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一些思考 新

合集下载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解读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解读

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一、世界科技中心的五次转移(一中国 (以唐宋为例1表现:从秦汉开始,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古代世界的科技中心。

唐宋时期的科技成就发展到顶峰. 如隋唐时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宋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天文历法的高度成就 (唐僧一行《大衍历》及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沈括与《梦溪笔谈》等。

2.思考:为什么在唐宋时期产生领先于世界的辉煌科技成就 ?经济繁荣、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相对稳定 (如贞观之治等 ; 统治者开明的文化政策; 科学教育的发展;民族交流;中外文化交流;战争的客观促进 (如火药的发明、使用等。

(二意大利 (15~17世纪1表现 :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哥白尼创立的“太阳中心说”开始了天文学革命,意大利科学家伽俐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 证实其正确性, 他注重实验和实践, 被视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捍卫、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宇宙是无限的” ,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 意大利一度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2.思考:(1为什么意大利会成为世界近代科技的第一个中心 ?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原有的文化基础。

(2为什么“东方的科技成果却造就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或“这一时期,东西方科技发展有何区别 ? 为什么? ”差异:中国:古典科技的总结。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原因:经济:中国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受阻碍等。

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

政治: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西欧反封建斗争开展 (如宗教改革。

文化思想:中国文化专制、学术沉闷。

西欧思想解放、实验科学的产生。

对外:中国闭关锁国。

西欧积极扩张、积极吸收外来文化 (如中国三大发明。

(三英国 (17~19世纪中1.表现:培根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为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牛顿独立地建立了微积分学. 奠定了变量数学的基础, 其牛顿力学体系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概括和综合;电磁学方面,吉尔伯特发表《论磁学》、法拉第用实验证明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建立系统的电磁学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波义耳把实验方法引入化学. 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 道尔顿建立了科学的原子论; 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 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 达尔文确立了进化论。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述,此单元是“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中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的相关内容。

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对此单元的学习,理解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最强烈、最执着的愿望与追求;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明确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作为九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将“建设富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题,指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此单元通过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此单元围绕改革开放与创新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强国意识并践行创新理念。

三、单元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对于改革开放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认识有限,大部分学生不会将今天的生活放进历史中去观察和比较。

因此,帮助学生回顾近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了解改革开放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和机遇,明确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显得尤为必要。

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学生生活感受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取得成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从而增强学生支持祖国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杜威五步法

杜威五步法

杜威“思维五步法”新探刘新科杜威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革新家。

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猛进、知识倍增的局势,他反对专以积累知识为教育目的;认为“科学”日益增加。

若不讲方法,而专以积累知识为教育目的,则不免挂一漏万,徒劳无功。

殆无疑义”。

他提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灵敏、缜密而透彻的思维习惯,把知识当作思维训练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当作根本目的,从而形成了他的思维训练的教学思想。

“思维五步法”就是体现他的这一教学思想的重要方法。

对于这一方法,我国哲学界和教育学界一直是众说纷纭,毁誉并陈,遂使这一方法成为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

在此,笔者不揣浅陋,依据杜威提出这一方法的原著——《思维与教学》[1],对这一方法的哲学基础、具体内容及评价,谈一点看法,以求教于教育史学界的师长及同仁。

一大凡一种有影响的教育、教学思想,除了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反映一定阶级和时代的需要之外,还有其一定的哲学、心理学基础。

在这方面。

杜威尤显很突出。

国外有学者说:“从智者派学者以来,没有一个人象杜威那样,把哲学和教育学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杜威“思维五步法”是有其哲学基础的。

在论述这一哲学基础时,杜威先提出了一个“实在思维”的概念。

这一概念是相对于旧的形式逻辑而言的。

他赞同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对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的批判,认为这种逻辑“充其量不过是教授既知事物的逻辑”,它有三个特点:一是“超然于思想者的态度、欲望或意愿之外”;二是“永恒不变”;三是“不管事实背景”。

例如“凡人皆有死。

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必死”,这种三段论的思维形式只能让人利用已知的知识去论证已知的知识,只能挫抑研究精神.束缚人心,但它不能越出传统的学习范围,因而不能适应发现新事物,新真理,彻底探索自然秘密的时代要求。

而“实在思维”具有与此相反的三个特点:一是它要“依靠思想者的习惯、态度和思想准备”;二是“发展变化的”;三是“要参照着背景”,“它本来是从思维本身以外的不安定的情境而发生的”。

科技与伦理思考题

科技与伦理思考题

1、科学技术是价值中立的吗?为什么?一方面,一些人认为,科学追求的是纯粹真理,客观性是科学的生命。

在进行科学观察、试验、概括、推理、评价与验证的过程中,必须撇开主体的目的、利益、需要、兴趣、情感、欲望等主观偏好,以如实反映对象的客观本质和规律为唯一目的。

因此,科学活动本身,它所取得的任何一项具体成果,本身不是价值,而且也不涉及到或意味着“好”、“坏”之类价值,而是价值上“中立”或“无涉”的。

另一方面,科学绝不只是一种客观的知识体系,尤其不是一种脱离社会和人文价值环境的知识体系,因为它同时还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它是由作为价值载体的人来实现的实践活动,因而又具有“价值非中立性”。

