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在ACS诊断中的应用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在ACS诊断中的应用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在ACS诊断中的应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包括:不稳定心绞痛、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WHO关于心肌梗死的定义(1971)1、病史:明确的心梗诱因及持续性胸前区痛;2、特异的ECG异常表现;3、心肌特异酶谱的升高如:CK,cK—MB,LDH等。

然而经临床多年来的实践发现:1、持续性胸痛在老年病例中30%未能及时确诊。

因为:静息型梗塞;症状不典型。

2、ECG.在50%早期心梗病例中无阳性发现.在20%晚期心梗病例中无特异表现.无法确定微小心肌损伤(MMD).高发的局灶型心梗3、CK,CK-MB和LDH的诊断局限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欠缺.标准的诊断过程需要宝贵的时间.这使得临床诊疗中的存在的缺陷:.近15%胸痛入院病人系误诊.高达40%真正心梗病例被拖延诊断.心梗诊疗费用迅速攀升因此选择能早期诊断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是检验医学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因为不少研究都指出溶栓治疗的疗效和进行治痘对间的早晚密切相关。

Rawles曾估计每延迟治疗1h 有可能增加30d死亡率21‰。

但另一方面溶栓治疗有一定危险性,可引起脑出血等严重合并症,只凭经验或临床征状就冒然进行溶栓治疗显然也是不恰当的。

美国心脏学会在其提出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导则》中认为只有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上升时,才考虑给以溶栓治疗,这种提法似乎保守一些,有可能漏掉一些征状不典型但却应该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

所以如果检验工作者能够找出一些更有效的心肌损伤早期生化标志物,无疑会给临床以莫大的帮助。

在以往寻找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工作中,往往集中在寻找由于心肌坏死后,释放出来的心脏特异的酶或蛋白质。

心肌胞质中的小分子蛋白比结构蛋白更容易进入血循环。

现已证实肌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17000)以及CK-MB亚型,即MBl/MB2比值是目前公认的2个早期生化标志物。

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文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准则

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文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准则

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文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准则概述
本准则旨在评估心肌损伤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针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的诊断、早期诊断、监测治疗效果、预测疗效和复发风险的研究进展。

本准则概括性介绍了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相关文献。

一、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肌损伤标志物指在心肌损伤发生时表现为血液中显著改变的表观遗传学、生物学和其他分子标志物,其中包括心肌损伤物质(如酶、蛋白和细胞因子)、指标等。

根据不同的诊断、治疗和预测目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也会有所不同。

①心肌细胞死亡相关标志物:包括酶学相关标志物、蛋白学相关标志物、RNA和脂质脆性相关标志物、电气相关标志物等。

②血管病变相关标志物:主要涉及环磷酰胺酶、转化生长因子(TGF)、膜结合营养物质、核心蛋白,和细胞因子等。

③免疫环节的损伤标志物:主要涉及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

1、早期诊断与治疗
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心肌损伤以及诊断治疗过程中患者情况的检测。

如在入院或检查时,可以使用心肌损伤标志物对病人进行初步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利用心肌损伤标志物来监测治疗效果。

3、预测疗效与复发风险
通过开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建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预测模型,来评估心肌损伤的治疗疗效。

另外,通过对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长期监测,也可以准确预测心肌损伤的复发风险。

