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南京市高三化学复习讲座
南京市教研室中学组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十一、十三
全市高一语文教师
11月13日下午1:30
18中(双桥新村内,可乘60路、103、104路、15路、47路到秦虹桥站下,或者63路、301路、43路到秦淮区政府门口下。)
(注:1:00——1:20学校派车子在秦淮区政府门口接。)
主题:小班化有效教学研讨
一.两节研究课:
1.阅读课:《甜甜的泥土》
全市英语学科教研员、初一年级英语备课组长、中心组及课题组成员
11月25日上午
六合区雄州中学(具体时间见区教研室通知)
青优教学展示
课题:8A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
授课人:新闸中学徐宁
课题:9A Unit 5 Grammar
授课人:江宁东山外国语学校徐家兵
见六合区教研室通知
11月10日上午8:30
开课老师:南师附校仲忠侠
第一节:高二M6U1Project
开课老师: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季桢莉
第二节:高二M6U1Project
南京外校仙林分校赵丽
二、评课研讨
以下五校联合体高一高二英语教师。
南京外校仙林分校、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南京一中分校、南师附校、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11月24日上午8:15
南京一中
中外英语教师课堂教学
11月21日上午8:15
九中
玄武区、白下区联片教研活动
1.研究课
课题: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执教:魏昕
2.研究课
课题:传感器的应用(二)
执教:孙志华
3.研讨交流
玄武、白下高一、高二物理教师
11月28日上午8:30
中华中学
高二物理教研活动
1.谈对选修3-4的教学思考
南京市教研室中学组2008-2009学年度(精)
高三备课(自然地理)
全市高三、高二地理教师
信息技术
9月19日上午8:30
宁海中学
南京市第六届优秀青年教师王静、仝春燕开汇报课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
通用技术
9月16日上午8:30
金陵中学
1.教学研究课(开课教师:张启军、陈界山)
2.课后研讨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师
各区县通用技术教研员
全市高三语文教师
数学
9月16日下午1:20
金陵中学
高一数学研究课一节(执教者:朱骏)、讲座(主讲者:张志超)
全市高一数学教师
9月16日下午1:40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二数学研究课两节(执教者:赵娴静、季人杰,点评:特级教师陶维林)
全市高二数学教师
9月16日下午1:45
江浦中学
高三数学研究课两节
执教者:於有海、何金良点评:陈久贵
全市高二历史教师
9月18日上午8:40
六中
高三“一轮”复习课
1.课题:必修Leabharlann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高三“一轮”点复习关键知识讲座
2.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史部分知识结构与复习策略》考点复习
高三历史摸底检测质量分析
3.《2009届高三历史摸底检测试卷质量分析与对策》
全市高三历史教师
地理
9月26日上午8:30
29中,13中,5中,9中,3中,南航附中,扬子中学,秦淮中学,12中高一英语教师
10月6日上午8:30
二十七中
联合体教研活动
一、公开课
1、五模块三单元阅读1季任燕
2、五模块三单元阅读2虞群静
二、评课
2中、4中、6中、11中、34中、人民、宁海、梅园、雨花中学、燕子矶中学大厂中学高二英语教师
高中化学2008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冲刺练习(十)试题
高中化学2008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冲刺练习(十)试题 2019.091,英国研究人员 2007 年 8 月 30 日发表报告认为,全球将有 1.4 亿人因为用水而受到砷中毒之害、导致更多的人患癌症。
海带含砷超标,经水浸泡 24 小时后,其含砷量才能达到食用安全标准。
下列对砷( As )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砷原子序数为 33 ,它与铝为同主族 B.砷的原子半径小于磷的原子半径C.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强 D.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2,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至少有两处错误的是()3,下列情况下,离子组间一定能在溶液中同时大量共存的是()A.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的溶液中:Na+、HCO3-、Cl-、SO42-B.PH试纸呈现红色的溶液:Fe2+、K+、NO3-、Na+C.CO32-可以大量存在的溶液:Ag+、K+、NO3-、Al3+D.PH=2的溶液中:SO42-、K+、NO3-、Al3+4,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5,高二(必+选)教材中有多处“讨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都可以使合成氨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铜屑与 FeCl3溶液起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Fe3+=Fe2++Cu2+C.强碱弱酸所生成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所生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D.湿法冶金可用于提取锌、铀及稀有金属等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明矾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使SO42-恰好沉淀完全Al3+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 + AlO2- + 2H2OB.向碳酸氢氨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NH4+ + HCO3- + 2OH- = NH3•H2O + CO32- + H2OC.Fe3O4溶于过量的氢碘酸 Fe2O3 + 8H+ = Fe2+ + 2Fe3+ + 4H2OD.