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酸和碱《酸和碱复习课》教学案
《酸和碱复习课》教学案【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⑴通过复习,掌握常见酸、碱的性质。
⑵巩固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某些化学反应的规律。
⑶运用酸碱的性质及反应规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复习重点】①对酸、碱、盐的认识;②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难点】综合运用酸与碱的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复习过程】:一、解决问题,知识再现:(一)、酸碱盐的定义:【问题一】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其类别:盐酸 、 烧碱 、氢氧化钙 、硫酸 、氯化钠 、硝酸 、氢氧化钾 、生石灰 、硫酸亚铁 、纯碱通过以上练习我能归纳出:酸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碱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盐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二)、浓硫酸和浓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问题二】在放置酸类药品的橱柜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药品,分别是浓硫酸和浓盐酸,不用任何试剂,你能把两者区分开吗?通过以上练习我能归纳出:【问题三】酸的化学性质(通性)(1)酸具有通性的原因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或H +),因此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酸的通性【问题四】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在放置碱类药品的橱柜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如何把两者区分开?通过以上练习我能归纳出:【问题四】碱的化学性质(通性)(1)碱具有通性的原因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或OH-),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反应生成和。
NaOH+CO2= 无明显现象。
碱与酸反应生成和H2SO4+NaOH=Ca(OH)2+HCl=无明显现象。
碱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Na2CO3+Ca(OH)2= 产生CuCl2+Ca(OH)2= 产生NaOH+FeCl3= 产生二、典型例题,剖析思路:例题1: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能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A.紫色 B .蓝色 C.红色 D.无色例题2: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右图)。
酸和碱《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
《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位于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前几单元中学生所学的化学用语、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等知识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单元是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继续和总结。
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第十一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1、本单元内容与工农业生产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食醋、柠檬、熟石灰较为常见、对碳酸的性质有一定的认识,许多学生知道用胃舒平可以治疗某些胃痛病,在学习金属性质的时侯对酸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酸和碱的学习来说这些知识不仅是零碎的,甚至有些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
2、本单元学生探究性实验特别多,虽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前面都已涉及,但仍需要在探究活动中使知识不断地系统和深化,使探究能力不断地培养和提高。
在实践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只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认知上,对产生的现象感到新奇而不思考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的本质;只停留在对个别问题的认识上而不注意去比较和归纳上升到一般规律;只停留在记住课堂上探究的现成结论而忽视运用规律性知识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停留在课本中提出的问题而忽视探究活动的各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
3、分组实验中应避免学生当实验现象的旁观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实验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4、学生在新授课中已基本了解酸和碱的有关知识,但还没能系统掌握,学生有兴趣和欲望掌握本部分知识。
三、设计思想本单元复习,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训练。
本节课抓住本单元的知识点,同时突出知识与问题的整合,即“以知识引问题、以问题带知识”,把“问题意识”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逐章梳理的复习始终。
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酸和碱复习课教案(郫实群集体备课资料)
酸和碱复习课教案(郫实群集体备课资料)第一章:复习酸和碱的基本概念1.1 酸和碱的定义酸: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
碱: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1.2 酸和碱的性质酸的性质: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够和碱反应盐和水,酸的pH值小于7。
碱的性质:碱能够使酚酞试液变蓝,能够和酸反应盐和水,碱的pH值大于7。
第二章:复习酸和碱的化学反应2.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 碱→盐+ 水。
2.2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物质。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甲基橙等。
第三章:复习盐的概念和分类3.1 盐的定义盐:由酸和碱反应的化合物。
3.2 盐的分类酸式盐:由酸和碱反应的盐,含有酸根离子。
碱式盐:由碱和酸反应的盐,含有氢氧根离子。
正盐:由强酸和弱碱反应的盐,不含有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第四章:复习酸碱滴定实验4.1 酸碱滴定实验的原理酸碱滴定实验:通过向待测溶液中加入标准碱溶液(或标准酸溶液),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终点来确定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含量。
4.2 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准备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溶液,记录初始体积。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标准溶液的体积。
当酸碱中和反应达到终点时,记录最终体积。
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含量。
第五章:复习酸碱溶液的pH值5.1 pH值的定义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数值,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
5.2 测定pH值的方法使用pH试纸: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根据试纸的颜色变化来确定pH值。
使用pH计:精确测定溶液的pH值。
第六章:复习酸碱溶液的浓度和稀释6.1 溶液浓度的定义溶液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总质量或体积的比值。
