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急症

针灸治疗急症
验证了针灸的独特优势
通过与其他治疗方法的对比,我们验证了针灸在 急症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如快速缓解疼痛、调整 脏腑功能等。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为 今后的针灸治疗急症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经验教训分享
针灸操作需规范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规范的针灸操作对于保证治 疗效果至关重要,包括准确的穴位定位、适当的刺激强度 等。
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急性疼痛主要采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穴位,如阿是穴(即疼痛部位 )、合谷、内关、足三里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迅速缓解疼痛症状。
适用范围
针灸治疗适用于各种急性疼痛,如头痛、牙痛、胃痛、腰痛等。在治疗过程中,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疼痛部位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刺激。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治疗方法
针刺深度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患者 体质和病情,掌握适宜的 针刺深度,避免过深或过 浅。
针刺角度
根据穴位特点和针刺目的 ,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 如直刺、斜刺、横刺等。
刺激量掌握
通过捻转、提插等手法, 控制刺激量大小,以达到 治疗目的,同时避免过度 刺激引发不适。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严格消毒
针刺前对针具和针刺部位进行严 格消毒,防止感染。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针灸治疗急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
国外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随着针灸理论的不断完善和临床实践 的不断丰富,针灸治疗急症的效果将 会更加显著,应用范围也将会更加广 泛。
国外对针灸治疗急症的研究也在逐渐 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外患者开始接受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急症
目录
• 针灸治疗急症概述 • 常见急症针灸治疗方法 • 针灸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临床疗效评估与总结 • 安全性问题探讨与风险防控策略 • 总结与展望

十二个急症的针灸处方

十二个急症的针灸处方
C 、血虚头痛——百会 心俞 脾俞 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Q. \# i+ a; D' X: @$ f; j/ n
D、痰浊头痛——头维 太阳 丰隆 阴陵泉。医学考试论坛; g4 W2 e, C3 q' p/ u- j
8、牙痛——合谷 下关 颊车。% M' n5 X8 z- [$ {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f6 G6 f' e) n% E
9、高热——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7 t6 O' N3 w3 k' \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0 E0 J2 p1 v% ?8 e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 厥阴俞 内关 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 肝俞 日月 期门 阳陵泉 胆囊穴。医学考试论坛$ u1 T: f3 l9 j/ D! \# M' s2 ^
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十二个急症的针灸处方
1、晕厥——水沟 中冲 涌泉 足三里。医学考试论坛: d4 [3 s ?1 Z- b; _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 水沟 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医学考试论坛, ?0 c. g* q; B) i) E' Z
3、抽搐——百会 印堂 人中 合谷 太冲。
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 关元 足三里 三阴交。% i* X" K6 }( @! ]9 ?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急症针灸抢先机急症病势凶猛,病情笃重而易于逆变,若不及时火速救治,常危及生命。

针灸治疗急症独具特效,常有“急则用针,缓则用药”之言。

早在《内经》中,就载有针灸可治疗30多种急症。

葛洪《肘后备急方》所载救急针灸医方109条中应用灸法救急的就达99条。

针灸治疗急症具有独特的优势:①调节平衡阴阳。

急症救治,关键在于迅速有效地平衡逆乱之阴阳。

这与针灸的基本作用“调阴与阳”十分契合。

②针灸及时,简便,费用低廉。

殷克敬认为急症来势急,发展变化快,治疗上强调应对一个“急”字。

这正是针灸的长处,它不受处所、时间、设备、药物等环境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应急,且费用低。

③适应范围广,安全。

一般情况下,正确掌握针灸操作方法,极少产生毒副作用,安全有保证。

总之,殷克敬教授认为针灸对某些急症有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之功。

孙思邈《千金要方》载:“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

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将针灸作为首选方法,可能是古语:“一针二灸三服药”的最早来源。

明代《神应经》所载针灸治疗病症中约2/3为急症。

杨继洲在《标幽赋(杨氏注解)》云:“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劫病之功,莫捷于针灸……又语云:一针、二灸、三服药。

则针灸为妙用可知”。

现代研究也表明,在归纳出的16 类针灸病谱461种疾病中急症占26%,涉及内、外、儿、妇、五官各科。

正是基于此而得到启发,较早地对急症针灸进行了实践、研究、总结和提高,50余年来,在急症的针灸治疗与研究上倾尽心血,成果颇丰。

他认为研究针灸治疗重危急症是中医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实现中医现代化必由之路,也是中医事业自立于医学之林的一个重要标志。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全文编辑修改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全文编辑修改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一、偏头痛偏头痛以年轻的成年女性居多,疼痛程度多为中、重度。

