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微子》中的朱张就是范蠡

合集下载

三国魏王弼《论语释疑》辑校

三国魏王弼《论语释疑》辑校

三国魏王弼《论语释疑》辑校作者:李正辉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4年第5期李正辉(郑州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12)摘要:三国魏王弼的《论语释疑》是一部可反映其玄学思想的著作,大概散佚于宋。

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亦有辑本,然后者不足为训。

此次重辑以马氏辑本为底本,补其所未备,纠其所谬误,勒为一卷。

此本将有助于魏晋哲学的研究。

关键词:王弼;《论语释疑》;辑佚;玄学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5—0122—03收稿日期:2013—11—13作者简介:李正辉(1980—),男,河南汝南人。

郑州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目录学与经学。

王弼(226~249),字辅嗣,山阳(今焦作)人。

仕魏,官至尚书郎。

少年即有文名。

好谈儒道,辞才逸辩,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风气,世称“正始之音”。

其事迹略见《三国志》卷二十八《钟会传》裴松之注。

王弼虽年仅24岁就辞世了,但其学术成就卓著,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论语释疑》等书。

王弼所注《周易》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他一改汉人支离繁琐的传统方法,不用象数,而用《老子》,以老子思想解《易》,并阐发自己的哲学观点,在学术上开一代新风。

王弼的玄学,即是借《周易注》、《老子注》与《论语释疑》建立起来的,是魏晋南北朝玄学哲学的代表。

他的以无为本,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取代了老子哲学的道,使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进入了理性的阶段。

《论语释疑》一书,《隋志》经部著录为三卷,而两《唐志》著录作二卷,疑“二”为“三”字之误。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著录与《隋志》同。

后佚。

马国翰辑本《序》云:“其说‘志于道’,云:‘道者,无之称也。

’其说‘性相近’,云:‘近性者正而即性非正,虽即性非正,而能使之正。

譬如近火者热而即火非热,虽即火非热,而能使热。

中国历史故事-范蠡生平简介 为什么叫范蠡为陶朱公他是个怎样的人

中国历史故事-范蠡生平简介 为什么叫范蠡为陶朱公他是个怎样的人

中国历史故事-范蠡生平简介为什么叫范蠡为陶朱公他是个怎样的人我们最了解范蠡的一个身份是他是一位商人,而在美丽的传说中,范蠡又是与西施泛舟退隐的那位能臣。

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治国,范蠡都是一位成功者,他天赋过人,在追求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积极寻求自己的一份广阔天地。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人,他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道学家。

天性率真,范蠡的身上更多的是道家所推崇的自然的禀性,却又不会随波逐流而颓废度过自己的一生,反而还有着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志向。

因为前半生经商有道,被称为“商圣”。

范蠡从经济圈跨越到政坛,是他从河南迁徙到越地以后的事情。

他和文种一起辅佐勾践对抗强大的吴国,吴国是当时的五霸之一,实力很强大,越国尚且没有伐吴的条件,于是,勾践不听范蠡的劝谏在越往勾践的一意孤行下,越国遭遇会稽山大败。

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自保。

范蠡便随着勾践在吴国做了两年的奴隶,这两天是勾践最难捱的两年,他在吴国喂马、劈柴,为吴王端茶送水受尽冷嘲热讽,中途吴王夫差想劝范蠡离开勾践,到自己的手下做事,但是范蠡没有答应,他还是坚持留在勾践的身边,并很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

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吴越之战后,越国的国力虚弱,经过两年的发展,越国的国力有所恢复,勾践想要复国,就必须小心翼翼,不能让吴国有所察觉。

劝课农桑、体恤百姓,积极发展经济又稳定社会。

施民所善,去民所恶。

经过一系列的措施,越国的国力很快就得以恢复。

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吴国将战略眼光放在全国,积极扩张的勾践并没有注意到已经悄悄崛起的越国。

勾践卧薪尝胆,范蠡相助他在越国发展经济又送美女给吴王,麻痹吴王使得夫差每日沉溺在酒色之中,最后玩物丧志,走向了亡国的道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范蠡拯救吴国于危难之际,又在吴国最兴盛的时候退隐。

范蠡简介名人传记范蠡传

范蠡简介名人传记范蠡传

范蠡简介名人传记范蠡传展开全文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军事幕僚,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

范蠡是一位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的一生大起大落,由布衣客到上将军,从流亡者到大富翁,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深谋远虑的策略,辅佐勾践兴复濒于灭亡的越国,消灭称霸诸侯的吴国,创造扶危定倾的奇迹,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谋略家。

