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 人卫5版 自己总结整理考试重点
(完整版)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的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社会医学 期末复习 重点总结 完整版
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群或群体3.亚健康状态: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根据这个定义,健康可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概念。
4.医学模式的五个阶段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现代医学模式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 2)健康需求的提高; 3)医学社会化;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6.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影响人类健康及疾病的主要因素/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四大类12小类1)环境因素:社会、自然、心理; 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职业危险因素、生活危险因素、消费形式; 3)生物遗传因素:成熟老化、遗传、综合内因;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预防、治疗、康复;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1)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培养医护人员由单纯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转变,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对病人的同情心、责任感、人际交往、技术训练。
医生要认识到,心理、行为、社会因素是当今致病的主因,大力宣传健康行为、预防疾病。
) 2)对预防工作的影响;3)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4)对医学目的的影响; 5)对医学教育的影响第四章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1.社会阶层:由财富、权利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社会医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群或群体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制订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群社会参与(大卫生观)5.论述大卫生观1)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共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这也被称为“大卫生观”。
2 )强调卫生系统由封闭转为开放,必须与其他部门协作,动员全社会参与,使卫生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卫生部门单枪匹马的搞卫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3)每一卫生任务都与社会各部门发生着直接与间接的联系,必须要求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共同计划、共同实施才能取得成功。
(举例:非典的控制、天花的消灭等)德国卫生学者一一弗兰克3、社会卫生学:第二章医学模式1.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 ):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 有关人类的健康、疾病和死亡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
2. 医学的社会化:指医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国家、社会和群众需要承 担更多的卫生保健责任,要把卫生事业当做全社会的公共事业而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情。
社会医学总结(合集5篇)
社会医学总结(合集5篇)第一篇:社会医学总结社会医学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称之为医学观。
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指在病伤、医疗干预、老化和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下人们的健康状态,以及与其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相联系的主观体验。
3.生活方式: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活动的行为表现形式,是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总和。
4.病例对照研究:指以患有研究疾病的病例与为患有该病的合适对照为研究对象,分别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些危险因子的情况,以判断暴露危险因子与某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
5.现况研究:指应用某种手段获取某一特定时点/时段内某人群的疾病或某些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信息的研究方法。
6.开放式问题:只向调查者提出问题,不提供备选答案,也不规定回答的范围,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想法和态度填答。
7.封闭式问题:即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并给出全部或几种主要的备选答案,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
8.社会资源:是指个人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联系,包括网络的数量与质量简答题、辨析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贡献:传统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教育、卫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健康观传统医学: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解除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对疾病的治疗,对不治之症的照料;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预防医学:现代医学模式推动了预防医学的理论研究,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了高危的概念,即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的三级预防策略临床医学:应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临床思维和临床卫生实践,促进医学现代化和临床医学摆脱困境向更高层次发展。
医学服务形势由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由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以针对个体向针对个体、家庭与社区转变;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转变;开展患者教育、早期诊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人群健康筛查与群防群治医学教育:面向21世纪的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医生必须是五星级,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决策者、信息提供者、社区领导者、卫生服务管理者;医学教育本身必须进行改革卫生服务:四个扩大,由治疗向预防;由院内向院外、由生理向心理、由技术向社会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对医学科学技术的可持续经济支持;可持续发展能改善生活条件,利于疾病谱的改变;医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保持个体身体健康,是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健康观:由健康即无病向健康与疾病共存向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指身体上、精神上与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意义用于筛检疾病危险因素作为有效健康教育工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缺勤能够降低医疗费用可以降低伤残率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可以评估和预测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等可以用于健康管理,并成为健康管理的核心技术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内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中医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承当医疗服务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具备六位一体的功能,六位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一体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上述综合连续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对象1.健康人群2.亚健康人群3.高危人群:存在明显的对健康有害因素的人群4.重点保健人群:如儿童、妇女、老年人、疾病康复期人群、残疾人等5.患者社会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1.准备阶段:此阶段的任务是选题、明确研究的目的与内容2.设计阶段:制定一个详细周密的研究方案3.实施阶段: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收集和积累研究资料4.分析阶段:对调查实施阶段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5.总结阶段:包括研究阶段的总结和论文与研究报告的撰写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2.明确性原则3.逻辑性原则4.便于整理分析原则5.简短精炼原则问卷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备选答案类别不能缺失2.备选答案范围不能重叠或空缺3.每一个问题只能表达一个概念或一件事件4.避免使用难理解的专业名词5.不用双重否定6.不超出被调查者能清楚记忆的范围7.在被调查者能理解的范围内提问8.避免暗示9.避免空泛10.避免引起被调查者不良情绪反应的问题选择生命质量量表的考虑因素1.设计者的测量主题和测量目的2.评价的层次3.普适性量表与特异性量表4.信度、效度及灵敏度5.内容的文化适应性6.研究结果的相互比较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步骤1.