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姆逊_面对后殖民和后现代问题

合集下载

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作为一种广泛流行于当今西方社会的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在国内学界也引起广泛关注。

但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国内外学界存在着诸多分歧。

杰姆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思路出发,把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变迁联系起来,将后现代主义界定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分析。

标签: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一发展着的资本主义社会是杰姆逊研究后现代主义的依据。

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的社会变化。

在《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的序言中,杰姆逊提到“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组织的新方式”及其带来的新文化形式。

杰姆逊指出,在所谓后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尤其是在美国,后工业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诸如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特别是广告工业的急剧扩张等等使文化作为商品进行批量生产成为现实。

杰姆逊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组织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人们在经验方式上的变化:一方面是个人生活越来越封闭于丰裕社会的壁垒和禁锢之内,越来越离开这个世界上生产与劳动的现实;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服务性经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幻的景观社会,以致人们“居住在一个由人工刺激和电视传播的经验所构成的梦幻世界里”,而重大的形而上学问题,关于存在和生命意义的基本问题,“从来没有显得这么极为模糊和不且题旨”[1]8。

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杰姆逊进一步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变化进行了描述:“正如我认为的,非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一样都已达致了共同的感觉,即一种新型的社会开始出现于二次大战后的某个时间(被五花八门地说成是后工业社会、跨国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媒体社会等等)。

新的消费类型;有计划的产品换代;时尚和风格转变方面前所未有的急剧起落;广告、电视和媒体对社会迄今为止无与伦比的彻底渗透;市郊和普遍的标准化对过去城乡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紧张关系的取代;超级高速公路庞大网络的发展和驾驶文化的来临——这些特点似乎都可以标志着一个和战前旧社会的彻底断裂。

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特征

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特征

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特征(一)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性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西方思想界的中心话题之一,在后现代的争论中,美国学者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理论无疑占据显要位置。

他站在德国和法国思想传统的边界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建立了其后现代主义理论。

在杰姆逊看来,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平面感和无深度感。

杰姆逊以美国女学者桑塔格的《反对解释》来说明后现代主义的这种特征:即无需解释,只要体验和刺激的新鲜经验。

第二,个人主体的消失。

在后现代主义中,主体丧失了中心地位,已经“零散化”,而没有一个自我的存在了,在作品中只剩下“零散化”的、纯客观化的、无意义的无感情的图像。

第三,仿像的机械复制。

在后现代社会中,日益发达的复制技术促使“后现代中最基本的主题就是‘复制’”。

杰姆逊描述道:“后现代主义宣布:我们不需要天才,也不想成为天才,我们不需要现代主义者所追求的个人风格,我们不承认什么乌托邦性质,我们追求的是大众化,而不是高雅。

”第四,消费逻辑对文化的侵蚀所导致的距离感的消失。

在后现代条件下,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消失了,“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消失了,后现代已经不存在现代主义那种极力区分的雅俗界限,甚之一切都和商品与消费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已经处于一个消费社会了。

(二)张艺谋导演的影片《英雄》可算作一部成功的商业影片。

它有大师级的导演、摄影师及实力非凡的创作阵容,有华语影坛上最顶级的演员加盟演出,有高达31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让国内普通娱乐电影无法企及,其场面的宏大、制作的精美、风景的优美确实给观众带来了及至的视觉享受,对其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角度来看,《英雄》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英雄》的故事情节缺乏现代主义艺术中的深度感。

后现代主义---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杰姆逊
后现代文化逻辑研究
杰姆逊的后现代文化逻辑研究
• 三种文化形态 • 后现代文化与美学逻辑 • “辩证的批评”理论
杰姆逊简介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1934年4月出生 于美国的克里夫兰,在耶鲁大学获得硕 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杜克大学的教授, 是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主要著作:《马克思主义与形式》、《语
据生产工具变革给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期, 把资本主义发展
分成三个阶段: 市场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后工业阶
段, 杰姆逊接过曼德尔的理论, 认为资本主义与此相联系的
文化经历了现实主义阶段,现代主义阶段与后现代主义阶
段。
说明
• 第一,所谓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 义”,不仅仅是描写文学作品的风格,而应该将它们视为
专门注意表面现象,只讨论作品的文本不涉及内层的象征 和寓意,不承认内外表面的对立,拒绝挖掘任何意义。

⒉弗洛伊德的表层—深层心理分析模式。后现代主义
彻底抛弃了表层下面的深层压抑。

⒊存在主义关于真实性与非真实性,异化性与非异化
性的二元对立。后现代主义坚决排斥任何所谓可以从非真
实性下面找到真实性的做法,并宣布异化这一概念值得怀 疑。
杰姆逊说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是“以空间而非以 时间为感知基础的”
主体性消失意味着零散化
后工业社会节奏的加快使得后现代人在紧张的工作 和体能尽耗之后只剩下一种非我的耗尽状态,于是现代主 义的焦虑没有了立身之地,只有后现代的自我身心肢解式 的彻底零散化,人体验的不是完整的世界和自我,只是一 个变形的外部世界和一个非中心化了的自我,无法感知自 己与现实的真实联系,无法将此刻与历史乃至未来相联系, 无法使自己统一起来,只剩下一个没有任何中心和身份的 自我。主体在零散化为碎片之后以人为中心的视点被打破, 主观感性消弭,主体意向性自身被悬置,世界是物与物的 世界而不再是人与物的世界,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消失了, 只剩下纯客观的表现,没有任何情感和热情。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后殖民主义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后殖民主义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后殖民主义195.后殖民主义是什么?(1)后殖民主义是19世纪后半叶萌发在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意识和声音。