三、结论
心肌损伤标志物是一种可以检测心肌损伤的血液标志物,其应用范围包括早期诊断、治疗监测、预测疗效和复发风险等。

未来研究应集中研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心肌损伤精准诊断及指导治疗可行性。

常见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价值的比较和分析

常见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价值的比较和分析
复查血钙 , 避免高钙 血症 的发生 。
333 抗 骨吸收的药物 : .. ①双膦酸盐类 : 以阿化膦酸钠( 福 善美) 为代表 , 已临床应 用 1 年 , 果肯定 且安全 , 0 效 为严 重 骨质疏松 的首选药 物。每 日 早晨 空腹 服药 1 a, 0n 服后 取 g
坐立位 ,0mi 3 n内禁食或 禁用 其他 药物 。②降 钙索 : 目前
当出现下列症状 时 , 很可能是骨质疏松的征兆 , 应及时
议尼尔雌醇 , 每周 1 g安宫 黄体酮 每天 1 a; , m g对于 5 岁 n 0
以前 , 围绝经期患者有更年期综合征表现和( 低骨量 , 或) 剂 量可减半 , 一种 安全 价廉 的方 法 。激 素治疗 的方 案、 是 剂 量、 制剂选择及治疗期限应根据患者情况做个体化调整 , 严 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 证 , 每年进行利弊评估后 , 决定是否继 续用药 。 3 3 4 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 .. 主要作用是抑制破骨 细胞活性 , 降低椎 体骨折发生率 。 目前 , 应用的药物有雷洛 昔芬 , 日 6 每 0mg口服 , 只用于女性 患者 , 特点是选择性 其 地作用 于雌激素 的靶 器官 , 不增加乳 癌和子宫 内膜癌发生
质疏松的患者 , 应与雌 、 孕激素合用可使子宫 内膜癌危险性 降低 , 一般提倡绝经早期开始应用 , 这样收益大 、 风险小 , 建
骨质疏 松初级预 防的对象是 未发生过 骨折 , 但有 骨质 疏松的危 险因素 , 或已有骨量减少者 , 应防止发展为骨质疏 松 , 防的最终 目的是避 免发生第 一次骨折 。骨 质疏 松的 预 二级预防和治疗 是针对已有 骨质疏松或 已发生过骨折 的人 群, 其最终 目的是避免初次骨折和再次骨折。因此 , 骨质疏 松的预防 比治疗更重要。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心肌损伤标志物
酶类标志物
1.肌酸激酶(CK)
❖ 能可逆的催化肌酸与ATP之间高能磷酸键转换生成磷酸肌 酸和ADP,为肌肉收缩和运输系统提供能量来源。
❖ 广泛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 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肝、胰、红细胞中含量极少。
❖ 分子量为86kD。
CK的临床意义
❖ 健康人血清中CK含量极低,当肌肉组织受损时,CK进 入血液中,使CK活性明显升高。
Attention 婴幼儿心肌酶
❖ 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多为成人标准,经研究发现,儿童 心肌酶正常参考值明显高于成人,年龄越小其正常值越高, 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并随年龄 增长逐渐接近成年人。所以不要认为小儿心肌酶增高就认为 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的因素较多,应采用测定心 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8-18小时开始升高,48-72小时 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对于入院较晚、亚急性发病患者 的诊断和病情监测及回顾性诊断等仍具有一定意义。
❖ 儿童患者比成人LD升高更显著,可能与未发育完全、耐受 性差、组织损伤更严重有关。
LDH降低
❖ LDH降低的临床意义不大。当检查过程中出现误差、 过于劳累、睡眠不好、心情不好、内分泌失调时LD 会偏低,但是一般不是很严重,经过调理即可恢复。
3.乳酸脱氢酶(LDH)
❖ 是参与糖酵解和糖异生过程中催化丙酮酸与乳酸之间还原与 氧化反应的重要酶类。
❖ 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最为丰富, 其次是肝、脾、胰及肺组织内较多,红细胞中LD含量也极 为丰富。
❖ 分子量135-140KD
LDH的临床意义
❖ LD是重要的细胞代谢酶,对组织损伤非常敏感。正常时LD 在血清中含量较低,而组织中LD含量比血清高500倍以上。 临床上很多疾病中组织细胞遭到破坏,使细胞中的LD释放入 血,导致血清中含量升高。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1979年WHO提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 准: ①典型的持续的胸痛史;②典型的心 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和Q波出现;③心 肌酶学的改变。并认为以上三项中的二项阳 性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损 伤是指伴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包括急性心 肌梗死(内膜下心肌梗死,穿透性心肌梗死, 非Q波性坏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炎。 最近,有人把由于冠状动脉所致的心肌损伤 统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一)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 织。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肌内含量丰富。 临床意义:①AST在AMI发生后6~12h升高,24~ 48h达峰值,持续5d或1周,随后降低。②AST诊断 AMI敏感性较低,特异性较差,当今学术界已不主张 AST用于AMI的诊断。
保健 宜:少食多餐,以清淡、容易消化、富含 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 瓜果、瘦肉、鱼类、豆制品等 忌:吃肥肉、动物脂肪、动物内脏、蛋黄、 海鲜等,少吃甜食。男性患者尤其应戒烟、 忌饮烈性酒,忌暴饮暴食。此外,应养成经 常锻炼的习惯。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河北省皮肤病防治院 朱翊
一、概述
长期以来,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发 达国家的第一位死因。在我国,冠 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 心病)和脑血管病都是城市人口的 前三位死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在我国城市人口中(2005年卫生部统计结果)
致死亡率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126/10万 116.6/10万 98.2/10万 占全部死亡率 22.9% 21.2% 17.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病理:斑型胸痛史者,根据心电图: 1.ST段抬高的AMI。 2.ST段不抬高的AMI。 ①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 cTn≥正常上限 ②不稳定心绞痛 cTn≤正常上限

医学检验--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医学检验--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一、酶学标志物二、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检查三、钠尿肽(BNP/NT-proBNP)的临床应用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典型的病例可以根据病史、症状及心电图(ECG)的特殊改变进行诊断。

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左右的AMI患者缺乏ECG的特异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

AMI后梗死部位心肌细胞内的化学物质将释放到外周血中,通过对这些化学物质的测定可诊断AMI。

决定一种标志物血浓度变化的因素有:该物质的分子大小。

在细胞内的分布(胞浆中的小分子蛋白较结构蛋白更易进入血液循环)、释放率、清除率和心肌特异性等。

典型的AMI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变随发作时间的推移呈现典型的变化。

酶学标志物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最常用的心肌损伤诊断标志物为心肌酶谱,即:CK/CK-MB,LD/LD1,AST。

九十年代以后,发现了一些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特异性和敏感度均较佳的确定性标志物,血清酶学标志物因为特异性不高,AMI后出现异常的时间相对较晚,目前在AMI诊断中已逐渐少用以致基本不再应用。

(一)肌酸激酶(CK)1.概况肌酸激酶分子量为86KD,广泛存在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该酶催化体内ATP与肌酸之间高能磷酸键转换生成磷酸肌酸和ADP的可逆反应,为肌肉收缩和运输系统提供能量来源。

人体三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都含有大量CK,肝、胰、红细胞等CK 的含量极少。

