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真题版

合集下载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260刑事诉讼法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260刑事诉讼法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学【课程代码】0026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审判公开原则价值范围的是(D)A、监督价值B、宣示价值C、教育价值D、惩罚价值2、下列选项中,属于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是(A)A、法定代理人B、自诉人C、犯罪嫌疑人D、被害人3、下列选项中,属于言词证据的是(A)A、被告人的供述B、电子数据C、视听资料D、辨认笔录4、下列选项中,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是(B)A、来华经商的外国人B、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C、在我国某大学工作的外教人员D、外国驻华使馆外交代表的成年子女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民陪审员任职条件的是(C)A、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品行良好、公道正派C、必须是国家公职人员D、身体健康6、公安机关负责人回避的决定主体是(B)A、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B、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C、上级公安机关负责人D、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A、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B、惩罚犯罪、保护人民C、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D、控制犯罪、保障人权8、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拘传最长不得超过(C)A、8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9、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或者(A)A、指定的居所执行B、拘留所执行C、看守所执行D、监狱执行10、附带民事诉讼所解决的问题是(D)A、与被告人有关的民事赔偿责任B、与原告人有关的民事赔偿责任C、原告人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的所有民事赔偿责任D、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11、立案的材料来源不包括(D)A、单位或个人的报案或举报B、被害人的报案或控告C、犯罪人的自首D、社会上的传闻12、侦查的任务主要是(A)A、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B、收集证据,认定犯罪事实C、收集有罪证据,以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罪D、收集有罪证据,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13、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B)A、应当一律批准逮捕B、对于不批准逮捕而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C、对于不批准逮捕而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自行补充侦查D、对于不批准逮捕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撤销案件14、对当事人提起的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D)B、7日内审查完毕C、10日内审查完毕D、15日内审查完毕15、第二审程序中抗诉的主体是(A)A、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B、上级人民检察院C、被告人D、辩护人16、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案件的核准机关是(C)A、上级人民法院B、高级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17、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除需要延长审限的外,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C)A、1个月内审结B、2个月内审结C、3个月内审结D、6个月内审结18、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B)A、基层人民法院审理B、中级人民法院审理C、高级人民法院审理D、最高人民法院审理19、罚金的执行机关是(C)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人民法院D、司法行政机关20、死缓犯在缓刑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减为无期徒刑的期间是(B)A、1年期满以后B、2年期满以后C、3年期满以后D、5年期满以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1.刑事诉讼:是诉讼的一种。

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究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2.刑事诉讼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公安司法机关以外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依法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人。

3.刑事诉讼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权限范围划分。

4.刑事诉讼回避:是指与案件或案件的当事人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的侦查、检查、审判等人员不得参加处理该案活动的一项诉讼制度。

5.强制措施: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按照一定程序,依法对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犯罪嫌疑人、报告人所采取的以强制方式,在一定期限内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6.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强令其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

7.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有关人员提出申请,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同意后,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8.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限制器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9.拘留: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对某些现行犯或者重大犯罪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10.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完全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1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根据被害人的申请,附带解决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被害人的物质损失赔偿问题,而进行的一种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法学(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学(名词解释)

1、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的,予以提出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方式、方法及应遵循的顺序等。

2、拘留: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

3、上诉:指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刑事判决或裁定,依法请求一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活动。

4、法定代理人:根据法律规定对被代理人负有专门保护义务的人。

5、审判组织:指人民法院审理具体案件的法庭组织形式。

6、专门管辖:专门法院同普通法院之间及专门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7、委托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律师或其他公民充当辩护人为其进行的辩护。

8、原始证据: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资料。

9、死刑复核程序: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所遵循的方式、方法及顺序,属于特别审判程序。

10、逮捕:是公、检、法机关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予以羁押,并进行审查的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11、刑事诉讼的历史类型:指以刑事诉讼的某种标准为依据,对历史上存在过的和现代的刑事诉讼所作的划分或分类。

