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高考生物一轮精品练习学案: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

【名师面对面】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不合理的观点是( )A.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B.运用重组DNA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C.我国的政策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D.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源或者引起中毒【答案】A【解析】转基因生物有可能会在近缘物种之间通过花粉杂交,造成基因库的污染。
2.下列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的是(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源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答案】C【解析】转基因生物引发食物安全的主要理由如下: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担心营养成分改变等。
因此A、B、D三项都属于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只有C项是基因在制药方面的应用。
3.下列关于基因检测疾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测定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方法达到基因检测的目的B.生物芯片的广泛使用,使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更加快速、简便C.基因检测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基因歧视D.基因检测疾病时,一次只能检测一种疾病,故十分麻烦【答案】D【解析】近年来,生物芯片的广泛应用,使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更加快速、简便。
在北京开展的早期癌症试验中,一张蛋白质芯片一次可筛选出10种癌症,并可让40多人同时进行检测,基因芯片也可同时检测多种疾病。
4.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薯业遭到了病毒的毁灭性打击。
科学家研究其原因发现,是由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新的入侵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病菌和病原体杂交,从而组装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D.抗虫棉能够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答案】B【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这种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说明两种病毒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物,而B项正说明外源基因可与某些细菌重组形成新的生物。
专题 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下列哪一观点缺乏科学依据()A.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B.许多农作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绝对不会造成其他生物的安全问题C.植物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一般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D.转基因农作物若缺乏配套的种植技术,也会造成减产【解析】B中可能有许多生物以这些农作物为食,仍可危及其他生物。
【答案】 B2.(2010年靖江模拟)所谓“实质性等同”是指()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有发生改变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有发生改变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D.“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答案】 C3.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下列哪些技术手段()①体外受精技术②胚胎移植技术③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④克隆技术⑤转基因技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 B4.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和毒素等。
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是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A.传染性强B.传染范围广C.传播途径多D.传播不受气候影响【答案】 D5.炭疽杆菌造成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肉毒素。
有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环状DNA分子破坏,该菌仍能产生肉毒素。
据此下列对炭疽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炭疽杆菌合成的肉毒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B.控制肉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拟核中C.如将炭疽杆菌用于军事用途或恐怖活动,则属于生物武器D.将蜡状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需要通过转基因技术【答案】 B6.(2010年济宁模拟)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 A.基因检测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C.克隆人D.对植入前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解析】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克隆人,基因检测可应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设计试管婴儿的性别只是对性别比例有影响,不会冲击伦理道德。
高三生物学案: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高考目标导航】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2、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3、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基础知识梳理】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转基因成果:基因工程制药转基因家畜、家禽优良品种的培育生物反应器——生产细胞产品2、安全性问题:食品安全:滞后效应、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3、理性看待转基因生物(1)优缺点分析(2)对待转基因生物的正确态度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二、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1、克隆人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是利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繁殖个体,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
3、基因检测(1)概念:指通过基因芯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进行检测,分析出被检测者所含的各种致病基因和疾病易感基因的情况的一种技术.(2)争论焦点①基因检测能否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②是否引起基因歧视及其他危害三、生物武器1、种类: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2、散布方式: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等。
3、特点:致病力强、多数具传染性、传染途径多、污染面广、有潜伏期、不易被发现、危害时间长等。
4、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及中国政府的态度【要点名师透析】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问题的原因(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
(2)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3)外源基因往往是随机插入宿主细胞基因组的.2.理性看待转基因生物(1)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2)对待转基因生物的正确态度①对转基因生物出现激烈的伦理方面的争论是正常的,关键是社会应有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②国家对转基因技术要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政策和法规;③在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研究过程中,科学家要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选择题:1、“转基因动物”是指()A.含有可利用基因的动物B. 基因组中插入外源基因的动物C.本身具有抗体蛋白类的动物 D. 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2、想要获得既高产又抗病毒、抗寒、抗旱、抗除草剂等多重优点的农作物,以下哪种方法能做到()A.细胞融合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组织培养技术 D.人工诱变3、(04北京理综)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
