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儿 惊 厥
超详细小儿惊厥
癫痫的定义: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 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的中枢神经系 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具有 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征。
病理生理基础:脑神经元异常过度 放电
病因:临床上分三大类
1、特发性癫痫(原发性癫痫):病因不清, 可能与遗传有关(40%)。
2、症状性癫痫(继发性癫痫):与脑内器质
性病变密切相关。 3、隐原性癫痫:病因不明,很可能为症状性
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及CO中毒;冬春季应
注意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夏秋季应多考虑乙型脑炎、中
毒性痢疾等。
3. 病史
有无发热是非常重要的线索。有热惊厥多为感染所致 ,应详细询问有无热性惊厥史,传染病接触史等。无热惊 厥大多为非感染性,应详询出生史、喂养史、智力与体格 发育情况,既往类似发作史和误服有毒物质史及或脑外伤 史。
惊厥-非感染性病因(颅内)
颅内肿瘤
特点: 1. 起病隐匿、病情进行性加重 2. 小儿有惊厥者15%,成人约33% 3. 伴颅内压增高和定位体征 4. 头颅影像学确诊
惊厥的主要病因及分类
颅内
感染
脑膜炎 脑炎 脑寄生虫病 脑脓肿
颅外
热性惊厥 感染中毒性脑病 破伤风 狂犬病
非感染
癫痫 颅脑损伤 颅内出血 颅脑、血管发育畸形 颅内肿瘤 缺氧缺血性脑病 代谢性:
神经元反复发作性异常放电所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 长期反复地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痫性发作 临床特征:慢性、反复发作性、刻板性
大脑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
痫性发作
惊厥性痫样发作(惊厥)
非惊厥性痫样发作
急性疾病中出现
(症状)
急性惊厥发作 (急性痫性发作)
长期反复出现
(疾病)
癫痫
基本概念
小儿惊厥
特点: 1. 多有感染中毒症状 2. 疾病初期或极期反复、顽固惊厥发作 3. 常伴有进行性意识障碍 4. 伴有不同程度颅内高压 5. 常有神经系统体征 6因及分类
感染
非感染
颅内 脑膜炎
脑炎
颅脑损伤 颅脑发育畸形
脑寄生虫病
颅内肿瘤
脑脓肿
颅外
热性惊厥 感染中毒性脑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 代谢性:
水电解质紊乱
肝肾衰竭、Reye
遗传代谢性疾病
中毒性:鼠药、有机农药等
.
11
惊厥-感染性病因(颅外)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
定义: 发生于婴幼儿,多在6月-3岁,颅外感染性疾病
的发热初期出现的惊厥发作,发作后不留神经系统体征, 除外颅内感染、各种颅脑病变以及代谢性疾病。
.
12
.
7
Question 2: 导致惊厥的病因?
.
8
病因及分类
感染
非感染
颅内 脑膜炎
脑炎
颅脑损伤 颅脑发育畸形
脑寄生虫病
颅内肿瘤
脑脓肿
颅外
热性惊厥 感染中毒性脑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 代谢性:
水电解质紊乱
肝肾衰竭、Reye
遗传代谢性疾病
中毒性:鼠药、有机农药等
.
9
惊厥-感染性病因(颅内)
颅内感染
—— 脑膜炎、脑炎、寄生虫脑病、脑脓肿
中毒性:鼠药、有机农药等
.
