; 如果命题是假,我们说它的真值是假。
4/5/2014 8:53 PM chapter1 2
1.1 命题及其表示法
【例1 】判定下列各语句是否为命题: (是) (a) 巴黎在法国。 (是) (是) (c) 3+2=5 (d) 别的星球上有生物。 (是) (b) 煤是白色的。 (e) 全体立正。 (f) 明天是否开大会?
从真值表可知P∨Q为真, 当且仅当P或Q至少有一为真。
4/5/2014 8:53 PM chapter1 12
1.2 联结词
Proposition Logic 命题逻辑
“或”字常见的含义有两种: 一种是“可兼或”, 如上
例中的或, 它不排除小王既喜欢唱歌又喜欢跳舞这种情况。
一种是“排斥或”(异或), 例如“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 山, 或轻于鸿毛”中的“或”, 它表示非此即彼, 不可兼得。 运算符∨表示可兼或, 排斥或以后用另一符号表达。 如:(1)小李明天出差去上海或去广州。
所以,“如果P则Q”, “只要P则Q”,只有Q才P”, “仅当Q 则P”都可符号化为P→Q 的形式。
离散数学命题逻辑
Q)
(MQ) P(附加前提)
(2) SR
P
第一章命题逻辑
本题即证:M Q, MS, SR R→Q (3) RS T(2)E (4) S T(1)(3)I (5) MS P (6) M T(4)(5)I (7) (MQ) P (8) MQ T(7)E (9) (MQ)∧(QM) T(8)E (10) QM T(9)E (11) MQ T(10)E (12) Q T(6)(11)E (13) R→Q CP
第一章命题逻辑
请根据下面事实,找出凶手:
1. 清洁工或者秘书谋害了经理。 2. 如果清洁工谋害了经理,则谋害不会发生在午夜前。 3.如果秘书的证词是正确的,则谋害发生在午夜前。 4.如果秘书的证词不正确,则午夜时屋里灯光未灭。 5. 如果清洁工富裕,则他不会谋害经理。 6.经理有钱且清洁工不富裕。 7.午夜时屋里灯灭了。 令A:清洁工谋害了经理。 B:秘书谋害了经理。 C:谋害发生在午夜前。 D:秘书的证词是正确的. E:午夜时屋里灯光灭了。 H:清洁工富裕. G:经理有钱. 命题符号为: A∨B,AC,DC,DE,HA,G∧H,E ?
第一章命题逻辑
例题1-8.2 用命题逻辑推理方法证明下面推理的 有效性: 如果我学习,那么我数学不会不及格。如果我不 热衷于玩朴克,那么我将学习。但是我数学不 及格。因此,我热衷于玩朴克。 解 设 P:我学习。 Q:我数学及格。 R:我热衷于玩朴克。 于是符号化为: P→Q,R→P,Q R
1-8 推理理论
第一章得出一个新 的判断的思维过程。称这些已知的判断为前提。 得到的新的判断为前提的有效结论。 实际上,推理的过程就是证明永真蕴含式的过程, 即令H1,H2,…,Hn是已知的命题公式(前提), 若有 H1∧H2∧....∧Hn C 则称C是H1,H2,…Hn的有效结论,简称结论。
离散数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命题逻辑1.→,前键为真,后键为假才为假;<—>,相同为真,不同为假;2.主析取范式:极小项(m)之和;主合取范式:极大项(M)之积;3.求极小项时,命题变元的肯定为1,否定为0,求极大项时相反;4.求极大极小项时,每个变元或变元的否定只能出现一次,求极小项时变元不够合取真,求极大项时变元不够析取假;5.求范式时,为保证编码不错,命题变元最好按P,Q,R的顺序依次写;6.真值表中值为1的项为极小项,值为0的项为极大项;7.n个变元共有n2个极小项或极大项,这n2为(0~n2-1)刚好为化简完后的主析取加主合取;8.永真式没有主合取范式,永假式没有主析取范式;9.推证蕴含式的方法(=>):真值表法;分析法(假定前键为真推出后键为真,假定前键为假推出后键也为假)10.命题逻辑的推理演算方法:P规则,T规则①真值表法;②直接证法;③归谬法;④附加前提法;第二章谓词逻辑1.一元谓词:谓词只有一个个体,一元谓词描述命题的性质;多元谓词:谓词有n个个体,多元谓词描述个体之间的关系;2.全称量词用蕴含→,存在量词用合取^;3.既有存在又有全称量词时,先消存在量词,再消全称量词;第四章集合1.N,表示自然数集,1,2,3……,不包括0;2.基:集合A中不同元素的个数,|A|;3.幂集:给定集合A,以集合A的所有子集为元素组成的集合,P(A);4.