(2)理论自觉与成熟的标志是1978年赛义德《东方主义》的出版。

(3)主要的理论家有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汤林森、阿什克罗夫特等。

新马克思主义的伊格尔顿和杰姆逊对后殖民批评也有重要贡献。

(4)理论主张:①后殖民主义旨在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等新问题。

②其研究方法大多采用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揭露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文化霸权的实质,探讨后殖民时期东西方之间从对抗到对话的新型关系。

③至今不少第三世界的文化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仍在以一种深广的民族精神和对人类文化远景的思考介入这场深入持久的国际性后殖民主义问题的讨论,有一大批从事文学文化和哲学研究的学者在探讨后殖民主义问题和前景,检视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弄清非边缘化和重建中心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分析传统流失的失语尴尬现象,寻找自我的文化身份和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位置。

(5)评价与影响:①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东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关系的揭示将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语境的再认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

②在东方主义语境下打破殖民文化的危险就必须打破二元对峙的东西方理论,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以更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共存互补的策略面对东方和西方,任何文化压抑和意识权力的强加,任何取媚西方和全盘西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③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是中国参与世界性话语并破除文化霸权话语的基本前提。

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文化话语转型时期对潜历史形式加以充分关注,并在反思和对话中重新进行学术文化的再符码化和人文精神价值的重新定位。

196.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什么?(1)赛义德不仅将文本与世界和批评家联系起来,而且将文学经验与文化政治联系起来,进而强调政治和社会意识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推行文化政治批评并强调跨学科研究对后殖民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种多元化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 “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 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力身份等新问 题。 如果说,殖民主义主要是对经济、政治、军事和国家主权 进行侵略、控制和干涉的话,那后殖民主义则是强调对文化、 知识、语言和文化霸权方面的控制。如何在经济、政治、文化 方面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获得自身的独立和发展是后殖 民理论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般认为,19世纪后半叶就已经萌发后殖民主义,1947年 印度独立后出现一种新意识和新理论,其成熟以萨义德的《东 方主义》为标志。其后,汤姆林森以其《文化帝国主义》开始 了对后殖民主义的媒体帝国主义、民族国家话语、全球资本主 义和现代性话语批判,从多维文化权力层面,分析揭示出文化 殖民主义的内蕴及其历史走向。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其 中,同时非洲、印度、日本、中国等学者也在探讨。
赛义德将福柯的“话语理论”与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结 合起来,强调东方主义是一种话语结构,但他不同意福柯关于 “主体死亡”的命题,强调恢复“人”的范畴,并承认个人经 验在提供理论和政治基础方面具有有效性。他在东方主义研究 中重视种族分析和政治干预,肯定了文化政治与帝国主义利欲 的一致性。东方主义者打入第一世界文化政治的高层,使“东 方主义”对东方的整体误读出现了裂缝。同样,东方主义者的 对抗,也意味着西方自己内部的混乱。东方主义表现了西方文 化内部出现了多种声音,也表明西方主义曲解东方的企图日益 落空。
意义:一方面,他勾画出心理分析中的文化心理由被动转 化为主动地可能性。另一方面,划出了所谓“跨文化比较”中 的边界,因为一切忽视文化差异的结果,一切抹平少数话语的 立场的做法,其最终结果都可能是复制老牌的帝国主义的政治 和文化,使得全球性文化丧失差异而变成一种平面的模块,那 将是人类文化的末日。

后现代主义---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杰姆逊
• 后现代主义文化中, 不仅参符全然消失, 而
且使现代主义符号系统中的能指和 所指也产生了 分离, 所指被搁置在一旁, 只剩下了作为后现代文 化历史基础的能指 , 因而人们看到的只是纯的能 指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新奇的自动的逻辑。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与美学逻辑
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当代多国化的资本主义 的逻辑和活力偏离中心在文化上的一个投影。所以,后 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有明显的区别。

拼贴与杂糅、“拼盘杂烩”。后现代文化是
一种无中心的文化,诸般事物之间是随意拼接在
一起的,“东拼西凑”从而构成一种“拼盘杂烩”
也正是后现代文化的重要景观。(见哈桑后现代文化艺
术“重构”趋势的第二特征“种类混杂” p382)