人们搜集事实,是为了理解或认识这个世界;人们加工处理事实,是试图找到其所面临的问题的答案;人们尝试依据科学改造或改变世界,是希望能够生存和生活得更好。

因此,任何真正的、生机勃勃的科学,必然是符合人类主体需要的,必然是具有价值意义的。

科学研究对象本身,总是包含、渗透、负荷着人的价值因素。

正是由于科学活动、科学对象是服从于人的价值目的,特别是改造世界之需要的,因此科学体系之中就渗透着价值和价值判断因素,科学陈述内蕴着一定的价值意蕴,负荷着一定的价值要求。

2、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有何作用?积极作用:1.科学技术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造福人类,达到道德进步的有力武器。

2.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改变了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和道德舆论,有利于培养人的崇高道德精神。

3.科学技术对个人的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4.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伦理学的发展的作用。

消极作用:科学技术在推动道德进步的同时,对道德的负面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

它在冲刷了那些与时代发展已经不相适应的腐朽落后伦理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同时,也冲击着那些仍然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仍在发挥着重要社会协调和约束作用的伦理道德,削弱和挑战着它们对现有社会秩序的维系作用。

世界科技、经济中心的转移及留给我们的思考

世界科技、经济中心的转移及留给我们的思考

世界科技、经济中心的转移及留给我们的思考翻开世界科技成果发现、发明、创造和应用的历史史册,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世界的科技中心发生过多次转移,从古代的中国到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直到今天的美国。

对科学中心转移现象进行系统的定量化研究的第一位学者,是日本的科学史家汤浅光朝,他得出的结论是,“从意大利到美国,科学中心已经发生了四次转移,每个国家的平均兴隆时期约为100年”。

“科学兴隆时期比起每一个国家的历史要短得多”,每次科技中心的转移都引起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每一次转移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反映了科教和社会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关系,反映了科技是生产力的论断。

分析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历程,可以看到很多规律性的现象,从中得到十分有益的启示。

也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政治经济条件,有可能使中国成为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的新中心之一,进一步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之一。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摆在我们政府、科教界和企业家面前的一系列的迫切课题。

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才能使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

一、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1.古老的中国曾经是古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中心中国、巴比伦、埃及和印度被人们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中国是唯一保持完整文化传统的国家。

如果说奴隶社会的科学文化高峰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那么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高峰则在中国。

由于中国以农业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使得从公元前3世纪,即秦汉开始,古代世界的科教中心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在中国;从秦汉直到中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有过一段科教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一个顶峰,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中的三大发明是在唐宋。

中国“农、医、天、算”四大实用科学成就为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

古代的中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

如研究预报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张衡;研究历法和圆周率的祖冲之;著有,《梦溪笔谈》,对天文、律历和医药部有很多研究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著有(水经注),研究治水的郦道元和对天文观测和编制新历很有成就的一行和尚。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第一节教育研究课题问题的来源选题是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研究的方向,二是要选择所要研究的问题。

选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研究应采取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课题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具体研究项目,课题不仅是一个名称,它还体现了研究的范围、对象和内容。

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它至少符合三个方面要求:1、问题的前提必须正确。

例如“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这个问题.2、问题的答案必须存在,可以预测的。

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能纳入到科学知识体系中加以研究。

例如对“中学阶段学习不良学生的研究”,从对“学习不良学生”的定义看,主要是指由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学习上出现不良表现的学生,对它的研究主要是进行心理策略的探索研究,因此,可以利用现有的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作为它的研究理论依据。

3.问题应当是具体的,有明确的界定,而不应当模糊不清,笼笼统统。

比如“关于学生能力的研究”再如"希望学校"的研究,首先这个问题就是模糊不清的,它无法让人知道哪类学校是"希望"的学校,如果把它与"希望工程"联系在一起思考,认为"薄弱学校"或"困难学校"就是"希望学校"的话,那么,对这些学校的研究则又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工程,它除了要研究学校内在问题之外,还有其外在问题,如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等,内部环境的研究则内容就更多了,如学校的内部管理、教师的素质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提高等方面。

如果所提出的问题如果太笼统了,我们就很难找到研究的切入口,不知道应该从哪里进行研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题太大了。