6.2 酸碱溶液的稀释稀释:向溶液中加入溶剂,使溶液的浓度降低。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第一章:复习酸和碱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回顾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
2. 掌握酸和碱的分类及常见例子。
教学内容:1. 酸和碱的定义。
2. 酸和碱的特性。
3. 酸和碱的分类。
4. 常见酸和碱的例子。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
2. 通过示例讲解酸和碱的分类及常见例子。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酸和碱的理解。
第二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教学内容:1.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演示酸碱中和反应。
2. 引导学生理解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第三章:酸碱指示剂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原理。
2. 掌握常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教学内容: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原理。
2. 常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教学活动:1. 介绍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原理。
2. 进行实验,观察常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
第四章: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酸碱中和反应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 使用酸碱中和反应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活动:1. 介绍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清洁剂、药物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使用酸碱中和反应解决问题。
3. 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第五章:复习总结教学目标:1. 巩固所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进行总结。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3. 学生分享各自的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优秀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初步学会酸碱的稀释、测定溶液的pH值方法。
(3)知道酸和碱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4)能归纳出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然后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回顾已有知识,总结构建出知识网络,学会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2)通过对鉴别实验室里无标签的药品等具体问题的分析,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体验在成功中获得探索的乐趣,对进一步学习化学产生向往。
教学重点:酸和碱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教学设计意图:本课题旨在夯实基础,延伸知识。
提升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通过情境引入课题,围绕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回忆、归纳总结并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夯实基础知识。
整个教学体现“问题—知识—应用”的思路。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特点;(2)能够运用酸和碱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3)能够进行简单的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并正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对实验安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二、教学内容1. 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1)酸的定义及特点: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具有酸味、腐蚀性和氧化性;(2)碱的定义及特点: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具有苦味、腐蚀性和还原性。
2. 酸碱的分类及性质(1)强酸和弱酸: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如盐酸、硫酸等;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如醋酸、碳酸等;(2)强碱和弱碱: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弱碱在水中部分电离,如氨水、氢氧化铝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2)酸碱的分类及性质;(3)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1)酸碱电离的原理和计算;(2)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酸碱的分类及性质;(2)实验法: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3)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分享实验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酸和碱的图片、实验视频等;(2)实验器材:准备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3)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酸碱的分类及性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酸碱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酸和碱的图片,讲解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课教案复习课程
碱 OH-
非金属 氧化物
培养知识的归纳总结能 力
酸
小结: 酸中由于所含的酸根离子不同 ,碱中由于所含的金属离
子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个性 ,由个性决定其特性。而又由于
酸中都有 H+ 离子和碱中都有
-
OH 离子, 又决定了它们的共
性,由共性又决定了它们的通性。个性决定特性,由共性决
定通性
三、知能应用: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四、达标检测
1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 、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
2、( 2013 德州)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的方法
完成检测题,检测学习成
A
CaCl2 溶液
稀盐酸
果 过量碳酸钙、过滤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不知该
巩固已有基础知识
溶液是否变质,于是他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
【查阅资料】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②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 溶液反应: CaCl2+Na2CO3=CaC↓O3+2NaCl 【猜想与假设】
激发探究欲望
( 1) 该同学猜测该溶液已经变质,原因是氢氧化钠
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 ____ 生成碳酸钠。 (2)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 滴入 ________,发现 ________,
说明原溶 液已 经变 质, 该 反应的 化学方 程