利奥塔德曾指出:“东拼西凑是当代一般文化的零度:
人们听雷盖乐;看西部片;中午在麦当劳吃饭,晚上吃地
历史意识消失产生断裂感
后现代人告别了传统、历史和连续性而浮上表层,只 在当下的时间体验中感受断裂感,历史感的消退意味着后 现代主义所拥有的是一种"非连续性"的时间观。
“历史感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人的历史记忆的打 乱、零散,甚至是彻底消除,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伪历 史。
"除了‘文本’以外,正是一无所有了”。过去的消失, 即历史记忆的消失,过去意识和历史感的消失,也即在后 现代社会中文化的时间之维就此中断,对空间的关注成为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中心。
意图毕露 好似耗子们藏匿的山洞 在这样的一首诗中 大佛被炸 电视被埋 不戴面纱的 妇女被杀 人性和文明 惨遭践踏 总之这首诗 写得非常阿富汗
《狗镇风云录》 第7节
很有可能下一个 就是 你 你你你 艺术节
刘不伟
最微笑使者 最拆那使者 最友爱使者 最友谊使者 最卡通使者

试析詹姆逊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批判透视

试析詹姆逊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批判透视

试析詹姆逊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批判透视论文关键词:詹姆逊现代性后现代性文化批判马克思主义辫证法论文摘要:自詹姆逊2002年在华进行了两次关于现代性的演讲后,一直被不少国人视为后现代主义理论大师的他似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现代性的鼓吹者,人们对于其文化立场及批判指向的转变顿时陷入茫然与困惑。

为此,本文试图在分别解析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在其文化批判中的最终决定作用,从而在理论本源方面对其前后论断客观存在的某些矛盾性加以总体性阐释。

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左派文论的领袖,詹姆逊不仅为自己赢得了世界声誉,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而著称的“三大思想家之一”,而且同时也是一位对发展中的中国理论界影响尤其巨大的当今最重要的文化批评家。

上个世纪80年代他曾应邀到北大讲学,专门讲授文化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及其意义作用的问题,其讲稿后由唐小兵整理翻译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于1986年在中国出版了。

客观地讲,该书应属中国后现代理论的启蒙读物,此后引介、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潮蔚然成风,短短的十几年间,国内竟然兴起了“后现代热”,詹姆逊也因此被某些学人称为中国后现代主义的开山鼻祖。

毋庸置疑,詹氏对后现代主义还是有一些中肯、甚至是积极的评论—尤其是对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精神,并以其对后现代主义的独特且充满个性的研究而扬名学术界。

但事实上,他既非后现代主义者,也非后现代主义的拥护者,而自始至终只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误认的根源在于尽管他确实是怀着强烈的批判态度介人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并最终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后现代文化现象迟早要随着晚期资本主义一起消亡,而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必将取而代之。

然而这种批判是与他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总体批判一起进行的,而且整体来看,批判得又过于微妙,加之,他本人确实对解构主义颇为青睐,所以有时他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显得不清不楚,招致许多误解。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解析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解析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解析作者:郭哲韬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批评家。

他的后现代理论已成为当代西方文论的经典叙述。

1985年9月12日,杰姆逊教授应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所和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专业之请,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化理论的专题课,《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弗·杰姆逊教授演讲录》这本书就是根据他的上课录音翻译整理而成的,而他关于后现代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理论也是在这次传入中国的。

杰姆逊着重谈到了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

他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商品化”不仅表现为物质产品,也渗透到了社会的精神领域,人们生活的环境被无数商品化了的广告,电影,录象带,录音带所构成的形象充斥着。

在这样的社会中,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即“后现代主义”。

他在“引论:文化与文化分期”中谈到了文化分期。

他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形成了国家的市场,第二阶段是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这个阶段形成了不列颠帝国、德意志帝国等,第三阶段则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资本主义。

第二阶段已经过去了,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可概述为晚期资本主义,或多国化的资本主义,与这三个时代相关联的文化也有其各自的特点,第一阶段对应的是现实主义,第二阶段对应的是现代主义,而到第三阶段现代主义便成为历史陈迹,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就是文化工业的出现。

他以曼德尔的资本主义三阶段理论为基础,对现代主义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后期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分析批判。

他从建筑、绘画、文学、摄影、广告、电影、音乐等方面具体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是一个完全商品化的社会,“到了后现代,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与他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著述最丰富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也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最富活力、最雄心勃勃、最多产和系统的实践者。

他对西方后工业时代的文化做了深入、精湛的分析,尤其是他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的描述已经成为经典。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这本书是人们根据他在北大演讲的讲稿整理而成。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提出与界定在北大的这次演讲中,杰姆逊在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指出资本主义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和晚期资本主义(或多国化的资本主义)。

与这三个阶段对应的分别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并把后现代主义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主导文化形式来加以阐释。

这部著作跨越了诸多界限,从建筑、美术、音乐、文学、摄影、电影、电视等不同的领域选取了不同的作品加以分析,以感性的方式揭示后现代主义的特性。

有趣的是,杰姆逊并非单刀直入,从理论层面对后现代的概念与特质加以直接限定,而是在与现代主义的联系与比照中,在对不同作品的分析中缓缓行进,娓娓道来,既揭示了后现代与现代的区别,又显现出二者之间的深层联系,在并且揭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所发生的三个转向: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三个转向:1. 文化大众化杰姆逊指出: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