范蠡,字少伯,又叫鸱夷子皮、陶朱公。

原是楚宛三户(今安徽宣成)人,先后移居越、齐二国。

生卒年月不详,大约活动于楚平王、越王勾践、齐平公在位的年代(公元前五世纪后期至公元前四世纪前期)。

青少年时代就失去父母,同兄嫂一起过着贫穷的生活。

他曾经拜计然(又叫辛文子)为师,研究治国治军的方策,博学多才,“有圣贤之明” ,但是怀才不遇,因而“洞馄负俗” ,行为怪诞,被视为狂人。

直到遇见具有识才之明的文种,范蠡的生活才发生突然转变。

文种当时是楚国宛陵的地方官,早就听说当地有贤者,但没能找到。

范蠡的怪诞行为引起了文种的注意。

文种派手下官吏去见范蠡。

官吏回报说,他患有疯癫病,是一个狂人。

文种不以为然地一笑,说:“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智之毁。

此因非二三子所知也。

” 就是说,“大智若愚” ,具有独特本领的人才往往被人讥笑、诋毁为狂妄无知,普通人难以认识他的真实面目。

于是决定亲自驱车拜访。

范蠡避而不见。

文种不因碰壁而灰心丧气,再三前去拜访。

范蠡看到文种确是一片诚心,料定文种一定会再来,就对他的兄嫂说:“今天有客人来,请借给衣帽一用。

” 过了一会,文种果然来了。

二人一见如故,“终日而语,疾陈霸王之道” ,“志合意同” 。

此后交往日益加深。

当时已出逃吴国的伍员(伍子胥)派人请文种去吴国。

文种与范蠡商量何去何从。

范蠡分析楚、吴、越三国形势,认为当时正处于吴越争霸之时,吴越之间矛盾日益激化,楚越之间存在着联兵伐吴的关系,“霸业创立,非吴即越” 。

他还认为,“君子逢时,不人份邦” ,犯不着帮伍子胥报杀父之仇而“失故国之亲” 。

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

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

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范蠡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也是中国道商的鼻祖,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范蠡的人物介绍《范蠡传》中讲述了范蠡的一生经历,年幼时家困的范蠡依旧好学,博朗群书,十分有志向,长大后到异乡从事自己的理想,为越王勾践复国,甚有远见便独自离去,而范蠡在这之后便安心的作个商人。

此传讲述了范蠡幼时的生活经历,那时家穷,父母早逝,范蠡便为兄嫂抚养长大,从小天资聪颖好学好问,阅读很多治国安邦的书籍还有历史书籍,因不喜耕作而被乡里人看不起。

后长大空有才识却不被楚国所用,于是范蠡所作之事常使人惊奇,被称为“范疯子”。

离开越国之前,范蠡为其复国功臣,理应留下来享受安乐生活,但是范蠡却放弃这高官后禄选择隐于市,他写了封信给勾践表明自己的心意,如今大功告成,他只想过着着隐退后安闲的生活。

后来范蠡隐姓埋名过着商人生活,先后凭着耕作、牲畜还有贸易往来赚得了数万财富,之后便散尽济众,此传中讲述了范蠡财物三聚三散之事,为百姓带来很多福音,其商业造诣颇深,为经济发展带来推进作用。

后范蠡的次子放了杀人罪,范蠡派少子携带黄金前往探视,而其长子不听从便要求前往,无奈只能长子前去。

范蠡知道其长子此去会带来坏消息,因为长子从小跟随自己劳动积累财富,故惜财,而少字从小安逸不知财,于是最后范蠡的长子犯了贪财的习惯并没有救出其次子。

此传介绍范蠡三迁,每次均有理由都能聚集财富成名,他治国时,国盛,治家时,家富,一生淡泊名利,集智慧于一身,可谓是伟大的商人。

范蠡老师的简介范蠡的老师是计然,他是春秋时期著名大家,传其本名为文子,乃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无所不通。

计然收下布衣范蠡为徒,授以学识和七策,范蠡用了五计便辅佐越王灭了吴国。

计然的名字意味着是善于计算运筹的意思,可见计然的自信程度。

计然祖上是晋国流亡的'贵族,他为人率直不好权势,学识丰厚不愿教授诸侯,遂收范蠡为弟子,曾越王困于会稽山之时,范蠡请来计然,计然见越王则道“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

春秋末期政治家范蠡的简介

春秋末期政治家范蠡的简介

春秋末期政治家范蠡的简介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秋末期政治家范蠡的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范蠡的简介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散户陇人。

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17年,约于公元前420年无疾而终,享年高龄,几近百岁,被称为中国商人圣祖。

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吴国,献“卑辞厚礼,乞吴存越”之策。

议和后“人待期时,忍其辱,乘其败……”“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则获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

” 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

”。

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

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

”在举国欢庆之时,范蠡急流勇退,遂与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

不过,与西施泛舟五湖只是民间传说,事实上,范蠡隐退时已经68岁高龄,而西施要比范蠡小的多。

道商范蠡:道家思想成就千古商圣

道商范蠡:道家思想成就千古商圣

道商范蠡:道家思想成就千古商圣*导读:陶朱公范蠡是中国的商圣,也是道商的始祖,曾被司马迁高度评价为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

称其三迁而有荣名。

近日,看到不少地方政府及范蠡文化研究学者,言及范蠡功业成就时,给范蠡理所当然的戴上了儒商始祖的高帽子,虽可谓用心良苦,却实在是大谬。

陶朱事业,端木生涯。

儒商的始祖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

史载子贡曾任鲁、卫两国之相,善于经商之道,曾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这样写道: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此所谓得执而益彰乎?假如范蠡是儒商之祖,不但范蠡会不好意思,子贡肯定也满腹牢骚吧。