若集合A有n个元素,幂集P(A)有n2个元素,|P(A)|=||2A=n2;5.集合的分划:(等价关系)①每一个分划都是由集合A的几个子集构成的集合;②这几个子集相交为空,相并为全(A);6.集合的分划与覆盖的比较:分划:每个元素均应出现且仅出现一次在子集中;覆盖:只要求每个元素都出现,没有要求只出现一次;第五章关系1.若集合A有m个元素,集合B有n个元素,则笛卡尔A×B的基数2种不同的关系;为mn,A到B上可以定义mn2.若集合A有n个元素,则|A×A|=2n,A上有22n个不同的关系;3.全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空关系的性质:反自反性,反对称性,传递性;全封闭环的性质: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4.前域(domR):所有元素x组成的集合;后域(ranR):所有元素y组成的集合;5.自反闭包:r(R)=RUI;x对称闭包:s(R)=RU1-R;传递闭包:t(R)=RU2R U3R U……6.等价关系: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R满足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则R称为等价关系;7.偏序关系:集合A上的关系R满足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则称R是A上的一个偏序关系;8.covA={<x,y>|x,y属于A,y盖住x};9.极小元:集合A中没有比它更小的元素(若存在可能不唯一);极大元:集合A中没有比它更大的元素(若存在可能不唯一);最小元:比集合A中任何其他元素都小(若存在就一定唯一);最大元:比集合A中任何其他元素都大(若存在就一定唯一);10.前提:B是A的子集上界:A中的某个元素比B中任意元素都大,称这个元素是B的上界(若存在,可能不唯一);下界:A中的某个元素比B中任意元素都小,称这个元素是B的下界(若存在,可能不唯一);上确界:最小的上界(若存在就一定唯一);下确界:最大的下界(若存在就一定唯一);第六章函数2种不同的关系,有m n种不同的函数;1.若|X|=m,|Y|=n,则从X到Y有mn2.在一个有n个元素的集合上,可以有22n种不同的关系,有n n种不同的函数,有n!种不同的双射;3.若|X|=m,|Y|=n,且m<=n,则从X到Y有A m n种不同的单射;4.单射:f:X-Y,对任意x,2x属于X,且1x≠2x,若f(1x)≠f(2x);1满射:f:X-Y,对值域中任意一个元素y在前域中都有一个或多个元素对应;双射:f:X-Y,若f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f是双射;5.复合函数:fºg=g(f(x));6.设函数f:A-B,g:B-C,那么①如果f,g都是单射,则fºg也是单射;②如果f,g都是满射,则fºg也是满射;③如果f,g都是双射,则fºg也是双射;④如果fºg是双射,则f是单射,g是满射;第七章代数系统1.二元运算: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就是2A到A的映射;2. 集合A上可定义的二元运算个数就是从A×A到A上的映射的个数,即从从A×A到A上函数的个数,若|A|=2,则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的个数为2*22=42=16种;3. 判断二元运算的性质方法:①封闭性:运算表内只有所给元素;②交换律:主对角线两边元素对称相等;③幂等律:主对角线上每个元素与所在行列表头元素相同;④有幺元:元素所对应的行和列的元素依次与运算表的行和列相同;⑤有零元:元素所对应的行和列的元素都与该元素相同;4.同态映射:<A,*>,<B,^>,满足f(a*b)=f(a)^f(b),则f为由<A,*>到<B,^>的同态映射;若f是双射,则称为同构;第八章群1.广群的性质:封闭性;半群的性质:封闭性,结合律;含幺半群(独异点):封闭性,结合律,有幺元;群的性质:封闭性,结合律,有幺元,有逆元;2.群没有零元;3.阿贝尔群(交换群):封闭性,结合律,有幺元,有逆元,交换律;4.循环群中幺元不能是生成元;5.