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后现代主义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开始与市场社会相联系,并通过日常生活本身被消费,从而出现了消费文化。

他指出后现代社会中,出现了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打破了文化与商品的界限。

不仅商品化的形式遍布于文化之中,而且伴随着文化的彻底大众化,艺术作品及美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等也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商品。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最新文档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最新文档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从小热爱航海的鲁滨逊漂流到一个无人岛并生存了28 年的故事,期间他靠着智慧种植粮食、圈养牲畜,拯救并驯服了奴隶星期五。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 )萌芽于19 世纪后半叶,始自1947 年印度独立后的一种新的意识,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的关系,其实质是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反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所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

虽然《鲁滨逊漂流记》中再现的是英国早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向海外扩张、建构殖民帝国的过程,但是作品反映更多的是以鲁滨逊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对以荒岛为缩影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侵略。

、鲁滨逊的文化殖民鲁滨逊在无人岛通过血腥的镇压和掠夺,最终控制了小岛,并将这座荒岛彻底改造成了欧洲文化的一个领地。

杰姆逊在《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中表明,第一世界(中心文化)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它们强制性地将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灌输给第三世界,处于边缘文化的第三世界只能被动的接受。

鲁滨逊在荒岛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一)行为方式殖民。

鲁滨逊扮演的是宗主国的角色,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不允许星期五有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行为,尤其是吃人。

当星期五想挖尸体吃时,“我表示十分生气,我向他表明,对人吃人这种残忍的行为我深恶痛绝。

我做出一想到这种罪恶勾当就要呕吐的样子。

”鲁滨逊并没有直接禁止星期五吃人, 而是表示吃人是残忍的,让其被动接受,并利用“主人”的权势迫使星期五放弃这一行为。

虽然“星期五对那些人肉仍垂涎欲滴”,但是碍于“主人”的权利话语一一“如果他敢再吃一口人肉,我就把他杀了”而放弃,直至最后完全不吃人肉。

除此之外,鲁滨逊给星期五做了麻纱短裤、羊皮背心和兔皮帽子,因为不穿衣服是罪恶的、堕落的。

“开始,星期五刚穿上这些衣服时,深感行动不便;不但裤子穿起来感到很别扭,而且, 背心的袖筒磨痛了他的肩膀和胳肢窝。

后殖民话语与文化政治诗学解读

后殖民话语与文化政治诗学解读

后殖民话语与文化政治诗学进入二十世纪后期以来,西方哲学诗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即思想不再偏重于哲学领域,而是广泛地吐纳政治学思想、历史学思想、文化学思想、社会学思想,使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困境的解答多了一种尺度或一种参照。

因为在理性、知识、主体、真理、意义、话语问题中,又迭加了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的文化权力,于是"后殖民主义"问题必然为哲性诗学所关注。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 theory)是一种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它与后现代理论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研究的潮流中,开始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域和研究策略。

一后殖民文化霸权问题后殖民主义诸种理论,旨在考察昔日欧洲帝国殖民地的文化(包括文学、政治、历史等)以及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各地的关系。

也就是说,这种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揭露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文化霸权的实质,探讨"后"殖民时期东西方之间由对抗到对话的新型关系。

后殖民主义理论受葛兰西(Antonio Gramsci 1891-1937)"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理论影响很大。

同时,弗朗茨?法农(Frantz Fanon)《黑皮肤,白面具》(Black Skin ,White Masks)和《地球上的不幸者》(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对后殖民理论的兴起有重要的开创作用。

当然,福科(Michel Foucault)的话语理论则成为后殖民主义思潮中的核心话题。

后殖民主义兴起的时间,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是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就已萌发,而在1947年印度独立后始出现的一种新的意识和新的声音。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对于这个当时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杰姆逊却不急于给出答案。

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恐怕不在于如何定义和描述后现代,而在于如何让中国的听众和读者尽快了解与后现代相关的基本问题,诸如:西方文化是如何分期的?“后现代”之前是什么?“后现代主义”在理论层面的依据是什么?这些理论又是如何演变的?……等等。

毕竟,当西方文化已经累积、发展至“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时候,身处20世纪80年代的我们对于那些现代的、结构主义的著作与观点却依然陌生。

阿尔图塞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还有曼德尔关于“晚期资本主义”的论述,都是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

而后现代主义,则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症候做出的进一步诊断。

故此,在开始讨论后现代主义这一“正题”之前,杰姆逊感到有必要将后现代理论的来龙去脉,以及他自己的理论资源做一个充分的交待。

他似乎把每一家理论都看成一处风景,一个故事。

而他的任务,就是充作导游,引领听众和读者和他一起,进行一次轻松的旅行。

于是,对于每一种深厚晦涩的思想,杰姆逊都只撷取其中的一二片段,或是某个闪光点,加以糅和、改造,最后缝合进自己的体系之中,再使之趋向于一种与当代西方文化实践更相符合的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

