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的教学教案

《桂林山水》的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桂林山水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能够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和魅力。
(3)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实地考察和写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桂林山水的概述(1)介绍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学习桂林山水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3)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2. 第二课时: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1)学习桂林山水形成的地质背景和自然条件。
(2)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
(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3. 第三课时:桂林山水的特点和魅力(1)学习桂林山水的特点和魅力。
(2)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和独特。
(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桂林山水景观。
4. 第四课时:桂林山水的保护与文化传承(1)学习桂林山水的保护意义和现状。
(2)了解桂林山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3)讨论如何保护和传承桂林山水的文化价值。
5. 第五课时:实地考察与写作(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桂林山水的风景图片和视频。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桂林山水景区进行实地考察。
3. 作文纸:为学生提供作文写作的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桂林山水 教案4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桂林山水教案4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下面是收集的桂林山水教案4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供大家品鉴。
桂林山水教案1【教学内容】教学课文的2、3、4节,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能背诵这3小节。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理解桂林山与水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将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2、能够背诵课文的2、3节。
3、积累有关描写桂林的好词、好句、好段。
4、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能抒发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理解桂林山与水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将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2、能够背诵课文的2、3节。
3、积累有关描写桂林的佳句。
【教学难点】怎样将桂林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回忆一下,甲是什么意思?二、新课传授过渡:人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课文。
(打开书,看第二节)1、学第2节:⑴ 桂林有一条玉带似的漓江环绕其间,它有些什么特点呢?请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漓江的特点是什么?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听录音、看录像)看录象时配上理查德的钢琴曲,让学生从音乐与画面中感受桂林之美。
真美啊!它有些什么特点呢?(静、清、绿)⑵ 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老师读前半句,全班一起读后半句。
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翡翠。
① 作者为什么要在静、清、绿前加上真字呢?② 比较句子。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③ 用赞美的语气读第二句。
⑶ 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将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那么文中将什么比作了什么?(出示翡翠,介绍光泽,颜色)这样比有什么好处?⑷ 这句话除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什么方法?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使人加深印象,读起来郎郎上口。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分句,有感情地读。
⑸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分句,读一读:① 水真静啊,想一想哪些词应该读轻点?再读一遍。
② 读得真好,将江底的沙石读成重音,还有哪个字应该读得拖一点?③ 很好,将一块翡翠读成重音,突出了真绿。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在网络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体现学生在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浏览、比较、感悟、加工的同时进朗读、精思、吸纳、交流的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领悟桂山水的特点及作者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设计特色】情境生动,信息丰富,平等交流,自主探索,以读促写。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伴着音乐利用播放祖国风景名胜的图片,揭题后,让学生登录桂林网站,了解桂林的历史、特点。
设计意图: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学生初步感悟到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到桂林山水历史悠久,闻名天下,为后面的学习、朗读、理解打下良好基础。
二、观看网络视频,整体感知课文1、围绕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学生看网络视频,听课文朗读。
然后学生再自读课文,边读边想,确定符合自己学习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在看、听、读、想中,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欣赏了课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学习目标的交流与确定,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收获,学习更主动。
2、理清课文结构,找出中心句:围绕中心句让学生上网搜集、浏览相关资料,再口头综述所看到的资料、景象。
设计意图:对语文的学习须建立在一个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不能把课文内容弄得支离破碎。
所以,学生抓住中心句,知道了学习的重点,也可以围绕中心句收集信息,浏览资料,准确理解课文。
归纳、描述所浏览的资料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可进行创新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指导学习第二段1、学生先看图、读书、质疑,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找出并理解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4篇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4篇《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要求:⒈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⒊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⒋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
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
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
掌握“啊”的读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⒉“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⒊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二、自学课文,理清__思路⒈出示表格:前字韵母“啊”的发音举例a、o、e、i、ü ya 真绿啊、真奇啊u、ao、ou wa 真秀啊n na 真险啊ng nga 真静啊、真清啊⒉出示自学要求:⑴读通课文,读准字音;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思考怎样给课文分段;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请用小圈圈出。
⒊检查自学⑴指名四人朗读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给__分成四段。
板书:总起分述总结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板书:水:静清绿山:奇秀险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诗来总结__。