收集资料① 收集当地年龄别、性别、疾病别死亡率资料② 收集个体危险因素资料2.处理资料① 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② 计算组合危险因素③ 计算存在死亡危险④ 计算评价年龄⑤ 计算增长年龄⑥ 计算危险降低程度促进健康行为1.基本健康行为: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利于健康的基本行为2.预警行为:指预防事故发生前与发生时正确处置的行为3.保健行为: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4.避开环境危险:主动的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避开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自然环境与心理社会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危害的行为5.接触不良嗜好:指戒除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危害的各人偏好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讨从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上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门学科社会医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影响传染源2.对传播途径作用明显3.对人群易感性的影响,预防接种最显著社会医学研究对象: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与人群的生老病死有关的社会问题,在人生命的准备、生命的保护和提高生命质量三个不同阶段中研究社会因素发挥怎样的作用社会医学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的健康状况2.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医学模式的演变1.经验医学时代①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2.①②3.实验医学时代机械论的医学时代生物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的社会性1.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2.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3.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社会医学的研究类型1.按获取资料的途径分类① 问卷调查法② 文献研究③ 访谈法④ 观察法2.按研究时间分类① 现况研究② 病例对照研究③ 前瞻性研究3.按研究性质分类① 理论研究② 试验研究4.按研究指标的的量化情况分类① 定性研究② 定量研究抽样方法1.概率抽样:常用的概率抽样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和多阶段抽样2.非概率抽样:是指研究者以自己的方便和主观愿望任意选择研究对象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常用的非概率方法① 偶遇抽样② 立意抽样:是根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经验和知识,从总体中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样本单位。
《社会医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医学》期末考试重点第一篇:《社会医学》期末考试重点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2、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有下列五项:①倡导积极的健康管理;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④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⑤主动特殊人群的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4、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①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②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③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④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⑤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⑥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5、大卫生观:卫生事业的本职是一种花“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这也被称为“大卫生观”。
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医学模式的演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斯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4、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①对临床工作的影响;②对预防工作的影响;③对卫生服务的影响;④对医学目的的影响;⑤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5、“五星级医生”,即卫生服务的提供者;诊疗方案的制定者;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卫生事务的协调者;社区卫生服务的领导者。
6、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①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②更加准确的肯定了生物因素和生物医学的价值;③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7、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①环境因素;②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③生物遗传因素;④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8、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调查显示,生活方式占60%,环境因素占17%,生物遗传因素占15%,医疗卫生服务占8%。
社会医学重点知识总结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社会医学: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她的知识基础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医学科学,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另一方面是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管理科学。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 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 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3 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德国卫生学家弗兰克在《全国医学监督体制》中提出用医学监督计划使政府采取措施来保护个人和公众健康的主张。
新世纪卫生策略: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的:增加期望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改进卫生公平;使全体人民能利用可持续卫生系统和服务。
第二章医学模式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科学的医学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
医学模式的特点:1社会性2普遍性3广泛性4渐进性希波克拉底在《人与自然》一书中提到“四体液”学说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培根把医学的任务分为三个方面: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提倡研究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
笛卡尔和拉美特利《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机械论医学模式的缺点:认为甚至连思想活动也是机械的,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总体,对人的观察具有片面性机械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生物医学模式的缺点:1单因单果的线性医学模式2强调生物对健康的作用3重视部分忽视整体4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主体意识,重视疾病,忽视病人5难以理解有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健康问题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1确立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的位置2更加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3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4建立以人为本的医疗体系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的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底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社会医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社会医学最终版没有之一第一章绪论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讨从社会医学策略和措施上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门科学。
知识基础:医学科学、社会科学;2. 研究对象: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与人群的生老病死有关的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订综合性卫生政策、策略与措施。
3. 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的健康状况;(2)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4. 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3)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4)开展特殊人群及社会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5. 教学目的:1.建立起整体医学观念和大卫生观念;2.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3.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4.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测量法、文献法第二章医学模式1.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称医学观。