无论是马克思、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还是福柯、萨义德,甚至于更接近实践层面的麦克卢汉和大卫·里斯曼……所有这些令我们或者兴奋、或者挠头的名字,无论他们本人的观点有多么艰深晦涩,或者如何标新立异,杰姆逊却能轻轻巧巧地邀请他们,携带着各自思想的某个片段,在自己的精致结构中各就其位。

他用叙述击退了实际的困难与读者的沮丧,使艰难的理论回溯真正变成了一次轻松的旅行。

这种做法虽为杰姆逊招来了缺乏原创性的尖锐批评,却难以掩饰他的聪明和独到眼光,以及他那与生俱来的叙事冲动和高明的叙述技巧在经过一番兜兜转转之后,杰姆逊终于进入全书的主题。

他的表现绝不令人失望。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确是全书之华彩,是最吸引人的章节。

简析詹姆逊的历史观

简析詹姆逊的历史观

简析詹姆逊的历史观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詹姆逊及其对“历史”的探讨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 1934—)是当代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者。

“他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后现代主义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但他仍实事求是地承认后现代主义的不少合理因素,并予以充分的肯定。

”同时,詹姆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结合后现代理论发展来阐述自己的文学观和批评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20 世纪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詹姆逊著论丰富,在理论上不断追求发展,其中,《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1981)、《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1985)被认为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他也被认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

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逊是一个具有强烈历史意识的学者,他旗帜鲜明地主张历史主义”。

詹姆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通过对现当代西方社会现象的分析阐释来修正和改造传统的日趋僵化的马克思主义”。

1976 年,詹姆逊在《历史中的批评》一文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这个概念,并希望能吸收综合各种历史理论,发展成一种完善的新历史主义。

在随后的多部作品中,詹姆逊都探讨了关于“历史”的问题。

在《政治无意识》的开首,詹姆逊提出了“永远历史化”(always historicize)的口号,并将历史视为其文化阐释诗学的终极视域;同时,詹姆逊吸取了阿尔都塞的“缺场的原因”理论,认为历史是“缺席”的历史,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必须通过“文本化”和“叙事化”来认识历史。

二、詹姆逊对“历史”概念的阐述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念中,“历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历史的观念是马克思主义阐释其理论问题的逻辑背景,而且马克思还强调,“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的创造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并不是在他们自己所选择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在既有的、直接摆在他们面前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情况下进行的”。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内容提要: 本文系作者1999 年5 月26 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 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 后现代" 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 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 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 的一些文化现象, 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 后现代阶段"? 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 同时试图解释" 后现代" 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

" 现代性" 和" 后现代性" 相互交融的状况, 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

1985 年秋天, 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 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 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 后现代", 或者说"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 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

在当时来说, 此举相当大胆, 因为他80 年代初才开始从单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 而他的那本" 大书" 《后现代主义--- 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 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

换言之, 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 是在北京大学。

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

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 仍然觉得受益良多。

来北大之前, 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TheCulturalTurn (Verso,1998), 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 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

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 年到1998 年的8篇论文,1983 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心理逻辑阐释——关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文化理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心理逻辑阐释——关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文化理论研究

天津师大学报一九九七年第五期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心理逻辑阐释——关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文化理论研究佟 立 弗・杰姆逊(Fredr ic Jameso n1934- )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新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

近年来,他致力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有《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arx ism and Form)、《大众文化中的物化与乌托邦》(Reification and U to pia in Mass Culture)、《政治无意识》(T he Po litical Unconscious)、《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Postmodern-ism and Co nsum er Society)、《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Postmo 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 ic of Late Capitalism)。

在这些著作中,杰姆逊以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特别是他对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分析,在西方学术界享有盛誉,其中他所建构的后现代文化心理逻辑——深度消失、历史意识消失、主体消失、距离感消失等理论,引起了西方哲学、美学、文艺学、历史学等领域有关后现代主义问题的广泛而深入的论争。

本文从哲学文化视角,通过对杰姆逊文化理论的阐释与评价,管窥当代西方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1.深度消失 “深度消失”又称“平面感”,也称“削平阐释深度模式”。

杰姆逊把它看作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的首要特征之一。

所谓“深度消失”是指后现代主义力图推翻前现代、现代一切主张探究“深层意义”的思维逻辑模式。

从哲学上讲,后现代主义试图消除现象(phenomenon)与本质(essence)、表层(surface)与深层(depth)、真实(truth)与非真实(truthlessness)、能指(sig 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对立关系阐释模式。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解析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解析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解析作者:郭哲韬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04期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批评家。

他的后现代理论已成为当代西方文论的经典叙述。

1985年9月12日,杰姆逊教授应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所和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专业之请,在北京大学开设有关当代西方文化理论的专题课,《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弗·杰姆逊教授演讲录》这本书就是根据他的上课录音翻译整理而成的,而他关于后现代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理论也是在这次传入中国的。

杰姆逊着重谈到了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

他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商品化”不仅表现为物质产品,也渗透到了社会的精神领域,人们生活的环境被无数商品化了的广告,电影,录象带,录音带所构成的形象充斥着。