任何一个循环群必定是阿贝尔群;第十章格与布尔代数1.格:偏序集合A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有上、下确界;2.格的基本性质:1) 自反性a≤a 对偶: a≥a2) 反对称性a≤b ^ b≥a => a=b对偶:a≥b ^ b≤a => a=b3) 传递性a≤b ^ b≤c => a≤c对偶:a≥b ^ b≥c => a≥c4) 最大下界描述之一a^b≤a 对偶avb≥aA^b≤b 对偶avb≥b5)最大下界描述之二c≤a,c≤b => c≤a^b对偶c≥a,c≥b =>c≥avb6) 结合律a^(b^c)=(a^b)^c对偶av(bvc)=(avb)vc7) 等幂律a^a=a 对偶ava=a8) 吸收律a^(avb)=a 对偶av(a^b)=a9) a≤b <=> a^b=a avb=b10) a≤c,b≤d => a^b≤c^d avb≤cvd11) 保序性b≤c => a^b≤a^c avb≤avc12)分配不等式av(b^c)≤(avb)^(avc)对偶a^(bvc)≥(a^b)v(a^c)13)模不等式a≤c <=>av(b^c)≤(avb)^c3.分配格:满足a^(bvc)=(a^b)v(a^c)和av(b^c)=(avb)^(avc);4.分配格的充要条件:该格没有任何子格与钻石格或五环格同构;5.链格一定是分配格,分配格必定是模格;6.全上界:集合A中的某个元素a大于等于该集合中的任何元素,则称a为格<A,<=>的全上界,记为1;(若存在则唯一)全下界:集合A中的某个元素b小于等于该集合中的任何元素,则称b为格<A,<=>的全下界,记为0;(若存在则唯一)7.有界格:有全上界和全下界的格称为有界格,即有0和1的格;8.补元:在有界格内,如果a^b=0,avb=1,则a和b互为补元;9.有补格:在有界格内,每个元素都至少有一个补元;10.有补分配格(布尔格):既是有补格,又是分配格;11.布尔代数:一个有补分配格称为布尔代数;第十一章图论1.邻接:两点之间有边连接,则点与点邻接;2.关联:两点之间有边连接,则这两点与边关联;3.平凡图:只有一个孤立点构成的图;4.简单图:不含平行边和环的图;5.无向完全图:n个节点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边相连的简单无向图;有向完全图:n个节点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边相连的简单有向图;6.无向完全图有n(n-1)/2条边,有向完全图有n(n-1)条边;7.r-正则图:每个节点度数均为r的图;8.握手定理:节点度数的总和等于边的两倍;9.任何图中,度数为奇数的节点个数必定是偶数个;10.任何有向图中,所有节点入度之和等于所有节点的出度之和;11.每个节点的度数至少为2的图必定包含一条回路;12.可达:对于图中的两个节点v,j v,若存在连接i v到j v的路,则称i vi与v相互可达,也称i v与j v是连通的;在有向图中,若存在i v到j v的j路,则称v到j v可达;i13.强连通:有向图章任意两节点相互可达;单向连通:图中两节点至少有一个方向可达;弱连通:无向图的连通;(弱连通必定是单向连通)14.点割集:删去图中的某些点后所得的子图不连通了,如果删去其他几个点后子图之间仍是连通的,则这些点组成的集合称为点割集;割点:如果一个点构成点割集,即删去图中的一个点后所得子图是不连通的,则该点称为割点;15.关联矩阵:M(G),m是i v与j e关联的次数,节点为行,边为列;ij无向图:点与边无关系关联数为0,有关系为1,有环为2;有向图:点与边无关系关联数为0,有关系起点为1终点为-1,关联矩阵的特点:无向图:①行:每个节点关联的边,即节点的度;②列:每条边关联的节点;有向图:③所有的入度(1)=所有的出度(0);16.邻接矩阵:A(G),a是i v邻接到j v的边的数目,点为行,点为列;ij17.可达矩阵:P(G),至少存在一条回路的矩阵,点为行,点为列;P(G)=A(G)+2A(G)+3A(G)+4A(G)可达矩阵的特点:表明图中任意两节点之间是否至少存在一条路,以及在任何节点上是否存在回路;A(G)中所有数的和:表示图中路径长度为1的通路条数;2A(G)中所有数的和:表示图中路径长度为2的通路条数;3A(G)中所有数的和:表示图中路径长度为3的通路条数;4A(G)中所有数的和:表示图中路径长度为4的通路条数;P(G)中主对角线所有数的和:表示图中的回路条数;18.