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示范专业评审标准
重点专科评审标准
重点专科评审标准一、引言。
重点专科评审标准是指对于某一特定领域或专业的评审标准,它是对于该领域或专业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重点专科评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科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重点专科评审标准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二、重点专科评审标准的内涵。
重点专科评审标准是对于某一特定领域或专业的学科建设、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它主要包括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科建设方面,评审标准应包括学科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目标、学科建设规划、学科建设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在科研创新方面,评审标准应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团队、科研平台等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质量方面,评审标准应包括教学管理、教学成果、教学改革、教学实验等方面的内容。
在师资队伍方面,评审标准应包括师资队伍结构、师资队伍素质、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生培养方面,评审标准应包括学生培养目标、学生培养质量、学生培养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三、重点专科评审标准的制定原则。
重点专科评审标准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公正、客观、全面的原则。
科学是指评审标准应基于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公正是指评审标准应公正、公平、公开,不偏不倚地对待各个专科。
客观是指评审标准应客观、客观、客观,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全面是指评审标准应全面、全面、全面,覆盖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四、重点专科评审标准的执行机制。
重点专科评审标准的执行应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机制。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评审标准制定机制,确保评审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应建立健全的评审标准执行机制,确保评审标准的公正、公平、公开。
再次,应建立健全的评审标准监督机制,确保评审标准的客观、客观、客观。
优秀学院评比细则
优秀学院评比细则
评比细则是用来评定学院优秀的标准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比细则:
1. 教学质量:评估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学历和学术背景、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等。
2. 科研成果:评估学院的科研活动和成果,包括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论文的发表情况、专利和技术转化等。
3. 学生发展:评估学院对学生的培养和关爱程度,包括学生的就业率、学术成绩、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等。
4. 社会贡献:评估学院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包括服务社会的活动和项目、与企业的合作、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
5. 学术声誉:评估学院在学术界和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声誉,包括学院的排名和评价、专业认证和学术会议的举办等。
6. 专业设置:评估学院的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包括专业的前沿性、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和专业间的协调性等。
7. 学院管理:评估学院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包括学院的领导层和管理团队、决策和执行能力、学院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等。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评比细则,具体的评比细则可以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和评比目的进行调整和制定。
评比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细则给学院打分,或者将这些细则转化为具体的评估指标进行评估。
第 1 页共 1 页。
示范校评估标准
示范校评估标准一、背景介绍示范校评估是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评估和监督,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均衡发展。
本文将介绍示范校评估的标准和指标,以便学校能够全面了解评估的内容和要求。
二、评估标准1. 教育目标与发展规划评估学校是否制定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发展规划,并能够有效地实施和落实。
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2. 教学质量评估学校的教学质量,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学习成果等。
还要评估学校是否有有效的教学评估机制,并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师资队伍建设评估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包括教师的学历、教育背景、教学经验等。
还要评估学校是否有完善的教师培训计划和职业发展机制。
4. 学生发展与管理评估学校对学生的发展和管理情况,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竞赛成绩、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等。
还要评估学校是否有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措施。
5. 教育资源配置评估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包括教学设施、教材教具、信息技术等。
还要评估学校是否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6. 家校合作与社会服务评估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情况,包括家长参预学校活动的程度、家校合作的机制等。
还要评估学校是否能够积极参预社会服务,为社区和社会做出贡献。
三、评估指标1.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否明确,是否与教育目标和发展规划相一致。
2. 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否达到要求,是否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4. 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能够全面发展。
5. 学校的师资队伍是否稳定,是否有高素质的教师。
6. 学校是否有完善的教师培训计划和职业发展机制。
7. 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否有效,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培养。
