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速记所有医考针灸急症

合集下载

2022,2023考研中医综合针灸疗法速记

2022,2023考研中医综合针灸疗法速记

2022,2023考研中医综合针灸疗法速记
为了准备2022和2023考研中医学综合针灸疗法,下面是一些速记技巧:
针灸疗法概述
经络部位
- 合谷穴:位于手掌第一横纹与阳谷穴之间
-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脚踝上方约三个手指宽度
-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头部连接处,两耳垂直连线处
- 太阳穴:位于耳垂前上方,向上延伸至眉头起始处,向后与耳后连线的交点
- 睛明穴:位于眉毛直上的位置
基本操作
- 取穴:手穴用食指和中指捏取,足穴用拇指和食指捏取
- 按揉(推拿):对于易寒性疾病,先按揉后扎刺;对于易热性疾病,先扎刺后按揉。

- 扎刺:沿着经络方向刺向对侧(手能插到多深,插多深;手不够长,勉强不可)
- 加温:用艾灸或灸带加热刺入的部位
针灸常见疗法
补法
- 补穴:把所需药物置于针柄中空处,插到相应腧穴内
- 补艾:把艾绒灸贴在相应腧穴处进行刺激
泻法
- 吸穴:贴上一些贴敷剂,吸附药物
- 艾灸:采用艾条,在药物壳和皮肤之间烧着,热力作用下药物通过皮肤渗出
- 刻痧:轻轻用针背或针柄在所患部位刻画。

以上是关于2022,2023考研中医学综合针灸疗法速记的一些技巧。

记得经常练习和复习,并持续学习中医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针灸疗法。

趣味针灸记忆

趣味针灸记忆

趣味针灸记忆(1)风寒感冒:主穴:列缺合谷风池。

山谷被风吹开一条裂缝,令人心寒.谷-合谷,风-风池,裂-列缺,寒-风寒.(2)风热感冒:曲池鱼际大椎合谷.大热天大伙到山谷里的水池洗澡和捉鱼!池-曲池, 鱼-鱼际,大-大椎,谷-合谷.(3)哮喘:1.实证:主穴:列缺膻中肺俞.因缺席期中考试而成绩作废.缺-列缺,期中-膻中,废-肺俞,试-实证.2.虚证:主穴:肺俞膏盲肾俞气海太渊太溪足三里。

三太太虽高龄,体质不虚,每天都神气飞扬.飞-肺俞,高-膏盲,神-肾俞,气-气海,太-太渊,太-太溪, 三-足三里,虚-虚证.(4)泄泻:1.急性泄泻:主穴:天枢中脘温溜足三里三阴交。

中秋节那天溜冰回来足足泄了三天三夜.天-天枢,中秋-中脘,溜冰-温溜,足足/三-足三里,三-三阴交.2.慢性泄泻:主穴:天枢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命门.中秋节那天吃了三个大饼后损伤脾胃,泄泻不止,后神志不清,差点没命.天-天枢,中秋-中脘,三个-足三里,脾-脾俞,胃-胃俞,神-肾俞,大饼-大肠俞,命-命门.(5)眩晕:1.肝阳上亢: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行走江湖,身不由己,谢大侠不杀之恩,在下甘拜下风.风-风池,甘-肝俞/肝阳上亢,身-肾俞,行-行间,大侠-侠溪.2.痰湿中阻:头维内关中脘丰隆解溪.上头指示快给那个中风的解放军脱水降颅内压.上头-头维,内-内关,中-中脘,风丰隆,解放军-解溪.(6)不寐:主穴:神门神庭三阴交太阳风池.二朗神被三太子打得发羊吊风了.二朗神-神门.神庭,三-三阴交,太/羊-太阳,风-风池.(7)头痛:1.肝阳上亢:太阳悬颅百会侠溪行间.太君发羊癫疯了,向汉奸悬赏百万美金捉拿大侠头颅.太君-太阳,悬-悬颅,百-百会,侠-侠溪,奸-行间.2.气血不足:百会气海肾俞肝俞足三里合谷.老头爬三百里山谷仍神色不改,我们已筋皮力尽,上气不接下气,口干燥,肝肠断裂.百-百会,气-气海,神-肾俞, 肝-肝俞, 三-足三里,谷-合谷.3.淤血阻络:上星头维太阳后顶心俞膈俞.太后渴了,率心腹来割皇上的头取血喝.皇上-上星, 头-头维,太-太阳,后-后顶,心-心俞,割- 膈俞,血-淤血阻络.(8).中风:1.中脏腑闭证:主穴:水沟十宣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太极张三风到绝情谷取泉水,并宣读圣旨招谷主入宫见陛下.水-水沟,宣-十宣-谷-合谷,宫-劳宫,太-太冲,泉-涌泉,陛下-闭证.2.中脏腑脱证:关元神阙.(隔姜灸).我军神勇冲过敌人的重重封隔的关卡脱险了.关-关元, 神-神阙,脱-脱证.3.1.中经络:主穴:外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合谷曲池环跳风市肩隅。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操作针灸急症重点(每年必考)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操作针灸急症重点(每年必考)
3、 中风
中经络----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以手厥阴,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
气血瘀滞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上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着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及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针灸急症
1、 偏头痛
治法:疏泄肝胆,通经止痛 以足厥阴及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取穴:太冲 足临泣 外关 丰隆 头维 风池 率谷 角孙
2、 落枕
治法:疏筋通络,活血止痛 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取穴:外劳宫 阿是穴 肩井 后溪 悬钟
配穴:风寒袭络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加内关及局部阿是穴;肩痛加肩髎,外关;背痛加天宗
请演示推拿擦法和推法。
答:擦法: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后小鱼际附着于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磨擦。
推法:用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节律性的连环运动。
请演示针灸中不慎针身断裂残留在患者体内如何处理?
答:嘱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手指或摄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便断端暴露体外,用摄子取出;如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在X线下定位,用外科手术取出。
④肾绞痛----治法: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以相应的背俞穴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肾俞 三焦俞 关元 阴陵泉 三阴交
配穴:血尿加血海,太冲;湿热加委阳,合谷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穴位速记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穴位速记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穴位速记汇总手太阴肺经1、尺泽:①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绕侧缘凹陷中。