18
惊厥-感染性病因(颅外)
感染中毒性脑病
特点:1. 并发于颅外严重细菌感染 (败血症、重症肺炎、菌痢、百日咳等) 2. 原发病极期出现反复、顽固惊厥发作, 伴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神经系统体征 3. 脑脊液除压力升高外,常规、生化均正常
儿童惊厥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儿童惊厥是一种常见的突发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时期。
由于儿童生理特点,惊厥发作时易发生窒息、咬伤舌头等意外情况,严重者可导致脑损伤甚至死亡。
为提高儿童惊厥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儿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儿童惊厥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理工作。
2. 小组成员包括:儿科医生、护士、保健教师、保育员、家长代表等。
三、应急处理流程1. 发生惊厥时,立即将儿童放置在平坦、宽敞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将儿童头部偏向一侧,解开衣领、裤带,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误吸。
3. 若儿童牙关紧闭,可用筷子或小木片包裹纱布,轻轻插入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4. 按压人中穴(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刺激儿童恢复意识。
5. 观察儿童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6. 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对儿童的刺激,防止碰伤、摔伤。
7. 物理降温:用冷水浸湿毛巾敷于儿童额头,5-10分钟换一次;如条件允许,可用冰袋敷在额头,并用酒精棉球擦儿童额头、腋下、大腿内侧等血管处。
8. 如惊厥持续不止,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告知现场情况。
9.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配合医生进行救治。
10. 救治过程中,做好记录,包括儿童基本信息、发病时间、症状、救治措施等。
四、后期处理1. 对惊厥原因进行排查,如高热、感染、中毒等。
2. 对儿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3. 根据医生建议,给予相应治疗。
4. 加强儿童日常护理,预防惊厥复发。
五、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儿童惊厥应急处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可行性和人员配合度。
六、注意事项1. 惊厥发作时,家长切勿慌张,保持冷静,按照预案进行处理。
2. 避免强行撬开儿童牙关,以免造成伤害。
3. 如儿童有病史,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4. 儿童惊厥应急处理预案应定期修订,确保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惊厥护理常规
惊厥护理常规一、概述惊厥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的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
是儿科较常见的急症,发生率很高,尤以婴幼儿多见,大致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惊厥两大类。
在感染性惊厥中,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
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6岁后罕见:患儿体质较差;惊厥多发生在病初体温骤升时。
常见于上感;惊厥呈全身性、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无异常神经症,预后好。
二、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窒息。
3、有受伤的危险与抽搐有关。
三、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患儿取侧卧位,立即松解患儿颈部衣扣,清除口鼻咽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吸入,引起窒息。
备急救药物、气管插管和吸痰用物于床旁。
抽搐时用舌钳夹住舌头,避免舌后坠堵塞呼吸道。
根据医嘱迅速使用止惊药,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避免诱发抽搐、喉痉挛的各种因素。
2、严密观察病情注意随时观察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等重要的生命征以便及时发现脑水肿的早期症状。
对反复惊厥不止者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脱水剂,预防脑疝的发生。
注意有无休克与呼吸衰竭,以便及时协助抢救。
3、维持正常的体温(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次0.5h,控制室内温度在22℃~25℃、湿度55%~65%。
(2)高热时使用物理和(或)药物降温,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物理降温选用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及冰敷降温,冰袋放置于颈旁、腋下及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3)观察降温过程中有无虚脱表现,出现虚脱时立即处理。
(4)降温后出汗较多,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及被褥,注意保暖。
做好口腔护理,每天2~3次,鼓励勤漱口,口唇干燥者涂石蜡油或唇膏保护。
(5)遵医嘱静脉补液及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抗生素的疗效及副作用。
4、营养支持鼓励患儿多饮水或饮料。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喂奶、服药后轻拍背部,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窒息。
5、安全保护(1)专人守护,松开颈部的紧身衣物,移开周围可能造成身体伤害的物品、家具。
小儿惊厥的护理及护理常规
小儿惊厥的护理一、概念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
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以婴幼儿多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感染性疾病(1)颅内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引起的脑膜炎、脑炎及脑脓肿。
(2)颅外感染:如高热惊厥、其他部位的感染引起的中毒性脑病、败血症、破伤风等。
2.非感染性疾病(1)颅内疾病:原发癫痫、脑占位性病变、脑外伤等。
(2)颅外疾病: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各类中毒、各类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及严重的心、肺、肾疾病。
惊厥是一种暂时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因为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因此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皮层形成强烈兴奋灶并迅速泛化,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大量、异常、反复放电而引起惊厥。
三、临床表现1惊厥典型表现:惊厥发作时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发性收缩,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青紫,部分有大小便失禁。
2惊厥持续状态是指惊厥持续30分钟意识,或两次发作期间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
多见于癫痫大发作,破伤风,严重的颅内感染,代谢紊乱,脑瘤等。
3高热惊厥多见于1~3岁的小儿,是由单纯发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厥常见原因。
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当体温骤升至38.5-40°C 高时,突然发生惊厥。
根据发作的特点和预后分为两型:(1)单纯型高热惊厥:多呈全身强直性阵发性发作,持续数秒至10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暂的嗜睡等。
(2)复杂型高热惊厥:惊厥形式呈部分性发作,发作后有暂时的麻痹,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发作后清醒慢,体温不高时即出现惊厥,可有高热惊厥家族史。
四、辅助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做血常规、便常规、血糖、血钙、血磷、脑脊液检查。
必要时可做眼底检查、脑电图、心电图、B超、CT、MRI等。
五、治疗要点控制惊厥发作,寻找和治疗病因,预防惊厥复发1镇静止惊(1)地西泮:为惊厥的首选药,对各型发作都有效果,尤其适合惊厥持续状态,其作用发挥快,较安全。
小儿惊厥什么意思?
