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8《乘加、乘减》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8《乘加、乘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8《乘加、乘减》主要讲述了利用乘法口诀计算简单的乘加和乘减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加和乘减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对于新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对于乘加和乘减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加和乘减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主动探究乘加和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乘加和乘减的图片、口诀卡片等。
2.学具:小棒、计数器等。
3.练习题:针对乘加和乘减的计算方法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动物园的图片,其中有3组2只小鸟,问一共有多少只小鸟?让学生尝试用乘法口诀解答。
呈现(10分钟)1.教师讲解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乘加和乘减的含义。
2.利用口诀卡片,让学生熟记乘加和乘减的口诀。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道乘加或乘减的题目,利用学具进行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巩固(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乘加和乘减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拓展(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加和乘减的口诀进行解答。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乘加和乘减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主要包括乘法口诀的学习和应用。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乘法运算,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乘法知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乘法运算与加减法运算有所不同,需要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此外,学生可能对乘法运算的抽象概念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实际操作来帮助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乘法运算的抽象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问答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加减法运算,引出乘法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新课:通过情境教学,讲解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掌握乘法口诀。
3.课堂练习:通过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用力以后》说课稿
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用力以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用力以后》是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力对物体的影响,以及用力以后物体的变化。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
同时,教材还设计了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力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亲身感受力的作用,从而加深对力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观察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亲身感受力的作用。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作用实例,如拉弹簧玩具,引发学生对力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力的概念,通过示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3.观察与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实验,亲身感受力的作用。
例如,让学生用手挤压海绵,观察海绵的形状变化;让学生扔纸飞机,观察纸飞机的运动状态变化。
4.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力的理解。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八.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主动观察、实验、讨论和交流。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和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乘法运算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乘法口诀的记忆、乘法的应用以及乘法算式的判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乘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地背诵乘法口诀,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能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乘法口诀的记忆,乘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乘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乘法口诀表、图片、实物等。
2.学具:练习本、文具、小组合作学习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乘法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幅水果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水果,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组有3个水果,一共需要几个水果?让学生尝试用乘法来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忆。
同时,通过讲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乘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案——巩固认字知识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案——巩固认字知识。
我们会通过一些生动的图片来引导学生们进行识字练习,例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小龙人贺岁版》等等。
我们会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联想到字的拼写和意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练习,如把左边的字和右边的字配对、认出图片中的字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视觉、听觉及手到综合接收信息,从而更加容易地理解和学习。
我们会通过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方式来进行阅读训练。
例如,老师会给学生们一篇小短文,并请他们快速阅读,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让他们回答一些与文中内容相关的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语文内容,并在回答问题中加深对拼音和字义的印象。
除了这些直接的教学方法之外,我们还会通过一些小游戏、课外阅读、课后作业等方式来进行巩固训练。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出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字谜游戏,比如“关关雎鸠”、“赤壁怀古”等,让学生们通过猜字谜来巩固他们的认字知识。
在课外,我们也可以鼓励家长给孩子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以加深学生们对文字的认知。
而在课后作业中,我们会让学生们通过拼音、偏旁部首等练习来巩固字义,以及通过默写汉字来更好地背诵和记忆生字和熟词。
本次教学将会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巩固认字知识,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重点是希望学生们
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不断以趣味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和语言能力,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总复习》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总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总复习,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时间和分数等数学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整个上册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第三单元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时间和分数的运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第三单元的基本知识点,能够熟练地进行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计量单位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三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