12、拘传: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犯、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的一种方法。

13、法宝证据种类:指法律按照证据事实的存在和表面形式为标准对证据所作的分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勘验检查笔录、鉴定结论、视听资料七种。

14、侦查实验:指为了确定案件中的某一特定行为或事件在某种情况下能否发生,而按当时的条件和情况,人为地重新呈现的侦查活动。

15、强制措施:指公、检、法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障侦查和审判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强行剥夺或加以一定限制的方法。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1、刑事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即国家的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贪污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分子的活动。

广义(法院审判、公诉机关的起诉和侦查机关的侦查等活动的总称)2、刑事诉讼历史类型:是以某种标准为依据,对历史上存在过的和现代的刑事诉讼所作的划分或分类。

3、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制定的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诉讼参与人:是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司法人员以外的人。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5、当事人:是在诉讼中处于追诉(原告)或被追诉的地位,执行控诉(起诉)或辩护(答辩)职能,并同案件事实和案件处理结果具有切身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

(自诉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6、自诉人:是指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一方当事人,通常也就是该案件被害人。

7、被害人: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8、犯罪嫌疑人:是侦查起诉阶段被怀疑犯有某种罪行,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当事人。

9、被告人:即被有起诉权的公民个人或机关指控犯有某种罪行,并被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当事人。

10、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是向司法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其因犯罪行为而造成的物质损失的人。

是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一方。

11、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是对犯罪行为赞成的物质损失依法负有赔偿责任并被司法机关传唤应诉的一方当事人。

12、其他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以外的诉讼参与人。

(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13、法定代理人:是依照法律规定对被代理人负有专门保护义务的人。

(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有责任机关团体代表。

)14、诉讼代理人:是受被代理人的委托或法院的指定依法参加诉讼的人。

15、证人:是直接利害冲突双方以外的向司法机关提供自己感受到的案件情况的诉讼参与人。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诉讼程序,处理刑事案件的全部活动。

刑事诉讼法:国家公安机关〔包含国家平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诉讼参与人进展刑事诉讼所必须遵守的法律标准。

司法独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司法权相对于其他公权力是独立的,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权力和组织的干预;二是指法官审理案件时,只依照法律和良心,独立对案件作出判断,不受外界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预。

司法公正:国家司法机关进展司法活动,应当充分表达公平合理性,维护社会正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现行法所设定的内容和价值。

刑事诉讼模式: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控诉,辩护和裁判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

弹劾式诉讼:也叫控告式诉讼,是指个人享有控告犯罪的绝对权利,国家审判机关不主动追究犯罪,而是以居中仲裁者的身份处理案件。

纠问式诉讼:也叫审问式诉讼,是指审判机关针对犯罪案件,根据其职权主动进展追究和审判。

刑事诉讼主体:是指参与刑事诉讼活动,行使一定诉讼职能,为某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诉讼行为,并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权利、承当一定义务的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独任庭:是由审判员一人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

合议庭:是指人民法院内部设立的由审判员数人或审判员、人民陪审员数人组成的审判组织。

审判委员会:是指人民法院内部设立的对审判工作实行集体领导的组织。

陪审制度:由在公民中选举产生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理第一审案件的一种审判制度。

诉讼参与人:诉讼参与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除司法人员以外的享有一定诉讼权利,负有一定的诉讼义务的人。

包括当事人,法代人,诉代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被害人:是指其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自诉人:就是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案件的当事人。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以自己名义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

刑事诉讼法学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学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学名词解释刑事诉讼是指公检法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查证、核实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是否应当受到刑罚处罚以及应当受到何种刑事处罚的活动。

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公检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或者参与该案的其他诉讼活动的行为。

被害人是指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益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

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请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

送达是公安司法机关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手续,将诉讼文件送交诉讼参与人以及有关单位的活动。

犯罪嫌疑人在立案侦查和审查阶段中,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

被告人是指因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或自诉人正式向审判机关提起诉讼,要求审判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人。