8. 学校的教育资源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9. 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是否良好,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国家级一流专业验收标准
国家级一流专业验收标准国家级一流专业验收标准是指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达到国家一流专业水平的一项评估标准。
这些标准作为评估的依据,对专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生成果等等。
下面是一些关于国家级一流专业验收标准的参考内容。
1. 师资力量:国家级一流专业应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拥有一定数量的教授、副教授和高级职称的教师。
师资队伍应具备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能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2. 教学质量:国家级一流专业的教学应该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方法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科研水平:国家级一流专业的教师应积极从事学术研究,具有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
专业科研水平应达到一定标准,包括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等。
4. 学生成果:国家级一流专业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学金、科研成果等荣誉,并具有高就业率和良好的就业质量。
专业应该能够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5. 教学资源:国家级一流专业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等。
教学资源应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并配备先进的设备和工具。
6. 团队协作:国家级一流专业的教师应当强调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教师之间应互相支持、协作,并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相互借鉴。
7. 社会影响力:国家级一流专业应该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一定贡献。
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级一流专业验收标准是对高等学校专业进行评估的一项标准。
该标准综合考察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生成果、教学资源、团队协作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情况,以确定专业是否达到国家一流专业水平。
这些参考内容为高等学校和专业提供了指导,有助于提高专业水平、培养优秀人才。
郑州地方高校市级重点(示范)专业、重点实验室评定工作
郑州地方高校市级重点(示范)专业、重点实验室评定工作(一)行使依据1.《郑州地方高校2006-2010年“三重”建设规划的通知》(郑教高〔2005〕74号)2.《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郑州地方高校市级重点专业示范专业评审标准(试行)的通知》(郑教高〔2005〕66号)3.《郑州地方高校重点专业、示范专业评审标准(试行)》(郑教高〔2005〕66号)4.《郑州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郑教高〔2001〕6号)(二)行使程序及业务流程图郑州地方高校市级重点(示范)专业、实验室每两年评定一次,根据教育局有关文件的要求,具体申报、评审、评定流程如下:1.申报各地方高校参考《郑州地方高校市级重点专业示范专业评审标准》和《郑州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及评审办法》,结合本校实际,研究确定申报市级重点专业、示范专业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并依据有关建设标准,认真撰写自评材料。
2. 材料受理高教处对各高校上报的材料进行登记、分类、审核,制作年度《郑州地方高校申报重点专业、示范专业、重点实验室汇总表》。
3.确定评审方案确定评审日程安排和评审专家组成。
4.实地评审评审程序如下:(1)评审组组长讲话,安排评审工作。
(2)学校领导汇报。
简要汇报学校重点(示范)专业、实验室建设情况。
(3)各专业(系)做好专业、实验室书面汇报材料,包括专业定位、专业特色、质量建设措施、师资队伍情况、招生就业情况等(不再听取汇报)。
(4)专家分头查阅相关资料、听课、实地查看、学生问卷、召开教师座谈会等,以多种形式进行实地考察。
(5)专家组汇总审议情况,做出评审结论,并报市教育局审定。
5. 结果公示市教育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研究确定市级重点专业、示范专业、重点实验室,并公示。
郑州地方高校市级重点(示范)专业、重点实验室评审工作流程图(三)管理事项运行时使用的格式文本1.《郑州地方高校重点专业、示范专业评审标准(试行)》2.《郑州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四)管理事项运行时工作记录《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年市级重点(示范)专业、重点实验室评审结果的通知》(五)本处室业务、本处室与其他处室业务的衔接方式与办公室的工作衔接方式:起草相关工作和通知,按程序交办公室审核。
国家级一流专业验收标准
国家级一流专业验收标准国家级一流专业验收标准是评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依据。
下面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以指导国家级一流专业验收的实施。
1. 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学科专业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和前瞻性;- 教学资源的丰富度和先进性,包括教学团队、实验设备、教材教辅等;- 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 学生学习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包括学术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养等。
2. 科研能力评估标准:- 科研队伍的实力和潜力,包括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批准和成果产出等;- 学术论文数量和影响力,包括SCI/SSCI收录论文、核心期刊论文等指标;- 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情况,包括专利授权、产业化转化、科技成果转让等。
3. 社会服务与影响力评估标准:- 专业对社会需求的反应度和服务能力,包括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社会服务项目等;- 专业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包括学术影响力、社会评价等; - 产学研合作和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有效性,包括与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的合作项目和成果;-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包括国际合作项目、交流学者等。
4. 专业发展规划与管理评估标准:- 专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专业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专业发展经费的投入与管理情况;- 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评价,包括招生管理、班级管理、学生就业等指标。