2.教学难点:时间和分数的运算,以及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动画等,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采用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入数的运算、计量单位等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知识点讲解:针对时间和分数的运算,进行详细的讲解,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4.巩固练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3《复习(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3《复习(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3《复习(第1课时)》主要是对前两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等。
本节课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等基本知识点,但部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等基本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的实际应用。
2.难点: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将要复习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等基本知识点。
2.呈现(10分钟)通过出示一些实际情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例如,展示一幅购物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物品的价格、数量以及需要支付的金额。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活动。
例如,每组发放一些虚拟的货币,让学生进行购物活动,练习计算总价、找零等。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等方面的内容。
5.拓展(5分钟)出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知道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表象,为后续乘法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他们对乘法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观察来建立。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物和图形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乘法。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观察中体验乘法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和提供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体验乘法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合作交流法: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实物、图形、计算器等教具,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出乘法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乘法(一)》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乘法是一个新的运算概念,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
学生可能对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进行乘法运算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实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请问一共有几个种子?”引导学生思考,引出乘法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如“2乘以3等于6”,并解释乘法的意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计算过程。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练习。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难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经验。
学生可以相互提问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如“如果小明的妈妈买了4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种子,请问一共有几个种子?”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8课《练习六》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8课《练习六》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六》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材中包含了多种练习形式,如口算、笔算、应用题等,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加减法,但对一些复杂的问题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运用。
2.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加减法。
2.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练习题,包括口算、笔算、应用题等。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计时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价格标签,发现加减法的应用。
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练习题,包括口算、笔算和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加减法游戏,如“算术接力赛”、“加减法拼图”等。
每组轮流进行,计时器记录时间。
游戏结束后,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组练习题进行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总结解题规律。
5.拓展(10分钟)设计一道有一定难度的应用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第1课时)》教案(终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第1课时)》教案(终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第1课时)》主要是对前两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包括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数的顺序等。
这些知识点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数的顺序等基本知识,但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出现错误。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数的顺序等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法运算的熟练运用。
2.比较大小、数的顺序的实际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练习题,用于操练和巩固。
3.准备奖励物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数的顺序等基本知识。
例如,展示一幅水果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水果的个数,并比较大小。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数的顺序等。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一组学生负责计算购物金额,另一组学生负责比较商品价格的大小。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快速回答。
题目包括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数的顺序等。
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奖励。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金额,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大小等。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认识厘米》说课稿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认识厘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厘米》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学生长度概念和测量技能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能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正确地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表述。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长度概念,比如知道物体有长有短,能够用眼睛估计物体的长度。
但是,学生对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还没有认识,也不知道如何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