胞浆CK的酶蛋白部分由两个亚基组成,不同亚基组合成三种同工酶:CK-MM,CK-MB,CK-BB。

CK在骨骼肌、心肌、脑组织大量存在,常用于这些疾病的诊断。

血清中CK的测定方法是连续监测法。

2.参考值男:80~200U/L女:60~140U/LCK水平受到性别、年龄、种族、生理状态的影响。

在确定参考值时应注意不同“正常人群”的情况。

3.临床意义(1)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峰值在10~36h之间。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1.2
灭菌方法
1.2.1腔镜器械的清洗与干燥内镜腔道会受到各种污染,其 中无机物和有机物蛋白质类污染会影响低温等离子灭菌器 的效果[21。因此严格规范清洗流程清洗腔镜器械是成功灭菌的 前提。初洗:使用后用流水彻底清洗,除去血迹、粘液等残留物 质,并檫干。酶洗:将擦-f二后的腔镜器械置于1:200,400多酶 洗液fjE京万金复合酶)中浸泡2~10min。彻底洗:将器械拆卸 到最小化,用专用毛刷刷洗管腔内壁、轴节部、弯曲部,用海绵
1 1.1
材料与方法 材料
球刷洗管腔器械外壁,用高压水枪冲洗管腔。超声波清洗:超 声波清洗机清洗5-lOmin。末洗:流水加高压水枪冲洗。干 燥:腔镜器械表面擦干、烘干机烘干,管腔内壁、轴节部、弯曲 部用高压气枪下燥处理。 1.2.2物品包装①包装袋的选择:选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专 用纸甥袋,尺寸根据需要而定,不能使用布类和纸类包装;② 包内指示卡的选择:选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专用化学指示卡, 每包包内必须放置化学指示卡。 1.2.3包装注意事项①纸塑包装时一般需要一层,且不可重
in
with unstableangina.Abstract.J Am Coil Car(1id 19983h185A.
in
【3J WU AHB,Lane PI,.Metaanalysis
cardiac
troponm
clinical chemistry:validation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s.Ciin
AMI诊断中可应用两类生化标志物:一类是早期标志物
(症状出现6h内血中就有增高),目前认为较好的早期标志 物是肌红蛋白(发病后2h即出现异常增高);另一类是确定 标志物(发病后6—9h血中出现增高并持续数天,对心肌酸上 的敏感性和特异行都较高),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目前认为 较好的的确定标志物(发病后出现较早4—12h,并可持续4— 10d)。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
肌红蛋 白 分 子 质 量 心 肌 特 异 性 不 不 ++ ++ +++ +++ 不 17.8 85 85 33 23.5 135 总CK CK-MB
MB2/MB1
cTNT
cTNI
LDH
受 肾 功 能 影 响







初 次 测 得 时 间 ( h ) 升 高 持 续 时 间 ( h )
1-3
1、骨骼肌疾病 或损伤时特异性 很差 2、迅速恢复到 正常,结果限制 其后期敏感性。

是 较 CK-MB 亚型更方便的 早期标记物, 快速释放使得 肌红蛋白可用 于 监 测 MI 患 者
诊断和治疗意 义大 临床试验证明 其单次测定是 诊 断 NSTEMI (包括微灶心 肌损害)的有 效方法。临床 医生应了解本 院的诊断数值
18
对疑似AMI患者,早期标志物应做: 肌红蛋白、CK-MB、cTnI三项,肌红蛋 白仅为过筛试验,CK-MB(-),cTnI (+)者仍为高危患者,CK-MB和cTnI 均为阴性,临床症状可疑者,还需做3, 6,9,12小时cTnI的动态观察,以减少 AMI的漏诊。
19
各种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的特点
3-6 7-14 12-14
Mb
2-3
12
1
21
用于评估与处理12导联ECG上无ST段抬高的ACS患 者的心脏生化标记物
标记物 优点 缺点 可用 性 评注 临床建议
肌红蛋白
1、敏感性高 2、有助于早 期发现MI 3、发现再灌 注 4、对除外 MI非常有用
1、危险度分 层的有力工 具 2、敏感性和 特异性高于 CK-MB 3、发现两周 内的近期MI 4、有助于选 择治疗方法 5、发现再灌 注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用于判断心脏是否存在损伤和疾病。

这个检验是通过对血液中心肌特异性蛋白质和酶的测量来进行的。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蛋白质和酶都不会存在于血液中,但当心肌受损时,它们会通过血流释放到血液中,从而成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常见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Myoglobin)肌红蛋白是在心肌受损后最早能够被检测到的标志物之一。

它是一种蛋白质,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

当心肌细胞受损时,肌红蛋白会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并快速进入到血液中。

因此,肌红蛋白的检测可用于早期监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预后。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CK)是一种在骨骼肌组织、心肌组织和其他组织中存在的酶类。

当这些组织受损时,CK会被释放到血液中。

因此,CK的检测可以用于检测心肌损伤,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cTn)肌钙蛋白(cTn)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心肌标志物,由于释放到血液中的cTn不存在于正常血液中,因此被称为心肌特异性标志物。

在心肌细胞受损时,cTnI和cTnT(两种常见形式)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可用来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的操作和结果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主要是通过血样取自患者的静脉或足背的动脉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即采用标准化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或者酶联免疫分析进行检测。

在分年龄性别等典型人群样本中,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正常检测结果是在其对应的参考值范围内检测出来的。

在未受损肌肉的情况下,这些标志物通常不会存在于血液中。

当存在心肌损伤或心脏疾病时,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就会升高,并由此反映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标志物在不同情况下对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不同。

科学合理地选择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是临床常规检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可以用来监测心肌疾病的发展和处理效果。