一个问题除了要符合上述几个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应该进行分析。

西方文化概论 第十三讲 十七世纪:科学革命

西方文化概论 第十三讲 十七世纪:科学革命

一、科学革命产生的时代氛围
1.市民经济的强大发展是科学革命开花 结果的最深厚基础
科学革命兴起的最强大社会根源在社会物质生活中, 在新兴市民阶级孜孜追求功利的经济活动中。16、17世纪 ,新兴市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使人们对世俗 生活再次发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表现为对自然的热爱 ,表现为重视自然、研究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表现为 对经验与实验的重视,表现为对能产生实际功利效果的技 艺的重视。 16、17世纪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航海术的改进和航 海事业的发展,贸易的增加和运费的降低,以及地理大发 现都体现了这一要求。 15世纪末、16世纪初,哥伦布发现 新大陆(1492年)、达· 伽玛绕过好望角(1497年11月22日 )到达印度,麦哲伦的环球航行(1519年—1522年)等, 这些对于欧洲经济生活发生巨大的影响。
二、科学革命:新观念、新方法的 创造
经过16世纪的宗教改革,17世纪的西欧(通过思想界 )进入精神领域里的深入反思的世纪。从弗朗西斯· 培根 (他是跨16、17世纪的人)起,霍布斯、洛克、笛卡尔、 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这一连串名字,都在这一沉思中作 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贡献的特征,就是形成了独立的、科 学的思维。 17世纪可以说是认识论、方法论觉醒的世纪,前此的 形而上学关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本体论问题,几乎不存 在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17世纪则开始由论证神的存在 问题入手进入了认识的领域。黑格尔说,17世纪在方法论 上有两大流派,一是英国的经验派,一是大陆的理性思辩 派。
弗兰西斯· 培根出身于伦敦的名门,自幼受到 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培根从小就喜欢思考,且记 忆力极强,这是他后来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功的 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其父在宫廷中的高位,使他 能与上层人士,特别是有学问的人直接接触,开 阔了他的视野,帮助其立下远大的志向。他13岁 入剑桥大学学习法律,入学不久就开始觉察出学 院设臵的课程的弊病,对当时讲授的亚里士多德 哲学颇为不满。培根所以不满于亚里士多德,并 非是认为亚里士多德本人没有价值,而是因为他 的方法供争辩有余,对人生则毫无实际效益。这 一看法,他一直到死也没有改变。

西方文明的特征

西方文明的特征

西方文明的特征1,西方文明的外在特征宪政和民主、社会多元主义、发达的科学和技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现个性和自由的文学和艺术、高水平的生产效率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自由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

2,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西方文明的特征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西方文明有三个特征。

一,西方文明经历了五起四落的波浪式的发展过程,多次毁灭和新生;二,它经历了三次民族主体的转化和文明中心的转移;三,现代文明是从传统文明中自然的,直接的成长起来的,传统文明属于前现代文明。

第一个,经历了五起四落的波浪式的发展过程,多次毁灭和新生米诺斯文明兴起然后衰落,接着迈锡尼文明兴起又衰落,古典希腊文明兴起又衰落,然后古罗马文明兴起和衰落,然后中世纪的日耳曼和基督教文明兴起然后发展成现代文明,一直到今天。

中国文明的发展路线是一个劲的、慢悠悠地一直在发展,有比较强的连续性。

第二个,民族主体的转化和文明中心的转移文明中心的转移:古希腊文明以爱琴海和希腊半岛为中心,罗马文明以意大利半岛为中心,中世纪日耳曼和基督教文明以西欧和北大西洋为中心。

中华文明以中原地区为中心,不断的向外扩张,范围越来越大,没有明显的中心转移。

西方文明的民族主体也发生了几次转换:米诺斯文明到底是哪个民族创立的不确定,,然后是迈锡尼人,是希腊人的一支,叫亚该亚人。

接着古希腊文明是另几支希腊人,希腊人之后是罗马人,再之后是日耳曼人。

中华文明华夏民族一直是主体。

第三个,现代文明是从传统文明中自然的,直接的成长起来的,传统文明属于前现代文明西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现代文明的因子。

3,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看西方文明的内在特征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个人主义精神。

第二个特征即创新的理性思维方式,所谓的创新的理性思维方式包含以下几个内容:一、清晰的理性,西方人追求概念的清晰性、推理的逻辑性。

二、批判性的思考与纠错机制,不盲从,不断对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反思和批判性的考察,不断清理人类只是仓库中的赝品。

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什么

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什么

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什么西方教育思想演进的不同路径及其影响,那么西方著名教育家都有哪些思想呢?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一起来制作吧。

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布鲁纳(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适合性》(1971)等。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间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c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

他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

他强调说: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景的机会。

因此,应该把发现学习作为儿童教学的主要方法,以鼓励儿童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

关于发现学习,布鲁纳指出,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称为发现学习。

但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

其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进行再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我正确结构和意义。

总之,在布鲁纳看来,发现学习就是在学校条件下,引导儿童从所见的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索具有规律性的潜在结构的一种学习途径。

布鲁纳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发现学习的方法,一是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

布鲁纳认为,儿童是发现学习的主体,因此,应鼓励儿童相信并依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

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特别是能力,是儿童学习的推动力,应启发儿童把学习与日后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发现为奖励,自主地学习,逐步培养和形成学习的行为和习惯。