因此,本节课需要从基础入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厘米,学会测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能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正确地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表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体验到测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能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正确地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表述。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能够将厘米的概念与实际测量结合起来,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厘米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测量。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测量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厘米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测量的重要性,引入厘米的概念。
2.认识厘米:让学生观察厘米尺,了解厘米的划分,理解厘米的概念。
3.实践操作: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体验测量过程。
4.交流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测量结果,交流测量心得。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认识厘米的过程,强调测量的重要性。
苏教版丨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要点知识+精选练习
三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SJ 二年级上册我们之前学过加法,算一算下面的算式:3+3=6 1+1=2 5+5=106+6=12 8+8=16 2+2=4几个几相加11个3只1个2只3个3只3个2只2个2只只?4个3只兔有多少只?怎样计算?鸡有多少只呢?2+2+2=6(只)3个2相加得6,兔有6只。
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鸡有12只。
P20试一试)认识乘法2?台P21试一试)P22想想做做)(4)个(5)朵每堆摆加法算式:3+3+3+3 = 12加法算式:+4+4 = 12::3×4=12 或4×3=123. 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
4×4=16 5×6=30 6×5=30 4. 2乘6写作2×6,6乘2写作 6 ×2。
小试牛刀1.看图填一填。
(1)2 2 2 2 2 10(5 )个(2)相加得(10)小试牛刀1.看图填一填。
(1)2 2 2 2 2 10(5 )个(2)相加得(10)(2)4 4 4 12(3 )个(4)相加得(12)2.(1)(5 )个(3)相加。
加法算式:_3_+3_+_3+_3+_3=_15__乘法算式:5或33 15 5 15︙︙︙各部分名称:(乘数) (乘数) (积)(2)(4 )个(5)相加。
加法算式:_5_+5_+5_+_5=_20___乘法算式:4或55 20 4 20︙︙︙各部分名称:( 乘数) (乘数) ( 积)3 6乘法算式: 3 66 2乘法算式: 6 2归纳总结: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成乘法的方法是:“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夯实基础(教材P23练习四)2.2+2+2+2=82 4 8 4 2 83.3 55 5 5 153 5 5 35 33 3 3 3 3 155 3 3 5发现略。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加、乘减》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加、乘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加、乘减》主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实际应用,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和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例题讲解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教学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教具、实物等。
学具:练习本、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引导学生思考,引出乘加、乘减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并用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乘加、乘减的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进行计算。
如“小明有2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加深对乘加、乘减的理解。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加、乘减》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加、乘减》教案(学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加、乘减》主要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单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乘加、乘减运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乘加、乘减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如何将乘加、乘减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规律。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物,总结乘加、乘减的规律。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乘加、乘减的理解。
4.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课件。
2.实物:准备相关实物,如玩具、水果等。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如小猴子和熊猫分水果。
引导学生观察故事情境,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2. 呈现(10分钟)展示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如小猴子摘了3个桃子,每个桃子分给2只小鸟,一共分给了几只小鸟?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如用玩具或者水果进行实际的乘加、乘减操作。
让学生观察、思考,总结乘加、乘减的规律。
4. 巩固(10分钟)呈现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五》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五》教案(学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五》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节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此外,学生间的学习差异较大,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既要激发优秀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关注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如进位、退位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其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练习题,包括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题、进位退位题以及一些实际应用题。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3.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题,引导学生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例如:35 + 27 =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进位退位运算等。
同时,通过教学课件展示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6课《5的乘法口诀》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6课《5的乘法口诀》教案一. 教材分析《5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5的乘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4的乘法口诀,对于乘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
但是,对于5的乘法口诀,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5的乘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5的乘法口诀。
2.能够运用口诀计算5的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3.练习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
4.分组讨论的道具或者卡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5的乘法运算,如51=5,52=10等,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什么规律可以记住这些运算结果呢?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5的乘法口诀,如51=5,52=10,5*3=15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规律。