头痛多为一侧,常局限于额部、颞部和枕部,疼痛开始时为激烈的搏动性疼痛,后转为持续性钝痛。

任何时间可发作,但以早晨起床时为多发,症状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

典型的偏头痛有先兆症状,如眼前闪烁暗点、视野缺损、单盲或同侧偏盲。

发作时头痛部位可由头的一个部位到另一个部位,同时可放射至颈、肩部。

【治疗】治法疏泄肝胆,通经止痛。

以足厥阴及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取穴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孙操作当发作时要以远端穴为主,并先刺,行较强刺激的泻法。

诸穴均用泻法。

二、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证,系颈部伤筋。

轻者4~5日自愈,重者可延至数周不愈;如果频繁发作,常常是颈椎病的反映。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各种原因导致颈部肌肉痉挛所致。

【辨证】主症颈项强痛,活动受限,头向患侧倾斜,项背牵拉痛,甚则向同侧肩部和上臀放射,颈项部压痛明显。

本病属手三阳和足少阳经筋证;兼见恶风畏寒者,为风寒袭络;颈部扭伤者,为气血瘀滞。

【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配穴风寒袭络者,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者,加内关及局部阿是穴;肩痛者,加肩髎、外关;背痛者,加天宗。

操作毫针泻法。

先刺远端穴落枕、后溪、悬钟,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可立即缓解。

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灸或点刺出血。

方义外劳宫是治疗本病的经验穴。

手太阳、足少阳循行于颈项侧部,后溪、悬钟分属两经腧穴,与局部阿是穴合用,远近相配,可疏调颈项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2.其他治疗(1)拔罐法在患侧项背部行闪罐法,应顺着肌肉走行进行拔罐。

(2)耳针法选颈、颈椎、神门。

毫针中等刺激,持续运针时嘱患者徐徐活动颈项部。

三、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

常见急症的针灸

常见急症的针灸

一偏头痛主穴: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孙太冲(输穴;原穴)1,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2,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3.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 4.癃闭,遗尿 5.下肢痿痹,足跗肿痛直刺0.5-0.8寸足临泣(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1,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跗疼痛等痛证 2.月经不调,乳痈 3.瘰疬直刺0.5—0.8外关(络穴;入脉交会穴,通阳维脉)\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1,热病 2.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 3.瘰疬4.胁肋痛 5.上肢痿痹不遂直刺0.5—1.0寸丰隆(络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1,头痛、眩晕 2.癫狂 3.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 4.下肢痿痹5,腹胀、便秘直刺1—1.5寸头维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平刺0.5-1.0寸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1,癫痫,中风,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2,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 3.颈项强痛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率谷: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偏头痛,眩晕,小儿急慢惊风角孙:当耳尖处的发际颊肿,目翳,齿痛,项强。

二:落枕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肩井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1,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 2.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 3.瘰疬直刺0.5—0.8寸,慎不可深刺,孕禁悬钟(八会穴之髓会)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1,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疾患 2.颈项强痛、胸胁满痛,3,下肢痿痹直刺0.5-0.8寸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微握拳,在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赤白肉际处1,头痛项强、腰背痛及手指、肘臂挛痛等痛证 2.耳聋,目赤3.癫狂痫 4.疟疾直刺0.5-1.0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1,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三:中风:中经络: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1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 2.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中风 3.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 4.眩晕证,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 5.肘臂挛痛直刺0.5-1.0寸水沟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1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急救要穴之一2癔病,癫狂痫,急慢性惊风等神志病 3.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 4.闪挫腰痛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按掐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1,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2,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经、带、产、胎)3,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4,心悸、失眠、高血压 5.下肢瘘痹 6.阴虚诸证直刺1.0~1.5寸,孕妇禁极泉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避开腋动脉,直刺0.3-0.5寸。

针灸的急症治疗及要点归纳

针灸的急症治疗及要点归纳

1头痛: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孙。

均用泻法。

2落枕:外劳宫(经验穴)、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

风寒加风池合谷,气血瘀加内关。

毫针泻法。

3中风:中经络: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

中脏腑:内关、水沟。

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内关太冲合谷泻法、水沟雀啄、十二井点刺、关元气海灸、神阙隔盐灸。

4哮喘:实证:列缺、尺泽、膻中、肺俞、定喘(效穴,刺络拔罐)。

风寒加风门,风热加大椎曲池,痰热加丰隆。

虚证:肺俞、膏肓、肾俞、定喘、太渊、太溪、足三里。

肺气虚加气海,肾气虚加阴谷关元。

5呕吐:内关、足三里、中脘。

寒吐加上脘胃俞,热吐加合谷,食滞加梁门天枢,痰饮加膻中丰隆,肝气犯胃加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加脾俞胃俞,腹胀加天枢,肠鸣加脾俞大肠俞,泛酸干呕加公孙。