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 2H218O + 2O22- = 4OH- + 18O2↑7,常温下,甲、乙两杯醋酸稀溶液,甲的pH=a,乙的pH=a+1,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中水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中水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的10倍B.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杯醋酸溶液的体积,10V(甲)=V (乙)C .物质的量浓度c (甲)>10c (乙)D .甲中的c (OH -)为乙中的c (OH -)的10倍8,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1)(2)中Mg 作负极,(3)(4)中Fe 作负极B .(2)中Mg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 2O +6e -→6OH -+3H 2↑C .(3)中Fe 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 →Fe 2++2e -D .(4)中Cu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 2↑9,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 ( The Bird Nest )。
南京市0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原理备课》讲座之三
2006江苏: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 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 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
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低温是自发反应 高温是非自发反应
△ G=△H—T △S △S ③△H > 0 △S>0
低温是非自发反应 高温是自发反应
△H ④△H > 0 △S<0 任何温度都是 非自发反应
比较:等同平衡
两次平衡时各组 分n、C、ψ均 相同 可逆反应mA+nB
等效平衡
两次平衡时各组分ψ 相同,n、C同比例 变化 pC+qD建立等同平衡的条件为:
与外界隔离的体系 中,自发过程趋向 于由有序转变为无 序,导致体系的熵 增大.
△S > 0 有利于 反应自发进行, 但自发反应不一 定△S > 0
一般情况下, 放热反应 (△H < 0)易发生自发 进行。但自发进行的反 应不一定△H < 0
温度对反应方 向的影响: ①△H < 0 △S>0 任何温度都是 自发反应 ②△H < 0 △S<0
高三化学复习备课讲座
选修4 《化学原理》
回归 · 活化 ·提升
之三
主题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共10课时)
〖考点精讲〗 主要考查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对化学反应速率表 示方法的认识,以及运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 计量比的关系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 化学平衡主要考查: (1)理解化学平衡特征的含义,确定某种情况下,化 学反应是否建立平衡;等效和等同平衡的思想 (2)勒沙特列原理在各类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 衡、水解平衡)中的应用; (3)用图像、数据表示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或者根据图像、数据推测外界条件的变化; (4)化学平衡理论的应用; (5)根据条件确定可逆反应中某一物质的转化率、 消耗量、气体体积的变化等。
08江苏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讲座1(080401)
④不能共存的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有:
Fe3+与S2-、Fe3+与I-、MnO4-与Fe2+ 、MnO4-与 S2- 、H+和NO3-与S2-
第一单元
第四讲
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 物质的量
(析氢腐蚀发生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
吸氧腐蚀
负极( Fe ):Fe - 2e- === Fe2+
正极(C) 2H2O + O2 + 4e- === 4OH(吸氧腐蚀发生在弱酸性、碱性或中性的条件下)
根据金属发生电化腐蚀的特点,金属的防护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①防止金属与水膜接触(方法:在金属表面外加保护层); ②使被保护金属(作正极)与更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形成原电池。
特征
澄清、透明、均一、 稳定,无丁达尔效应
实例
CuSO4溶液、 食盐水
胶体
悬浊液
(1~100nm)
外观与溶液相同,较稳 定(短时间内不分层); 有丁达尔效应
Fe(OH)3胶体、 淀粉溶液
(不能透过半透膜)
不透明、不均一、不稳 定(静置一会儿就分层或 (大于100nm) 变浊),无丁达尔效应 (不能透过半透膜) (但静置分层后上层的清 夜常可看见丁达尔效应 大于10-7m Fe(OH)3浊液、 黄泥水 牛奶、油水
【练习】写出如图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Cu
Zn
氧化 反应, Zn - 2e- === Zn2+ 电极反应式: 还原 Cu
负极: Zn ,发生 正极: ,发生 反应,
;
H2SO4
南京市教研室中学组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七、九周教
2.9年级13、14、15章
主讲教师:王少坤
全市初中物理教师
(请各区县初中物理教师到本区县指定地点集中收看远程直播。各区县教研员负责现场调试和组织)
10月31日上午9:00
高淳县第二中学
研究课:
8年级:
内容:人眼看不见的光
主讲教师:刑斌
9年级:(同课异构)
内容:电阻
主讲教师:许万松、吴科华
也可从火车站坐157路车到达浦口西门站。)
10月17日上午9:00至下午3:00
高淳砖墙中学
1、教学观摩(同课异构):
课题《今生今世的证据》
授课人:邢华雷(砖墙中学)
授课人:张健(南湖一中)
2、点评:杨剑春(高淳德圣中学)、孙进泉(高淳研训中心)
3、讲座:化学用语与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主讲人:马菊华(建邺教研室)
江宁、白下、雨花三区初三化学教师、教研员
10月21日上午
7:50-11:30
金中河西分校
初三化学新课程研讨课:
课题: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授课人:安惠琴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授课人:茅亚娟
点评:马菊华