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完成板书提纲:总起:甲天下静水清桂林山水分述:绿奇山秀险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三、导学第二节⒈分小组自学课文第二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课文读懂:词义,结构(分层),修辞手法,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谈谈学习的体会,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组交流时提出。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4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及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习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
既有令世人称奇的人文景观,也有风光秀美的自然景色。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
”(二)视频欣赏。
(配乐朗读课文,并配以桂林山水的画面。
)(三)层层探究。
围绕文章的中心“桂林山水甲天下”。
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漓江水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等问题,层层深入组织教学。
1、漓江水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找这一段共写了几句话?哪一句写了漓江水的特点?(找学生读一读)写出了漓江水几个突出的特点?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各是什么?然后交流自读情况,了解漓江水“静、清、绿”这三个特点。
2、在归纳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基础上,逐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形象地描写漓江水这三个特点的。
通过相应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加深课文理解。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漓江水“静、清、绿”这三个特点。
3、齐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让学生体会作者在第二段的开头不直接写漓江水的特点,却写“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明确写法:通过对比,强调漓江的水有它独特的美。
(四)学生自学。
教师在领学第二段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带着下面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三段。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2.第一句在第三段中的作用是什么?3.体会桂林山的特点,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每组推选一个代表读。
有关《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四篇

有关《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四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听歌导入、触发情感1、课前听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的题目是《山歌好比春江水》,这是一首广西壮族非常有名的山歌,广西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
不仅山歌有名,而且广西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那就是桂林(幻灯出示:桂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幻灯出示: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吗?3、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幻灯?)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番,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和水,相信你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进入情境1、现在开始我们的桂林之旅吧,请先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桂林的山水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师做文字说明:看,桂林的山美,水也美。
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
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烟雨蒙蒙的漓江,又是另一番的景象。
看!这是骆驼山,呵!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象鼻山的夜景多美丽,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哦。
走进桂林的绿水绿山,让人觉得仿佛走近了仙境一般。
三、潜心品读,体会情感1、了解桂林的水:⑴好,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全长有170多千米。
⑵它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⑶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静、清、绿。
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4、读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
5、模仿小练笔,模仿对比句式,排比句式。
6、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15
1、过渡:
2、课件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3、课件展示
漓江图片。帮助学生体会漓江水的特点。
4、师配乐朗
读第二段。
5、课件出示
板书,归纳漓江水的特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授课年级:四年级学校:东丰县中育小学教师姓名:王景和
章节名称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中的第1课。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解决措施:
1、通过阅读,品味词句,利用多媒体调动起学生各种感官,想象、体会桂林山水的美。
2、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录象、声音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优扬的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4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独特美。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赏读,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桂林山水景色的优美。
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钻研文本。
再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二、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美。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在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以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祖国语言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桂林山水风光图)配乐让生欣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从课文中找出一个总写桂林山水的句子。
三、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2)是按怎样的层次向我们介绍漓江水的?2、齐读第二自然段3、画出描写漓江水的句子。
思考:1)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2)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女生齐读)四、品读课文,感悟写法。
再读第二自然段,想想我们是怎样学这段文字的?五、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根据总结出来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学完后汇报。
2、男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自然段。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桂林山水》优质教案(优秀4篇)

《桂林山水》优质教案(优秀4篇)《桂林山水》优质教案篇一【设计说明】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
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法特点】1、本课的教学思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
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步骤】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
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
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
(出示多媒体课件,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桂林山水相关的图片展示:二、揭示学法,理清脉络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中心句)读后讨论交流,明确:⑴ 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⑴ 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⑴ 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先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读后讨论交流,明确:⑴ 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五年级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