在这样的社会中,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概念等则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即“后现代主义”。

他在“引论:文化与文化分期”中谈到了文化分期。

他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形成了国家的市场,第二阶段是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这个阶段形成了不列颠帝国、德意志帝国等,第三阶段则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资本主义。

第二阶段已经过去了,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可概述为晚期资本主义,或多国化的资本主义,与这三个时代相关联的文化也有其各自的特点,第一阶段对应的是现实主义,第二阶段对应的是现代主义,而到第三阶段现代主义便成为历史陈迹,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就是文化工业的出现。

他以曼德尔的资本主义三阶段理论为基础,对现代主义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后期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分析批判。

他从建筑、绘画、文学、摄影、广告、电影、音乐等方面具体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殖民主义理论传入中国,至今已在中国走过二十余年的光阴。

该理论起初由少数知识分子介绍并阐释,在中国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并于1993年在国内掀起“后殖民热潮”;其后理论传播由浅入深,经历了阐释、抵制、接受的起落回环,最终逐渐与中国语境相融合。

该理论的传入顺应了全球化大背景,批判西方文化霸权观念,对转型期的中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梳理近二十年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旅程,试图总结和反思这一过程中的得与失,并展望该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新走向,从而深化中国学界对该理论的认识和发展。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中国语境;传播;发展后殖民主义进入中国语境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光景,它的传入与新世纪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实际紧密关联,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它批判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主张消解西方大国的文化霸权观念,它通过惯常被边缘化的“他者”(the Other)文化来击破西方对东方傲慢霸道的文化殖民图谋,致力于将西方强国对东方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破碎化,从而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辟道路。

结合中国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和发展趋势,审视和反思二十年来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有利于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并在中国语境中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1 后殖民话语的源流甄别于“后”学(Post-ism)体系中的其他理论,后殖民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美国,以美籍巴勒斯坦裔作家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 Said,1935-2003)的代表作《东方学》(Orientalism,1978)的出版作为标志,是带有强烈政治倾向的文学文化研究。

它一出现就划破了长期以来文学界墨守的一项常规,文学不涉及政治,即文学的纯粹性。

因而,后殖民主义产生之初就引来非议,它以一种激进的、深邃的思想来开启新的文学“话语”旅程。

不过,后殖民主义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借势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前人对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解构之后,萨义德吸收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借助福柯的话语分析来消解后殖民主义中西方大国的“宗主国”地位,并警醒“边缘国”不该在对西方大国的现代化跟风中迷失了自身的民族性。

詹姆逊与中国后现代理论的缘起

詹姆逊与中国后现代理论的缘起

詹姆逊与中国后现代理论的缘起1985年9月到12月,应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和国际政治系国际文化专业的邀请,美国杜克大学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教授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

在演讲中,詹姆逊不仅毫不客气地自称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还在所列的必读书目中强调了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

这使听众颇感新奇。

虽然自1982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已有长足发展,但在思想文化交流方面却仍未具规模。

就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的译介而言,除李泽厚主编的当代西方美学译丛外,文学批评方面只有特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1980年)、韦勒克的《文学理论》(1984年)等教材式的著述译成中文出版,而大量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文化理论以及文化研究方面的理论译介工作乃是1990年以后的事。

詹姆逊强调他是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区别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个“身份”,至少表明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与当时中国学者的理论资源的显著差异。

詹姆逊读过的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就是间接从法国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那里接触到的。

毛泽东的这两部著作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法国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成为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尤其对阿尔都塞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阿尔都塞又是詹姆逊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前辈和楷模,因此阿尔都塞的必读书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詹姆逊的必读书。

在这里,“马克思主义”成为詹姆逊与中国学者产生分歧也产生交融的一个契机。

同一种文化理论的不同读法,以及同一种世界通过不同理论视野的观察凸现巨大差异。

这正是这场演讲的魅力所在。

“文化”这条线索,不仅贯穿了北大演讲的内容,也从此以崭新的含义进入中国学者的学术视野。

詹姆逊把生产方式、宗教、意识形态、叙事分析和后现代主义都变成了“文化”通串下的现象。

根据比利时经济学家恩内斯特·曼德尔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分期,詹姆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发展进行了对应性的时代划分,即对应于第一阶段市场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对应于第二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现代主义,和对应于第三阶段晚期资本主义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艺术中的“不确定性”

后现代艺术中的“不确定性”

作者: 冯黎明
出版物刊名: 南方文坛
页码: 19-22页
主题词: 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艺术;不确定性;超级写实主义;大地艺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者;中心意义;后工业社会;独立性
摘要: F·杰姆逊曾认为,原始社会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规范形成时期,封建社会是规范过量的时期,早期资本主义是规范解体时期;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类精神生活则表现为两种现象:一是现代主义时期对重建规范的追求,二是后现代时期消解规范的努力。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杰姆逊的观点至少揭示了这样一种现象的历史意义:那渴求说出宇宙本体的现代主义在后工业社会中演变成了消弥语言秩序的后现代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杰姆逊:面对后殖民和后现代问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岳川 在当代西方学术界,杰姆逊(F.Jameson)的理论尽管不具有福柯、拉康、哈贝马斯那样的原创性,但他很善于整合各种理论之长,使自己的理论既具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特色,又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痕迹。