小儿惊厥什么意思?
小儿惊厥的症状发生时是让家长朋友非常担忧的,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是儿童时期婴幼儿容易出现惊厥抽搐等问题,而且年龄越小,那么发病率也会越高。
1、惊厥是儿科常见急诊,也是最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症状,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以临床出现肢体节律性运动(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
又称“抽搐”,俗名“抽风”或“惊风”。
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婴幼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2、有些抽搐具有潜在危及生命风险。
一般短暂的抽搐几乎对大脑没有明显影响,但长程抽搐尤其是癫痫持续状态则可能导致永久神经系统损害。
小儿惊厥可伴发热也可不伴发热,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脑膜炎、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疾病常见有热性惊厥、
各种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
3、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
《小儿惊厥教学》课件
02
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带孩子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可能引起惊厥的疾病或隐患。
03
防治结合
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控制惊厥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如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等,可引 起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导致惊厥 。
非感染性病因
代谢性疾病
如低血糖、低钙血症等,可引起惊厥 。
脑部疾病
中毒
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等,可引起惊 厥。
如脑肿瘤、脑积水等,可引起惊厥。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
家族中有惊厥史的儿童,其发病风险可能会增加。
基因突变
部分儿童惊厥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如癫痫等遗传性疾病。
泊酚等。
补液治疗
03
对于因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引起的惊厥,需要进行补液治疗,以
纠正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病因治疗
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针对引起惊厥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抗感染、抗癫痫等。
免疫治疗
对于一些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引起的惊厥,可以进行免疫治疗,如 使用免疫球蛋白、激素等。
其他治疗
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采取其他必要的治疗措施,如手术治疗等。
惊厥在儿童期较为常见, 特别是在1-5岁的儿童中 发病率较高。
地域分布
惊厥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 和种族之间存在差异,可 能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 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性别分布
惊厥的发病率在性别上没 有明显差异,男女比例相 近。
02
病因
感染性病因
病毒感染
如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可引起高 热惊厥。
细菌感染
03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四肢抽动
小儿惊厥的典型表现包 括四肢的快速抽动,有
小儿惊厥的护理
小儿惊厥的护理一、概述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婴幼儿多见。
主要是由于小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未成熟,各种较弱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大量异常反复放电活动所二、主要症状患儿表现未双眼凝视、牙关紧闭、四肢屈曲、强直、抖动,意识不清。
