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分类讲解(二) 咏物诗
古典诗词分类赏析之咏物诗
代表诗人有骆宾王、贺知章、杜甫、李贺、王安石、王冕、 于谦、陆游、郑燮等,代表作品有《咏梅》《咏鹅》《竹 石》《马诗》《梅花》《严郑公宅同咏竹》等等。
二、基本特征
意象特征:梅、兰、竹、菊、松、荷、芳草等所咏 之物。 表达技巧:托物言志、正面描写、侧面衬托、象征、 比喻、拟人、对比等 语言风格:慷慨悲壮、凄婉感伤。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1)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诗人 是如何表现的? ⑵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 也”,请简要分析此诗的 “余味”所在。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 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 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 涯。“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言 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 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充 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 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 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 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 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唐诗三百首中咏物诗
唐诗三百首中咏物诗一、原文:《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衍生注释:“碧玉”在这里是用来形容柳树像一位经过精心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女。
“丝绦”指的是柳树细长而柔软的枝条,就像绿色的丝带一样。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主要是对柳树细致的描绘。
情感方面,诗人表达出对柳树以及春天勃勃生机的喜爱之情。
表现手法十分巧妙,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把柳树当成一位精心打扮过的美女,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给柳树赋予了生命和人的形象。
“万条垂下绿丝绦”则进一步描写出柳树枝条茂密鲜嫩的样子。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展开丰富的联想,在疑问中巧妙回答,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极其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催生柳叶的动态美感。
这种比喻新奇又贴切,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创造力。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贺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为人旷达不羁,晚年更加放诞,自号“四明狂客”。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通俗,既有着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又有着率真情感的自然流露。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春天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去郊游,看到河边一排排柳树随风飘舞,特别像古时候的美女翩翩起舞。
这时候你就可以说:“你们看那柳树,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啊,就好像一群温婉的女子在展示着自己的身姿呢。
”例子二:在公园里陪着小朋友玩耍,小朋友看到柳树细嫩的叶子,好奇地问这叶子咋长得这么好看。
你就可以跟他说:“这呀,就像唐朝诗人贺知章说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春风这个神奇的小剪刀把它们修剪得这么好看呢。
”例子三:学校组织画画比赛,主题是春天之美。
有个同学画了一幅柳树成荫的画,画面中柳树垂下的枝条嫩绿嫩绿的。
这时候你可以点评说:“这幅画完美诠释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妙意境呢,柳树画得可逼真了。
”。
中国古诗词分类
中国古诗词分类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诗歌鉴赏咏物诗
咏物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类型,通常是以描写自然景物、动植物、器物等为主要内容,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象征手法,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以下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鉴赏:
**咏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以蝉为题材,通过对蝉的形态和声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赞美。
首句“垂緌饮清露”描绘了蝉的外形和食性,蝉的触须像帽带一样垂下,吸吮着甘甜的露水,展示了蝉的清雅和高洁。
次句“流响出疏桐”则描绘了蝉鸣的声音,在稀疏的梧桐之上,不时传来蝉清远的声音,表现了蝉的声音之美和传播的广泛。
后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诗人的情感抒发和哲理思考。
蝉虽然身处高处,但其声音却能够远扬,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吹送,而是因为蝉本身具备了高洁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高洁品质的追求和赞美,认为只有具备了高洁品质和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中获得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整首诗以蝉为媒介,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质和卓越才能的追求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感悟。
这种以物喻人、以景抒情的诗歌形式,正是咏物诗所独有的艺术魅力。
诗歌按内容分类
诗歌按内容分类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讽喻诗等。
(一)怀古诗、咏史诗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例如: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例如: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例如: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四)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古诗词鉴赏(咏物诗)
答:许多事故往往出于人人自 以为安全而失去警惕的时候。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柳 (曾巩 )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 反复无常的小人
• 找出特点:抓住所咏物的形态、色泽、特征、
生长环境,分析物的外在特点。
• 联系背景:把物的特征和作者的生平、遭遇
或者时代背景联系起来。
• 物志契合: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揣摩
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比兴、象征、反衬、拟
人、对比
鉴赏思路 写了什么物
有什么特点
(表现手法) 寄托的情感
答:对比。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
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 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思路总结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 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表现手法的高妙。
三点注意:
1、不能对象外之意牵强附会,胡乱 猜测,一定要结合事物的特征以及 作者的具体身世处境来分析。 2、同一事物在不同诗人的笔下 会有不同的寓意,应细加区别。 3、一些咏物诗表达上存在多义性。
答题技巧总结:
