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34讲
新课标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课件第八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通过激素的调节
![新课标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课件第八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通过激素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98b7341376c66137ee061965.png)
[判一判] 1.内分泌腺都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 ×) 2.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 3.高等动物和人生命活动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 中以激素调节为主 (√ )
4.跳水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 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 5.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 )
又有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若胰管受阻,影 响食物消化但不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经血液运输)。
三、激素调节实例 1.血糖平衡 的调节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温度 3.体温调节的中枢是_________,感受器为__ 甲状腺 肾上腺 感受器,增加产热的激素为___激素和___素。 4.水平衡及调节的中枢位于___,渴觉中枢在____, 下丘脑 大脑皮 层 抗利尿 神经细胞 垂体后 相应激素为___激素,由下丘脑____分泌,____贮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 存并释放,靶器官为_______,加强对水分___。 叶 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激 素 调 节
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⑵激素的本质是有机分子,功能 上是信息分子。⑶激素只是改变细胞的代谢,并不直接参与生 命活动。⑷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器官、细胞,但只有靶 器官、靶细胞能识别并接受信息改变代谢。
二、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
名师点拨 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
⑵图中A点,体内___细胞分泌的___增加;在 B点, 胰岛B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血液循环 体内分泌的_____增加。这两种激素通过____到达靶
器官,其作用相互_____。 拮抗/制约 ⑶图中C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人体细胞内的__开始分 脂肪 解。
解析 ⑴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同元素组成是C、H、O,氧 化分解后产生的共同最终产物是CO2和H2O。⑵进餐后,体内 血糖升高,这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进 入组织细胞发生氧化分解作用或合成糖原。当饥饿时,体内血 糖浓度较低,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 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 维持血糖平衡方面具有拮抗作用。⑶过度饥饿,体内的肝糖原 分解殆尽后,脂肪等其他物质可转化为葡萄糖,用于维持血糖的平 衡。
免疫一轮调节复习课PPT课件
![免疫一轮调节复习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b289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e.png)
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 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如 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
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促进免疫细胞的分化与增殖
调节免疫应答
如IL-2、IL-3等可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 与分化。
细胞因子可促进或抑制免疫应答,如IFN-γ可 增强Th1细胞的免疫应答,而IL-4可促进Th2 细胞的免疫应答。
MAPK途径
参与巨噬细胞活化、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产生等过程。
PI3K途径
调控B细胞分化、抗体产生和T细胞存活等。
信号转导途径的相互作用和调控
JAK-STAT与MAPK途径的相互作用
某些细胞因子可同时激活JAK-STAT和MAPK途径,两者之间存在交叉对话。
PI3K同参与细胞命运决定。
负反馈调控
各种信号转导途径内部及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以维持信号转导的稳态。
05
免疫调节与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调节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 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
病。
免疫调节异常机制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时,免疫系统对自 身抗原的识别、应答和清除机制出现异常, 导致自身组织受到损伤。
免疫一轮调节复习课ppt 课件
• 免疫系统概述 • 免疫调节机制 • 免疫调节的细胞因子 • 免疫调节的信号转导途径 • 免疫调节与疾病 • 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总结词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线,具有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的功能,维持内环境 稳定。
详细描述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系列组织和器官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清 除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以维持内环境稳定,保障身体健康。
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a9ce0a1667ec102de2bd89b0.png)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和作用
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________________ 1.产生 色氨酸 原料:__________
幼根 产生部位:胚芽鞘、芽、幼叶、 _________ 形态学下端 极性运输方向:只能从____________ 形态学上端 运输到____________ , 2.运输运输 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主动运输 运输方式: __________ 成熟 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 非极性运输:在__________ 生长旺盛 3.分布:各器官中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__________ 的部分。
琼脂片 尖端产生某种刺激,
在其下部分布
__________,造成胚
不均匀
芽鞘弯曲生长
科学家及实验过程
结论及分析 某种刺激的确是化学 物质,这种化学物质 由__________向下运 输,造成胚芽鞘尖端 以下的部位弯曲生长
尖端
其他科学家从人尿中 分离出促进植物生长 的物质
吲哚乙酸
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
__________
4.生理作用 (1)特点——两重性
浓度 不同 生长素_______ ①原因细胞成熟情况不同 器官种类不同 促进生长,高浓度_______ 抑制 生长 低浓度_______ 幼嫩细胞>老细胞 ②表现 敏感性 > 茎 > 芽_______ 根_______
• (2)实例——顶端优势 侧芽 • ①现象:顶芽优先生长,_______受到抑制。 向下 • 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_______运输,侧 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 去掉顶芽 • ③解除:__________。 • ④应用:果树整形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 顶等以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39讲 精品
![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39讲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8bd3145f5335a8102d220b0.png)
• [例2] (2016·河北唐山模拟)某同学为了调查某 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 D 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 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捕获总 麻雀 黄鹂 鸟数 46(标记后放 43(标记后放 第一次 100 生) 生) 捕捉 42(其中6只 36(其中9只 第二次 102 • A捕捉 .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 标记) 标记) 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
• [例1] 下图表示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关系。请据 图回答以下问题:
• (1)①为________,分为三种类型,即增长型、 稳定型和衰退型。①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 化趋势。 • (2)②为出生率和死亡率、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中,②则为 ______________。 • (3)④为____________,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 影响种群密度。 • (4)若该种群表示蚜虫,则其种群密度的调查 可采用________,调查的关键是________, 计数时应取平均值。
第 8 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3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考纲要 求