2. 医学模式种类: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为什么会发生):(1)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改变;(2)人类健康需求普遍提高;(3)医学科学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4)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5.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社会的影响: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对预防医学的影响;对临床医学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健康观的影响;对卫生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社会医学每章复习考试重点 人卫版说课材料
社会医学每章复习考试重点人卫版精品文档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 医学模式的演变(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式(4)生物医学的模式2 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精品文档1精品文档(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 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 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社会医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互相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5):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4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疾病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 2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 3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历了三次不同目标与任务演变的卫生革命(3):1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2第二次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
3第三次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现共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5.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内容(6):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第二章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到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医学模式的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它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结构和发展规律。
2.医学模式的转变(5):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和方法论。
4.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即影响健康的因素)(4):1生物遗传2环境因素3卫生服务4行为—生活方式 5 消费形式5.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4):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6.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社会医学复习重点(考研、期末考)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一.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社会医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发现问题);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分析问题);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解决问题)。
二.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因素和人群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态及其变动规律;研究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措施。
2.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卫生问题的“现象”(发现问题)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社会卫生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三.三次卫生革命:1.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2.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3.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医学的发展一、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
二、我国传统医学中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四.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最新《社会医学》期末考试重点
精品文档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2、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有下列五项:①倡导积极的健康管理;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④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⑤主动特殊人群的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4、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①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②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③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④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⑤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⑥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5、大卫生观:卫生事业的本职是一种花“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这也被称为“大卫生观”。
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医学模式的演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斯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4、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①对临床工作的影响;②对预防工作的影响;③对卫生服务的影响;④对医学目的的影响;⑤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5、“五星级医生”,即卫生服务的提供者;诊疗方案的制定者;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卫生事务的协调者;社区卫生服务的领导者。
6、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①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②更加准确的肯定了生物因素和生物医学的价值;③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7、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①环境因素;②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③生物遗传因素;④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8、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调查显示,生活方式占60%,环境因素占17%,生物遗传因素占15%,医疗卫生服务占8%。
社会医学自己总结重点
绪论社会医学:是研究众多社会因素与个人及群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为制订社会卫生事业战略方针政策及规划和社会卫生保障措施等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从而保护和增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性质,特点是什么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常见疾病的社会诊治。
性质:社会医学是医学和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是医学和社会学的边缘学科特点:以人和人群为社会存在的整体来研究;立足于诸多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双向作用研究作用规律;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既认为保护和增进健康具有共同规律性,又承认不同的时期区域和人群及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民俗国情等有着不同的社会医学问题。
社会诊断:是指在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时,分析和评估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社会因素是什么,即对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医学的诊断。
社会病因学分析:指研究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对人群的影响,以及导致人群患病和死亡的各种危险因素。