• 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 象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 点,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 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 • 模式: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 么感情。
咏物诗
咏物诗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诗歌。
一、物人融合
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出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自己本人的状况。
被“咏”之“物”,常常会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
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
①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
②或寄寓美好的愿望。
③或包涵生活的哲理。
④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二、全唐咏物诗
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
其中:
①初唐504首。
②盛唐746首。
③中唐1455首。
④晚唐3556首。
三、著名咏物诗
在中国历史上,著名咏物诗作很多,如:
①骆宾王(唐)《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②王冕miǎn(元)《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③王安石(宋)《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古诗分类讲解(二) 咏物诗
古诗分类鉴赏(二)咏物诗一、概念阐释:咏物诗是指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二、咏物诗的特点:1、从描写对象上看,咏物诗中往往只有一个主体对象,并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
2、从表达手法上来说,常常采用象征或以物喻人的方式。
三、咏物诗常见的类别及相关的主题(一)咏物抒怀类:这类诗歌所吟咏的物象往往是诗人自己的化身或是与世人有某种相似。
1、借助赞美诗歌中物象的高尚品格,表达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追求。
例如: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歌首句,告诫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
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
“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
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
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
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露湿秋香满池岸”,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
“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
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
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
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
“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这首诗歌中的“菊”,实际上是诗人自我写照,表达了诗人清高自守,不图高官厚禄,不慕荣华富贵的高尚品格。
(教师版)古诗题材分类之咏物言志诗怀古诗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言志诗【知识梳理】一、概念:指的是诗人不能直接表露出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的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寓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这类诗歌从题目上看,多以所咏之物为诗句,如虞世南的《蝉》,罗隐的《蜂》《雪》,齐己的《早梅》,黄巢的《题菊花》等。
二、思想主题:①借物言情,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②托物言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③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三、物象的分类:1、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还有梅、菊、竹、松等在诗歌中都有气节品质之类的特定含义.解读这类诗歌,可以根据这些物象的特定含义来推测诗人所要表达的情志.2、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如流水,除表时光流逝之外,还可以赋予它其他的理想品格。
解读这类诗歌,就只能根据事物的特征来合理判断。
四、技巧点拨:咏物诗鉴赏思路,可按以下三步进行。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思考写什么事物,事物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事物形象,展示事物特征的方法主要有:A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B 从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形、色、声、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侧面烘托——环境等】(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知人论世,由物及人,由实到虚(作者的情志)】(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附:常见意象的思想感情、文化意义.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
古典诗歌分类-咏物诗.ppt
• ①以物象Leabharlann 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 形似——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等
[曲尽其妙]
• 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
[不滞于物]
• 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
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 常用手法:
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烘托
借谢残菊、荷的衰残的过去,总会迎来橙黄橘
绿时,鼓励朋友人生的不如意总是会过去,乐
观向上,努力不懈就迎来人生中大有作为的黄 金阶段。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 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 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所处环境 — 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自身特点 — 不与群芳争春,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 作者处境 — 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所言之志 — 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 情操和即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手法分析 — 托物言志,环境烘托。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 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 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 神品格。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 后佳作渐多。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 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 篇。 分类:纯咏物和咏物抒怀
古典诗歌鉴赏之咏物诗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复习 咏 物 诗
概念
所谓咏物诗, 所谓咏物诗,就是那些以大自然中 的景物、器物、 的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 歌咏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 歌咏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 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类型