目前社会上广为认可的范蠡学术思想传承关系为:老子计然范蠡猗顿。

范蠡的老师计然,原姓辛,名文子,又名计研,是当时天下闻名的战略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为老子门下玄元十子之一(尹喜、庚桑楚、南荣趎、尹文、计然、崔翟、柏矩、列御寇、士成绮、庄周)。

国际道商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王振川先生经过考证后认为,范蠡不但是计然的弟子,而且在他的人生中,应该也得到过老子的亲自指教。

范蠡跟老子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范蠡所学为《计然七策》,其核心是如何发展国计民生的国民经济学,属于贵生之学,是正统的老子道学思想。

范蠡在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之时,其劝谏之词多为阴阳盈虚定倾之道,俨然有老子遗风。

道家思想成就了范蠡,而范蠡无疑是老子思想的最完美诠释者。

范蠡一生奉行老子道学思想,其进退取予无不洋溢道气玄风。

老子道家思想在范蠡的人生中主要表现为:大智若愚:范蠡青年时代,居于政治黑暗的楚国,深感无出头之日,恐被埋没而无人识,于是超脱佯狂,被俗人视为疯子,后三试文种,终结为挚友。

体现了老子思想中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在不得时,不遇人的前提下,和光同尘、韬光自晦,圣人愚之的智慧。

好战必败:老子《道德经》强调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陶朱公和范蠡是什么关系 他们两是同一个人吗

陶朱公和范蠡是什么关系 他们两是同一个人吗

陶朱公和范蠡是什么关系他们两是同一个人吗本文导读:按照司马迁所著《史记》的记载,范蠡在辅佐勾践灭吴后,写信劝说文种归隐未果后,“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之后他来到了陶,自称陶朱公,经商致富,闻名天下,最终老死于陶地。

另外根据其他史料记载,“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也就是说范蠡和西施在吴国灭亡后,携手登舟,归隐江湖,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加上明朝文学作品的渲染,因此人们对这种说法坚信不疑。

但是这种说法存在着严重问题,直到21世纪初,考古专家们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鸿山镇东部发现了一座特大型贵族墓葬,而根据推测墓主人很有可能就是范蠡!在鸿山大墓中,专家们先后发现了土青瓷器、陶器、玉器、琉璃器等共计1098件文物,大墓采用了中原贵族的常用“中”字形,根据相关资料、考古发现的推测,专家们认为这很有可能就是越国贵族范蠡的墓!除了考古发现外,在历史文献资料上,也有许多关于范蠡、西施结局的记载。

比如西汉初年的文学家贾谊,他所在的年代要早于司马迁,他的著作《新书·耳痹》中明确记载,“事济功成,范蠡负石而蹈五湖,大夫种系领谢室,渠如处车裂回泉”。

也就是说,越王勾践灭吴后,将帮助他灭吴的几位功臣都被他杀掉,范蠡是被捆上石头后,投到五湖(即太湖)中淹死的。

至于西施,他的结局和范蠡是一样的,“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所谓“鸱夷”,有人认为就是范蠡,也就是说两人都被扔到了水中,活活淹死。

在淹死范蠡之后,可能勾践良心发现,于是命人将其遗体打捞出来,在太湖附近的无锡,也就是今天发现越国大墓的地方,为范蠡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墓葬。

那么人们可能会有疑问,如果范蠡死了,那么陶朱公到底是不是范蠡呢?根据文献的记载,陶朱公不是范蠡,而是另有其人!范蠡生活在春秋末期,勾践灭吴发生在公元前473年。

按照文献的记载,梁惠王曾经遇到过一件疑案,不知道怎么处理,于是他说“陶朱之叟,以布衣而富侔国,是必有奇智”,“ 乃召朱公而问之”。

商圣范蠡的故事(最新)

商圣范蠡的故事(最新)

范蠡,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人。

他学识渊博,志向远大。

由于出身清苦和性格孤僻,范蠡早期的言行举止往往出人意表,身边人都把他看得十分狂妄和古怪,甚至私下称他为“疯子”。

但范蠡的年少轻狂,却引起了新上任的宛邑令文种的注意,几次乘车来到范蠡家诚心拜访。

俩人一见如故,共论天下时政,分析能够实现理想抱负的地方。

最后范蠡便和文种一起投身越国,做了大夫。

只是当时的越国君主勾践对朝政不怎么关心,光喜欢上山打猎,下河戏水,回宫摆宴,并没有发现邻近的吴国已上任了新的君主——夫差,正虎视眈眈地望着越国。

夫差的父亲阖闾曾在越吴战役中受了重创,不治身亡。

死前紧握着儿子夫差的手,留下遗言:“你一定不要忘了灭掉越国!”所以夫差继位后在自己的王宫里安排了十多个侍从,每日无论是上朝还是下朝,夫差从宫门口经过时都会听到侍从的大声提醒:“夫差,你有没有忘记越王杀害你父亲的大仇?”夫差一面回答着:“不敢忘!”一面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加紧练兵。