五年级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五年级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设计篇1设计理念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自得其乐。
通过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设计特色发挥个性,自主学习;像文对照,多向导读。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带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美景中播放录像片,配以课文朗读或教师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评点现代教学媒体合理有效地使用,从深层次上改变着课堂教学模式。
本设计通过像文对照,展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情境,多向导读,丰富和拓展学生阅读的心境,这是对导读的一种新探索。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1 自由小声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2 换词练习,区分观赏与欣赏。
3 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评点教师不问不讲,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学生自读,自己发现要点。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1 观看投影或录像中的漓江。
2 读课文,同桌交流: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3 引导学生找合作伙伴,结成学习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大海的波澜壮阔和西湖的水平如镜。
评点找合作伙伴,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学习,品味课文,这是阅读教学多元化的大胆尝试,它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4 读课文,抓排比句,找出漓江的特点。
5 引读自悟,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6 指导学生用声音的变化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 自学第三自然段,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伴读、轮读或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桂林山的特点的词句。
(2)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学生在小组中观察自备的图片或照片,感受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的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每组推选优秀小导游发言。
2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四篇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四篇《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4、渗透导游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当一回小导游。
【教学设想】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
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__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我们来观赏的原因。
接着分述桂林的山和水。
分述山和水,都运用了总──分的写法。
写水,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令人神往的大海和西湖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与美,之后分述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
写山,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与桂林的山对比;风景名胜泰山、香山的衬托突出桂林群山的与众不同,然后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险的三个特点。
最后,总起来描写桂林山水:山绕水,水映山,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卷看不完的画卷。
篇末的两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句。
总结句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即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中心思想,又照应了前文我们乘着木船和竹筏小舟,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考虑到桂林山和水这两个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教学完漓江水的特点时,让学生自己学会学桂林山的内容。
【教学重点】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今天,老师先带领大家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
出示图片。
感受祖国山水美。
接下来,咱们要去的就是被誉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二、初读感知课文1、听录音范读。
2、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课文。
3、指名读文,从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很美4、桂林山水美,水美指的是漓江的水美。
哪里写出漓江的水美,哪里又写到桂林山的美?三、精读课文,学习水美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漓江水的特点,并圈出表示漓江水特点的词。
(静、清、绿)2、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漓江水静、清、绿的?找出有关句子。
3、指导朗读。
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
授导型教学设计《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授导型教学设计·涓涓溪流学习内容分析:《桂林山水》是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
最后,把桂林山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
它不仅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
学习者分析:学生具备独立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8个生字,说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理解描写桂林山水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层次清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课前欣赏,激发情感。
2、声像结合,感知课文。
3、图文并茂,赏析课文。
4、展示情境,复述课文。
5、拓展情境,爱国教育。
依据的理论: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情境促读,读中悟情。
教学准备:1、全面分析课文内容,设计教学过程;2、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风光图片、地图、音像。
录制朗读磁带;3、搜集介绍桂林山水的资料。
课堂教学流程:一、故事导人,激发兴趣1、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一趟,那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旷神怡。
《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导学活动:1.师生共同观看一段关于桂林山水的宣传片,引起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兴趣和好奇心。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桂林山水的印象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前知识和经验。
主体活动:一、导入话题,介绍桂林山水的概况(200字)1.通过图片、文字或视频等形式,展示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介绍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地质背景和自然风貌,让学生对桂林山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分组活动:探索桂林山水的特色(400字)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色景点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
2.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有关自己所选景点的相关资料。
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发言人,向全班介绍自己所选景点的特色、历史背景以及游览线路等信息。
三、实地体验活动:参观桂林山水景区(400字)1.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山水景区进行实地探访和观赏。
2.在游览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山水的景色、形态和特点,促使学生对桂林山水有更深入的感受和理解。