6泄泻: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

寒湿加神阙,湿热加内庭,食滞加中脘。

神阙隔姜灸。

7痛经:实证:三阴交、中极、次髎。

寒凝加归来地机,气滞加太冲。

虚证: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加悬钟8牙痛:合谷、颊车、下关。

风火牙痛加外关风池,胃火牙痛加内庭二间,阴虚牙痛加太溪行间。

9晕厥: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虚证加气海关元百会,实证加合谷太冲。

10虚脱:素髎、水沟、内关。

神志昏迷加中冲涌泉,肢冷脉微加关元神阙百会。

11高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风热加鱼际外关,肺热加尺泽,气分热盛加内庭,热入营血加内关血海,抽搐加太冲,神昏加水沟内关。

大椎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刺出血。

12抽搐水沟内关合谷太冲。

发热加大椎曲池,神昏加十宣涌泉,痰盛加阴陵泉丰隆,血虚加血海足三里13心绞痛:内关、阴郄、膻中。

气滞血瘀加血海太冲。

14胆绞痛:胆囊穴阳陵泉胆俞肝俞、日月、期门。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概述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概述
• 急症,是指突然发生的疾病或意外损伤而言, 有时也包括轻的病症骤然转剧或慢性病症的 急性发作。
• 针灸治疗急症,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历史。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概述
• 急症病急势猛,多应就地施治,以免 贻误抢救时机。
• 针灸治疗急症最有长处:由于针灸方 法简便,起效迅速,不受地点、时间、 设备、药物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器具 简单,随时随地,均可应急。
吐汗出,周身无力,甚至晕厥。 • 4、妇科检查、盆腔B超扫描和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晕厥的诊断要点
•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颜面苍白、汗出肢冷。 • 病情轻者晕厥时间较短,苏醒后无后遗症; • 病情严重者,昏厥时间较长,甚至一厥不复而死亡。 • 常见于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反射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中暑、低血糖昏迷以及 癔病性昏迷等疾病。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抽搐的诊断要点
• 筋脉拘急导致四肢不自主抽动、颈项强直、口 噤不开、角弓反张为主要特点。
• 严重者可伴有昏迷。 • 常见于西医学的高热惊风、急性颅内感染、高
血压脑病、癫痫、妊娠痫证、破伤风、颅内占 位性病变、颅脑外伤、癔病等疾病过程中。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主穴定位
• 痛经:关元 三阴交 地机 十七椎
十七椎
关元穴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主穴定位
• 晕厥:水沟 百会 内关 合谷
百会穴
水沟穴 内关穴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合谷穴
主穴定位
• 抽搐:水沟 大椎 筋缩 合谷 太冲 阳陵泉
太冲
阳陵泉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主穴定位

针灸治疗常见病21个一针疗法

针灸治疗常见病21个一针疗法

1.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

1次即愈!2.失语: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

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偏头痛:颔厌透悬颅、悬厘。

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

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

1次即显效或痊愈。

5.落枕:后溪透劳宫。

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

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

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日1次。

3-5次即愈。

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

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

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

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

4-6次愈。

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

6次为1疗程。

3-20次愈。

11.流泪不止症:针承泣(患侧)、肝俞、太冲,日1次1-3次显效。

配合内服中药可较快痊愈。

12.呃逆: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壮。

一般1次愈。

13.鸡眼:火针烧红快速刺入鸡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将针拔出,针后局部涂碘酒,贴上胶布,1-4周鸡眼会自行脱落,有效率96%。

14.闭经:针长强,进针1.5-2寸,留针30分钟。

1-2次愈,若未愈为无效。

15.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针刺隐白。

1-2次愈!16.脱肛:百会进针2寸沿皮刺,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

一般1次即痊愈。

17.强直性脊椎炎: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

1次显效,1-5次痊愈。

18.癫闲: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

轻者一般3-10次痊愈。

重者加服中药。

19.喉风闭塞: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

或刺内关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20.胃痛: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

针灸处理急症常用的7种方法(推荐收藏)

针灸处理急症常用的7种方法(推荐收藏)