考情分析 2016,全国
命题趋势
对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 2016,浙江 考查主要集中在如何根 据不同的调查对象采取 卷,5T 1.种群 不同的调查方法;对种 的特征 2015,北京 群特征的考查出现的比 (Ⅰ) 卷,4T 例较高,尤其是在非选 2.种 择题中,常与群落及生
卷乙,5T
栏目导 航
考 点 一
考
点
二
• 考点一 种群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同种 •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_______生物的全部个体。 • 2.种群的数量特征 单位面积 最基本 • (1)种群密度 • ①概念:种群在 或单位体积中的 样方法 __________ 标志重捕法 个体数,是种群________的数量特征。 • ②调查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血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目录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4c851c9c25c52cc58ad6beeb.png)
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讲走近细胞第2讲组成细胞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第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4讲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第5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第6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7讲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8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9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0讲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及其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1讲能量之源——光合作用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3讲细胞的增殖第14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第15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定律第16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7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8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第21讲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2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3讲染色体变异第24讲人类遗传病第25讲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26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27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8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9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第30讲免疫调节第31讲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第33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第34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第35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36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第37讲生态环境的保护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第1讲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第3讲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及DNA和蛋白质技术第4讲酶的研究与应用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1讲基因工程第2讲细胞工程第3讲胚胎工程第4讲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5讲生态工程。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共73张PPT)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共7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46aa004b73f242336c5f66.png)
[解析] 由图甲可知,生长素浓度为 N2 时促进生长的作用最 强,胚芽鞘弯曲程度最大,角度 α2 最小。生长素浓度为 N1 时, 胚芽鞘弯曲程度最小,角度 α1 最大。生长素浓度为 N3 时,所对 应的弯曲角度刚好位于 α1 和 α2 之间。
[答案] B
[技法归纳] 1.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i 时均为“低浓度”,高于 i 时才会抑 制植物生长,称为“高浓度”。
(2)在验证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方向时,若刺 激 位 点 ________ , 会 观 察 到 电 流 计 ________ ; 若 刺 激 位 点 ________,会观察到电流计________(将②③的指针偏转情况作 为观察指标)。
(3)要证明某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有 阻断作用,你认为应该怎样确定放药物的位点和刺激位点,以及 观 察 哪 个 电 流 计 最 科 学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饲喂法:用含动物激素的饲料喂养小动物,观察其变化, 要注意饲喂的激素是不需消化液消化就能被动物直接吸收的。如 可以饲喂甲状腺激素,但不可饲喂胰岛素。(提醒:蛋白质、多 肽类激素都不能用饲喂法实验)
(4)注射法:通常把不能饲喂的激素注入动物体内,观察其 变化。如注射胰岛素观察动物体内血糖的变化。
二、动物激素有关的实验设计 【典例】 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 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 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
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35讲
![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35讲](https://img.taocdn.com/s3/m/5642d36ff46527d3240ce0cc.png)
•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 1.血糖平衡的调节 •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 (2)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与血糖调节有关的三种激素 名称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胰高血
糖素
肾上腺素 肾上腺 肝脏
分泌
器官 部位
胰岛A细
胞 肝脏
作用 肝脏、肌肉
等
增加血糖去
• 三种激素之间的联系: • (1)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和 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血糖含量维持相对 稳定。 • (2)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能 促进肝糖原分解。 • (3)血糖平衡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 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
• • • •
(2)激素、酶、神经递质的相同点: ①均有生物活性; ②均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③都不供能、不组成细胞结构。
• 1.血糖平衡调节过程
•二 血糖调节
• 2.血糖平衡的调节解读 • (1)血糖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 (2)相关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 素,其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 (3)相关器官有肝脏(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 (4)下丘脑对血糖的神经调节不通过垂体。 • [注]①当血糖浓度高时,血糖可转化为肝糖原 和肌糖原贮存;当血糖浓度低时,只有肝糖 原能分解调节血糖浓度,肌糖原不会直接分 解形成葡萄糖。②尿糖≠糖尿病,出现尿糖不
• [例2]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中血糖调节的示意图, 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 B.Ⅰ、Ⅱ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 用 • C.Ⅲ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
全国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3讲免疫调节课件
![全国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3讲免疫调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848841af1ffc4ffe47ace2.png)
高分点拨——类题通法 全面认识免疫细胞与免疫物质
(1)吞噬细胞并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 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2)免疫活性物质有的由免疫细胞产生,如抗体由浆细胞产 生,淋巴因子由 T 细胞产生;有的则由非免疫细胞产生,如 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