辩护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依法针对控方面的指控,根据事实和法律,从实体上和程序上,提出有利于被指控人的证据和意见,论证控方的指控不能成立,维护被指控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免受不公正对待和处理的一系列诉讼行为的总合。

立案管辖,又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是指人民法院、XXX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

审判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包括各级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依照法律规定立案受理刑事案件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制度。

诉讼证据是公检法、当事人等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证据力是指证据依法能够成为法律上的证据的资格和条件。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简答题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简答题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1.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以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储存的信息证明案件情况的证据。

2.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依法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所进行的诉讼活动。

3. 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4.侦查终结:侦查终结,是指侦查机关通过一系列侦查活动,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和应否对其追究刑事责任而决定结束侦查,依法对案件作出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的一项诉讼活动。

5.起诉:起诉,是指依法享有刑事起诉权的机关或者个人,对刑事被告人提起公诉,要求法院予以审判,以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行为。

6.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7.审判管辖:审判管辖,是指人民法院系统内各级法院、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法院以及专门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分工问题。

8.拘传:拘传,指公检法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询问的强制方法。

9.传唤:传唤,公检法使用传票通知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指定时间自行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询问的诉讼活动。

10.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指公检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处所或指定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和控制的强制方法。

11.拘留: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12.逮捕:逮捕,是指公检法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在一定期限内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予以羁押,并进行审查的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1.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所有依法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和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人。

2.管辖: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3.回避: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的侦察人员、检查人员、审判人员以及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不得参加该案处理工作的一项诉讼制度。

4.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针对控诉方的指控而进行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则依法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刑事处罚,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活动。

5.刑事代理: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在授权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又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后果的一项法律制度。

6.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的总称。

7.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处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在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又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人民检察院提起的,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害的赔偿而进行的一系列诉讼活动。

8.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己发现的材料,依照管辖的范围进行审查后,根据事实和法律,以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存在,应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诉讼活动。

9.侦查:是指依法享有刑事侦查权的机关或部分,为查清案件事实,查获犯罪嫌疑人而实施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10.审判:原告、被告或者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各自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证据并进行辩论,法官站在第三者的地位上,基于国家权力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VIP专享】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_名词解释专项15分

【VIP专享】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_名词解释专项15分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3*5= 15分1.书证❤:是以其记载或表达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字材料和其他载体。

2.通缉:是指公安机关对应当逮捕而在逃的人,通令缉拿归案的一种侦查措施。

3.级别管辖❤❤:是上下级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4.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制定的,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参与人)❤❤:是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司法人员以外的人。

6.强制辩护❤❤: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时必须有辩护人参加,否则法院不能进行审判。

7.勘验、检查笔录:是指侦查人员依法对同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勘验或者检查的情况的记载。

8.侦查实验❤❤❤❤:是指为确定案件中的某一特定行为或事件在某种情况下能否发生,而把当时的情况和条件,人为地重新呈现的侦查活动。

9.执行❤❤:是指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的其他组织,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刑罚等内容付诸实施,以及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特定问题而进行的活动。

10.证明责任❤❤:亦称举证责任,是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以及犯罪情节轻重,由谁提出证据并加以证实的责任。

11.犯罪嫌疑人❤❤:是指在侦查起诉阶段被怀疑犯有某种罪行,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当事人。

12.指定辩护: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些特定案件的被告人,在他们没有委托辩护人时,为他们指定辩护人,出庭为其辩护的一种辩护形式。

13.侦查❤: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军队保卫部门等,为了查明案件情况,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有关强制性措施的活动。

14.合议制:是指由审判人员数人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判的制度。

15.回避❤❤:指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特殊关系的审判、检察、侦查等人员,不得参与案件处理的一项诉讼制度。

16.送达❤❤:司法机关依一定的方式和手续,将诉讼文件送交收件人的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控审分离:指控诉职能和审判职能必须分别由专门机关或个人以及专门行使审判权的机关来承担,而不能把两种职能集中由一个机关或个人来承担,如果没有法定控诉机关或个人的起诉,法院就不能主动审判任何刑事案件,。