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经济、政治问题进行了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分析,对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之间的内在权力张力以及政治经济与文化意识形态间的复杂关系的关注,使其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阐释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文化霸权、后殖民主义等重要问题。

而且,他的理论因为与文化问题和艺术(包括电影、音乐、绘画等)问题的多重互释,问题触及面宽泛而语言精警,所以在第三世界传播得相当广泛。

一、后殖民时代的理论视域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分析可以看成是后殖民主义分析的一个前提和生长点。

当然,这或许也造成了杰姆逊观点的庞杂,其理论既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意识形态分析的观点,又有拉康的精神分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德里达的解构话语,以及巴赫金的“对话语言学"的观点,从而使其不断在各种理论之间游移滑动,企图用一种宏观的“元批评"话语,将众多的时髦理论整合在自己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分析框架中。

对福柯仅仅强调权力话语分析的作法,杰姆逊并不认同,而是强调后现代文化霸权理论最终应落实到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也就是要分析资本主义,尤其是晚期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趋势和殖民化策略。

因而,他从一种统一性观点出发,将具有各种差异性的后现代理论整合起来,形成“整体叙事"的方式,去透视跨国资本主义、跨时代理论流派的斑斓色彩,剖析现代和后现代文学作品、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作品的叙事性所呈现的社会和“政治无意识"。

因此,“叙事"在杰姆逊那里实在是非常重要的范畴。

在他看来,寻找一种真正的叙事,将各种零散偶然的没有内在联系的文化现象,整合成一种可供考察的结构形态,以观察其中多重矛盾和权力运作的元素的交织,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阐释问题从文本转向历史文化的深层面,并从一般的文化模型研究上升到探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全球资本主义化的、后现代后殖民时期的某种新问题模式的研究。

正是把握了这种多角度、多层面分析资本主义历史构成的宏观视角,使得杰姆逊能够揭示政治无意识,发现资本主义权力运作的内在规律,厘定后现代的正负面效应以及展示第三世界的出路。

受结构主义、心理分析和“症候阅读法"的影响,杰姆逊往往将文化或文学文本看作是多层次结构,即:11字面的描述性的表层结构;21字内意的政治性的诠释语码层面;31文化性社会性的内在结构层面;41深层次的形而上或总体性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规律层面。

通过这种不断向深层延展敞开的多层结构,杰姆逊在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和后资本主义时期,引申出三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对后现代主义的“物化"、文化—36—教学与研究 1999年第5期的“商品化"、“平面化"语境加以描述。

他感到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难以准确地分类,而只能提供一个后现代消费符码模式的分析框架,从中透视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科技、文化全球化运作中的真实意图,即后殖民的全球化意识和后殖民主义的文化问题。

“全球化"问题是杰姆逊近年来关注的重要对象。

一般而言,全球化包括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但在文化是否全球化问题上引起了剧烈的争论,即出现了本土化(冲突论)和全球化(融合论)之争。

全球化以跨国公司和国际网络为其显著标志。

跨国公司在全球不同国家有自身的机构,并拥有全世界的投资者。

跨国公司的激增是国家政权衰落的一个表征:一方面当代跨国贸易组织体现了跨国经济全球化垄断的特点,另一方面电子通讯技术的全球化,使电子信箱、互联网络在人类生活中构成了重要的范式转变,即从书籍时代转到了电子时代。

全球化造成当代人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生产出一种新的感性存在的后现代生活方式。

电脑空间群体的发展和人类感性延伸,导致感知经验变异并产生新的电脑空间个人存在状态。

后现代传媒和高科技网络,将整个世界逐渐整合在同一频率和文化神经元上,时间空间的彻底转换使得后现代人的心性价值发生了根本的改型。

在后殖民时代“国家民族"并没有消亡,杰姆逊对亨廷顿所提出的国家民族业已消亡,而代之以“文明冲突"的说法加以拒斥,认为不同的思想社团和团体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使各种不同文化圈层间的对话、融合和冲突也日益多样化,没有任何一种话语可以完全取代国家民族所隐含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话语。

尤其知识分子,更是具有国家民族的意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对现实持有批判态度。

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叙事及其同晚期资本主义的关系,之所以成为杰姆逊关注的中心问题,原因在于当代人的生存问题已经与传统和现代问题语境有了根本的区别,处于后现代后殖民时期的人们,已经无法逃离“晚期资本主义的引力场"。

而作为一个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正是要据此而构造并组织自己经验的基本框架,为这个破碎的、日益多极、多元化的世界提供一种总体理论分析模式、一个历史把握的基本方法。

所以,他认为自己倡导的“全球叙事"比自由主义叙事、市场的叙事或其他的政治叙事,更具有当代有效性。

在对后现代后殖民世界进行分析的时候,杰姆逊注意从对象本身出发,即从实践出发去把握事情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进而在理论升华之中,去发现现象中具有本质属性的东西。