②功能:肃降肺气,滋阴润肺。

③主治: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舌干,咽喉肿痛,心疼,胸满,呕吐,小儿惊风,小便频数。

2、孔最:①定位:前臂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处。

②功能:肃降肺气,凉血止血。

(为郗穴,急症血症常用)④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等。

3、列缺:①定位:两手虎口自然交错,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②功能:列缺为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故可治肺、大肠、任脉三经的疾病,主以清头领、解表热、利咽喉。

列缺主外感咳嗽、吐痰、头痛4、少商:①定位: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②功用:清热散风,利咽止痛,开窍醒神③主治:咽喉肿痛,鼻衄,发热,癫狂,中风,昏倒。

(少商放血治疗咽喉肿痛)手阳明大肠经1、合谷:①定位。

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②功能:是全身冷静镇痛要穴,清热解表,镇惊止痛。

③主治:配伍:①合谷、复溜、汗多可止,无汗可发②合谷配太冲,名开四关穴,治疗气机不利惹起的精神阻碍;手连肩脊痛苦;鼻塞、鼻窒、鼻渊。

③''面口合谷收”,主头面疾病,如头痛,头晕,鼻渊鼻衄,牙痛(下牙,多取对侧)。

④合谷(补)配三阴交(泻)。

可致使流产。

2、曲池:①定位: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②功能:为浑身退热要穴,功可清热止痒,调治肠胃。

③主治:配穴,退热曲池风疹曲池泄泻曲池大椎血海足三里(天枢)此外在脑血管病中亦常用到曲池,“治痿独取阳明”3、迎香:①定位:面部,鼻翼5中点旁,鼻唇沟中②功能:散风清热,通利鼻窍③主治:鼻塞不闻香臭配上星,可同时取用内迎香,在鼻孔内上方与鼻翼软骨相对处的鼻粘膜上取穴,多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足阳明胃经1、四白:①定位:眶下孔,走行眶下神经,当承泣直下。

②功能:散风明目,舒筋活络。

③主治:目疾,口眼倾斜,同时也治三叉神经痛,针刺时,要求将针刺及眶下神经,方有酸麻重胀之感。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背针灸学十四经穴操作急背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背针灸学十四经穴操作急背
天柱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旁开1.3寸
斜方肌外侧凹陷中
1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痹证
2鼻塞
3癫狂痫
4热病
天柱鼻后狂热
天主别后狂热
肺俞
第3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1肺疾(咳嗽、气喘、咳血)
2肺阴虚证(盗汗,骨蒸潮热)
肺肺
飞飞
膈俞
第7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1上逆证(呕吐,呃逆,气喘)
2贫血
3瘾疹,皮肤瘙痒
1腰腿痛
2胃肠病证(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
6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
曲池上,洗五官皮肤,清肠胃,压狂热
去池上,洗五官皮肤,清肠胃,压狂热
合穴
肩髃
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
三角肌肉上部中央,
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1肩上肢病证(肘臂酸痛,上肢不遂)
2瘾疹
肩髃蹲上瘾
监狱蹲上瘾
迎香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鼻唇沟中
1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眼歪斜)
下关耳面口
头维
额角发际上0.5寸,
头正中线旁4.5寸
头目病(头痛,目眩,目痛)
头维头目
头为头目
天枢
脐中旁开2寸
1胃肠病(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
2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
天天枢妇肠胃
天天舒服பைடு நூலகம்胃
大肠之募穴
梁丘
屈膝,
在客前上棘与髌骨上缘连线上,
髌骨上缘上2寸
1急性胃病
2下肢病(膝肿痛、下肢不遂)
合穴
血海
屈膝,
在大腿内侧,髌骨内端上2寸,
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针灸歌诀全汇总