2.控审对等:是现代刑事诉讼程序的核心机制,是“平等武装”理念的具体化,是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是程序正义的基本含义。

这项原则主要是控辩双方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

即控诉一方与被告人一方都是诉讼的主体,法律地位完全平等,不应存在谁高于谁的问题;法官在控辩双方的平等参与下,居中公断。

3.审判中立:指审判者不仅不能由控辩双方的主体或与案件有直接、间接利害关系的人来担任,而且审判者应当对控辩双方不偏不倚,保持等距离的地位,即控辩审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当保持等腰三角形的结构。

4.司法公正: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司法活动,应当充分体现公平合理性,维护社会正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现行法所设定的内容和价值。

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

5.自由心证:又称“内心确信证据制度”,是指法律对证据的证明力不作预先规定而由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加以自由判断的证据制度。

6.诉讼参与人:是指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负有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的人员以外的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82条规定: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员和翻译人员。

上述诉讼参与人通过行使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对刑事诉讼的进程和结局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保证诉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7.当事人:指与案件的结局有着直接利害关系,对刑事诉讼进程发挥着较大影响作用的诉讼参与人。

根据我过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包括:自诉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8.法定代理人:是依照法律规定对无行为能力货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负有保护义务的人。

9.诉讼代理人:是受被代理人的委托或者法院指定依法参加诉讼,以维护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人。

刑事诉讼法(全)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全)名词解释

第一章1、刑事诉讼: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专门法律程序处理犯罪案件的活动。

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同犯罪作斗争•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分子的活动。

2、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即规定刑事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刑事诉讼进行的方式、方法、次序、阶段等法律规范的总称。

3、刑事诉讼形式的历文类型:是以刑事诉讼的表面特征为标准,对历史上存在过的和现代刑事诉讼所作的划分或分类。

第四章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1、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赔偿请示的一方当事人。

通常是刑事案件的被害人。

既可能是公民个人,也可能是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机关、企业、事业等单位。

2、自诉人:是以公民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捍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当事人。

自诉人通常是被害人本人。

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而无法控告的,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提出控告。

3、当事人:是指在弄事诉讼中处于控诉(原告)或者被告地位,执行控诉(起诉)或辩(签说谎)职能,并同案件事实和案件处理结果有切身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2项的规定,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4、鉴定人:是受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凭请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提出书面鉴定意见的人。

鉴定人不能同案件有利害关系。

5、诉讼参与人:是指所有参加刑事诉讼活动,并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履行一定诉讼义务的司法人员以外的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4项的规定,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6、犯罪嫌疑人:是指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被指控犯有某种罪行,并受到司法机关追究的当事人。

第五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对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或基本行为规则。

全国自考(刑事诉讼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doc

全国自考(刑事诉讼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doc

全国自考(刑事诉讼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1 诉讼(武大2004年研)2 对抗制诉讼(中国政法2004年研)3 自由心证制度(南开大学2007年研)4 刑事诉讼(武大2004年研)5 犯罪嫌疑人(西北政法2004年研)6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武大2004年研)7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鉴定人与证人(武大2009年研)8 程序法(中南财大2005年研)9 诉讼效率(中国政法2004年研)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10 简述当事人主义诉讼程序的基本特点。

(中南财大2006年研)11 刑事证据制度在历史上有哪几种类型?(武大2007年研)12 简述法定证据制度。

(中南财大2005年研)13 简述自由心证制度。

(中南财大2005年研)14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0条规定:“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后,应当作出判决。

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审判委员会的决定。

合议庭应当执行。

”试对这一法条作出评析。

(南开大学2009年研)15 简述人民检察院职权的内涵及属性。

(武大2009年研)16 什么是刑事诉讼主体。

我国刑事诉讼主体有哪几类?(西北政法2004年研)17 独立行使控诉职能的公诉人是否属于当事人的范畴?为什么?(武大2006年研)18 刑事诉讼有哪些特征?(武大2007年研)19 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存在形式)有哪些?(中国政法2004年研)20 简述我国实体公正的基本要求。