讲座: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李雪梅)
建邺、秦淮初三化学教师,欢迎其他区县老师参加
10月14日上午8:30
高一《酶和酶促反应》人民中学樊晓鸣
高二《群落的结构》南师附校沈敏
玄武区、栖霞区全体高、初中生物教师,欢迎其他区生物教师参加
10月28日下午1;40
金陵中学
分片实验活动: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等
金陵中学生物教研组
直属学校、县中、三、五、七、九等同层次学校,
及其他高三生物老师
2008届南京市高三化学专题复习讲座
20114
21703
23293
随着电子的逐个失去,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越来越
大,再要失去一个电子需克服的电性引力也越来越大,
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多。
四、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 的空间构型
正四面体 CH4、SO42CCl4、NH4+
三角锥 NH3、PCl3
V—形 H2O
五、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 渐减小。
2.各级电离能
Na
电离能“突变”,说明了电 子是分层M排g 布的。 Al
496
738
578
各级 电离能
(KJ/ mol)
4562 6912 9543 13353 16610
1415 7733 10540 13630 17995
1817 2745 11575 14830 18376
一、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例5、 (1)NaOH溶液与Ca(HCO3)2溶液以溶质的物质 的量之比2∶1反应; (2)C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以溶质的物质 的量比1∶2反应; (3)过量的NaOH溶液与Ca(HCO3)2溶液反应; (4)Ca(OH)2溶液与过量的NaHCO3溶液反应。 2OH-+2HCO3-+Ca2+= CaCO3↓+2H2O+CO32-
名称
邻—硝 基苯酚 间—硝 基苯酚 对—硝 基苯酚
结构式
H O H O
水中溶 解度/g (25℃)
O H
N 0O .2
O O
N 1O.4
O
1N.7
O
熔点/℃ 沸点/℃
45
100
96
194
114
江苏省南京市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1、(2008南京二测)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塑料购物袋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B.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C.聚氯乙烯塑料袋可用来长时间存放食品D.塑料购物袋具有热固性,不能回收利用2、(2008南京二测)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名称,表达错误的是A.COCl2分子的结构式:B.苯分子的比例模型:C.NaOH的电子式:D.CH3—CH(CH2CH3)—CH3的名称:2—乙基丙烷3、(2008南京二测)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A.滴定FeSO4溶液B.制取O2 C.制备e(OH)2 D.除去乙醇中的乙酸4、(2008南京二测)氮化铝(AIN)广泛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
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Al2O3是氧化剂B.该反应中,N2是还原剂C.该反应中,C是还原剂D.该反应中每生成2molAlN,N2得到3mole-5、(2008南京二测)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亚硫酸氨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H+4+OH—=NH3·H2OB.钠投入冷水中:Na+2H2O=Na++2OH—+H2↑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D.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NO—3+4H+=Cu2++NO↑+2H2O7、(2007广东高考)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C、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8、(2008南京二测)右图中M、N为含X元素的常见化合物。
南京市08届高三化学计算复习讲座
目标方法实效——浅谈高考化学计算的复习08江苏新高考是在国家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进行的,与传统的高考模式相比,在考查、评价、录取的操作和理念方面有较大的变化,在知识点考查、试卷的结构、题型和内容上也会有一定的不同。
对比2008年和2007年《高考说明》,可以看出在命题的指导思想和要求上,08高考更注重考察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明确提出考生要“理解化学科学,形成信息素养,学会实验探究,解决化学问题”。
学习化学要掌握四个基本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能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化学计算是化学知识与数学运算的有机结合,它是从量的方面反映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从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上来看,是把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运算,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抽象思维,它反映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的一种发展和提高。
为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化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因为化学计算的教学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