布尔矩阵:B(G),v到j v有路为1,无路则为0,点为行,点为列;i19.代价矩阵:邻接矩阵元素为1的用权值表示,为0的用无穷大表示,节点自身到自身的权值为0;20.生成树:只访问每个节点一次,经过的节点和边构成的子图;21.构造生成树的两种方法:深度优先;广度优先;深度优先:①选定起始点v;②选择一个与v邻接且未被访问过的节点1v;③从v出发按邻接方向继续访问,当遇到一个节点所1有邻接点均已被访问时,回到该节点的前一个点,再寻求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过一次;广度优先:①选定起始点v;②访问与v邻接的所有节点1v,2v,……,k v,这些作为第一层节点;③在第一层节点中选定一个节点v为起点;1④重复②③,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过一次;22.最小生成树:具有最小权值(T)的生成树;23.构造最小生成树的三种方法:克鲁斯卡尔方法;管梅谷算法;普利姆算法;(1)克鲁斯卡尔方法①将所有权值按从小到大排列;②先画权值最小的边,然后去掉其边值;重新按小到大排序;③再画权值最小的边,若最小的边有几条相同的,选择时要满足不能出现回路,然后去掉其边值;重新按小到大排序;④重复③,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过一次;(2)管梅谷算法(破圈法)①在图中取一回路,去掉回路中最大权值的边得一子图;②在子图中再取一回路,去掉回路中最大权值的边再得一子图;③重复②,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过一次;(3)普利姆算法①在图中任取一点为起点v,连接边值最小的邻接点2v;1②以邻接点v为起点,找到2v邻接的最小边值,如果最小边值2比v邻接的所有边值都小(除已连接的边值),直接连接,否则退回1v,1连接v现在的最小边值(除已连接的边值);1③重复操作,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过一次;24.关键路径例2 求PERT图中各顶点的最早完成时间, 最晚完成时间, 缓冲时间及关键路径.解:最早完成时间TE(v1)=0TE(v2)=max{0+1}=1TE(v3)=max{0+2,1+0}=2TE(v4)=max{0+3,2+2}=4TE(v5)=max{1+3,4+4}=8TE(v6)=max{2+4,8+1}=9TE(v7)=max{1+4,2+4}=6TE(v8)=max{9+1,6+6}=12 最晚完成时间TL(v8)=12TL(v7)=min{12-6}=6TL(v6)=min{12-1}=11TL(v5)=min{11-1}=10TL(v4)=min{10-4}=6TL(v3)=min{6-2,11-4,6-4}=2TL(v2)=min{2-0,10-3,6-4}=2TL(v1)=min{2-1,2-2,6-3}=0 缓冲时间TS(v1)=0-0=0TS(v2)=2-1=1TS(v3)=2-2=0TS(v4)=6-4=2TS(v5=10-8=2TS(v6)=11-9=2TS(v7)=6-6=0TS(v8)=12-12=0关键路径: v1-v3-v7-v825.欧拉路:经过图中每条边一次且仅一次的通路;欧拉回路:经过图中每条边一次且仅一次的回路;欧拉图:具有欧拉回路的图;单向欧拉路:经过有向图中每条边一次且仅一次的单向路;欧拉单向回路:经过有向图中每条边一次且仅一次的单向回路;26.(1)无向图中存在欧拉路的充要条件:①连通图;②有0个或2个奇数度节点;(2)无向图中存在欧拉回路的充要条件:①连通图;②所有节点度数均为偶数;(3)连通有向图含有单向欧拉路的充要条件:①除两个节点外,每个节点入度=出度;②这两个节点中,一个节点的入度比出度多1,另一个节点的入;度比出度少1;(4)连通有向图含有单向欧拉回路的充要条件:图中每个节点的出度=入度;27.哈密顿路:经过图中每个节点一次且仅一次的通路;哈密顿回路:经过图中每个节点一次且仅一次的回路;哈密顿图:具有哈密顿回路的图;28.判定哈密顿图(没有充要条件)必要条件:任意去掉图中n个节点及关联的边后,得到的分图数目小于等于n;充分条件:图中每一对节点的度数之和都大于等于图中的总节点数;29.