四、思维拓展活动:表达桂林山水的美(200字)1.要求学生用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和词汇,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文章或制作一份展板。
2.引导学生表达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五、总结与评价(100字)1.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与评价,回答有关桂林山水的问题。
2.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拓展延伸:1.邀请一位桂林山水的专家或旅游从业者到校进行讲座或答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桂林山水的认识和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讲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桂林山水的理解和感受。
3.鼓励学生通过参观、体验和写作等方式,深入研究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拓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4.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桂林山水景区的游览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2023年《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四篇

2023年《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四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篇1教学要求: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品读文字语言,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桂林山水的独特美。
2、通过录像等想象手段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领会作者具体形象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桂林山水的美,品读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广西著名的游览胜地桂林领略一下那里的山水风光。
2、课件演示。
学生观看。
3、桂林旅游局需要一批宣传员对那里的山水风光进行宣传,大家来出个主意,该怎样宣传?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读课文。
找出文中最能反映作者的感受的一段话。
2、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甲的意思。
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说说为什么这段话最能反映作者的感受。
3、提出目标。
三、学生质疑,讨论筛选。
1、学生提出问题。
2、讨论筛选。
四、合作探究,品读体验。
(一)、提出学习方法。
教师指导方法。
(二)、小组合作讨论。
(三)、交流:探究词句,品读体验。
(研究桂林的水)1、小组交流:桂林的水:(1)、抓住水的特点静,清,绿来概括说说桂林的水的特点。
(2)、感悟出自己最深的地方,可以抓住一个方面具体来分析。
看课件同时感受。
(与大海,西湖进行比较。
)(3)、同时指导朗读。
2、积累语言,美读欣赏。
(1)、教师引读。
学生接读。
注意读啊。
(2)、熟读成诵,尝试配音。
自由练习。
看课件配音诵。
3、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宣传桂林的水。
(四)、按照以上方法学习研究桂林的山。
1、学习说一说学习方法。
2、学生自学。
3、交流。
(1)、抓住山的特点进行交流。
(结合泰山,香山来比较。
)(2)、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同时进行分析。
(3)、可以用简笔画一画最喜欢的形状。
同时想象。
看课件。
进行朗读。
并积累语言。
(4)、通过学习多种形式宣传桂林的山。
五:总结。
板书设计:大海西湖泰山香山水桂林山(甲天下)静清绿奇秀险《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雄伟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2.情感目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

依据的理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良好
幻灯片字词
辨析。朗读
优秀
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
良好
图片、句子
观察、分析
优秀
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理解句子
品味美景
总结
总结全文
5分
师: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和作者游玩了感觉如何?
反复品味
情感升华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图
开始上课
本课要求会认及会写的生字
运用课件
课文中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学生感知理解
教师总结
教学
反思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良好
祖国山水图片
欣赏
优秀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教Βιβλιοθήκη 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5分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去过桂林吗?师:作家陈淼先生去过,而且还写了一篇文章,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跟着陈淼先生的足迹到我国广西的桂林走一走,欣赏那里的山和水。(播放课件)
生:没有!
聆听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授课年级四年学校南屯基小学教师姓名刘晓丹
章节名称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通用3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通用3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预设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培养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会读“啊”的变音,理解峰峦雄伟、奇峰罗列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过程:一、欣赏音乐、图片,揭示课题1、学生欣赏音乐《我想去桂林》,试问:那位歌手为什么这么想去桂林呀?(桂林的山水非常的美;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你们去过桂林吗?看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吗?老师这里有桂林山水的图片,想不想看呀?2、学生欣赏配乐图片,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美感。
师: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这几幅图或其中一幅图吗?3、揭题,板书课题:过渡:是呀,多美的山山水水,这就是桂林,一提到桂林,在人们的脑子里就出现那挺拔峻峭的孤峰,倒影清翠的漓江,一切都像神话中的故事那样奇特,怎不令人神往。
自古以来,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和作者一道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好吗?(板书课题:桂林山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找出作者游览桂林后的感受的句子。
2、反馈:(1)检查生字、新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再思考作者游览桂林后感受)(3)交流反馈:(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内容)三、欣赏图片,感悟文本1、自读自悟,感受文本之美(1)思考: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教案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教案《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教案(通用10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教案篇1一、创设情景,诱发美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祖国的东西南北中,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处你印象最深的景色?学生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色(设计意图: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就在生活中,是那么可亲可近,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师: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
(板书课题: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给你怎样的感受呢?(播放桂林山水录像片)学生欣赏,然后谈感受。
(设计意图:有声有色的录像是真实的生活情景的再现,给了学生直观形象的情景,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1、师:这么美的景,怎能让人不喜欢呢?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从文字中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我相信同学们能读得好!遇到难读的地方,向同桌请教,并多读几遍。
(此遍朗读,目的在于让学生读正确、读流畅)2、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1、自由读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小组的同学听。
4、回答: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设计意图:1、学生边读边感知课文,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自学能力。
