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针灸治疗:内脏绞痛

合集下载

十二个急症的针灸处方

十二个急症的针灸处方
C 、血虚头痛——百会 心俞 脾俞 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Q. \# i+ a; D' X: @$ f; j/ n
D、痰浊头痛——头维 太阳 丰隆 阴陵泉。医学考试论坛; g4 W2 e, C3 q' p/ u- j
8、牙痛——合谷 下关 颊车。% M' n5 X8 z- [$ {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f6 G6 f' e) n% E
9、高热——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7 t6 O' N3 w3 k' \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0 E0 J2 p1 v% ?8 e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 厥阴俞 内关 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 肝俞 日月 期门 阳陵泉 胆囊穴。医学考试论坛$ u1 T: f3 l9 j/ D! \# M' s2 ^
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十二个急症的针灸处方
1、晕厥——水沟 中冲 涌泉 足三里。医学考试论坛: d4 [3 s ?1 Z- b; _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 水沟 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医学考试论坛, ?0 c. g* q; B) i) E' Z
3、抽搐——百会 印堂 人中 合谷 太冲。
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 关元 足三里 三阴交。% i* X" K6 }( @! ]9 ?

2-4、针灸操作技术——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2-4、针灸操作技术——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针灸操作技术——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样题:请回答针灸治疗高热的治法、主穴,叙述并演示毫针操作。

1.治法:清泻热邪。

以督脉、手太阴、手阳明经穴及井穴为主。

2.主穴: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3.操作:毫针泻法。

大椎穴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刺出血。

一、偏头痛【治疗】治法疏泄肝胆,通经止痛。

以足厥阴及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取穴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孙操作当发作时要以远端穴为主,并先刺,行较强刺激的泻法。

诸穴均用泻法。

二、落枕【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配穴风寒袭络者,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者,加内关及局部阿是穴;肩痛者,加肩髎、外关;背痛者,加天宗。

操作毫针泻法。

先刺远端穴落枕、后溪、悬钟,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可立即缓解。

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灸或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1)拔罐法在患侧项背部行闪罐法,应顺着肌肉走行进行拔罐。

(2)耳针法选颈、颈椎、神门。

毫针中等刺激,持续运针时嘱患者徐徐活动颈项部。

三、中风【治疗】1.基本治疗(1)中经络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操作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余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2)中脏腑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

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内关、水沟操作同前。

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2.其他治疗(1)头针法选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毫针平刺入头皮下,快速捻转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基本操作常考内容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基本操作常考内容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基本操作常考内容汇总(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基本操作常考内容汇总在实践技能的考试中,第二站中基本操作里,中医操作经常考查的内容无非就是涉及针灸这一部分的内容,那么在考试中常考的是哪些内容呢,在此,根据往年考试常考的内容进行了汇总。

实践技能考试中,针灸操作技术常考查的内容汇总:1.毫针刺法:此部分内容常考察的的有体位选择,对于此部分内容要知道哪些部位的腧穴适宜何种体位。

主要有以下几种:(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头、颜面何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行针手法:此部分内容要掌握基本的手法提插法及捻转法的基本操作情况。

提插法:使用提插法时指力药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

捻转法: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药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