这个消息传到越王勾践耳朵里,决定先下手征伐吴国。

当时就遭到了范蠡的反对。

范蠡劝说勾践:越国的战争准备还不充分,实力不如吴国。

而且攻打时机也不成熟,硬要起兵,不但劳民伤财,而且不得人心。

但固执自大的勾践不听劝阻,坚持出兵,结果在公元前494年的吴越“夫椒会战”时,被吴军打得惨败,只剩下了5000名残兵。

勾践撤退到会稽山后,又遭吴军围截。

他见自己身陷绝境,无计可施,才凄然向范蠡悔道:“我当初不听先生之言,到了这个地步,可怎么办呢?”范蠡冷静献策:“为今之计,只有放下姿态,用厚礼和卑微的言辞去贿赂吴国君臣,让他们劝说夫差同意议和。

甚至暂且忍受屈辱,去侍奉吴王,等待他日东山再起。

”勾践无奈答应,派文种前往吴军大营请求议和。

文种“膝行顿首”爬到吴王面前说:“亡国之臣勾践自知罪不可赦,情愿做君王的贱臣,妻子可以做您的贱妾。

只求议和。

否则就将自己的妻子杀掉,把所有的珍宝烧掉。

并率剩余兵士和您死战到底,但这未必对大王有利。

范蠡

范蠡

范蠡「Fàn Lǐ」(前536-前448年)从汉武帝独尊儒术、抵制商人开始,我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传统中,均以“士(这里的士,不是广泛的知识分子,而是儒家知识分子)、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即使在商业发达的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却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除史记外)。

但在司马迁的记载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在汉初以前,人们对商人并没有这么歧视,所以他能被记载到《史记》中,供后世泛读!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廿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

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

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

齐人闻其贤,使为相。

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

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史书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散户陇人。

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17年,约于公元前420年无疾而终,享年高龄,几近百岁,被称为中国商人圣祖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

在民间的商界,范蠡被公认为是“商祖”,受到经商者的参拜。

在历史上,经商成名的人颇多,比范蠡早的经商者也有不少,但是“商祖”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陶朱公,即范蠡。

范蠡之所以成为中国商界第一人,首先要归功于司马迁。

最早为商业、商人立传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立传著述的第一个人,就是范蠡,其后虽有子贡、猗顿等商人,但是这些人的经商业绩都不如范蠡,都没有达到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遂至巨万”的水平。

“陶朱公”的名字成为财富的象征,他的商业理论和经营技巧,被称作“陶朱术”。

后人根据陶朱公的经商思想加工整理而成的《陶朱公生意经》,至今仍在定陶一带广泛流传,被当地商人奉为经商宝典。

陶朱公就是范蠡

陶朱公就是范蠡

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

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

但当勾践复国之后,他了解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安乐的人,于是他急流勇退,毅然弃官而去。

首先他到了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

他在这里既经营商业,又从事农业和牧业。

很快就表现了非凡的经商才能。

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

他提出一套“积贮之理”。

这就是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

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

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

“贵出如粪土”,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尽是抛出。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论语》解读:微子第十八

《论语》解读:微子第十八

【注释】去:离开。
微子:名启,是商纣王的同母兄。纣王无道,微子多次劝谏不听,后微子隐居。 箕子:名胥馀,殷纣王的叔父。子爵,官太师,曾多次劝谏纣王,纣王不听,箕 子装疯,被降为奴隶,被纣王囚禁。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官少师,竭力劝谏纣王,“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 非勇也;过则不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纣王大怒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 窍,信诸?”将比干剖心而死。
长 幼 之 节,不 可 废 也,君 臣 之 义,如 之
hé qí fèi zhī yù jié qí shēn ér luàn dà lún jūn zǐ zhī
何 其 废 之。欲 洁 其 身,而 乱 大伦。君子之
shì yě xíng qí yì yě dào zhī bù xíng yǐ zhī zhī yǐ
【大意】 柳下惠担任鲁国的法官,多次被免职。有人说:“您不可以离开这个 国家吗?”柳下惠说:“我用正直的道德事奉人君,到哪里能不被罢 黜呢?要想不正直地事奉人君,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所在的祖国 呢?”
qí jǐng gōng dài kǒng zǐ
yuē
ruò jì shì
zé wú bù néng yǐ jì
yuē
fèng xī fèng xī
楚 狂 接 舆 歌 而 过 孔 子,曰:凤 兮 凤 兮!
hé dé zhī shuāi wǎng zhě bù kě jiàn lái zhě yóu kě zhuī
何 德 之衰?往 者 不 可 谏,来 者 犹 可 追。
yǐ ér yǐ ér
jīn zhī cóng zhèng zhě dài ér
【大意】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前走过,说:“凤凰啊! 凤凰啊!为何道德这样衰微?过去的别再说了,未来的还可以追寻。 算了!算了!现今从政的人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说话。他快 步避开了,孔子没能和他说话。