以上是关于国家级一流专业验收标准的一些参考内容。
根据这些标准,高校可以对各个学科专业进行综合评估,评定其是否符合国家级一流专业的要求。
通过持续的评估和提升,可以推动学科专业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科专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这些参考内容也指导高校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以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江苏省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标准.doc
江苏省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标准一、编制说明1、“十五”期间,从2003年起,历时三年,全省共评定了337个中职、30个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
“十一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实施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工程,全省重点建设500个中职、80个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
2、《标准》是在2002年省教育厅颁发的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标准》、(苏教职[2002]11号文件)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标准》体现了新形势的要求,融入了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简化了部分指标,增加了专业文化建设、特色与创新等内容,增设了核心指标等,力求体现标准的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
《标准》注意了处理规范与特色的关系,既全面落实办学基本要求,又促进专业特色与创新的彰显;注意了处理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注意了处理评审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二、申报省级示范专业必备条件1、申报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1)申报专业在校学生不少于240人,或不少于6个班;有两届以上毕业生;未来几年社会对该专业人才有相对稳定的需求。
(2)申报专业专任专业教师(含专业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不少于8人,专任专业教师本科达标率85%以上,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50%。
(3)申报专业实验实习设备总值一产、三产专业不低于100万,二产专业不低于200万。
三、示范专业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说明1、“示范专业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分为5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中标有★为核心指标,共10个。
2、三级指标的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级。
A级、C级指标体系有明确表述;B级部分有明确表述,未明确表示的,介于A级与C级中间即为B级;不达C级即为D级。
A、B、C、D级的得分系数分别为:0.9、0.7、0.5、0。
3、综合评定达到优秀的必备条件:核心指标“★”中A≥8;非核心指标中C≤4,D=0。
4、由专家组集体研究认定具有专业特色或创新的专业,加8分。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评审标准
师人数≥的教师人数≥
分)分)
统的岗位实际业务训练;的岗位实际业务培训;分)
不少于
完备;分)理;理。
极性高;性较高;
果评价高;文等成果评价较高;
定位准确;
校的知名度;
开始实行(
注:(一)重点专业标准:原则上每项不低于B级标准,且总分达到80分以上, 择优审定。
(二)示范专业标准:原则上每项不低于B级标准,重点项目(加★项)须达到A级标准,且总分不低于90分,择优审定。
(三)为便于掌握专业建设全面情况,达不到B级标准的,在B级分值下酌情给分。
福建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评审标准
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评审标准(试行)说明:1、本指标体系共10个一级指标、40个二级指标,其中,14个关键指标。
138个观测点。
2、表中打☆的为关键指标。
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推荐书推荐院校举办单位推荐地区填表日期福建省教育厅制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发改委二○○七年十月填写要求一、请依据申报院校的评审,如实填写各项。
二、请按推荐书下发格式填写,原则上不加页。
三、推荐书封面“编号”栏由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填写。
四、本推荐书请用A4纸打印,10月24日前一式15份上报。
1. 推荐院校基本情况1若同时使用两个以上院校名的请一并填写2指院校独立设置具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3指院校成为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前的办学基础,例如学校合并升格前的一所或多所学校名称4请具体说明学生类型5仅指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的专业教师6以每年9月份各省教育行政(或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公布数据为准7以每年9月份各省教育行政(或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上报教育部数据为准8 指社会上有与该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9 包括学费总收入、财政预算内总拔款和各项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的总和10 请填写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的各项目名称111名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满1个月为1个人月,实习半个月算0.5个人月,照此计算121名企业员工在学校培训1天为1个人日13 按专业分页填写,一个专业一页,编号依次为“专业(1)、(2)……”14 指单价≥5万元的设备本表填写的时间范围为2006-2007学年度2. 示范性院校建设方案要点15 按专业分页填写,一个专业一页,编号依次为“专业(1)、(2)……”,可不概述专业群建设内容4. 建设经费预算16请在“来源”后明确写出具体单位名称5. 院校举办方承诺。
特色专业评审标准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评审标准
说明:
1.双师素质是指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1)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
(2)近三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生产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三年主持(或主要参加)2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4)近三年主持(或主要参加)2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市内同类院校居先进水平。
2.兼职教师是指学校正式聘任的,已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