他对“消费符号"、“国家民族"和“第三世界"的关注,使得他对当代“解放神学"十分推崇。

他在这个据说已被解构主义将“宏伟叙事"的大话彻底消解后的今天,仍然偏爱“乌托邦"观念,仍然按照自己的乌托邦理想和未来远景去组织自己的整体叙事和构成世界的认识范式。

杰姆逊重申,在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时期,人类生活已经被压缩分割为理性化、技术化和市场化的多类事物,在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自我的急剧转型和“主体消亡"萎缩的时代,强调未来世界的乌托邦,并坚持这一正当而合法的要求,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大体上说,杰姆逊对后现代后殖民主义的思考,是从具体的社会环境、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现实中具有急迫性问题出发,去进行文化和文学文本的分析,在历史与现实、社会和文化、政治与美学方面,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有机结合,并使其后现代与后殖民主义分析,在当今世界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审理与文化研究后现代状况是一种文化的根本断裂,过去所拥有的经验(前现代经验和现代经验)在当代业已失效,而新的流行文化艺术在错位中不断生产着文化话语。

在杰姆逊看来,诸如拼贴的流行艺术、照像现实主义、新表现主义、偶然音乐和新潮摇滚乐、当代实验性电影和商业影片、法国新小说,以及后现代文学批评等不断登场,使得当代文化成为一个观念和形式的实验场。

在这里,一切都被重新评估重新改写,一切都以自我化的欲望表演为旨归,一切都以摧毁经典为能事。

后现代主义确乎实现了时间空间的—46—根本性转化,并使得当代人拥有了一份不再沉重的时尚记忆。

后现代主义取消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或商业文化之间的界限,将文化拼贴的文本(通俗作品、广告宣传、亚文学、幻想小说等)重新组合成一个新型欲望文本,并使其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文化风貌的新标识:新的肉身直接性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标记,其延伸既表现在当代理论方面,也表现在一种全新的消费形象或影像文化方面。

这种表面化的“时尚",将人彻底还原为身体性的存在,这一文化策略所导致的表面性渗透到了所有的艺术活动中。

与此相关,历史时间意识连续性已然中断,这既表现在个人与公众社会历史关系层面,也表现在个人瞬间性存在的形式层面,于是出现了生命意义的降解,即生命时间的意义从所有的活动和意图中无差别平面化地释放出来。

这种后现代主体人格的非完整性,导致深度情感的消逝,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本能的欣快症。

这种无情的泛情,不仅使现代主义的崇高主题消逝殆尽,也使得个人独特风格归于结束,而其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也随之终结,“戏仿"成为后现代的时髦。

不妨说,这种消逝了意义的现实世界“能指",终于在“所指"隐蔽不彰之时以一种压缩的强度表征出来,“能指"在相对主义的时代氛围中,成为带有某种绝对主义意味的东西。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紧密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今社会的技术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在跨国资本主义时代,全球网络系统出现了“高技术偏执狂"的特征,这使得“技术与人"的问题成为世纪末绕不开的话题。

可以说,多国资本的新扩张最后完成了对前资本主义的渗透和殖民化,人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非道德化的、令人压抑的、前所未有的新全球技术空间。

在后现代文化分析中,杰姆逊提出“认知绘图美学"范畴,即试图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对个人主义加以重新定位,以增强个体在全球体系中的自我身份意识和自我位置意识。

这种具有政治文化色彩的认知绘图,重视当代世界中尤为复杂的辩证法和生命意义,并以新的方式去评价这种自我定位的努力。

事实上,杰姆逊已经改造了后现代主义的政治话语形式,他把在社会和空间规模上对全球认知绘图的文化解释和政治投影,作为后现代文化阐释理论的使命。

进入90年代,杰姆逊开始注重文化研究(cul2 ture studies)问题,认为“文化研究"是一种从学术政治和社会问题角度入手研究的新型知识话语,一种对当代问题总体把握的文化策略。

文化研究是针对其他学科的局限性而出现的,因而文化研究成为了所谓的“后学科"。

它并不是一种专门性的知识域,而是通过自身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广阔的研究空间。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或交叉学科性质,它与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哲学、美学等有诸多联系。

或许可以说,文化研究是一种讨论当代社会文化症候和意义方式的研究方法,它既可依据文化文本进行研究,也可以根据文化现象进行剖析。

其方法论上强调杂糅性,对女权主义、黑人政治、后殖民主义、大众文化、少数话语、当代传媒研究等有效方法,均来者不拒地加以吸收,使得这一特殊空间注重混杂的“身份"以及各种新的复杂结构的分析。

文化研究与后现代主义的差别在于,它并不注重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之间差异的削平,而是关注所有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症候,无论是高雅文化的断片还是低俗文化的热潮,都进行文化意义上考古学式的发掘。

它研究各种事物的“合力关系"或“互动关系",各种意识形态表征所出现的张力,进而在微型群体的多元景观上发现新的文化拓展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