发作时间平均为10-20秒。
三、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与喉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作时抽搐有关3.潜在并发症:脑水肿、呼吸衰竭等4.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相关知识有关四、治疗要点1、控制惊厥:①应用抗惊厥药物,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
②针刺法,上述药物暂时阙如时可针刺人中、百会、涌泉、十宣、合谷、内关等穴。
2、对症及支持治疗:①主要是监测生命体征,重点注意呼吸、循环衰竭或脑疝体征。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或人工机械通气;③监测与教正血气、血糖、血渗透压及电解质异常;④防止颅内压增高。
五、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过去有无类似的发作史,是否有诱发惊厥的相关脑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
2.评估患者惊厥类型、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
3.评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意识状态的变化。
4.观察患者有无黄疸、皮疹、脱水等。
5.评估惊厥有无伴随症状,如发热、高血压、瞳孔扩大、舌咬伤、剧烈头痛等。
六、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保持患儿的安静,避免刺激患儿。
2.遵医嘱给予止惊药物,解开衣领、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必要时清楚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吐物等,保持气道通畅。
3.注意患儿安全床边放置床栏,防止坠床,患儿要有专人守护。
4.发热护理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
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措施。
5.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抢救时急用。
七、健康指导1、告知家长物理降温的重要性及方法,讲解惊厥发作时的急救方法。
2、对癫痫患儿应嘱咐家长遵医嘱按时给患儿服药,不能随便停药,以免诱发惊厥。
3、嘱咐家长避免患儿到危险及易受伤的环境中,以免发作时出现危。
小儿惊厥急救管理指南
小儿惊厥急救管理指南
嘿,家人们!小儿惊厥这事儿可真不是闹着玩的,万一碰上了,咱得知道咋应对。
小儿惊厥发作的时候,那场面常常让人慌了神。
孩子可能突然就全身抽搐起来,眼睛往上翻,牙关紧闭,这模样就好像是身体里藏着个调皮捣蛋的小怪兽,一下子失控了。
这时候,咱可千万别自乱阵脚。
首先得让孩子平躺在安全的地方,周围可别放那些尖锐的、容易伤人的东西,这就好比开车遇到紧急情况,得先把车稳在安全的车道上不是?
然后,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为啥?这就像是给洪水找个出口,免得呕吐物或者口水堵住孩子的呼吸道,造成大麻烦。
接着,松开孩子的衣领和腰带,让孩子能“喘口气”,就像给被绑住的小鸟松绑,让它能自由伸展翅膀。
可别想着往孩子嘴里塞东西啊!有的家长一着急,啥勺子、筷子都往里塞,这可不行!这就好像是给本来就堵塞的道路又添了一堆障碍物,反而更危险。
那要不要掐人中呢?其实没啥必要。
这就跟你使劲拍打一台已经死机的电脑,不一定能让它马上恢复工作是一个道理。
在孩子惊厥的时候,咱得赶紧叫救护车。
等待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就像老鹰盯着小鸡一样,不放过任何一点变化。
等孩子惊厥停止了,也别掉以轻心。
这就像暴风雨暂时停歇了,但说不定还会有下一场,得好好照顾孩子,让孩子休息好。
总之,小儿惊厥虽然吓人,但只要咱心里有谱,行动有序,就能最大程度保障孩子的安全。
遇到这种情况,别慌,冷静应对,孩子就能少受点罪,快点好起来!。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科普知识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科普知识家人们,咱们都知道,孩子就像娇嫩的小花朵,一旦生病,全家人的心都揪起来了。
小儿高热惊厥那可真是个吓人的事儿,就像突然来的一场暴风雨,打得家长们措手不及。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这可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呢!先说说啥是小儿高热惊厥吧。
您想啊,孩子的身体还没发育完全呢,就像一个小机器还在磨合阶段。
当孩子因为感染之类的原因发了高烧,体温一下子升得特别高的时候,身体里就像突然乱了套一样。