学任务的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3.累积通过率是指考试通过学生/应届全部学生的比率。
4.专业技能通过对学生的现场考核和检查实践作业等进行分析、评价。
评审结论标准:
本方案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中核心指标9项(表中黑体字部分),一般指标6项。
验收标准给出了B级要求,明显高于B级为A级,明显低于B级为C级。
结论标准:
院级特色专业评审合格,准予授牌要求达到:A+B=15,其中核心指标要求A ≥6。
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教职成〔2017〕19号)及《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
结合学院“十四五”建设(2021—2023)三年指标,经过调研论证,特制定我院专业建设标准。
一、专业建设的目的及意义专业建设是技工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工作,是校企合作的平台,是工学结合的实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研究与改革、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水平代表了学院的教育水平,反映了学院的实力,体现着学院的特色。
只有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重点工作,才能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专业特色,提升学院的办学实力。
二、专业建设的内容专业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1.确定培养目标按照技工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专业建设改革的依据,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具体工作有:(1)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和就业岗位(群);(2)进行就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完成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态度要求分析;(3)根据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态度要求分析,按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完成专业培养目标设计。
专业设置评议条件
专业设置评议条件
一、高校按规定设立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或在现有专家组织中增加相应职能),对本校2023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拟招生专业进行评议。
新增专业的支撑材料要完整,学校新增新设专业应提供人才需求报告、专业设置论证报告及人才培养方案,相关信息要在学校官方网站进行公示。
二、对专业层次进行严格把控,本科院校原则上不新增专科专业。
三、从专业数量上进行总体把控,院校新增同层次专业,应保持开设专业总量相对稳定。
四、新增专业点数一次不宜过多,建议不超过6个。
五、在普通高职大规模扩招背景下,原则上不新增“脱产”办学形式。
1。
工学院产教融合示范专业评选标准【模板】
工学院产教融合示范专业评选标准【模板】___产教融合示范专业评选标准评选标准如下:1.培养方案产教融合特色明显。
该方案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具有实施性的企业培养计划,并实行校内人才培养方案和校外协同式企业培养计划一体化模式。
(评分占比15%)2.产教融合型课程实施情况良好。
该专业的课程目标由行业企业产业教授、工匠大师、兼职教师共同制订,设计了课程内容,并参与人才培养、学生创新训练等环节。
(评分占比15%)3.产教融合型实验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该专业通过引企进校、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行业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园区与学校共建共享学生实实训、创业就业、教师科技创新“三合一”实践基地,学生受益面广。
(评分占比15%)4.产教融合教学资源建设成效突出。
该专业共同建设产教融合型课程,编写产教融合特色教材,共建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共同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学生受益面广。
(评分占比15%)5.产教融合教研、科研项目对接成效显著。
该专业申报教学研究项目、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横向课题立项数与到账经费,获得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等产出明显。
(评分占比15%)6.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成效突出。
该专业聘请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或实务课程兼职教师,培育满足需求、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评分占比15%)7.产教融合特色明显,人才培养质量高。
该专业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培养目标对接产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高。
(评分占比10%)附件1-2:___产教融合优秀人才培养方案(2019级)评选标准评选标准如下:1.按照“9775”模式制(修)订培养方案。
该方案由90%的教师参与,调研了7家典型企业和7家同类高校,还有5位校外企业专家参与制修订或论证,使人才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
(评分占比20%)2.培养方案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制定。
制定了具体可实施的企业培养计划,实行校内人才培养方案和校外协同式企业培养计划一体化模式。
学科评估标准
学科评估标准
学科评估是指对学科内涵、结构、特色和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科学、客观的评价,以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学科评估标准是评估学科质量的依据和指导,对于促进学科建设和提高学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科评估标准需要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科学性是指评估标准需要基于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客观性是指评估标准需要客观公正,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其次,学科评估标准需要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
全面性是指评估标准需要覆盖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科内涵、结构、特色、师资队伍、科研成果、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
系统性是指评估标准需要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能够全面反映学科建设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
再次,学科评估标准需要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针对性是指评估标准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具体设计,能够有效地反映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
灵活性是指评估标准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能够适应学科建设的不同需求和变化。