社会处方:指针对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社会因素采取相应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及加强社会卫生管理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包括卫生发展战略和策略,目标与指标,政策和措施等。
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答: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3、改发现社会卫生问题;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常见病的社会防治;6、促进人群健康;7、加强社会医学教育。
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与疾病作斗争和处理医学领域中各种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对健康和疾病观察与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其核心是医学观。
医学模式的特点:产生的社会性,存在的普遍性,作用的广泛性,发展的动态性。
生物医学模式:a、健康要维持宿主、环境和病原体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
这种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称为“生态学模式”。
社会医学重点笔记-2021年用心整理
心理
成熟老化 社会
环境因素 自然
职业危害因素
综合内因 生物遗传
健康
行为生活方式 消费形式
遗传 康复
卫生服务
治疗
预防
生活危害因素
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肯定了生物医学的含义和价值 强调了医学的社会、人文价值 健康观 新健康观 健康观的功能:评价 认识 引导 积极的健康观 疾病:病理状态,生物尺度 病患:主观感受,感觉尺度 患病:反应,行为尺度 亚健康状态:人的机体虽无明显疾病症状,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精神生活 心理状态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思想意识与健康
思想意识: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理性化产物,观点、信念、世界观等
主流思想意识
“反文化”思想意识
“边缘化”思想意识/ “亚文化”思想意识
多元文化思想意识
风俗与健康
风俗:特定地域、特点人群在长期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
性行为模式,一种最普遍、最广泛的行为规范
王启阳 3
特性:广泛性、地域性、约束性、稳定性
宗教与健康
宗教:人类在自然、社会压迫条件下产生的信仰体系和实践体组织和宗教规范为三大要素
宗教作用的两面性
社会关系与健康
家庭与健康
家庭: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文明时代社会组织
疾病谱改变
健康需求提高,需求多样化,心理/社会 医学社会化:社会保健功能,医学的社会化
外部交叉发展:多学科渗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7 年,Engl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征
社会医学每章复习考试重点 人卫版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 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式(4)生物医学的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2 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1(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 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 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社会医学 人卫5版 自己总结整理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 自然课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社会卫生问题——社会病因学分析——制定社会卫生政策。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找出产生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社会医学"处方"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对象。
●第二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第三次: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实现WHO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医学的任务:●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健康的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社会医学发展●萌芽:希波克拉底——人的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创立与发展:○盖林【法】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提倡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法医学等构成一个整体,统称"社会医学"。
第二章医学模式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过程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医学模式是指导医学实践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是医学实践的总结。
●医学模式的演变【必考】○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控制了疼痛、感染、失血三大医学难题■疾病与病因的关系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单因多果和多因多果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恩格尔【美】模式1977年)是一种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的系统论思维方式。
人卫版社会医学-总结
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概念(P1)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研究内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④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⑤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作用(P15)⑥社会医学的灵魂⑦指导原则⑧为健康和疾病提供理论与方法学2. 医学模式的转变(P16)(填空)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机械论的医学模式④生物医学模式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P20)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④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P31)①泛影响性和非特异性(作用的重叠性、作用及影响的非特异性)②恒常性与积累性③交互作用2.人口对健康及卫生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P47)人口的规模、结构、分布、流动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1.健康相关行为(P64)指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2. 健康行为(P64)健康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即理想的健康相关行为。
3.行为矫正的两个基本技术:消除强化和刺激控制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1.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类型(P71)①调查研究②试验研究(特点是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是由随机分配而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 自然课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社会卫生问题——社会病因学分析——制定社会卫生政策。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找出产生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社会医学"处方"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对象。
●第二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第三次: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实现WHO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医学的任务:●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健康的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社会医学发展●萌芽:希波克拉底——人的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创立与发展:○盖林【法】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提倡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法医学等构成一个整体,统称"社会医学"。
第二章医学模式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过程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医学模式是指导医学实践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是医学实践的总结。
●医学模式的演变【必考】○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控制了疼痛、感染、失血三大医学难题■疾病与病因的关系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单因多果和多因多果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恩格尔【美】模式1977年)是一种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的系统论思维方式。
生命是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的调控能力决定健康状况。