通过对不同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快速增加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肌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心肌损伤是指心脏肌肉组织发生损伤,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和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常见的原因包括缺血和再灌注、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传统的心肌损伤诊断方式主要依靠心电图和生化指标,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

但这些传统指标存在灵敏度和特异性等问题,无法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因此,寻找更加准确、敏感和特异的生化标志物是目前心肌损伤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1.心肌钙蛋白心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最敏感的生化标志物之一,也因此成为危重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子。

该标志物潜伏期短,灵敏度高,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几乎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肌钙蛋白的检测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之一。

2.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是骨骼肌纤维破坏后缺氧时产生的一种生化标志物。

与心肌钙蛋白类似,肌红蛋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急性心肌梗死、创伤、肌无力等病理情况下肌肉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

虽然肌红蛋白对骨骼肌发生的变化有更敏感的反应,但当心肌细胞损伤超过一个阈值时,肌红蛋白也显示出对于心肌损伤较高的灵敏度。

3.肌酸激酶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是目前公认的最早期的心肌损伤指标之一,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已经得到大量的研究。

但由于CK在非心肌损伤情况下也会升高,如创伤、肌无力等,因此升高的特异性较低,但根据比值法,在同一时点及同一患者的情况下,仍是心肌损伤判断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4.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是心肌特异性生化标志物之一,与AMI的关联非常密切。

cTnI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通过酶免疫分析法(EI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两种。

医学检验--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医学检验--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医学检验--⼼肌损伤的⽣化标志物⼼肌损伤的⽣化标志物⼀、酶学标志物⼆、肌红蛋⽩、肌钙蛋⽩检查三、钠尿肽(BNP/NT-proBNP)的临床应⽤急性缺⾎性⼼脏病典型的病例可以根据病史、症状及⼼电图(ECG)的特殊改变进⾏诊断。

⼤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急性⼼肌梗死(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左右的AMI患者缺乏ECG的特异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肌损伤⽣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

AMI后梗死部位⼼肌细胞内的化学物质将释放到外周⾎中,通过对这些化学物质的测定可诊断AMI。

决定⼀种标志物⾎浓度变化的因素有:该物质的分⼦⼤⼩。

在细胞内的分布(胞浆中的⼩分⼦蛋⽩较结构蛋⽩更易进⼊⾎液循环)、释放率、清除率和⼼肌特异性等。

典型的AMI⼼肌损伤标志物改变随发作时间的推移呈现典型的变化。

酶学标志物七⼗年代⾄九⼗年代初,最常⽤的⼼肌损伤诊断标志物为⼼肌酶谱,即:CK/CK-MB,LD/LD1,AST。

九⼗年代以后,发现了⼀些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特异性和敏感度均较佳的确定性标志物,⾎清酶学标志物因为特异性不⾼,AMI后出现异常的时间相对较晚,⽬前在AMI诊断中已逐渐少⽤以致基本不再应⽤。

(⼀)肌酸激酶(CK)1.概况肌酸激酶分⼦量为86KD,⼴泛存在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该酶催化体内ATP与肌酸之间⾼能磷酸键转换⽣成磷酸肌酸和ADP的可逆反应,为肌⾁收缩和运输系统提供能量来源。

⼈体三种肌⾁组织(⾻骼肌、⼼肌和平滑肌)中都含有⼤量CK,肝、胰、红细胞等CK 的含量极少。

胞浆CK的酶蛋⽩部分由两个亚基组成,不同亚基组合成三种同⼯酶:CK-MM,CK-MB,CK-BB。

CK在⾻骼肌、⼼肌、脑组织⼤量存在,常⽤于这些疾病的诊断。

⾎清中CK的测定⽅法是连续监测法。

2.参考值男:80~200U/L⼥:60~140U/LCK⽔平受到性别、年龄、种族、⽣理状态的影响。

在确定参考值时应注意不同“正常⼈群”的情况。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应用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应用
*
*
二、心肌损伤确定指标
心肌损伤发病 6~9 小时候,血中出现增高并持续数天、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的标志物。 MI确定指标: 1. cTnI(cTnT) 2. CK-MB
*
*
1.肌酸激酶 MB 同工酶( CK-MB )
CK-MB 可以诊断无骨骼肌损伤的心肌梗死,也适用于早期诊断,其临床特异性高于肌红蛋白,较肌钙蛋白特异性差。在不同时间重复此项检测有助于确诊 AMI ; 溶栓治疗 90 分钟后,测值增加 4 倍,提示梗阻的血管再灌注成功。 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 CK-MB 增加,数月后心肌梗死的发生和死亡都明显高。 另外,骨骼肌损伤时,测定值也会升高,因此询问病史和观察症状很重要。
*
*
CK-MB检测
推荐采用CK-MB mass(质量)分析方法,测定其蛋白浓度(ug/L)。
*
*
CK-MB的临床应用
心梗症状发生3-8小时可以检出升高,12-48小时采样分析,Ck-MB mass诊断MI的临床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98.8%和89.6% 应联合cTnI检测 对于再梗检测有意义 缺点:有肌损伤交叉(肌肉组织达3%)
hs-CRP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动脉粥样化除血栓去除、脂肪堆积的过程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Hs-CRP轻度升高与冠状动脉事件、中风及周围血管病相关,是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 hs-CRP 已被证实是由慢性炎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其浓度对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及预后起重要作用而被临床重视。
*
*
一、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
指心肌损伤后 6 小时内血中水平升高的标志物。现在已知的诊断 ACS 的早期标志物大多出现于病理过程的早期(心肌坏死以前),但其心肌特异性相对都不高。 目前比较常用的有一下指标:CRP,Mb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基础医学B as i c M edi ci ne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及临床意义鲁然(河北保定252医院检验科071000)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理想的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心肌损伤后出现时间早,诊断窗口期长,能很快从血中清除,且能作为复发诊断的指标等。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动态测定一些代谢酶活性一直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 M I)的金标准,但这些酶并不是心肌特有,在人体的其他器官和肌肉中也大量存在,除A M I外,因运动、炎症也可引起升高,而且这些心肌酶的分子量较大,从坏死组织进入血液的过程较一些小分子物质慢,而且酶的活性时间短,其窗口期时间也短,达不到诊断的标准,造成心肌梗死患者的漏诊或误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约有2%一8%的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科会被漏诊和误诊…。