化学计算的教学和复习还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复习化学计算,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要掌握好化学计算,必须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必须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目标而《07高考说明》中对化学计算提出的9点要求是: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4.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5.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6.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
7.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8.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9.以上各类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08高考考前化学复习概要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08高考考前化学复习概要“死背活用”是化学学习的特点,“死背”的目的是掌握化学学习内容,熟悉有关知识,使应考时有备而战,减少粗心遗漏造成的失分。
“活用”则是要求在“死背”的基础上,对应掌握的知识能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能力,解题的技巧,解题的速度。
第一部分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熟记课本中有关实验的现象和化学反应方程式)一、记住下列化学反应的转化关系(注意向前走得通,倒退能否行)1、Na → Na2O → Na2O2 → NaOH → Na2CO3→ NaHCO3→ NaCl→ NaNa → NaOH → CaCO3→ CaCl2 → CaCO3→ CaO → C a(O H)2→ NaOH2、Mg → MgO → MgCl2→ M g(O H)2→ MgSO4→ MgCl2→ Mg3、Al → Al2O3→ AlCl3→ A l(O H)3→ Al2(SO4)3→ A l(O H)3→ Al2O3 → Al → NaAlO2→ A l(O H)3→ AlCl3→ NaAlO2铝热反应:4、Fe → Fe2O3→ FeCl3→ F e(N O3)3→ F e(O H)3→ Fe2(SO4)3→ FeSO4→ F e(O H)2→ F e(O H)3→ FeCl3→ Fe(SCN)35、Cu → CuO → CuSO4→ C u(O H)2→ CuO → Cu → CuCl2 → [Cu(NH3)4]SO46、C→ CO→ CO2→ CO→ CO2→ CaCO3 → Ca(HCO3)2→ CO2→ A l(O H)37、Si → SiO2→ Na2SiO3→ H2SiO3 → SiO2→ Si(粗硅) → SiCl4→ Si ( 纯硅)→ SiO2→ SiF48、NH3→ N2→ NO→ NO2→ HNO3→ NO2→ N2O4NH3→ NH4Cl → NH3→ NH3·H2O → (NH4)2SO4→ NH3→ NO→ HNO3→ C u(N O3)2→ NO2→ HNO3→ NO29、H2S → S → SO2→ SO3→ H2SO4→ SO2→ H2SO4→ BaSO410、Cl2→ HCl → Cl2→ NaClO → Cl2→ Ca(ClO)2→ HClO → O2金属+Cl2、、卤素间的置换、H2S+Cl2二、记住下列有关气体制备的反应和实验装置11、制备气体和生成气体H2:Mg+H+、Fe+H+、Na+H2O、Na+乙醇、Na+丙三醇、Al+H+、Al+OH—、*Zn+OH—、Fe + H2O 、H2O+C 、*Si+HF 、*Si+NaOH、O2:KMnO4、Na2O2+H2O、Na2O2+CO2;分解H2O2、O3、*KClO3、* HNO3。
南京市08届高三化学复习研究课《化学计算的应用》教学案
化学计算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复习目标]使学生用量的观点把握化学知识、原理、过程等,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计算解决相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知识梳理] 解题步骤:清晰审题、分清题型、熟练运用这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准确解题解题方法:关系式法、守恒法、图像法、极值法、差量法等解题注意:(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格式要规范。
(2)过量问题的计算必须先判断后计算。
(3)养成带单位运算的习惯。
(4)有序分步演算,解题过程力求详细,必要的推理和说明要用简要的文字表述。
(5)关键的“设”、“答”不能少。
(6)有效数字的取用要注意。
[典例精析]例一(07-北京-28改编)北京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已知: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Array I2+2S2O32-=2I-+S4O62-。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a. 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mg/kg。
(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例二(07-四川-29改编)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
四川是利用天然气生产二甲醚的重要基地之一。
制备二甲醚的合成气可由甲烷与水燕气或二氧化碳经高温催化反应制得。
合成气除制二甲醚外,还可用于冶炼金属,用它冶炼铁的生产过程可示意如下:在上述炼铁过程的某时间段内,若有x m3(标准状况)的甲烷进入燃烧室中充分燃烧,还原反应室有5 y kg(y/11.2×103mol)铁生成,假设燃烧室与还原反应室产生的高温尾气全部进人催化反应室,则这些高温尾气在理论上可产生合成气__________m3(标准状况)。
南京市0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工业化学及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3.2 化学平衡( 7工业化学 )【归纳与整理】一、工业化学------合成氨的工业1怎样以空气、水和煤为原料,制备硝酸铵。
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合成氨工业条件的选择总结合成氨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表中的有关数据,计算在500℃、20MPa 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N 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列出由NH 3的体积分数(a %)计算N 2的转化率的一般表达式_________。
NH 3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①体系趋向于从状态转变为状态。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趋向于从状态转变为状态。