(中南财大2005年研)21 简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关系o(中南财大2005年研)22 简述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价值的关系。

(中南财大2006年研)三、论述题23 外国有学者称刑事诉讼法为“宪法适用法"(AppliedConstitutional law)。

问题:请你运用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

简要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答案(参考)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答案(参考)

《刑事诉讼法》考试简答题1.拘留(P298)答:刑事诉讼中的拘留,又称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状况,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方法。

2.申请回避(P204)答:指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等具有法律规定的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

3.审判管辖(P247)答:刑事诉讼中的审判管辖,是指普通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权限范围上的分工。

(简言之,就是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刑事案件应由哪种、哪级、哪个人民法院进行第一审审判)4.审查起诉(P316)答:审查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在公诉阶段,对侦查机关经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所确认的犯罪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审查核实,并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处理决定的一项具有诉讼意义的活动。

5.申诉(P388)答: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是指他们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重新审查的请求。

6.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答: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和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五种强制措施,按照强制程度高低的顺序排列依次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7.形式简易程序(P366)答:形式简易程序是指第一审程序中的基层人民法院在审理某些简单轻微的刑事案件时所依法适用的,较普通程序相对简化的程序。

8.指定管辖(P249)答: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指定其辖区内的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

《刑事诉讼法》第26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管辖”9.证明责任(P159)答:证明责任是证明主体为使自己的主张成立而收集、提供证据并运用证据证明其主张成立的责任。

自考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真题版.docx

自考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真题版.docx

刑爭诉讼1 (04.4) (07.4) (08.7) (09.7)(10. 7).刑事诉讼法15 (05.4) (11.4)诉讼参与人40 (03.4) (05.7) (08.4) (10.4) 当事人41 (02.4) (04.4)自诉人43 (11.7)犯罪嫌疑人44 (09.4)法定代理人45 (05.4)诉讼代理人46 (06.7)证人46 (06. 4国)两审终审制74 (06.4)管辖80 (05.4) (10. 7)立案管辖81 (08.7) (07.7)审判管辖85 (06.4)级别管辖85 (07.4) (11.4)地区管辖87 (06.7)专门管辖89 (11.7)回避91 (04.7) (10.4) (03.4)自行回避94(06.4国)辩护制度97 (05.7) (07.7) (09.7)指定辩护104 (04.7) (09.4)强制辩护105 (08.4)刑事诉讼证据123 (04.4)物证126(06.4国)书证127 (11.4) (02.4)证人证言128 (03.7) (07.4) (07. 7)勘验、检査笔录131 (02.7) (08.4)证明对象144(09.7)证明责任146 (09.4)证明标准151 (08.7)拘传173 (03.7)取保候审174 (02.7)监视居住179 (05.4)附带民事诉讼201 (02.7) (05.7) (07.7)期间211 (03.7) (04.7) (06.4) (11.7)送达218 (10.4) (10. 7)立案221(10. 7)侦杳232 (09.4) (02.4) (02.7)侦查权232 (03.4)侦查实验248 (08.4)搜查250 (10.4) (06.4 国)鉴定253 (06.7) (09.7)通缉254 (11.4) (03.4)侦查终结255 (11.7 )审杳起诉261 (02.7) (06.7) (08.7)提起公诉268 (04.7) (05.7)不起诉271 (03.7)合议制289 (09.4) (02.4)审判委员会290 (04.4)法庭辩论299 (05.4) (06.7)延期市理303 (06.4) (11.4) (03.4)判决304 (05.7 ) (07.7)白诉案件307 (04.7)第二审程序315 (10.4)上诉317(09.7)抗诉319 (07.4)上诉不加刑原则怕332 (08.7)死刑复核程序336 (04.4) (06.4国)审判监督程序350 (02.4).执行:369 (04.4) (07.4) (08.4) (11.7) 监外执行381 (03.7) (06.4) (10. 7)三、名词解释题(木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上诉不加刑原则怕33232•审查起诉26133.证明标准15134.立案管辖8135.刑事诉讼10&7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31.刑爭诉讼132.级别管辖8533.证人证言12834.抗诉31935.执行36907.4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附带民事诉讼20132.辩护制度9733•立案管辖8134.证人证言12835.判决30407.7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26.刑事诉讼法1527.级别管辖8528.书证12729.通缉25430.延期审理30311.4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26.证明责任14627.犯罪嫌疑人4428.指定辩护10429.侦查23230.合议制28909.4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26.诉讼参与人4027.回避9128.送达21829.搜査25030.第二审程序31510.4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26.自诉人4327.专门管辖8928.期间21129.侦查终结25530.执行36911.7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31 •审判监督程序35032•合议庭28933.侦查23234.书证12735.当事人4102.4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31.延期审理30332.通缉25433.回避9134•侦查权23235.诉讼参与人4003.4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 .审判委员会29032.执行36933.死刑复核程序33634.刑事诉讼135.刑事诉讼证据12304.4六、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期间2112.指定辩护1043 .回避914•自诉案件3075•提起公诉26804.7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31.法庭辩论29932 .刑事诉讼法1533.监视居住17934.管辖8035.法定代理人4505.4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31.诉讼参与人4()32.辩护制度9733.附带民事诉讼20134.提起公诉26835.判决30405.7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31.诉讼代理人4632.地区管辖8733.鉴定25334.审查起诉26135.法庭辩论29906.7六、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附带民事诉讼2012.勘验、检查笔录1313.取保候审1744.审查起诉2615.侦查23202.7 六、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证人证言1282.拘传1733.期间2114.监外执行3815.不起诉27103.7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期间21132.两审终审制7433.审判管辖8534.延期审理30335 •监外执行381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26.诉讼参与人4027.强制辩护972&勘验、检查笔录13129.侦查实验24830.执行36906.4 08.4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