三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

布鲁纳认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成为自己的知识。

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

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
(1)由“(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 之于《圣经》和良心”得出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诉求 (2)由“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宗教改革…… 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得出传播广泛性的不同 (3)由“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 人文主义的影响”得出宗教改革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 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
要点史料探究
研析史料 探究重点
要点一 宗教改革
【史料】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 《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 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 了一步。
【史论要旨】 (1)宗教改革中资产阶级借助宗教改革的形式,反对天 主教会的压榨和教皇特权地位,主张“信仰得救”、 世俗权力高于教皇权力;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 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 人文主义。 (2)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 权,倡导科学、自由和平等,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 蓝图,促使近代人文精神发展到高峰阶段,对人类社 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解读】
项目 审题要点
结 材料 论 信息 构 成
所学 知识
结论
注意“批判对象”“思想特点”的限定;从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启蒙运动对法国、欧洲乃至 全世界的意义
(1)依据“宣扬自由、平等”“人民主权”“对长久 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 得出冲击着欧洲封建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依据“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理论依据和 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得出为法国大 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为世界各地的资产阶级革 命和民族解放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

第四专题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四专题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四专题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讲人郝新鸿)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一、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内涵及历史进程科技的社会建制:指科学和技术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和职业角色门类,也就是科技活动的体制化、职业化和规范化。

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物质支撑四大要素。

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历史进程:1、古希腊时期:科学与哲学没有分家,没有专门从事科学的人。

科学只是一些有闲阶级在工作之余进行某些科学方面对思考、研究、辩论,后来从哲学家中分化出一部分人专门研究某种知识,如:阿基米德、欧几里德、托勒密等。

2、中世纪:欧洲的科学、艺术、哲学进入黑暗时期,科学的中心转移到阿拉伯、印度、中国。

但是,阿拉伯国家的科学与宗教迷信的紧密相连和中国重经验轻理论的文化传统,使得它们都失去了超过欧洲的机会,科学仍然没有成为有保障的职业。

3、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活动重新抬头,这时的科学家也是集手工艺者、工程师、艺术家、学者于一身的人。

科学的中心在意大利。

4、17~18世纪是科学从业余向职业化过度。

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

1666年法兰西科学院成立。

1700年德国柏林科学院成立。

1725年俄国成立帝国科学院。

科学家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科学活动和科学家角色获得正式承认。

但直到18世纪末,大多数科学家的活动还是业余的。

此时科学的中心在英法。

5、19世纪中期,科学家从此踏上职业化道路。

科学在许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科学家人数开始激增。

1809年普鲁士教育大臣创办柏林大学,确定了“科学研究与教育统一”的原则,研究生教育制度开始建立,工业实验室也开始出现,一大批专业学术团体开始改组或建立,科学的中心从法国转移到德国。

6、20世纪一战后,科学作为一种成熟职业在美国定型。

美国的的高等学校成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最活跃的舞台,而大型企业则是从事应用性研究的科学家的聚集地。

经济对科技的需求加快了科技一体化进程,各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科研机构出现,科学由此进入到大规模建制化的大科学时代。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部优课件1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部优课件1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二)清末新政
1.背景:《辛丑条约》后,中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被进一步激 化,为了缓和矛盾,笼络人心,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
2.内容: 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3.影响: 积极: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也为民主 思想传播创造了条件。 消极:只是一场清政府维护阶级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未使清政府摆脱内外交 困的困境,客观上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辛亥革命)
增强国防力量
6.意义:
①爱国性:冲击了封建制度,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
危亡,顺应了历史潮流;
②进步性: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③启蒙性: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
7.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 省督抚根大本多原持因观:望态度。 材料二中国变民法族形资势本危主急义时发,展维的新程派度势不单高力,资薄产,阶只级好力把量希弱望小寄。托在袁世凯的 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 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 心,却教毫训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在半戊殖戌民变地法半的封阶建级的基中础国是,知改识良分主子义和道民路族在资中产国阶行级不,通当!变法曲终人 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材料一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思想?

世界近现代科学中心的转移与思考

世界近现代科学中心的转移与思考

世界近现代科学中心的转移与思考科学中心转移的基本含义科学中心是指某个时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数目超过同一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总数的四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当今世界的科学中心都集中在西方国家,所以又称为西方科学中心。

当某个国家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优于现时科学中心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从而引领科学文化潮流时,即所谓科学中心转移。

科学中心转移的历史进程从16世纪的意大利到20世纪的美国,在人类近现代史上,世界科学中心先后发生了四大转移。

16至17世纪的意大利意大利曾是世界近代经济和科技的第一中心。

第一次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发生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以意大利为先导的欧洲各国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产生了蛋定、达芬奇这样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以及哥白尼、伽利略等著名科学家。

17至18世纪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科技革命的英国作为发展资本主义最早国家之一的英国在17世纪成为了第二个世界科学中心。