针灸歌诀全汇总

针灸歌诀全汇总
针灸歌诀全汇总,分部位、病症、操作技巧如下:
一、头部:
1.针灸头痛,脑门三分,太阳、风池、承浆;
2.眼疾眩晕,太阳、攒竹、肝俞;
3.耳鸣耳聋,太阳、听会、耳门;
4.面瘫口眼斜,趺跖、颊车、四白;
5.鼻塞流涕,大椎、印堂、迎香。

二、颈部:
1.肩颈痛楚,肩井、风池、天柱;
2.痰喘咳嗽,夹脊、风门、肺俞;
3.颈椎不适,风府、大椎、太阳;
4.眩晕目眩,风池、攒竹、迎香;
5.头晕烦躁,百会、大椎、足三里。

三、背部:
1.肩背疼痛,颈肩、肺俞、脊中;
2.腰背酸痛,大椎、腰俞、中脘;
3.乳腺增生,膀胱俞、丰隆、涌泉;
4.背部道素,大椎、脊中、腰俞。

四、手臂:
1.手臂酸痛,肩井、劳宫、外关;
2.手指麻木,心俞、极泉、大椎;
3.手腕扭伤,手三里、内关、神门;
4.肘骨折伤,深邃、内关、肘髎。

五、腰部:
1.腰椎间盘,肾俞、中脘、命门;
2.腰肌劳损,腰俞、大椎、肺俞;
3.坐骨神经痛,大殿、膀胱俞、承山;
4.男性阳痿,伏兔、气海、命门。

六、腿部:
1.膝关节疼痛,阳陵泉、曲池、足三里;
2.脚肿水泡,太溪、涌泉、荥穴;
3.脚底肌肉疼,太溪、足三里、夹足;
4.腿筋扭伤,风池、曲骨、膝关、外关。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速记——针灸特定穴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速记——针灸特定穴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速记——针灸特定穴歌诀针灸特定穴歌诀:
1. 头部:百会、风池、太阳、阳白、承浆、耳门、颞车、迎香、印堂、神阙。

2. 面部:足三里、地仓、巨骨、颊车、桑枢、四白、迎香、印堂。

3. 胸部:足三里、曲池、中府、天突、巨阙、天枢、胸口、鱼际、心俞、抱郎。

4. 腹部:足三里、曲池、中府、关元、气海、气冲、神阙、天突、下腹俞、天枢。

5. 腰部:大敦、丰隆、鲁巷、脊中、中脘、命门、悬针、长强、筋缩、静脉海。

6. 上肢:臂口、肩井、曲池、大陵、天宗、侠溪、手太阴心包经及相应穴位、手阳明大肠经及相应穴位。

7. 下肢:长强、伏兔、足三里、太溪、曲泉、足太阳膀胱经及相应穴位、足阳明胃经及相应穴位。

温馨提示:以上穴位是针灸考试重要的穴位,每位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与记忆。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常用针灸穴位要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常用针灸穴位要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常⽤针灸⽳位要诀1.尺泽(chǐzé,LU 5) 合⽳【定位】在肘横纹中,肱⼆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喘、咯⾎、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或点刺出⾎。

2.孔最(Kǒngzuì,LU 6) 郄⽳【定位】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处。

【主治】①咯⾎、咳嗽、⽓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

3.列缺(Lìeqūe,LU 7) 络⽳;⼋脉交会⽳(通于任脉)【定位】桡⾻茎突上⽅,腕横纹上1.5⼨,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法:两⼿虎⼝⾃然平直交叉,⼀⼿⾷指按在另⼀⼿桡⾻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

【主治】①咳嗽、⽓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

4.鱼际(Yújì,LU 10) 荥⽳【定位】第1掌⾻中点桡侧,⾚⽩⾁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咽⼲、咽喉肿痛、失⾳等肺系热性病证;②⼩⼉疳积。

【操作】直刺0.5~0.8⼨。

治⼩⼉疳积可⽤割治法。

5.少商(Shàoshāng,LU 11) 井⽳【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旁0.1⼨。

