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说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3、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1)生物分类的依据。
(2)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2、难点
(1)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
(2)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学习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它们有的高大,有的微小;有的飞翔在空中,有的游动在水里;有的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有的却
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那么,面对如此众多的生物,我们应该如
何认识它们呢?这就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二)知识讲解
1、生物分类的概念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
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
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生物分类的依据
(1)形态结构特征
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例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动物的身体外形、内部结构等都可
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2)生理功能特征
生物的生理功能特征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动物的消化、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
(3)生活习性
生物的生活习性也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例如,有些动物是夜行性的,有些动物是昼行性的;有些植物是水生的,有些植物是陆生的。
3、生物分类的等级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2)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不同种的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3)比种大的分类单位依次是属、科、目、纲、门、界。
4、生物分类的意义
(1)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3)分类可以为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分类活动
1、植物的分类
(1)观察课本上的植物图片,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
(2)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
(3)小组讨论,交流分类结果,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2、动物的分类
(1)观察课本上的动物图片,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
(2)根据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
(3)小组讨论,交流分类结果,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四)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包括生物分类的概念、依据、等级和
意义。
2、总结分类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课堂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是生物分类依据的是()
A 形态结构特征
B 生理功能特征
C 生活环境
D 营养方式
2、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 界
B 门
C 种
D 纲
3、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 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 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D 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
(六)课后作业
1、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生物,查阅相关资料,尝试对其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的依据。
2、收集身边常见生物的图片或实物,按照一定的依据对它们进行
分类,并制作成分类卡片。
五、学习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分类的概念、依据、等级和意义,并通过分类活动,锻炼了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
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生物分类知识,更好地认识和保护
生物的多样性。
以上导学案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