6种辅助手法: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

(要知道其具体的内容。

)捻转补泻:【操作方法及步骤】:1.选取腧穴部位。

2.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消毒应针刺的腧穴部位。

3.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者为补法。

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者为泻法。

提插补泻:【操作方法及步骤】1.选取腧穴部位。

2.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消毒应针刺的腧穴部位。

常用急症针灸技术应用—实践操作

常用急症针灸技术应用—实践操作
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呕吐配内关、足三里。
4) 肾绞痛:清利湿热,通淋止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血尿配血海、太冲;湿热重配委阳、合谷。
七、 牙痛:疏风清热,通络止痛—合谷、颊车、下关。风火配外关、风池;阴虚配太溪;胃火配内庭。
八、 高热:清泄风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风热配鱼际、中冲、外关;肺热配少商、尺泽;气分热盛配内庭、厉兑;热入营血配中冲、内关。
九、 血管性头痛
1) 外感头痛:祛风散寒,化湿通络—百会、太阳、风池、合谷。 前头痛配印堂;偏头痛配外关,后头痛配天柱;头顶痛配四神聪;风热配曲池;风寒配风门拔火罐;风湿配头维、阴陵泉。
2) 虚证:调补气血,温养冲任—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肾气虚配肾俞、太溪
六、 内脏绞痛
1) 心绞痛:温阳行气,活血止痛—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气滞血瘀配血海、膈俞;阳气欲脱配水沟、百会。
2) 急性胆囊炎、胆石病:疏肝利胆,行气止痛—胆俞、肝俞、日月、期门、胆囊穴。呕吐配内关、足三里、阳陵泉;黄疸配至阳;发热配曲池、大椎。
常用急症针灸技术应用—实践操作
一、 晕厥:苏厥醒神—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虚证配气海、关元、百会;实证配合谷、太冲
二、 虚脱:回阳固脱,苏厥救逆—素髎、水沟、内关。 神志昏迷配中冲、涌泉;肢冷脉微配关元、神阙、百会
三、 抽搐:熄风定惊—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 发热配大椎、曲池;神昏配十宣、涌泉;痰盛配内关、丰隆;血虚配血海、足三里
2) 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水涵木—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胁痛口苦配阳陵泉。
3) 肾虚头痛:滋阴补肾—百会、肾俞、太溪、悬钟。 遗精带下配关元、三阴交;少寐配心俞。

董氏针灸治疗学三脏腑病

董氏针灸治疗学三脏腑病

董氏针灸治疗学三脏腑病一、心脏病(一)真心痛1.通关、通山。

2.在火包穴点刺出血甚为有效。

3.肘弯(曲泽、尺泽一带)点刺出血甚效。

4.天宗、地宗。

5.火主、火硬。

手掌中指,每上五分一穴,共有五穴(火山、河火、通火、集火、海火)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针内关、外关(左右)(二)心下胀1.心门穴。

2.通关、通山穴有效。

针侧三里、灵骨、心门效果佳。

针通关、通山配驷马,效果亦佳。

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三)心跳过速1.心常穴甚效。

2.心门穴甚效。

3.通关、通天有效。

4.四花中外穴点刺出血有效。

5.三叉穴。

6.耳尖穴点刺出血甚效。

心门、内关、外关、功效非常。

地宗、通关、通天、效果亦佳。

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或后头点刺放血特效。

背部五岭穴,点刺出血亦可。

(四)心脏麻痹1.曲陵穴点刺放血效果很好。

2.曲花中外放血效果很好。

3.火包穴点刺出血甚效。

4.针火硬、火主有效。

5.针地宗穴有效。

针内关、外关特效。

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点刺放血委中四周,点刺放血,效果亦佳。

r> (五)心口痛<心侧痛>1.通关、通天、通山。

2.四花中、外穴点刺出血甚效。

(六)心两侧痛1.四花中、外点刺出血甚效。

2.心口痛及心两侧痛,可针通关、通山、通天。

(七)心肌炎1.心门穴。

2.通关、通山、通天。

3.耳尖刺血。

4.四花中、外穴刺血。

手掌中指,每上五分一穴,共有五穴(火山、河火、通火、集火、海火)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

针内关、外关(左右)(八)心脏扩大后头区点刺放血(或即五岭穴)。

针地宗、通关、通天。

(九)心惊悸针胆穴、通关、通天。

(十)心脏血管硬化膝下心肺区点刺放血,特效。

背部五岭穴及后头区点刺放血,效果亦良好。

二、肝胆病(一)肝硬化1.四花中、外穴点刺出血,再针上三黄穴。

2.上曲穴点刺出血,再针肝门、明黄穴。

针三黄、肝门、重者,肝、脾二经同时下针,效果佳。

肝俞,上曲点刺放血。

(二)肝炎1.肝门、明黄治急慢性肝炎皆甚效,配肠门穴更佳。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一、偏头痛:(1)治法:疏泄肝胆,通经止痛。

以足厥阴、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2)主穴: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孙。

二、落枕:(1)治法:舒筋活络,活血止痛。

以局部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2)主穴: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