【主治】①咽喉肿痛、⿐衄、⾼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或点刺出⾎。

6.商阳(shāngyáng,LI 1) 井⽳【定位】⾷指末节桡侧,指甲根⾓旁0.1⼨。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或点刺出⾎。

7.合⾕(Hégǔ,LI 4) 原⽳【定位】在⼿背,第1、2掌⾻间,当第2掌⾻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法:以⼀⼿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拇、⾷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

【主治】①头痛、⽬⾚肿痛、齿痛、⿐衄、⼝眼歪斜、⽿聋等头⾯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针灸急症穴位趣味记法

针灸急症穴位趣味记法

1小时速记所有医考针灸急症(颜之推敲原创)
1晕厥
永住沟中
涌泉足三里水沟中冲
2虚脱
掉在水沟内苏醒了吗?
水沟内关素髎
3抽搐
何故水沟内臭气太冲
合谷水沟内关太冲
4高热
何故喝了十瓶宣酒,十二瓶古井贡大曲,(能不高烧吗?)
合谷十宣十二井大椎曲池
5中风中经络
三阴天水沟内还剩一尺泽水,犹如极少的泉水,委实珍贵三阴交水沟内关尺泽极泉委中
6中风闭证何故十二水沟井内臭气太冲?
合谷十二井水沟内关太冲
7中风脱证人中内元气神脱了
水沟内关关元气海神
8呕吐
在内关走三里地,中脘不舒服吐了
内关足三里中脘
9偏头痛老头子率领子孙在外关,风风火火打冲锋
头维率谷足临泣角孙外关风池太冲丰隆
10痛经
(1)实症:
三次交战中计失败发痴了
三阴交中极次髎
(2)虚痛:
山里三次交战大伤元气
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
11牙痛
何故下车,牙痛呵
合谷下关颊车
12急性腰扭伤
腰痛是肾亏阳痿了
腰痛穴肾俞委中
13心绞痛
阴气关在膻中内
阴郄内关膻中
14急性胆囊炎,胆结石
胆石症病在肝胆可能喝了阳陵泉水,胆囊其门不通,日月疼痛
肝俞胆俞阳陵泉胆囊穴期门日月
15胆道蛔虫症
九尾鸟日月栖在杨林树上,你想用子弹打下,我出四百元钱。

鸠尾日月阳陵泉迎香胆囊穴四白
16肾绞痛
喝了大观园的阴陵泉水,只要三叫三应肾病就好了
关元阴陵泉三焦俞三阴交肾俞。

执业医师针灸急症速记

执业医师针灸急症速记

1,外感头痛北风太烈。

(百会,风池,太阳,列缺)2,内伤头痛【实证】北风微。

(百会,风池,头维)【虚证】北风足。

(百会,风池,足三里)3,落枕警钟外公,后妻。

(肩井,悬钟,外劳宫,后溪) (肩后悬钟太劳累)4漏肩风阵前聊语。

(肩贞,肩前,肩髎,肩髃)5,腰痛阿是大肠畏重。

(阿是穴,大肠俞,委中)6中风【中经络】三阴天,水沟内唯剩几尺泽水。

(三阴交,水沟,内关,委中,极泉,尺泽) 【中脏腑闭证】何故十二水沟内臭气太冲。

(合谷,十二井,水沟,内关,太冲)【中脏腑脱证】人中内元,气,神脱了。

(水沟,内关,关元,气海,神阙)7,眩晕【实证】北风太猛冲内关。

(百会,风池,太冲,内关)【虚证】山里北风伤肝肾。

(足三里,百会,风池,肝俞,肾俞)8,面瘫攒四百车洋白鱼,捆抡地仓了。

(攒竹,四白,颊车,阳白,鱼腰,昆仑,地仓,颧髎)9,不寐神僧照印堂,四神安眠。

(神门,申脉,照海,印堂,四神聪,安眠)10,感冒何故有太阳,缺大风。

(合谷,太阳,列缺,大椎,风池)11,哮喘【实证】肺吐痰烈,吃则定喘。

(肺俞,膻中,列缺,尺泽,定喘)【虚证】山里高荒,太远太稀,肺肾定喘。

(足三里,膏肓,太渊,太溪,肺俞,肾俞,定喘)12,胃痛内关走三里,中脘痛。

(内关,足三里,中脘)13,呕吐同胃痛14,泄泻【急性】阴陵泉上巨虚,天输水分。

(阴陵泉,上巨虚,天枢,水分)【慢性】公孙天神住山里。

(公孙,天枢,神阙,足三里)15,便秘天水丰隆,归来支沟。

(天枢,水道,丰隆,归来,支沟)16,痛经【实证】三次交战,中计痴了。

(三阴交,中极,次髎)【虚证】山里三叫,气海痛。

(足三里,三阴交,气海)17,崩漏【实证】公孙在大观园三叫吟。

(公孙,关元,三阴交,隐白)【虚证】山里三叫气海崩漏。

(足三里,三阴交,气海)18,缺乳膻中乳根少泽。

(膻中,乳根,少泽)19,遗尿大观园三次交战,中计光输。

(关元,三阴交,中极,膀胱俞)20,瘾疹何故委曲割腕输血。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速记口诀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速记口诀