刑事诉讼法题库: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题库: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题库:名词解释部分第一章绪论1、诉讼:P12、刑事诉讼:P53、刑事诉讼法:P84、刑事诉讼法学:P13第二章刑事诉讼基本范畴1、刑事诉讼价值:P182、刑事诉讼目的:P203、刑事诉讼职能:P214、刑事诉讼结构:P22第三章刑事诉讼基本原则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P252、审判公开:P36第四章刑事诉讼中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1、公安机关:P412、人民检察院:P433、人民法院:P464、军队保卫部门:P495、监狱:P496、刑事诉讼参与人:P497、当事人:P508、被害人:P509、自诉人:P5010、犯罪嫌疑人:P5111、被告人:P5112、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P5213、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P5214、其他诉讼参与人:P5315、法定代理人:P5316、诉讼代理人:P5417、辩护人:P5418、证人:P5519、鉴定人:P5620、翻译人员:P57第五章管辖制度1、立案管辖:P582、自诉案件:P593、审判管辖:P614、普通管辖:P615、级别管辖:P616、移送管辖:P627、地区管辖:P638、指定管辖:P649、专门管辖:P66第六章回避制度1、回避:P672、回避的对象:P67第七章:辩护与代理制度1、辩护:P732、自行辩护:P753、委托辩护:P754、指派辩护:P765、刑事诉讼代理:P836、公诉案件中的代理:P857、自诉案件中的代理:P868、附带刑事诉讼中代理:P88第八章:强制措施制度1、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P902、拘传:P953、取保候审:P974、监视居住:P1045、刑事拘留:P1086、行政拘留:P1107、司法拘留:P1118、逮捕:P1149、羁押:P11410、扭送:P128第十章:刑事证据制度1、刑事证据:P1492、物证:P1523、书证:P1554、证人证言:P1585、被害人陈述:P160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P1617、鉴定意见:P1628、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P1659、视听资料、电子数据:P16710、原始证据:P17011、传来证据:P17012、控诉证据:P17013、辩护证据:P17014、实物证据:P17115、言词证据:P17116、直接证据:P17117、间接证据:P17118、刑事证明:P17219、证明对象:P17320、证明要求:P17321、证明责任:P1742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P175第十一章:立案程序1、立案:P1772、立案条件:P1793、立案程序:P181第十二章:侦查程序1、侦查:P1882、讯问犯罪嫌疑人:P1913、询问证人、被害人:P1934、勘验、检查:P1955、搜查:P2006、查封、扣押物证、书证:P2027、鉴定:P2048、技术侦查:P2069、秘密侦查措施:P20710、辨认:P20811、通缉:P21012、侦查终结:P21113、补充侦查:P213第十三章:提起公诉程序1、审查起诉:P2162、提起公诉:P2183、不起诉:P2204、法定不起诉:P2205、酌定不起诉:P2206、证据不足的不起诉:P221第十四章:刑事审判概述1、审判:P2232、审判组织:P2243、独任庭:P2254、合议庭:P2255、审判委员会:P2266、两审终审制:P2277、审判公开:P2288、陪审制:P229第十五章:第一审程序1、第一审程序:P2312、法庭调查:P2353、简易程序:P2454、判决:P2465、裁定:P2476、决定:P247第十六章:第二审程序1、第二审程序:P2492、全面审理:P2533、上诉不加刑原则:P254第十七章:死刑复核程序1、死刑复核程序:P258第十八章:审判监督程序1、审判监督程序:P2652、再审程序:P266。