科学界人才辈出,如牛顿、哈雷、达尔文等;重大科学理论也层出不穷。

这些先贤的思想精髓使得英国稳居于世界科学中心长达百年,不仅英国受益,也影响着欧洲其他国家。

18至19世纪启蒙运动引领下的法国法国的资本主义在17世纪末兴起,并在科学上登上世界舞台,涌现了一批科学家和重大科学成果,例如著名数学家与理学家拉格朗日、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等。

19至20世纪德国的社会变革与科学19世纪社会变革的思想推动了整个德国的发展,终使德国成为了第四个世界科学中心。

德国特别注重将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业、工业、交通等部门,使其在19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国。

20世纪至21世纪的美国包容、创新引领美国科学。

美国继承了英国科学的传统和德国科学的体制,贝尔、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外来科学家也为美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二战以后,美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雄踞世界科学中心无上荣耀的地位。

主要学者观点自1954年,英国科学家贝尔纳对科学的历史进程做出整体概括,最早支出从古至今18个历史时期的世界技术和科学互动中心。

西方文论关键词物转向

西方文论关键词物转向

西方文论关键词物转向一、本文概述《西方文论关键词物转向》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向——从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研究视角,逐渐转向对物的关注与研究。

这一转向不仅反映了文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也揭示了西方社会和文化中对物的认知和理解的变化。

文章通过对西方文论中关键词物的分析,梳理了物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演变历程,并深入探讨了物转向的理论背景、意义和影响。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文论的发展历史,指出传统文论主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而物的存在往往被忽视或边缘化。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转型,物逐渐成为了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

文章通过对西方文论中物的概念的梳理,揭示了物转向的历史必然性和逻辑必然性。

接下来,文章分析了物转向的理论背景。

在哲学、社会学和美学等多个学科的影响下,物的概念逐渐从纯粹的物质存在拓展到了文化、符号和意义的层面。

物的转向不仅是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反映。

文章通过深入剖析相关理论观点,展示了物转向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文章探讨了物转向的意义和影响。

物的转向不仅拓宽了文学理论的研究视野,也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物的转向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体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物转向在文学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

《西方文论关键词物转向》这篇文章通过对西方文论中物的概念的深入剖析和探讨,揭示了物转向的历史必然性、理论背景和意义影响,为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西方文学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物转向的历史背景“物转向”这一概念在西方文论中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现象学、存在主义以及随后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这些哲学和文化运动为“物转向”提供了理论支撑。

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开始对传统的主客二分观念产生质疑,寻求新的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

在现象学运动中,胡塞尔提出了“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强调对事物的直接体验和感知,而非仅仅通过概念和逻辑来理解。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摘要:按时间顺序,本文把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分为六个各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核心特质,抽取并剖析精华思想,以为中国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1.前言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构成了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必要背景和物质驱动后,现代城市规划就进到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阶段。

从英国政府改善城市卫生条件和工人居住环境的实践开始,越来越多的先驱(建筑师、艺术家、规划师、社会家、政府官员等)关注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他们或思考理想城市的模型,或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或支持追随,或批判指正……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精华思想洗尽铅华,一些理论被遭贬弃。

但是,曾经某一时代的经典,依然值得我们研究。

探索历史,可以为我们正视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演变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力求清晰系统地阐述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

2.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2.1初期实践探索2.1.1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运动人类居住模式的转变,导致传染疾病在西方世界迅速蔓延。

14世纪“黑死病”和后来几次传染病的爆发,促使欧洲各国关注城市环境整治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英国的情况毫无疑问是最严重的。

为此,英国于1875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强制性规定了城市里的卫生设施和住宅的最低建设水准。

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890年,英国颁布了《工人阶级住宅法》,提出了旧住宅改造的标准,如对给排水、道路、房屋日照、室内日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城市规划的雏形开始形成。

2.1.2 城市美化运动18世纪后,中产阶级对城市中四周由街道和连续的并列式住宅所围成的居住街道中只有点缀性的绿化表示出极端的不满,在此情形下,有园艺师亨弗利.雷普顿倡导的“英国公园运动”试图将农村的风景庄园引导城市之中,强调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要创造健康的环境和展现优美的美学特征。

专题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专题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21世纪,信息科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能源科技、 纳米科技、空间科技以及基础研究等领域的重大突破。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的变革。 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前景——知识经济时代到 来。
2、科学技术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推动科技进 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 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创新型经济逐 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 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和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科学技术伦理思想论证了科学技术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关系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和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科学技术伦理思想论证了科学技术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技术道德根本原则论述了科学技术道德的主要规范献身科学科学技术创新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谦逊勤奋
(三)科学技术伦理观
1、马克思认为:技术活动有其道德合理性,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 推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凡是表现为良心的进步的东西,同时 也是一种知识的进步”。 2、马克思指出:自由应该建立在非异化的技术基础之上,未来技 术的社会发展目标应该是“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 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 叶、欧文和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科学技术伦理思想,论证了科学技 术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科学技术为人 类服务的科学技术道德根本原则,论述了科学技术道德的主要规 范——献身科学、科学技术创新、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谦逊勤 奋。

言:科技工作者应履行 怎样的社会责任和伦理准则?