针灸处理急症常用的7种方法(推荐收藏)针灸处理急症的主要方法针灸处理急症,结合针灸的特点,灵活掌握。

现将本人临床常用的七种方法简录如下。

1.清热法本法根据《内经》“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的大法而定的。

主要用于阳有余,阴不足的发热性病证。

如外感风热、湿热所现的高热,以及外科疮痈之类。

取穴:大椎、曲池、曲泽、委中、合谷、商阳、少商。

方法:毫针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二法结合使用。

必要时可在背部督脉与三阳经路施皮肤针叩刺,或加拨罐。

泻血以清积热,消邪毒。

病例1:黄××,男,23岁,7月12日就诊。

患者发热一日,伴有头痛,鼻塞,咳嗽痰黄,咽疼,口苦,尿赤。

查腋温T39.2℃,咽充血,扁桃体(+++)。

脉来浮数,苔薄黄腻。

诊断风温(感冒,扁桃体炎)。

治拟祛风清热。

取曲池、合谷、少商(均双侧)。

前二穴施毫针泻法,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重泻一次。

少商则三棱针点刺出血。

在第三次重泻合谷穴时,患者自觉咽疼减轻,吞口水时无痛感。

术毕出针后,腋温降至37.5℃,咽疼基本缓解,扁桃体(+)。

随嘱患者回家即煎服中药,以固疗效。

2.定喘法本法从《内经》“高者抑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引伸而来的。

适用于风邪外袭,肺失肃降,或新感引动伏邪之喘咳诸症。

取穴:天突、膻中、风门、肺俞、外关、合谷、尺泽、孔最、列缺。

方法:毫针泻法。

寒胜可针后加灸。

必要时在背部俞穴拔罐。

病例2:唐××,女,4岁。

2月3日就诊。

患儿由外感咳嗽转为哮喘近一年。

每每入夜发作,需激素或止喘剂控制,曾急诊留医六次。

平时咳嗽痰多色白,纳、便尚可。

昨晚又喘一次。

脉象浮紧数滑,苔白。

此风寒外束,肺失肃降之证,治当疏风散寒,理肺定喘。

取孔最、膻中、外关、列缺、肺俞(均双)。

孔最、肺俞二穴轮流注射鱼腥草液或胎盘组织液2毫升,余穴针后悬灸,每穴5分钟,一日治疗一次。

10次治疗后,患儿喘少,遂在未喘时加取足三里、气海、丰隆,并用转移因子2毫升穴注,每周2次。

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实践操作必考之常见急症的针灸方法

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实践操作必考之常见急症的针灸方法

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实践操作必考之常见急症的针灸方法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而在处理急症患者时,掌握常见急症的针灸方法是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实践操作的必备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急症的针灸方法,供中医师承参考和学习。

一、心肺骤停急救中的针灸应用心肺骤停是一种严重的急症情况,对患者的抢救时间要求非常紧迫。

在急救过程中,针灸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起到辅助复苏的作用。

主要的针灸穴位包括:人中、涌泉、命门、关元、中脘、行间、液门、昆仑等。

其中,人中是心肺经重要的穴位,刺激该穴位可促使心脏恢复收缩力和心肺功能的恢复。

二、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治疗中风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诊断名词,多表现为脑血管意外或病变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

针灸在中风的康复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常用穴位包括:百会、风池、风府、足三里、合谷、曲池等。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改善患者的脑血供,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恢复。

三、急性疼痛的针灸缓解急性疼痛是中医临床中常见的急症状况,如剧烈头痛、腹痛、牙痛等。

中医针灸在急痛的治疗中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包括:合谷、太衝、阳陵泉、足三里、曲池等。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患者体内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感。

四、呼吸系统急症的针灸治疗呼吸系统急症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困难引起的疾病。

针灸在呼吸系统急症的治疗中可以发挥舒缓、缓解症状的作用。

主要穴位包括:大椎、风府、肺俞、中府等。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患者的气道张力,促进气流的通畅,缓解呼吸不畅的症状。

五、消化系统急症的针灸治疗消化系统急症包括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等。

针灸在消化系统急症的治疗中有着显著的效果。

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上巨虚等。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患者的胃肠蠕动,缓解胃肠痉挛和炎症引起的疼痛。

综上所述,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实践操作对常见急症的针灸方法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心肺骤停、中风后遗症、急性疼痛、呼吸系统急症和消化系统急症等,都可以通过针灸来获得相应的缓解和治疗效果。

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实践操作必考之常见急症的针灸方法

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实践操作必考之常见急症的针灸方法

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实践操作必考之常见急症的针灸方法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它利用针刺穴位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针灸方法主要有经络穴位针刺和常用疗法两种。

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的实践操作对于常见急症的针灸方法是必考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急症的针灸方法,帮助中医师承进行正确的实践操作。