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1)焓判据①用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②焓减原理:自发反应的∆H0,绝大多数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越完全。
(2)熵判据①用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自发反应的∆S0②熵:描述体系的物理量,用符号S表示③熵增原理: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
大多数熵增加反应都能自发进行,且反应的熵增加越多,体系混乱度增加越多,反应越完全。
产生气体的反应、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熵变通常都是正值(△S>0),为熵增加反应。
④熵的大小: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不同;同一物质的熵与其聚集状态及外界条件有关,同一种物质,三种状态下,熵值的大小顺序为:气态液态固态(3)焓判断和熵判断的复合判据(自由能变化):△ G=△H—T △SΔH-TΔS<0 反应ΔH-TΔS = 0 反应ΔH-TΔS>0 反应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ΔH-TΔS<0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南京市08届高三化学计算教学案
高三化学复习化学计算课时教学案(中华中学提供)第一课时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蒋腊梅)[复习目标]知识技能:掌握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从量的方面进一步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知识;能熟练运用化学计算中的有关技能和技巧。
能力培养:以化学式为载体,从定量的角度上和在较高的深度上,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等。
科学思想:学会运用实验数据分析确定物质的微观组成的方法,使化学学习从定性趋于定量化。
科学品质:在自学、分析、交流、研讨中培养独立、自觉、勤奋、刻苦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克服困难又善于协作、虚心学习的意志品质。
科学方法:学会资料、数据的收集、分类和处理方式;初步学会科学抽象、归纳的方法。
[知识梳理]用元素符号表示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式子称为化学式。
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结构特点,化学式可以是分子式、实验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
不同的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有区别。
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一般分为:直接利用给定的化学式计算和用所给条件求化学式两类。
确定无机物的化学式从本质来看是考察无机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是物质的量的计算。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往往利用计算的同时,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对化学式的起决定作用。
另外,解有些有机题时,如果按照某种条件把有机物的分子式变式拆分成几个残基部分,利用这几部分的某种数量关系就能方便快捷地解题。
这种拆分出残基形式的方法,能充分地体现思维能力的变通性,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是高考化学计算的重点之一,具有情境新颖,信息量大,化学知识丰富,复盖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侧重考查应用各方面知识进行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推理判断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要想在解题过程中迅速准确,必须针对题目的特点选择最有效的解题方法,甚至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达到减少运算量、增强运算准确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典例精析]例题1.已知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6% B.22% C.32% D.64%解析:从三种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Na2SO3 、Na2SO4看,它们有共同的部分“Na2S”,并且都存在如下关系:2Na——S46 32设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2Na——S46 3246% x46/46%=32/x x=32% 所以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6%-32%=22%,答案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⑷联系实际
重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 个发展趋势,也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 具体要求。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在实验题中 渗透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知识(特别在近几年 的广东、上海等高考题中得到良好的体现)。此类试题往往从以 下几个角度来选材命题: 以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可能的课题作为背景,如食品检验、 假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某污染成分的测定、胃药中碳酸 盐、氢氧化铝含量的测定; 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代替化学仪器或药品而进行的家庭实验; 对某个具有一定生活或社会意义的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等。 测试内容可以涉及药品的选取、装置的设计、实验的现象、化 学反应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实验实施的步骤等。试题 很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三.近几年高考实验考查的内容及特点