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合理即可 ) 思考: 1.怎样检验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对实际使用加以思考Fra bibliotek问题二: 如何检测浓硫酸是否泄露
酸和碱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酸和碱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常见酸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PH。
(2)知道酸和碱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总结构建出酸碱性质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创设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案例的讨论和处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酸碱性质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难点:将有关酸碱性质及用途等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酸和碱》教学设计
《酸和碱》教学设计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一、教学设计思路:酸和碱是化学中常用的两类物质,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
本课将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从其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认识酸碱指示剂,探讨在生活中检验酸碱的方法,学习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其检验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
从而使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二、教案课题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授课人罗红学校宜春一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和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认识酸碱指示剂能使酸碱溶液反应,可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仪器、药品1、师准备:食醋、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溶液;滴管、试管、试管架、研钵、纱布;紫色康乃馨花、紫卷心菜2、学生准备:2-3种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很多同学都曾吃过桔子和皮蛋,有谁知道:为什么桔子、柠檬等水果吃起来是酸酸的味道,皮蛋吃起来时却有一股涩味?聆听后回答:因为水果中有各种果酸;皮蛋中含有碱。
从生活中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入新课〔过渡〕酸和碱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其实酸和碱不仅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类重要物质。
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品尝辩别一些物质,而化学试剂是不允许品尝的。
我们怎么确定物质是酸还是碱?〔提出问题〕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在不借助实验室中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之变成红色?学生演示:向试管中吹气。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创设情境,回顾已学的知识,引入课题〔问题研究〕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设问〕除了碳酸,我们熟悉的食醋、盐酸、石灰水等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酸和碱的复习夏红梅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学生板演:老师强调条理性和书写的主要内容
合作反馈:学生讲解、倾听、补充、质疑
老师强调和补充(尤其要强调鉴别不同试剂的规范描述方法)
【过渡】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那么从这些方法上可以看出酸与碱分别可以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哪个组来总结一下?
师引导学生总结酸和碱的通性。师板书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 学 设 计
科 目
化学
课题
复习酸和碱
授课教师
夏红梅
单位
莫旗兴仁中学
教材版本
科教版
课型
复习课
授课时间:
课标及教材分析
酸和碱是课标中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中的内容。课标要求认识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和碱的腐蚀性,初步学会常见的酸和碱溶液的稀释,了解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教材分三节完成,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对于酸和碱的物理性质、用途、特性做了简单介绍,重点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总结酸和碱的通性。
六、布置作业:1分钟
明确本节学习目标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
复习简单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检查学习效果,体验成功。
突出学习者主体地位,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和发散思维
突出重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知识系统完整呈现
反馈学习效果,查缺补漏
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化学《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巩固酸碱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
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有效组织,加深记忆,随时提取。
(3)将酸与碱的通性加以对比,能更好的记忆与识别其特点,并加深对此内容的掌握。
促进本章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促进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酸与碱的复习,分析对比其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并掌握学习的一些规律,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2)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酸和碱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加努力的学好化学。
二、教学重点: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的对比与掌握。
三、教学难点:从CO2 与NaOH 是否反应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的设计思维水平。
四、教学方法:对比与讲练相结合、实验与探究相结合五、教学过程:【课堂实录】师:好,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欢迎走进化学课堂!【环节1、情境导入】师:今天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变一个化学小魔术。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杯子,它究竟有多神奇呢?下面请看老师的表演。
瓶子内放的是水,现在我把水倒入这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现象。
好哪位同学把你刚才看到的现象给大家描述一下?来,彭飘同学。
生:瓶子内的无色液体倒入杯子后,颜色先变成了红色,后来又变成了无色。
师:好,描述的非常准确。
请坐。
不看不知道,化学真奇妙,今天我们一起复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环节2、创设游戏情境,回顾知识点】师:周末,盐酸和氢氧化钠两位同学来到了一座化学城堡,城堡内有许多迷宫。
他们在一起玩起了闯迷宫的游戏。
在游戏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我们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帮一帮他们吧。