大脑有时候就像个惊慌失措的指挥官,指挥着身体的神经开始抽风似的乱动,这就是高热惊厥了。
一般孩子可能会突然两眼发直、全身抽搐、牙关紧咬,那模样可把人吓坏了。
要是您家孩子突然发生了高热惊厥,可千万别慌了神啊。
这时候就像打仗一样,得迅速做出反应。
第一步呢,要把孩子放在平坦、安全的地方。
这地方就像孩子暂时的避风港,得保证周围没有尖锐的东西,比如说桌子角啊,墙角啊,可不能让孩子在抽搐的时候撞到这些危险的东西,那不是雪上加霜嘛。
紧接着,要让孩子侧卧。
这侧卧的姿势就像给孩子的呼吸开辟了一条顺畅的小道。
为啥要侧卧呢?您想啊,如果孩子平躺着,嘴里万一有口水或者呕吐物,那不就像个小水洼堵住了孩子呼吸的道路吗?侧卧就可以让这些东西顺利流出来,不会堵塞呼吸道。
可别小看这个姿势,这就像是给孩子的生命留了个安全通道呢。
这时候,很多家长可能就想问了,那我能不能往孩子嘴里塞东西呢?哎呀,这可不行啊。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牙关紧咬,怕咬到舌头,就想往嘴里塞个勺子啥的。
这就像在一个乱套的机器里乱塞东西一样,只会让情况更糟糕。
因为在孩子抽搐的时候,你强行塞东西进去,很可能会损伤孩子的牙齿或者口腔,甚至可能会堵塞呼吸道,那可就危险大了。
然后呢,要解开孩子的衣领。
孩子的衣领就像个小枷锁一样,在这个时候必须得解开。
让孩子的脖子那一块宽松舒适,这样就像给孩子的呼吸又松了松绑,空气能更顺畅地进出孩子的身体。
还有啊,得赶紧给孩子降温。
小儿惊厥护理常规【范本模板】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线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惊厥频发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一)护理评估1、病史:询问惊厥或抽搐起病时间、发作表现、频率、发作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前有无先兆、有无原发病和诱因,伴随症状,处理情况及既往史。
2、惊厥发作时,应进行紧急止惊,同时注意观察抽搐情况及重点查体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抽搐范围,持续时间,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皮疹和淤点,肢体运动情况,脑膜刺激征,神经反射。
3、心理社会的反应:患者家长紧张、焦虑。
4、辅助检查:根据病史、体检及其他线索,选择性地进行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血及尿常规、血糖、血钙、血磷、尿素氮及脑脊液检查等。
(二)主要护理问题1、有窒息的危险2、有受伤的危险3、体温过高4、潜在并发症--脑水肿5、知识缺乏(三)护理措施1、迅速止惊、防止窒息和外伤(1)惊厥发作时不要搬运,应就地抢救。
取侧卧位或让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立即松懈患儿的衣扣,将舌轻轻向外拉,防止舌头后缀阻塞呼吸道,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2)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3)遵循医嘱迅速应用止痉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以解除肌肉痉挛,注意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并记录。
(4)注意安全、专人守护,防止坠床,摔伤及碰伤.在上下齿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剪短指甲,置纱布于手中。
2、降温(1)密切监视体温变化,采取正确的降温措施,如冰敷、冷盐水灌肠,药物降温等.(2)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加强巡视,随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及神志等变化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2)观察惊厥类型,惊厥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繁时,应警惕有无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发现患儿伴有意识障碍,收缩压升高,频率减慢,呼吸节律不齐,瞳孔散大等,提示颅内压增高,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措施。
小儿高烧惊厥家庭护理管理方案与措施
小儿高烧惊厥家庭护理管理方案与措施说到小儿高烧惊厥,真的是很多家长的噩梦啊!我相信有很多爸爸妈妈都经历过这种情景。
那种小家伙突然发烧,脸色煞白,浑身发热,眼神迷离,然后就开始不停地抽搐……这一刻,心脏简直快要跳出来,手足无措,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其实呢,这种情况说白了并不可怕,但也不容忽视。