常见针灸急症速记口诀:
1晕厥:足三里晕厥在水沟,涌泉中冲走了。

(朱珊丽晕厥在水沟里,被涌泉冲走了)
2虚脱:水沟内关虚脱素髎。

(水沟里面关着虚脱的苏廖)
3抽搐:合谷在水沟中抽搐,内关太冲。

(何姑在水沟中抽搐,里面
4
5
6
7
8
9
10
(1)实症:痛经实症三阴交,中极次髎。

(痛经的时候用石针扎三阴交,终极治疗)
(2)虚痛:足三里关元三阴交,气海虚痛。

(朱珊丽与官员三次性交,气海穴隐隐作痛)
11牙痛:合谷下关,颊车牙痛。

(为什么放下手中的筷子,夹菜的时候牙齿痛)
12急性腰扭伤:腰痛(穴)肾(俞)委(中)。

(腰痛是肾亏阳痿了)。

中西医执医技能针灸急症趣味记忆

中西医执医技能针灸急症趣味记忆

1.偏头痛:率谷,足临泣,阿是穴,风池,外关,太冲偏头痛仍率领阿是风外冲2.落枕:后溪,外劳宫,阿是穴,悬钟,天柱落枕的后宫是悬柱3.中风(1)中经络:极泉,委中,三阴交,尺泽,内关,水沟(2)中脏腑①闭证:十二井,水沟,太冲,丰隆,劳宫②脱证:关元,神阙经络即为三尺内沟十二水沟太冲,封闭咯脱,关阙4.哮喘(1)实证:定喘,尺泽,肺俞,中府,列缺(2)虚症:定喘,太渊,太溪,肺俞,肾俞,足三里,膏肓实喘则肺中缺虚喘太太肺肾三里高5.呕吐:足三里,内关,中脘三里内中脘呕吐6.泄泻(1)急性: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2)慢性:天枢,神阙,足三里,公孙急泄天上阴泉水慢泄天神三公里7.痛经(1)实证:三阴交,次髎,地机,中极(2)虚症: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实证痛经三次交战低级中计虚证痛经在三元里8.扭伤(1)颈:阿是穴,风池,绝骨,后溪(2)腰:阿是穴,委中,腰痛点,大肠俞(3)腕:阿是穴,阳谷,阳溪,阳池颈扭伤是风绝后腰扭伤是委腰肠腕扭伤是阳谷溪池9.牙痛:合谷,下关,颊车牙痛故下车10.晕厥:百会,足三里,内关,水沟晕厥在百里沟内11.虚脱:神阙,水沟,内关,百会,素髎虚脱在神沟内会苏醒吗12.高热:合谷,十宣,十二井,外关,大椎,曲池高热故喝了十瓶宣酒,外加十二瓶古井大曲13.抽搐:合谷,阳陵泉,水沟,内关,太冲何故阳沟内臭气太冲14.内脏绞痛(1)心:阴郄,郄门,膻中,内关(2)胆:胆囊穴,胆俞,日月,阳陵泉(3)肾:肾俞,三阴交,中极,阴陵泉,膀胱俞心绞痛在阴郄门的膻中内胆绞痛的二胆在日月的阳陵泉肾绞痛的肾在三阴中的阴陵泉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速记(内科)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速记(内科)