《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
《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知识与价值分析:酸和碱是中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中招考试的热点,学好这两种化合物对盐的学习及今后的化学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碱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俗名和用途。
(2)理解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会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解决一些常见问题:鉴别、除杂等。
(4)能并设计和完成与之相关的实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注重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将理论使用于实践。
重点难点: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解决物质共存、转化、除杂、鉴别等一系列问题。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酸碱及中和反应的复习.第二课时:盐和化肥的复习.第三课时: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学情分析】学生对酸碱盐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对知识的熟练水准和应用水平还有所欠缺,需要对知识做进一步的整合。
【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从促动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引导者和使用者,课堂学习过程体现“探究、体验、合作、交流、尊重”等课改理念,实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实践的目的。
【教学策略】1、在创设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实行探究式学习;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体验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3、课前分发导学案,搭建学习平台,提供学习指导,提升预习结果教法:“六阶段教学法”——导学、示标、自学、交流、提升、评价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用品:试管(若干)、试管架、胶头滴管、玻璃棒、玻璃片、吸管、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盐酸、石灰水、碳酸钠溶液、锌粒、NaOH溶液、石灰石、氧化铜、氧化铁等.板书设计。
酸和碱复习 教学设计.doc
酸和碱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复习回顾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以菜单式方案评价为主线,联系生活实际,应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手段获取信心,提出正确方案。
在开放的问题情景中自由讨论,自主结论,形成学生谈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热情和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充分体会化学的应用美。
教学用具:(1)多媒体课件(2)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酚駄、PH试纸、锌粒、带锈铁钉、C02气体、NAC03溶液、CUS04溶FECL3溶液等液、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观察和思考]:在桌上有两瓶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因失去标签,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将他们鉴别一下。
小组适当讨论并发5提出备O选方案设计情景,设疑激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并提出观点二[活动与探究]在适当小学生小组讨设计菜单式备选方组讨论并发訂后,教师总论,评价各案能在一定的框架结以下菜单式备选方案是备选力案是内使学生思考更具否可行。
否可行。
并针对性。
并能结合方案一:观察颜色由小组代表具体实验的特点对方案一:测其PH发吕,教师各方案的可行性提方案三:加紫色石蕊试液记录发言要出各自的观点。
(或无色酚駄试液)点于黑板方案四:通C02上,作评价用。
方案五:加锌粒(或钠)方案八:加带锈的铁钉方案七:加碳酸钠方案八:加硫酸铜溶液。
[活动与探究]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应用物理方案一:展现两瓶溶液,后,两瓶都性质鉴别物质。
让学生观察。
是无色,方案不可行。
[活动与探究]各小组一般方案一:各取一些溶液于都同意该方案可行试管中,滴加紫色石纜试液,溶液显红色是稀盐酸,溶液显蓝色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是复习课,教师不再演不。
[活动与探究]学生上台进强调些基本头验方案三:测其PH行PH测定操作的重要性和规实验,要求操作的规范性。
酸和碱复习课教案.doc2
酸和碱复习课教案一、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2)知道酸碱性质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总结构建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归纳小结的能力;(2)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关案例的讨论和处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复习重、难点:教学重点:酸碱性质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构建酸碱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通展示图片和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参与酸碱鉴别的探究活动,归纳出酸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同时突出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积极作用。
最后根据酸碱的性质鉴别盐类物质,突出知识应用。
整个教学体现“问题(情景)—知识—应用”的思路。
三、学习方法1. 学习课题1时应注意以下方法(1)采用归纳法,把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如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酸的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碱的相似的化学性质。
对以上相似的知识归纳总结,使知识间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便于掌握。
(2)注意联系实际,把知识点同生产、生活相联系,把生活中的酸和碱与教材中常见的酸和碱相结合,在生活中学化学,把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不同的酸和碱的特性进行类比,既抓住它们共性的原因,又掌握性质的差异,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例如学习酸和碱的性质时,既要明确都含有H+、OH-使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又要明确不同的酸根或金属离子又使不同的物质具有特殊性。
2. 学习课题2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分清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①酸性物质是指水溶液的pH<7的溶液,酸性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等,但酸性物质包括酸;②碱性物质是指其水溶液的pH>7的物质,碱性物质包括碱,但碱性物质不一定是碱,如Na2CO3等。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2)了解酸和碱的常见化学反应;(3)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酸碱滴定实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酸碱反应的现象;(2)运用滴定实验验证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关系;(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3)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1)酸的定义及特性;(2)碱的定义及特性;(3)酸碱的相对性及离子化。