(3)浆细胞(效应 T 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 B 细胞(T 细胞) 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4)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效应 T 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 别抗原的功能;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 己”成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突破 1 结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之间的联系模型 完成下表
两种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核心细胞 分泌物质
作用对象
___B__细__胞_______ 特异性__抗__体____ 侵入_内__环___境__中的 抗原
T 细胞 淋巴因子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 胞(即靶细胞)
过程较迅速,所需时 过程缓慢,所需时间
特点
无特异性
____有__特__异__性____
第一道防线:
__皮__肤__、__黏__膜____;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 __免__疫__器__官______和
组成 第二道防线:体 液中的_杀__菌__物___ _质__和__吞__噬__细___胞_
___免__疫__细__胞_____借助血液 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解析:吞噬细胞有识别抗原的作用,T 细胞和 B 细胞具有特 异性识别抗原的作用;M 细胞为记忆细胞,受相同抗原刺激 后,能增殖、分化为 E 细胞(浆细胞);E 为浆细胞,不能使 靶细胞裂解,效应 T 细胞具有该功能;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和 抗原结合,因此能阻止入侵机体的病毒在体液中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 通过遗传获得, 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 念 与生俱有 渐训练形成
经过大脑皮层;后天 不经过大脑皮层; 特 性;可以建立,也能 先天性;终生性; 点 消退;数量可以不断 数量有限 增加 意 使机体初步适应 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
• [例1] (2016·福建泉州调考)如图为人体神经系 C 统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例3] 下列实例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三
人脑的高级功能及分级调节
• 1.大脑皮层在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中的作用 •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神经中枢, 其中包括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听 觉中枢、视觉中枢、嗅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等。 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 级中枢,例如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但是,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也是相对 的,一定条件下会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 • 2.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 皮层,婴儿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无法对脊
• 2.(2014·安徽卷)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 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 C 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 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 泌的过程 •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 不同的反射 •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 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 二、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 1.神经中枢的功能
• 2.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 控制
• 3.四个言语区
受损功 能区 S区 W区
障碍症特征 不能讲话
功能障碍 症
不能写字 __________ (听得懂、 运动性失 看不懂 语症 看得懂)
__________ (听得懂、 看得懂)
•一 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
• 1.正确理解反射 • (1)产生反应≠反射,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 弧参与,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刺激传出神 经或效应器,都可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都 不属于反射。 • (2)反射的进行需要接受适宜强度的刺激,刺 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
•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第 8 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3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考纲 要求 1.人 类神 经调 节的 结构 基础 和调 节过
考情分析 2016,上海卷,10T
命题趋势
有关反射弧的考 查常与图形分析 2016,全国卷Ⅰ,4T 及实验相结合, 2016,全国卷甲,30T 解题时要注意反 射弧各部分之间 2016,江苏卷,26T 既分工明确,又 2015,江苏卷,18T 相互联系,学会 用结构与功能相 2015,浙江卷,4T 适应、局部与整
栏目导 航
考 点 一
考
点
二
• 考点一 反射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反射 反射弧 •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反射的 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
• 2.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Hale Waihona Puke 效应器• ①感受器,② __________,③__________, 3 ④传出神经,⑤__________,⑥神经节 不属于 (细胞 体聚集在一起构成 感觉神经末梢)。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 • 3.图中有_______个神经元。
运动神经末梢和 • (1)膝跳反射的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构成, 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而效应器则是由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 脊神经节 • (2)膝跳反射反射弧中有 __________ 种神经元, 脊髓 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__________中。 大脑皮层 • (3)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____ 中, 不属于 属于低级神经中枢,要受高级神经中枢 __________的控制。 • (4)在A处施加适宜的刺激引起屈肌收缩 __________ (属于、不属于)反射。
•二 反射弧的结构及其功能分析
兴奋 传导 感受 器 ↓ 传入 神经 ↓ 神经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 功能的影响
内外界刺激 感觉神经末 的信息转变 既无感觉又 梢 无效应 为神经的兴 奋 将兴奋由感 既无感觉又 感觉神经元 受器传入神 无效应 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 对传入的兴 既无感觉又
• [例2] 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以下问题:
听不懂
失写症
•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 × • (1)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 √ 动神经末梢。( ) × • (2)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 ) × • (3)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 × 长。( ) • (4)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 过程属于反射。( )
• 3.(2016·安徽合肥调考)如图 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在a、c处分别放置电位计, b D 处给予适宜刺激。据图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骨骼肌收缩,发生反射活 动 • B.骨骼肌不收缩,无反射活 动 • C.骨骼肌收缩,并在a、c处 均测到电位变化
• 反射类型的速判法 • 一看是不是“先天性”:如果是先天性的(即 生来就形成的)则为非条件反射,如果是后天 性的则为条件反射。二看是否需要大脑皮层 的参与:如果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则为条件 反射,否则为非条件反射。
• 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 轴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 B.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
• 解析: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 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当脊髓缩手反射 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传出神经)仍可产 生缩手反应,但这不能称为反射,反射必须 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①把脊髓的信息传给 大脑,如果①处被破坏后,只会影响信息的 上传,人体仍可在低级中枢(脊髓)的参与下 对刺激作出反应。被针刺后缩手属于非条件 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害怕被针刺而 缩手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