一、描摹情态类 二、托物言志类
言志: 言志: 通过描绘葡萄生 长状态和需要人 多加呵护培育, 多加呵护培育, 表达自己仕途困 顿,渴望有人援 引的心情。 引的心情。
杨 花 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 百花长恨风吹落,惟有杨花独爱风。 百花长恨风吹落,惟有杨花独爱风。 本诗中的杨花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⑴本诗中的杨花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⑵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本诗艺术手法运用上的特色。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 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背景: 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写
给好朋友张署的。 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 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 贬阳山县, 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 被贬。 被贬。元和五年二人遇 赦同赴江陵待命。 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 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 友共勉。 友共勉。
杂乱攀附,需要照顾。 杂乱攀附,需要照顾。
若欲满盘堆马乳, 若欲满盘堆马乳, 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 莫辞添竹引龙须。 添竹
多加竹条, 多加竹条, 多扶持 扩大修缮
要想结出丰 硕的果实。 硕的果实。 小结: 小结:希望种葡萄 之人能对这株葡萄 多加培育, 多加培育,让它结 出丰硕果实。 出丰硕果实。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诗歌的分类
按内容可分为咏物诗、羁旅诗、送别诗、咏古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闺怨诗、贬谪诗等。
咏物诗:一般先描写物,然后议论抒怀,寄托诗人的情怀志向。
常见写法: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人。
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送别诗:表现离愁别绪,或留恋、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感情、有惆怅期望等,感情色彩比较惆怅悲凉,但也有乐观豁达的送别佳句。
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羁旅诗:主要表现旅人的旅途寂寞愁思与艰辛,以及在外漂泊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咏古诗:写景或叙事,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及对于古人、事件的评论。
常用的写法是借古讽今,或曲折的表现自己对现实的关注。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牧《泊秦淮》、《赤壁怀古》;山水诗:主要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大自然的美丽;或者作者对景物的赞美喜爱之情;寄情山水的悠闲自得;青春易逝的伤感等。
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抒情。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田园诗:主要描写农村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
一般富有生活情调,风格清新、自然、质朴。
主题一般表现田园的悠闲;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质朴感情;隐逸生活的情趣。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边塞诗:常见表现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思念念家之情。
或者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陆游的《渔家傲》闺怨诗:以女性为主人公,表现闺中女子的生活、闲愁、孤独寂寞。
闺中思人。
以描写、抒情为主。
写法有渲染、抑扬等。
如温庭筠的《望江南》。
贬谪诗:内容以仕途失意的苦闷,抑郁为主。
或贬谪途中羁旅愁思。
或得到重用的期盼,跻身仕途的渴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咏物言志诗鉴赏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咏物言志诗鉴赏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
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一、基本特点1、标题:直接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2、形似:用形象语言描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多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3、神似:借物抒怀,表达理想、志向、情怀。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4、分类(1)描摹情态类这类诗歌诗人往往满怀喜悦之情对事物的形、神、意进行描摹,字里行间往往洋溢着诗人的喜爱。
(2)托物言志类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3)咏物抒怀类在咏物类诗歌中,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俯拾即是。
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4)以物喻人类这类咏物诗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
(5)托物言理类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
在理学兴盛的宋代,写这种类型诗歌的人最多。
4、写作技巧(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2)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3)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比喻、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二、鉴赏方法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一)注意“三读”1、读标题咏物诗以动植物名称作为标题,如《蝉》(李商隐)、林逋《山园小梅》、《鹧鸪》(郑谷)、《金钱花》(罗隐)、《石灰吟》(于谦)、《小松》(杜荀鹤)。
从标题中我们明确了作者所描述的对象,理解作者所选取的事物的特性和寓意。
我们将古诗简单分为五类: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抒怀诗
我们将古诗简单分为五类: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抒怀诗。
一、写景诗(山水田园诗)的鉴赏首先,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这类诗的特点,也就是说,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其次,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全诗色彩丰富,诗情活泼,意象飞动,表面看好似单纯写景、叙事,可实则抒发了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再次,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从高考的角度看,选作鉴赏材料的古诗词,以山水田园小诗为最多。
以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诗歌见课本第五册)具体加以说明。
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写了一幅农村田园风俗画。
诗中写农村自然风光,有近景,有远景。
近景远景交融,田园风和日丽。
这和诗人的心境,完全和谐一致。
诗人把自己的仕途生涯,比喻为“误落尘网中”,把官场比作“樊笼”,把家园比作“旧林”、“故渊”,把自己喻为“羁鸟”、“池鱼”。
始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继申“鸟恋旧林”、“鱼思故渊”,一再倾诉了对家园的热爱与想念;前谓“误落尘网”,后说“久在樊笼”,则一再倾诉了对官场的憎恨和厌倦。
而今“虚室余闲”、“复返自然”,正是如愿以偿,精神上获得最大安慰。
诗人说自己归园田是“守拙”,这是针对官场的投机取巧而言,其实是守本性。
田园景物的明净祥和、门庭居室的虚静安闲是因诗人有一颗不慕荣利、淡泊宁静的心才体会到的。
诗中的“开荒南野际”,已表明诗人“聊为陇亩民”新生活的开始。
可以说“复得自然”的欢愉是这首诗的主题,也是诗人所有田园诗的基调。
二、咏物诗的鉴赏古人对咏物诗有一个说法,叫做“不即不离”。
也就是说,即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描摹上,但又要切合所咏之物(形似),写出物的特点、神韵、品格(神似、曲尽其妙)。