毕竟,孩子的身体可不像大人那么坚韧,出现高烧引发惊厥的情况,有时候真的是让人心慌得不行。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怎么在家庭护理中做好这块儿,免得让孩子遭罪,自己也跟着焦虑。
大家得知道,孩子发烧惊厥,一般是因为体温升高过快,超过了大脑的耐受极限。
这个问题常见于6个月到5岁之间的宝宝,尤其是那些比较容易发热的小家伙,免疫系统可能还没完全成熟,碰到病毒感染啥的,体温一上升,脑袋就“打结”了。
所以咯,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注意温度!你家孩子体温上升太快,搞不好就会引发惊厥。
拿个温度计,随时关注,别等到体温高得已经接近不行了再去量,那时候孩子已经不舒服了。
我们要早早地就把火灭了,别让病情有机可乘。
然后,万一孩子真不幸发生了惊厥,爸妈千万别慌!这是最容易“乱了阵脚”的时候,一看孩子抽搐,心里就像掉进了五雷轰顶的感觉,想什么都乱了。
但在孩子出现高烧惊厥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深呼吸几下,先别急着做什么。
不要像电视剧里的剧情那样,盲目地去喂药或者做啥奇怪的动作。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孩子放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他因为抽搐碰到硬物受伤。
要是身边有软垫什么的,赶紧让孩子躺下,四肢不要压住,随时准备着扶住他,防止摔倒。
千万别给孩子塞什么东西进嘴巴,别听信那些流传的“老偏方”——塞个勺子,或者手指进去。
这些举动不仅没用,反而可能伤到孩子。
要知道,孩子在惊厥时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舌头,塞什么东西进去也就是浪费力气。
所以,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在旁边静静守护,随时留心孩子的状况,保持冷静,等到惊厥过后,再去考虑下一步。
哦对了,记得看清楚惊厥的持续时间,如果持续超过5分钟,那就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千万别犹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护理】
缓解 心理压力 对家长 介绍患儿的病情、预后估计及影响因 素,说明家长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 指导正确对待患儿,防止过度呵护。
【一般护理】
缓解 心理压力 对社区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消 除患儿、家长及周边人群对 惊厥的一些错误认识。
【健康指导】
向患儿家长讲解惊厥急救处理方法,指导 家长待发作缓解后再迅速将患儿送往医院 查明原因; 向患儿及家长介绍避免受伤的有关知识; 向患儿及家长介绍预防再发的有关知识, 如高热惊厥和癫痫的预防; 指导家长观察后遗症。
(四)辅助检查
根据病史及体检结果选择: 脑电图,颅脑B超检查,颅脑CT检 查,磁共振成像,血、尿、便常规检 查,血生化检查,脑脊液检查,眼底 检查。
【护理评估】
(五)急救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外伤,保持安 静(缺乏急救药品时); 可按医嘱应用止惊药物:首选地西 泮,其次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 10%水合氯醛等(有条件者) 。
新生儿及小婴儿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2.其他状况
抽搐时可造成 机体舌体咬伤、手 部分患儿可因 心、腋下等处皮肤 呼吸肌、喉肌痉 抽搐持续时 损伤;也可摔伤或 挛或呼吸道阻塞 间长者可因氧消 而发生窒息。 抽搐时约束肢体不 发作时由 耗增多而造成机 当造成骨折或脱臼 于神经系统功 体缺氧。 能紊乱可出现 及各种意外如烧伤、 大小便失禁等。 溺水等。
感染性 疾病
病 因
颅内疾病 原发性癫痫 占位疾病 损伤等 颅外疾病 代谢性 心、肾疾病 中毒等
非感染 性疾病
发 病 机 理
解剖及生理因素
1、婴幼儿大脑发育不成熟 2、大脑皮层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弱 3、神经元树、轴突发育不全,神经兴奋易泛化
发 病 机 理
生化因素
1.血钙浓度降低或细胞内Ca++超载 2. Vit B6缺乏妨碍γ -氨基丁酸(GABA)合成 3.脑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4.细胞内外Na+相对浓度影响大脑的功能与惊厥阈值
机体受伤
窒息 缺氧
大小便失禁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年长儿
在醒来时可产生失控感、自卑、 恐惧等心理,担心再次发作而长 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家长
• 恐惧:常有错误的处理方式
• 焦虑:因担心再发作盲目求医 • 过度呵护:使患儿养成不良性格
【护理评估】
【护理查房】
诊断
高热惊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抽搐原因待诊:1)不典型高热惊厥 2)癫 痫?3) 低钙血症