西方文明的特征

西方文明的特征

西方文明的特征1,西方文明的外在特征宪政和民主、社会多元主义、发达的科学和技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现个性和自由的文学和艺术、高水平的生产效率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自由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

2,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西方文明的特征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西方文明有三个特征。

一,西方文明经历了五起四落的波浪式的发展过程,多次毁灭和新生;二,它经历了三次民族主体的转化和文明中心的转移;三,现代文明是从传统文明中自然的,直接的成长起来的,传统文明属于前现代文明。

第一个,经历了五起四落的波浪式的发展过程,多次毁灭和新生米诺斯文明兴起然后衰落,接着迈锡尼文明兴起又衰落,古典希腊文明兴起又衰落,然后古罗马文明兴起和衰落,然后中世纪的日耳曼和基督教文明兴起然后发展成现代文明,一直到今天。

中国文明的发展路线是一个劲的、慢悠悠地一直在发展,有比较强的连续性。

第二个,民族主体的转化和文明中心的转移文明中心的转移:古希腊文明以爱琴海和希腊半岛为中心,罗马文明以意大利半岛为中心,中世纪日耳曼和基督教文明以西欧和北大西洋为中心。

中华文明以中原地区为中心,不断的向外扩张,范围越来越大,没有明显的中心转移。

西方文明的民族主体也发生了几次转换:米诺斯文明到底是哪个民族创立的不确定,,然后是迈锡尼人,是希腊人的一支,叫亚该亚人。

接着古希腊文明是另几支希腊人,希腊人之后是罗马人,再之后是日耳曼人。

中华文明华夏民族一直是主体。

第三个,现代文明是从传统文明中自然的,直接的成长起来的,传统文明属于前现代文明西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现代文明的因子。

3,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看西方文明的内在特征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个人主义精神。

第二个特征即创新的理性思维方式,所谓的创新的理性思维方式包含以下几个内容:一、清晰的理性,西方人追求概念的清晰性、推理的逻辑性。

二、批判性的思考与纠错机制,不盲从,不断对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反思和批判性的考察,不断清理人类只是仓库中的赝品。

李录:现代化十六讲

李录:现代化十六讲

李录:现代化十六讲(一)导论:老问题与新史学1840年的鸦片战争,让绝大多数中国人开始在落后挨打的痛苦中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与西方差距如此悬殊?中国如何能够赶上西方?赶上以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的,是否还能重现往日的辉煌?一直到今天,这三个问题还萦绕在国人心头,不断引发各界精英探讨。

与此同时,从大概二百五十年前开始,作为历史同期领先者的西方精英们,也开始深思这一新世界格局背后的原因: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西方已经遥遥领先,这种领先优势在此后的两百多年迅速形成西方对全球的统治。

为什么西方能够统治世界?这种统治能否持续下去?东西两方的问题虽然看上去“几家欢喜几家愁”,但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

在过去两百多年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东方的衰落和西方的领先一直都是世界各界精英关注的核心,围绕此话题涌现出各类理论、学说,但是到今天为止尚未形成一个共识。

已有的学说似乎在解释历史和预测未来上都有局限,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所选取的历史区间相对较短,有些可以追溯到过去上百年,最多至千年的历史,历史视野仍嫌不足。

李鸿章所言中国在1840 所面临的是一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实属一个深刻洞见。

然而直到近代,人类对历史的考据主要靠文字记载,而文字在西方有五千五百年历史,在中国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相对于整个人类进化史来说,文字记载的历史只占不到百分之一。

用百分之一的历史显然不足以追溯阐释整个人类进化的历程,加之传统史学本身也有偏见和局限,仅凭文字史的视野并不能完全回答上述问题。

所幸的是,传统历史学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系列科学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给人们理解更长期的历史提供了全新的工具。

1949年考古学Radio Carbon dating放射性碳定年法技术正式被发现,这种技术可以使用碳元素同位素的半衰期来比较精确地检测一种物件的历史年代。

新的检测技术再加上基因技术,使得考据文字出现之前的历史有了一个飞跃性的进展,从此在全球各地不断发掘出来的文物就成为了比文字更为重要的考古依据。

对西方中心论的看法

对西方中心论的看法

对西方中心论的看法
咱们得说说这西方中心论了。

有时候吧,我就纳闷,为啥总觉得西方的月亮比较圆呢?不是说西方的月亮真的有啥特别的,而是这种“西方最好”的想法,真的很让人头疼。

你说,咱东方文化,几千年的历史,多少精彩的故事和传承,咋就比不上那西方的了?是不是因为咱们的故事没写成书,或者没翻译成英文,人家就不承认了?这真的公平吗?
再说说现实里的事吧。