学生可以发现,5的乘法口诀就是5的倍数的排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5的乘法口诀:5的倍数依次排列。
操练(10分钟)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每组选择几个5的乘法运算,运用口诀计算结果。
学生可以互相检查和纠正。
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5的乘法运算,让学生运用口诀计算结果。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表内乘法》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乘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加减法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对乘法还没有接触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接触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乘法的意义和基本运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实例讲解: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乘法的运算方法。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应用。
可以通过图示和的形式,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应用。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进行。
对于学生的练习情况,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是否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案——学习识字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案——学习识字。
李老师和学生一起看图识字。
在课堂上,李老师展示了一些生动的图片,并让学生猜测图片上的字。
例如,展示了一个草地上的小球,学生们猜测这个字可能是“球”。
同时,李老师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字形、结构等来判断字义。
例如,引导学生通过“口”、“目”、“耳”等字形来认识相关的汉字。
接着,李老师让学生学习辨形识字。
她向学生展示一些类似、相近的汉字,并通过比较、分析它们的线条、结构等特点来辨认它们的区别。
例如,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日”、“曰”、“口”等字形的不同,来区分它们的意义。
李老师还介绍了结构识字的方法。
她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合体字,并让学生通过拆分、组合它们的部分来认识它们的构造和意义。
例如,引导学生通过拆分“门”、“木”、“日”等部首来认识相关的合体字。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能力。
她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的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识字效果。
例如,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操作活动来巩固所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来加强识字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课程的教学,不仅教会学生们如何识字,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兴趣。
在课程中,学生们
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技巧,还拓展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果。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正是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途径。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4《复习(第2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4《复习(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4《复习(第2课时)》主要是对第三单元中的内容进行复习。
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乘法、乘法的应用、认识除法、除法的应用以及简单的分数。
本节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第三单元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第三单元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三单元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乘除法的实际应用,分数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法、实例分析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第三单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乘除法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5.分数的复习:重点讲解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分数的运算等,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相关知识。
6.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复习第一课时姓名:
复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在复习中可采用填空、接力赛,分角色和表演背诵等方法来进行检查。
2、复习本单元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进一步巩固对偏旁部首的认识。
★3、复习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4、区别形近字、同音字,能根据它们的字形,字义的不同分别组词。
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提示每课中易错的生字。
第5课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绿替难)说说像“喜滋滋”一样结构的词语。
第6课一株紫丁香(浓除深)
第7课有趣的发现(较存容究)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
二、复习音序查字法
1.看拼音写词
nán wàng xiāo chú nóng lǜ lín jū tóng nián shēn yè( ) ( ) ( ) ( ) ( ) ( ) zhī yè rú guǒ bǐ jiào cún zài tián yě kùn nán ( ) ( ) ( ) ( ) ( ) ( ) róng yì yán jiū fǎn fù xiāng bàn yǒu qù dáěr wén ( ) ( ) ( ) ( ) ( ) ( ) 2.复习、指导音序查字法的一般步骤:(语文书第50页)
A、找出生字相对应的大写字母(音序)
B、在字典的音节索引表中,找出相应的音节。
C、根据音节后的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出所需的生字。
3.写出下面小写字母的相应大写字母。
i( ) m( ) h( ) o( ) r( )
l( ) n( ) y( ) q( ) p( )
三、课堂作业
1、、比一比,组词。
极()郊()体()怀()望()存()级()较()休()坏()忘()在()2、多音字组词。
背 bēi()教 jiāo()乐()倒()bèi() jiào()()()3、选字填空
1)、我把房屋整()好了。
(里理)
2)、小强()在南京。
(住注)
3)、今天我要去()妈家。
(故姑)
4)、事()总在不断变化。
(务物)
4、把成语补充完整。
冰()雪()风()草()温()知()雨()天()()()渠成()熟蒂()
四、课后作业
1、归纳“ABB”式词语,读一读。
2、抄写本单元易错的生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巩固本单元生字词语,通过默写归纳学生易错的生字,强化训练。
2.通过练习巩固上节课的各种练习形式。
复习过程:
一、默写本单元的词语。
二、反馈上节课的作业。
1、指名背诵课文。
(5、6课)
2、出示“ABB”式归纳的词语。
读一读,记一记。
三、课堂练习
1.读拼音,填空。
lǜ tóng wàng xiāng ()色()年()记()水
考()()事一()无边()信shēn kuài wén
()夜土()新()
()出()乐()学
2.口头练习。
(1)把不是一类的词用“——”画出来。
并说明原因。
A、大雁企鹅鸭子黄鹂原因:
B、蚂蚁蝈蝈蝴蝶蝌蚪原因:
C、羊牛猪猴原因:
D、猫狼兔狗原因:
(2)在说法正确的句子后打钩。
A、“师”和“帮”的部首是一样的。
()
B、夏天热,冬天凉,秋天冷,春天暖。
()
C、昆虫的翅膀与自然环境有关。
()
D、“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意思是“我读了很多遍”。
()
3.反馈板演情况。
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积雪很厚,终年不化。
这里的动物主要有企鹅和海鸥,它们都胖乎乎的,十分耐寒,企鹅一点儿也不怕人,非常讨人喜欢。
(1)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
(2)在这一节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
(3)这节写在寒冷的南极,动物主要有()和()
(4)“终年不化”中“终”的意思是( )
四、课堂作业1、写出下列声母相对应的大写字母。
X( ) q( ) w( ) e( ) r( ) t( ) y( ) u( ) p( )
a( ) s ( ) d ( )f( ) g( ) h( ) j( ) k( ) l ( ) z ( )c ( ) b( ) n( ) m( )
3、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再组词。
心氵辶木讠()()()()()()()()()()
阝犭忄钅
()()()()()()()()()()4、把下面的词语整理成完整通顺的句子,再加上标点符号。
(1)学校今天去你去不整理:
(2)老师故事我们给上课讲整理:
(3)一只会唱歌这蝈蝈的是整理:
五、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
对照默写中出错的生字练习书写。
2、复习第四单元课文,自己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