最后,学科评估标准需要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
导向性是指评估标准需要对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起到指导作用,能够促进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激励性是指评估标准需要能够激励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科建设者不断提高学科水平和质量。
总之,学科评估标准是评估学科质量的重要依据,需要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灵活性、导向性和激励性。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才能有效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学院示范专业评审标准
2.有1门校级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1);
3.有1名以上专业教师获得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或2名以上专业教师获得省级以上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以上奖项(1)。
3.教学团队
(14分)
3-1专业负责人
(5分)
3-1-1基本条件★
(3分)
1.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副教授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5年以上(2);
3.有健全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实训开出率100%,实训基地平均利用率70%以上(1)。
4-1-2校外实训实习基地★(4分)
1.有不少于8个、合作协议满3年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3);
2.有健全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1)。
4-2信息资源
(5分)
4-2-1专业图书
(2分)
生均图书8册以上,并有计划地逐年增加,每年新购专业图书生均0.5册以上,订阅专业期刊在10种以上,图书流通率高。
6-2-4社会声誉
(2分)
1.在校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90%以上(1);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90%以上(1)。
6-3社会服务
(5分)
6-3-1技术服务
(3分)
参与行业企业技术项目研发与服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3-2资源共享
(2分)
利用本专业的设施、设备、师资等资源,承担本地区行业部门或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2.教师教学水平高,课堂教学规范、高效(1);
3.有完善的教学质量诊改体系,并运行良好(1)。
5-1-2顶岗实习管理★(4分)
1.有健全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机制和配套措施,执行有力,运行规范有效(2);
示范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1:
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一、本“指标体系”按照导向性、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最能反映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建设水平和特色的主要项目编制而成。
对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设施条件、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服务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适用于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的评审。
二、本“指标体系”设有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
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在实际评审时,注重二者相结合。
整个指标体系按100分计算,以分值大小体现权重。
评分标准中分A、B、C 三等(部分为综合评定),达到A等的指标得满分,B等的指标按满分的80%计,C等得分在60%以下直至零分。
三、除条目中有明确时效说明外,评审时效一律为评审前三学年。
四、自评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材料堆砌和编造材料。
学校填写《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申报表》,按《通知》要求申报。
同时,将有关证明材料准备好,按三级指标条目装档案袋,并附有本条目自评结果概述和证明材料目录。
五、本指标体系的解释权在吉林省教育厅。
吉林省教育厅二○一一年十一月。
专创融合示范专业认定条件
专创融合示范专业认定条件引言:专创融合示范专业的认定条件是为了推动专业领域的创新与融合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竞争力。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专创融合示范专业认定的条件和要求。
一、专业课程设置专创融合示范专业应具备开设相关创新和融合课程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跨学科融合课程、实践创新课程等。
这些课程应具有前沿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专创融合示范专业应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教师,以及具备创新和融合能力的导师。
师资队伍应注重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提高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
三、教学资源建设专创融合示范专业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设施、实践基地等。
这些教学资源应与专业的创新和融合要求相匹配,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和创新环境。
四、学生培养模式专创融合示范专业应建立灵活多样的学生培养模式,包括创新创业实践、专业实训等。
学生应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创新成果与成就专创融合示范专业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专业认定时,学生的创新成果和成就将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六、社会影响力专创融合示范专业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包括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和实践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
专业认定时,将综合考量专业的社会影响力,评估专业的贡献和发展潜力。
结论:专创融合示范专业的认定条件是为了推动专业的创新和融合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竞争力。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建设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创新成果和提高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促进专创融合示范专业的发展。
高职特色专业评审标准
4-2学生素质与就业质量
毕业生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80%以上;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数学建模比赛、发明创新大赛等比赛中获得过省级(含)以上奖励;80%以上的毕业生在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工作,起薪较高,且较稳定。