(3)配穴: 1 风寒袭络(风池、合谷)2 气血瘀滞(内关、阿是穴)3 肩痛(肩髃、外关)4 背痛(天宗)三、中风(中经络):(1)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以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3)配穴: 1 肝阳暴亢(太冲、太溪) 2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3 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4 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5 阴虚风动(太溪、风池)6 口角喎斜(颊车、地仓)7 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 8 头晕(风池、完骨、天柱)9 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10 便秘(水道、归来、丰隆、支沟)11 复视(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12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13 下肢不遂(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中风(中脏腑):(1)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

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水沟。

(3)配穴:1 闭证(十二井穴、太冲、合谷)2 脱证(关元、气海、神阙)四、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喘习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实证:(1)治法:祛邪肃肺,化痰平喘。

以手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2)主穴:列缺、尺泽、膻中、肺俞、定喘。

(3)配穴: 1 风寒(风门)2 风热(大椎、曲池)3 痰热(丰隆)4 喘甚(天突)虚证:(1)治法:补益肺肾,止哮平喘。

以手太阴、足少阴经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2)主穴:肺俞、膏肓、肾俞、定喘、太渊、太溪、足三里。

(3)配穴:1 肺气虚(气海)2 肾气虚(阴谷、关元)五、呕吐:(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贲门痉挛、幽门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胆囊炎、胰腺炎)(1)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呕。

急诊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

急诊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 中药洗胃法:适用于急性中毒患者。

中药洗胃疗法不但起到导泻作用,还具有中和毒素,进而抑制肠道吸收毒素的作用。

2 拔罐疗法:适用于风寒湿痹而至的腰酸背痛者、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亦用于疮疡及蛇毒咬伤的急救排毒急。

3 刮痧疗法:急诊适用于发热、中暑、感冒等患者。

中暑:前臂掌内侧颈部正中及两侧尺泽发热:大椎督脉(背部)膀胱经(背部)感冒:大椎肺腧膀胱经(背部)4 中药擦浴法:适用于外感发热者。

用石膏、薄荷、荆芥各等份加水500ml。

用文火煎至200ml,得冷却后行擦洗,方法同酒精擦浴法。

5 针刺疗法:适用于晕厥、抽搐、中风、内脏绞痛等证。

常见急症针灸治疗选穴如下:①晕厥:治予苏厥醒神。

主穴:水沟中冲足三里涌泉配穴,虚证配气海关元百会实证配合谷太冲②抽搐:治法熄风止惊。

主穴: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配穴发热配大椎、曲池 神昏配十宣、涌泉 痰盛配内关、丰隆 血虚配血海、足三里③中风:闭证治法平肝熄风 清心豁痰 醒脑开窍。