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
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 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C. 使食虫鸟有虫可食D. 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4、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B. 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C. 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D.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5、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DXT转移到大白菜细胞中,培育出抗虫效果很好的优质大白菜,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XT基因的编码区由内合子和外显子组成B.DXT基因能在大白菜细胞中正常表达C.转基因大白菜培育的过程中,可以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运载体D.转基因大白菜能抵抗各种病害虫6、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7、“实质性等同”是指()A.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种重要成分没有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B.转基因农作物和天然品种没有区别C.转基因农作物和天然品种只有细微区别,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没有差别”D.转基因农作物和天然品种虽然有区别,但并没有改变其物种的任何特性,所以“没有差别”8、在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研究道德,其中不正确的是()A.把重组DNA的转移仅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B.对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42℃便会死去的菌株C.对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试验,并销毁重组生物9、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成功地将固氮基因整合到了小麦的DNA分子中。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精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高考目标定位】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2、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3、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考纲知识梳理】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
(2)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往往是随机插入宿主细胞基因组的。
2、理性看待转基因生物(1)优缺点分析优点缺点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②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③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值④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⑤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①可能产生新病毒或新过敏源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④可能会损害生物多样性⑤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对待转基因生物的正确态度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二、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1、克隆人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是利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繁殖个体,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
3、基因检测(1)概念:指通过基因芯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进行检测,分析出被检测者所含的各种致病基因和疾病易感基因的情况的一种技术。
(2)争论焦点①基因检测能否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②是否引起基因歧视及其他危害三、生物武器1、种类: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2、散布方式: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等。
3、特点:致病力强、多数具传染性、传染途径多、污染面广、有潜伏期、不易被发现、危害时间长等。
4、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及中国政府的态度【要点名师精解】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转基因生物会不会影响生态系统中原有的动态平衡?加剧环境污染?危害其他动植物?可能性不大,但要提高警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类危险似乎不大,因为科学家转入的仅是有限的一种或几种基因;而转入的基因是否可能会对其他生物或环境造成危害,都是经过认真分析、实践的,一旦发现有害后果,科学家就会停止实验;转基因生物从实验室到自然界释放,都要经过一系列安全评价、审批。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A.伤寒杆菌B.炭疽杆菌C.乳酸菌D.天花病毒2.下列不是转基因食物安全的反对者的观点的是()A.担心营养成分改变B.担心侵犯了宗教信仰者的权利C.所谓“实质性等同”概念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D.认为转基因农作物表达的某些蛋白质,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免疫系统3.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和毒素等六大类。
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是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A.传染性强B.传染范围广C.传播途径多D.传播不受气候影响4.有人担心重组微生物会对环境甚至人体构成威胁,下面哪项不是他们担心的原因()A.重组DNA微生物杂交,会产生对植物和人类有害的病原微生物B.重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时会形成有害的中间产物C.重组微生物一旦进入自然界,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重组微生物只含有一两种外源基因,原来的分类地位不会改变5.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绝对禁止研制生物武器B.生物武器是利用致病菌、病毒或毒剂等形成杀伤力C.为了国家安全,可以进行必要地小范围的生物武器研究D.生物武器不只对敌方人员有伤害6.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即坚决禁止生物武器B.中国对于克隆人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以有限制的进行克隆人的实验C.对转基因植物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试验,并销毁重组生物7.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侵华日军中的731部队大量培养引起鼠疫、霍乱、伤寒、炭疽和菌痢等一系列疾病的传染性病菌,进行人体实验和用于战争,这是利用病菌的哪种特性()A.需氧性B.厌氧性C.传染性并引起宿主死亡D.能形成芽孢,容易保存8.下列关于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安全是指公众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B.生物安全是指担心转基因生物一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C.环境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新污染或破坏D.生物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物安全三个方面9.自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10.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草和农作物,将抗草甘膦基因转入油菜中,使油菜能抗草甘膦。
2023年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一轮生物课时规范练4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课时规范练4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基础练1.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体内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B.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C.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的特定蛋白质D.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2.下列有关“基因污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外来物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本身来源于自然界,故不存在“基因污染”的问题C.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从而产生“超级杂草”D.“基因污染”有可能会从一种生物扩散到其他多种生物物种3.(2020北京)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我国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全社会对生物安全形势的高度关注。
