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首富王元宝与正月五月五拜财神的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首富王元宝与正月五月五拜财神的习俗
*导读:一年一度,中国民间有正月初五拜财神的习俗。
今
年的正月初五更是红火,全国各地都有善男信女挤爆财神庙的报道。
可是,你知道这种……
一年一度,中国民间有正月初五拜财神的习俗。
今年的正月初五更是红火,全国各地都有善男信女挤爆财神庙的报道。
可是,你知道这种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这一习俗与唐代首富王元宝有关。
王元宝,唐朝开元间人,富可敌国,靠贩运琉璃发家。
王元宝的许多生活习惯如正月初五拜财神,吃发菜等等对于中国民风民俗有深刻的影响,流传至今。
*王元宝的发迹史
对于王元宝的发迹史,唐代李亢在《独异志》中这样记载:开元间,有长安贩夫王二狗者,尝往返淄郡贩丝,微利也。
一日,孤馆遇盗,财物尽失。
二狗叹曰:天不助我。
遂悬梁欲自尽。
冥冥中见一老者,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温文尔雅,左手如意,右手元宝,高祖赐封财帛星君李相公是也。
星君曰:尔当大富贵,岂可轻生!不闻淄州出琉璃乎?又舍元宝一枚,乃去。
二狗遂贩琉璃,成长安首富。
又感念星君所赐,易名元宝。
*王元宝的财富
对于王元宝的财富规模,《独异志》有这样的描写:玄宗尝
召王元宝,问其家私多少。
对曰:臣请以一缣系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缣未穷。
玄宗御含元殿,望南山,见一白龙横亘山间。
问左右,皆言不见。
令急召王元宝问之,元宝曰:见一白物,横在山顶,不辨其状。
左右贵臣启曰:何故臣等不见?玄宗曰:我
闻至富可敌贵。
朕天下之贵,元宝天下之富,故见耳。
王元宝
是著名的收藏家。
王元宝收藏有一皮扇子,制作甚佳。
每暑月宴客,即以此扇子置于座前,使新水洒之,则飒然风生,巡酒之间,客有寒色,遂命撤去。
《朱子语类》卷九四记载:明皇亦曾差中
使去取看,爱而不受,帝曰:此龙皮扇子也。
王元宝的住房极为奢华。
据说他家的房子以金银叠为屋壁,宅中的礼贤室以沉檀为轩槛,以碔砆甃地面,以锦文石为柱础,并把铜钱当地板砖,铺在后花园的小径上,称这样可以防滑。
*王元宝与中国传统民俗
中国民间有正月初五拜财神和财神爷巡游民间送福送财的
习俗,据说都与王元宝有关。
王元宝发迹之后,吃水不忘打井人,念念不忘财神爷。
家里供奉的是财神爷,商号里祭拜的是财神爷。
他还在长安捐善款建造了财帛星君庙,聘请国内高道主持,四时供奉,香火旺盛。
每年正月初五商号开张这天,他都要早起到财帛星君庙上第一柱香。
于是人们纷纷效仿,也都在正月初五清晨到财帛星君庙上香,有时甚至连唐玄宗皇帝都到星君庙上香。
初五之后还要出巨资,请
财神爷到长安大街小巷巡游,巡游路上财神爷由招财童子和利市仙官护卫,招财童子和利市仙官还要给路人分发彩头或利是,吸引百姓踊跃尾随,争抢彩头、利是。
沿街商铺则摆上贡品,点上高香,迎接财神爷进门。
财神爷路过家门时,商家要燃放鞭炮,三拜九叩,为财神爷献上随喜钱。
大的商号还要请财神爷驻足,为财神爷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放鞭鸣炮,迎请财神爷降临,同时邀请民间剧团为财神爷唱戏。
当时的长安,每到正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迎神。
各个店铺闻鸡鸣即起,开始接神,放鞭鸣炮,在招幌上挂红布,庆祝开市大吉,共喝财神酒。
王元宝的祭品中喜欢用一条黄河大鲤鱼。
老百姓以为鲤为利的谐音,所以称鲤鱼为元宝鱼、活元宝。
长安街头每逢初五早上必有叫卖元宝鱼者,各店铺争购,用线穿鱼脊并挂在房梁上,鱼头朝内,身上贴红纸元宝,寓意可以招财进宝。
长此以往,这种风俗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正月初五拜财神和财神爷巡游民间送福送财的习俗。
当时长安流传民谣:正月初五上柱香,一年四季财源广;正月初五摸元宝,大钱小钱用不了;正月初五请财神,家家户户财源滚;正月初五神进门,五谷丰登福满门。
北京有民谣《爆竹一声把张开》:鞭炮一响把张开,招财童子两边排;增福财神中间坐,增福增禄又增财。
一撒金,二撒银,三撒骡马成了群,四撒摇钱树,五撒聚宝盆,五子登科六六顺。
邯郸地区有民谣《正月初五迎财神》:
爆竹一响把门开, 增福相公进家来。
相公本是天上仙,家住淄川五松山。
相公是咱曲周人。
阴阳两界都为神。
左如意,右元宝,财也来,福也到。
左青龙,右白虎,福禄寿喜进我府。
上管官,下管民,管了福禄管财运。
一撒金, 二撒银, 撒完摇钱树, 再撒聚宝盆。
保你五谷丰登收成好,保你五子登科六六顺。
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也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
王元宝还是一个著名的慈善家。
据史书记载,每年大雪之际,他都会让仆人到巷子里扫雪,并拿出餐具酒炙,为来往之人作驱寒之用。
此外,王元宝常常延约四方名士,朝之名寮,往往出于门下。
每年的科举考试之前,众多士子都会受到王元宝的款待。
王元宝嗜吃发菜,每餐都要有一盘发菜佐食。
长安城中商人都以为王元宝的发迹,是吃了发菜的缘故。
所以纷纷仿效食用,并让厨师做成金钱形状,寓意发财致富。
从此,酿金钱发菜世代流传。
直至解放前的西安,还有些富商大贾举办宴席,第一道菜,多是酿金钱发菜。
寓意是讨个吉利,祝愿发财。
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特别喜欢发菜它,不惜以重金购买馈赠亲朋或制作佳肴。
在海外,它常常被作为第一道菜,象征着四季发财,生意兴隆,因而被视为逢年过节馈亲待友的珍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