主穴十二井、水沟、太冲、丰隆。

配穴牙关禁闭配下关、颊车 两手握固配合谷 言语不利配哑门、上廉泉。

脱证治法回阳固脱。

主穴关元、神阙。

配穴汗出不止配阴郄、复溜 小便失禁配三阴交。

④心绞痛:治法通阳行气 活血止痛。

主穴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配穴气滞血瘀配血海、膈俞 阳气欲脱配水沟 合谷。

6 穴位按摩疗法:晕厥休克:人中穴。

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等原因导致血压急剧上升,按压劳宫穴,呕吐:内关穴胃痛:足三里心绞痛:至阳穴胆绞痛:阳陵泉平谷中医院急诊科2012年9月。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穴为主。 主穴:内关 阴郄 膻中 方义:内关调理心气,活血通络,为治疗心绞痛的
特效穴;阴郄活血缓急止痛;膻中疏调气机。 配穴:气滞血瘀——太冲、血海 操作:毫针泻法。 其他治疗:耳针法
内脏绞痛
2、胆绞痛
(1)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胆的俞募穴为 主。
呕吐
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呕。取手厥阴、足 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内关 足三里 中脘
方义:内关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为止 呕要穴;足三里疏理胃肠气机,与中脘 远近相配,通降胃气;中脘理气和胃止 呕。
呕吐
配穴:寒吐者——上脘、胃俞 热吐者——合谷、金津、玉液
食滞者——梁门、天枢 痰饮者——膻中、丰隆
配穴:寒湿者—神阙 湿热者—内庭
食滞者—中脘
操作:毫针泻法。神阙用隔姜灸法。
其他治疗:穴位注射法、耳针法
痛经
1、实证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取足太阴经及任脉穴 为主。
主穴:三阴交 中极 次髎
方义:三阴交通经止痛;中极通调冲任之气,散寒 行气;次髎为经验穴。
配穴:寒凝—归来、地机 气滞—太冲
主穴:肾俞 三焦俞 关元 阴陵泉 三阴交
方义:肾俞、三焦俞配关元疏利膀胱气化;三阴交、 阴陵泉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配穴:湿热——委阳、合谷
血尿——血海、太冲
操作:毫针泻法。
其他治疗:耳针法
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疏通气血;三 阴交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可疏通 肢体经络。
中风
配穴: 肝阳暴亢配太冲、太溪
风痰阻络配丰隆、合谷
痰热腑实配曲池、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配气海、足三里
阴虚风动配太溪、风池
上肢不遂配肩髃、手三里、合谷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急症的针灸治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急症的针灸治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急症的针灸治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因体质虚弱所致的虚性晕厥除主穴外,应选用A、气海、关元B、风池、肾俞C、合谷、太冲D、合谷、内关E、素髎、内关2、治疗心绞痛的主穴是A、内关、血海、太冲、外关B、内关、阴郄、膻中、郄门C、外关、阴郄、膻中、内关D、外关、血海、太冲、膻中E、心俞、膻中、神门、阴郄3、治疗肾绞痛的主穴,除肾俞、膀胱俞外,还包括A、血海、阴陵泉、委阳B、膈俞、三阴交、阴陵泉C、三焦俞、三阴交、阳陵泉D、中极、三阴交、阴陵泉E、三焦俞、阴陵泉、委中二、A21、治疗心前区刺痛,心痛彻背,心慌汗出,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有瘀斑,脉涩,针灸取穴是A、内关、阴郄、郄门、膻中、神阙、关元B、内关、阴郄、郄门、膻中、血海、太冲C、内关、阴郄、郄门、膻中、中脘、丰隆D、内关、阴郄、郄门、膻中、心俞、厥阴俞E、内关、阴郄、郄门、膻中、心俞、脾俞2、治疗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针灸取穴除阳陵泉、日月外,还可用A、胆囊穴、胆俞B、阑尾穴、中脘C、胆囊穴、京门D、中脘、天枢E、梁丘、太冲三、B1、A.关元、气海B.合谷、太冲C.十宣、气海D.内关、百会E.十二井穴<1> 、治疗晕厥虚证者,宜加用A、B、C、D、E、<2> 、治疗晕厥实证者,宜加用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眩晕的针灸配穴:虚证配气海、关元;实证配合谷、太冲。

【该题针对“急症的针灸治疗,急症的针灸治疗,其他病症的针灸治疗,急症的针灸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心绞痛的针灸治疗:主穴:内关郄门阴郄膻中。

【该题针对“急症的针灸治疗,急症的针灸治疗,其他病症的针灸治疗,急症的针灸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肾绞痛的针灸治疗:主穴:肾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阴陵泉。

【该题针对“急症的针灸治疗,急症的针灸治疗,其他病症的针灸治疗,急症的针灸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二、A2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根据题干症状诊断为:心绞痛。