有时候跟外国朋友聊天,他们一提起自己国家的文化,眼里都闪着光。

但咱们一提到自己的文化,他们可能连听都没听过。

为啥?不就是因为西方中心论让很多人觉得,只有西方的才是值得关注的吗?
说实话,我觉得这种论调挺没道理的。

你说,科技发达了,为啥还要让老一套的观念束缚咱们呢?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为啥非得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呢?这样真的对吗?
所以啊,我觉得咱们得摆脱这种西方中心论的想法。

多了解、多尊重其他文化,这样咱们的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你说对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一些思考一.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基本含义与历史进程科学中心是指某个时期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数目超过同时期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总数的25%的国家或地区。

由于当今世界科学中心都集中在西方国家,所以又称为西方科学中心。

当某个国家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优于现时科学中心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从而引领科学文化潮流从16世纪的意大利到20世纪的美国,在人类近现代史中,世界科学中心先后发生了四次大转移。

1.16至17世纪的意大利。

意大利曾是世界近代科技和经济的第一中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大舞台是需要巨人也产生了巨人的地方。

以意大利为先导的欧洲各国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产生了但丁、达·芬奇这样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以及哥白尼、伽利略等著名科学家。

2.17至18世纪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科技革命的英国。

其标志是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在皇家学会周围云集了牛顿、哈雷、虎克、达尔文等;重大科学理论也层出不穷。

在1660-1730年间,英国共有60余名杰出的科学家,约占当时全世界科学家总数的36%以上,他们的科学成果占总数的40%。

3.18至19世纪启蒙运动引领下的法国。

法国的全盛时期在百科全书时代和拿破仑一世时期,1792年,法国创办了欧洲最早的一批技术专科学校,建立了国家的综合教育体制,伺候便有了专职的科学家,涌现了一批科学家和重大科研成果,例如著名数学家与力学家拉格朗日、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等,还贡献一大批出色的工程师。

4.19至20世纪的德国。

德国的社会变革与科学。

19世纪社会变革的思想推动了整个德国的发展,终使德国成为了第四个世界科学中心。

德国特别注重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业、工业、交通等部门,使其在19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国。

5.20至21世纪的美国。

包容、创新引领美国科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活动中心转移到美国。

美国继承了英国科学的传统和德国科学的体制,贝尔、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外来科学家也为美国科技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战以后,美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雄踞世界科学中心无上荣耀的地位。

二.主要学者观点自1954 年,英国科学家贝尔纳对科学的历史进程做出整体概括,最早指出从古至今18 个历史时期的世界技术和科学活动中心。

对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最体系的归纳是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于1962年得出的。

他给出了科学中心的定义,并指出科学兴隆期在世界范围内曾按下列顺序转移: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他总结得出上述各国的科学兴隆期平均约为80年。

这种现象在科学史上被称为“汤浅现象”。

其后,1974年,我国著名科学计量学家赵红州再次分析了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现象,并总结了各国成为科学中心的原因。

自从“汤浅现象”被提出后,国内外众多学者、科学史家不断的从各角度着手对“汤浅现象”进行研究,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三.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意义随着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必将带来一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振兴和国家的强盛,随之而来的是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以及经济中心和科学中心的相互促进。

如随着美国中央政府的力量日渐强大,美国经济在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实现了跳跃式进展。

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成果为基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在19 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四.国内外关于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主要争议第一个争议是,“汤浅现象”指出,世界科学活动是规律的,表现为一种周期性的科学中心转移,即平均每80年就有一次科学中心的转移。

之前主要学者在假设这个规律存在的前提下,在预测美国之后的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时,贝尔纳和汤浅比较看好前苏联,而赵红州则看好中国。

此外,当今世界并没有明显的科学中心转移到某个国家的趋势,因此这是人们目前议论最多的问题。

其次,人们对于“汤浅现象”也存有一些疑问,譬如人们曾注意到,汤浅光朝的计量分析仅考虑了科学成果的数目,而没有考虑不同科学成果之间的质的差别。

五.有关科学中心转移的思索如前文所述,美国自1920年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到今年已90余年,可是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科学中心转移到某个国家的趋势。

因为,本人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美国科学的未来怎样?汤浅认为美国的科学同样遵守欧洲科学的发展规律,即科学兴隆期也是80年左右。

也就是说,从1920年开始成为科学活动中心,到2000年前后退出科学活动中心的舞台。

汤浅的工作与普赖斯不谋而合。

普赖斯在描述美国科学的“饱和增长”的现象时说:“我们应当期望,美国科学从1950年开始,已经度过自己的鼎盛年代。

大约再经过30-45年时间,就可能导致完全的衰落。

因此,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衰落时期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的阶段。

”赵红洲千禧年的结论:“尽管目前美国科学还十分发达,并且还要在二三十年内控制着科学中心的地位,但是,美国科学衰落的历史命运似乎是注定了,争论的不过是时间的早晚问题。