2021年自考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3)

2021年自考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3)

2021年自考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3)77、扣押物证书证:是指侦查人员在勘验搜查中,对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的物品、文件、依法予以扣留的一种侦查办法。

78、鉴定:是指司法机关为了解决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专门知识的人进行科学辨别的一种方法。

79、通缉:是指公安机关对应当逮捕而在逃的人,通令缉拿归案的一种侦查办法。

80、侦查终结:是指侦查机关经过一系列的侦查活动,获得了充分、确实的证据,犯罪嫌疑人已经查获,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可以对案件作出起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结论时,即可终结侦查工作。

81、公诉:是指有公诉权的国家专门机关向审判机关提起刑事诉讼,要求对被告人定罪科刑的一项诉讼活动。

82、提起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

83、审查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起诉的诉讼活动。

84、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以及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一种决定。

85、出庭支持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在法院开庭审判公诉案件时,派员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依法追究犯罪的活动。

86、审判: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是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合称。

87、审理:是指人民法院采取开庭的形式在控辩双方的参加下,对案件的事实证据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对,并听取诉讼双方对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意见。

88、裁判:是指人民法院以法庭审理查明的事实为按照,以法律的有关规定为准绳,对案件的实体问题和某些程序问题作出处理决定。

89、审判组织:是指人民法院审理具体案件的法庭组织形式。

(独任庭和合议庭)90、独任制:是指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的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1(04.4)(07.4)(08.7)(09.7)(10.7) .刑事诉讼法15(05.4)(11.4)
诉讼参与人40(03.4)(05.7)(08.4)(10.4)
当事人41(02.4)(04.4)
自诉人43(11.7)
犯罪嫌疑人44(09.4)
法定代理人45(05.4)
诉讼代理人46(06.7)
证人46(06.4国)
两审终审制74(06.4)
管辖80(05.4)(10.7)
立案管辖81(08.7)(07.7)
审判管辖85(06.4)
级别管辖85(07.4)(11.4)
地区管辖87(06.7)
专门管辖89(11.7)
回避91(04.7)(10.4)(03.4)
自行回避94(06.4国)
辩护制度97(05.7)(07.7)(09.7)
指定辩护104(04.7)(09.4)
强制辩护105(08.4)
刑事诉讼证据123(04.4)
物证126(06.4国)
书证127(11.4)(02.4)
证人证言128(03.7)(07.4)(07.7)
勘验、检查笔录131(02.7)(08.4)
证明对象144(09.7)
证明责任146(09.4)
证明标准151(08.7)
拘传173(03.7)
取保候审174(02.7)
监视居住179(05.4)
附带民事诉讼201(02.7)(05.7)(07.7)
期间211(03.7)(04.7)(06.4)(11.7)
送达218(10.4)(10.7)
立案221(10.7)
侦查232(09.4)(02.4)(02.7)
侦查权232(03.4)
侦查实验248(08.4)
搜查250(10.4)(06.4国)
鉴定253(06.7)(09.7)
通缉254(11.4)(03.4)
侦查终结255(11.7)
审查起诉261(02.7)(06.7)(08.7)
提起公诉268(04.7)(05.7)
不起诉271(03.7)
合议制289(09.4)(02.4)
审判委员会290(04.4)
法庭辩论299(05.4)(06.7)
延期审理303(06.4)(11.4)(03.4)
判决304(05.7)(07.7)