6
4-3社会服务
能够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的需要,积极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年培训人数不少于专业在校生人数;面向行业企业需要主动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与咨询项目,并取得实际效果;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假期或双休日)为行业企业和社区提供服务、咨询每人每年累计不少于40学时。
10
2-4教学改革成果与应用
近三年年以来承担的省级(含)以上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不少于1项,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不少于5篇,承担的省级(含)以上教改项目不少于1项;有国家级精品课或省级精品课1门;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教改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取得成效。
10
3.教学条件与利用
18
3-1教学
团队
团队知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团队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35%以上,具有行业企业经历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获职业资格证书或教师系列以外职称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兼职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30%以上;团队带头人是本专业的专家(高级职称),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行业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在本行业企业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7
3-3教学经费
用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改等专项建设的经费充足,近五年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0%。
4
4.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教科研水平
(2分)
1.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并结题,或有3篇以上论文公开发表(1);
2.主持或参与技术研发或技术服务并获得市级以上奖项,或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奖项,或市级专业带头人(1)。
3-2专业教师
(9分)
3-2-1数量结构★
(4分)
1.专任专业教师数与本专业在籍学生数比不低于1:29(2);
2.专任专业教师本科以上学历90%,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高级职称3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专任专业教师的90%以上(1);
3.兼职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比例30%以上,均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4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1)。
4-2-1数字化教学资源(3分)
1.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积极研发和引进数字化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源,本专业主干课程至少有5门配有数字化教学资源(2);
2.数字化教学资源普遍进课程、进课堂,利用率高、成效显著(1)。
5.教学实施
(14分)
5-1常规管理
(7分)
5-1-1课堂教学管理
(3分)
1.专业(群)有健全的教学管理组织和制度,教学管理规范、有序(1);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示范专业评审标准
专业名称:评审人: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审标准
得分
1.专业开发
(20分)
1-1专业定位
(8分)
1-1-1专业调研论证★(4分)
1.专业设置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关注社会发展和服务民生(2);
2.形成了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机制,建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与评价委员会,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定期开展市场和毕业生跟踪调研及相关论证活动,形成科学的调研报告,调研成果在人才培养中充分体现(2)。
1.专业建设规划及调整符合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求(1);
2.本专业建设在学校专业发展规划中地位凸显,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1);
3.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有效指导、充分反映本专业分期建设目标的实施和达成情况(1)。
1-2-2专业拓展★
(3分)
针对行业、产业的变化,依托本专业形成不少于2个专业组成的专业群(链)。
3.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有效衔接(1)。
2-2课程管理
(9分)
2-2-1课程实施
(2分)
1.有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1);
2.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0.5);
3.教学进程安排科学有序,教学资源配置合理高效(0.5)。
2-2-2教材选用与开发★(4分)
2.课程建设
(17分)
2-1课程体系
(8分)
2-1-1人才培养方案★(4分)
1.根据国家和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本专业调研成果,贯彻高职人才培养要求,按年级制定实施性专业教学标准,执行中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滚动修订,审批严格规范(1);
2.按照高职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合理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学时比例,并有效实施(1);
1-1-2岗位能力分析★(4分)
1.建立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团队,对相应职业岗位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形成岗位能力分析报告(2);
2.分析成果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效转化,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基本要求中充分体现(2)。
1-2专业发展
(6分)
1-2-1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3分)
1-3专业文化
(4分)
1-3-1环境文化
(2分)
有充分反映职业教育特征、本专业特点和行业企业要求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和专业吸引力的专业环境及其文化陈设,形成全时空的环境育人良好氛围。
1-3-2理念文化
(2分)