近几年来,一些新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敏感性的心肌标志物检测指标已较为普遍地应用于临床试验室诊断,CK—M B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TnI)、肌钙蛋白T(T nT)等成为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特异性更高或更快捷的敏感指标,并有代替原有代谢酶的趋势拉’。

现对诊断A M I的常用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述。

1肌红蛋白肌红蛋白主要存在于横纹肌(心肌.骨骼肌)细胞中,在细胞膜的氧化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因肌红蛋白在骨骼肌中也有表达,故骨骼肌损伤时也可有大量肌红蛋白释放,其不具有心肌特异性。

肌红蛋白是用于心肌损伤的最佳早期标志物,由于其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心肌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 M I发病后1-3h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h达到峰值,12h内几乎所有A M I患者M b都有升高,升高幅度大于各种心肌酶,增高倍数为5~20,其敏感度较高。

但是M b半衰期短(15r a i n),发病18~30h内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若胸痛发作6~12hM b不升高是除夕bA M I的很好指标。

心脏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心脏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心脏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心脏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心脏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在这一领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生物标志物是指可以客观测量和评估的生理、病理或治疗过程中的指标。

在心脏病领域,常见的生物标志物包括心肌肌钙蛋白、脑钠肽、C 反应蛋白等。

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

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心肌肌钙蛋白会释放入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可以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等急性冠脉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心肌肌钙蛋白的检测灵敏度越来越高,能够检测到更低浓度的心肌肌钙蛋白,有助于更早地发现心肌损伤,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脑钠肽主要由心室分泌,其血浆水平与心室压力和容量负荷密切相关。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脑钠肽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

因此,脑钠肽及其前体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已成为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不仅如此,它们还可以用于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

临床上,医生常常根据患者的脑钠肽水平来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C 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但在心脏病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水平的 C 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它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状态。

此外,C 反应蛋白还可以作为评估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除了上述常见的生物标志物外,还有一些新兴的生物标志物正在研究中。

例如,微小 RNA(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 RNA 分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某些特定的 miRNA 在心脏病患者的血液中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有望成为新的心脏病生物标志物。

此外,代谢组学的发展也为心脏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对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与心脏病相关的代谢改变,从而找到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心肌损伤生化新指标的临床应用

心肌损伤生化新指标的临床应用

病 的症 状 , 在 亚 临床 的 动 脉硬 化 患者 中有反 应 预 警 作用 , 但却 同 数 月 后 心 肌梗 死 的发 生 和死 亡 都 明显 高 唧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患 时也 可 预测 再 次发 生 的心 血 管 事件 ,并通 过 预 防性 治 疗 来 降低 者 不 仅 有 酶 的 变化 还 有血 管 壁 及 伴 随炎 症 反 应 ㈣。特 发 性 扩 张 已升 高 的 C P浓度 , 而 减 低 危 险 度 , 肌 梗 死 时 C 应 蛋 白 型心 肌病 C L ~ 基 因 3 非 翻 区微卫 星多 态 性 有 关 【。 M R 从 心 反 TA4 l B检 l 1 明显 升 高 , 在无 溶 栓治 疗 时 与梗 死 范 围成 正 相关 。【 与 梗 死有 测 抗 体方 法 临 床应 用 尚不广 泛 , 价 值还 有 待进 一 步观 察 。 有 】 在 其 还
可用 于 M 后 临 床 溶 栓 治疗 效 果 判 定 ,心 肌缺 血 损 伤 面积 的估 1 at nn e ,19 ,5(6 2 ) 0 4 3 3 . I  ̄k rd ign 9 89 2 — 7 : 3 — 0 8 i 3 计 、 床诊 断 心 肌炎 、 肌 创 伤 ( 脏 手 术 ) 围手 术 期 心脏 并 发 【 Y 兰 兰, 清 Tooi I K—M m s,yg bn在 急 性 心 肌梗 临 心 心 、 9 - ] 血 rpn , n C b as ol i M o 症、 严重 脓毒 血 症或 脓 毒 血症 导致 的左 心衰 竭 、 充血 性 心 功能 不 塞诊 断 中的应 用评 价『 . 西 医大 学报 . 0 ;1 3 —4 J华 1 2 03 : 9 2 1 0 2 全 , 某些 治 疗药 物 的 临床 疗 效观 察 等 。 以及 【0冯 萍 , 雪 明, 不稳 定型 心 绞 痛 患者 细胞 因子 水 平 表 达 的 11 朱 等.