中考文言文积累:《论语-微子篇》(二)

中考文言文积累:《论语-微子篇》(二)

中考文言文积累:《论语-微子篇》(二)《论语●微子篇》阅读题一、逸民①: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②,行中虑③,其斯而已矣。

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④,身中清,废中权。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18.8)注释】①逸民:隐逸的人。

②言中伦:言语合乎伦理。

中(zhnɡ),符合,合乎。

③行中虑:行为合乎理智。

④放言:不谈世事。

(1)下面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伯夷和叔齐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

B、孔子认为柳下惠和少连降低自己的意志,辱没自己的身份,可是他们言语合乎伦理,行为合乎理智。

C、孔子认为虞仲和夷逸避世隐居,不谈政事,洁身自爱,离开官位是逃避现实,是不可取的。

D、文段反映了孔子遇事态度、政治思想以及礼的主张。

(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反映的孔子为人处事的态度。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之与比③。

(4.10)注释】①适(d):专主,主张。

②莫:不肯。

③比(b):接近;靠拢。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18)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8.12)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13)(1)下面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做官要多听、多看,有把握的才说、才做,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错误、减少后悔。

B、谨言慎行寡尤寡悔是孔子为官从政的观点之一。

C、子夏认为,官做得好要继续学习,学习优秀也应该去做官实现自己的理想。

D、孔子认为学了三年,还不想着做官,这样的人是不容易找到的。

(2)结合上面语段的内容,说说孔子在下面语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3.5)三、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道解范蠡》之“见微知著,文子计然

《道解范蠡》之“见微知著,文子计然

《道解范蠡》之“见微知著,文子计然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

无论做何学问,成何事业,无师难成。

“未遇明师谈道难”。

自古投师如投胎,倘若有幸得到明师指引、高士点拨,则有可能顷刻之间,造化立生。

假如错投名师,则如盲人骑瞎马,不但荒废此生,百事无成,更恐怕误入歧途,悔之晚矣。

在春秋那个不论学历、不看文凭的时代,要想获得诸侯国君的另眼高看,你的导师是谁?是你赢取“就业晋职”机会的敲门砖。

范蠡能够走向成功,固然离不开自身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这些内势根基,但是又何尝不是得益于自己的导师——文子计然呢?有必要对计然的个人履历做一个简单介绍:《太平御览》中关于“计然子传”是这样记载的:计然者,姓辛氏,名文子。

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博学无所不通。

为人有内无外,形状似不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而知着。

其行浩浩,其志泛泛,不肯自显诸侯,阴所利者七国,天下莫知,故称曰计然。

时遨游海泽,号曰”渔父”,尝南游越,范蠡请见越王,计然曰:”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

”范蠡知其贤,卑身事之,请受道,藏于石室,乃刑白鹬而盟焉。

计然是春秋时期葵丘濮上(今河南民权、兰考一带)人。

据说,他曾经拥有一个显赫的家族,是晋国“亡公子”,有的版本也称“三公子”,恐为传抄之误。

在春秋那段战乱频繁的岁月里,大国忙于争霸天下,小国则时刻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

动荡纷争的社会局势,不但没让这位晋国的“公子”养尊享福,反而逼着他从此踏上了永无归期的流亡之路。

作为一个流亡者,避祸保命的最佳方式,就是自己定期或不定期改名换姓。

所以,我们很惊奇地看到了计然在不同场合使用的不同名字:辛研、文子、计然、渔父……本名辛研的文子计然,为什么要用“计然”二字作为自己的化名呢?有人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经济学家和理财家,“计然”体现着计划使然、谋划未然、计合自然的思想。

也有人认为,计然者,寂然也。

《周易·系辞下》:“《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论语·微子篇第十八(3)原文

论语·微子篇第十八(3)原文

论语·微子篇第十八(3)原文【译文】被遗落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这是伯夷叔齐吧。

说柳下惠、少连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

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很随便,能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

我却同这些人不同,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

【原文】18 9 大师挚(1)适齐,亚饭(2)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3)入于河,播鼗(4)武入于汉,少师(5)阳、击磬襄(6)入于海。

【注释】(1)大师挚:大同太。

太师是鲁国乐官之长,挚是人名。

(2)亚饭、三饭、四饭:都是乐官名。

干、缭、缺是人名。

(3)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

(4)鼗:音to,小鼓。

(5)少师:乐官名,副乐师。

(6)击磬襄:击磬的乐师,名襄。

【译文】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边,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滨。

【原文】18 10 周公谓鲁公(1)曰:君子不施(2)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3)。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无求备于一人。

【注释】(1)鲁公:指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于鲁。

(2)施:同弛,怠慢、疏远。

(3)以:用。

【译文】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

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原文】18 11 周有八士(1):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BZly_02/BZ 。