1. 头痛:头痛是人们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中医常用的针灸方法是太阳穴针灸。

太阳穴位位于眉毛和耳垂之间凹陷处,通过针刺太阳穴位可以改善头痛。

此外,还可以使用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侧,向外侧数4横指的位置。

按压或针刺足三里穴位可以缓解头痛。

2. 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中医常用的针灸方法是攒竹穴灸。

攒竹穴位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陷处。

可用灸法或针刺来治疗咳嗽。

此外,也可以使用合谷穴位,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凹陷处。

通过按压或针刺合谷穴位可以缓解咳嗽。

3. 腹痛:腹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中医常用的针灸方法是足三里穴灸。

足三里穴位位于小腿前侧,向外侧数4横指的位置。

通过灸法或针刺足三里穴位可以缓解腹痛。

此外,也可以使用曲池穴按摩,曲池位于手臂外侧,肘部下方凹陷处。

通过按摩曲池穴位可以缓解腹痛。

4. 发热:发热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一种常见反应,中医常用的针灸方法是百会穴灸。

百会穴位位于头部,枕骨点连线的中点位置。

用灸法或针刺百会穴位可以缓解发热。

此外,也可以使用太冲穴按摩,太冲位于脚背,大脚趾与第二脚趾之间的凹陷处。

通过按摩太冲穴位可以缓解发热。

5. 肩颈痛:肩颈痛常常是由于长时间的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引起的,中医常用的针灸方法是天宗穴灸。

天宗穴位位于手臂外侧上臂中部,二、三头肌附着处凹陷处。

通过灸法或针刺天宗穴位可以缓解肩颈痛。

此外,也可以使用风池穴按摩,风池位于颈部两侧,胸锁乳突肌上方凹陷处。

通过按摩风池穴位可以缓解肩颈痛。

以上是一些常见急症的针灸方法,中医师承在实践操作中需要确切掌握这些方法,以便为患者提供准确和有效的治疗。

常见急症的针灸处理

常见急症的针灸处理

最新课件
27
最新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8
最新课件
29
最新课件
30
最新课件
31
(2)耳针:
取穴----耳尖、神门、肾上腺、皮质下 、心、枕。
操作----耳尖放血,其他各穴毫针浅刺

最新课件
32
最新课件
33
最新课件
34
+ 凡筋脉拘急致四肢不自主地抽动,统称为“ 抽搐”
+ 常见于高热惊风、急性颅内感染、高血压 脑病、癫痫、妊娠痫证、破伤风、颅内占
足、血虚生风,均可引起筋脉抽动。 风毒内袭、金刃所伤、虫兽咬伤、阴血亏
虚等也可引起抽搐
最新课件
38
+ 临床分为: 热极生风 虚风内动
最新课件
39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熄风止痉,只针不灸,实证用泻
法,虚证平补平泻 处方:以督脉经穴为主
最新课件
40
u 水沟: 定位---督脉经穴,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接 处。
最新课件
20
曲泽: 定位——属厥阴经,位于肘横纹上,肱二 头肌腱尺侧。
功效——合穴,长于清营血之热而解暑
最新课件
21
最新课件
22
临证加减: (1)头痛头晕---太阳、头维、印堂 (2)呕吐----中脘、公孙 (3)阴证---足三里、关元、气海 (4)阳证---内庭、陷谷
最新课件
23
(5)中暑重症---曲池、委中(清泻营血暑热 (6)神昏---水沟、十宣(清热开窍醒神) (7)手足抽搐---阳陵泉、太冲(熄风止痉) (8)汗出肢冷、脉微欲绝---关元、气海、太
最新课件
54

急症针灸的治法

急症针灸的治法

一、偏头痛1、治法:疏调经脉,通络止痛。

按部位局部选穴和远端循经选穴。

前额痛:阳明经,侧头痛:少阳经,后枕痛:太阳经,巅顶痛:厥阴经。

阳明经:头维、印堂、阳白、阿是穴、合谷、内庭少阳阳经:风池、太阳、率谷、阿是穴、外关、足临泣太阳经:天柱、后溪、申脉、阿是穴、后顶厥阴经:百会、四神聪、太冲、内关、阿是穴全头痛:风池、百会、头维、率谷、太阳、合谷外感头痛:风寒头痛:风门、列缺风热头痛:曲池、大椎风湿头痛:偏历、阴陵泉内伤头痛:阳亢:太冲侠溪三阴交肾虚:肾俞太溪三阴交气血虚:气海、足三里痰浊:中脘、丰隆瘀血:血海膈俞2、操作: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刺出血。