有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本专业特质、可传承发展的办学理念、育人特色和教风学风等,并在课程教学、学生管理、社团活动中有机渗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育人熏陶作用,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3.有健全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实训开出率100%,实训基地平均利用率70%以上(1)。
4-1-2校外实训实习基地★(4分)
1.有不少于8个、合作协议满3年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3);
2.有健全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1)。
4-2信息资源
(5分)
4-2-1专业图书
(2分)
生均图书8册以上,并有计划地逐年增加,每年新购专业图书生均0.5册以上,订阅专业期刊在10种以上,图书流通率高。
2.本专业学生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1)。
6-2-3就业与创业★
(4分)
1.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对口就业率70%以上,当年度劳动合同签订率80%以上(2);
2.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起薪较高,就业满意度较高(1);
3.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本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项目,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多,事迹汇编入册(1)。
6-2-1双证率★
(3分)
1.毕业生95%以上取得本专业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70%以上获得本专业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2);
2.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相关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取证率80%以上(1)。
6-2-2竞赛与成绩
(3分)
1.开展校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本专业学生参赛率100%(2);
4.有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0.5)。
4.教学设施
(13分)
4-1实训基地
(8分)
4-1-1校内实训基地★(4分)
1.设施设备先进,数量和工位与办学规模相适应,具备实践教学、职业资格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能,建有真实(仿真)环境的教学工场,建成本专业大类的省级以上实训基地(2);
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7000元以上(1);
3.自主开发1门以上或参与开发2门以上校本专业课程(1);
4.能够依托教学实践与技术应用中心,结合本专业特点,构建并有效开展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机制(1)。
2-1-2课程标准★
(4分)
1.规范执行国家和省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养目标达成度高(2);
2.规范执行国家和省已有的专业课程标准,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其它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有机渗透技能大赛标准,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1);
总分
5-2教学改革
(7分)
5-2-1教学模式改革★(4分)
1.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高职人才成长规律,推行教学做一体,注重工学结合,实现知行合一,强化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1);
2.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灵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的利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1);
3.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科学多元的评价方式(1);
1.有完善的教材选用和开发制度,并严格执行(1);
2.公共课统一使用国规教材,专业课、实践课按要求使用国规教材,使用率60%以上(2);
3.根据行业、产业的发展以及专业特点,联合行业企业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积极开发活页讲义、学习手册、多媒体课件和校本教材等教学资源(1)。
2-2-3精品资源共享课(3分)
6-2-4社会声誉
(2分)
1.在校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90%以上(1);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90%以上(1)。
6-3社会服务
(5分)
6-3-1技术服务
(3分)
参与行业企业技术项目研发与服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3-2资源共享
(2分)
利用本专业的设施、设备、师资等资源,承担本地区行业部门或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4.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1)。
5-2-2教学管理创新
(3分)
1.二级质量管理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使用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手段(1);
2.适应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需求,整合专业教育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全时空开放(1);
3.围绕教学项目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技术服务等,组成2个以上的教师工作团队,形成教师合作发展机制(1)。
2.教师教学水平高,课堂教学规范、高效(1);
3.有完善的教学质量诊改体系,并运行良好(1)。
5-1-2顶岗实习管理★(4分)
1.有健全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机制和配套措施,执行有力,运行规范有效(2);
2.顶岗实习专业对口,工作学习内容科学合理(1);
3.全面落实学生顶岗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学生能按时获得合理的实习报酬,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满意度较高(1)。
3-2-2能力素质
(2分)
1.为人师表,从严治教,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意识强,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1);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具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0.5);
3.除专业负责人外,有教师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或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或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奖项,或60%以上教师有论文公开发表(0.5)。
6.质量效益
(22分)
6-1办学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