【注释】(1)八士:。

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儒商范蠡的一生

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儒商范蠡的一生

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儒商范蠡的一生的确,钱很重要。

不过,再重要的钱,也是人玩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人更重要。

虽然咱说的是有关钱的那些事儿,但其核心、要点还是在人。

就说这挣钱玩钱的事儿,不光有帝王将相们抱着国家民族的大义挣钱,也有普通商人为了发家致富奔小康而挣钱,自个儿过上好日子是他们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从青铜片片开始充当货币的春秋时期,商人们就已经很牛很牛了。

比方说,你一定听说过“物以稀为贵”这句话,这句话来源于孔子的学生子贡,子贡就是个大商人,因为灰常有钱,所以他周游列国的时候,待遇就比他老师孔子高多了。

不过,端木子贡先生并不算整个春秋时期最有名的商人,春秋时期最牛的商人是——陶朱公范蠡,也被称为“商圣”。

范蠡是个奇人。

奇,不在其名、不在其功、不在其聪,而在其才、在其富、在其器。

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于楚国的宛地(今河南南阳),这一年孔子才15岁。

20岁那年,宛令(县长)文种见了一介平民范蠡,相见恨晚,结为知己。

5年之后,在范蠡鼓动之下,两人相约离开“以血统论英雄”的楚国,“移民”目的地是当时的越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移民到越国的范蠡和文种起初并没有得到越王重用。

不过,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到了公元前494年,吴越争霸,越王勾践一败涂地,国破家亡、穷途末路之时,他想起还有两个人叫做文种、范蠡,很有能力,于是启用这两人,范蠡献上“卑辞厚礼,乞吴存越”的策略,并与文种一起拟定了九种灭亡吴国的方法。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由此有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有了文种和范蠡的辅佐,21年之后,越国终于灭掉吴国。

“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举国欢庆之时,范蠡却谢绝封赏,悄然离开,并写信给自己的好朋友文种,告诫他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子何不去?”啥意思,就是说,“兄弟,飞鸟被射完了,好弓箭就要被藏起来;兔子被打完了,猎狗就会被整成狗肉火锅煮吃了,越王这个人啊,脖子长嘴尖,这就是传说中的鸟人啊,一看就是薄恩寡义的主儿,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享乐,所以,趁越王还没有想杀你,现在你还不赶紧离开?”文种想,兴越灭吴,我这么大功劳,苦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了,咋能离开呢?功成身不退,文种最终被越王赐剑自杀。

《微子》共计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微子》共计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微子》共计11章。

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微子。

《微子》共计11章。

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这一篇中有如下内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

孔子弟子与老农谈孔子。

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

中文名,微子。

著作,《论语》。

典型例句,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主题思想,关于塑造独立人格。

第1章。

微子去之。

箕子为之奴。

比干谏而死。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

见纣王无道。

劝他不听。

遂离开纣王。

箕子:箕。

音jī。

殷纣王的叔父。

他去劝纣王。

见王不听。

便披发装疯。

被降为奴隶。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

屡次强谏。

激怒纣王而被杀。

微子离开了纣王。

箕子做了他的奴隶。

比干被杀死了。

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第2章。

柳下惠为士师。

三黜。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

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

何必去父母之邦?”士师:典狱官。

掌管刑狱。

黜:罢免不用。

柳下惠当典狱官。

三次被罢免。

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按正道事奉君主。

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

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本国呢?”。

第3章。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

则吾不能;以季。

孟之间待之。

”曰:“吾老矣。

不能用也。

”孔子行。

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

我做不到。

我用介于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他。

”又说:“我老了。

不能用了。

微子”孔子离开了齐国。

第4章。

齐人归女乐。

季桓子受之。

三日不朝。

孔子行。

归:同馈。

赠送。

季桓子:鲁国宰相季孙斯。

齐国人赠送了一些歌女给鲁国。

季桓子接受了。

三天不上朝。

孔子于是离开了。

第5章。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

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

不得与之言。

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

子贡:亦文亦政的儒商鼻祖

子贡:亦文亦政的儒商鼻祖

旧时,大凡经商之人都会在自己的商铺店堂内悬挂“陶朱事业,端木生涯”八个大字。

这里的“陶朱”指的是春秋时的范蠡,“端木”则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贡。

提起子贡,人们更多的想到的便是他是孔子的弟子,孔子七十二门生中比较有名的一个。

也正因为此,他身上的光芒或多或少被孔子遮盖着。

其实孔子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名扬四海,和子贡的帮助有很大的关系。

孔子周游列国并招了三千多学生,规模之大,办学经费是从哪里来的?衣食住行的费用又是从哪里来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面说得很明白:“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

”子贡就是孔子人生事业的主要赞助商。

这也是南怀谨推崇子贡为儒商鼻祖的原因之一。

子贡(公元前520—公元前456年),春秋时卫国人,本姓端木,名赐,到了30岁时方取名为子贡。

子贡出生于商业世家,师从孔子之后,子贡又返回吴国去做官,并在曹、鲁两地从事商业经营。

在孔子最有才德的七十二个学生当中,子贡是最富有的。

在司马迁看来,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

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

这正好回答了前面的问题。

子贡靠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服膺孔教,资助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因此,我们可以说子贡是货真价实的“儒商”、文化商人。