瘀血头痛可在局部及膈腧行点刺出血并加拔火罐。

头痛急性发作时可每日治疗2次,每次留针时间宜长。

二、落枕的治法、主穴、叙述并演示其毫针操作1、治法:调气活血、舒筋通络。

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太阳经穴为主。

2、主穴:落枕穴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配穴:风寒袭络者+风池、合谷气血瘀滞者+内关、局部阿是穴肩痛者+肩髎、外关背痛者+天宗3、操作:毫针泻法。

先刺远端穴落枕穴、后溪、悬钟,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可立即缓解。

在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灸。

三、中风(1)中经络1、治法:调神导气,疏通经络。

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3、配穴: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风池;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口角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足三里、解溪;头晕者,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便秘者,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

4、操作:(2)中脏腑1、治法: 醒脑开窍,启闭固脱。

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针灸急救

针灸急救

十二常见急诊针灸治疗针灸不仅可以用于治疗300多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具有可靠的急救作用。

一、晕厥本症是由于一时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

多为患者平素体质虚弱,加之血管运动失调或神经精神因素不稳定而诱发。

取穴及治法如下:发作时取穴:合谷、人中、百会、少商。

手法:先使病人取头低足高位,同时注意保暖,维持呼吸道畅通。

先针合谷、人中二穴,捻转加提插,强刺激,不留针。

随后再针刺百会、少商,轻度捻转,得气后留针,间歇运针,直至完全清醒。

发作后取穴:百会、内关、神关、足三里。

手法:上穴均用毫针捻转补法施治,针时嘱患者放松身心,意守丹田,自然呼吸。

针入穴后,则结合呼吸补泻,吸气时意守丹田,呼气时意守针下,如此7呼。

一天一次,共治5次为一疗程。

二、虚脱多因体质素虚,加之过度疲劳、大量出汗、剧烈腹泻等原因而引起,临床上以面色苍白、汗出肢凉、脉微细为主症。

取穴及治法如下:足三里、内关穴:毫针刺用捻转补法。

神阙穴:用艾条隔盐灸。

关元穴:用艾条直接雀啄灸。

病人头低足高位,艾灸结合指针按压法,针刺留针并间歇运针布气催气,以肢温、汗收、脉起为度。

针灸治疗至吞咽功能完好时,及时给病人以热饮。

三、癫痫本病是一种间歇性、阵发性发作的神志失常的疾病。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者,多继发于脑脓肿、脑肿瘤等疾患,临床尚属少见。

针灸治疗适用于原发性癫痫。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原发性癫痫一般有小发作与大发作两种类型。

小发作的症状常类似晕厥,发作时间短暂;大发作时,一般病人均是先突然尖叫一声,继而跌扑昏倒,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口唇及全身青紫,有的发作后即呈昏睡状态。

治疗本病以解痉醒脑为急务。

取穴及治法:取合谷、下关、百会、太冲、涌泉、腰奇穴。

先以筷子等物裹以布类塞入患者上、下牙齿之间,以免咬肌痉挛咬伤舌头,随即针刺合谷(双)、下关穴强捻转刺激。

医者意守针下,辨别气感,根据针下之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持续捻针,促其清醒。

清醒后再针百会、太冲、涌泉、腰奇四穴,医者集中精力,意守针穴,嘱患者意守针下,随着运针而变换意守之穴,得气后酌情留针,如此每周针治1~2次,直至病人面色红润,身体一般情况好转后可暂停针。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需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确定治疗方案 。
VS
详细描述
急性腹痛的针灸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 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如急性肠胃炎可采 用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的方法,肠 梗阻则可采用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
急性腰痛的诊断与针灸治疗
总结词
针灸治疗急性腰痛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需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确定治疗方案。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的疗效评估
01
疗效迅速
针灸治疗对于许多急症具有迅速的疗效,如急性腰痛、头痛等。在正确
诊断和选穴的基础上,针灸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03
整体调节
针灸不仅针对特定症状进行治疗,还具有整体调节的作用。通过针灸治 疗,可以促进人体自愈机制的发挥,调整机体内部的功能,达到扶正祛 邪、平衡阴阳的目的。
急性腹痛的针灸治疗案例分析
总结词
针灸治疗急性腹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减轻症状。
VS
详细描述
急性腹痛是一种常见的急症,针灸治疗急 性腹痛具有简便、快捷、安全等优势。通 过针刺穴位,可以刺激经络,调和气血, 舒缓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从而缓解疼痛症 状。临床案例表明,针灸治疗急性腹痛具 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迅速缓解疼痛, 减轻症状。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
汇报人: 2023-11-16
•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概述 •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的分类与诊断 •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的穴位选择与
操作方法 •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的疗效评估与
注意事项 •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的临床案例分