2. 酸碱的常见化学反应:(1)酸碱中和反应;(2)酸碱滴定反应;(3)酸碱催化反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酸和碱的定义及特性;(2)引导学生思考酸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实验观察:(1)安排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实验;(2)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3. 知识讲解:(1)讲解酸碱的相对性及离子化;(2)介绍酸碱滴定反应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2)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完成酸碱滴定实验报告;(2)布置有关酸碱知识的练习题。
五、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1)滴定管;(2)烧杯;(3)试管;(4)酸碱指示剂。
2. 教学课件:(1)酸碱概念及特性;(2)酸碱反应示意图;(3)酸碱滴定实验操作步骤。
六、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通过安排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酸碱反应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讲授法:在讲解酸碱知识时,运用生动的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酸碱概念及特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步骤1. 实验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酸、碱、盐》复习专题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酸、碱、盐》复习专题教学设计一、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学生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的一个回顾和总结。
酸碱盐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就在于相互间的化学变化,这一难点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也是个突出点。
学生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内容和复分解反应后很容易形而上学,胡乱自编化合物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及时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酸碱盐部分知识点较多,而且联系紧密,因此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又由于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酸碱盐知识的考查又是中考的热点。
中考题目中有不少结合实践的题型是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结合它们的特殊性质来解决的。
学生在解决酸碱盐有关的题目时,不懂得自觉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或者不清楚自己的解题思路。
本节酸碱盐的复习课首先让学生从化学中的气球出发导入酸碱盐及其的化学性质的复习,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几种中考题常见题型的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考虑,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让学生学会将知识点和具体题目结合在一起,在解题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与基本化学反应类型;(2)清楚引起气压变化的因素和气球、液柱变化以及喷泉实验产生的原理;(3)鉴别的方法和分析思路;(4)学会探究的方法和途径;【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整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归纳能力和具体的学习方法,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鉴别能力。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酸和碱化学酸碱盐复习课教学设计
酸碱盐复习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是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结合酸碱盐中的特殊沉淀来解题的。
学生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不懂得自觉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或者做出来也不清楚自己思考的过程。
所以这节酸碱盐的复习课首先让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出发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物质的鉴别,简单除杂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考虑,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让学生学会将知识点和具体题目结合在一起,在解题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附录: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氯化钠食盐NaCl2B.碳酸氢钠纯碱NaHCO3C.氢氧化钙熟石灰CaOD.氢氧化钠火碱NaOH2、铁、稀硫酸、石灰水和氯化铜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发生置换反应B、B处发生复分解反应C、C处产生气泡D、D处生成白色沉淀3.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Na2CO3,Zn五种物质均能反应的是()A硝酸铜溶液B稀盐酸C稀硫酸D二氧化碳4.右图是碱与不同类别物质间反应的关系图。
请回答:(1)酚酞试剂遇NaOH溶液变色。
(2)若A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则A属于(填物质类别);写出熟石灰中和硫酸厂废水的化学方程式:(3)若A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则B为(举一例,写化学式)5.、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②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
风华中学宁运秋
教学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因此,作为化学教师,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教学的联系,努力使化学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添新鲜感,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思想,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本人设计的这节复习课,涉及了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酸碱的腐蚀性、浓硫酸的稀释等基础知识,通过精心创设的生活情景,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温故知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教学策略:
1、生活问题情景的设计非常重要,既不能让学生产生高不可攀,难以实现的心理反应,又不可太简单,一目了然,缺少探究的魅力。
2、要求学生课上认真自学,最好能够做到课上脱稿回答相关问题,体现“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3、充分发挥“小组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小组内每一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从而达到温故知新、共同提高的目的,体现“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4、本人采取口头表扬、小组积分竞赛等激励机制。
这样,学生会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⑴知道并认识常见酸碱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及酸碱的腐蚀性。
⑵理解并运用酸和碱的通性。
教学难点:
⑴初步学会根据酸碱的某些性质检验、区分一些常见的
⑵学生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结论的能力,并学会自我评价及
酸碱
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