”2.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是谁?根据欧洲、俄罗斯及亚太地区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发展形势和过去的基础来看,在21世纪,美国不再可能成为世界科技的唯一中心,中国、日本、欧洲和俄罗斯等国都有一定的基础和技术资金的储备,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发展势头也都很好,因此最有可能的结果是,21世纪各个国家在不同学科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世界科技已呈现出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对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一些思考一.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基本含义与历史进程科学中心是指某个时期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数目超过同时期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总数的25%的国家或地区。

由于当今世界科学中心都集中在西方国家,所以又称为西方科学中心。

当某个国家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优于现时科学中心的科学思想与成果,从而引领科学文化潮流时,即所谓科学中心转移。

国别时间意大利 1540~1610英国 1660~1730法国 1770~1830德国 1810~1920美国 1920~从16世纪的意大利到20世纪的美国,在人类近现代史中,世界科学中心先后发生了五次大转移。

16至17世纪的意大利。

1.意大利曾是世界近代科技和经济的第一中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大舞台是需要巨人也产生了巨人的地方。

2.以意大利为先导的欧洲各国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产生了但丁、达·芬奇这样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以及哥白尼、伽利略等著名科学家。

17至18世纪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科技革命的英国。

1.其标志是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在皇家学会周围云集了牛顿、哈雷、虎克、达尔文等;2.重大科学理论也层出不穷。

3.在1660-1730年间,英国共有60余名杰出的科学家,约占当时全世界科学家总数的36%以上,他们的科学成果占总数的40%。

18至19世纪启蒙运动引领下的法国。

1.法国的全盛时期在百科全书时代和拿破仑一世时期。

2.1792年,法国创办了欧洲最早的一批技术专科学校,建立了国家的综合教育体制。

3.涌现了一批科学家和重大科研成果,例如著名数学家与力学家拉格朗日、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等,还贡献一大批出色的工程师。

19至20世纪的德国。

1.19世纪社会变革的思想推动了整个德国的发展,终使德国成为了第四个世界科学中心。

2.德国特别注重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业、工业、交通等部门,使其在19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国。

20至21世纪的美国。

1.包容、创新引领美国科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活动中心转移到美国。

2.美国继承了英国科学的传统和德国科学的体制,贝尔、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外来科学家也为美国科技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3.二战以后,美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雄踞世界科学中心无上荣耀的地位。

二.主要学者观点自 1954 年,英国科学家贝尔纳对科学的历史进程做出整体概括,最早指出从古至今 18 个历史时期的世界技术和科学活动中心。

对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最体系的归纳是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于1962年得出的。

他给出了科学中心的定义,并指出科学兴隆期在世界范围内曾按下列顺序转移: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他总结得出上述各国的科学兴隆期平均约为80年。

这种现象在科学史上被称为“汤浅现象”。

其后,1974年,我国著名科学计量学家赵红州再次分析了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现象,并总结了各国成为科学中心的原因。

自从“汤浅现象”被提出后,国内外众多学者、科学史家不断的从各角度着手对“汤浅现象”进行研究,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三.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意义1.随着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必将带来一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振兴和国家的强盛。

2.随之而来的是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以及经济中心和科学中心的相互促进。

1.如随着美国中央政府的力量日渐强大,美国经济在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实现了跳跃式进展。

2.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成果为基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在19 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四.国内外关于西方科学中心转移的主要争议第一个争议是:1.“汤浅现象”指出,世界科学活动是规律的,表现为一种周期性的科学中心转移,即平均每80年就有一次科学中心的转移。

2.之前主要学者在假设这个规律存在的前提下,在预测美国之后的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时,贝尔纳和汤浅比较看好前苏联,而赵红州则看好中国。

3.此外,当今世界并没有明显的科学中心转移到某个国家的趋势,因此这是人们目前议论最多的问题。

其次,人们对于“汤浅现象”也存有一些疑问。

譬如人们曾注意到,汤浅光朝的计量分析仅考虑了科学成果的数目,而没有考虑不同科学成果之间的质的差别。

五.有关科学中心转移的思索如前文所述,美国自1920年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到今年已90余年,可是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科学中心转移到某个国家的趋势。

因为,本人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美国科学的未来怎样?汤浅认为美国的科学同样遵守欧洲科学的发展规律,即科学兴隆期也是80年左右。

也就是说,从1920年开始成为科学活动中心,到2000年前后退出科学活动中心的舞台。

汤浅的工作与普赖斯不谋而合。

普赖斯在描述美国科学的“饱和增长”的现象时说:“我们应当期望,美国科学从1950年开始,已经度过自己的鼎盛年代。

大约再经过30-45年时间,就可能导致完全的衰落。

因此,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衰落时期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的阶段。

”赵红洲千禧年的结论:“尽管目前美国科学还十分发达,并且还要在二三十年内控制着科学中心的地位,但是,美国科学衰落的历史命运似乎是注定了,争论的不过是时间的早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