哈密顿图的应用:安排圆桌会议;方法:将每一个人看做一个节点,将每个人与和他能交流的人连接,找到一条经过每个节点一次且仅一次的回路(哈密顿图),即可;30.平面图:将图形的交叉边进行改造后,不会出现边的交叉,则是平面图;31.面次:面的边界回路长度称为该面的次;32.一个有限平面图,面的次数之和等于其边数的两倍;33.欧拉定理:假设一个连通平面图有v个节点,e条边,r个面,则v-e+r=2;34.判断是平面图的必要条件:(若不满足,就一定不是平面图)设图G是v个节点,e条边的简单连通平面图,若v>=3,则e<=3v-6;35.同胚:对于两个图G1,G2,如果它们是同构的,或者通过反复插入和除去2度节点可以变成同构的图,则称G1,G2是同胚的;36.判断G是平面图的充要条件:图G不含同胚于K3.3或K5的子图;37.二部图:①无向图的节点集合可以划分为两个子集V1,V2;②图中每条边的一个端点在V1,另一个则在V2中;完全二部图:二部图中V1的每个节点都与V2的每个节点邻接;判定无向图G为二部图的充要条件:图中每条回路经过边的条数均为偶数;38.树:具有n个顶点n-1条边的无回路连通无向图;39.节点的层数:从树根到该节点经过的边的条数;40.树高:层数最大的顶点的层数;41.二叉树:①二叉树额基本结构状态有5种;②二叉树内节点的度数只考虑出度,不考虑入度;③二叉树内树叶的节点度数为0,而树内树叶节点度数为1;④二叉树内节点的度数=边的总数(只算出度);握手定理“节点数=边的两倍”是在同时计算入度和出度的时成立;⑤二叉树内节点的总数=边的总数+1;⑥位于二叉树第k层上的节点,最多有12 k个(k>=1);⑦深度为k的二叉树的节点总数最多为k2-1个,最少k个(k>=1);⑧如果有n个叶子,2n个2度节点,则0n=2n+1;42.二叉树的节点遍历方法:先根顺序(DLR);中根顺序(LDR);后根顺序(LRD);43.哈夫曼树:用哈夫曼算法构造的最优二叉树;44.最优二叉树的构造方法:①将给定的权值按从小到大排序;②取两个最小值分支点的左右子树(左小右大),去掉已选的这两个权值,并将这两个最小值加起来作为下一轮排序的权值;③重复②,直达所有权值构造完毕;45.哈夫曼编码:在最优二叉树上,按照左0右1的规则,用0和1代替所有边的权值;每个节点的编码:从根到该节点经过的0和1组成的一排编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定: P↔Q 为真当且仅当 P 与 Q 同时为真或同时 为假。
注:P↔Q 可理解为“Q与P互为充分必要条件”; 它与(P→Q)∧(Q→P)的逻辑关系完全一致。
例 符号化:(1)张伟不是三好学生; 解:记 P:张伟是三好学生。 则: (1) ┐P ; (2) ┐Q . (2) 2 不是有理数 。 Q: 2 是有理数。
第一章
命题逻辑
1.2 联结词
定义2 :设 P , Q 为两个命题。复合命题“ P 与Q” 即“P 并 且Q” 称为 P 与 Q 的合取式,记为 P ∧ Q。符号∧称为合取联 结词。 规定: P ∧ Q为真当且仅当 P 与Q 同时为真。 注:自然语言中 “与”, “和”, “且”, “既.…又…”, “不仅…而 且…”, “虽然…但是…”, “一面…一面…”等联结词都可以符号 化为∧; 但并不是所有的“与”、“和”等都能用联结词∧替代。
例2 考虑来人是华佗,他能治疗关羽的箭伤这 样一个历史事件。 显然,来人如果是华佗为前提,他(=来 人)能治疗关羽的箭伤是结论。 抽象来看:当前提为真时,可以推出结论为真 上述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实例说明了一个共 同的问题:推理问题,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 抽象成数理逻辑语言表达方式: 如果A 蕴涵 B,现又有A,则可以推导出B。
(5) 是原子命题,符号化为T: 张辉和王丽是同学。
第一章
命题逻辑
1.2 联结词
定义3 :设 P , Q 为两个命题 , 复合命题 “ P 或 Q ” 称 为 P 与 Q 的析取式, 记为 P∨Q。符号∨称为析取联结词。 规定: P∨Q 为假当且仅当 P 与 Q 同时为假。 注: 自然语言中的 “或” 联结的两个命题可以具有相容性, 也可以具有排斥性。
第一章
(1)
命题逻辑
吴颖既用功又聪明.