■产生背景●疾病谱和基因谱的转变●健康需求的提高●医学的社会化●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形式●布鲁姆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涵义●强调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更加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基础性和价值●全方位探求影像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临床工作●预防工作【重要】(大题:启示)●卫生服务●医学目的●医学教育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 概述- 经济因素与健康- 文化因素与健康- 社会生活环境与健康概述○内涵■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等)。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特点和特点【重要】■泛影响性(即散发性)●因素的重叠性●特异性不同●缓慢积累作用■恒常性与积累性●经常作用、累加作用■交互作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生理学机制【掌握】■感知觉系统是社会因素作用的门户■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是社会因素的中介■中枢神经系统是社会因素的控制器○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社会机制经济因素与健康○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掌握】■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经济发展—(相互:正性、负性)—人群健康】■经济发展促进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表现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教育间接地影响■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不良行为和心理压力突出●社会负性事件增多●社会流动人口增加■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阶层与健康■社会阶层的概念和含义●社会阶层越低,健康状况越差●决定健康的关键因素是收入不平等而不是平均水平收入文化因素与健康○文化的内涵■广义: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精神文化,包括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道德规范、习俗、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等○文化分类■智能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知识等,主要通过影响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作用于人群健康。
■规范文化:包括社会制度、教育、法律、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主要通过支配行为生活方式来影响人群健康。
■思想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主要通过影响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作用于人群健康。
○文化的组成■认知成分:知识和信仰■规范部分: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符号部分:语言等○文化特征:■历史性、现实性、渗透性、继承性、社会性○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无形性、本源性、软约束、稳定性○文化对健康的影响■Belief——behavior——benefit■文化决定行为取向,行为对健康产生正向和负向影响■教育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教育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以经济为基础,文化为导向○教育通过培养人的文化素质来指导人的生活方式●教育水平与健康○教育是社会化的手段,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健康水平■风俗习惯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双重作用:有利,不利■宗教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精神力量●对行为的影响:有益、不利社会生活环境与健康○社会关系与健康■社会支持与健康●社会支持: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主要有:○人际关系○社会网络○社会凝聚力■家庭与健康●家庭:以婚姻与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生活单位●家庭的功能:养育子女、生产消费、赡养、休息与娱乐●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成员间关系正常与否都是影响健康的重要结构○人口发展与健康■人口数量与健康●人口过多:加重社会负担、教育及卫生事业负担、环境污染和破坏■人口结构与健康■人口流动与健康■人口素质与健康●公民素质始终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章节要点】○【掌握】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特点和机制○【熟悉】社会诸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了解】以社会、宏观的思维方式探讨医学和健康问题第七章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心理因素与健康○生理学机制○心理学机制■个性心理特征(人格):气质、性格●气质与健康●性格与健康【重要】○A型行为:易得冠心病,特别是敌意成分。
行为急促,具有时间紧迫感;个性好强,好胜,竞争意识强烈,事业性强;情绪激动。
○C型行为:与肿瘤发生有关。
表现为过分地顺从、忍让与自我克制,情绪压抑,爱生闷气。
■应激(心理压力)【重要】●应激源○生活事件:用于测量应激度的概念○生活事件的测量:holmes&rahe(1967)开创了对生活事件的定量研究方法——生活变化单位(LCU)和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心理压力: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事件和内在要求在心理上所构成的困惑或威胁,表现为心身紧张和不适。
【掌握】●三个基本环节:感受刺激——应激反应(心理活动)——应付方式(行为改变)○行为与健康■行为的概念:有机体在环境的刺激下所引起的生理、心理变化的反应。
【掌握】■表达式:刺激——有机体——反应■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健康相关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不良生活方式、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规行为)【章节要点】:●【掌握】行为、心理压力(应激)的概念●【熟悉】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了解】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干预第八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按调查结果的分析:定性调查、定量调查○按调查的目的:现况调查、病因性研究○按时间序列: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按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观察、采访、专题组讨论问卷调查○「现况调查研究: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内,对人群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状况、健康危险因素等进行调查研究。
○「回顾调查研究:是调查过去一定时期内人群的健康状况、危险因素、生活事件等。
病例对照研究。
○「前瞻调查研究:开始研究的时候,并无实验的结果,是由原因到结果的顺序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处理因素如干预措施给予实验组后,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并比较两组人群结局的差异的一种研究方法。
●健康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疾病、死亡等方面○评价指标: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死因构成、平均期望寿命;无残疾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残疾调整生命年等。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研究各种危险因素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程度。
○降低危险因素的作用,可能延长寿命的程度。
●生活质量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健康状况和主观满意度●卫生服务研究○以卫生资源分配为主题○评价指标: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利用、卫生资源等●文献研究●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重要】○选择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解释结果○选择课题:■总目标——具体目标——变量——调查内容■需注意:需要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制定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如何实施——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整理和分析资料:■编码——分类——交叉比较——建立理论构想●社会医学调查研究方法:○抽样■概率抽样:常用于定量研究,样本总体。
●单纯随机抽样○基本原则:每个抽样单元被抽中选入样本的机会是相等的。
简便、易行的科学分组方法是利用随机数字表。
○优点:简便易行○缺点:工作量大;抽样比例较小而样本含量较小时,所得样本代表性差。
●系统抽样○每次抽样的起点必须是随机的○优点:代表性好○缺点:如果总体各单位的分布有周期性的趋势,而抽取的间隔又是周期或其倍数,则可能使样本产生偏性。
●分层抽样○从分布不均匀的研究人群中抽取有代表性样本的方法。
先按照某些人口学特征或某些标志(如年龄、性别、住址、职业、教育程度、民族等)将研究人群分为若干组(统计学上称为层),然后从每层抽取一个随机样本,再合成总体的一个样本。
○按比例分配分层随机抽样○最优分配分层随机抽样●整群抽样○抽样单位不是个体而是群体,如居民区、班级、连队、乡、村、县、工厂、学校等。
然后用以上几种方法从相同类型的群体中随机抽样。
抽到的样本包括若干个群体,对群体内所有个体均给以调查。
○特点:1. 抽样和调查均比较方便,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适于大规模调查。
2. 整群抽样要求群间的变异越小越好,否则抽样误差较大,不能提供总体的可靠信息。
3. 由于抽样误差大,样本量要比其他方法增加1/2。
●多阶段抽样○这是大型调查时常用的一种抽样方法。
从总体中先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称为一级抽样单元(例如县、市),再从抽中的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较小的二级单元(如区、街),这就是两级抽样。
还可依次再抽取范围更小的单元,即为多级抽样。
○常结合使用■非概率抽样●每一个调查对象被选中的概率是未知的,一般不能讲对总体具有代表性,不能顾及抽样误差的大小。
●常用于定性研究●滚雪球、目的性随机抽样、方便抽样○现场调查方法■定性研究●重点:阐述事物内在特点、本质特征和发生规律等●观察法、专题小组讨论、个别访谈、案例研究等●观察法:通过对事件或研究对象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直接的观察来收集数据;是定性研究方法中收集非语言资料的一种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