2、“让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这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享受激励、鼓舞和鞭策,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探究课文,品味美(一)、读中感受美1、感受“水”美(1)、播放多媒体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
(学生凭借感官从画面比较中感受漓江水的独特美。
)(2)、你能把漓江的水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3)、说一说: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漓江的水静、清、绿。
)2、感受“山”美(1)、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展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
(学生凭借感官从画面比较中感受桂林山的独特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
高平中心小学:郑平
学习内容分析:
《佳林山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抓住了佳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
最后,把桂林山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
它不仅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童,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才。
学习者分析:学生具备独立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8个生字,说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佳林山水的美,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激发学生对沮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理解描写桂林山水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层次清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课前欣赏,激发情感。
2、声像结合,感知课文。
3、图文并茂,赏析课文。
4、展示情境,复述课文。
5、拓展情境,爱国教育。
依据的理论: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情境促读,读中悟情。
教学准备:
1、全面分析课文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2、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风光图片、地图、音像。
录制朗读磁带;
3、搜集介绍桂林山水的资料。
课堂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人,激发兴趣
1、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一趟,那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旷神怡。
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神奇故事。
如父子岩,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他们的造船手艺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
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死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准备搜刮老百姓的粮米,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
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
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来到桂林,
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缺吃的,最后饿死了。
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
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呢?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
2、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
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
二、整体感知,带人情境。
1、欣赏课文。
(播放朗读录音,演示桂林山水图片)
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
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甲天下)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精读第二节)
1.自由朗读。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演示)
(l)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
(“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
情。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
学生不但读得有滋有味,更可贵的是能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习通过对比,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从而学习“读书应多揣摩,多思考,才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的读书方法”。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江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况地说。
(板书:静、清、绿)
(“读进去、跳出来”是一个良好的读书方法的两个不同层面。
因此要顺势点拨)
3、从句中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1)出示文字:
(演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
(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师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
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演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
(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5)再次展示风景图片,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
4、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
)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l)这段话共三句。
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四、学法迁移,自学课文(自学第三节)
1、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
读读:读第三节。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
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
(扶放结合,注重学法的迁移。
)
3、朗读比赛。
要求:
①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②读给一个老师或同学听
○3记住他们对你朗读的评价。
4、全班交流,并请进步特别大的同学为画面配音,其他同学欣赏。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课堂气氛瞬间进入了高潮。
与老师或同学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培养孩子待人接物、语言交际、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
5、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
(板书:奇、秀、险)
(读写结合。
让学生悟出写作方法。
)
五、以读代讲突出特点(学习第四节)
1、再次演示风景图,听朗读录音。
2、激情点拨。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
这幅画是谁画的?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
(板书:美如画)
3、注意词句,文字,生齐读最后一节。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帮助学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游船航行在碧绿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游览。
这种感觉美不美呀?(生答)
让我仃〕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聆听一下著名诗人贺敬之写的《桂林山水歌》
(对于《桂林山水》这样的精品,只有多读,方能领悟文中之意,体会文中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
六、品评欣赏,延伸课外。
l、桂林的水如诗如画,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赞美桂林山水的诗歌《桂林山水歌》,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写的,我们一起听一下诗人眼中的佳林山水是怎么样的。
播放诗歌录音。
(让学生通过听诗歌感受诗中描桂林山水的美)
2、学生交流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
3、说一说,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
七、总结回顾,加深印象。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