针刺上巨虚穴缓解慢性内脏痛敏的作用及机理

针刺上巨虚穴缓解慢性内脏痛敏的作用及机理
摘 要:_的 研究电针剃上 巨虚穴对慢性应激刺激所致 内脏 高敏性大鼠和正常大鼠结肠 内P物质 ( bt u) . s s n p2 u a 2
其血管.I 肽 I) 活} 生 P 表达的影响 , 探讨 电针上 巨虚穴缓减内脏 高敏感的可能机 制及其不同电针次数的效 能. 方法 雄性 3 周龄 S D大鼠 5 , O只 随机分为五组: 空白组、 模型组、多次电针组、单次电针组 、 单次针刺组. 运用免疫组化 S B A C法
V0. 6 No 3 1 . . 2
J n.01 u 2 O
针刺上 巨虚穴 缓解慢性 内脏痛敏 的作用及 机理
高志雄 ,王 威 h,吕恩基 ,赵金茹
(. 宁 中 医药大 学针 灸推 拿 学院 ,辽 宁沈 阳 10 3; 1辽 10 2 2 辽 宁 中医药大 学 实验 中心 , 辽 宁 沈 阳 103 ) . 10 2
球 囊 扩 张 器 选 用 安 全套 头 端 3c m,用 4号 手
术 丝 线 与 加 工后 的一 次 性 输 液 器 采 液 端 导管 扎 紧 f 囊 长度 2 m,直径 2 m . 球 囊 头端 6e 气 5m . r )距 0a m
视 为 IS患者 的生 物 学标 识 【, 具有 临 床上 常 见 B 3其 J 多发 , 但治疗 方法 有 限 , 疗效 不理 想 的特点 且 .
鼠 S 表 达无显著性差异( .5, I P 0 ) V P表达无显著性 差异(如. )啪 曾电针上 巨虚穴的减轻 内脏痛敏 的作 用与 胃肠 尸 0. 5 道S P的分布减少及 V P的分布增加存在着密切 关系, 多次电针效果优 于单次电针与单次针刺. I 且
关 键 词 : 性 内脏 高敏 性 慢 上 巨虚 穴 P物 质 血 管 活 ・) (I) 肠 易激 综 合 征 IiVP  ̄k

针灸在急诊中的应用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针灸在急诊中的应用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针灸在常见的急诊中的应用1.晕厥的治疗晕厥多由元气虚弱,病后气血未复或产后失血过多,每因操劳过度、骤然起立等,致使经气紊乱,气血不能上充于脑,阳气不能通达于四末发为晕厥;或情志异常波动,或外伤剧痛,致使经气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清窍受扰发为晕厥。

治法:苏厥醒神。

取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主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配穴:虚证者,加气海、关元、百会;实证者,加合谷、太冲。

操作:足三里用补法;水沟、中冲用泻法;涌泉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水沟属督脉穴,督脉入脑上颠,取之有开窍醒神之效。

中冲为心包经井穴,能调阴阳经气之逆乱,为治疗晕厥之要穴。

涌泉可激发肾经之气,最能醒神开窍,多用于晕厥之重证。

足三里补益气血,以滋养神窍。

2.对高热的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清泻热邪。

以督脉、手太阴、手阳明经穴及井穴为主。

主穴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配穴风热者,加鱼际、外关;肺热者,加尺泽;气分热盛者,加内庭;热入营血者,加内关、血海;抽搐者,加太冲;神昏者,加水沟、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

大椎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1)耳针法选耳尖、耳背静脉、肾上腺、神门。

耳尖、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用毫针刺,强刺激。

(2)刮痧法选脊柱两侧和背俞穴,用特制刮痧板或瓷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脊柱两侧和背俞穴,刮至皮肤红紫色为度。

3.抽搐的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醒脑开窍,息风止痉。

以督脉及手足厥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水沟内关合谷太冲配穴发热者,加大椎、曲池;神昏者,加十宣、涌泉;痰盛者,加阴陵泉、丰隆;血虚者,加血海、足三里。

操作毫针泻法。

2.其他治疗耳针法选皮质下、肝、脾、缘中、耳中、心。

每次选3~4穴,毫针刺,强刺激。

4.内脏绞痛治疗内脏绞痛是泛指内脏不同部位出现的剧烈疼痛。

现将几种临床常见的内脏急性痛证扼要叙述如下:(一)心绞痛「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