01
针灸治疗常见急症概述
针灸治疗急症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针灸治疗急症是指使用针灸技术对急性发作的病症进行紧急治疗,以达到缓解 症状、减轻病痛的目的。

临床上应用的针灸救急方法

临床上应用的针灸救急方法

临床上应用的针灸救急方法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急救情
况下,针灸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下面将介绍
一些临床上应用的针灸救急方法。

首先,对于突发性的胸痛病症,可以使用针灸救急的方法来缓解症状。

可以选择在胸部适当穴位进行刺激,如心包经的心俞穴、心脏经
的心主穴等。

在针灸操作中需要注意力量和深浅,以及刺激时间,避
免过度刺激导致不良反应。

其次,针灸在处理中风急症时也有一定效果。

可以选取风池穴、合
谷穴等穴位进行针刺,以达到疏通经络、平复气血的作用。

在操作时
要注意准确的穴位位置和深浅,避免损伤患者的健康。

此外,针灸也可以用于在急性消化系统疾病中起到救急作用。

例如,对于急性胃痛,可以选择在胃经相关的穴位进行针刺,如足三里穴、
中脘穴等。

针灸操作时需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意外
情况。

针对其他突发性疾病如高热、休克等情况,针灸也有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操作导致患者健
康受损。

总的来说,针灸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急救情况下,合理运用针灸救急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
治疗效果。

然而,在应用针灸救急方法时,务必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确保患者的健康无患。

【字数:431】。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详细描述
3. 对于急性腰痛患者,针灸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 当的穴位进行刺激,如肾俞、腰阳关、阿是穴等。
1. 急性腰痛是常见的急症之一,表现为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 等症状。
4. 针灸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快速缓解,腰部功能 得到改善,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病例二:偏头痛患者的针灸治疗过程及效果
风寒侵袭
风寒邪气侵袭头部,造成脑血管痉挛,引发 偏头痛。
气血亏虚
久病体虚,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引 发偏头痛。
肝阳上亢
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化火化热,上扰清窍 ,引发偏头痛。
瘀血阻络
头部外伤,瘀血阻络,不通则痛,引发偏头 痛。
针灸治疗方法
局部取穴
取太阳、印堂、头维等局部穴位,以疏通经络, 止痛。
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 症状。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时应注意消毒,避免感染;同时应避免在急性期内 进行针灸治疗;对于久病体弱的患者应慎用针灸疗法。
03
急性腹泻
病因分析
01
02
03
感染性腹泻
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如霍乱、痢疾等。
非感染性腹泻
多由饮食不当、药物副作 用等引起,如食物中毒、 药物中毒等。
改善循环
针灸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身体各部 位的供血和代谢。
调整神经功能
针灸可以调整神经功能,对于缓解神经性疼 痛、调整神经系统紊乱具有显著效果。
促进身体自愈
针灸能够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加速身体修 复和愈合过程。
局限性与对策
患者耐受性
针灸治疗对患者有一定的刺激性 和疼痛感,部分患者可能难以接
受。
辨证取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一、偏头痛:
(1)治法:疏泄肝胆,通经止痛。

以足厥阴、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2)主穴: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
孙。

二、落枕:
(1)治法:舒筋活络,活血止痛。

以局部阿是穴、手太阳、足少
阳经穴为主。

(2)主穴: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

(3)配穴: 1 风寒袭络(风池、合谷)
2 气血瘀滞(内关、阿是穴)
3 肩痛(肩髃、外关)
4 背痛(天宗)
三、中风(中经络):
(1)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以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3)配穴: 1 肝阳暴亢(太冲、太溪) 2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
3 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
4 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
5 阴虚风动(太溪、风池)
6 口角喎斜(颊车、地仓)
7 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 8 头晕(风池、完骨、天柱)
9 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10 便秘(水道、归来、丰隆、支沟)
11 复视(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12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
13 下肢不遂(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
中风(中脏腑):
(1)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

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水沟。

(3)配穴:1 闭证(十二井穴、太冲、合谷)
2 脱证(关元、气海、神阙)
四、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喘习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
实证:
(1)治法:祛邪肃肺,化痰平喘。

以手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2)主穴:列缺、尺泽、膻中、肺俞、定喘。

(3)配穴: 1 风寒(风门)
2 风热(大椎、曲池)
3 痰热(丰隆)
4 喘甚(天突)
虚证:
(1)治法:补益肺肾,止哮平喘。

以手太阴、足少阴经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2)主穴:肺俞、膏肓、肾俞、定喘、太渊、太溪、足三里。