以下选项中不会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的是()A.人类及动植物中可能爆发的重大疫病B.保护沿海滩涂红树林中的生物多样性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D.收集我国公民及生物资源的遗传信息4.据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的医生利用基因诊断和胚胎筛选技术,使得一对拥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英国夫妇顺利孕育一名排除乳腺癌隐患的“设计婴儿”。
这是英国政府放宽对人体胚胎筛选方面的限制后,首例防止乳腺癌遗传的“设计婴儿”。
“设计婴儿”与试管婴儿相比,特有的技术环节是()A.体外受精B.胚胎移植C.基因检测D.细胞核移植5.2003年7月,我国卫生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中规定,“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我国不允许进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B.我国不赞成进行试管婴儿C.进行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必须得到国家批准D.我国不支持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研究6.下列有关克隆人的说法,错误的是()A.克隆人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B.克隆人证明了人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在现有克隆技术条件下,成功率为100%D.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7.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生物武器的危害性更大,其原因是()①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②无药可医③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A.①B.②C.②③D.①②8.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武器是造价昂贵,却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B.生物武器是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C.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途径扩散D.生物武器一旦使用,将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后果9.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专练10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专练10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1.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B.反对克隆人的原因之一是克隆人是在人为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C.设计试管婴儿需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D.因为向受体转入自然界不存在的基因,所以转基因产品是有害的2.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克隆的动物在遗传上是基本相同的,一种特定病毒或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可能带来严重灾难B.拥有生物武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各国均应加强研究和制造C.转基因植物有可能造成安全危害,但不能一概而论D.高致病性基因重组到高传染性的病毒基因组中,就可能在人或动物群体中迅速蔓延3.如同发明炸药时没有想把炸药用于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中一样,科学家在创造DNA 重组技术时,也不是为了用于战争,但却无法抵挡新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生物武器就这样出现了。
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武器难以检测,用其进行杀伤时可能并不会被马上察觉B.生物武器没有明确的标识,潜在危害大C.依靠科学力量和人类的文明合作,生物武器会受到限制D.生物武器适应能力强,不受气候影响4.[2021·山东枣庄调研]新冠肺炎在全世界的大流行,使我们对病毒的威力有了深刻感受,所以生物武器更是人类要严格禁止的。
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B.利用炭疽杆菌制成的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C.中美两国发布联合声明,重申在一般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D.彻底销毁生物武器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6.(多选)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动物取得的成果,正确的是()A.通过转基因,培育出了一批生长速度、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B.将某些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C.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为研究疾病的致病机制和开发药物提供了依据D.培育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性状的转基因作物7.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武器造价昂贵,但却是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B.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C.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D.生物武器一旦使用,将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专练10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1.D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可能与近缘野生物种杂交而威协其他生物的生存,A正确;由于克隆技术的不成熟,并且违反了人类现有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B正确;设计试管婴儿往往是为了避免后代患某些遗传病,因此需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C正确;基因工程中向受体转入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基因,且转基因产品不一定是有害的,D错误。
专题 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 定性的影响 (1)反方观点:打破自然物种原有界限、二次 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 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等。 (2)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 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等。
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 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 (2)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 机的。
1997年2月7日,《自然》杂志报道,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卢斯林研究所将一只6岁母 羊(A羊)的乳腺上皮细胞核导入另一只母亲(B 羊)的去核卵细胞中,经体外培养并胚胎移植 到第三只母亲(C羊)的子宫内,终于培育出一 只名为多利(Dolly)的小绵羊,它就是提供细 胞核的那只6岁母羊的克隆或拷贝。这是哺乳 动物中首次利用体细胞核作为核供体获得自 体复制的成功实例。这一消息一公布立即轰 动了整个世界。克隆绵羊被列为1997年的世 界十大科技新闻的榜首。
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柿,各种 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有资 料显示,我国餐桌上有50%以上的大豆色拉油 属于转基因食品。然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 品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论不绝于耳。例如:1999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Losey等人将转Bt基因(苏 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玉米花粉撒在苦 芭菜上喂食黑脉金斑蝶,4天后死亡率达44%, 而对照组无一死亡,研究者认为该转基因玉米 对非靶生物有毒。