内科病症一、中风中经络:关中三尺泉水(内关委中三阴交尺泽极泉水沟)中脏腑:闭证,十二井水冲河内(十二井穴水沟太冲合谷内关)脱证,水内缺元气(水沟内关神阙关元气海)二、眩晕实证:晕在太白池内(太冲百会风池内关)虚症:三里峰会干甚?(足三里风池百会肝俞肾俞)三、面瘫谷地煮四车昆仑泉白鱼(合谷地仓攒竹四白颊车昆仑颧髎阳白鱼腰)四、痿证上肢:奸雄夹击池谷(肩髃颈胸部夹脊穴曲池合谷)下肢:狡兔要夹击三里泉关(三阴交伏兔腰部夹脊穴足三里阳陵泉脾关)五、痫病发作期:泉水汇溪内(涌泉水沟百会后溪内关)间歇期:冲印石龙尾(太冲印堂间使丰隆鸠尾)六、不寐海神买糖安四神(照海神门申脉印堂安眠四神聪)七、郁证水神冲关(水沟神门太冲内关)八、心悸神拒绝关门(神门巨阙厥阴俞内关郗门)九、感冒呵斥雀追太阳(合谷风池列缺大椎太阳)十、咳嗽外感咳嗽:飞雀谷(肺腧列缺合谷)内伤咳嗽:娇太妃(三阴交太渊肺腧)十一、哮喘实证:飞雀穿池中(肺腧列缺定喘尺泽膻中)虚症:喜神高飞穿三里渊(太溪肾俞膏肓肺腧定喘足三里太渊)十二、呕吐十三、胃痛胃痛呕吐在关中三里处(内关中脘足三里)十四、泄泻急性泄泻:天上落泉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慢性泄泻:天公闪身(天枢公孙足三里神阙)十五、痢疾古猿居天下(合谷关元上巨虚天枢下脘)十六、便秘水沟添龙龟(水道支沟天枢丰隆归来)十七、阳痿三英交元神(三阴交关元肾俞)十八、癃闭实证:三英泉边望极光(三阴交阴陵泉秩边中极膀胱俞)虚证:审批边关三教(肾俞脾俞秩边关元三焦俞)十九、消渴太医审批缴费(太溪胰俞肾俞脾俞三阴交肺俞)。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针灸速记表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针灸速记表

定位 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7 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1.5 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 凹陷中。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 尖下凹陷中是穴 在手外侧,第 1 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方 0.1 寸(指寸) 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 0.1 寸(指寸) 在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在前臂,肘横纹下 2 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在面部,口角旁开 0.4 寸(指寸) 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在头部,额角发际直上 0.5 寸,头正中线旁开 4.5 寸 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 2 寸 在股前区,髌底上 2 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在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 6 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 8 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 8 寸,胫骨前肌的外缘 在足背,第 2、3 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在跖区,第 1 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 3 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 2 寸,股内侧肌隆起处。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 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或者右手掌心按于患者左膝髌骨上缘),第 2~5 指 向上伸直,拇指约成 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在腹部,脐中旁开 4 寸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1 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在手掌,横平第 5 掌指关节近端,第 4、5 掌骨之间 在手内侧,第 5 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中医技能考试辅导之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

中医技能考试辅导之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

中医实践操作考试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现将中医实践技能考试内容中病症主穴给大家归纳了一下:晕厥主症:始则自觉疲乏无力、眼前昏黑、泛泛欲时,而至突然厥倒不省人事。

同时出现面色苍白、汗出、四肢逆冷、脉细缓、血压下降等治法:苏厥醒脑为主。

处方:人中合谷太冲足三里中冲配穴:气海关元百会涌泉操作:人中,中冲用泻法。

合谷、足三里针施补法,如四肢逆冷者,可选取百会、气海、关元,施灸法以温煦四末。

虚脱主症:面色苍白,神志淡漠、或昏迷,肢冷汗出,血压下降。

如大汗淋漓,清稀而凉,兼有呼吸气微,唇色紫绀,舌质胖、脉细无力或芤大者为亡阳;如汗出粘而热兼躁烦不安,口渴,舌唇干红,脉细数或细数无力者为亡阴。

若病情恶化,每可导致阴阳惧脱的危候。

治法:醒脑开窍,回阳救逆。

处方:素髎内关人中陪穴:神志昏迷:中冲涌泉;肢冷脉微:百会神厥关元。

操作:素髎人中用泻法,内关用补法。

中冲涌泉点刺法,百会、神厥、关元施灸法抽搐主症:是指四肢不随意的肌肉抽动,或兼有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抽搐同时常见意识丧失,或发作后昏迷。

临床分为发热性抽搐(外感)和无热性抽搐两类。

发热性抽搐多由温热之邪损及营血,或热邪内犯心包,热盛动风;医学教育网整理,无热抽搐每以脾虚不运,津液凝聚成痰(痰热化风),或脾肾阳虚,久泄耗液(血虚生风),以致肝风内动、痰蒙络窍,发为抽搐昏迷治法:熄风定惊、清热开窍。