1.实验题检测内容分析 (1)2005—2007江苏省高考卷中实验问题统计 (2)2007新课改实验区高考卷中实验问题统计 (3)实验题检测内容综述
虽然高考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很广,但近几年实验考查的 热点集中在:(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实验安全问题的处理);(2)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玻璃棒、 量筒、滴定管的使用);(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含所 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4)物质的分离、提 纯和检验;(5)化学实验的记录和处理方法;(6)设计或评 价实验方案(或探究性实验);(7)有关实验条件的控制、实 验“绿色化”等。特别是(6)(7)两点成了新课改实验区实 验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⑸注重创新
注重创新是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又一个特点。近几 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在各类实验及学生已有实验知识的基 础上进行改进,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创 新意识。关于实验考查内容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根据题干给予的物质新信息,预测未做实验的现象、贮放 手段等; 药品使用创新、仪器功能拓展、实验操作改进创新和实验 操作新途径开辟等; 面对新情景,能够正确摄取并处理信息(准确提炼规律、 严密推理分析、合理做出判断解释等); 面对新问题,能够全面深入思考,合理优化结构,准确深 刻评价等。
2008年南京市高三化学复习讲座
化学实验
一.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 科(江苏卷)考试说明有关实验的表述及分析
1.有关实验的表述及变化 在08年“考试说明”“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素养 和能力要求”有如下表述:3. 学会实验探究(对应于07 年实验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 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在给定情境中通过分析、 判断提出有探究价值化学问题的能力。 (3)能设计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探究方案,能运用观察、 实验、阅读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证据,能运用比较、分类、 归纳、概括等方法形成探究结论。 (4)能对探究方案、探究结论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准 确地表述探究结果,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问题。 以上四点与07年“实验能力”相比,基本上更换了说法。
例7.(07广东22)
分析:该题的设计可谓取材考究,立意独到,融合自然,设 问简明,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 以及“能力立意的原则”。本题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 反应原理等与化学实验巧妙融合,将大学中课本中有关化 学知识以信息给予的方式来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来定量 探究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要很好完成本题,先要从数据中 总结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再进一步思考温 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试题侧重考查对图表的 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这与 《化学课程标准》“化学1”主题2中“5.初步认识实验方 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 学研究中的应用”相吻合。
三.近几年高考实验考查的内容及特点
2.实验题检测内容的特点 ⑴源于课本 从近几年高考化学卷实验试题看,不管是大题还是小 题几乎每一道试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 这种命题方式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引导中学化 学教学重视课本(但要注意不同版本教材)实验教学; 另一方面,很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高考命题原则 (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专家所言:“教材是创 设高考试题的丰富素材,教材人人都有,试题贴近教 材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的命题原则”)。
知道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 般过程。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 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方法。初步掌 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了解Cl、SO42、CO32、Fe3+、NH4+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 常见的物质组成进行检验和分析。[变化:07年:4.综合运用化学知 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 鉴别] 。
例6.(06宁夏25)
分析:本题所涉及的实验内容较新(实验原理与老教材 中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类似)。解决本题 须根据题干给予的有关信息,作出合理的分析、判断, 并预测硫酸钠晶体及无水硫酸钠的有关性质,再推理 得出实验所用仪器、分析出无水硫酸钠的贮放手段、 对有关实验步骤的目的作出合理解释并深入思考实验 误差问题。
例1.(07江苏18)
分析: 该试题的原型为课本上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只不过所用装置和所探究的问题与课本有所差异。
⑵突出基础