例: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2) 吴颖不仅用功而且聪明. (3) (4) (5) 吴颖虽然聪明,但不用功. 张辉和王丽都是三好学生. 张辉和王丽是同学.
解: (1)、(2)、(3)、(4): 令P:吴颖用功;Q:吴颖聪明, R: 张伟是三好学生;S: 王辉是三好学生. 则符号化分别为: P∧Q; P∧Q; Q∧┐P; R∧S。
表示命题的符号称为命题标识符 如:P、Ai、 [3] 。 一个命题标识符(P)如表示确定的命题,称命题常量。 否则称命题变元(不是命题)。 对命题变元P以特定命题取代,称对P进行指派。
第一章
命题逻辑
1.1 命题及其表示法
例: (1)雪是黑的; (2)张三唱歌并且张三跳舞; (3)全体立正! (4)你会开汽车吗? (5)我正在说谎。 (6)如果天气好,那么我要进城去。 (7)如果地球是方的,那么恐龙现在还活着。 (8)陈胜、吴广起义那天郑州下雨。 (9)大于2的偶数均可分解为两个质数的和(哥德 巴赫猜想)。
解:令P:3+3=6; Q:雪是白色的。则 (1) 到 (4) 的符号化形式分别为: P→Q;┐P→Q; P→┐Q; ┐P→┐Q。 它们的真值分别为:1,1,0,1。 令R:a 能被4整除; S: a能被2整除。 (5) 到 (9) 都可符号化为: R→S, 真值为1。
第一章
命题逻辑
1.2 联结词
第一章
命题逻辑
命题及其表示法 联结词 命题公式与翻译 真值表与等价公式 重言式与蕴含式 其他联结词 对偶与范式 推理理论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教学内容:
命题及表示、联结词、命题公式与翻译、真值 表与等价公式、重言式与蕴涵式、其他联结词、对 偶与范式、推理理论。
第一章
√ √
命题逻辑
例 :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命题
(1) 4是素数。 (2)
5
是无理数 。
√
√ × × ×
(3) 火星上有水。 (4) 2050年元旦是晴天。
(5) π大于 (6) (7)
2
吗?
请不要吸烟! 这朵花真美丽啊!
第一章
命题逻辑
1.2 联结词
联结词是复合命题中重要组成部分 。
定义 1 :设 P 为命题,复合命题“非P ” (即 “P的否定”)称 为 P 的否定式,记为 ┐P 。 符号 ┐称为否定联结词。 规定:┐P为真当且仅当P 为假。
(4)令U:王小红心情愉快;V:王小红唱歌,则符号化为
U↔ V, 真值由具体情况而定。
第一章
(1)
命题逻辑
例 :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2
是有理数是不对的.(2)2是偶素数. (3) 2或4是偶素数.
(4) 如果2是素数,则3也是素数. (5) 2是素数当且仅当3是素数. 解:记 P: 2 T:4是偶数. 是有理数. Q:2是素数. R:2是偶数. S:3是素数.
研究思维的逻辑结构和推理,人们关心的 问题是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逻辑推理 关系?如果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这样一种逻辑 推理关系,那么,具体按照什么方法,在前提 为真的情况下,可以推出结论为真? 下面举二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例1 考虑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我们知道:如果b2-4ac≥0,则方程有实数解。 显然,b2-4ac≥0是前提,方程有实数解是结论 抽象来看:当前提为真时,可以推出结论为真。
则各语句表述为: (1) 非P; (2) Q与R; (3) P或T; (4)如果Q,则S;(5) Q当且仅当S .