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阴郄膻中配穴气滞血瘀者,加血海、太冲操作毫针泻法。

针灸背俞穴治疗内脏绞痛机理探讨

针灸背俞穴治疗内脏绞痛机理探讨
研究发现¨ 磷酸倨 g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可能为电针 镇痛中一个重要 的信号转孽囟子。也有人认为钟灸能通
过 血液循环来缓 解疼痛 驯 。
4 膀 胱 经 的 作 用
以头苦痛 ” 《 问 ・ 痛 论篇 》 : …… 阴气竭 , ;素 举 云 “ 阳气 未
通” 的病理学说 , 即所谓“ 随利 减 , 病 当通其经络 , 则疼 痛去
矣。 此为“ ” 不通则痛” 所致痛症 的记载 。
确运 补虚湾实鲥原财 能更好地发挥针灸的镇痛作用。 32 针灸对痛证的治拧作用, . 主要有 点 疏通经络、 调和
阴阳、 扶正祛帮。丽钎灸疏通 盼作用就是傻痰阻的经 络通畅而 发挥其正常生瑾功匏, 是针灸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和|直接的 I } 治疗作用。经缮畅通 遘.不痛 因此临床常采用针 赡“ j I ! l
痛的症状作 了如 下描述 : 淋 之为病 , “ 小便 如粟 状 , 小腹 玄 急 , 引 脐 中。 《 痛 ” 针灸 大 成》云 : 主 手 中风 热 , 志 , “ 失 心 痛……实则心暴痛泻之 ” 《 问 ・ 常政 大论篇》 太 阳可 ;素 五 “ 无, 火气 尚明……热气 妄行 , 胜则 心痛 …… ” 热 闭心窍 , 为
法, 寒证用留针法 附虚内陷席灸法, 瘀血证用泻血法。正
《 问・ 素 举痛论篇》 中有“ 经脉流行 不止 , 环周不休 , 寒 气人经而稽迟 , 泣而不行 , 客于脉外 则血少 , 于脉 中气 不 客 通, 故卒然 而痛” 的描述 ; 有 “ 又 热气 留于小 肠 , 中痛 , 肠 痹 热焦渴 , 干不得 出 , 则坚 故痛而 闭不通矣 ” 的论述 。李东 垣 在《 医学发 明 ・ 可去葶苈大黄之属 》 泄 中明确提 出“ 则不 痛

针灸中的五脏六腑与脏腑调理

针灸中的五脏六腑与脏腑调理

针灸中的五脏六腑与脏腑调理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

在针灸理论中,五脏六腑是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与脏腑调理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针灸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针灸来进行脏腑调理。

一、五脏六腑与针灸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们是人体内部重要的组织和器官。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而六腑则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相应的经络系统。

在针灸中,不同的经络与脏腑相连,并在身体表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穴位。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通过刺激位于手腕内侧的“内关”穴位,可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脏病症状。

二、针灸脏腑调理的原理针灸脏腑调理的原理源于中医理论的思想,即“脏腑为体,经络为用”。

脏腑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人体功能的核心,而经络则被视为信息传递的通道。

通过针灸穴位来调节经络,从而影响脏腑的功能,进而达到调理和治疗的效果。

在针灸调理脏腑时,针刺的位置、深浅、时间和刺激方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针刺的位置要准确穴位,并根据具体的脏腑功能调节需求选择相应的穴位。

深浅和时间的掌握需要根据脏腑功能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的体质来决定。

刺激方式可以通过手法的轻重、快慢、拔插等来调整脏腑的功能。

三、常见的针灸脏腑调理1. 心脏调理心脏是五脏之首,它的功能与情绪、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密切相关。

通过针灸调理心脏,可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律不齐、心悸、心绞痛等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内关”、“神门”等。

2. 肝脏调理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同时也与情绪、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方面密切相关。

通过针灸调理肝脏,可以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改善情绪波动、调节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

常用的穴位包括“太冲”、“行间”等。

3. 脾脏调理脾脏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同时也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通过针灸调理脾脏,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中医针灸可改善肝脏解功能

中医针灸可改善肝脏解功能

中医针灸可改善肝脏解功能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代谢、解毒和免疫调节等。

然而,现代生活方式和不良习惯,如不规律的饮食、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缺乏运动等,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

幸运的是,中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在改善肝脏解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中医针灸是一种古老的疗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和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或改善身体功能的目的。

在中医理论中,肝脏是与气血运行密切相关的器官。

如果肝气不舒畅,就会导致气血不畅,进而引发各种问题。

针灸可以刺激和调节肝脏的能量流动,促进气血的循环,从而改善肝脏解功能。

针灸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针灸可以刺激穴位,通过传递信号到脑内产生镇痛作用,缓解肝脏疼痛和不适感。

其次,针灸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肝脏内重要酶类的合成和活性,提高肝脏解毒和代谢功能。

此外,针灸还可以改善肝脏的免疫调节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针灸治疗肝脏解功能障碍的具体方法有多种。