随着命题指导思想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高考 化学对实验能力的考核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然而,无论试 题要求怎样变化,基于中学阶段教学的基础性,实验试题 考查的内容仍将强调基础,突出基础性。主要体现在: 运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进行物质的鉴别、对实验现象的观 察与解释; 利用常见或常用的化学仪器或装置来完成题目规定的化学 实验; 根据考生所应掌握的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关化学 知识来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或对给定的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5.化学实验基础
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07年:了解强酸强碱中和 滴定的原理) 了解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变化:方法具体化,将07年 第4点分为(5)(7)两点] 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07年:掌握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 集方法)) 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能设计、评价和改进简单的实验方 案。 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 分析或处理,并得出合理结论。(将07年:“典型的”…“正 确的”结论改掉)(其中字体加粗和斜体为08年变化部分)
3.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设计特点及命题趋势
在“(三)考试范围和内容” 有如下表述:
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
1.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运用以实验和推 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实验、观察、假说、 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作 用。 (4)了解定量研究方法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应用。
5.化学实验基础
例2.(07四川理综26)
分析:本题素材主要来自课本有关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 氯气的性质等。题目中用氯气来制取氯酸钾、次氯酸 钠,立意较新,但所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实验室制备氯 气的原理、氯气的性质及常用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 操作等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⑶强调综合
从近几年试题走向可以看出,试题很好地体现了化学 学科的特点,即以实验为中心,将化学实验与其它化学知 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着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 特别是对思维能力的考查。而且化学实验试题所考查的知 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主要体现在: 将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基本操作及其原理有机地进行考 查; 将已有知识与新信息优化组合,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或对 所给的实验方案做出评价; 将化学实验与化学基本原理、化学理论、计算、推理等融 为一体; 将化学实验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对实验 进行跨学科综合考查(主要在理科综合中)。
二.课本实验问题概述
课本涉及实验的栏目有“实验”“科学探究” “实践活动”等。
三.近几年高考实验考查的内容及特点
1.实验题检测内容分析 (1)2005—2007江苏省高考卷中实验问题统计 (2)2007新课改实验区高考卷中实验问题统计 (3)实验题检测内容综述
分析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结构,尤其是分析2007年高考 化学实验试题特点,这无疑是实验复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从 以上统计来看,2005~2007年江苏化学卷中实验所占分值比例基 本稳定在20%多,而新课改实验区(除海南外),不管是化学 卷还是理科综合卷,其实验部分的权重均较大,说明这些地区 均加强了对实验的考核。同时通过以上分析还可以发现:高考 化学实验试题所考查内容,涉及了初中到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化 学原理、概念、物质性质、实验操作、实验技能、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和评价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即只要与中学化学实验相 关的所有知识都能成为高考化学考查的考点内容。
2.思考与分析
(1)实验不仅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研究化学
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08年 “考试说明”增加 了“了解实验研究(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强调 了实验(探究)的过程性。这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 “过程与方法”相吻合。 (2)强调了定量研究方法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如: 溶液配制、溶液pH的测定方法、酸碱中和滴定等)。 (3)提高了实验的一些要求(如新增了“了解控制实 验条件的方法”及“改进简单的实验方案”等)
例3.(07广东21)
分析:本题以制备氯化铵及硫酸钠的工艺流程及溶解度 曲线为背景命题,综合考查了仪器的使用、提纯及检 验物质的方法以及有关计算等。其中第(3)问要能比 较并分析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 才能顺利作答;而第(4)问要考虑“不用其它试剂” 的限制条件并分析氯化铵与硫酸钠等的性质差异方能 得出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