(3)配穴:1 肺气虚(气海)
2 肾气虚(阴谷、关元)
五、呕吐:
(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贲门痉挛、幽门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胆囊炎、胰腺炎)
(1)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呕。

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2)主穴:内关、足三里、中脘。

(3)配穴: 1 寒吐(上脘、胃俞)
2 热吐(合谷,金津、玉液点刺出血)
3 食滞(梁门、天枢)
4 痰饮(膻中、丰隆)
5 肝气犯胃(阳陵泉、太冲)
6 脾胃虚寒(脾俞、胃俞)
7 腹胀(天枢)
8 肠鸣(脾俞、大肠俞)
9 泛酸干呕(公孙)
六、泄泻:
(急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
急性…(1)治法:除湿导滞,通调腑气。

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2)主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

(3)配穴:1 寒湿(神阙)
2 湿热(内庭)
3 食滞(中脘)
七、痛经:
痛经实证:
(1)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

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2)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

(3)配穴:1 寒凝(归来、地机)
2 气滞(太冲)
3 腹胀(天枢、气穴)
4 胁痛(阳陵泉、光明)
5 胸闷(内关)
痛经虚证:
(1)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

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2)主穴: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3)配穴:1 气血亏虚(脾俞、胃俞)
2 肝肾不足(太溪、肝俞、肾俞)
3 头晕耳鸣(悬钟)
八、扭伤:
(1)治法:祛淤消肿,舒筋通络。

以受伤局部腧穴为主
(2)主穴: 1 腰部:阿是穴、肾俞、腰痛穴、委中 2 踝
部:阿是穴、申脉、丘墟、解溪
3 膝部:阿是穴、膝眼、膝阳关、梁丘
4 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
5 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
6 腕部:阿是穴、阳溪、阳池、阳谷
7 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承扶
(3)配穴:1腰正中扭伤(人中、后溪)
2腰椎一侧或两侧疼痛明显(手三里、三间)
3膝内侧扭伤(阿是穴、血海、阴陵泉)
4踝关节外侧昆仑、申脉扭伤(养老、阳谷)
5膝关节内上侧扭伤(尺泽)
九、牙痛:可见于西医龋齿、牙髓炎、根间周围炎、牙本质过敏。

(1)治法:祛风泻火,通络止痛。

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2)主穴:合谷、颊车、下关。

(3)配穴:1 风火牙痛(外关、风池)
2 胃火牙痛(内庭、二间)
3 阴虚牙痛(太溪、行间)
十、晕厥: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1)治法:苏厥醒神。

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2)主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3)配穴:1 虚证(气海、关元、百会)
2 实证(合谷、太冲)
十一、虚脱(休克):
(1)治法:回阳固脱,苏厥救逆。

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2)主穴:素髎、水沟、内关。

(3)配穴:1 神志昏迷(中冲、涌泉)
2 肢冷脉微(关元、神阙、百会)
十二、高热:西医的急性感染、急性传染病、中暑、风湿热、结核病、恶性肿瘤均可见。

(1)治法:清泻热邪。

以督脉、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2)主穴: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3)配穴:1 风热(鱼际、外关)
2 肺热(尺泽)
3 气分热盛(内庭)
4 热入营血(内关、血海)
5 抽搐(太冲)
6 神昏(水沟、内关
十三、抽搐:西医的小儿惊厥、破伤风、颠咸、颅脑外伤、癔病。

(1)治法:醒脑开窍,息风止痉。

以督脉、手厥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2)主穴:水沟、内关、合谷、太冲。

(3)配穴:1 发热(大椎、曲池)
2 神昏(十宣、涌泉)
3 痰盛(阴陵泉、丰隆)
4 血虚(血海、足三里)
十四、内脏绞痛
(一)心绞痛:
(1)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

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阴郄、膻中。

(3)配穴:气滞血瘀(血海、太冲)
(二)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1)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以足少阳经及相应俞募穴为主。

(2)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胆俞、肝俞、日月、期门。

(3)配穴:1 呕吐(内关、足三里)
2 黄疸(至阳)
3 发热(曲池、大椎))
胆绞痛(胆道蛔虫症):
(1)治法:解痉利胆,驱蛔止痛。

以足少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2)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迎香、四白、鸠尾、日月。

(3)配穴:呕吐(内关、足三里)
(三)肾绞痛:
(1)治法: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以足太阴经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2)主穴: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3)配穴:1 血尿(血海、太冲)
2 湿热重(委阳、合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