南怀瑾是这样介绍子贡的:我希望大家要学的一个儒商,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贡。

今天山东孔子的坟墓,就是子贡出钱修的。

孔子死后,弟子们找了一块坟地,就是后来葬汉高祖的那块地。

大家没钱修墓,就等子贡来。

子贡他来了一看,这块地不行,只能葬帝王,不能葬我们老师。

大家说那你来找吧!子贡就在曲阜找到现在的地方。

其他学生葬完老师都走了,子贡还“庐墓三年”,在孔子墓旁边盖了一座小房子,守老师的坟墓三年。

子贡是个真正的商人。

有一本书叫《越绝书》,后来司马迁写《史记》也参考了这本书。

书中讲了一个故事:鲁国衰落了,齐国要出兵打鲁国。

孔子是鲁国人,他说这怎么办?子贡就说,老师,您年纪大了,我去。

孔子说,你肯去太好了。

范蠡文言文翻译

范蠡文言文翻译

范蠡文言文翻译导语: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

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

以下是店铺搜集的范蠡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范蠡既雪会稽之耻文言文翻译译文:范蠡既已协助越王洗雪了会稽被困之耻,便长叹道:“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只用了其中五条,就实现了雪耻的愿望。

既然施用于治国很有效,我要把它用于治家。

”于是,他便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换姓,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到了陶邑改名叫朱公。

朱公认为陶邑居于天下中心,与各地诸侯国四通八达,交流货物十分便利。

于是就治理产业,囤积居奇,随机应变,与时逐利,而不责求他人。

所以,善于经营致富的人,要能择用贤人并把握时机。

十九年期间,他三次赚得千金之财,两次分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同姓的兄弟。

这就是所谓君子富有便喜好去做仁德之事了。

范蠡后来年老力衰而听凭子孙,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并有所发展,终致有了巨万家财。

所以,后世谈论富翁时,都称颂陶朱公。

白圭是西周人。

当魏文侯在位时,李克正致力于开发土地资源,而白圭却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所以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

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

他了解,太岁在卯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不好。

太岁在午宫时,会发生旱灾;转年年景会很好。

太岁在酉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变坏。

太岁在子位时,天下会大旱;转年年景会很好,有雨水。

太岁复至卯位时,他囤积的货物大致比常年要增加一倍。

要增长钱财收入,他便收购质次的谷物;要增长谷子石斗的容量,他便去买上等的谷物。

他能不讲究吃喝,控制嗜好,节省穿戴,与雇用的奴仆同甘共苦,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像猛兽猛禽捕捉食物那样迅捷。

因此他说:“我干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那样。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够不上随机应变,勇气够不上果敢决断,仁德不能够正确取舍,强健不能够有所坚守,虽然他想学习我的经商致富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

简论黄休复“逸格”概念的话语诠释及逻辑建构

简论黄休复“逸格”概念的话语诠释及逻辑建构

简论黄休复“逸格”概念的话语诠释及逻辑建构北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绘画艺术划分为“逸”、“神”、“妙”、“能”四格,并对各个品格进行了界说及阐释,与此同时,他对各个品類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进行评述。

黄休复将“逸格”置于其他三格之上,从而确定了“逸格”(逸品)在中国绘画中最高的美学地位。

标签:逸格;逸品;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孙位黄休复,宋画史家、画家。

生卒年不详。

字归本。

江夏(今湖北武汉市)人。

久住成都,和当地文人李畋、张及、任玠以及画家孙知微、童仁益等结为好友。

藏书颇富,并喜道家学与炼丹制药之术,居处自号茅亭。

善画人物,鬻丹养亲,行高于世。

著有《茅亭客话》十卷及《益州名画录》。

《益州名画录》,一作《成都名画录》,三卷。

其友李畋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序于篇端,依据此序及内容看,大约成书于景德初年。

此书收编了唐肃宗乾元初年至宋太祖乾德年间(758-967)蜀地画家孙位至丘文晓等五十八人的小传及作品,并以“四格”为标准排列画家位次,逐一予以评介,且叙述古雅,而诗文典故所载尤详。

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绘画艺术划分为“逸”、“神”、“妙”、“能”四格,并将“逸格”置于其他三格之上,从而确定了“逸格”(逸品)在中国绘画中最高的美学地位,亦是对中国绘画批评史的重要贡献。

1.“四格”划分和“逸格”美学定位的思想渊源将书法艺术划分品级的做法最早见于南朝,庾肩吾著有《书品》一卷,书中将汉到梁一百二十余位书家分列为上之上、上之中、上之下……下之下九品,而最早将绘画艺术分品同样见于南朝,谢赫在其氏著《古画品录》中把所记述画家分为六品。