首先,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针灸师会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例如,对于肝气郁结型的肝病患者,常选用足三里、太冲和膈俞等穴位,以疏肝解郁,调节气血。

对于肝肾阴虚型的肝病患者,常选用肝俞、肾俞和太冲等穴位,以滋养肝肾,调节体液平衡。

其次,针灸治疗还可以结合其他疗法,如中药煎汤和食疗等。

中药煎汤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进一步增强针灸的疗效。

食疗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选择一些具有益肝解毒作用的食物,如苦瓜、山楂和黄耆等,以辅助针灸治疗肝脏解功能障碍。

除了治疗疾病和改善肝脏功能外,针灸还可以作为一种保健方法,帮助人们维持肝脏的健康。

例如,定期进行一些针灸疗程,可以促进肝脏气血流通,预防肝脏疾病的发生。

此外,通过针灸可以舒缓身心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而提高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总之,中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在改善肝脏解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WHO推荐针灸治疗疾病(大全)

WHO推荐针灸治疗疾病(大全)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本所特色针灸是一种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

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

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

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

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针法是以针形工具,刺入或按压穴位或患病部位的医疗保健方法;灸法是以燃着的艾绒或其他可燃材料,温烤或烧灼穴位或患病部位的医疗保健方法。

上述两者在临床上经常配合使用,合称为“针灸”。

一般来说,针灸刺入人体后会产生酸、麻、胀、重、疼等感觉,这些都是针刺得气的反应,是好的表现,是检验本次针刺是否“合格”的一个指标,如果针入人体后没有任何感觉,那说明这次针刺是“不太合格”的,这个医生的针刺手法是值得怀疑的。

一个好的医生,他的针刺入病人体内后,会使病人产生或酸、或麻、或胀、或重、或疼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存在于病人表皮的,这种感觉来源于针尖所到的部位.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1980年也公开宣布针灸对一些疾病确实有帮助。

以下列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包括:呼吸系统疾病:1、鼻窦炎2、鼻炎3、感冒4、扁桃腺炎5、急、慢性喉炎6、气管炎7、支气管哮喘;眼科疾病:8、急性结膜炎9、中心性视网膜炎10、近视眼11、白内障;口腔科疾病:12、牙痛13、拔牙后疼痛14,牙龈炎;胃肠系统疾病:15、食道、喷门失驰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症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22、急、慢性结肠炎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26、肠麻痹;神经、肌肉、骨骼疾病:27、头痛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32、周围性神经疾患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39、肩凝症40、网球肘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