(4)克隆多利的过程是否遵循孟德尔的 遗传分离规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否赞同克隆人?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以克隆这一高新技术为材 料。克隆技术是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有 机结合,且与社会政治有关。要求不但学会 课本知识,还要了解新科技、新成果;对尖 端科学技术要关注,并且用所学知识来做一 些理论分析。
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必背细节与旁栏思考梳理汇总(答案版)

第 4 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 1 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1.P101从社会中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断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
同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要持续攻克转基因关键核心技术,其中包括建成规范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安全。
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并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安全评价体系,这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安全评价体系之一。
近些年来,关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
那么,转基因产品到底安不安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呢?提示: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原则上是安全的。
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2.P105到社会中去:前面,你已经调查了你或你的亲朋好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转基因产品的情况,请继续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调查。
(1)这些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产品,它们的标识符合国家的规定吗?(2)是否有商家利用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恐惧”的心理,把“非转基因”作为推销的噱头?请根据两次调查的结果,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参与转基因知识科普服务的行动计划。
提示:学生根据实际调查的情况回答。
3.P105思维训练:评估获取证据的难度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有人说,“种转基因食品,只有证明它是安全的,才可以食用;有人说,一种转基因食品,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它不安全,就可以食用。
对某种转基因食品而言,证明它安全与证明它不安全,哪个获取所需证据的难度大?为什么?提示:证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没有任何危害),比证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更难。
因为要证明它不安全,只要找到它存在一种危害的证据就可以。
要证明它安全,则需要把所有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潜在的风险全部排除才可以,而这样的工作难度非常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模拟:专题10.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教师版)

名校模拟1.以下哪项表达完整切合生态经济()①成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系统②在资源耗费不增添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添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荒弃物大大减少④先生产后治理,提升经济效益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分析:“先生产后治理”不讲究生态效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违反了生态学的基根源理。
答案: B2.以下哪项不是转基因食品潜伏的安全隐患()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伏毒性的蛋白质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C.某些转基因生物能够合成白细胞介素-2 ,进入人体加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门路发生变化,致使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3.以下对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我国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绝对严禁研制生物武器C.为了国家安全,能够进行必需的小范围的生物武器研究D.生物武器不仅对敌方人员有损害分析:生物武器有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几乎对全部人都有杀伤力。
我们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是:果断禁止生物武器。
答案: C4.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宽泛应用,引起了很多对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辩。
有人喝彩:“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全部”;有人惊呼:“它将引起道德危机”。
对此,我们应当拥有的态度是()①摒弃现有道德规范,推进科技发展②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科技的负面效应③科技的发展一定以现有道德规范为准绳④调整现有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分析:基因工程有优势自然也有不足之处,人们在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服务时应注意限度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是好事,但要限制其对人类、社会的负面效应,同时要适合调整人们现有的道德观点和规范,适应科学技术发展,不可以阻挡,但也不可以一味服从。
答案: D5.以下对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B.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物质循环重生原理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一样的地形采纳不一样的举措D.该生态工程着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一致6.以下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错误的选项是()选项有关实例有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无荒弃物农业按照物质循环重生原理B在人工林中增添植被的层次按照物种多样性原理C 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惹起大违犯协调与均衡原理面积水华D前方造林,后边砍树违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分析: D 项中讲的是在追求生态效益时一定考虑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显然是整体性原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4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时间:2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其依据是(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D .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解析:外来物种入侵一般是由于该生物在适宜的环境和缺乏天敌的情况下能够大量繁殖,并且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影响。
转基因生物往往是改良的品种,因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很可能使当地生物受到影响。
答案:C2.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下列哪项不合乎道德规范( )A.利用试管婴儿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B.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设计畸形胎儿,以供展览C.利用试管婴儿的脐带血D.设计试管婴儿,不一定非考虑他的性别解析:设计试管婴儿不同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的设计一般是为了救治病人需要试管婴儿的骨髓、干细胞、脐带血等,这样的设计都符合伦理道德,而那些为达到不正当目的而设计试管婴儿的做法都违背伦理道德。
答案:B3.2004年7月9日,法国议会投票通过了生物伦理法案,该法案从立法上禁止在法国进行生殖克隆和治疗克隆。
新法案明文禁止从事治疗性的克隆研究的原因是( )A.治疗性克隆带来严重后果B.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必然会过渡到生殖性克隆C .治疗性克隆严重有违生物伦理D.治疗性克隆就是生殖性克隆解析: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克隆技术的飞速发展,全世界越来越关注克隆技术的走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克隆技术与人类伦理道德和社会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各国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目前,、德国等很多国家在法律上禁止各种形式的克隆人胚胎研究。