高二唐诗宋词鉴赏专题——咏物诗
高二唐诗宋词鉴赏专题——咏物诗一、知识积累(一)概念介绍: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1.常描写的景物:菊、竹、梅、柳、蝉2.特点归纳:(1)咏物。
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3.常用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区别:托物言志强调的是作者的主观感情,象征重在客观意义,事物本身具有这样的本质,如草、白杨两者本身具有坚强、高大)、联想、比喻、(以物喻人)拟人、双关、衬托、对比。
4.解题步骤归纳①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②A物的这些特点与人的哪些品质相似?B物与诗人自身经历、所处社会环境有哪些相似之处?或者与社会中哪些人哪些事物相似。
C诗人借此物要抒什么感情,言什么志向?(二)分类简析:咏物诗可分为纯咏物的和借物抒怀的两大类。
1.纯咏物直接描写物象,表达对此事物具有的品质的赞美(希望能具有这种崇高的志向,高洁的品格)或者批判。
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诗通过赞美“竹石”立足破岩,备受风霜雨露的磨难,依旧顽强地生存着,隐寓诗人不媚权贵,不流世俗,洁身自好品质。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贺诗是纯粹的咏柳,通过比喻,曾诗也是写春柳,表面上看,是讽刺柳条得意轻狂,柳絮不自量力,实质上抒发作者对那些得势便忘乎所以妄图一手遮天的权贵的厌恨之情,是借物喻人,咏物刺世,咏物抒怀。
2.咏物抒怀诗还可分为下列数种:①托物言志。
唐诗分类咏物诗
唐诗分类咏物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衍生注释:- “碧玉”:这里有两层意思,既指年轻美貌的女子,将柳树比喻成美人,又和下文中那翠绿鲜嫩的柳叶相呼应。
- “丝绦”:本义是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用来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描绘的就是柳树在春天的美好姿态。
情感是对春天柳树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神奇创造力的赞叹。
在表现手法上极为巧妙,一开篇就把柳树比作一位精心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女,“碧玉妆成一树高”,这拟人手法让柳树瞬间活灵活现。
而“万条垂下绿丝绦”又生动描绘出柳枝轻柔细密的样子。
后两句更是充满奇思妙想,把春风想象成剪刀来裁剪出那些细细的柳叶,这种新奇的比喻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灵动之感,同时也从侧面赞美了春风是大自然的伟大创造者,造就这样美丽的柳景。
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他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性格豁达,为人豪爽,他的诗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童真童趣,他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这也能体现出他狂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运用片段:例子一:在学校组织的春游中,大家看到小河边婀娜多姿的柳树,此时,小李得意地说:“看这柳树,就如同贺知章诗里写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嫩柳多像一位盛装打扮的佳人啊!”大家都纷纷点头赞同,对眼前的柳景有了一种诗意的感知。
例子二:在绘画课上,老师让大家画春天的景色。
小王在画柳树的时候,怎么都觉得差点意思。
突然他想起贺知章的诗,于是在旁边写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顿时,这幅画仿佛被注入了灵魂,旁边的同学看到都惊叹这诗句与画的完美结合。
例子三:公园里举办诗词朗诵会,主题是咏叹春天的事物。
小张登上台,朗诵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加上这美妙绝伦的诗歌,让现场的观众仿佛看到了春风裁剪柳叶的生动画面,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
咏物诗唐诗
咏物诗唐诗
1、《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4、《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古典诗词分类赏析之咏物诗24页PPT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分类鉴赏(二)咏物诗
一、概念阐释:咏物诗是指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二、咏物诗的特点:
1、从描写对象上看,咏物诗中往往只有一个主体对象,并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
2、从表达手法上来说,常常采用象征或以物喻人的方式。
三、咏物诗常见的类别及相关的主题(一)咏物抒怀类:这类诗歌所吟咏的物象往往是诗人自己的化身或是与世人有某种相似。
1、借助赞美诗歌中物象的高尚品格,表达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追求。
例如: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歌首句,告诫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
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
“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
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
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
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露湿秋香满池岸”,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
“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
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
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
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
“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这首诗歌中的“菊”,实际上是诗人自我写照,表达了诗人清高自守,不图高官厚禄,不慕荣华富贵的高尚品格。
2、以诗歌所咏之物自喻,反映自己不幸的遭遇,表达自己的感慨、愤懑或理想愿望。
例如: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高蟾:晚唐河朔人。
本为寒士,屡试不第。
本诗是他再次落第后写给高侍郎的。
永崇:唐时长安的坊名。
芙蓉:荷花。
前两句说,碧桃、红杏靠着甘露滋润、太阳煦照开出娇艳的花。
"天上"、"日边"象征中第者地位陡然上升,"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和露种"、"倚云栽"比喻这些人凭恃靠山,特获宠遇。
三、四句转过来写他自己,说江上的芙蓉却不具备这些优越条件,只能在秋风中迟迟地绽放,但它自甘冷清,既不怨天尤人,更不肯趋炎附势。
(二)托物言志类: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生活的理想,或者批判丑恶的现象,或表达作者的观点。
例如:
1、画眉鸟王安石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歌托物言志。
以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2、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歌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四、理解咏物诗的一般方法
1、首先要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因为这是诗人议论、抒情的出发点。
2、把物象的特点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把物象的环境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把物象的遭遇或发生的变化与诗人的经历联系在一起。
总之,咏物诗中的物常常象征人或暗喻人,明写物实写人,要把物当成人来理解。
五、咏物诗常见的主题
1、表达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
2、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愤慨之情或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
3、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或远离尘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或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讽刺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