第一章
小 结
命题逻辑
否定 :设P是一个命题,P的否定也是一个新命题。(并非) 合取∧ :设P 、Q是命题,P∧Q表示P、Q的合取。(且) 析取∨ :设P、Q是两个命题,P∨Q表示P、Q的析取。(或) 可兼或、不可兼或 条件 → :设P、Q是两个命题,P→Q表示命题若P则Q。 Q是P的必要条件,P是前件,Q是后件。
逻辑学: 研究人的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 学.由于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各有侧重而又分为形 式逻辑、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来研究推理的形式 结构和推理规律的数学学科。这里所指的数学方 法就是引进一套符号体系的方法。所以数理逻辑 又称符号逻辑,它是从量的侧面来研究思维规律 的。 现代数理逻辑可分为逻辑演算、证明论、 公理集合论、递归论和模型论。
离散数学
教材: 左孝凌等编著《离散数学》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习题集:
《离散数学 理论· 分析· 题解》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联系方式
冯志慧 • E-Mail :hafzhh@ • QQ:541161983
考
• 卷面 • 平时 占 70% 占 30%
试
第 一 章 命题逻辑
数据逻辑最早传入中国是 在1920年。当时,作为数理逻 辑奠基人之一的罗素在北京大 学作了五大讲演。在数理逻辑 的讲题下,介绍了他创建的命 题演算和类演算。 ——摘自 宋文坚 “中国数理逻辑八十年”
第一章
注:
命题逻辑
1. 在自然语言中,“如果P, 则Q”这种命题还有其它叙述方式, 比如:“只要P, 就Q”,“ 因为P,所以 Q”, “P仅当Q”, “只有Q才P”,“除非Q才P”, “除非Q,否则非P ”等等, 它们都可符号化为 P→Q。 2. 在数学或其它自然科学中,“如果P,则Q” 往往表达的是前 件P为真,后件Q也为真的推理关系。但在数理逻辑中,作为一 种规定,当 P为假时,无论Q是真是假,P→Q均为真(因考虑 的整个语句)。
2、教学目的及要求:
深刻理解和掌握命题逻辑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方法。
3、教学重点:
命题逻辑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推理方法。
4、教学难点:
推理理论。
第一章
命题逻辑
推理是从前提推出结论。在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活动和人类日 常生活实践中,都离不开推理。推理中的前提和结论都是命题,都 有具体的涵义。从怎样的前提出发,能推出怎样的结论,这是各门 具体科学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数理逻辑研究推理时,一般并不涉及 前提和结论的具体内容,而是研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 种关系的合理性。这里所述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包括形式推理 关系和逻辑推理关系两种,它们分别属于形式语言语法和语义研究 的范畴。(参看前面两命题推理例子) 我们已经知道,逻辑演算是为了研究推理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 形式推理关系而构造的形式语言。逻辑演算作为一个数学系统,需 要有符号,而作为一种形式语言,它必须要有构成语言的符号,即 字母,而且,从便于使用和理解的角度考虑,两者应该尽可能地保 持一致。
伯特兰〃罗素是二十世 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逻辑学家、历史学家, 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 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 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 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 主,
罗素悖论: 把所有集合分为2类,第一类中的集合以其自身为元素,第 二类中的集合不以自身为元素,假令第一类集合所组成的集合为 P,第二类所组成的集合为Q,于是有: P={A∣A↔A} Q={A∣A∉A} 问,Q↔P 还是 Q↔Q? 若Q↔P,那么根据第一类集合的定义,必有Q↔Q,但是Q 中任何集合都有A∉A的性质,因为Q↔Q,所以Q¢Q,引出矛 盾。 若Q↔Q,根据第一类集合的定义,必有Q↔P,而显然 P∩Q=∅,所以Q∉Q,还是矛盾。 这就是著名的“罗素悖论”。罗素悖论还有一些较为通俗 的版本,如理发师悖论等。
第一章
命题逻辑
1.1 命题及其表示法
逻辑成为一门科言学中, 命题是指一个判断(陈述)的语义(实际表达 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定义并观察的现 象。命题不是指判断(陈述)本身,而是指所 表达的语义。当相异判断(陈述)具有相同语 义的时候,他们表达相同的命题。
第一章命Biblioteka 逻辑1.1 命题及其表示法
日常中使用的语言称自然语言。 具有单一、明确的含义——目标语言。 其基本元素是具有判断内容的陈述句——命题。 无所谓真假的语句(感叹、祈使、疑问)不能构成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