取督脉穴为主。

处方:印堂百会大椎筋缩合谷后溪太冲申脉随证配穴发热:大椎曲池;神昏:人中十宣;痰盛:内关丰隆;血虚:血海足三里膈俞方法:上述处方可选挥应用,或分组交替使用。

印堂、百会、人中均予横刺间歇运针。

十宣均点刺出血。

高热主症:体温超过39度时,称为高热中医学文献所称"壮热"、"实热"、"日晡潮热"等,均属于高热的范畴。

常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中暑、风湿热、结核病、恶性肿瘤等。

治法:疏风清热处方:大椎曲池合谷少商随证配穴神昏:人中十宣;卫分:鱼际、外关;气分:尺泽少商烦躁:印堂神门;胃热:内庭厉兑;血分:内关中冲。

2021年中医执业考试技能考试常见急症针灸治疗口诀

2021年中医执业考试技能考试常见急症针灸治疗口诀

技能考试常见急症针灸治疗口诀1,偏头痛:偏正头痛要取经,手足少阳足厥阴,太足丰隆率头风,角孙外关针下松;2,落枕:落枕本是颈筋伤,取经手太足少阳,痛处阿是井悬钟,后溪跟随外劳宫3,中风(中经络):中风不遂中了经,足太阴督手厥阴,尺委内关水三泉,它症出现配穴添;4,中风(中脏腑):中风中脏命脱节,手厂朔阴经督脉穴,主穴心急内关水,闭证井冲合谷随,脱证气海关元神;5,哮喘(实证):哮喘实证要祛邪,手太阴经背俞穴,膻肺尺定并列缺;6,哮喘(虚证):虚证哮喘补肺肾,肺肾俞穴膏肓定,太溪太渊三里平;7,呕吐(实证):手厥阴经足阳明,相应募穴来搞定,内关三里中脘停,配穴寒吐胃上脘,热则合谷金玉点,食滞梁门天枢泻,痰饮膻中丰隆配,肝气犯胃冲阳陵,脾胃虚寒脾胃俞,胀则天枢鸣脾肠,泛酸干呕公孙上,配穴加减辩证详;8,泄泻:泄泻疾病闹翻天,终归胃肠功能乱,取经太阴足阳明,上巨水泉天枢行;9,痛经(实):实证痛经真要命,任脉足太女性经,主穴次极三阴交,寒凝归来地机疗,气滞腹胀冲气海,胸胁满痛内关泉;10,痛经(虚):虚证痛经脾胃经,三交三里气海真,脾胃俞穴气血亏,耳鸣眩晕悬钟随,肾亏肝肾太溪配;11,扭伤:痛处阿是穴加局部取穴12,牙痛:手足阳明经穴主,颊车下关并合谷,风火牙痛风外关,胃火牙痛内庭间,阴虚上火太行添;13,晕厥:水冲涌泉(到)三里(晕厥了);督脉手厥阴经穴,水冲涌泉三里厥,虚则气海关元会,实则加上四关穴(双合谷太冲);14,虚脱:主穴素关水沟,主经督脉手厥阴;15,高热:高热取经手太阴,大框督脉十二井,十宣曲谷手阳明;16,抽搐:四肢不遂角反张,手足厥阴督脉伤,水冲内谷阳明上;17,心绞痛:膻中阴郄内关穴,心脏常痛要不得,手厥阴经手少阴,血瘀气滞血冲经;18,胆绞痛:右胁不舒胆问题,胆囊阳陵日月期,胆俞利胆肝行气,呕吐内关并三里,发热椎曲黄疸至,针下有攻胆无疾;19,胆道蛔虫症:胆道蛔虫钻顶痛,胆陵日鸠四香透;20,肾绞痛:肾绞痛急多结石,三焦三关肾阴陵,血尿加上太冲海,湿热委阳合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时速记所有医考针灸急症(颜之推敲原创)1晕厥永住沟中涌泉足三里水沟中冲2虚脱掉在水沟内苏醒了吗?水沟内关素髎3抽搐何故水沟内臭气太冲合谷水沟内关太冲4高热何故喝了十瓶宣酒,十二瓶古井贡大曲,(能不高烧吗?)合谷十宣十二井大椎曲池5中风中经络三阴天水沟内还剩一尺泽水,犹如极少的泉水,委实珍贵三阴交水沟内关尺泽极泉委中6中风闭证何故十二水沟井内臭气太冲?合谷十二井水沟内关太冲7中风脱证人中内元气神脱了水沟内关关元气海神8呕吐在内关走三里地,中脘不舒服吐了内关足三里中脘9偏头痛老头子率领子孙在外关,风风火火打冲锋头维率谷足临泣角孙外关风池太冲丰隆10痛经(1)实症:三次交战中计失败发痴了三阴交中极次髎(2)虚痛:山里三次交战大伤元气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11牙痛何故下车,牙痛呵合谷下关颊车12急性腰扭伤腰痛是肾亏阳痿了腰痛穴肾俞委中13心绞痛阴气关在膻中内阴郄内关膻中14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胆石症病在肝胆可能喝了阳陵泉水,胆囊其门不通,日月疼痛肝俞胆俞阳陵泉胆囊穴期门日月15胆道蛔虫症九尾鸟日月栖在杨林树上,你想用子弹打下,我出四百元钱。