董针处方学第十四章 腹部疾病

董针处方学第十四章     腹部疾病

第十四章腹部疾病(一)腹膜炎1、针上高、下高穴,效果卓著。

2、针四花外穴、四花中穴,配正土穴,奇效。

(二)腹胀1、针四花上穴,配门金穴,特效。

2、针四花下穴、腑阳穴,配门金穴,特效。

3、针灵骨穴,配木顶穴,效果甚佳。

4、针灵骨穴、大白穴、土水穴5、针曲陵穴,门金穴。

6、单针门金穴。

7、针灵骨穴、大白穴。

(三)腹痛1、针四花上穴,配门金穴,特效。

2、针肠门穴,配通胃穴,效果甚佳。

3、针上高、下高穴,效佳。

4、针手五金穴、手千金穴。

5、四花中穴、四花副穴点刺放血。

6、针指五金穴、指千金穴、灵骨穴。

7、急性腹痛:曲泽穴、委中穴点刺放血。

8、针大间穴、侧间穴、小间穴、土兴一穴、土兴二穴。

(四)绞肠痧、腹中绞痛1、先在腑巢穴点刺出血,再针侧三里穴,立愈。

2、针上高穴,配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有效。

3、腑巢二十三穴点刺出血。

(五)肚脐周围痛 1、腕顺一穴、腕顺二穴。

(六)脐痛1、腑巢二十三穴出血。

2、腑巢二十三穴点刺放血3、四花外穴点刺放血。

(七)少腹痛1、针门金穴,特效。

2、针门金穴、四花下穴,有效。

3、针肝门穴,曲陵穴,针尖向下刺,特效。

4、针其门穴、大间穴、小间穴、妇科穴,效果卓著。

(八)下腹胀痛1、针门金穴、四花下穴。

2、针四花副穴、四花下穴、腑肠穴,可三针齐下形成倒马针法。

3、针其门穴、其正穴、其角穴,再配灵骨穴、火菊穴。

(九)小腹侧痛 1、针驷马穴,通天穴,通胃穴。

(十)胸腹侧痛、压痛 1、针驷马穴,倒马针法。

(十一)胸腹区域任脉在线痛 1、针水相穴(十二)大肠区域胀痛1、针肝门穴。

2、针门金穴。

(十三)腹膜炎 1、针上高穴、下高穴(十四)下腹部炎症 1、针门金穴、妇科穴、四花中穴、四花下穴。

(十五)鼠蹊痛 1、针灵骨穴有效(针刺深度要深)。

《针灸治疗》课件——第六节--剧痛证-心绞痛

《针灸治疗》课件——第六节--剧痛证-心绞痛
二、病因病机
西医病因病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冠状动脉供接
典型心绞痛病例在休息时心电图可以正常,或仅有轻微的ST-T改变。但心绞痛发作时可以出现短暂的心电图改变,表现为: (1)一过性ST波段缺血型压低,即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ST与R波之间的夹角≥90°,但呈平直延长,T波小而对称。 (2)一过性T波变化,出现T波低平,负正双向、倒置。
气血不荣 气血不通 血脉(血管) 邪气 瘀 气滞血瘀 情绪 、劳累、高血压 痰 痰湿闭阻 饮食、高血脂、高血糖、肥胖 寒 寒邪凝滞 受凉 、情绪


健康教育
平时应尽量避免各种确知足以诱致发作的因素;调节饮食特别一次进食不宜过饱,避免油腻饮食,禁绝烟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以不致发生疼痛症状为度。 处理诱发或恶化心绞痛的伴随疾病,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三、治 疗
1、发作时立刻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 2、快速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 3、针灸治疗 特效穴——针刺至阳
紧急处理
针灸治疗
急则治其标
痛——疏通经络——与心有关的经络 手厥阴经心包经:内关、郄门 手少阴经心经:阴郄 俞募配穴——巨阙+心俞 膻中+厥阴俞
第六节 剧痛证
剧痛症泛指人体不同部位出现的剧烈疼痛。 心绞痛 胃肠绞痛 胆绞痛 泌尿系绞痛
剧痛证 概 述
不通则痛——急——剧痛——通——疏通经络 不荣则痛——缓——隐痛——温通经络
缓则治其本
治病求其本 行气活血:太冲、膈俞 化痰:中脘、丰隆 寒——温通:灸神阙、关元 通阳行气、活血止痛。取手厥阴经穴、相应募穴主。
四、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症针灸治疗:内脏绞痛
内脏绞痛是泛指内脏不同部位出现的剧烈疼痛。

现将几种临床常见的内脏急性痛证扼要叙述如下:
(一)心绞痛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

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阴郄膻中配穴气滞血瘀者,加血海、太冲。

操作毫针泻法。

2.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心、小肠、交感、神门、内分泌。

每次选3~5穴,毫针刺,中等刺激强度。

(二)胆绞痛
1.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1)基本治疗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以足少阳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

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配穴呕
吐者,加内关、足三里;黄疸者,加至阳;发热者,加曲池、大椎。

操作毫针泻法。

(2)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肝、胰胆、交感、神门、耳迷根。

急性发作时用毫针刺,强刺激,持续捻针;剧痛缓解后再行耳穴压丸法,两耳交替进行。

2.胆道蛔虫症
(1)基本治疗治法解痉利胆,驱蛔止痛。

以足少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迎香四白鸠尾日月配穴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

操作毫针泻法。

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

每次留针1~2小时。

(2)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胰胆、艇中、十二指肠、神门、耳迷根。

先刺右侧,疼痛未止再刺左侧,强刺激;或以0.25%普鲁卡因在上述穴位注射,每穴0.3ml,每日1~2次。

(三)肾绞痛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以相应背俞穴及足太阴
经穴为主。

主穴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配穴血尿者,加血海、太冲;湿热重者,加委阳、合谷。

操作毫针泻法。

2.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肾、输尿管、交感、皮质下、三焦。

毫针刺,强刺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