【护理查房】
治疗
3月29日:予以病危,一级护理,阿莫西林克拉维 酸钾、炎琥宁抗感染,甘露醇Q4h、呋塞 米脱脑水肿,氢化可的松抗炎、补液、对症 支持治疗,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 质、肌钙蛋白Ⅰ,C反应蛋白、头颅CT等 辅助检查。
【急救护理】
防止受伤
防止外伤:将患儿周围的物品移开;在 床栏杆处放置棉垫; 防止骨折或脱臼: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 按压患儿肢体; 防止皮肤磨擦受损:在患儿的手中或腋 下垫上纱布; 防止舌咬伤:用纱布包裹压舌板置于患 儿上下磨牙之间。
【急救护理】
防治脑水肿
惊厥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者 应按医嘱给予止惊药物; 吸氧;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发现 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出现脑水肿者按医嘱用脱水剂。
【急救护理】
保持呼吸 道通畅 就地抢救 防止受伤
防治 脑水肿 缓解 心理压力
惊厥 急救护理
健康指导
【急救护理】
就地抢救
不要搬运,避免 对患儿的一切刺激, 保持安静,切勿大声 喊叫或摇晃患儿。
【急救护理】
保持呼吸 道通畅
立即松解衣扣; 将舌轻轻向外牵拉; 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 清理呼吸道和口腔内容物; 备好吸痰器和急救药品。
【护理查房】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6.90*10^9/L,血红蛋白, 116g/L,血小板,260*10^9/L,中性粒细胞 比率,87.6%,淋巴细胞比率,9.5%; 电解质:钙,2.09mmol/L,钠,131mmol/L, 氯,95.6mmol/L; 肌钙蛋白I,0.02ng/ml, 肌酸激酶同工酶MB,1.20ng/ml,降钙素原, 0.488ng/mL; 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小儿惊厥
儿科
• • • • •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护理评估 急救护理
王春花
小儿惊厥
惊厥是指由于神经细胞异常 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 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同 时伴有意识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 功能暂时紊乱的状态。
病 因 惊 厥
颅内 感染
颅外 感染
颅内 疾病
颅外 疾病
病 因
颅内感染 脑膜炎、脑炎 脑脓肿等 颅外感染 高热惊厥 中毒性脑病
【护理查房】
治疗
3月30日:停心电监护,改一级护理为二 级护理,病危为病重,甘露醇Q6h,加用 止咳平喘糖浆,余继续予以阿莫西林克拉 维酸钾、炎琥宁抗感染,补液、对症支持 治疗。于 16:30T 39.3 ,给予 布洛芬混悬 液4ml口服. 3月31日0:33T39.5 ,给予 布洛芬混悬液 4ml口服.改甘露醇为Q8h
【护理查房】
现病史
患者何馨萍,女,3岁,因“发热1天,抽搐半小 时”于03月29日 18时00分入院; T:38.3℃ P:120次/分 R:35次/分 W: 13.5Kg,神萎、反应差,口唇无绀,咽部充血。
【护理查房】
既往史
入院前1天,患儿无受凉等诱因出现发热,具 体体温不详,伴单咳,无寒战,无畏寒,在 外予以不详口服药物治疗后,发热易反复, 入院当日在院外抽搐1次,表现为双眼凝视、 四肢抽动、唇周发绀、呼之不应,口吐白沫, 无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约30分钟,抽搐停 止后,予以不详 高热的护理 • 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超高热或有高热 惊厥史者须l-2小时测量一次。 • 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 药物降温。 • 加强口腔护理。 • 皮肤护理。
【一般护理】
缓解 心理压力 对年长患儿 在发作后尽量将其安置在单 人房间,醒来时会感觉到隐私 被保护,避免失控感及自卑心 理的产生。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有无引起惊厥的相 关病史如出生史、喂养史、感 染及传染病史、中毒史、既往 发作史、家族史等,此次诱发 的原因。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抽搐 典型表现 惊厥持续状态 热性惊厥 患儿全身或局 发作持续 部肌群出现不随意 6月至 3岁,急 超过 30 分钟或 2 的收缩,呈强直性 骤高热12小时之 次发作间歇期 或阵挛性,眼球上 内,发作时间短。 意识不能恢复 在一次热性疾病 翻、凝视或斜视, 惊厥表现 者。 一般一次,发作 多伴有意识障碍, 后意识很快恢复 不典型。 持续数秒至数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