鸠尾日月阳陵泉迎香胆囊穴四白16肾绞痛喝了大观园的阴陵泉水,只要三叫三应肾病就好了关元阴陵泉三焦俞三阴交肾俞方剂学第一章解表剂一、辛温解表1.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二、辛凉解表6.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柑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7.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三、扶正解表9.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第二章泻下剂一、寒下10.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11.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淤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二、温下12.温脾汤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三润下麻子仁丸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泄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四、逐水13.十枣汤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第三章和解剂一、和解少阳14.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15.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16.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二、调节肝脾17.四逆散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

18.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三、调和肠胃19.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第四章清热剂一、清气分热20.白虎汤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二、清营凉血22.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23.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热入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

三、清热解毒24.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柑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25.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四、清脏腑热26.导赤散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27.龙胆泻肝汤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29.清胃散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30.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芩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内清肠胃外解表,协热下利喘汗除。

31.芍药汤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32.白头翁汤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五、清虚热33.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第五章祛暑剂34.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第六章温里剂一、温中祛寒35.理中丸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

36.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二、回阳救逆吴茱萸汤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

37.四逆汤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三、温经散寒38.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第七章补益药一、补气40.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4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沙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42.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参,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43.升脉散升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44.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二、补血药45.四物汤四物熟地归芍芎,补血调血此方宗,营血虚滞诸多症,加减运用贵变通。

47.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三、气血双补48.炙甘草汤炙甘草参枣地胶,麻仁麦桂姜酒熬,益气养血温通脉,结代心悸肺痿疗,加芍去枣参桂姜,加减复脉滋阴饶。

四、补阴49.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滋阴降火知柏需,养肝明目加杞菊,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

50.大补阴丸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51.一贯煎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五、补阳52.肾气丸肾气丸主肾阳虚,干地山药及山萸,少量桂附泽苓丹,水中生火在温煦,《济生》加入车牛膝,温肾利水消肿需,十补丸有鹿茸味,主治肾阳精血虚。

53.地黄饮子地黄饮萸麦味斛,苁戟桂附阴阳补。

化痰开窍菖远茯,加薄姜枣喑痱服。

第八章固涩剂三、涩肠固脱54.四神丸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共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五、固崩止带55.固冲汤固冲芪术山萸芍,龙牡倍榈茜海蛸,益气健脾固摄血,脾虚冲脉不固疗。

56.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

第九章安神剂一、重镇安神57.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二、滋养安神58.天王补心丹天王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59.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犀角真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用良。

第十一章理气剂一、行气67.越鞠丸行气解郁越鞠丸,香附芎苍栀曲研,气血痰火湿食郁,随证易君并加减。

68.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二、降气69.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祛痰方,夏朴前苏甘枣姜,肉桂纳气归调血,上实下虚痰喘康。

70.定喘汤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71.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重用姜,半夏人参甘枣尝,降逆化痰益胃气,胃虚痰阻痞嗳康。

第十二章理血剂一、活血祛瘀72.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

73.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柴胡芎桔牛犀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膈下逐淤汤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73.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75.温经汤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76.生化汤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二、止血77.十灰散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

小蓟饮子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香,凉血止血利通淋,下焦瘀热血淋康。

78.黄土汤黄土汤中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第十三章治风剂一、疏散外风79.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二、平熄内风80.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附草襄,凉肝熄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

82.镇肝息风汤镇肝息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83.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第十四章治燥剂一、清宣外燥84.杏苏散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86.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桑麦膏,参胶胡麻杏杷草,清宣润肺养气阴,温燥伤肺气阴耗。

二、滋阴润燥87.麦门冬汤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88.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第十五章祛湿剂一、燥湿和胃89.平胃散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90.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白术,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二、清热祛湿91.茵陈蒿汤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功在清热与利湿。

92.八正散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93.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夏朴通草滑竹存,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三、利水渗湿95.五苓散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四、燥化寒湿97.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仲景剂,温阳化引又健脾,中阳不足饮停胃,胸胁支满悸眩施。

98.真武汤真武苓术附芍姜,温阳利水壮肾阳,脾肾阳虚水气停,腹痛悸眩瞤惕恙。

99.实脾散实脾温阳行利水,干姜附苓术草随,木瓜香槟朴草果,阳虚水肿腹胀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