心肌损伤敏感的生化标志物

心肌损伤敏感的生化标志物
之 中。
于 A 的早 期诊 断 ,G B MI P B是一 个 重要 的生化 标志 物 。现 在 已研 制 出检 测 G B 的免 疫学 试剂 盒 。 PB
32脂肪酸结合蛋I(ayA i BnigPoe , A P) 脂肪 .  ̄ F t c i n rt F B t d d n 酸结合蛋白存在于不同脏器中 ,心脏中 F P和肝、小肠中 AB
前 4 ,其 敏感 度 明显 优于 肌 红 蛋 白、C - 、C h K MB K活 力 。对
些 学者 认 为 感 染 在 冠 心 病 的 发 生 发 展 中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检查 血 清 中 的感 染指 标 有 助 于 早 期 查 出冠 状 动 脉 疾 病
(AD 的病变发展。目前 ,测定较多的有 C反应蛋白(e,, C ) cd ) 多用免疫 比浊法,发现 A 患者血清中 C P升高 ,其升高 MI R 程度与梗塞面积大小有关。 C P外还有纤维蛋白原在 A 除 R MI 时也升高 。 这两项指标的升高往往说明 C D的病变仍在发展 A
维普资讯
中华 临床 医学 杂志 ,2 0 0 7年 1 2月 。第 8 。第 1 卷 2期
3 7

综述 与讲座 ・
心肌损伤敏感的生化标志在 其提 出的 “ MI患者 治疗 导则 ” 中认 为只有 当急性 心梗 患 者 心 电图 出现 s 摘 A T段 上升 时 ,才考虑 给 以溶 栓治 疗 ,这种 提 法可 能会 遗 漏一 些 症状 不典型但 却 应该 进 行溶栓 治 疗 的 患者 。不 少研 究 都指 出溶栓 治 疗疗 效和 进行 治疗 时 间 的迟早 密切 相 关,但 溶栓 治 疗 的过程 中又有 一 定 的危险 性 ,可 引起 脑 出血 等严 重并发 症 。 因此 ,心肌 损伤 标 志物 的研 究是 当 前 的一个 热 门话题 。检 验 工作 者 若检 测 出 一些 更有 效 的心肌 损伤 早 期敏 感生 化标 志 物 ,会 给 患者 和 临床 带 来莫 大的 帮助 。 【 键 词 】标志 物 关 血 栓前 体 蛋 白(p ) 糖 原磷 酸化 酶 同工 酶( lcgn p op oyae P B 脂 肪 酸结合 蛋 白(ay TP Gyo e h shrl ,G B ) s F t t

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其临床意义

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其临床意义

由于心肌中肌钙蛋白的含量远多于CK,因而其敏 感性高于CK,不仅能检测出AMI,而且能检测微小 损伤。且心肌肌钙蛋白特异的存在于心肌中,是 AMI的确诊标志物。但其窗口期长达7天,故在心 肌早期损伤时,其敏感性较低,对临床早期诊断 价值不大。而CK、CK-MB不仅可在AMI早期升高, 且其半衰期短较短,可较好的判断心肌再梗死。
急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依赖心电图和病史,但 单一心电图检查还存在不足,心电图诊断急性心 肌梗死的阳性率至多80%,其余的20%必须依靠生 物化学标志物确诊。生化标志物配合心电图可提 高诊断可靠性。
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除了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 外,还应具有以下特性:①主要或仅存于心肌组 织,在心肌中有较高的含量;②能检测早期心肌 损伤且窗口期长;③能估计梗死范围大小,判断 预后;④能评估溶栓效果。
AMI发生后,因为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
增加,使得心肌内的细胞酶释放入血,根据心肌所 损情况不同,血清酶升高的幅度也不同,因此可以 用血清酶的变化来反应AMI的发生以及病灶的大 小。同时由于各种酶的生理特性不同,例如:在细 胞内定位不同,分子量大小不同,生物半寿期不同 等等,造成了各种酶入血的时间,入血的快慢以及 在血清内的持续时间不同,为临床用作病程和愈后 的判断提供了依据。
CK和CK-MB作为AMI标志物联合应用有以下优点: ①快速、有效,能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是当 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标志物;②其浓度和急 性心梗面积有一定的相关,可大致判断梗死范围; ③能预测心肌再梗死;④能用于判断再灌注成功 率。
心肌的AST含量是人体各组织中最高的,LDH和CK的含占第二位。
cTnT还可以用于评估溶栓疗法的成功与否,观察 冠状动脉是否复通。
cTnT还常用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大小。

心肌损伤与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心肌损伤与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误差较大。 2 糖 原 磷 酸 化酶 同工 酶 (lcgnpop o ls —B g oe hshr ae B。G B y y P B)
7 血 氧饱 和度
() 0 2 :1 9—1 2 3.
2 Va n rg r AB, Bo a da e t AG, Ru h P, e 1 Di e e t l r l f c ci t ta. f r n i oe o y l a c GMP — d p n e tp oe n k n s I n ru i e s l i ts— tn n oo ・ e e d n r t i i a e I t mal n e - ie a d c l n i o n
环 技 术 杂 志 ,19 ,3:14—15 96 2 2.
筛孔 的影 响较 细胞 间孔 隙的影响为小 ,故 下降的程度没有前者
明显 。 ( )具有 间断膜 的毛 细血管 ,见 于肝、脾脏器 ,高压 3
氧致血管 收缩后 ,多余 的血液储 存在肝脾 中 ,从而使肝脾毛细
血 管 内压 增 加 。
高压氧可以提高血液氧分压 ,氧最终被组织吸收离不开微
循 环 的 作 用 ,毛 细 血 管 壁通 透 性 是 微 循 环 的 重 要功 能之 一 ,通
透性与毛细血管壁的结构 、毛细血管 内压及通过管壁物质 的分 子量大小等有关 。电镜下通常把 毛细血管壁分 为三种类 型 : ( )具有通 透膜 的毛细血 管 ,是 最 常见 的一种 类型 ,广泛 存 1
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指一类由于缺血 、感染 、损伤等原因引 起心肌细胞损伤 、膜 的通透性增 加或 细胞结构发生改变而出现 于血液 中、可反映心肌受损情况 的生物化学指标。 肌细胞损 伤后 ,膜 的完整 性和 通透性 改变 ,使 细胞 内 的大分子 物质逸