而这种书画品评风气在魏晋发端之后,此后便绵延不绝。

至唐代,李嗣真在其著作《书后品》中提出了“逸品”的概念,并将其放置最高位置,列于此前庾肩吾所提出的九品之上。

之后的张怀瓘在其氏著《书断》和《画断》中将书画艺术同分为“神”、“妙”、“能”三品。

朱景玄著有《唐朝名画录》,其中,他在张怀瓘的“神”妙”“能”三品之外,又增加了“逸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微子》中的朱张就是范蠡
——谈孔子为何不提朱张
宫 玉 海
《论语·微子》: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在孔子对逸民的评价中,别人都有,唯独没有朱张。

这件事情很奇怪;因为一般说来朱张这个人不见经传,无史可考。

伯夷、叔齐,人们已很熟悉;孤竹君的长子和三子,为了避位让于仲子,而去了周地。

史说:“伯夷、叔齐闻西伯善养老”,就去投奔他。

西伯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文王逝世后,武王伐殷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武王虽然不听,但以贤人待之。

殷灭亡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

后被归葬于孤竹国,在今集安丸都山下、通沟河边,有“兄冢”、“弟冢”,则极可能是伯夷、叔齐的墓葬。

因为商汤时,封禹后之有功者中,即有孤竹;周时,已迁于鸭绿江之畔。

齐桓公“伐令支,过孤竹”及后来伐孤竹,就到了鸭绿江;但“未至貊耳十里”,就是没到江对岸。

貊耳又称不耐(《毋丘俭纪功碑》)就是现在江对岸十个叫xx里的地方。

虞仲,为周文王的二伯父。

古公亶父老病时,寄希望于三子季历的儿子昌,即后来的文王。

泰伯、虞仲既以采药为名,避于华东。

孔子为何只提虞仲?因为泰伯到了今常热一带,被淮夷推为首领;武王崩后,成王年幼,怀疑周公欲借摄政之机篡位,淮夷又参加了,“武庚及三叔之乱”。

而虞仲没有参加。

夷逸,《尸子》说:“夷逸,夷诡诸之裔。

或劝其仕,曰:吾譬则牛,宁服轭以耕于野,不忍被绣入庙而为牺”。

一说,本名夷佚,误为夷逸。

柳下惠,人们广为流传的是“坐怀不乱”,说明其为人操守清高。

实际上,柳下惠为理官,三次被罢黜,仍不离开鲁地,别人说:“子未可以去乎?”他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意思是耿真认真对待人,怎能不被多次罢免;如果不讲原则而去待人,在哪里还不一样!
少连,为女真族人蜚廉,过去多不详。

孔子说:“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食,三月不解。

日月悲哀,三年忧,东夷之子也。

”《史记·秦本纪》:伯益“生子大廉,实鸟俗氏”。

就是鸟谷、薄姑,在今东北南部、山东半岛、华北之东部一带,为古渤海(伯明)国,大廉就是大连。

其后裔有蜚廉,就是少连。

“蜚廉生恶来。

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

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

是时蜚廉为纣拓北方。

”史说:“武王追蜚廉于海陬”,蜚廉就逃出海外。

《秦本纪》又说:飞廉“还,无所报。

为壇霍太山而报”,武王赐他石棺,
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

死,遂葬于霍太山。

”霍台山,今之五台山。

因蜚廉改为华氏,又叫华太山;华又读wo,又因有壇,后称五台山。

少连古读萨哈连、萨哈林;松花江曾名萨哈林江、库页岛又名萨哈林岛,就是以“少连”为名;后萨哈林鸟又名桦太岛,也是以少连居华太山的缘故。

少连,又读为少林,纪念蜚连的寺庙,称少林寺。

孔子评论上述之逸民说: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欤!
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已乎!
虞仲、夷佚,隐居放言,身中清,发中权。

唯独没提及朱张。

这是怎么回事?前面的“逸民”的名单不是孔子说的话,而是其门弟子整理的。

孔子没提的朱张,就可能是其门弟子后来加进去的一位“隐居放言,身中清,发中权”的贤者。

这位贤人的事迹不详,可能时间较近,妇孺皆知,不必详加介绍;或是孔子去世后的人士,遂有这些表现,却无法论及;为此,只好由弟子们加进“逸民”行刊罢了。

这位“逸民”是谁呢?在春秋末期,与“朱”字有关的人,著名的有陶朱公,就是范蠡,他是越国的大夫,帮助越王勾践战败吴王夫差,然后隐退。

他在齐国给越大夫文种写信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子何不去!”文种称病不朝,但没离开越国,后终于被馋身死。

范蠡浮海去齐,改名鸱夷子皮,在海边垦田而耕,积累千金。

齐人看他能干,想让他为相,他拒绝而迁于陶,号陶朱公。

范蠡隐退的时候,孔子已去世多年,所以孔子知有其人,但不可能知道他“隐居放言”之事迹。

其弟子虽然在整理《论语》时,加进此人,而又不可能有孔子的评论,这是唯一的可能。

王弼注《论语》说:“朱张,字仲弓,荀卿以比孔子”。

但是仲弓是孔子以后的人,并且没有突出事迹;孔子自己对于“逸民”的言行,是“无可无不可”的,就算能“比于孔子”,也无法加入“逸民”的行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