自诉案件307(04.7)
第二审程序315(10.4)
上诉317(09.7)
抗诉319(07.4)
上诉不加刑原则怕332(08.7)
死刑复核程序336(04.4)(06.4国)
审判监督程序350(02.4)
.执行369(04.4)(07.4)(08.4)(11.7)监外执行381(03.7)(06.4)(10.7)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上诉不加刑原则怕332
32.审查起诉261
33.证明标准151
34.立案管辖81
35.刑事诉讼1
08.7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刑事诉讼1
32.级别管辖85
33.证人证言128
34.抗诉319
35.执行369
07.4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附带民事诉讼201
32.辩护制度97
33.立案管辖81
34.证人证言128
35.判决304
07.7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刑事诉讼法15
27.级别管辖85
28.书证127
29.通缉254
30.延期审理303
11.4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证明责任146
27.犯罪嫌疑人44
28.指定辩护104
29.侦查232
30.合议制289
09.4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诉讼参与人40
27.回避91
28.送达218
29.搜查250
30.第二审程序315
10.4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自诉人43
27.专门管辖89
28.期间211
29.侦查终结255
30.执行369
11.7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审判监督程序350
32.合议庭289
33.侦查232
34.书证127
35.当事人41
02.4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延期审理303
32.通缉254
33.回避91
34.侦查权232
35.诉讼参与人40
03.4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审判委员会290
32.执行369
33.死刑复核程序336
34.刑事诉讼1
35.刑事诉讼证据123
04.4
六、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期间211
2.指定辩护104
3.回避91
4.自诉案件307
5.提起公诉268
04.7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法庭辩论299
32.刑事诉讼法15
33.监视居住179
34.管辖80
35.法定代理人45
05.4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诉讼参与人40
32.辩护制度97
33.附带民事诉讼201
34.提起公诉268
35.判决304
05.7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诉讼代理人46
32.地区管辖87
33.鉴定253
34.审查起诉261
35.法庭辩论299
06.7
六、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附带民事诉讼201
2.勘验、检查笔录131
3.取保候审174
4.审查起诉261
5.侦查232
02.7 六、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证人证言128
2.拘传173
3.期间211
4.监外执行381
5.不起诉271
03.7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
31.期间211
32.两审终审制74
33.审判管辖85
34.延期审理303
35.监外执行381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诉讼参与人40
27.强制辩护97
28.勘验、检查笔录131
29.侦查实验248
30.执行369
06.4 08.4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
31.证人46
32.自行回避94
33.物证126
34.搜查250
35.死刑复核程序336
06.4国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刑事诉讼1
27.辩护制度97
28.证明对象144
29.鉴定253
30.上诉317
09.7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刑事诉讼1
27.刑事管辖80
28.送达218
29.立案221
30.监外执行381
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