ckmb 生化 免疫 质量法

ckmb 生化 免疫 质量法

ckmb 生化免疫质量法肌钙蛋白CK-MB是一种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通过检测CK-MB的水平可以对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监测。

生化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质谱法是目前常用的CK-MB检测方法。

其中,质谱法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在CK-MB的检测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质谱法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CK-MB检测中,质谱法通过测定CK-MB的分子量和其与其他蛋白质的结合特性,来准确地判断心肌损伤情况。

与传统的生化学和免疫学方法相比,质谱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其他蛋白质的干扰,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谱法在CK-MB的检测中的应用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通过质谱法测定CK-MB的分子量,来判断其在心肌损伤中的变化;二是通过质谱法检测CK-MB与其他蛋白质的结合情况,来确定心肌损伤的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质谱法可以通过高分辨质谱仪的使用,对CK-MB进行高效、快速和精准的检测,从而提高了心肌损伤的诊断效率。

除了在CK-MB检测中的应用,质谱法在其他生物医学领域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例如,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质谱法可以用来分析复杂蛋白样品的组成和结构,从而揭示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代谢途径。

此外,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质谱法可以用来测定药物和其代谢产物的浓度,从而评估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

总的来说,质谱法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技术,在CK-MB的检测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未来随着质谱仪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质谱法在CK-MB检测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参考。

希望通过对质谱法在CK-MB检测中的研究,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更好的技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信息2019年第32卷6月Medical Information.Jun2019Vol.32收稿日期:2019-05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应用研究李玉泉(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天津300350)摘要: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重要的诊断依据,能够有效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

一般来讲,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包括早期标志物和确定标志物,前者是患者在发病六小时之内血液浓度增加,后者是发病六至九小时,标志物对心肌损伤产生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持续升高几日到两周不等。

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阐述,详细报道如下。

关键词:心肌损伤;应用研究进展;生化标志物心肌损伤是由于心肌细胞受到损伤,释放出蛋白质、酶和其他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进入血液之中,有些成分能够对心肌损伤产生特异性和敏感性,这种成分被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

临床上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心肌损伤,除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心电图检测之外,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随着基因技术、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学的发展,对于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研究也进一步推进,其诊断价值受到了更大的重视。

1早期生化标志物1.1C反应蛋白(CRP)肝实质产生CRP,其存在于血清中,属于一种感染性标志物,当肝细胞受到刺激时就会产生CRP,在六小时之内,其在血中的浓度会持续升高到每升五毫克,在四十八小时的时候则会达到每升五百毫克的峰值。

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和感染有很大关系,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处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里,而在冠心病的早期检查中,血液中的CRP检测能够辅助医生诊治,但其缺乏特异性。

1.2肌红蛋白(Myo)Myo是一种能够在心肌损伤两小时之内进入血液的蛋白质,其在血中浓度七小时最高,二十四小时后恢复,在诊断心肌损伤上,主要用来进行阴性排除,该标志物的诊断窗口期比较短,如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过长,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此外患者发生其他疾病,如骨骼损伤以及肾功能损伤等,Myo也会增高,所以特异性差。

1.3心肌球蛋白轻链-1(CMLC-1)CMLC-1是一种含组织特异性的结构蛋白,重链和轻链各两条组成,心肌损伤后进入血液,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在四到六小时之内CMLC-1达到最大浓度,且持续一周,一般正常情况下,CMLC-1可以通过肾脏清除,但是如果CMLC-1持续增高不退,是因为患者的心肌细胞损伤不停释放CMLC-1,该标志物特异性高。

1.4Myo:碳酸酐酶Ⅲ(CAⅢ)只有骨骼细胞才能产生CAⅢ,所以心肌损伤不会影响血中CAⅢ浓度,但是计算Myo:CAⅢ的值可以分辨Myo的来源,判断是否是因心肌损伤而升高的,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后,Myo:CAⅢ的值会在两小时后上升,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比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早期标志物。

1.5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1L-1Ra)1L-1R能够对炎症反应进行调控,其在血清中的浓度与炎症程度呈良好的相关性,也和慢性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坏死再关注损伤之间有密切关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胸痛症状一小时内,1L-1R血清水平就会升高,敏感度高,但是特异性不强。

1.6心肌缺血性标志物心肌缺血性标志物有三种,包含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心型脂肪酸结合酶(H-FABP)、糖原磷酸化煤=酶BB(GP-BB)。

IMA是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之前,能够诊断诊断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在患者发生心肌缺血之后,IMA浓度快速增高,且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灵敏度比较高,但是其半衰期短,二十四小时后不应再作为诊断标志物。

H-FABP在能量代谢中起着作用,当患者心肌缺氧时,其血中含量会增高,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一到三小时之内,H-FABP的水平会升高,在六小时达到最大值。

一般健康者的均值为4.3ug/L,但是心肌损伤患者的均值明显高于健康者均值,该标志物比较理想。

患者因缺氧而导致通透性增强时,GP-BB则会释放入血,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胸痛症状出现一至四小时内,GP-BB会升高。

八小时达到最大值,持续两天后返回参考值,总体而言,GP-BB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值得应用于心肌损伤诊断中。

1.7反映血栓形成的生化标志物该类标志物主要有三种,包含可溶性纤维蛋白、血栓前体蛋白(TPP)、P-选择素。

可溶性纤维蛋白能够在血栓前升高浓度,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检测中能够发现,但是特异性较差,需要配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联合诊断。

TPP对于急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较高,患者形成血栓六小时,TPP升高,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作用,且在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分辨中,TPP也能作为诊断依据。

P-选择素在血栓病变时,则释放入血,浓度增大,患者发生胸痛一小时和三小时的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且心肌梗死患者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P-选择素水平不一。

有较高的分辨价值。

2确定生化标志物2.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该标志物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心肌中的CK-MB含量约占CK-MB总量的百分之十四到四十二中,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四到八小时后会增高,二十四小时达到最大值,两到三天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标志物,但是对于心肌坏死的情况比较微小的条件下,CK-MB的灵敏度低,甚至没有反应,所以不能单单依靠CK-MB含量作为诊断所有心肌梗死的依据。

2.2心肌肌钙蛋白(CTn)该标志物属于调节蛋白,其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细胞中,由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C组成。

肌钙蛋白I、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07):949-951.[5]任光为,何秋萍,刘克强,等.社区健康教育在全科医疗实践工作中的探索[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8,13(02): 108-109+118.[6]董朝晖,董芬,勍王,等.社区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技术指导需求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02): 218-220.[7]周恩庭,唐岚.以健康教育信息为载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众号研建及社区居民回应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 (01):85-86.[8]张裕强,刘乐其,康纪明,等.运用健康巡讲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讲座情况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7): 2725-2728.[9]周子荣.社区全科医师公共卫生技能培训的实践与探索[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暨医学伦理学国际论坛论文集[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2017:4.[10]杨勇,张小武,刘翰谕,等.北京市朝阳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现状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01):8-9.综述21医学信息2019年第32卷6月Medical Information.Jun2019Vol.32肌钙蛋白T的特异性比较高,是一种常见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而肌钙蛋白C在心肌中和骨骼肌中相同,所以特异性差。

肌钙蛋白I只在心肌细胞中发现,诊断窗口期长,在患者发作胸痛六小时内升高,约十八小时达到最大值,且持续四到八天,此外在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具有较高的区别价值。

肌钙蛋白T的特异性也比较高,和肌钙蛋白I原理相同,两者是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首选标志物,据鄢盛恺[1]研究,该检测方式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2.3超敏肌钙蛋白I超敏肌钙蛋白I也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主要的心肌受损标志物之一,其敏感度非常强。

对于健康正常者而言,其血清中的超敏肌钙蛋白I含量比较少,水平低,而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后,其超敏肌钙蛋白I就会迅速释放入血,表达水平迅速增高同时,其还可以作为判断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小的重要依据,特异度高,和其他生化标志物一起使用,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正确率。

3讨论本文仅仅是选择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标志物进行叙述,当然还有更多的标志物对诊断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价值。

总体而言,敏感度高和特异性强是理想标志物的特点,且能够在早期被检测出来,检测便捷,半衰期长,诊断窗口期长,但是没有生化标志物能够完全达到这些要求,所以在日常诊断心肌损伤时,必须联合早期和确定生化标志物,多重标准诊断,提升诊断正确率,进而为正确治疗患者提供依据[2]。

参考文献:[1]郑芳,鄢盛恺.生物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J].临床检验杂志,2013,31(5):321-323.[2]张乾忠.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应用进展及检测结果解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7):481-487.综述收稿日期:2019-05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后的思考与启示陈颖(天津市南开医院护理部,天津300100)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医护理在医院临床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并具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

通过参加本次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活动,让护理人员认识到中医护理在临床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临床预防治疗中,中医护理坚持以人为本,并以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为目的,从整体上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同时也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运用中医护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了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

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活动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学习机会,并拓宽了医院护理人员的学习途径,通过培训活动将中医护理理念贯穿在整个护理操作中,提高中医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需持续开展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活动,以点到面提高我国医院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中医护理;骨干培训;思考与启示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并对身体疾病进行预防治疗。

但在医院长期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措施在医院临床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当下医院提出了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为了进一步促进医院对中医护理的认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8年10月主办了第三季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项目,本人在此次培训活动中受益良多[1]。

此次培训活动除集中理论授课外,也采取了观摩实践、科室参观交流等方式,通过上述学习方式加深了我对中医护理的认识[2]。

中医护理在医院临床护理中具有非常大的学问,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对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并且通过本次学习,也完善了我的知识储备,能够在护理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中医特色护理技术1.1学习时间和内容在2018年10月至今本人分别在江苏省中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学习活动。

第一站在江苏省中医院主要从疾病护理、症状护理入手,了解了从胃癌、肾病、疼痛等方面实施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同时学习了刮痧联合拔罐疗法在治疗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以及耳穴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优势,贯穿于始终的是对学员一种中医思维的建立和培养,此外也学习了艾灸及穴位贴敷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中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